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3555A -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3555A
CN108793555A CN201810610453.4A CN201810610453A CN108793555A CN 108793555 A CN108793555 A CN 108793555A CN 201810610453 A CN201810610453 A CN 201810610453A CN 108793555 A CN108793555 A CN 1087935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remained
remained ammonia
still process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04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永翔
金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ong Feng 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ng Feng 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ng Feng 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ng Feng Li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04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355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3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35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 C02F1/0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heating by distillation or evapo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本发明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和/或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加入用于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油类物质的水处理药剂;该水处理药剂包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含量、有机物和悬浮物含量,从而改善剩余氨水的水质以及改善系统的运行效果。

Description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焦炭产量大量增长。在炼焦过程中,从焦炉炭化室经上升管逸出的荒煤气温度一般为650~750℃,需要在桥管和集气管内用一定压力的循环氨水喷洒,当细雾状的氨水与煤气充分接触时,氨水吸收荒煤气显热部分蒸发进入煤气中,煤气温度急剧降至80~85℃,进入初冷器冷却至约为常温。蒸发的循环氨水与煤气混合进入初冷器冷却,在冷却过程中,煤气中的水蒸汽、氨、焦油、萘等被冷凝冷却下来,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在焦油氨水分离器或机械化澄清槽中静止分离,得到氨水和焦油。
焦炉煤气在初冷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氨水,其中大部分用作循环氨水,多余的一般作为剩余氨水外排,或者剩余氨水经过中间槽重力除油后直接进入蒸氨系统。而在初冷过程中形成的氨水会混入大量的污染物质,包括但不限于煤灰,煤粉尘,碳,焦油,油,氨,萘,氰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氨水的循环使用,以及剩余氨水系统的运行。
目前,在焦化剩余氨水未处理之前,一般油的含量在400ppm以上,浊度在500NTU以上,悬浮物在500ppm以上。现有的焦化企业对于剩余氨水处理技术,大多采用重力沉降、射流气浮除油技术和陶瓷膜过滤器除油后,使用蒸氨塔蒸氨工艺。而单纯的采用重力沉降、气浮除油和陶瓷过滤等技术处理后使剩余氨水进行蒸氨系统,效果不理想,仍会有大量的焦油沉淀在蒸氨塔的筛板上,严重影响蒸氨塔操作;同时,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等物质还会造成蒸氨系统中的换热器堵塞的问题,导致蒸氨系统不能稳定运行,影响生产效率。另外,蒸氨系统外排到污水处理厂的水中也会含有较高的油类物质、COD、悬浮物等,导致污水处理不能达标排放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操作方式简单易行,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类物质和浊度,保证剩余氨水处理过程和蒸氨系统的连续高效稳定运行。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系统,设备简单,运行成本低,能够有效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类物质和浊度,保证剩余氨水处理过程和蒸氨系统的连续高效稳定运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和/或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加入用于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油类物质的水处理药剂;
该水处理药剂包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反相破乳剂包括季胺盐类反相破乳剂、聚季胺类反相破乳剂、聚醚型反相破乳剂、伯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和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反相破乳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0pp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剂包括有机混凝剂和无机混凝剂,优选的,所述混凝剂包括明矾、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氢氧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聚合硅酸铁、氢氧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钠、硅酸钠、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混凝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0pp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絮凝剂包括非离子型絮凝剂、阴离子型絮凝剂和阳离子型絮凝剂,优选的,所述絮凝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酰胺或其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絮凝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pp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连接的管线上设有剩余氨水泵;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剩余氨水处理槽与剩余氨水泵之间和/或剩余氨水泵与蒸氨预处理单元之间加入水处理药剂。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蒸氨预处理单元包括气浮除油装置和陶瓷过滤器,剩余氨水处理槽的出料口与气浮除油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气浮除油装置的出料口与陶瓷过滤器的进料口连接,陶瓷过滤器的出料口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连接;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剩余氨水处理槽与气浮除油装置之间、气浮除油装置与陶瓷过滤器之间和/或陶瓷过滤器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之间加入水处理药剂。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蒸氨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剩余氨水槽,所述剩余氨水槽设置在气浮除油装置和陶瓷过滤器之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包括蒸氨塔和氨分离器;
