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8011A -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8011A
CN108798011A CN201810836303.5A CN201810836303A CN108798011A CN 108798011 A CN108798011 A CN 108798011A CN 201810836303 A CN201810836303 A CN 201810836303A CN 108798011 A CN108798011 A CN 108798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embedded device
cushion rubber
reserved holes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63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明
王运忠
侯建鹏
张志伟
孟祥瑞
王柯沣
图理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Tiangong Group Tianjin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Tiangong Group Tianjin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Tiangong Group Tianjin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MCC Tiangong Group Tianji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63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8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8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8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5/00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making openings, cavities, slits, or channels
    • E04G15/06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making openings, cavities, slits, or channels for cavities or channels in walls of floors, e.g. for making chimneys
    • E04G15/063Re-usable fo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包括内筒、胶圈和燕尾固定杆,所述内筒包括筒身、筒底及筒盖,所述筒底、筒盖固定于所述筒身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筒底、筒盖圆心处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胶圈包括胶圈体和胶肋,所述胶圈体包裹于所述筒身外壁且形状与所述筒身外壁相配合,若干所述胶肋设于所述胶圈体外壁上,所述燕尾固定杆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利用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进行施工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需另行安排人员在混凝土终凝前去取下套管;在胶圈体上设置胶肋,使临时洞口四周形成凹槽,便于在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凹槽内,吊顶浇筑。

Description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现浇混凝土主体楼板施工过程中,一般无管道穿过的临时施工洞口(放线孔等)在施工中模具采用木方和模板拼接而成,拼接的模具表面规则形状各异,拼缝不严密,在拆除后很容易出现混凝土浇筑不密实、蜂窝等通病,影响混凝土防水性能;同时后期封堵时一般都不加钢筋采用素混凝土直接浇筑,容易发生混凝土坠落现象,影响了工程实体强度,增加了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制作简单、成本费用少、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可循环使用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保证主体施工预留预埋施工质量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加快施工速度,解决主体施工预留洞口由于周围混凝土扰动渗水问题和临时洞口不加钢筋容易发生坠落现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包括内筒、胶圈和燕尾固定杆,所述内筒包括筒身、筒底及筒盖,所述筒底、筒盖固定于所述筒身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筒底、筒盖圆心处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胶圈包括胶圈体和胶肋,所述胶圈体包裹于所述筒身外壁且形状与所述筒身外壁相配合,若干所述胶肋设于所述胶圈体外壁上,所述燕尾固定杆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胶肋数量为4个。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胶肋均匀设置于所述胶圈体外壁。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筒底、筒盖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所述第一加固环、第二加固环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筒底、筒盖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设于所述筒底、筒盖的圆心处。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环、第二加固环分别固定于所述筒底、筒盖内表面。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燕尾固定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燕尾螺丝头、延长杆及燕尾螺丝尾,所述燕尾螺丝头靠近所述筒盖一侧。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筒身形状为上宽下窄的锥状。
一种利用所述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进行施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定位轴线确定所述预埋装置的中心线,确定临时洞口的位置;
(2)将预埋装置放置于步骤(1)确定位置的胶合板上,拧紧燕尾固定杆使其钻入胶合板中,直至预埋装置稳固固定于胶合板上;
