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69C -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69C
CN1087869C CN96112819A CN96112819A CN1087869C CN 1087869 C CN1087869 C CN 1087869C CN 96112819 A CN96112819 A CN 96112819A CN 96112819 A CN96112819 A CN 96112819A CN 1087869 C CN1087869 C CN 10878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unit
backboard
panel
cathode ray
inn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12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749A (zh
Inventor
清野和之
西村孝司
荒井正胜
永井仁志
蒲原英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5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7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9/00Details of cathode-ray tubes or of electron-beam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31/00
    • H01J29/02Electrodes; Screens; Mounting, supporting, spacing or insulating thereof
    • H01J29/06Screens for shielding; Masks interposed in the electron stream
    • H01J29/07Shadow masks for colour television tub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1/00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31/08Cathode ray tubes; Electron beam tubes having a screen on or from which an image or pattern is formed, picked up, converted, or stored
    • H01J31/10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 H01J31/20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for displaying images or patterns in two or more colours
    • H01J31/201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for displaying images or patterns in two or more colours using a colour-selection electrode
    • H01J31/203Image or pattern display tubes, i.e. having electrical input and optical output; Flying-spot tubes for scanning purposes for displaying images or patterns in two or more colours using a colour-selection electrode with more than one electron bea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31/00Cathode ray tubes or electron beam tubes
    • H01J2231/12CRTs having luminescent screens
    • H01J2231/125CRTs having luminescent screens with a plurality of electron guns within the tube envelope
    • H01J2231/1255CRTs having luminescent screens with a plurality of electron guns within the tube envelope two or more neck portions containing one or more gu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athode-Ray Tubes And Fluorescent Screens For Display (AREA)
  • Manufacture Of Electron Tubes, Discharge Lamp Vessels, Lead-In Wires, And The Like (AREA)
  • Vessels, Lead-In Wires, Accessory Apparatus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 Electrodes For Cathode-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一种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真空管壳包含平坦的面板和相对于面板的平坦的背板,在面板的内面上形成荧光体屏幕,在面板和背板间配置多个具有第一和第二支承单元的支承手段,在背板上设立第一支承单元并具有与背板的内面密接的基端面和与背板几乎平行的支承面,在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和面板的内面间配置第二支承单元并具有与面板内面的规定位置对接的前端和与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密接的基端面。

Description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从多个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将在平坦的面板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进行扫描的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涉及对支承施加在平坦的面板和平坦的背板上的大气负荷的支承构件的安装结构进行改进的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近几年,对于高质量广播或者具有与其相伴随的大屏幕的高图像分辨率的阴极射线管进行着各种研究。一般地说,为了达到阴极射线管的高图像分辨率,荧光体屏幕上的电子束的光点直径必须很小。
