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3379A - 超级宽铁集群 - Google Patents

超级宽铁集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3379A
CN108773379A CN201711090225.0A CN201711090225A CN108773379A CN 108773379 A CN108773379 A CN 108773379A CN 201711090225 A CN201711090225 A CN 201711090225A CN 108773379 A CN108773379 A CN 1087733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
iron
vehicle
wid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902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0902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733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733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33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00General arrangement of stations, platforms, or sidings; Railway networks; Rail vehicle marshalling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超级宽铁集群。超级宽轨高铁15维平台集群,是陆卫华教授经20年研发验证,可建造实施的尖端发明。颠覆性超越20列高铁并兼容。以15项行业,150项专业,200项发明方案,融入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分项合作各行业专业集团,实现强国,强军,强企,万倍盈利。6米13米宽,2系列宽铁:共轨受电及核电驱动,900公里时速,万人客运量,超大装备货运,人车共运顺载大小客车。集群降成本,拓功能,减征地,免隧道。框架代桥,20轨代39轨网,共轨兼容7列宽铁和6列高铁自动运行。并行桥下智慧高速路,江河航运,城铁快捷换乘。量子计算图控宽铁自运行;普通汽车智慧自行驶。15维度拓展,叠加速发射超重飞船上天;宽铁航母免4装备战机垂直起降;中潜沉管穿梭海峡海洋达五洲;集群节省巨量投资,装备,工程量,能源,时间及维护。

Description

超级宽铁集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宽轨高铁客,货运,国防装备,多领域相融合的15大项和百余个分项创新科技的完整交通集群。
背景技术
“超级宽铁集群”是陆卫华教授,坚持用20年业余时间,独立研发出的超级宽轨高铁动车(简称:宽铁),浓缩成15项,百余个分项创新科技的装备制造完整交通集群。早于高铁引进前的90年代,已开始“超级宽铁集群”的研发。经历无数次“没必要研发宽轨高铁”的反对声,网络能够查到。
陆卫华教授,用业余时间坚持本项科研。默默用匠人专注精神,不懈努力,精心钻研,积累多专业实力,并坚持20多年,绘画出数以千计的图纸方案,新颖,实用,高科技创新,融入本发明。颠覆性超越现有高铁,战略和技术上攻克了引进标准轨高铁专利存在的软肋和缺陷。
系列创新科技,大幅降低系统造价。用宽铁兼容高铁共轨运行科技,扩展智能化公路,铁路集群,模块化双层客运,系列化巨量货运和国防装备等综合功能。超级宽铁集群技术能够创造通达全球五洲四海的奇迹。
超级高铁集群技术颠覆性超越了高铁。强国战略早日将本发明,近千项创新技术并入高铁规划,早日实现强国的中国梦。中国高铁成功不在于技术高,而是成本较低,别国要买得起。据统计中国高铁每公里约为1.29亿元造价,比欧洲、日本高铁平均造价低约30%~50%。
发明内容
1.“超级宽铁集群”宽铁兼容高铁,集群运行,是陆教授经20年的独立研发成果;超级宽铁集群,由15项权利及从属分项权利要求组成;节省一半造价,实现宽铁集群的超级功能:双层客,货,人车共载,跨越五洲四海;巨件货运,可变阵列重载;核电,导弹宽铁,陆路航母,叠速战机,飞船上天;强大功能,颠覆性超越高铁;将改变大量产业链,强国战略和世界格局。
1.1宽铁是最大型陆路运输工具,能大幅降低运价:造的越大其运输成本就越低是不争的事实。船舶受限于通航,港口,水深,速度,闸口,装卸能力等限制,却越造越大。铁路受限于铁标1.435米小脚轨距,限制了铁路客运,货运量和时速不能提高;铁路运价很高是海运每吨公里的6倍以上。公路汽运更甚,不超载就无法生存,导致事故频发。企业交通物流成本,已占获得利润的一半,制约了实体经济的生存发展。宽铁巨量货运发展,运费降低,必定带动无数产业链发展。
1.2宽铁集群解决了庞大客运人口出行和大型货物运输迫切需求:中国人口庞大,平日各种交通紧张,拥堵,滞留,公路恶性伤亡事故频发;公路与铁路无交集各自为政结构,当有事故出现却无法公铁互救疏解。春运和集中长假大规模人口迁徙,难以解放一票难求问题。宽铁双层客运,客容量同车长提高10倍,时速达900公里,提高3倍于高铁;公,铁,船,航立体平行,船形系列互通立交桥(见陆教授的另外一发明CN106835875A)分流。20路高速并行,无缝换乘,世界性难题迎刃而解。
1.3宽铁与高铁造价在同一数量级:中国高铁成功,主要在于成本较低。中国高铁造价每公里约为1.29亿元,比欧洲,美日高铁平均造价低约30%~50%。亚洲市场规模,据国际铁路联盟UIC数据显示:中国沿线有多达十个国家有高铁远期规划,里程达到1.3688亿公里,占全球除中国外的29%规划里程,东亚已知高铁市场约为1.5万万亿元人民币规模。
1.4超级宽铁整体框架桥组,过海梭形中潜沉管隧道,创造联通全球五洲四海的奇迹:世界市场规模,洲际宽铁未来,将向有后劲的中国召唤。“美国高铁”“亚-欧洲际高铁”“亚-美洲际高铁”“北美-南美洲际高铁”。中国宽铁优势超越高铁,百年内通过我的宽铁和过海中潜沉管隧道与全世界联通。
1.5 3系列宽铁是兼容高铁,公路等标准的新领域开拓:符合高速公路标准,桥梁标准,铁路标准,集装箱标准,军用标准,扩展创新。桥上宽铁13路动车,共轨兼容6路高铁,城铁运行;并兼容桥下高速公路汽车。梭形中潜沉管隧道,宽铁人车共载过海。宽铁的无洲域,海域,天域高速无阻畅通。超级宽铁集群各方面技术领先,并节省一半的建设费用。高科技贯穿于以下各项领域及被浓缩的 150个分项发明之中:
2].免征地开山隧道,沿高速路,江河,山川,框架代桥,最恶劣10区域建桥。
2.1宽铁免征地,节省庞大资金量:世界大多国家土地为个人私有。征地难以解决且动用资金量庞大。中国可耕地较少,宽铁不仅节省用地,还节省征地费用。沿原有高速路4~8车道(8)建桥;上层7路宽铁和6路高铁,下层4~8车道高速公路;桥梁走向调直,提高车速。
2.2宽铁免开山,隧道工程:中国山地多,山区隧道工程量和工程费用占比量巨大。沿江河,山川,河谷(11)走势架桥。减少开山,免除隧道开挖艰巨工程,降低一半工程量和巨量建设成本。
2.3少资金好效果的4种借力桥基:树根状多桩深桩斜桩桥基,横向辅梁多连接桥基,纵横多格相连框架桥基,超级外伸借力井型框架桥基;解决地基沉降。
2.4借力桥基解决10种最恶劣地区桥基稳定:解决夏尔谢夫力,松软土地带,江河淤泥带,冲刷砾石带,地质断裂带,湿地沼泽带,戈壁沙漠带,冻融交变带,斜桩辅梁斜柱加固,生物微裂纹愈合法,中潜海底隧道的稳固。连体桥基解决现今这些地区无法建桥的软肋。
2.5解决桥轨最大动态载荷:桥墩按最小宽度1.5米推演出的;用钢箱梁,钢混曲拱,增加纵向长度,承载面积;缩短跨距,曲拱半径,从基础起拱等整体框架增加承载强度。
2.6根据整体框架原理,优化的尺寸链:宽铁桥宽,轨宽,车宽是最小,最合适尺寸链;13米A系车,和6米宽B系车是最合适尺寸链。调整各尺寸链及宽度,都符合本发明原理。
3].5种多曲拱双叠整体框架桥组,人工智能路轨,宽铁汽车自动驾驶。
3.1多曲拱双叠整体框架桥组:5种多曲拱立体框架,基拱合一,与预应力平面框架,双叠,形成整体承载完整桥组;1-6跨一组承载结构。
3.2机械自动化浇筑吊装造桥平台:具有对混凝土制品机械自动化浇筑,双曲面制拱,振捣,平面钢筋张拉,吊装等功能。利用时间差与曲拱集群法施工;提高地基,桥墩,桥体的浇筑效率。平面框架预应力整体张拉,多曲拱立体框架成型和吊装。卡位拼合;免除运输。
3.3 5种多曲拱,桥基桥墩整体化承载主跨桥,桥基与梭形桥墩圈拱合一:
3.3.1混凝土多曲拱纵实心连体立体桥架。
3.3.2混凝土多曲拱镂空,轻质连体整体桥架。
3.3.3钢混连体纵向圈拱多曲拱整体框架。
3.3.4钢箱或钢构曲拱,纵横连体轻型立体桥架。
3.3.5钢箱或钢构上曲拱拉杆,强化连体桥架。
3.4 4种借力桥基,梭形桥墩,圈拱:树根状独立桥基;桩基横向相连借力桥基;桩基纵横框架桥基;超级井型框架桥基。梭形圈拱桥墩。纵横多曲拱立体框架,浇筑为一体。纵横多曲拱的立体桥架。
3.5平面整体预应力框架与集群轨道合体,毫米级精度:平面整体预应力框架,用造桥平台制造;浇筑,振捣,预应力张拉,养护。纵横平面框架,轨道螺孔预埋,架桥后梁面磨平,紧固20轨与梁面贴合。4者为整体,轨道3维平整精度达毫米级。
3.6 S形大弯道消除高铁无缝钢轨胀缩应力,外墩增高:免频繁调轨维护工作量。解决全长焊接无缝轨的热胀冷缩。S形弯道缓和曲线连接,消除胀轨,外墩道高于内墩,平衡离心力。辅梁斜柱侧稳桥梁。S形弯道接缓和曲线,抵消无缝钢轨伸缩应力。外墩增高平衡离心力。