水处理药剂在蒸氨塔之前加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还包括水处理药剂储槽;
所述水处理药剂储槽通过管线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处理药剂储槽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加药泵、喷射器和/或喷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在剩余氨水蒸氨单元之前加入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破乳或絮凝的作用,将水中的油和悬浮物等污染物通过中和及架桥等作用将小颗粒变成大颗粒,通过气浮分离、沉淀分离等的方式去除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极大降低水的浊度,可以将水的浊度降到200NTU以下,同时絮凝还能起到破乳化的作用,降低氨水中油和COD的含量。
(2)、在剩余氨水中添加反相破乳剂,可以有效脱除剩余氨水中的油含量,将系统中的油分离出来,通过物理分离的方式,脱除水中的油,从而将水中的油降低到150ppm以下。
(3)、反相破乳剂、混凝剂和絮凝剂有协同作用:反相破乳剂或混凝剂可以中和剩余氨水中的油和悬浮物,中和油和悬浮物上的电荷,从而将油和悬浮物聚集,然后絮凝剂通过絮凝作用将聚集的的油和悬浮物絮凝成大颗粒的油和絮团,并通过气浮或沉降分离的方式,可以大大的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和悬浮物含量,即通过反相破乳剂、混凝剂和絮凝剂的互相作用,大大改善了剩余氨水的水质,改善系统的运行效果。
(4)、本发明工艺条件简单易行,方便控制,易于实施,分离范围广,并且能耗低、无资源浪费,能够有效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含量和浊度,从而改善剩余氨水的水质以及改善系统运行效果,还能提高蒸氨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减少设备堵塞现象的发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特别适用于焦化领域或石化领域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此外,本发明的剩余氨水处理系统,设备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减少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低,剩余氨水中的油类物质和悬浮物有效降低,消除了对后续蒸氨工段的影响,同时消除了废水对水处理的恶劣影响,有助于减少装置或管路堵塞现象的发生,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连续高效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对比例1提供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标:1-循环氨水泵;2-循环氨水处理单元;3-剩余氨水处理槽;4-剩余氨水泵;5-气浮除油装置;6-剩余氨水槽;7-陶瓷过滤器;8-蒸氨塔;9-水处理药剂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第一方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和/或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加入用于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油类物质的水处理药剂;
该水处理药剂包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剩余氨水处理工艺中,水处理药剂的添加位置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只要在剩余氨水蒸氨单元之前加入即可。例如可以为:(1)仅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加入;(2)仅在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加入;(3)仅在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加入;(4)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和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同时加入;(5)在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同时加入;(6)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同时加入。
优选地,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加入该水处理药剂。
该水处理药剂包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该水处理药剂可以是固体产品,也可以是液体的产品;也可以为具有类似性质和类似效果的药剂如清水剂、破乳剂等。
应该理解的是,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为三类独立的产品,三类产品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有助于发挥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絮凝剂和破乳剂即可;如可以采用市售商品,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自行制备。
本发明通过在上述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中加入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大大降低了水中的油含量,剩余氨水的油含量可以从几百ppm降低到150ppm以下;剩余氨水的浊度可以从几千NTU降低到200NTU以下,COD可以从上万ppm降低到300ppm左右,从而保证下游装置的稳定、高效运行和实现污水处理的达标排放。进一步地讲,本发明与现有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通过单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或混凝剂处理剩余氨水,或者通过协同使用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处理剩余氨水。在剩余氨水中添加反相破乳剂,可以有效脱除水中的油含量,将系统中的油分离出来,通过物理分离的方式,将水中的油降低150ppm以下;通过破乳或絮凝的作用,将水中的油和悬浮物等污染物,通过中和和架桥等作用将小颗粒变成大颗粒,通过气浮分离、沉淀分离等的方式去除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和油,可以将水的浊度降低到200NTU以下,降低有机物的含量,同时絮凝还能够起到破乳化的作用,降低油的含量。