与此相对应,虽然能由改进以往电子枪的电极结构或者电子枪本体的大口径化、伸长化等谋得,但还不能获得充分的效果。这是因为随着管形变大,从电子枪到荧光体屏幕的距离变长,电子透镜的倍率变得过大的缘故。因此,为了实现高图像分辨率化,缩短从电子枪到荧光体屏幕的距离(进深)是重要的。此外,这种场合进行广角偏转不是取得高图像分辨率的好办法。
作为其一个解决方法,如美国专利第5287034号说明书中所述,发明者们开发了将构成真空管壳的面板和背板做成平坦,在其面板的内面设置由用规定的间隔并列的条纹状光吸收层和三色条纹状荧光体层组成的荧光体屏幕,利用从多个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通过荫罩将该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进行扫描,并将利用这种分开扫描形成各区域上描绘的分开图像进行没有裂痕或重叠的连接,以显示合成图像的大屏幕高图像分辨率彩色阴极射线管。在这种彩色阴极射线管上,因为支承施加在平坦的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负荷,所以在面板和背板间配置多个支承构件。
利用下面概略的工序,制造这种彩色阴极射线管。
(a)配置在背板上用于支承荫罩的罩架构件和多个支承构件的工序。
(b)在背板上接合构成面板和背板间的侧壁的侧壁构件的工序。
(c)在安装在背板的侧壁上接合面板的工序。
(d)在背板上形成的多个开孔上接合封住电子枪的多个漏斗的工序。
(e)对整体地接合面板、侧壁、背板和漏斗所成的管壳进行排气的工序。
这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如果考察其分开区域,则除支承构件的配置外,与通常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没有大的差别。作为支承构件,与面板的内面对接的前端部、使用针状、楔状或者整体为板状的支承构件。并且,为了不遮住将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进行扫描的电子束,有必要配置各支承构件使其前端在位于各邻接区域边界上的条纹状光吸收层上。为此,期望支承构件的前端尽可能在水平方向上呈细的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呈长的形状。
但是,如果将支承构件的前端做细,则由于施加在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负荷,支承构件的前端或者变形、或者损坏。如果前端做长,则配置成不脱开条纹状光吸收层将有困难。
此外,有必要高精度地形成支承构件高度。也就是说,如果多个支承构件的高度互相不同,则基于大气负荷的面板的变形量增大、会降低耐压的可靠性。
以往,以从背板侧的基端部到面板侧的前端部为整体的一个零件,构成这种支承构件。并且,用高精度决定位置夹具、将这种支承构件预先固定在背板上,用组合固定这种支承构件的面板和背板的方法,制造彩色阴极射线管。
然而,在利用前述方法制造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场合,会产生对于背板的支承构件本体的倾斜和由于彩色阴极射线管制造工序的背板等的变形引起支承构件的倾斜。为此,在组合面板和背板时,不能在位于利用电子束分开扫描的邻接区域边界上的条纹状光吸收层上正确地配置支承构件的前端。这种场合,由于支承构件的前端会损伤荧光体屏幕,同时也会遮住电子束。
此外,由于各支承构件的倾斜不同,在支承面板的上面必要的各支承构件的实际长度变化。其结果,基于大气负荷的面板的变形量增大、会降低对于耐气压的可靠性。
本发明用于解决前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能高精度地维持支承施加在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负荷的支承构件的高度、对于荧光体的屏幕能在规定的位置上正确地配置支承构件的前端的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为达到前述目的,与本发明相关的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面板和相对于前述面板设置的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背板的真空管壳;在前述面板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体屏幕;配置在前述面板和背板间的支承施加在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压的支承手段;和向前述荧光体屏幕射出电子束并将前述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进行扫描的多个电子枪。
前述支承手段包括延伸前述面板和背板间的支承构件,前述支承构件分开成具有与前述背板的内面密接的基端面和与前述背板几乎平行的支承面并在前述背板上设立的第一支承单元并且对于前述面板在规定位置上决定位置的状态配置在前述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和前述面板的内面间的第二支承单元、前述第二支承单元具有与前述面板内面的规定位置对接的前端和与前述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密接的基端部。
采用前述结构的阴极射线管,支承施加在平坦的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负荷的支承构件分开成第一和第二支承单元并用密接的状态在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上安装第二支承单元。因此,即使在倾斜的状态在背板上安装第一支承单元、即使在由于阴极射线管制造工序的背板的变形等第一支承单元倾斜的场合,借助于调整第二支承单元的位置,能在第一支承单元上安装第二支承单元时使第二支承单元的前端正确地对接在面板内面的规定的位置上。
因此,不会因为基于支承构件的前端部遮住对荧光体屏幕进行分开扫描的电子束所生成图像的质量的劣化,能做成显示高质量图像的阴极射线管。
而且,因为第一支承单元具有与背板内面密接的基端面相平行的支承面并且做成在该支承面上密接并固定第二支承单元的结构,所以即使分开构造支承构件,也能高精度地保持其高度能做成不会劣化耐气压特性的可靠性高的阴极射线管。
特别在荧光体屏幕由条纹状光吸收层和条纹状荧光体层组成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能在位于邻接的区域间的边界上的光吸收层上正确地配置第二支承单元的前端。