3.7自防护镂空轻体框架,增加载重强度:全线高架,隔离地面自然灾害,防人为干扰破坏。免除防护网,简化设施;镂空,透光,节能,镂空抵抗空袭。桥梁上方空间不占用。增加载重强度由,减小曲拱度和跨度;增量钢筋量,增加桥中承载截面。
3.8智能宽铁网路列控,自动驾驶:轨间应答装置,车载应答装置,卫星网络数据传输。地面列控中心,生成运行曲线并传输给宽铁,动车按即时曲线,自动运行。
3.9智能公路3维预埋,自动驾驶:车道纵横方格矩阵感应铁带预埋。桥顶车密度点阵扫描,汽车简易装置感应地面,等同轨道,越轨联动回轮正方向。车车通信提醒,简易装置能自动驾驶。
3.10点阵或线格地面预埋,机器人感应,智能仓储物流扩展应用:纵横点线装置预埋感应;机器人载物,按设定起点与终点路经,2维或3维坐标,实现仓储,物流,港口,车站,快递,超市的智能化货物派送。
4].20轨平行等距,U轨,Z剖接缝键槽承载。
4.1宽铁一桥16条U轨和I轨走行轨及4条受电轨,供宽铁和高铁共轨运行。同时符合铁路标准,公路标准,铁路供电标准,集装箱标准和汽车等标准。兼容桥下高速公路各车道宽3.75米,高铁轨距1.435米的整体框架桥梁。宽铁系统先入为主,将形成首创的宽铁标准。
4.2集群20轨平行等距共轨:使超级宽铁,能够同长度提高客运3倍速时速和10倍载客量。20轨共轨集群,能够运行2路宽铁A系车;4路宽铁B系车; 1路宽铁阵列N系车;6路高铁C系车(3)。宽铁6~30米大脚,车体宽稳,动态关系性能的提升,解决巨量货物运输及军事攻防问题。
4.3一桥20轨代替39轨,节省一半钢轨和建桥资金:节省并突破1车必须3 轨运行的传统。
提高运量和时速,首先要解决中国标准轨铁路系统(简称:标铁)车宽度大于 3米,高约5米,而轨宽却小于1.5米的小脚轨距。其失稳状态限制了中国客运,货运列车的车速,载客量,载货量不能再提高。
4.4 20轨,桥轨合一,简化施工,节省大量资金:20轨直接安装于纵横框架梁上,桥轨整体合一,结构简单,形成合力,形位变微小,免巡道维护;突破传统桥梁松散结构,并节省了桥面,道床,轨枕等大量资金。
4.5双踏面U轨,轮轨双面积承载,限位,无横摆:双踏面U轨与车轮双踏面,型线全贴合承载;轮缘3面限位,自行对中,消除蛇形横摆;U轨双踏面型线取自于高铁车轮型线;提高牵引制动性能,无蛇形运动横摆,高速运行更稳定。
4.6 U轨双Z型剖切,2侧键槽承力型连接,毫米级精度:U轨剖切承载连接,解决了全长无接缝钢轨的施工难度。通过Z型折线剖切,2侧键槽承力连接,3 维平顺控制1毫米级精度。解决温差胀轨危险,并免除每天繁重的维护工程量。
4.7 S形迂回大弯道曲线桥轨:解决高铁无缝全长焊接标轨需要日常的大工作量维护和锁轨难题。通过S形桥梁和轨道曲线分布极其微量横向蠕变,消化掉高铁纵向直线线路,因温升的钢轨胀轨偏移,和因降温而拉断焊接接缝的危险问题。
4.8 U轨Z剖槽接,移动芯道岔:U轨刚度大比I型轨大3倍,不能直接用于岔道离合。解决在于,在缓和曲线Z型剖切键槽连接位设置Z型剖切接头。由键槽连接移动芯道岔,解决宽铁动车变轨并消震问题。
5].受电4轨为7路宽铁6路高铁受电。
5.1 4条受电轨冗余共轨,借轨受电:宽铁和高铁都延用原高铁25KV的高铁供电系统,共轨为13路宽铁和高铁动车提供供电电力。战时有一受电轨受损,冗余受电轨能提供借轨受电受电运行;
5.2宽铁闭环回路与节能:转向架中间各电气装备模块,编组配置分散功能;电力驱动宽铁运行,与U轨构成回路。再生制动:惯性动能拖动牵引电机,转变电能,做负载发电而减速,电能馈网变压,回馈到电网而节能;
5.3简洁改善弓轨受电关系:受电轨绝缘防护组合,直接安装于框架横梁。顶面低于走行U轨,U型绝缘防护隔离高压短路危险。4条I型受电轨,有顶面和2侧,共4×3个受电接触面,能够共轨受电或借轨受电。
5.4 I型铝合金受电轨,结束车顶接触网:受电轨刚性较大,简洁无悬垂。受电弓与受电轨接触面积大,动态性能稳定,成本降低。高导电,耐磨;无俱气候和外界吹飘物的干扰。坚固美观,不易破坏。
6].立体车站,客货双层站台,公铁船航无缝换乘。
6.1宽铁,高铁通用车站和站台:使4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在通用车站站台停靠。对集群轨道做了优化,交叉安排好各轨道位置,轨距,轨宽,车宽,车厢边缘间隙与站台距离,就能与站台边缘相吻合。4个系列不同车宽的宽铁和高铁城铁车能够通用车站停靠。
6.2多功能,公,铁,船,航,无缝换乘车站:与高速公路,江河,山川,并行的立体结构,与交通枢纽,客货运站,城铁,港口,航站衔接的停站结构。使得4个系列,7路宽铁和6路高铁,城铁,能够共轨运行,通用衔接停靠。立体接驳桥下高速公路,空港,船港,无缝换乘。
6.3客货宽铁,双层客货站台:双层薄型站台上层客运乘客空间。下层货运装卸空间,停站同步客运换乘,货运装卸。货运自动化装卸,快件及家用轿车同车快运。
6.4人车同载宽铁,大小客车运载车站:斜坡上下,横停于宽铁,地锚锁轮,6 米B车系列(2),客货宽铁,上客下货,带小客车同车。用13米A车系列(1) 载大客车,人车同载,过海底隧道。
6.5电梯型升降通道站台:利用框架桥梁的镂空,空间安装电梯型升降通道,解决集群轨道中部无法衔接站台的问题;特别解决6路高铁的中间2路,常规用于通过车道不停车的临时停靠上下车;解决虽不常用,也要保证安全换乘的原则;
6.6车站不停站的动态换乘区站:超级客运宽铁,时速900公里;体型惯性较大,适宜近千公里一停站;解决中途上下客,采用7类20种不停站的动态换乘方案(14])。
7].宽铁6~30米3个系列,模块化客,货宽铁,可变编组阵列,载人车跨越海峡;核电,陆路航母助飞战机,飞船上天。
7.1超级宽铁车3个系列,宽高比例:宽铁A系车(1)13∶5米;B系车(2) 6∶5米;可变阵列(W)6~30∶1米;战机型下压宽扁车头,体宽接近轨距,低重心贴近轨面;
宽铁解决了高铁动车的软肋缺陷:高铁只能轻装、次高速客运。不能货运,更不能运送大型构件和后勤辎重等重型装备。战时倘若桥梁,轨道或电网遭受破坏,军事上“兵马未动,粮草未行”的麻烦,甚至多过高铁本身。核电宽铁兼救援电站,陆路航母宽铁,机动导弹动车,攻防兼备。
7.2模块化转向架,可变编组:3个轮系模块化转向架,6轮,8轮,10轮独驱转向架。3种动车组,3节,4节,5节固定编组。2组,3组可变重联,同组别或不同组混合重联。
超级宽铁有900公里超级时速,超越Elon Musk超级高铁:胶囊真空高铁只是美国Elon Musk虚幻的设想。载客量极少,电磁辐射更高。近期在美国沙漠轨道所做的“超级高铁滑车试验”滑车宽高比为1.5∶1米,大气中时速达到 640公里。实际就只是个转向架试验。
本“超级宽铁”A车,宽高比13∶5米。理论上能够达到1.73倍于滑车试验稳定度和1100公里超级时速。战机型车头,强电力驱动,保守时速控制在音障以下,时速能够实现900公里。
7.3宽铁2车厢共用1个转向架,节省一半造车成本:转向架双跨接2节车厢;消除了蛇形横摆和杠杆撬动危险。转向架车内动态维护:转向架检修门,受电弓检修门,车内能紧急排障异常。
宽铁解决了高铁不能实施的超级难题:大客车和小客车自驾驶装卸,40尺和20尺集装箱货柜的横向装载,及公路半挂车的运载,航母宽体战机起降和导弹发射等。
7.4转向架有车厢,无车厢2种编组:组合电气连接器,串接固定编组成客运,货运,军运有车厢动车组。功能模块转向架编组,直接串接成无车厢百轮转向架N车。
7.5节能控制回路,牵引与再生制动:交流变频变流控制电机。牵引电能变为机械能,驱动动车组。再生制动:惯性发电减速,牵引电机做负载,反馈电网节能。
7.6宽铁先进制造材料:客车车体由碳纤维,铝合金中空型材,复合塑材,轻质钛合金和稀土合金制造。长车头吸能,缓冲材料采用P4U或D30,柱塞式弹簧钩缓。涂装用Line-X吸能涂料。车头外凸曲面玻璃:由2层石墨烯柔性薄膜,压层于3层钢化玻璃间。车内软,硬件装备;密闭性,静音,隔热,阻燃,防火,吸能符合标准和需求。
7.7减小阻力的宽铁外形及涂装:战机型长车头流线结构,超音速战机车头,下压气动流线。涂装Line-X强韧涂料吸收能量。流线车身和车底:涂装仿生鲨鱼皮,或绒尖超疏水材料,减小阻力。
7.8车窗强度和气密性保障:车头外凸曲面玻璃,由2层石墨烯柔性薄膜,压层于3层钢化玻璃间。车内软,硬件装备;密闭性,静音,隔热,阻燃,防火,吸能符合标准和需求。
7.9客运宽铁,2×5种车型:双层客运,双层客货,洲际豪客,动态换乘尾车,动态换乘渡车。同长度客容量是高铁的5~10倍,时速达900公里。宽铁用远少于磁悬浮高铁的资金,百倍达到超级高速,满足庞大客运和货运的中国需求。
“超级宽铁”用高速成熟的轨道交通,战胜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造价至少3亿元/公里。载客量小,不能货运,造价高,维护费高,电磁辐射严重,影响健康。速度赶不上宽铁900公里时速,与中国庞大客,货运的需求量相背离。
7.10动换尾车和动换渡车:并行连接做不停站动态换乘(简称:动换); A,B,C,3个系列对应3种动换尾车(D,E,F)3种动换渡车(G,H,K)有船型Δ斜接车头车尾。正侧2种伸缩通道和2种自动车钩(J)连接后换乘。
7.11.上客下货混运宽铁:宽铁B系列,双层客货宽铁,洲际豪客宽铁,对应双层通用站台;货舱自动装卸,日常快件运载。减少交路占用。
7.12前客后货重联混运编组:宽铁客运编组在前,重联货运在后编组;适用于交路紧张,前段较长同路,后段不同方向目的地的混合联挂;
7.13客货宽铁带轿车同游:上层2.5米客舱,下层2米货舱,对应双层通用站台;下层轿车货舱,上下通道,带轿车同车旅行;装载验货,地锚锁轮,自驾装卸。
7.14海底宽铁,大客车人车共运:用宽13米A系宽铁,制造成海底隧道宽铁,运载公路大客车;大客车带乘客斜坡开入,地锚锁轮。隧道活塞效应,有充足氧气供给。
7.15货运宽铁,3个系列,30种车型:高强合金钢制造,单节小于20米;自带吊臂装卸货。棚车,敞车,平车,罐车,钳挟车,海底宽铁,百轮动车拖车(N),千轮阵列(W)。动车,拖车长,宽可变编组,多轮分担超大,超重载量。对巨型装备的陆路运载,使大型制造业运输成本大幅降低,节约出的利润直接促进中国民族工业壮大发展。
