CN108805423B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805423B CN108805423B CN201810514832.3A CN201810514832A CN108805423B CN 108805423 B CN108805423 B CN 108805423B CN 201810514832 A CN201810514832 A CN 201810514832A CN 108805423 B CN108805423 B CN 1088054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ult
- load
- risk
- distribution network
- ind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12502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3210 evaluation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2s)-2-[[4-[2-(2,4-diaminoquinazolin-6-yl)ethyl]benzoyl]amino]-4-methylidenepentanedio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2=NC(N)=NC(N)=C2C=C1CCC1=CC=C(C(=O)N[C@@H](CC(=C)C(O)=O)C(O)=O)C=C1 NAWXUBYGYWOOIX-SFHVURJK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45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包括:综合度量电力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建立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利用故障模式后果法,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确定系统故障后风险指标:包括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及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根据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及负荷数损失率建立事故严重程度指标,根据供电不可用率指标及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得到综合后的配电网风险指标并对配电网风险指标进行分级,比较配电网风险指标与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配电网风险指标不仅反映出了系统中故障发生的概率,也能够反映系统发生故障的影响程度,对于配电网的评估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电网来说,风险是指在电网运行中,出现的可能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事件或状态发生的概率和造成损失的组合。电网风险的根源在于其内部各组成元素以及外部环境行为的不确定性。电力系统中故障往往是各种历史因素以及即时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同时电网负荷和运行状态也是不断动态变化,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对电网的风险进行准确的预测具有相当的难度。电力系统故障造成的后果从局部短时停电到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不等。停电不仅造成电力企业和用户的经济损失,还可能造成诸如社会稳定和环境污染等的间接损失。目前对分布式新能源接入优化配置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即使在配电网新能源接入配置最优情况下,仍会出现失电风险。
大范围的分布式新能源接入是目前配电网发展的一大趋势,国外对分布式电源接入条件下的配电网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基本是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我国起步相对较晚,对于传统的配电网,我国相关电力部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可靠性的管理体系,但对于分布式电源接入条件下配电网风险评估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电网公司在这方面的监控和管理技术相对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通过建立配电网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形成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识别风险提供依据,从而指导工程实践。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包括:
综合度量电力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建立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
利用故障模式后果法,枚举单个设施故障,确定各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形成故障后果分析表,根据负荷点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计算该负荷点的其他可靠性指标,依次计算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
确定系统故障后风险指标:包括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及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
根据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及负荷数损失率建立事故严重程度指标,根据供电不可用率指标及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得到综合后的配电网风险指标并对配电网风险指标进行分级,比较配电网风险指标与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为:
式中,Xf表示电力系统运行方式;Ei表示第i事故;Pr(Ei)表示事故Ei发生概率即为供电不可用率SU;SEV(Ei,,Xf)表示在运行方式Xf发生事故Ei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用SLR和CLR表示;Risk(Xf)表示在运行方式Xf下电力系统的风险指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将所有设施单独故障后各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列表,形成故障模式后果分析表,设所有因故障造成负荷点LP停电的设施集为N,设施集中第i个设施的故障停运率和故障修复时间分别为λi、ri。该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分别为λLP-F、uLP-F。则有: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用率、供电不可用率: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是在评估周期内每户平均停电小时数,单位是时/(户·年);
供电不可用率是在评估周期内用户停电时间的百分比,即一年中用户总停电持续时间的百分比;
与供电不可用率相反的即是供电可用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求取Pr(Ei)所涉及到的电力参数,包括可靠性基础参数和可靠性参数。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考虑系统中不同负荷的重要程度因素时,引入用户重要程度系数u来辅助计算,u是一个定义在(0~1)区间内的系数,u值越大表明该用户重要程度越高,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
ui表示故障后损失掉的负荷i的重要程度系数,uj表示配电网中负荷j的重要程度系数。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考虑在建立故障后电量损失率指标时,还需引入故障率指标和停电持续时间对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进行修正,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