此外,与本发明相关的制造前述阴极射线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前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一支承单元在其基端面密接于前述背板的内面上的状态固定在背板上并且从背板的内面几乎垂直地设立;对于前述背板以决定位置的前述面板为基准,对固定在前述背板上前述第一支承单元决定前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二支承单元的位置;将前述决定了位置的第二支承单元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支承单元上;和对于前述背板将前述面板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并使前述第二支承单元的前端与前述面板的内面对接。
此外,与本发明相关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前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一支承单元以其基端面密接于前述背板的内面上的状态固定在背板上,并且从背板的内面几乎垂直地设立;对于前述面板决定前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二支承单元的位置,并以前端与面板内面接触的状态利用固定装置安装在面板上;和对于固定了前述第一支承单元的背板在规定的位置上固定安装了前述第二支承单元的前述面板并将前述各第二支承单元挟持在对应于前述各第二支承单元的第一支承单元和前述面板内面之间。
采用前述结构的制造方法,预先在背板上安装第一支承单元、对于这种背板决定面板的位置、借助于对于决定了位置的面板决定第二支承单元的位置、对第一支承单元的配置精度不会受到大的影响,能对于面板用高的位置精度配设第二支承单元。
图1至图8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1相关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图1表示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立体图。
图2表示沿图1中线II-II的剖视图。
图3表示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分解立体图。
图4A表示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面板的平面图。
图4B放大表示在前述面板上形成的荧光体层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5表示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背板和荫罩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表示支承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7表示所述支承构件的侧面图。
图8表示所述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造中使用的组合夹具与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一部分在一起的分解立体图。
图9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2相关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关键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0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3相关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关键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11表示与本发明实施例4相关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关键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彩色阴极射线管详细地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彩色阴极射线管包括真空外壳10,这种真空外壳具有由实质上是矩形形状的平坦的玻璃组成的面板1、由利用熔接玻璃与面板1的四周部分接合的对于面板1几乎垂直地延伸的玻璃组成的框的侧壁2、由利用熔接玻璃与侧壁2接合的与面板1平行相对的实质上是矩形形状的平坦的玻璃组成的背板3和由利用熔接玻璃与背板接合的玻璃组成的多个漏斗5、以便分别围住在背板3上形成的多个开孔4。
在实施例中,在背板3上,矩阵状地并列形成水平方向(X轴方向)上4个、垂直方向(Y轴方向)上3个、共计12个的开孔4,并在各开孔4的四周接合漏斗5。
如图4A、4B所示,在面板1的内面上形成整体成为矩形形状的荧光体屏幕7,这种荧光体屏幕7具有在水平方向规定的间隔并列配置的在垂直方向分别延伸的细长的条纹状的光吸收层12和在这种光吸收层12的间隙部形成的发光成兰、绿、红的条纹状的三色荧光体层G、B、R。
在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两侧边缘上置以规定的间隔形成四个基准标志16。各基准标志16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线状地形成、同时与光吸收层12整列并分别设置。如下面所述,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组装时,对于位置决定的面板1用这种基准标志16决定组装夹具的位置。
此外,如下面所述,在面板1的内面、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两侧边缘的中央部近旁,对于面板1固定用于决定背板3位置的对准板30,并位于荧光体屏幕7的外侧上。在各对准板30上形成圆形的孔。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真空外壳10内设置与荧光体屏幕7相对的荫罩8,如下面所述,将这种荫罩8分开成平坦的四个罩片8a~8d。此外,在真空外壳10内、在面板1和背板3间,配置用于支承施加在这些面板1和背板3上的大气负荷的多个柱状的支承构件22。
在与背板3接合的12个漏斗5的颈部12内,分别封住向荧光体屏幕7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13。在各颈部12的外侧上卷装偏转线圈20。
在前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利用从在各漏斗5的外侧上装着的偏转线圈20产生的偏转磁场、对从在12个漏斗5的各颈部12内配置的电子枪13射出的三个电子束、作水平和垂直方向地偏转,通过荫罩8、在水平方向上4个、垂直方向上3个、共计12个的区域R1-R12对荧光体屏幕7分开进行扫描。并且将各区域R1-R12上描绘的分开图像进行没有裂痕或重叠地连接成一个合成图像加以显示。