【7.16模块化核能电站宽铁:供电破坏时,清障堵塞,救援瘫痪,临时电站;模块化可更换防核漏舱室;免于报废核电宽铁。陆路航母宽铁,具备模块化核能电站宽体条件。
7.17货运盈利,降低运费,促各产业链发展:用比高铁少一半人力物力,创造万倍价值;降低运营成本,带动各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也是军事战略武器,实现宽铁的战略功能;
7.18洲际导弹动车:2个系列宽铁动车,底盘宽稳,车上直接发射。用棚车,敞车,集装箱平板车,具备隐蔽性运载和机动发射能力。
7.19公铁两用发射,导弹集装箱有轮挂车:装载于宽铁低板平车,电动锁轮地锚固定。宽铁车自带装卸货吊臂,吊卸有轮半挂车。车头快速连接,作战略布阵。
7.20陆路航母:用13米A系列动车(1)或30米阵列平台(W)。双层为上停机坪,下波浪甲板。每节多机同时起降。电动锁轮地锚固放战机,高速同速,免除起降4大重型装备。
7.20.1上层坪台,塞拉地门,电动平移开闭。连成整列车长大跑道,前端可变缓和曲面微翘,助飞静止或慢速运行的起降。
7.20.2下层波浪形起降短道:每节车单组波浪型起降短道,兼隐蔽机库。塞拉地门开启,每节车波浪形跑道,独立而多架次战机,做同时起飞和降落。
7.20.3车载战机同步速度垂直起降:陆路航母时速控制约300公里,对应短翼战机起降速度,车与机接近速度接近同步,短道能够控制接近垂直起降。
7.20.4陆路航母自身护卫:由车载对空导弹,激光,电磁武器承担,不需要护卫车。
7.20.5车载导航装备:安全起降反射镜,设在降落入口。人机智能调度,光波导引信号,准确定位战机入库和同时起降安全。北斗卫星导航,加密量子通信,军事攻防体系完美。
7.20.6轻装免除4大重装备:陆路航母300公里同步时速,能免除4大重型起降装备:电磁弹射器,机尾反力墙,减速拦阻索和升降机。陆路航母与车载战机,无等待,多机同时起降迎敌。海基航母望尘莫及。
7.21“空天叠速起降,发射平台”:超级宽铁是巨人肩膀,叠加超高速度发射火箭,卫星,“叠速起降”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奠基强国战略,空天科技,国防军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超级宽铁是巨人肩膀,超高速叠加高科技。节能超高速发射火箭,卫星,“叠速起降”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发射于直线路段,奠基军事国防,强国战略,空天科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22 2个新军种诞生:“宽铁航空兵,宽铁火箭兵”改变陆军传统军种作战模式。将成为陆,海,空,三基一体国防核力量重头装备。“陆路航母”战机,双高速同步时速“垂直起降”。军事战略“公铁导弹动车”隐蔽布署,快速反应的机动能力。形成诸多兵种间,相互协同的强大立体攻防体系。
7.23核电宽铁,叠速大型航天器上太空;救援,棑障兼电站:解困部分宽铁轨道及供电设施被破坏,堵塞,瘫痪的软肋。救援牵引被困列车,排障并兼做临时电站。模块化设计,可更换防护舱室,预防核污染。叠速大型航天器上太空。
7.23.1核电陆路航母,导弹宽铁,核打击军工利器:不依靠高铁供电系统,是自带核动力源的万能宽铁。能够高速,重载,上天,入海。高速度有助飞战机同步速度做垂直起降。助飞导弹,火箭,航天飞机,太空飞船,卫星群的叠速发射;战略意义重大。
7.23.2宽铁大空间是核动力保障:打破了标铁的禁锢;第1、2节车作为核能动力车。动力电力舱及各动力系统,做模块化防护性设计,标准防护接口,加强安全和模块化保护,简化了制造成本。系统各模块及接口,通过IAEA安全性检测论证;不会造成地区污染和整车报废的危机。
7.23.3高防护舱室模块化可更换设计:成熟核裂变小型压水堆,防护模块。铅铋防护隔离舱模块。控制棒传动系统。内部稳压器,蒸汽发生器,涡轮机,汽水分离再热器,发电机,凝汽交换器,循环水箱,循环水泵,给水泵,高压加热器,反应堆冷却水泵,防护隔离舱,核裂变回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涡轮发电系统等。有核故障,能够用模块化更换。
7.23.4核电宽铁,救援兼移动电站:经可靠保护的核反应堆是安静的清洁能源。防护严密监控,平时隐秘在山洞备用。线路堵塞瘫痪时,清障并做移动临时供电。牵引需要时,替代宽铁和高铁,在城际间运行,绕外城与城铁,机场接驳。
7.23.5模块化可更换防护舱:宽铁核动力驱动源,停靠又兼电站,具有两用系统功能。出现故障,用机器人修复或舱室更换。万一有不可修复故障,模块化避免整车报废。】
8].多系列模块转向架,双跨接,重联纵横编组。
8.1宽铁2车厢共用一个转向架:模块化节省一半造价。消除蛇形运动,横摆和杠杆撬出轨危险。摸块化结构及高性能的配套,双踏面轮轨关系,增加承载面和润滑冷却,提高牵引和制动性能。
8.2 3节,4节,5节车厢组固定编组或无车厢编组:3种固定编组动车由转向架双跨接相连;有间隔车厢常规编组,转向架也能够无车厢相互直连固定编组。转向架中间,分散排列各功能电气,转向架作模块化直接相连固定编组。车内检修门,使宽铁在运行中能够观察转向架和检修。
8.3 6轮,8轮,10轮全动力转向架,3种轮系:由双踏面独轮短轴双轴承组件模块,独驱电机,牵引传动系统,制动系统;一,二级减震系统,润滑冷却系统,及监测等系统组成。
8.4可变编组和转向架的动力配备:是“动车组+拖车”组合;全动力功能转向架固定编组。加长改变编组长度,是后面任意加挂无动力拖车转向架及车厢。
8.5纵向重联编组并加长:是重联“动车编组+动车编组+动转编组+拖转 +...”,重联编组后面或组间承载较大处,用动力转向架免车厢直连编组。需加长,则后方加挂无动力转向架组,同轨多车轮分摊载重。
8.6纵横向重联转向架编组,加长加宽阵列:2组B型动车组(2)并列重联,成为13米宽阵列;4组B型动车组纵横并列重联并加长,即成为30米宽,多轨无限长集群,“横向并列×动转编组+动转编组...+拖转...N倍拖转加挂”转向架陈列,千轮阵列(W);
8.7转向架组成:转向构架,电气功能模块,轮轴模块,电机及传动模块,制动系统,减震系统,冷却系统,辅助系统等。
8.8电气功能模块:设置于转向架中间。电气功能分散组合,主要由变压器,逆变器,变流器,控制装置,辅助系统等编组成转向架动车。
8.9承载强度在于结构改善:双踏面独轮,短轴,双轴承及润滑,组件模块,Ω型轴承座,轴承孔相配。4种减震系统,宽铁转向架的6轮8轮10轮转向架,分散轨面载荷。
8.10动力性能提升在于双型面全接触:车轮由单点变双面接触,双踏面车轮与U轨双V型线完全贴合。轮缘3面限制在U轨槽正中,动态自行对中,完全消除蛇形横摆。
8.11免车钩牵引与4种减震:功能转向构架连接,由牵引销代替车钩。一系减震:3种减震方式并行。二系减震模块:客车用充气橡胶弹簧。货运用橡胶旁承。
8.12货车多组重联与加长:“动车组+动车组+...+拖车...”重联,头车控制,改善牵引制动性能,增加货车长度和装载量;加拖车为分散车轮和轨道桥梁的载重量。
8.13节省交路占用的货车前后重联:“货车组+货车组”,较长同轨区间,前后重联,节省交路的占用;非同轨区间,不停车自动解锁,后车岔前等待分轨,分别驶往各自的目的地。
8.14独轮短轴组件:由双踏面轮毂+轮芯+双侧扇形环状制动片+空心短轴+ 双轴承组+Ω型轴承座等组成。油流通过空心轴两端为双端2轴承和电机润滑冷却。
8.15车轮制停结构:每个独轮2侧,设置轮侧制动盘,是方便更换的扇形1/3 或1/4组合圆环,凹凸筋风冷散热。鞲鞴制停机构,在每个独轮前,后,左,右4 个位置加载制动力。
8.16宽铁的再生制动:车的惯性动能,带动每个独驱牵引电机,做负载发电减速。功能电器模块,电能逆变,升压,反馈到电网,节能。
8.17车底受电弓:压缩空气控制升降;I型受电轨顶面或2个侧面受电。提起可在车内维护。4条供电轨集群形成多轨冗余,支持多弓、多轨受电;抵抗战争的破坏。
8.18油流循环润滑冷却系统:转向架左右2组油路,互补的润滑冷却,给高速牵引电机和轮轴组件模块。2侧各个轴承润滑冷却,通过短轴空心油道,回到齿轮箱。
9].人工智能,卫星网络,宽铁,汽车自动驾驶。
9.1人工智能宽铁,由地面,空中,车载,3系统网络组成:轨间感应应答设备,轨道有线信号自动报告宽铁信息给地面控制中心占路检查。空中卫星数字网络,双向无线数据传输给前后控制中心接收,经计算机优化自动处理,发送图形传给车载装置,宽铁按即时曲线控制,自动驾驶。
9.2宽铁地面装备及作用:轨间感应应答设备与车载设备相互感应,应答交换,报告宽铁行车及线路状况。传输给前后的地面控制中心,对集群数据计算机处理,临时限速和进路线路允许速度和及闭塞分区数量。闭塞分区长度等数据信息,对码大数据传输,收发曲线。回传即时曲线并监控列车。
9.3数据传输装备及作用:北斗,量子,空中卫星群采用专用波段,无线数字通信和轨道有线通信,双传输给地面控制中心,经集群优化数据处理,图线传给车载设备。
9.4宽铁车载装备及作用:车载设备,由感应接收路面,发送宽铁状况,和执行即时图形曲线自动驾驶3部分组成。宽铁按连续传来的即时新速度曲线,自动控制宽铁车按曲线自动行驶。司机只需监控,有异常介入人工驾驶模式。联动保持各列车的安全制动距离。
9.5智慧公路3维覆盖:高架立交桥下层,复线4~8车道高速公路(8)。用较低投入,即可实现高速公路的全智能交通。3维设备全方位覆盖,导流,监控,警示,位置状态匹配。普通汽车能够像全智能汽车一样,高速度自动驾驶。普通汽车加装铁磁性导向装备,即可成为智能驾驶汽车,降低智能汽车造价。
9.6车车同频通讯:是设置同频率通讯设施,区域内各种车与车,作同频率无线联络。语音或标识牌预警前方异常交通状况,位置,车道,车距,密度等信息,提前警示减速,分流,防止事故发生。