其中,λk是配电网中支路k的故障率;Lk是支路k的长度;Ti是故障后损失的用户i的持续停电时间,即故障持续时间与恢复供电的开关操作时间之和;NS是系统中的总支路数;TP是评估周期,一般使用的评估周期为一年。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定义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为故障后损失掉的用户数与系统总的用户数的比值,定义式如式(10)所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考虑负荷的重要程度,得到能同时反映负荷重要程度信息的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如式所示: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考虑故障率和持续停电时间的影响,对能同时反映负荷重要程度信息的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进行修正:
λk是配电网中支路k的故障率;Lk是支路k的长度;Ti是故障后损失的用户i的持续停电时间,即故障持续时间与恢复供电的开关操作时间之和;Ns是系统中的总支路数;TP是评估周期。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配电网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
ASD=ρ1·SLR+ρ2·CLR。
配电网风险指标Risk:
SU是供电不可用率指标,反映了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ASD是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反映了系统故障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将这两个指标作乘积得出系统的风险指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配电网风险指标的分级:
进行风险等级对应筛选:
将Risk与yj的范围匹配,即可得到风险程度xi。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修正后的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既含有用户重要程度信息,又考虑了故障概率的影响,能够正确地反映出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这一指标,从负荷损失数方面对系统故障后果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
配电网风险指标将供电不可用率指标及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将这两个指标作乘积得出系统的风险指标,得出结果的数量级非常小。但是这一结果不仅反映出了系统中故障发生的概率,也能够反映系统发生故障的影响程度,对于配电网的评估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子,如图1所示,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配电网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步骤2,系统故障指标确定;
步骤3,系统故障后风险指标确定;
步骤4,事故严重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级。
具体的,在步骤1中,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的概念,即综合度量电力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可能性与严重性,进而建立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其表达式为:
式中,Xf表示电力系统运行方式;Ei表示第i事故;Pr(Ei)表示事故Ei发生概率,即为供电不可用率SU;SEV(Ei,,Xf)表示在运行方式Xf发生事故Ei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用SLR和CLR表示;Risk(Xf)表示在运行方式Xf下电力系统的风险指标。
在步骤2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利用故障模式后果法,确定系统可靠性指标;
步骤2-1-1,枚举单个设施故障;
计入设施故障后断路器跳闸、故障隔离、恢复供电过程,确定故障对各负荷点停电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各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
步骤2-1-2,形成故障后果分析表
将所有设施单独故障后各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列表,形成故障模式后果分析表。设所有因故障造成负荷点LP停电的设施集为N,设施集中第i个设施的故障停运率和故障修复时间分别为λi、ri。该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分别为λLP-F、uLP-F。则有:
步骤2-1-3,根据负荷点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计算该负荷点的其他可靠性指标;
其他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供电可靠率为1-uLP-F/8760,负荷点缺供电量期望值为uLP-F*
负荷点容量。
步骤2-1-4,依次计算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
只有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并不能完全评估出配电网的可靠程度,因为它只是从单个负荷点的角度进行评估,对于系统宏观的可靠程度没有涉及,所以我们还应该建立配电网的系统可靠性指标。我国配电网采用的系统可靠性指标主要是参照美国的标准来设定的,主要有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供电可用率(SA)、供电不可用率(SU)等。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AIHC)描述的是在评估周期内(通常为一年)每户平均停电小时数,单位是时/(户·年)。
系统供电不可用率(SU):
系统供电不可用率(SU)描述的是在评估周期内(通常为一年)用户停电时间的百分比,即一年中用户总停电持续时间的百分比。
与供电不可用率相反的即是供电可用率(SA)。
SA=1-SU (6)
以上各式中,Ni指由第i个负荷点供电的用户数;Ui指第i个负荷的年持续停运时间,单位是时/年。
步骤2-2,收集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参数,求取Pr(Ei)
在步骤2-2中,收集步骤2-1中求取Pr(Ei)(Pr(Ei)=1-系统可靠率)所涉及到的电力参数,包括可靠性基础参数和可靠性参数。
基础参数包括:变电站、架空线路、电缆线路、配电变压器、断路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等设施模型之间的拓扑连接关系;电网设备台账数据,包含线路线型和长度、配电变压器的型号和容量、生产厂家、投运时间等,均可由PMS2.0系统和调度、营销系统相关设备台账获得。
可靠性参数包括:a)故障停电相关参数:线路/配变故障停运率、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开关故障停运率、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平均故障点上游恢复供电操作时间,平均故障停电联络开关切换时间,故障定位隔离时间;b)预安排停电相关参数:线路预安排停运率、平均预安排停运持续时间,平均预安排停电隔离时间,平均预安排停电线段上游恢复供电操作时间,预安排联络切换时间。由于部分参数缺乏记录,对于有历史数据的参数,其精准性又无法保证,因此对于可靠性参数的获取见表1。
考虑运行环境、设备寿命、制造厂家等因素,各类设备故障率又遵循一定的原则。
运行环境包括电缆敷设方式(直埋/架空、排管、缆沟/浅槽、隧道)、变压器和开关的安装位置(户内、户外),根据国网典型参数表,一般户内故障率取值低于户外;
设备寿命:根据浴盆曲线,结合项目需求,设备寿命年限分为三个阶段(小于2年、2-20年,大于20年),一般2-20年的设备故障率低于其他设备寿命段的设备,而超过20年寿命的设备故障率一般大于低于2年寿命的设备;
制造厂家包括国产、进口、合资三种类别,一般进口设备故障率小于合资设备故障率,合资设备故障率小于国产设备故障率。