对应于区域R1-R12的水平方向的分开数,将荫罩8分开成四个罩片8a~8d。如图5所示,在垂直方向细长的矩形形状地形成各罩片,形成多个电子束通过孔形成的矩形形状的有效区域24对应于荧光体屏幕7的区域R1-R12的垂直方向的分开数、各为三个。通过不形成电子束通过孔的桥部25、连接这些有效区域24。
在背板3内面的垂直方向两端部上,利用熔融玻璃分别固定在水平方向延伸的细长的固定板17,在这些固定板17上固定多个罩架构件18。并且,各罩片8a至8d在垂直方向上给予张力的状态、将其两端部固定在罩架构件18上。此外,在各固定板17的两端部和位于邻接的罩片间的部分上,分别形成下述的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嵌合的圆形开孔26。
特别在本实施例的彩色阴极射线管中,如图6所示,将支承施加在面板1和背板3上的大气压的支承构件22、两分开成在背板3侧上配置的第一支承单元28和在面板1侧上配置的第二支承单元32。几乎圆柱状地形成第一支承单元28,并在其下端面形成与背板3的内面密接的平坦的基端面28a,在前端部上形成卡合沟34。
基于与背板3平行延伸的底面34a和从底面的垂直方向Y两端垂直地延伸出、同时延水平方向X相互平行相对的一对侧壁34b,规定卡合沟34。底面34a功能为支承决定第二支承单元32位置的支承面。
以矩形箱状的档块形成第二支承单元32,楔状地形成其前端部。并与第一支承单元28的直径几乎相等地形成楔状的前端32a的长度。以第一支承单元28的卡合沟34的宽度、即与垂直方向Y的长度几乎相等的长度形成第二支承单元32的基端部,并平坦地形成其基端面。并且,第二支承单元32的基端部在其基端面与卡合沟34的支承面34a密接的状态、与卡合沟22卡合。第二支承单元32作为台阶功能、利用卡合沟34的两侧壁34b限制向垂直方向Y的移动并仅在水平方向X上能调整位置。
如图3所示,前述结构的支承构件10,将其前端32a配置成利用电子束与分开扫描的荧光体屏幕7的多个区域间的境界对接。这里,在相对于背板3的内面中、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区域间的边界相对的位置和荧光体屏幕的水平方向两端边缘的近旁上,基于熔融玻璃38、分别固定矩形板状的固定构件36。如图6和图7所示,各固定构件36形成插通第一支承单元28的基端部的圆形开孔40。熔融玻璃38仅分别设置在固定构件25的两侧、以便不进入开孔40内。
多个第一支承单元28,在固定在背板3的垂直方向两端部的固定板17的开孔26和固定构件25的开孔40的任何一个中插通其基端部,而且基端面28a与背板3的内面密接。各第一支承单元28,插入孔26或40中,使卡合沟34的两侧壁34b与水平方向X平行。此外,各第一支承单元28基端部外周上嵌合环状的轴环42,这种轴环熔融固定在固定板17或固定构件36的上面和第一支承单元28的外周面上。由此,各第一支承单元28,在其基端面28a与背板3的内面密接的状态,对于背板内面垂直地设立。
在楔状的前端32a的长轴方向与垂直方向Y一致的状态、并且使与前端32a位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两个区域间的边界的条纹状的光吸收层12或者与位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两端的条纹状的光吸收层12接触,在第一支承单元28的卡合沟34上决定第二支承单元32位置。并且,各第二支承单元32,在其基端面与卡合沟34的支承面34a密接的状态,熔融固定在卡合沟的两侧壁34b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利用电子束分开扫描的荧光体屏幕7的区域间的边界和荧光体屏幕的水平方向两侧,水平方向上5个、垂直方向上4个、共计20个地配置支承构件22。
接着,对具有前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在彩色阴极射线管中,为了高精度地组装,如图3所示,与前述结构构件不同、预先在面板1内面和背板3内面上设置用于以规定的位置关系正确决定这些面板1和背板3的一对位置决定装置。
也就是说,在背板3内面的垂直方向两端的中央上,分别设立决定位置的支柱44。在面板1内面的垂直方向两端的中央上,固定对准板30,在这些固定对准板30上,形成卡合决定位置的接线柱44的前端部的开孔。于是,借助于在固定对准板30的开孔上分别嵌合两个决定位置的接线柱44的前端部,相互决定面板1和背板3的位置。
如图4A和图8所示,组装时,对于相对于背板3正确地决定位置的面板1、在面板1内面上形成用于以规定的关系决定下述的组装夹具的基准标志16。利用照相印刷法,预先在面板1的内面上形成荧光体屏幕7的条纹状光吸收层12的同时,形成这种基准标志16。
在组装中,首先,用没有图示的夹具,对于背板3的内面决定侧壁2、固定板17和固定构件36的位置,并利用熔融玻璃固定在背板内面上。接着,用没有图示的夹具,在固定板17上固定罩架构件18,并将各罩片8a~8d安装在这些罩架构件上。此外,在固定板17和固定构件36上,预先安装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9。
并且,用如图8所示的组装夹具46组装形成了这些荧光体屏幕7和基准标志16的面板1和安装了侧壁2、罩片8a~8d和第一支承单元28的背板3。
这种组装夹具46包括:支承背板3的支承台47;在背板3上配置对于与安装在这种背板3上的垂直方向Y并列的4个第一支承单元28、决定第二支承单元32位置的垂直方向上细长的板状的夹具本体52;与夹具本体52卡合并对于第一支承单元28用于使第二支承单元32在分别位置伸出的四个位置伸出夹具54;设置在支承台47上并位于背板3的垂直方向Y两侧、支承夹具本体50的垂直方向两端部、同时对于背板3微调夹具本体50的水平方向的位置的一对调整机构48;和用于在一对调整机构48上安装夹具本体50的固定针55。
对应与安装在背板3的垂直方向并列的四个第一支承单元28,在夹具本体50上形成四个十字形状的开孔56,相互地位于沿夹具本体50的垂直方向直线上,而且位于规定的间隔距离。组合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矩形形状的开孔,形成各开孔56。
在夹具本体50上,形成用于使夹具本体50与在面板1上形成的线状的基准标志31位置相合的线状的基准标志58,这种基准标志58从两端的十字状开孔56向外侧在垂直方向Y上延伸。
此外,在夹具本体50的两侧上,设置用于在调整机构48上决定位置并固定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孔60、61。一方的位置伸出孔60是圆形,为了圆滑地做成基于一对调整机构48将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以垂直方向Y为长轴形成另一方的位置伸出椭圆孔61。在相对于夹具本体50的背板3的面上,形成避免在背板3上安装的侧壁2和夹具本体接触的槽62。
各位置伸出夹具54,具有夹具本体50的十字状开孔56内、与水平方向延伸的开孔嵌合的块状的本体54a,在这种本体上形成与第二支承单元32的楔状的前端32a卡合的V字槽54b。并且,V字槽54b沿着垂直方向Y延伸。