9.7纵向磁感应预埋:在各车道中心线,磁感应磁钉磁带纵向预埋。普通汽车加装简单的磁感应装置,联动方向盘装置。辅助汽车自动驾驶,使普通汽车具有高安全性的全智能汽车的自动驾驶效果。在超越感应边界,联动方向盘立即纠偏方向,回到车道正中行驶。预防因桥墩飞速后闪眼花缭乱的视觉疲劳和事故。大量简化全智能汽车昂贵的自动驾驶装备,提高高速行驶效率和安全通过能力。
9.8横向磁感应预埋:每跨桥墩位设有铁钉铁带感应横向预埋。磁感应校正通过的车速和安全车距,各车道间距感应,每桥跨禁止第2辆车进入该车道。司机介入调整车速,变换车道。
9.9桥顶单跨扫描车流密度:桥顶设置单位时间面积车流密度扫描装置,扫描警示车流安全密度。单位时间高速行驶每车道,每跨只能允许一辆车占道,提醒车速与安全车距。桥顶面积域扫描,多道扫描下方路面点阵车流密度,多维提醒车流密度,加减速,变道位置。智能辅助汽车自动驾驶,高速安全通过区域。
9.10扩展3维坐标感应路经,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仓储物流:3维感应磁带或阵列磁钉预埋。拓展到智能机器人2维码扫描路经,自动按程序坐标物的运载,码放,取货的智能化物流。用于集群物流派送,仓储,码头智能机器人应用。感应对码寻位程序的运用,极大提高物流货物配送的准确度,速度和效率。
10].4大电气试验台电路,网络测控原理。
10.1牵引电机综合试验台原理:用交-直-交模式说明。在进行牵引电机试验时,被试牵引电机与负载电机,分别与测试接线柜连接,电源经感应调压器,变压器;输出适合牵引电机的AC驱动电源,经隔离保护开关保护后,输送给整流器,将交流电源整流成直流电源后,分3路分别给被试牵引电机,供电和负载电机供电。负载逆变器,控制负载电机工作在加载的同时,处于发电工况,发出的电能,经滤波装置,多头变压器,变流器,回馈至驱动逆变器的输入端;系统构成直流母线的节能循环。
10.2驱动装置试验台原理:驱动电机及负载电机的安装方式与牵引电机试验相同;被试两组驱动装置,高速端与牵引电机,联轴节连接。低速端对接电机与被试驱动装置之间分别加装转速转矩传感器,测量高速端转速转矩。计算输入机械效率,两组驱动装置低速端之间加装转速转矩传感器,测量低速端转速转矩,计算输出机械效率。
10.3变流器试验台原理:在进行牵引变流器试验时,被试牵引变流器输入侧与供电感应调压器连接,被试牵引变流器输出接牵引电机,被试牵引变流器的负载通过试验台变流器提供,负载变流器,输出接另一组牵引电机,与被试牵引变流器形成能量回馈形式。当被试牵引主变流器工作在牵引状态时,负载变流器工作在制动状态。当被试牵引主变流器工作在制动状态时,负载变流器工作在牵引状态。
被试牵引主变流器,输入及输出端分别接有测试接线柜,测试其输入及输出电量参数,输入端与单相隔离变压器之间加装可调电抗器,将电感值调节至原车设计值,保证被试牵引主变流器的合理输入电参数。
10.4再生制动发电馈网试验台原理:用交-交模式说明,对拖2电机之间加惯性轮储能,机械连接模拟列车制动惯性。加载牵引电机,再给被试牵引变流器,加载的同时处于发电工况,发出的电能,经负载变流器,馈网变压器回供给感应调压器的输入端,供被试牵引变流器使用,系统发电电能构成内部循环。升压高于电网网压,实现馈网节能。
10.5网络控制系统原理:总开关的执行,依靠工控机对开关的触发完成。调压器的执行,依靠工控机对调压器自带调节控制器的触发完成。变频器的控制,依靠工控机对变频器控制机箱的控制完成,变频器控制机箱对IGBT的控制,用光纤进行触发。工控机PC是实现软件控制硬件平台,可下载、编辑、修改和运行试验系统各单元的控制程序,直接实现被试件的运行控制。同时实现试验系统的自检、系统初始化参数设置,自检,通信管理,负责运行过程监控等功能。在线显示各变频电源、变压器、电源等主要设备的工作情况和运行参数,进行故障信息显示和记录,显示主要参数波形图、数据表。遇有故障,执行相应的警示和保护,同时系统可自动记录和保存故障信息。
10.6测试系统原理:测试系统由电量分析仪和I/O采集量部分组成,电量分析仪主要对试验电源质量和被试件出线电源质量进线测试分析,I/O采集主要是针对被试件转速,转矩,温度等机械参数的分析。电量分析依靠电量分析仪完成后,将数据输送给测试计算机,机械量分析依靠所配套的二次仪表分析后,将数据传送至测试计算机,将数据,生成试验报告。
11].3维运营布局,运筹规划,空窗期运营城铁兼宽铁试验,动态换乘试验。
11.1统筹近远期规划:宽铁动车列检中心,进出掉头三角线;绕城或半绕城线,加速过渡线,接驳城铁车站,机场航站或通机场的接驳车站;宽铁和高铁车站(9)港口码头,一站换乘。高速城际运营线,途径城市与城铁的接驳车站。远期宽铁不停站动态换乘区域预留。
11.2无空窗期,完工桥线先成为试验线:绕城或半绕城线,加速过渡线,接驳城铁车站,百公里完工,即可上线路慢行试验。7路宽铁,6路高铁,错峰共轨慢速试运。利用标准轨城铁代替宽铁,先低速试验。利用宽铁2个系列百轮转向架编组(N)和宽铁千轮阵列转向架编组(W)。在空窗期合理调配,完善安全技术指标,修正各系统技术装备,逐步改进技术缺点,完善铁路各行业配合。
11.3空窗期错峰共轨运营城铁,提前产生效益:城铁运行参数完善后,达到安全运营要求。提前运营城铁,运营成本回收规划实施。并错峰共轨,在城市绕城集群轨道上,运营标轨城铁,试验3个系列宽铁。
11.4不停站动态换乘试验和预留:20种不停车动态换乘方式(14])论证,找出最为安全可靠的动态换乘模式。宽铁惯性较大,避免起停车,能最大限度节省能源消耗。试验平行试验线建设,类比“空中加油”。接驳城际与城际,城际与城铁线的动态换乘,试验尝试多种安全高效的不停车动态换乘。
12].公铁互救折叠梯车,移动车站。
12.1公路铁路折叠双梯解堵救援车:宽铁桥梁,平行高架于高速公路4车道之上,一方有难相互救援。平时折叠收缩为普通车辆状态,巡逻行驶于高速公路。梯车救援,对连环恶性事故区,快速形成救死扶伤的紧急通道,对事故解堵。救援时双梯连通桥上桥下,用公路,铁路一方畅通的交通实施救援疏散。
12.2救援梯车救援状态:伸展成人字形楼梯和滑梯,双向联通桥梁上下。升降台升降旋转,渡桥能够10米伸缩。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快速救援的工具。双向联通桥梁上下,由驾驶室操作,液压油缸升起升降台,电动伸展渡桥折板,调整搭接车门。人字形楼梯,是2×2梯道,人字滑梯,2滑道。折叠安全扶手保护快速上下,输送受困人员。操作时4个外伸支腿稳定车体,升降台可角度旋转,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快速救援的工具。
12.3公路铁路相互救援:用于严重事故时的救援。用能够通行的交通,疏通连环受阻的另一交通。解救堵塞和对伤者的第一时间的救援,联通桥上下,快速解救疏散受伤被困人员。
12.4日常维护检修的必备装备:由救援梯车定点实施,对高架桥梁,集群轨道,供电设施,通信线路,智能网络化设施,宽铁动车维修换件。配合宽铁自动化综合检测车,承担每日线路综合检测。
12.5移动车站,解决集群轨道远离站台中间车道的上下车问题:做移动车站,双梯伸展成人字形楼梯和滑梯。渡桥能够10米伸缩,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的移动车站和救援工具。
13].过海跨洲中潜梭形沉管隧道,人车共运通达五洲四海。
13过海跨洲,中潜梭形沉管隧道;重力平衡浮力,悬浮受力最小,潜艇原理,无碍舰船航行;节省一半工程量和巨额投资;创宽铁和高铁无阻隔跨越五洲四海奇迹;
13.1中潜沉管隧道,重力平衡浮力,垂向受力最小:沉管悬浮状解决海底深潜浮力,避免海面风浪冲击潮涌;重力平衡浮力,大幅降低施工难度。造价降低了一半;减少了巨额建设资金。宽铁和高铁能够通行无阻隔驶过海峡,连接岛屿;连接全球五洲四海。
13.2梭形沉管,降低浪涌横向冲击:梭形沉管,复线整体截面为梭形。中潜位置已降低浪涌冲击,2端尖角流线,梭形沉管使横向浪涌冲击,减小一半;提高并延长了隧道寿命。
13.3宽铁活塞效应,免海底供氧风道:宽铁管道运行,推,抽及边隙气流,足以给人车供氧。免除太多的换气通道的高昂造价和漏水的危险。进一步降低节省成本,大幅降低了造价。
13.4平行双沉管复线隧道:复线双沉管各自顺管的空气流向,大幅减少同管相反流向的阻力。双管大幅降低了活塞效应的扰流风阻,宽铁和高铁节省了大量能源。
13.5中潜梭形内钢壳,外混凝土配重沉管:梭形沉管内钢壳承受内,外均沾的动态载荷,外缠绕包裹钢网混凝土防腐蚀保护层,并起中潜半漂浮的配重,重力平衡浮力作用。
13.6海底连体框架3维承载中潜沉管:横向多墩相连桥基,顺流向梭形桥墩,梯型桥架,辅梁斜柱,共同承载中潜沉管隧道的动态载荷。
13.7管内桥轨整体焊合无冲击:管底,管壁,钢梁,桥轨,全部钢件都焊接成整体,彻底消除内部冲击力。拳头效应源于海底温度变化很小,各钢材件热胀冷缩一致。能够全焊接成为整体,承载宽铁客,货,军需的高速运载。
13.8梭形沉管的综合利用:梭形管道富裕空间是洲际能源海中输送的绝佳通道。用于输油管,气管,热管,电缆,通讯等输送。
13.9双沉管及横向通道:双管间隔距离设置横向通道,用于检修,避险,补氧,人车救援及信息,设备通道。
13.10人车共运,宽铁代替海底公路:客,货宽铁,高铁直接行驶过海;人车共运宽铁。接力高速公路断头。13米A系宽铁带乘客运载大客车。6米B系列上客下货运载小客车过海。成熟轨道交通,是最优,能够通行无阻地跨海越洲到达五洲四海。
14].节能省时7类20种不停站动态换乘。
14 7类,20种不停站动态换乘:节能并节省一半时间。在集群20轨,3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城铁,对应尾车和渡车;各7类不停车换乘方案。
14.1客运动态换乘9种尾车和渡车:3个系列,宽铁13米A系车(1),6米B 系车(2),和高铁C系车(3)或城铁(L)。分别对应各动车组尾部的尾车D,E,F (4)和对应动车渡车G,H,K(5)。