反相破乳剂、混凝剂和絮凝剂协同作用可以更好的处理剩余氨水,大大改善了剩余氨水的水质,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因此,本发明的工艺方法简单易行,易于实施,并且能耗低、无资源浪费,能够有效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含量和浊度,从而改善剩余氨水的水质以及改善系统运行效果,还能提高蒸氨系统的稳定性、高效性,减少设备堵塞现象的发生,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缓解现有的剩余氨水处理过程复杂、对设备要求高、处理成本高、效果差,尤其是水中悬浮物处理效果差、水的浊度高的技术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工艺也可以扩展到类似剩余氨水之外的系统处理上,用于工艺过程中的水中油和悬浮物的脱除,从而改善水质和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反相破乳剂包括季胺盐类反相破乳剂、聚季胺类反相破乳剂、聚醚型反相破乳剂、伯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和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反相破乳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0pp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反相破乳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反相破乳剂,也可以为油溶性反相破乳剂或水溶性反相破乳剂。
该反相破乳剂包括或也可称为表面活性剂、破乳剂、润湿剂,其具体应用类型,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能够有效脱除剩余氨水(或其他废水)中的油含量即可。反相破乳剂包括但不限于季胺盐类反相破乳剂、聚季胺类反相破乳剂、聚醚型反相破乳剂、伯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和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
反相破乳剂例如为二甲基二烯基丙基氯化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氯化胺、双氯化十四烷基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铵、双氯化十四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乙基铵、双氯化十六烷基十八烷基二甲基乙基铵、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二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二甘醇醇醚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丙三醇醚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反相破乳剂典型但非限制的添加浓度为0.1ppm、0.2ppm、0.5ppm、1ppm、2ppm、3ppm、4ppm、5ppm、6ppm、7ppm、8ppm、9ppm、10ppm、11ppm、12ppm、13ppm、14ppm、15ppm、20ppm、50ppm、80ppm、100ppm、120ppm或150pp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凝剂包括有机混凝剂和无机混凝剂,优选的,所述混凝剂包括明矾、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氢氧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聚合硅酸铁、氢氧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钠、硅酸钠、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混凝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0pp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混凝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有机混凝剂,也可以为无机混凝剂。混凝剂的具体应用类型,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能够中和剩余氨水中的油和悬浮物的电荷,将油和悬浮物聚集即可。
优选地,混凝剂采用无机混凝剂,并与高分子有机絮凝剂配合使用,可增强剩余氨水的处理效果。混凝剂例如可以为明矾、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氢氧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聚合硅酸铁、氢氧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钠和硅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混凝剂典型但非限制的添加浓度为0.1ppm、0.5ppm、0.6ppm、0.8ppm、1ppm、2ppm、3ppm、4ppm、5ppm、6ppm、7ppm、8ppm、9ppm、10ppm、15ppm、20ppm、30ppm、40ppm、50ppm、60ppm、80ppm、100ppm、120ppm或150ppm。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絮凝剂包括非离子型絮凝剂、阴离子型絮凝剂和阳离子型絮凝剂,优选的,所述絮凝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酰胺或其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絮凝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ppm。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絮凝剂的具体类型没有特殊的限制,可以为非离子型絮凝剂、阴离子型絮凝剂和阳离子型絮凝剂。絮凝剂的具体应用类型,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通过絮凝作用将聚集的油和悬浮物絮凝成大颗粒的油和絮团即可。
本发明中的絮凝剂包括或也可称为清水剂,絮凝剂的状态可以为液体絮凝剂,也可以为固体絮凝剂。
优选的,絮凝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或者为上述物质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对于上述絮凝剂的分子量和密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数值范围。对于各物质或其衍生物的来源没有特殊的限制,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物质或其衍生物即可;如可以采用市售商品,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制备方法自行制备。
本发明中,絮凝剂典型但非限制的添加浓度为0.1ppm、0.2ppm、0.3ppm、0.4ppm、0.5ppm、0.6ppm、0.8ppm、1ppm、1.5ppm、2ppm、3ppm、4ppm、5ppm、6ppm、7ppm、8ppm、9ppm、10ppm、12ppm或15ppm。
上述絮凝剂、混凝剂或反相破乳剂可以为固态,也可以为液态。固态的絮凝剂、混凝剂或反相破乳剂一般经过溶解、稀释后,再加入至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中;液态的絮凝剂、混凝剂或反相破乳剂也需要稀释至一定浓度后再加入至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中。适宜的絮凝剂、混凝剂或反相破乳剂的添加浓度,有助于在降低成本的情况下,达到更优的处理效果,避免资源的浪费,同时提升处理效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连接的管线上设有剩余氨水泵;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剩余氨水处理槽与剩余氨水泵之间和/或剩余氨水泵与蒸氨预处理单元之间加入水处理药剂。