各调整机构48具有调整基台64和设计成能在调整基台64上水平方向移动的滑块65。为了安装夹具本体50,在滑块65上对应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孔60、61形成圆形孔66。并且,借助于通过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孔60、61、将固定针55插入滑块65的圆形孔66中,能在调整机构48的滑块65上安装夹具本体50。
用前述组装夹具组装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场合,首先,在支承台47上位置决定并配置安装了侧壁2、罩片8a~8d(在图4中省略)和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8等的背板3。并且,在这种背板3上配置夹具本体50,通过这种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孔60、61、在一对调整机构48的滑块65的圆形孔66上分别插入固定针55,并将夹具本体50安装在调整机构48上。
接着,在形成荧光体屏幕7和基准标志31的面板1上,配置夹具本体50。这时,使设置在背板3上的位置决定支柱44与设于面板1上的对准板30的开孔卡合,并对于背板3、决定面板1的位置。这种场合,为了相对于面板1的夹具本体50的上面不与面板1内面的荧光体屏幕7接触,在背板3上安装的侧壁2和面板1间配置衬垫(未图示)。
接着,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一对调整机构48的各滑块65,调整在夹具本体50上形成的线状的基准标志58、使与位置决定配置的面板1的基准标志16一致。然后,利用止动螺钉(未图示)在调整基台64上固定各滑块65。
这里,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孔60、61内,以垂直方向Y为长轴形成另一方的位置伸出椭圆孔61。为此,在进行夹具本体50的位置调整时,能对于基于个别移动一对调整机构48的各滑块65的固定针55的圆形孔66间的间隔的变化,圆滑地进行夹具本体50的位置伸出。
接着,取下面板1,在设置在背板3上安装的四个第一支承单元28的前端部上的支承面34a上,分别配置第二支承单元32。在这种状态,以夹具本体50的十字状开孔37的水平方向为长轴的开孔上位置伸出并卡合夹具54的本体54a,借助于在这种位置伸出的V字槽54b上卡合第二支承单元32的前端32a,在第一支承单元28的支承面34a上分别位置决定第二支承单元32。
并且,通过以各十字状开孔56的垂直方向为长轴的开孔,在构成在第一支承单元28的前端部上形成的卡合槽34的侧壁34b的突部上、照射激光,并在第一支承单元28的前端焊接位置决定的第二支承单元32。然后,取下位置伸出夹具54和夹具本体50。
对于以垂直方向并列的四个支承构件22为一组的水平方向的五列的支承构件22,进行对于这样的第一支承单元28的第二支承单元32的位置决定和焊接。然后,将设置在背板3上的位置决定支柱44卡合在荧光体屏幕7形成的面板1上的对准板30的开孔上,并用熔融玻璃将面板1接合在安装在背板3的侧壁2上。
接着,利用熔融玻璃、将预先封住电子枪的12个漏斗5接合在背板3上、构成真空外壳10,借助于对这种真空外壳内部进行排气、制造彩色阴极射线管。
采用前述结构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因二分开成第一和第二支承单元28、32构成各支承构件22,所以不论在倾斜的状态下在背板3上安装第一支承单元28,或者由于在彩色阴极射线管制造工艺中由于背板3变形等引起第一支承单元28倾斜的场合,利用在第一支承单元28上安装第二支承单元32时的调整,都能使第二支承单元32的前端32a正确地位置在位于与在面板1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区域间的边界上的条纹状光吸收层12上。由于支承构件22的前端32a,所以也不会损伤荧光体屏幕7的荧光体层。
因此,不在与水平方向邻接的区域间的边界上配置支承构件22的前端32a,因此能防止分开扫描荧光体屏幕7的电子束被支承构件的前端遮住而产生图像的劣化、并能得到显示高质量图像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因仅在水平方向X、即仅能在条纹状光吸收层12的宽度方向,调整位置,形成设置在第一支承单元28前端的支承面34a,所以能正确且容易地在位于与水平方向邻接的区域间的边界上的光吸收层12上、配置第二支承单元32前端。
此外,因在第一支承单元前端上设置与密接在第一支承单元28的背板内面的基端面28a平行的支承面34a、作为密接第二支承单元32并固定在该支承面上的结构,所以即使为分开支承构件结构的场合,也能高精度地保持其高度、并能做成耐气压特性不会劣化的可靠性高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借助于预先在背板3上安装第一支承单元28、对于这种背板决定面板1的位置、对于这种位置决定了的面板决定位置伸出夹具46的位置,能使第二支承单元32的前端32a、正确地位置在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区域间的边界上。
关于彩色阴极射线管制造工序的背板3的变形等的影响,期望尽可能在后面的工序将第二支承单元32安装在第一支承单元28上,如前述实施例中说明的那样,预先在背板3上安装侧壁2和罩片8a~8d、借助于在背板3上接合面板1之前、在安装于背板3上的第一支承单元28上安装第二支承单元32的结构,能减轻背板3的变形等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可以是本发明范围内的种种变形。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将支承结构的第二支承单元做成楔状,但也可以将第二支承单元做成板状等的其它形状。荧光体屏幕的分开区域数能相应于需要增减、支承构件数也相应于分开区域数增减。
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对垂直方向并列的四个第一支承单元配置一个夹具本体、在水平方向的五列的第一支承单元上分别安装第二支承单元的场合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对安装在背板上的全部的第一支承单元、配置一个夹具本体,并安装第二支承单元。
荫罩8为安装在背板3上的结构,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固定在面板1内面上。此外,本发明不限于彩色阴极射线管,同样地也能适用于没有荫罩的单色阴极射线管。
在本发明中,支承构件的第一支承单元,因配置精度较松仅要求高度精度,所以对于背板的安装能做成结构比较简单。也就是说,如果在第一支承单元的基端面与背板的内面密接的状态安装第一支承单元是令人满意的,但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中记述的安装结构。例如不限于在插入固定构件上形成的开孔内的状态、固定第一支承单元的基端的场合,也可以在第一支承单元的基端的的两侧配置固定构件、并在这些固定构件上焊接固定第一支承单元。
另一方面,支承构件的第二支承单元配置精度要求高,期望其高度短并不易受位置偏移的影响。