3种渡车和尾车有4个特点:尾车与渡车头,尾有舰船Δ斜接相连。1车2 个转向架,能迅速结合或分离。正位缓冲自动车钩;转向架侧面缓冲自动J钩。有正面和侧面对接2种车门电动伸缩通道,像电梯厢。同轨和异轨,能够实现平面20种动态连接和换乘。
14.2客运不停站动态换乘原理:4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城铁,共轨20轨集群轨道(7),摆渡车通过U型移动心道岔上正线,加速追上已减速刚经过列车,相同速度时连接尾车(4),相同车道正位自动车钩连接。或组合侧位车道侧位自动车钩(J)连接,接驳2车成为一体。
相连渡车和尾车对接伸缩对接通道,运行中限速限时交换准备上下车的乘客。完成换乘后,分离通道,自动摘钩。动车拖动尾车加速继续前行。渡车经信号机联动的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渡车只在平行等距的集群轨道,及动态换乘的区域内,順向或往复运行,摆渡乘客动态换乘。宽铁、高铁,不仅全程不停站,能最快达到。还能保证有较高的满座率的7种方法,派生出20种不停车的动态换乘方式。
14.3依次减尾车动态换乘:3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对应以下每项有3种方法。动车组后面加挂数节尾车,尾车和下车乘客按车厢从近至远依次对应排列。动车到站减速不停车,自动车钩,依次脱钩减去最后节尾车。机车牵引车厢进站;适合于整节车厢有大量不同车站下车乘客的状况。
14.4依次加尾车动态换乘:机车加速推进数节乘客车厢,追上刚驶过减速的动车。相同速时,自动车钩挂接,成为新的动车尾车。适合于整节车厢有大量上车乘客的状况。
14.5先加后减结合的动态换乘:城际先加后减尾车。依据乘客数量,可单节,也可数节同时加挂。方法与14.3和14.4类似,组合使用。车内车厢前后相通,动换对接通道上下车乘客交换乘坐车厢,按票面动态换乘。适合于整节车厢有大量上车和下车乘客的状况。
14.6同轨追接动态换乘后脱离:与以上不同在于,渡车追上刚驶过减速的动车,换乘区间短时间内相互交换上下车乘客,然后脱离动车组。适用上下车人数较少的状况。
14.7异轨吕形侧接动态换乘:利用集群轨道,渡车从旁边轨道追上已减速的动车,并排行驶时,自动车钩(J)侧面钩接动车组。2车门对门伸缩通道对接,进行动态换乘。乘客交换结束后,渡车经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
14.8双轨品形对接动态换乘:利用集群轨道,品形2轨3车的动换。渡车侧面自动车钩(J)钩接后面成为尾车的车厢。吕字形错位双轨行驶,追上已减速的动车,并排行驶时,正位车钩和侧位J型车钩自动钩接动车组为一体,成为品字形行驶。2×4个车门对门伸缩通道对接,乘客Ω型进行动态换乘。本站下车乘客留在渡车中,下站下车乘客留在尾车中。交换结束后渡车脱钩,经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尾车乘客等待下站将至时,自动脱钩,减去最后节尾车,由机车牵引此车厢进站。适合于有大量乘客分2站, 2整节车厢下车的状况。
14.9高铁与城铁异轨吕形侧接换乘:框架桥20轨集群轨道,共轨行驶12路客车。尤其可解决标轨城际高铁所途经的城市,高铁动车与城铁动车。用异轨并行,吕形侧接,不停车动态换乘。适用于同平面、同种系列高速动车与低速动车,与城轨动车之间的动态换乘。
14.10宽铁,高铁和城铁20种不停车动态换乘,进一步缩短旅途时间。宽铁等同于超高速大客运量基础上,再加倍提速。1列宽铁,等同于多开行20列高铁的载客量,缩短等待和抵达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超级宽铁集群全景图,基本涵盖本发明内容。图上编号及符号例含义:
1.宽铁A系动车:13米宽体,包括双层客运,货运,客货混运,航母宽铁。
2.宽铁B系动车:6米宽体,包括双层客运,货运,客货混运,导弹发射,叠加速太空发射。
3.高铁C系动车:3米体宽,包括标准轨高铁动车、城铁动车。
4.宽铁,高铁尾车:A系B系C系分别对应D型E型F型,是车尾最后一节可分离Δ尾车。
5.宽铁,高铁渡车:A系B系C系分别对应G型H型K型,是对接尾车Δ斜接面的过渡动车。
6.多曲拱整体框架桥组。包括5种桥型,3种连体桥基,梭形桥墩,双叠框架组合。
7.平行等距16条走行轨,4条受电轨。共轨轨道U轨I轨共轨运行2列A车,4 列B车,6列C车,1列阵列N车。
8.顺架高速公路上,能自动行驶的智能高速路。与桥上智能宽铁平行,与江河船运平行。
9.双层客货通用车站。能停靠20路宽铁和高铁。人车共载。公,铁,船,航,无缝换乘。
10.公铁互救双折梯车:解堵、检修、移动车站。
11.不停站动态换乘区间平行轨道。宽铁与高铁,城铁,动态接力换乘。
12.跨海中潜悬浮梭形沉管隧道。
13.免开山隧道工程,沿江河,山川,河谷平坦走势架桥。
14.顺车流、河流向梭形桥墩。
L.城市铁路、轻轨列车。
M.高速陆路航母,战机同速垂直起降。
N.转向架编组:6~30米宽,重联纵横阵列。
P.大小客车顺装人车共载6米宽铁。
Q.叠加速发射宽铁。火箭,导弹,卫星动车,助力叠速大型航天器发射。
R.A系Ω转向架可变编组平台宽铁。
T.B系Ω转向架可变编组平台宽铁。
W.6~30米千轮重载平台。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上上百个分项已经详尽说明了发明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就本发明重点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说明:
1.本发明自90年代高铁还没引进前已着手调研。20年来陆卫华教授绘画了近千张具体实施图纸。对每项和每一分项都有分析图纸,数个分项图纸和细节对应图纸。经授权分项的合作方,可顾问参与深入的许可合作,提供对价相等的咨询服务。
2.各项高科技方案使原应该的装备制造,桥梁,轨道,宽铁系列等做了20 年大量科研论证和试验,各项质量,性能,功能及用途得到大幅的提升。是能够具体落地的超级项目。
3.教授20年时间深入钻研和相关知识的沉淀,高科技思路,巧妙地大幅减少各分项原应有的巨量投资只有1/4到1/2。很多方案的采用,使之达到免除资金的0投入。节省了天量的资金。
4.免征地沿高速公路架桥,解决了拆迁征地,土地私有的世界性难题,0投入无征地,减少大量资金的问题。
5.沿山区江河,山川,河谷走势架桥,解决了高铁大量开山,钻挖隧道的大量工程世界性难题。0投入减少大量资金的问题。
6.解决最恶劣地区10种人类生命的禁区建桥基。本应单独列一项,现浓缩并入2]并做为分项。用3种借力桥基工艺,解决了世界性难题。从夏尔谢夫力,斯蒂芬金效应,断裂带,沼泽带,戈壁沙漠带,冻融土地带等,解决最难建桥地带的难题。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7.颠覆性创造了多曲拱双叠梁拱合一整体框架桥组,代替传统简支梁桥面道床。预应力平面框架与多曲拱连基整体桥架双叠。5种创造性镂空整体框架桥组,防空袭,透光,轻量,节省巨量建设费用和后期维护;
8.机械自动化造桥装备,张拉,吊装平台。浓缩并入3],利用时间差与曲拱集群法施工;加蠕变滑移垫层,吊装卡位拼合;现场机械自动化浇筑制梁,免除不可能的超大型运输;
9.智能铁路公路3维装备,宽铁,汽车自动驾驶;宽铁车按即时传来曲线自动运行;汽车简易装置感应地面,越轨联动回轮正方向;简易装置能自动驾驶。
10.一桥20轨代替39轨,节省一半钢轨和建桥资金:共轨运行7路3个系列宽铁和6路高铁,共轨16条走行轨和4条受电轨;节省并突破1车必须3轨运行的传统;
11.宽铁符合铁标和公路标准,集装箱和汽车等标准:兼容桥下高速公路各车道宽3.75米,高铁轨宽1.435米的整体框架桥梁和轨距;系统将形成世界首创的宽铁标准。
12.双踏面U轨,轮轨双面积承载,限位,无横摆:双踏面U轨与车轮双踏面,型线全贴合承载;轮缘3面限位,自行对中,消除蛇形横摆;U轨双踏面型线取自于高铁车轮型线。
13.U轨双Z型剖切,2侧键槽承力型连接,毫米级精度:U轨不是全长无接缝钢轨,通过Z型折线剖切,2侧键槽承力连接,3维平顺控制1毫米级精度;解决温差胀轨危险,并免除每天繁重的维护工程量。
14.U轨Z剖槽接,移动芯道岔:U轨大刚度,不能直接用于岔道离合。解决在于移动芯道岔,用Z型剖切键槽连接,解决宽铁动车变轨并消震问题。
15. 4条受电轨,共轨受电给13路宽铁和高铁,简洁坚固装备,改善弓轨关系,不受外界影响;免护栏,免维护,节省巨量费用。
16 4条受电轨,冗余共轨,借轨受电:宽铁和高铁延用原高铁25KV高铁供电系统,共轨为13路宽铁和高铁动车提供电力运行;当一受电轨受损,冗余轨提供借轨受电运行。
17.简洁改善弓轨受电关系:受电轨绝缘防护组合,直接安装于框架横梁;顶面低于走行U轨,U型绝缘防护隔离高压;受电轨有顶面和2侧共4×3个受电接触面,能够共轨受电或借轨受电。
18.宽铁,高铁通用车站和站台:使4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在通用车站站台停靠;对集群轨道做了优化,交叉安排好各轨道位置,轨距,轨宽,车宽,车厢边缘间隙与站台距离,就能与站台边缘相吻合;4个系列不同车宽的宽铁和高铁城铁车能够通用车站停靠。
19.多功能,公,铁,船,航,无缝换乘车站:与高速公路,江河,山川,并行的立体结构,与交通枢纽,客货运站,城铁,港口,航站衔接的停站结构。使得4个系列,7路宽铁和6路高铁,城铁,能够共轨运行,通用衔接停靠;立体接驳桥下高速公路,空港,船港,无缝换乘。
20.客货宽铁,双层客货站台:双层薄型站台,上层客运乘客空间。下层货运装卸空间,停站同步客运换乘,货运装卸。货运自动化装卸,快件及家用轿车同车快运。