(3)对该层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4)该层楼板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后,拧松燕尾固定杆使其脱离胶合板,取出内筒,再将胶圈取出。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步骤(4)后,待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将洞口周围吹扫干净,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胶肋内,吊顶浇筑。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运用本预埋装置进行楼面垂直管道预留洞口施工,可减少人工投入,不需另行安排人员在混凝土终凝前去取下套管,同时避免了过早上人对混凝土表面观感造成破坏,施工后的洞口规则和周围混凝土密实,较常规方法能够减少对楼板和洞口周围混凝土的扰动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和不密实的情况,降低渗水的概率;
(2)在胶圈体上设置胶肋,使临时洞口四周形成凹槽,便于在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凹槽内,吊顶浇筑,解决主体施工预留洞口由于周围混凝土扰动渗水问题和临时洞口不加钢筋容易发生坠落现象;
(3)成本较低,易取材,加工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资金投入少,所有预埋装置全部可重复利用,周转使用次数明显增加;
(4)形成的喇叭口型洞口易于封堵,可降低洞口渗水概率;
(5)胶圈可在终凝之后轻松取下,不需提前在外围涂抹润滑液,防止污染混凝土,降低封堵过程中渗水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内筒及胶圈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筒身 2、筒底 3、筒盖
4、胶圈体 5、胶肋 6、通孔
7、通孔 8、加固环 9、加固环
10、燕尾螺丝头 11、延长杆 12、燕尾螺丝尾
13、胶合板 14、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包括内筒、胶圈和燕尾固定杆,内筒包括筒身1、筒底2及筒盖3,筒底2、筒盖3固定于筒身1的下端和上端,筒身1为上宽下窄的锥状,筒底2及筒盖3均为圆形,筒底2、筒盖3圆心处分别设有通孔6和通孔7,胶圈包括胶圈体4和胶肋5,胶圈体4包裹于筒身1外壁且形状与筒身1外壁相配合,若干胶肋5设于胶圈体4外壁上,燕尾固定杆穿过通孔6、通孔7;形成的喇叭口型洞口易于封堵,可降低洞口渗水概率。
胶肋5数量为4个,均匀设置于胶圈体4外壁,在胶圈体4上设置胶肋5,使临时洞口四周形成凹槽,便于在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凹槽内,吊顶浇筑,解决主体施工预留洞口由于周围混凝土扰动渗水问题和临时洞口不加钢筋容易发生坠落现象。
如图2所示,筒底2、筒盖3上分别设有加固环8和加固环9,加固环8、加固环9内径分别与通孔6、通孔7内径相同,加固环8、加固环9分别固定于筒底2、筒盖3内表面,在筒底2、筒盖3上设置加固环,防止燕尾固定杆拧入胶合板13时筒底2、筒盖3产生变形。
燕尾固定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燕尾螺丝头10、延长杆11及燕尾螺丝尾12,燕尾螺丝头10靠近筒盖3一侧,燕尾螺丝尾12的规格为M10-M16,延长杆11直径与燕尾螺丝尾12的公称直径相同;燕尾固定杆用于将内筒及其外壁的胶圈固定于胶合板13的固定位置,安装、卸除方便。
筒身1、筒底2及筒盖3的厚度为1.5mm、2.0mm或2.5mm,选用热镀锌钢板制成。
一种利用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定位轴线确定预埋装置的中心线,确定临时洞口的位置;
(2)将预埋装置放置于步骤(1)确定位置的胶合板13上,使通孔6、通孔7的圆心与中心线重合;拧紧使燕尾螺丝尾12钻入胶合板13中,直至预埋装置稳固固定于胶合板13上;
(3)对该层楼板进行混凝土14浇筑;
(4)该层楼板浇筑完成混凝土14终凝后,拧松燕尾固定杆使其脱离胶合板13,取出内筒框架,再将胶圈取出。
步骤(4)后,待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将洞口周围吹扫干净,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胶肋5内,吊顶浇筑。
运用本预埋装置进行楼面垂直管道预留洞口施工,可减少人工投入,不需另行安排人员在混凝土14终凝前去取下套管,同时避免了过早上人对混凝土14表面观感造成破坏,施工后的洞口规则和周围混凝土14密实,较常规方法能够减少对楼板和洞口周围混凝土14的扰动避免混凝土14出现裂缝和不密实的情况,降低渗水的概率;在胶圈体4上设置胶肋5,使临时洞口四周形成凹槽,便于在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凹槽内,吊顶浇筑,解决主体施工预留洞口由于周围混凝土扰动渗水问题和临时洞口不加钢筋容易发生坠落现象;成本较低,易取材,加工制作简单,使用方便,资金投入少,所有预埋装置全部可重复利用,周转使用次数明显增加;形成的喇叭口型洞口易于封堵,可降低洞口渗水概率;胶圈可在终凝之后轻松取下,不需提前在外围涂抹润滑液,防止污染混凝土14,降低封堵过程中渗水概率。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胶圈和燕尾固定杆,所述内筒包括筒身、筒底及筒盖,所述筒底、筒盖固定于所述筒身的下端和上端,所述筒底、筒盖圆心处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胶圈包括胶圈体和胶肋,所述胶圈体包裹于所述筒身外壁且形状与所述筒身外壁相配合,若干所述胶肋设于所述胶圈体外壁上,所述燕尾固定杆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肋数量为4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肋均匀设置于所述胶圈体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筒盖上分别设有第一加固环和第二加固环,所述第一加固环、第二加固环内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底、筒盖均为圆形,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分别设于所述筒底、筒盖的圆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固环、第二加固环分别固定于所述筒底、筒盖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固定杆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燕尾螺丝头、延长杆及燕尾螺丝尾,所述燕尾螺丝头靠近所述筒盖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形状为上宽下窄的锥状。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8所述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进行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定位轴线确定所述预埋装置的中心线,确定临时洞口的位置;
(2)将预埋装置放置于步骤(1)确定位置的胶合板上,拧紧燕尾固定杆使其钻入胶合板中,直至预埋装置稳固固定于胶合板上;
(3)对该层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