在前述实施例中,虽然对在背板3上安装各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8、并在其第一支承单元的前端上高精度地位置决定并固定第二支承单元32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如下面所示,做成在面板1的内面安装第二支承单元的结构。
实施例2
采用图9所示的实施例2,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固定于背板3的固定构件36上焊接固定各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8,并在背板3的内面密接第一支承单元28的基端面28a。此外,在实施例2中,在各第一支承单元28的前端上形成与背板3平行的平坦的支承面34a、并省略卡合槽。
另一方面,通过固定块70和支撑拉杆72在面板1侧上安装各支承构件22的第二支承单元32。在面板1内面的水平方向两端部上在垂直方向Y并列地分别固定四个固定构件74。在各固定构件74上焊接固定块70。然后,沿水平方向X的两个相向对准的固定块70之间架设两条带状的支撑拉杆72。
在各对支撑拉杆72上固定五个第二支承单元32。并且沿水平方向X以规定的间距配置。楔状地形成各第二支承单元32。并且焊接固定在支撑拉杆72上,使其前端32a沿垂直方向Y延伸并位于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两个区域间的边界上的光吸收层12上。
第二支承单元32的位置决定方法与前述实施例相同,使用在面板1的内面形成的基准标志16(参照图4A)一次决定每个在水平方向X并列的各列的第二支承单元位置,并分别固定在支撑拉杆72上。或者也可以不用基准标志,一边观察荧光体屏幕7的条纹状光吸收层12、一边决定各第二支承单元的位置后,固定在支撑拉杆72上。
如前所述,在背板3和面板1上分别固定第一支承单元28和第二支承单元32后,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背板3上固定侧壁2,此外,在侧壁2上固定面板1并制造真空外壳10。由此,各第一支承单元28的支承面34a与对应的第二支承单元32对接并与第二支承单元32连接。这种场合,借助于在背板3和面板1上大气压负荷作用,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压紧。为此,不必相互焊接固定第一支承单元28和第二支承单元32,并且在规定的位置上决定这些第一和第二支承单元、不会产生位置偏移。
此外,其它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相同的部分上附以相同的参照标号并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采用前述结构的实施例2,因为在荧光体屏幕7形成的面板1上固定各支承构件22的第二支承单元32,所以能对于荧光体屏幕7用极高精度配置第二支承单元32。同时,第二支承单元32不易受到第一支承单元28的配置精度的影响、特别不易受到由于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引起的第一支承单元的倒坍和变形等的影响,所以能以高精度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
在前述实施例2中,第二支承单元32的安装结构可以是种种的变形。例如,各支撑拉杆72不限于带状,也可以用剖面矩形的构件形成,或者也可以对于面板1将支撑拉杆72配置成矩阵形状。
实施例3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采用本实施例,利用细长板状的单一的第一支承单元28和相同地细长板状的单一的第二支承单元32、代替使用与垂直方向Y并列的多个支承构件,构成支承构件32。
也就是说,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8固定在背板3上、并沿垂直方向延伸、同时沿背板3的垂直方向Y的几乎全长延伸。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在背板3的内面上固定的未图示的固定构件上、焊接固定第一支承单元28。在第一支承单元28的前端上形成与背板3平行的支承面34a。
同样地,通过在垂直方向Y上延长的细长的板状上形成的固定块70和支撑拉杆72、在面板1侧安装第二支承单元32。也就是说,在面板1内面的四角上分别固定固定构件74,并在各固定构件74上焊接固定固定块70。并且,在沿水平方向X相向对准的两个固定块70间架设带状的支撑拉杆72。
各第二支承单元32在支撑拉杆72上分别焊接固定其垂直方向两端部。楔状地形成各第二支承单元32的前端部,并且焊接固定在支撑拉杆72上,使其前端32a沿垂直方向Y延伸并位于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两个区域间的边界上的光吸收层12上。第二支承单元32的位置决定方法与前述实施例2相同。
在前述结构的实施例3中,因为在荧光体屏幕7形成的面板1上固定各支承构件22的第二支承单元32,所以能对于荧光体屏幕7用极高精度配置第二支承单元32。同时,第二支承单元32不易受到第一支承单元28的配置精度的影响、特别不易受到由于制造工序中的热处理引起的第一支承单元的倒坍和变形等的影响,所以能以高精度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上。
采用本实施例,借助于沿背板3的垂直方向Y的几乎全长延伸的细长的第一支承单元28,能削减第一支承单元的配置数,同时能利用细长的第一支承单元分散承受作用于背板3的大气压负荷。因此,能防止大气压负荷局部地集中,并能确实地防止背板3的损伤。
对于第二支承单元32也相同,借助于在垂直方向上较长地形成第二支承单元32,能削减第二支承单元的配置数,同时能分散承受大气压负荷。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支承构件22也可以组合沿垂直方向Y细长的第一支承单元28和多个档块的第二支承单元32构成。这种场合,与实施例2相同,在面板1内面的水平方向两端部上在垂直方向Y并列地分别固定四个固定构件74。在各固定构件74上焊接固定固定块70。并且,在沿水平方向X相向对准的两个固定块70间架设两根带状的支撑拉杆72。
在各对支撑拉杆72上固定五个第二支承单元32。并且沿水平方向X以规定的间距配置。楔状地形成各第二支承单元32。并且焊接固定在支撑拉杆72上,使其前端32a沿垂直方向Y延伸并位于与荧光体屏幕7的水平方向邻接的两个区域间的边界上的光吸收层12上。并且,在垂直方向Y并列的4个第二支承单元32与对应的一个细长的第一支承单元28连接,并分别构成支承构件。
在这样构成的实施例4中,也能得到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相同的作用效果。

Claims (13)

1一种阴极射线管,包括
具有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面板(1)和相对于所述面板设置的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背板(3)的真空管壳(10),