21.人车同载宽铁,大小客车运载车站:斜坡上下,横停于宽铁,地锚锁轮。6 米B车系列(2),客货宽铁,上客下货,带小客车同车;用13米A车系列(1) 载大客车,人车同载,过海底隧道。
22.超级宽铁车3个系列,宽高比例:宽铁A系车(1)13∶5米;B系车(2) 6∶5米;可变阵列(N,W)6~30∶1米;战机型下压宽扁车头,体宽接近轨距,低重心贴近轨面。
23.模块化转向架,可变编组:3个轮系模块化转向架,6轮,8轮,10轮独驱转向架。3种动车组,3节,4节,5节固定编组。2组,3组可变重联,同组别或不同组混合重联。
24.宽铁2车厢共用1个转向架,节省一半造车成本:双跨接2节车厢,消除了蛇形横摆和杠杆撬动危险;转向架车内动态维护:转向架检修门,受电弓检修门,车内能紧急排障异常。25.转向架有车厢,无车厢2种编组:组合电气连接器,串接固定编组成客运,货运,军运有车厢动车组。功能模块转向架编组,直接串接成无车厢百轮转向架车(N)。
26.高速车体及吸能材料:客车车体(33)由碳纤维,铝合金中空型材,复合塑材,轻质合金钢制造;长车头吸能,缓冲材料采用P4U或D30,柱塞式弹簧钩缓;涂装用Line-X吸能涂料。
27.宽铁外形及外部涂装:超音速战机车头,下压气动流线;涂装:Line-X,强韧涂料吸收能量。流线车身和车底:涂装仿生鲨鱼皮,或绒尖超疏水材料。
28.车窗强度和气密性保障:车头外凸曲面玻璃,由2层石墨烯柔性薄膜,压层于3层钢化玻璃间。车内软,硬件装备;密闭性,静音,隔热,阻燃,防火,吸能符合标准和需求。
29.客运宽铁,2×5种车型:双层客运,双层客货,洲际豪客,动态换乘尾车 (4),动态换乘渡车(5);同长度客容量是高铁的5~10倍;时速达900公里。
30.动换尾车和动换渡车:并行连接做不停站动态换乘(简称:动换);A,B,C,3 个系列对应3种动换尾车(D,E,F)3种动换渡车(G,H,K)有船型Δ斜接车头车尾。正侧2种伸缩通道和2种自动车钩(J)连接后换乘。
31.海底宽铁,客车人车共运:用宽6米B系宽铁,制造成海底隧道宽铁,运载公路客车;客车带乘客斜坡开入,地锚锁轮。隧道活塞效应,有充足氧气供给。
32.货运宽铁,3个系列,30种车型:高强合金钢制造,单节小于20米。自带吊臂装卸货。棚车,,敞车,平车(,罐车,钳挟车,海底宽铁,百轮动车拖车(N),千轮阵列车(W);动车,拖车长,宽可变编组,多轮分担超大,超重载量。
33.模块化核能电站宽铁:供电破坏时,清障堵塞,救援瘫痪,临时电站;模块化可更换防核漏舱室。免于报废核电宽铁;陆路航母宽铁,具备模块化核能电站宽铁条件。
34.货运盈利,降低运费,促各产业链发展:用比高铁少一半人力物力,创造万倍价值;降低运营成本,带动各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也是军事战略武器,实现宽铁的战略功能。
35.洲际导弹动车:2个系列宽铁动车,底盘宽稳,车上直接发射;用棚车,敞车,集装箱平板车,具备隐蔽性运载和机动发射能力。
36.公铁两用发射,导弹集装箱有轮挂车:装载于宽铁低板平车,电动锁轮地锚固定。宽铁车自带装卸货吊臂,吊卸有轮挂车。车头快速连接,作战略布阵。
37.陆路航母结构:用13米A系列动车(1)或30米N系陈列平台车;双层为上坪下波浪甲板,每节多机同时起降。电动锁轮地锚固,放战机,高速同步,免除起降的4大重型装备。浓缩并入7]并以分项实施说明。
38.“空天叠速起降,发射平台”:超级宽铁是巨人肩膀,叠加超高速度发射火箭,卫星,“叠速起降”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奠基强国战略,空天科技,国防军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9. 2个新军种诞生:“宽铁航空兵,宽铁火箭兵”改变陆军传统军种作战模式;将成为陆,海,空,三基一体国防核力量重头装备;形成诸多兵种间,相互协同的强大立体攻防体系;
40.核电宽铁国防,救援,排障兼电站重器:解决高铁堵塞瘫痪的软肋,救援牵引被困列车,并兼做临时电站;解堵排障供电破坏的瘫痪;模块化设计,可更换防护舱室,预防核污染;
41.核电陆路航母,导弹宽铁,核打击军工利器:自带核动力源宽铁,高速度助飞战机同步速度垂直起降;助飞导弹,火箭,航天飞机,太空飞船,卫星群的叠速发射;战略意义重大;
42.宽铁2车厢共用一个转向架全模块化系列:节省一半造价,节省一半造价,消除蛇形横摆和杠杆撬出轨危险;双踏面轮轨关系,增加承载面和润滑冷却,提高牵引和制动性能。
43. 3节,4节,5节组固定编组或无节编组:3种固定编组动车,由转向架双跨接相连,间隔车厢常规编组;转向架也能够无车厢相互直连固定编组;转向架中间,分散排列各功能电气,作模块化固定编组;车内检修门,使宽铁在运行中能够观察转向架和检修。
44. 6轮,8轮,10轮全动力转向架,3个轮系系统:双踏面独轮短轴双轴承组件模块。独驱电机,牵引传动及制动系统。一,二级减震系统,润滑冷却及监测等系统组成。
45.可变编组和转向架动力配备:是“动车组+拖车”组合;全动力功能转向架固定编组。加长改变编组长度,是后面任意加挂无动力拖车转向架及车厢。
46.转向架组成:转向构架,电气功能模块,轮轴模块,电机及传动模块,制动系统,减震系统,冷却系统,辅助系统等。
47.电气功能模块:设置于转向架中间。电气功能分散组合,主要由变压器,逆变器,变流器,控制装置,辅助系统,等编组转向架动车。
48.承载强度在于结构改善:双踏面独轮,短轴,双轴承及润滑,组件模块,Ω型轴承座,轴承孔相配。4种减震系统,宽铁转向架的6轮8轮10轮转向架,分散轨面载荷。
49.动力性能提升在于双型面全接触:车轮由单点变双面接触,双踏面车轮与U轨双V型线完全贴合。轮缘3面限制在U轨槽正中,动态自行对中,完全消除蛇形横摆。
50.免车钩牵引与4种减震:功能转向构架连接,由牵引销代替车钩。一系减震:3种减震方式并行。二系减震模块:客车用充气橡胶弹簧;货运用橡胶旁承。
51.节省交路占用的货车前后重联:“货车组+货车组”,较长同轨区间,前后重联,节省交路的占用;非同轨区间,不停车自动解锁,后车岔前等待分轨,分别驶往各自的目的地。
52.独轮短轴组件:由,双踏面轮毂+轮芯+双侧扇形环状制动片+空心短轴+双轴承组+Ω型轴承座等组成。油流通过空心轴两端为双端2轴承和电机润滑冷却。
53.车轮制停结构:每个独轮2侧,设置轮侧制动盘,是方便更换的扇形1/3 或1/4组合圆环,凹凸筋风冷散热。鞲鞴制停机构,在每个独轮前,后,左,右4 个位置加载制动力。
54.宽铁的再生制动:车的惯性动能,带动每个独驱牵引电机,做负载发电减速。功能电器模块,电能逆变,升压,反馈到电网,节能。
55.车底受电弓:压缩空气控制升降。I型受电轨顶面或2个侧面受电。提起可在车内维护。4条供电轨集群形成多轨冗余,支持多弓、多轨受电;抵抗战争的破坏。
56.油流循环润滑冷却系统:转向架左右2组油路,互补的润滑冷却,给高速牵引电机和轮轴组件模块。2侧各个轴承润滑冷却,通过短轴空心油道,回到齿轮箱。
57.人工智能宽铁,由地面,空中,车载,3系统网络组成:轨间感应应答设备,即时信息传给地面控制中心。空中卫星双向传输数据。宽铁按即时曲线控制自动驾驶。
58.宽铁地面装备及作用:轨间感应应答设备,与车载设备相互感应,报告车上下情况。给前后地面控制中心。经计算机处理,回传即时曲线,控制列车。
59.智慧公路3维覆盖:3维设备全方位覆盖,普通汽车加装铁磁性导向装备,即可成为简易智能自动汽车。像全智能汽车一样,高速度自动驾驶。
60.车车同频通讯:设置同频率通讯设施,车与车作同频率无线联络。语音或标识滚动预警前方异常,提前警示减速,分流,防止事故发生。
61.纵向磁感应预埋:各车道中心线,磁感应铁带纵向预埋。普通汽车加装简单的磁感应装置,联动方向盘校正方向自动驾驶。偏离感应立即纠偏,回到车道正中行驶。降低智能汽车造价。
62.横向磁感应预埋:每跨桥墩横位设有铁带预埋,磁感应校正车速和安全车距。各车道感应,每桥跨禁止第2辆车进入该车道。司机介入调整车速,变换车道。
63.桥顶单跨点阵车流密度:桥顶设置各车道车流密度点阵装置,扫描警示该桥跨每车道一辆车占道密度,多维提醒车流安全密度,加减速,变道位置;自动驾驶。
64.扩展3维坐标感应路经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仓储物流:3维感应磁带,或阵列磁钉预埋,拓展到智能机器人2维码扫描路经,自动按程序坐标物的运载,码放,取货的智能化物流。集群物流派送,仓储,码头智能机器人应用。
65.牵引电机综合试验台原理;签订合作协议后,提供对应图纸。
66.驱动装置试验台原理;签订合作协议后,提供对应图纸。
67.变流器试验台原理;签订合作协议后,提供对应图纸。
68.网络控制系统原理;签订合作协议后,提供对应图纸。
69.试验台测试系统原理。签订合作协议后,提供对应图纸。
70.统筹近远期规划:宽铁动车列检中心,进出掉头三角线。半绕城线,接驳高铁车站(9)港口码头,一站换乘。远期宽铁不停站动态换乘区域预留。
71.无空窗,完工桥线先成为试验线:百公里完工,上线路慢行试验;错峰共轨慢速试运城铁代替宽铁;宽铁2个系列转向架编组N车;完善安全技术指标,完善铁路各行业配合;
72.空窗期错峰共轨运营城铁,提前产生效益:提前运营城铁,运营成本回收规划实施;并错峰共轨,在城市绕城集群轨道上,运营标轨城铁,试验3个系列宽铁;
73.不停站动态换乘试验和预留:20种不停车动态换乘方式(14])试验论证出安全动态换乘模式;宽铁惯性较大,避免起停车,能最大限度节省能源消耗;
74.折叠双梯公路铁路解堵救援车:平时折叠为普通车辆状态,巡逻行驶于高速公路;救援时双梯连通桥上桥下,用公路,铁路一方畅通的交通实施救援疏散;
75.救援梯车救援状态:伸展成人字形楼梯和滑梯。双向联通桥梁上下;升降台升降旋转,渡桥能够10米伸缩,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快速救援的工具。