涉及的所有参数由以下方式获得:
表1数据来源
在步骤3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3-1,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SLR
步骤3-1-1,配电网发生故障造成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停运,即损失掉了负荷。对这一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就是故障造成的负荷电量损失的多少,公式(7)描述了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
步骤3-1-2,由于系统中不同负荷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停电造成的损失或者影响也不一样,引入用户重要程度系数u来辅助计算。u是一个定义在(0~1)区间内的系数,u值越大表明该用户重要程度越高。u值的设定可以由供电公司及用户的类型来确定。
公式(8)中,ui表示故障后损失掉的负荷i的重要程度系数,uj表示配电网中负荷j的重要程度系数。
步骤3-1-3,式(8)从功率的角度反映了配电网发生故障带来的损失,它描述了配电网故障时损失的负荷电量百分比。然而,这个公式并没有反映出配电网故障发生的概率,也没有反映停电时间长短对于故障损失的影响。因此,在建立故障后电量损失率指标时,还需引入故障率指标和停电持续时间对式(8)进行修正,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SLR。
式(9)中,λk是配电网中支路k的故障率;Lk是支路k的长度;Ti是故障后损失的用户i的持续停电时间,即故障持续时间与恢复供电的开关操作时间之和;NS是系统中的总支路数;TP是评估周期,一般使用的评估周期为一年。可以看出式(9)的分子是在评估周期内系统故障损失的负荷总电量,分母是在评估周期内系统的负荷所需的总电量,其比值反映了配电网发生故障后用户电量损失的百分比。
步骤3-2,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CLR
步骤3-2-1,定义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为故障后损失掉的用户数与系统总的用户数的比值,定义式如式(10)所示。
步骤3-2-2,与评估负荷电量损失率相同,在评估负荷数损失率时我们也需要考虑负荷的重要程度,得到能同时反映负荷重要程度信息的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如式所示。
步骤3-2-3,考虑故障率和持续停电时间的影响,对式(11)进行修正。
式(12)中,λk是配电网中支路k的故障率;Lk是支路k的长度;Ti是故障后损失的用户i的持续停电时间,即故障持续时间与恢复供电的开关操作时间之和;Ns是系统中的总支路数;TP是评估周期,一般使用的评估周期为一年。可以看出,修正后的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既含有用户重要程度信息,又考虑了故障概率的影响,能够正确地反映出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这一指标,从负荷损失数方面对系统故障后果严重程度进行了评估。
在步骤4中,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事故严重程度指标的建立
对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SLR和负荷数损失率CLR进行综合,就可得到配电网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如式(13)所示。
ASD=ρ1·SLR+ρ2·CLR (13)
其中,ρ1ρ2分别为SLR、CLR的权值系数,且ρ1+ρ2=1,在不同区域的配电网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配电网风险评估体系应包含了故障发生的概率、故障后果的严重性、评估风险的方法三个方面,配电网风险指标Risk即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如式(14)所示。
式(14)中,SU是由式(5)给出的供电不可用率指标,反映了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性;ASD是由式(13)给出的故障后果严重程度指标,反映了系统故障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将这两个指标作乘积得出系统的风险指标,得出结果的数量级非常小。但是这一结果不仅反映出了系统中故障发生的概率,也能够反映系统发生故障的影响程度,对于配电网的评估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步骤4-2,配电网风险指标的分级
步骤4-3,进行风险等级对应筛选。
步骤4-2中已定义Y,将Risk与yj的范围匹配,即可得到风险程度xi。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综合度量电力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可能性与严重性,建立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
利用故障模式后果法,枚举单个设施故障,确定各负荷点的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形成故障后果分析表,根据负荷点故障停电率和故障停电时间计算该负荷点的其他可靠性指标,依次计算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
确定系统故障后风险指标:包括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及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
根据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及负荷数损失率建立事故严重程度指标,根据供电不可用率指标及事故严重程度指标得到综合后的配电网风险指标并对配电网风险指标进行分级,比较配电网风险指标与风险等级确定风险等级;
定义配电网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为故障后损失掉的用户数与系统总的用户数的比值,定义式:
考虑负荷的重要程度,得到能同时反映负荷重要程度信息的故障后负荷数损失率指标如式所示:
ui表示故障后损失掉的负荷i的重要程度系数,uj表示配电网中负荷j的重要程度系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系统可靠性指标包括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用率、供电不可用率: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是在评估周期内每户平均停电小时数,单位是时/(户·年);
供电不可用率是在评估周期内用户停电时间的百分比,即一年中用户总停电持续时间的百分比;
与供电不可用率相反的即是供电可用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是,求取Pr(Ei)所涉及到的电力参数,包括可靠性基础参数和可靠性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是,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为:
考虑系统中不同负荷的重要程度因素时,引入用户重要程度系数u来辅助计算,u是一个定义在0~1区间内的系数,u值越大表明该用户重要程度越高,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
ui表示故障后损失掉的负荷i的重要程度系数,uj表示配电网中负荷j的重要程度系数;
考虑在建立故障后电量损失率指标时,还需引入故障率指标和停电持续时间对系统发生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进行修正,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故障后负荷电量损失率指标:
其中,λk是配电网中支路k的故障率;Lk是支路k的长度;Ti是故障后损失的用户i的持续停电时间,即故障持续时间与恢复供电的开关操作时间之和;Ns是系统中的总支路数;TP是评估周期,使用的评估周期为一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14832.3A CN108805423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14832.3A CN108805423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5423A CN108805423A (zh) | 2018-11-13 |