在所述面板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体屏幕(17),
配置在所述面板和背板间用于支承施加在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压的延伸在面板和背板间的支承构件(22),和
向所述荧光体屏幕射出电子束并将所述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R1-R12)进行扫描的多个电子枪(13),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构件分开成具有与所述背板的内面密接的基端面(28a)和与所述背板几乎平行的支承面(34a)并在所述背板上设立的多个第一支承单元(28),和以相对于面板定位在规定位置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和所述面板的内面间的多个第二支承单元(32),
所述第二支承单元具有与所述面板内面的规定位置对接的前端(32a)和与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密接的基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将固定在所述背板(3)内面的固定构件(17,36)和所述第一支承单元(28),用其基端面(28a)与所述背板内面密接的状态、固定在所述固定构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17,36)具有开孔(26,40),
通过所述开孔,将所述第一支承单元(28)的基端面(28a)密接在所述背板(3)的内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以相对于面板定位在规定位置的状态,将所述第二支承单元(32)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承单元(28)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1支承单元和第2支承单元组成的支承构件,包括将所述第二支承单元(32)固定在所述面板(1)上的固定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构件,具有固定在所述面板(1)的内面上的固定单元(70)和将所述第二支承单元(32)连接到所述固定单元的连接构件(7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板(1)具有与面板的内面平行并且相互正交的第一和第二轴(Y,X),
所述荧光体屏幕(7)具有分别与所述第一轴平行地延伸、同时沿所述第二轴方向设置间隙形成的多个条纹状的光吸收层(12)和在所述邻接的光吸收层间形成的第二轴方向上延伸的条纹状的荧光体层(R,G,B),
对所述第二支承单元(32)进行定位,使其前端(32a)位于上述光吸收层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承单元(28)的支承面(34a)具有允许向所述第二支承单元(32)的所述第一轴的方向移动并约束向所述第二轴的方向移动的台阶单元(34b)。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它还包含与所述荧光体屏幕(7)相对、配设在所述真空管壳(10)内的荫罩(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背板(3)的内面、沿垂直方向的所述第一支承单元(28)的长度比所述第二支承单元(32)的长度更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
对由所述第1支承单元和第2支承单元组成的多个支承构件进行定位,使第二支承单元(32)的前端(32a)与所述荧光体屏幕(7)的邻接的1个区域(R1-R12)间的边界对接。
12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所述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面板(1)和相对于所述面板设置的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背板(3)的真空管壳(10),
在所述面板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体屏幕(17),
配置在所述面板和背板间用于支承施加在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压的延伸在面板和背板间的支承构件(22),和
向所述荧光体屏幕射出电子束并将所述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R1-R12)进行扫描的多个电子枪(13),
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所述各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8)以其基端面(28a)密接于所述背板(3)的内面上的状态固定在背板上并且从背板的内面几乎垂直地设立,
以相对于背板定位的所述面板(1)为基准,对于固定在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支承单元,对所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二支承单元(32)进行定位,
将所述定位的第二支承单元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支承单元上,和
对于所述背板将所述面板固定在规定的位置上,并使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前端(32a)与所述面板的内面对接。
13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所述阴极射线管包括具有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面板(1)和相对于所述面板设置的几乎矩形形状的平坦的背板(3)的真空管壳(10),
在所述面板的内面上形成的荧光体屏幕(17),
配置在所述面板和背板间用于支承施加在面板和背板上的大气压的延伸在面板和背板间的支承构件(22),和
向所述荧光体屏幕射出电子束并将所述荧光体屏幕分开成多个区域(R1-R12)进行扫描的多个电子枪(13),
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射线管的制造方法包括
将所述各支承构件(22)的第一支承单元(28)以其基端面(28a)密接于所述背板(3)的内面上的状态固定在背板上,并且从背板的内面几乎垂直地设立,
以相对于所述面板(1),对所述各支承构件的第二支承单元(32)进行定位,并以前端(32a)与面板内面接触的状态,利用固定装置安装在面板上,和
对于固定了所述第一支承单元的背板,在规定的位置上固定安装了所述第二支承单元的所述面板,并将所述各第二支承单元挟持在对应于所述各第二支承单元的第一支承单元和所述面板内面之间。