76.公路铁路相互救援:用于严重事故时的救援;用能够通行的交通,疏通连环受阻的另一交通。解救堵塞和对伤者的第一时间的救援,联通桥上下,快速解救疏散受伤被困人员。77.宽铁线路日常维护检修的必备装备:定时对高架桥梁,集群轨道,供电设施,通信线路,智能网络化设施。配合宽铁自动化综合检测车,承担线路综合检测维修。
78.移动车站,解决集群轨道远离站台中间车道的上下车问题:做移动车站,伸展成人字形楼梯和滑梯。渡桥能够10米伸缩,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的移动车站和救援工具。
79.跨海中潜沉管隧道,重力平衡浮力,垂向受力最小:潜水艇原理,重力平衡浮力,大幅降低施工难度;造价是海底隧道的一半;宽铁和高铁穿越海峡,抵达全球五洲四海。
80.梭形中潜沉管,降低浪涌横向冲击:梭形沉管,复线整体截面为梭形。中潜位置降低浪涌冲击。2端梭形尖角流线,浪涌横向冲击,受力减小一半;提高并延长了隧道寿命。
81.宽铁活塞效应,免海底供氧风道:宽铁管道运行,推,抽及边隙气流,足以给人车供氧;免除太多的换气通道的高昂造价和漏水的危险。进一步降低节省成本,大幅降低了造价。
82.平行双沉管复线隧道:复线双沉管各自顺管的空气流向,大幅减少同管相反流向的阻力。双管大幅降低了活塞效应的扰流风阻,宽铁和高铁节省了大量能源。
83.中潜梭形内钢壳,外混凝土配重沉管:梭形沉管内钢壳承受内,外均沾的动态载荷,外缠绕包裹钢网混凝土防腐蚀保护层,并起中潜半漂浮的配重,重力平衡浮力作用。
84.海底连体框架3维承载中潜沉管:横向多墩相连桥基,顺流向梭形桥墩,梯型桥架,辅梁斜柱,共同承载中潜沉管隧道的动态载荷。
85.管内桥轨整体焊合无冲击:管底,管壁,钢梁,桥轨,全部钢件都焊接成整体,彻底消除内部冲击力。拳头效应源于海底温度变化很小,各钢材件热胀冷缩一致。能够全焊接成为整体,承载宽铁客,货,军需的高速运载。
86.梭形沉管的综合利用:梭形管道富裕空间是洲际能源海中输送的绝佳通道。用于输油管,气管,热管,电缆,通讯等输送。
87.双沉管及横向通道:双管间隔距离设置横向通道,用于检修,避险,补氧,人车救援及信息,设备通道。
88.人车共运,宽铁代替海底公路:客,货宽铁,高铁直接行驶过海;人车共运宽铁,接力高速公路断头;13米A系宽铁带乘客运载大客车;6米B系列上客下货运载小客车过海;成熟轨道交通,是最优,能够通行无阻地跨海越洲到达五洲四海。
89.客运动态换乘9种尾车和渡车:3个系列,宽铁13米A系车(1),6米B 系车(2),和高铁C系车(3)或城铁(L),分别对应各动车组尾部的尾车D,E,F (4)和对应动车渡车G,H,K(5);3种渡车和尾车有4个特点:尾车与渡车头,尾有舰船Δ斜接相连;1车2个转向架,能迅速结合或分离;正位缓冲自动车钩。转向架侧面缓冲自动车钩(J);有正面和侧面对接2种车门电动伸缩通道,像电梯厢;同轨和异轨,能够实现平面20种动态连接和换乘。
90.客运不停站动态换乘原理:4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城铁,共轨20轨集群轨道(7),摆渡车通过U型移动心道岔上正线,加速追上已减速刚经过列车,相同速度时连接尾车(4),相同车道正位自动车钩连接。或组合侧位车道侧位自动J钩连接,接驳2车成为一体。相连渡车和尾车对接伸缩对接通道,运行中限速限时交换准备上下车的乘客。完成换乘后,分离通道,自动摘钩;动车拖动尾车加速继续前行。渡车经信号机联动的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渡车只在平行等距的集群轨道,及动态换乘的区域内,順向或往复运行,摆渡乘客动态换乘。宽铁、高铁,不仅全程不停站,能最快达到,还能保证有较高的满座率的7种方法,派生出20种不停车的动态换乘方式。

Claims (14)

1.“超级宽铁集群”宽铁兼容高铁,集群运行;由14项权利及从属分项权利要求组成;宽铁集群的超级功能:双层客,货,人车共载,跨越五洲四海;巨件货运,可变阵列重载;核电,导弹宽铁,陆路航母,叠速战机,飞船上天;
从属权利要求是,2].免征地开山隧道,沿高速路,江河,山川,框架代桥,最恶劣10区域建桥;3].5种多曲拱双叠整体框架桥组,人工智能路轨,宽铁汽车自动驾驶;4].20轨平行等距,U轨,Z剖接缝键槽承载;5].受电4轨为7路宽铁6路高铁受电;6].立体车站,客货双层站台,公铁船航无缝换乘;7].宽铁6~30米3个系列,模块化客,货宽铁,可变编组阵列,载人车跨越海峡;核电,陆路航母助飞战机,飞船上天;8].多系列模块转向架,双跨接,重联纵横编组;9].人工智能,卫星网络,宽铁,汽车自动驾驶;10].4大电气试验台电路,网络测控原理;11].3维运营布局,运筹规划,空窗期运营城铁兼宽铁试验,动态换乘试验;12].公铁互救折叠梯车,移动车站;13].过海跨洲中潜梭形沉管隧道,人车共运通达五洲四海;14].节能省时7类20种不停站动态换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项之2].免征地,减开山,隧道工程;沿高速路,江河,山川,河谷框架代桥;解决10种最恶劣地区建桥;节省一半工程,费用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2.1 沿原有高速公路建桥(8):免征地成本,桥上13路宽铁和高铁,与桥下4~8车道高速公路并行;桥梁调直走向,提高车速;
2.2 沿江河,山川,河谷走势造桥(13):减少山区大量的开山,隧道工程量;大幅降低巨量建设成本;
2.3少资金好效果的4种借力桥基:树根状多深斜桩独立桥基;多连接横向辅梁桥基;纵横多格相连框架桥基;超级外伸借力井型框架桥基;解决地基沉降;
2.4解决10种最恶劣地区桥基稳定:3种借力桥基,解决夏尔谢夫力,松软土地带,江河淤泥带,冲刷砾石带,地质断裂带,湿地沼泽带,戈壁沙漠带,冻融交变带,生物微裂纹愈合法,斜桩辅梁斜柱加固,跨海中潜隧道(12);
2.5 解决桥轨最大动态载荷:桥墩按最小宽度1.5米推演出的;用钢箱梁曲拱,钢混曲拱,增加纵向长度,承载面积;缩短跨距,曲拱半径,从基础起拱等整体框架增加承载强度;
2.6 根据整体框架原理优化的尺寸链:宽铁桥宽,轨宽,车宽是最小,最合适尺寸链;13米A系车,和6米宽B系车是最合适尺寸链。调整各尺寸链符合本发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项之3].5种多曲拱双叠整体框架桥组;人工智能公路铁路,宽铁汽车自动驾驶;节省一半工程,费用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3.1 多曲拱双叠整体框架桥组:5种多曲拱立体框架,基拱合一,与预应力平面框架,双叠,形成整体承载完整桥组;1-6跨一组承载结构;
3.2 机械自动化浇筑吊装造桥平台:具有对混凝土制品机械自动化浇筑,双曲面制拱,振捣,平面钢筋张拉,吊装等功能;利用时间差与曲拱集群法施工;提高地基,桥墩,桥体的浇筑效率;平面框架预应力整体张拉,多曲拱立体框架成型和吊装;卡位拼合;免除运输;
3.3 5种多曲拱,桥基桥墩整体化承载主跨桥,桥基与梭形桥墩圈拱合一:
3.3.1 混凝土多曲拱纵实心连体立体桥架;
3.3.2 混凝土多曲拱镂空,轻质连体整体桥架;
3.3.3 钢混连体纵向圈拱多曲拱整体框架;
3.3.4 钢箱或钢构曲拱,纵横连体轻型立体桥架;
3.3.5 钢箱或钢构上曲拱拉杆,强化连体桥架;
3.4 4种借力桥基,梭形桥墩,圈拱:梭形圈拱桥墩,纵横多曲拱立体框架,浇筑为一体;纵横多曲拱的立体桥架;
3.5 平面整体预应力框架与集群轨道合体,毫米级精度:平面整体预应力框架,用造桥平台制造;浇筑,振捣,预应力张拉,养护;纵横平面框架,轨道螺孔预埋,架桥后梁面磨平,紧固20轨与梁面贴合,4者为整体,轨道3维平整精度达毫米级;
3.6 S形大弯道消除高铁无缝钢轨胀缩应力,外墩增高:免频繁调轨维护工作量;解决全长焊接无缝轨的热胀冷缩;S形弯道缓和曲线连接,消除胀轨,外墩道高于内墩,平衡离心力;辅梁斜柱侧稳桥梁;S形弯道接缓和曲线,抵消无缝钢轨伸缩应力;外墩增高平衡离心力;
3.7 自防护镂空轻体框架,增加载重强度:全线高架,隔离地面自然灾害,防人为干扰破坏;免除防护网,简化设施;镂空,透光,节能,镂空抵抗空袭;桥梁上方空间不占用(13);增加载重强度由,减小曲拱度和跨度;增量钢筋量,增加桥中承载截面;
3.8智能宽铁网路列控,自动驾驶:轨间应答装置,车载应答装置,卫星网络数据传输;地面列控中心,生成运行曲线并传输给宽铁,动车按即时曲线,自动运行;
3.9智能公路3维预埋,自动驾驶:车道纵横方格矩阵感应铁带预埋;桥顶车密度点阵扫描,汽车简易装置感应地面,等同轨道,越轨联动回轮正方向;车车通信提醒,简易装置能自动驾驶;
3.10 点阵或线格地面预埋,机器人感应,智能仓储物流扩展应用:纵横点线装置预埋感应;机器人载物,按设定起点与终点路经,2维或3维坐标,实现仓储,物流,港口,车站,快递,超市的智能化货物派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项之4].20轨平行等距共轨,双踏面U轨,Z剖键型连接承载,纵横毫米级精度;全焊接长轨性能;U型轨道与双踏面车轮轨高黏着无横摆;节省一半工程,费用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4.1 宽铁符合铁标,公路标准,集装箱和汽车等标准:兼容桥下高速公路各车道宽3.75米,高铁轨宽1.435米的整体框架桥梁和轨距;系统将形成世界首创的宽铁标准;
4.2 集群20轨平行等距共轨(7):行车和通用停靠2路宽铁A系车(1);4路宽铁B系车(2);1路宽铁阵列车(N,W);6路高铁C系车(3);
4.3 一桥20轨代替39轨,节省一半钢轨和建桥资金:13路宽铁和高铁,共轨运行在16条走行轨和4条受电轨;节省并突破1车必须3轨运行的传统;