(4)该层楼板浇筑完成混凝土终凝后,拧松燕尾固定杆使其脱离胶合板,取出内筒,再将胶圈取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后,待主体封顶后临时洞口不用时,将洞口周围吹扫干净,截取相应长度的钢筋交叉放入胶肋内,吊顶浇筑。
CN201810836303.5A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8798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303.5A CN108798011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6303.5A CN108798011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8011A true CN108798011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78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6303.5A Pending CN108798011A (zh) 2018-07-26 2018-07-26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80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0667A (zh) * 2019-05-29 2019-08-1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楼面预埋管道成品保护的方法
CN116427706A (zh) * 2023-06-13 2023-07-14 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土建施工的预留孔模板以及使用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7538A (ja) * 2004-09-13 2006-03-23 Giken:Kk 棒状体取付装置及び貫通孔形成用スリーブ管装置
CN202899613U (zh) * 2012-11-01 2013-04-24 绍兴县明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
CN203795852U (zh) * 2014-02-27 2014-08-27 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准确的楼板预留洞施工组合模具
CN205348778U (zh) * 2015-11-05 2016-06-29 北京城建北方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用精准预留洞模具
CN107013040A (zh) * 2017-06-02 2017-08-04 杭州宥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预埋式后浇楼板的施工方法
CN208966025U (zh) * 2018-07-26 2019-06-11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77538A (ja) * 2004-09-13 2006-03-23 Giken:Kk 棒状体取付装置及び貫通孔形成用スリーブ管装置
CN202899613U (zh) * 2012-11-01 2013-04-24 绍兴县明煌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楼层预埋套筒
CN203795852U (zh) * 2014-02-27 2014-08-27 中太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准确的楼板预留洞施工组合模具
CN205348778U (zh) * 2015-11-05 2016-06-29 北京城建北方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用精准预留洞模具
CN107013040A (zh) * 2017-06-02 2017-08-04 杭州宥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套筒预埋式后浇楼板的施工方法
CN208966025U (zh) * 2018-07-26 2019-06-11 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0667A (zh) * 2019-05-29 2019-08-16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楼面预埋管道成品保护的方法
CN116427706A (zh) * 2023-06-13 2023-07-14 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土建施工的预留孔模板以及使用方法
CN116427706B (zh) * 2023-06-13 2023-09-05 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建筑土建施工的预留孔模板以及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66025U (zh)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
CN108798011A (zh) 一种楼面垂直无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6917119U (zh) 一种出屋面管道防水结构
CN103498486A (zh) 一种采用套管对后浇带降水管井实施封堵的方法
CN105350581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
CN105464224A (zh) 厨卫间预留洞防渗漏结构及施工方法
HK1128091A1 (en) Pour diverter and method for forming monitored concrete pilings
CN104264700A (zh) 一种地下建筑轻型降水井点后浇带的防渗漏施工方法
CN103741949B (zh) 竖向结构与水平结构之间的接缝处理方法
KR101386973B1 (ko) 콘크리트 수화열 저감장치 및 이의 운영방법
KR200459142Y1 (ko) 높낮이 조절기능을 가진 배관 슬리브
CN203440820U (zh) 一种改进的灌注桩桩端后注浆器
CN205577430U (zh) 地上大体量劲性柱体溜球式导管串管混凝土浇筑结构
CN105350515B (zh) 一种加肋的降水井管
CN108708550A (zh) 一种楼面垂直管道预留洞口预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8201856U (zh) 一种混凝土灌注桩桩头浮浆砼收集装置
CN103410172A (zh) 一种地下结构顶板后浇带封堵的施工方法
CN203514332U (zh) 一种对后浇带降水管井实施封堵的套管
CN110130667A (zh) 一种楼面预埋管道成品保护的方法
CN106759415A (zh) 一种砼结构集水坑模板抗浮控制技术
CN209294573U (zh) 一种自稳式建筑立管防渗止漏的止水结构
CN114718313A (zh) 球体钢结构倾斜钢管混凝土柱高抛自密实免振捣施工方法
CN106400824A (zh) 一种填埋大口径水井的方法
CN112628477A (zh) 一种带伸缩及防排水功能的排水管预埋装置及安装方法
CN106869405A (zh) 预制混凝土柱、混凝土组合柱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