CN96112819A 1995-09-08 1996-09-09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8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1165/95 1995-09-08
JP23116595 1995-09-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749A CN1155749A (zh) 1997-07-30
CN1087869C true CN1087869C (zh) 2002-07-17

Family

ID=16919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128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7869C (zh) 1995-09-08 1996-09-09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831372A (zh)
EP (1) EP0762465B1 (zh)
KR (1) KR100208198B1 (zh)
CN (1) CN1087869C (zh)
DE (1) DE69600191T2 (zh)
MY (1) MY115839A (zh)
TW (1) TW3010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98010B (en) * 1997-05-30 2000-07-11 Toshiba Kk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437499B1 (en) * 1999-03-18 2002-08-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athode-ray tub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9A (zh) * 1991-12-26 1993-09-15 东芝株式会社 荧光屏多个区域被彼此无关地扫描的阴极射线管
JPH0778570A (ja) * 1993-07-13 1995-03-20 Toshiba Corp カラー受像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7034A (en) * 1990-08-16 1994-02-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lat display device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utilizing an electron beam,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a single faceplat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9A (zh) * 1991-12-26 1993-09-15 东芝株式会社 荧光屏多个区域被彼此无关地扫描的阴极射线管
JPH0778570A (ja) * 1993-07-13 1995-03-20 Toshiba Corp カラー受像管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00191D1 (de) 1998-04-23
EP0762465B1 (en) 1998-03-18
TW301007B (zh) 1997-03-21
US5831372A (en) 1998-11-03
KR100208198B1 (ko) 1999-07-15
KR970017869A (ko) 1997-04-30
MY115839A (en) 2003-09-30
DE69600191T2 (de) 1998-08-20
EP0762465A1 (en) 1997-03-12
CN1155749A (zh) 1997-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840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05542A (zh) 阴极射线管
CN106328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71936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87869C (zh)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7965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892C (zh) 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108626C (zh) 彩色显像管
CN1208804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用荫罩
CN1255846C (zh) 阴极射线管
CN1045843C (zh) 具有减小光晕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51288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59513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US20060171709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olor cathode ray tube
CN1233013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41227C (zh) 具有防止地磁导致的电子束误着屏的结构的阴极射线管
CN1177197A (zh) 彗形像差减小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277285C (zh) 用于平面屏幕型阴极射线管的显示屏
CN1203512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303635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
CN1050220C (zh) 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692C (zh) 阴极射线管装置
CN1503307A (zh) 平面型彩色阴极射线管的面板
CN1484271A (zh) 具有垂直偏转线圈固定结构的偏转装置
CN1104803A (zh) 具有改进的阴罩-框组件支撑装置的彩色显象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