进一步地,蒸氨预处理单元包括气浮除油装置和陶瓷过滤器,剩余氨水处理槽的出料口与气浮除油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气浮除油装置的出料口与陶瓷过滤器的进料口连接,陶瓷过滤器的出料口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连接;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剩余氨水处理槽与气浮除油装置之间、气浮除油装置与陶瓷过滤器之间和/或陶瓷过滤器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之间加入水处理药剂。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的水处理药剂均包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蒸氨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剩余氨水槽,所述剩余氨水槽设置在气浮除油装置和陶瓷过滤器之间。
进一步地,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包括蒸氨塔和氨分离器;
水处理药剂在蒸氨塔之前加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气浮除油装置、陶瓷过滤器、蒸氨塔和氨分离器均为现有设备。本发明对于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具体包括的装置和设备不做过多的限定,可以包括上述气浮除油装置、陶瓷过滤器、蒸氨塔等,还可以采用或包括其他的装置和设备。
剩余氨水在未处理之前,油的含量在200ppm以上,浊度在500NTU以上,悬浮物在500ppm以上;而经过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处理工艺处理之后,剩余氨水中油的含量可降低至150ppm以下,浊度降低至200NTU以下,悬浮物降低至300ppm以下。
第二方面,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还包括水处理药剂储槽;
所述水处理药剂储槽通过管线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该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与前述剩余氨水处理工艺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该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具有前述剩余氨水处理工艺的所有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该水处理药剂储槽包括反相破乳剂储槽、絮凝剂储槽和混凝剂储槽。
上述剩余氨水处理系统采用的是本领域中常用的处理系统,可以包括上述装置,但并不限于此,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做适宜的变换。本发明的处理系统的关键在于设置了水处理药剂储槽,并通过管线与各装置的连接管线连接。
上述剩余氨水处理系统,设备简单,在现有的生产系统上增加水处理药剂储槽即可,对设备要求低,占地面积小,减少了设备投资,运行成本低,剩余氨水中的油类物质和悬浮物有效降低,消除了对后续蒸氨工段的影响,同时消除了废水对水处理的恶劣影响,有助于减少装置或管路堵塞现象的发生,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连续高效性。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处理药剂储槽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加药泵、喷射器和/或喷头。
可选地,在水处理药剂储槽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加药泵和喷头,喷头的喷嘴设置在连接管线的内部;
可选地,在水处理药剂储槽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接的管线上,设置喷射器,喷射器与电磁阀和/或流量调节阀连接。
本发明中的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的添加方式,可以采用多种添加方式,例如通过计量泵与喷头连接的加药方式将液体加入到需要添加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喷射器负压吸入药剂,并添加到需要添加的位置。
本发明对于加药泵、喷射器和喷头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过多的限定,采用本领域中常用的即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比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包括剩余氨水处理槽3、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在剩余氨水处理槽3与蒸氨预处理单元连接的管线上设有剩余氨水泵4;蒸氨预处理单元包括气浮除油装置5、剩余氨水槽6和陶瓷过滤器7;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蒸氨塔8和氨分离器(未图示);
进一步的,循环氨水泵1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的的第一出料口连接,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的的第二出料口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的进料口连接,剩余氨水处理槽3的出料口与剩余氨水泵4的进口连接,剩余氨水泵4的出口与气浮除油装置5的进料口连接,气浮除油装置5的出料口与剩余氨水槽6的进料口,剩余氨水槽6的出料口与陶瓷过滤器7的进料口连接,陶瓷过滤器7的出料口与蒸氨塔8连接,蒸氨塔8与氨分离器连接。
上述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中还包括水处理药剂储槽9,该水处理药剂储槽9通过管线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泵4与气浮除油装置5的连接管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
在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之间加入反相破乳剂,在剩余氨水泵4与气浮除油装置5之间加入絮凝剂和混凝剂;其中,反向破乳剂为季胺盐类反相破乳剂,添加浓度为0.1~150ppm;混凝剂为无机混凝剂,包括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聚合硅酸铝铁、氯化亚铁、氯化钙和硅酸钠,添加浓度为0.1~150ppm;絮凝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添加浓度为0.1~15ppm。
通过上述反相破乳剂、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协同配合作用,可以大大的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油和悬浮物含量,极大改善进入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氨水水质。
本实施例中,剩余氨水在未处理之前,油的含量为300ppm,浊度为800NTU;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剩余氨水中油的含量为130ppm,浊度为175NTU。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药剂储槽9通过管线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槽6与陶瓷过滤器7的连接管线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
在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之间加入反相破乳剂和混凝剂,在剩余氨水槽6与陶瓷过滤器7之间加入絮凝剂;其中,反向破乳剂为聚季胺类反相破乳剂,添加浓度为0.1~150ppm;混凝剂为无机混凝剂,包括絮凝剂为聚合硅酸铁、聚合硫酸铝、氯化钙和碳酸钠,添加浓度为0.1~100ppm;絮凝剂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添加浓度为0.1~10ppm。