CN108805423B true CN108805423B (zh) | 2020-08-18 |
Family
ID=64091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14832.3A Active CN108805423B (zh) | 2018-05-25 | 2018-05-25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8054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42243A (zh) * | 2019-11-22 | 2020-03-31 |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计及大规模新能源并网中长期电力市场运营风险评估方法 |
CN112258030A (zh) * | 2020-10-21 | 2021-01-2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配电网智能开关站的选址方法、系统及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
CN112383056A (zh) * | 2020-11-26 | 2021-02-19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评估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重要程度的方法及装置 |
CN115994715B (zh) * | 2023-03-22 | 2023-05-26 | 普华讯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配电网可靠性分析与评估方法、系统及装置 |
CN117371317A (zh) * | 2023-10-11 | 2024-01-09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 一种配电网接入的系统稳定性评估方法、介质及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6123A (zh) * | 2013-07-24 | 2013-12-04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配电网故障风险评估方法 |
CN103985065A (zh) * | 2014-05-20 | 2014-08-13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故障预扫描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CN104504605A (zh) * | 2014-05-08 | 2015-04-08 | 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 | 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76827B (zh) * | 2010-12-01 | 2013-04-10 | 江西省电力公司 | 自适应外部环境的电力系统预防控制候选措施识别方法 |
-
2018
- 2018-05-25 CN CN201810514832.3A patent/CN1088054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26123A (zh) * | 2013-07-24 | 2013-12-04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配电网故障风险评估方法 |
CN104504605A (zh) * | 2014-05-08 | 2015-04-08 | 广东电网公司阳江供电局 | 包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CN103985065A (zh) * | 2014-05-20 | 2014-08-13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故障预扫描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805423A (zh) | 2018-11-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05423B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风险评估方法 | |
CN111781463A (zh) | 一种台区线损异常辅助诊断方法 | |
CN105096207B (zh) |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要电力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08287294B (zh) | 基于停电配变和拓扑分析的配电网故障区域快速辨识方法 | |
Setréus et al. | Identifying critical components for transmission system reliability | |
CN104318374A (zh) | 计及上游恢复供电操作时间的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10490454A (zh) | 基于配网设备运行效率评价的配网资产运行效率计算方法 | |
CN104834305B (zh) | 基于dms系统的配网自动化终端遥测异常分析系统及方法 | |
AlMuhaini | Impact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integration on the reliability of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s | |
CN103646357A (zh) | 换流站直流设备状态评估系统及其创建方法 | |
KR100705610B1 (ko) | 전기설비 신뢰도를 활용한 투자 우선순위 결정 방법 | |
CN103258301A (zh) | 一种适用于县域电网的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 | |
CN112258007B (zh) | 一种基于配变容量的配电网同期线损成本量化方法 | |
CN112488354B (zh) | 基于清洁能源接入后配电网运行维护低成本配置方法 | |
Wang et al. |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power system operation | |
CN107834544B (zh) | 一种基于区间数理论的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改造方法 | |
Hamoud et al. | Criticality assessment of distribution feeder sections | |
CN108879662B (zh) | 一种基于安全效能成本的配电网顺序控制改造决策方法 | |
Bhandari et al. | Ranking of bulk transmission assets for maintenance decisions | |
CN112446614A (zh) | 一种基于用户停电损失的不停电作业优先级评估方法 | |
CN106385027B (zh) | 基于可靠性评估的中压配电网检修方案确定方法及系统 | |
Aono et al. | Study on Advanced Maintenance Strategies and Asset Management for Substation Equipment in Japan: Survey on Asset Management Methods for Strategic Investment Judgments | |
Hamoud | Assessment of component criticality in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stations | |
Zhang et al. | Calculation model of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of a substation project in electricity market environment | |
Liu et al. | 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Load Point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Considering Blackout Coefficient of Load Poi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