本实施例中,剩余氨水在未处理之前,油的含量为300ppm,浊度为800NTU;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剩余氨水中油的含量为120ppm,浊度为160NTU。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本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药剂储槽9仅通过管线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的连接管线。
本实施例中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包括:
在循环氨水处理单元2与剩余氨水处理槽3之间加入反相破乳剂和絮凝剂;其中,反向破乳剂为聚醚型反相破乳剂,添加浓度为0.1~150ppm;絮凝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聚丙烯酰胺的混合物,添加浓度为0.1~10ppm。
本实施例中,剩余氨水在未处理之前,油的含量为300ppm,浊度为800NTU;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剩余氨水中油的含量为140ppm,浊度为180NTU。
对比例1
如图4所示,本对比例的剩余氨水处理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
未设置水处理药剂储槽。即本对比例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中,未添加任何的反相破乳剂、混凝剂或絮凝剂。
本对比例中,剩余氨水在未处理之前,油的含量为300ppm,浊度为800NTU;通过本对比例的处理工艺处理后,剩余氨水中油的含量为240ppm,浊度为530NTU。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蒸氨预处理单元前和/或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前加入用于降低剩余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油类物质的水处理药剂;
该水处理药剂包括反相破乳剂、絮凝剂和混凝剂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破乳剂包括季胺盐类反相破乳剂、聚季胺类反相破乳剂、聚醚型反相破乳剂、伯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和二甲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生成的反相破乳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反相破乳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包括有机混凝剂和无机混凝剂,优选的,所述混凝剂包括明矾、硫酸亚铁、氯化亚铁、氢氧化铁、聚合硫酸铁、聚合硅酸铝铁、聚合硅酸铁、氢氧化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铝、碱式氯化铝、硫酸铝、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钠、硅酸钠、双氰胺-甲醛缩聚物、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盐、聚氧化乙烯、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钠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混凝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0p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包括非离子型絮凝剂、阴离子型絮凝剂和阳离子型絮凝剂,优选的,所述絮凝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酰胺或其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絮凝剂的添加浓度为0.1~15pp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连接的管线上设有剩余氨水泵;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剩余氨水处理槽与剩余氨水泵之间和/或剩余氨水泵与蒸氨预处理单元之间加入水处理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蒸氨预处理单元包括气浮除油装置和陶瓷过滤器,剩余氨水处理槽的出料口与气浮除油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气浮除油装置的出料口与陶瓷过滤器的进料口连接,陶瓷过滤器的出料口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连接;
在剩余氨水处理槽前、剩余氨水处理槽与气浮除油装置之间、气浮除油装置与陶瓷过滤器之间和/或陶瓷过滤器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之间加入水处理药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蒸氨预处理单元还包括剩余氨水槽,所述剩余氨水槽设置在气浮除油装置和陶瓷过滤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包括蒸氨塔和氨分离器;
水处理药剂在蒸氨塔之前加入。
9.一种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剩余氨水处理槽、蒸氨预处理单元和剩余氨水蒸氨单元,其中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进料口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的出料口连接;
还包括水处理药剂储槽;
所述水处理药剂储槽通过管线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药剂储槽与循环氨水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处理槽的连接管线、剩余氨水处理槽与蒸氨预处理单元的连接管线和/或蒸氨预处理单元与剩余氨水蒸氨单元的连接管线相连接的管线上,设置有加药泵、喷射器和/或喷头。
CN201810610453.4A 2018-06-13 2018-06-13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Pending CN1087935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0453.4A CN108793555A (zh) 2018-06-13 2018-06-13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0453.4A CN108793555A (zh) 2018-06-13 2018-06-13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3555A true CN108793555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85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0453.4A Pending CN108793555A (zh) 2018-06-13 2018-06-13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355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5282A (zh) * 2021-10-27 2022-03-18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4534313A (zh) * 2022-03-03 2022-05-2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槽顶部浮油消除方法
CN115521006A (zh) * 2022-06-27 2022-12-27 江苏达诺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破乳剂有效提高氨水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5068A (zh) * 2008-01-05 2008-07-09 汤苏云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方法
CN101955285A (zh) * 2010-08-27 2011-01-2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焦化废水蒸氨前预处理方法
CN102249383A (zh) * 2011-05-06 2011-11-23 清华大学 一种去除焦化废水剩余氨水中焦油的复合除油剂
CN204824404U (zh) * 2015-06-30 2015-12-02 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净化系统
CN105254096A (zh) * 2015-10-10 2016-01-20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气含氨含氰含酚的循环水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53974A (zh) * 2015-10-30 2016-01-20 广州振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相破乳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5653309U (zh) * 2016-04-27 2016-10-1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烟道气余热利用和焦化废水预处理系统
CN106116011A (zh) * 2016-01-18 2016-11-16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5068A (zh) * 2008-01-05 2008-07-09 汤苏云 一种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工艺方法
CN101955285A (zh) * 2010-08-27 2011-01-26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焦化废水蒸氨前预处理方法
CN102249383A (zh) * 2011-05-06 2011-11-23 清华大学 一种去除焦化废水剩余氨水中焦油的复合除油剂
CN204824404U (zh) * 2015-06-30 2015-12-02 甘肃宏汇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净化系统
CN105254096A (zh) * 2015-10-10 2016-01-20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造气含氨含氰含酚的循环水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253974A (zh) * 2015-10-30 2016-01-20 广州振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反相破乳混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116011A (zh) * 2016-01-18 2016-11-16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
CN205653309U (zh) * 2016-04-27 2016-10-19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焦炉烟道气余热利用和焦化废水预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晓西等: "《精细化工废水治理技术》", 31 March 2000, 化学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95282A (zh) * 2021-10-27 2022-03-18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4195282B (zh) * 2021-10-27 2024-02-13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剩余氨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4534313A (zh) * 2022-03-03 2022-05-2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焦油氨水分离槽顶部浮油消除方法
CN115521006A (zh) * 2022-06-27 2022-12-27 江苏达诺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破乳剂有效提高氨水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18034A (zh) 焦炉循环氨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系统
CN108793555A (zh) 剩余氨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US20120103914A1 (en) Centralized Sump Oil and Acid Oil treatment process and System
CN101475290A (zh) 一种压裂返排液回收处理工艺
CN104355431A (zh) 一种反渗透浓水及高含盐废水高效处理回收的设备
CN102139983A (zh)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341072A (zh) 一种节能的废水连续蒸发结晶系统
CN102951762A (zh) 一种含盐含油废水热脱盐防垢和提高回收水质的方法及系统
CN116621387B (zh) 一种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347334U (zh) 一种气田水处理装置
CN102583809A (zh) 一种含油污水除硅除油系统
CN209619100U (zh) 一种有机硅废水处理系统
CN207998508U (zh) 焦炉循环氨水的处理系统
CN112225385A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成品和/或原材料清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处理回用方法
CN102887580A (zh) 一种高矿化度稠油污水除油净水剂及制备方法
CN201971688U (zh) 一种含油污水除硅除油系统
CN211111231U (zh) 污水处理设备
CN101905936A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处理流程
CN207451832U (zh) 一种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热膜耦合零排放处理系统
CN204198521U (zh) 一种反渗透浓水及高含盐废水高效处理回收的设备
CN211419907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成品和/或原材料清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107673531A (zh) 一种高盐高有机物废水热膜耦合分盐零排放处理工艺
CN21045785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成品和/或原材料清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CN206345740U (zh) 煤化工废水预处理除油装置
CN204151184U (zh) 一种节能的废水连续蒸发结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