4.4 20轨,桥轨合一,简化施工,节省资金:20轨直接安装于纵横框架梁上,桥轨整体合一,结构简单,免巡道维护;突破传统桥梁松散结构,并节省了桥面,道床,轨枕等大量资金;
4.5双踏面U轨,轮轨双面积承载,限位,无横摆:双踏面U轨与车轮双踏面,型线全贴合承载;轮缘3面限位,自行对中,消除蛇形横摆;U轨双踏面型线取自于高铁车轮型线;
4.6 U轨双Z型剖切,2侧键槽承力型连接,毫米级精度:U轨不是全长无接缝钢轨,通过Z型折线剖切,2侧键槽承力连接,3维平顺控制1毫米级精度;解决温差胀轨危险,并免除每天繁重的维护工程量;
4.7 S形迂回大弯道曲线桥轨:解决高铁无缝全长焊接标轨大工作量维护和锁轨难题;通过极其微量横向蠕变,消化掉高铁纵向直线线路,遇热胀轨偏移,遇冷拉断焊接缝的危险;
4.8 U轨Z剖槽接,移动芯道岔:U轨大刚度,不能直接用于岔道离合;解决在于移动芯道岔,用Z型剖切键槽连接,解决宽铁动车变轨并消震问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项之5].4条受电轨,共轨受电给13路宽铁和高铁,简洁坚固装备,改善弓轨关系,不受外界影响;免护栏,免维护,节省一半工程,费用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5.1 4条受电轨冗余共轨,借轨受电:宽铁和高铁延用原高铁25KV高铁供电系统,共轨为13路宽铁和高铁动车提供电力运行;当一受电轨受损,冗余轨提供借轨受电运行;
5.2 宽铁闭环回路与节能:电力通过各电气装备模块驱动宽铁与U轨形成回路;再生制动:惯性动能拖动电机,做负载发电而减速,电能馈网变压,回馈到电网而节能;
5.3简洁改善弓轨受电关系:受电轨绝缘防护组合,直接安装于框架横梁;顶面低于走行U轨,U型绝缘防护隔离高压;受电轨有顶面和2侧共4×3个受电接触面,能够共轨受电或借轨受电;
5.4 I型铝合金受电轨,结束车顶接触网:受电轨刚性大简洁无悬垂;受电弓,轨接触面积大,动态性能稳定,成本降低;高导电,耐磨;无俱气候和外界干扰;坚固美观,不易破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项之6].双层通用车站,13路宽铁和高铁尺寸链,公铁船航无缝换乘,跑赢飞机;双层客货混运,同步运载快件和家用轿车;节省一半工程,费用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6.1 宽铁,高铁通用车站和站台:使4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在通用车站站台停靠;对集群轨道做了优化,交叉安排好各轨道位置,轨距,轨宽,车宽,车厢边缘间隙与站台距离,就能与站台边缘相吻合;4个系列不同车宽的宽铁和高铁城铁车能够通用车站停靠;
6.2多功能,公,铁,船,航,无缝换乘车站:与高速公路,江河,山川,并行的立体结构,与交通枢纽,客货运站,城铁,港口,航站衔接的停站结构;使得4个系列,7路宽铁和6路高铁,城铁,能够共轨运行,通用衔接停靠;立体接驳桥下高速公路,空港,船港,无缝换乘;
6.3 客货宽铁,双层客货站台:双层薄型站台,上层客运乘客空间;下层货运装卸空间,停站同步客运换乘,货运装卸;货运自动化装卸,快件及家用轿车同车快运;
6.4 大小客车人车共运车站:斜坡上下,横停于宽铁,地锚锁轮;6米B车系列(2),客货宽铁,上客,下货小客车同车;用13米A车系车(1)载大客车,人车共运,过海底隧道;
6.5 电梯型升降通道站台:利用框架桥梁的镂空,空间安装电梯型升降通道,解决集群轨道中部无法衔接站台的问题;特别解决6路高铁的中间2路,常规用于通过车道不停车的临时停靠上下车;解决虽不常用,也要保证安全换乘的原则;
6.6 车站不停站的动态换乘区站:超级客运宽铁,时速900公里;体型惯性较大,适宜百公里停站;解决中途上下客,采用7类20种不停站动态换乘方案(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项之7].超级宽铁3个系列,车宽6~30米,省一半转向架;30多种功能模块,编组客,货车型,可变阵列;高速双层客运,重载巨型货运;人车共载入海;核电宽铁救援,陆路航母,战机,导弹上天;节省一半造价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7.1 超级宽铁车3个系列,宽高比例:宽铁A系动车(1)13∶5米;B系动车(2)6∶5米;可变阵列N系车(W)6~30∶1米;战机型下压宽扁车头,体宽接近轨距,低重心贴近轨面;
7.2 模块化转向架,可变编组:3个轮系模块化转向架,6轮,8轮,10轮独驱转向架;3种动车组,3节,4节,5节固定编组;2组,3组可变重联,同组别或不同组混合重联;
7.3 宽铁2车厢共用1个转向架,节省一半造车成本:双跨接2节车厢,消除了蛇形横摆和杠杆撬动危险;转向架车内动态维护:转向架检修门,受电弓检修门,车内能紧急排障异常;
7.4 转向架有车厢,无车厢2种编组:组合电气连接器,串接固定编组成客运,货运,军运有车厢动车组;功能模块转向架编组,直接串接成无车厢百轮转向架N车;
7.5节能控制回路,牵引与再生制动:交流变频变流控制电机;牵引电能变为机械能,驱动动车组;再生制动,惯性发电减速,牵引电机做负载,反馈电网节能;
7.6 高速车体及吸能材料:客车车体,由碳纤维,铝合金中空型材,复合塑材,轻质合金钢制造;长车头吸能,缓冲材料采用P4U或D30,柱塞式弹簧钩缓;涂装用Line-X吸能涂料;
7.7 宽铁外形及外部涂装:超音速战机车头,下压气动流线;涂装:Line-X,强韧涂料吸收能量;流线车身和车底:涂装仿生鲨鱼皮,或绒尖超疏水材料;
7.8 车窗强度和气密性保障:车头外凸曲面玻璃,由2层石墨烯柔性薄膜,压层于3层钢化玻璃间;车内软,硬件装备;密闭性,静音,隔热,阻燃,防火,吸能符合标准和需求;
7.9客运宽铁,2×5种车型:双层客运,双层客货,洲际豪客,动态换乘尾车(4),动态换乘渡车(5);同长度客容量是高铁的5~10倍;时速达900公里;
7.10 动换尾车和动换渡车:并行连接做不停站动态换乘(简称:动换);A,B,C,3个系列对应3种动换尾车(D,E,F)3种动换渡车(G,H,K)舰船Δ斜接车头车尾;正侧2种伸缩通道和2种自动车钩(J)连接后换乘;
7.11.上客下货混运宽铁:宽铁B系列,双层客货宽铁,洲际豪客宽铁,对应双层通用站台;货舱自动装卸,日常快件运载;减少交路占用;
7.12 前客后货重联混运编组:宽铁客运编组在前,重联货运在后编组;适用于交路紧张,前段较长同路,后段不同方向目的地的混合联挂;
7.13 客货宽铁(35)带轿车同游:上层2.5米客舱,下层2米货舱,对应双层通用站台;下层轿车货舱,上下通道,带轿车同车旅行;装载验货,地锚锁轮,自驾装卸;
7.14 海底宽铁,大客车人车共运:用宽13米A系宽铁,制造成海底隧道宽铁,运载公路大客车;大客车带乘客斜坡开入,地锚锁轮;隧道活塞效应,有充足氧气供给;
7.15 货运宽铁,3个系列,30种车型:高强合金钢制造,单节小于20米;自带吊臂装卸货;棚车,敞车,平车,罐车,钳挟车,海底宽铁,百轮动车拖车,千轮阵列N车(W);动车,拖车长,宽可变编组,多轮分担超大,超重载量;
7.16模块化核能电站宽铁:供电破坏时,清障堵塞,救援瘫痪,临时电站;模块化可更换防核漏舱室;免于报废核电宽铁;陆路航母宽铁,具备模块化核能电站宽铁条件;
7.17 货运盈利,降低运费,促各产业链发展:用比高铁少一半人力物力,创造万倍价值;降低运营成本,带动各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也是军事战略武器,实现宽铁的战略功能;
7.18洲际导弹动车:2个系列宽铁动车,底盘宽稳,车上直接发射;用棚车,敞车,集装箱平板车;具备隐蔽性运载和机动发射能力;
7.19公铁两用发射,导弹集装箱有轮挂车:装载于宽铁低板平车,电动锁轮地锚固定;宽铁车自带装卸货吊臂,吊卸有轮挂车;车头快速连接,作战略布阵;
7.20陆路航母结构:用13米A系列动车(1)或30米N系陈列平台车;双层为上坪下波浪甲板,每节多机同时起降;电动锁轮地锚,固放战机,高速同步,免除起降的4大重型装备;
7.20.1上层坪台,塞拉地门电动平移开闭,连成整列车长大跑道,前端可变缓和曲面微翘,助飞静止或慢速运行的起降;
7.20.2下层波浪形起降短道:每节车单组波浪型起降短道,兼隐蔽机库;塞拉地门开启,每节车波浪形跑道,独立而多架次战机,做同时起飞和降落;
7.20.3车载战机同步速度垂直起降:陆路航母时速控制300公里,对应短翼战机起降速度,车与机接近速度接近同步,短道能垂直起降;自动锁轮地锚固定战机,控制起降;
7.20.4陆路航母自身护卫:由车载对空导弹,激光,电磁武器承担;不需要护卫车;
7.20.5车载导航装备:安全起降反射镜,设在降落入口;人机智能调度,光波导引信号,准确
定位战机入库和同时起降安全;北斗卫星导航,加密量子通信,军事攻防体系完美;
7.20.6轻装免除4大重装备:陆路航母300公里同步时速,能免除4大重型起降装备:电磁弹射器,机尾反力墙,减速拦阻索和升降机;陆路航母与车载战机,无等待多机同时起降迎敌;
7.21 “空天叠速起降,发射平台”:超级宽铁是巨人肩膀,叠加超高速度发射火箭,卫星,“叠速起降”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奠基强国战略,空天科技,国防军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22 2个新军种诞生:“宽铁航空兵,宽铁火箭兵”改变陆军传统军种作战模式;将成为陆,海,空,三基一体国防核力量重头装备;形成诸多兵种间,相互协同的强大立体攻防体系;
7.23 核电宽铁,救援,棑障兼电站,叠速大型航天器上太空:解堵棑障,供电破坏瘫痪,堵塞软肋;救援被困列车,做临时电站;模块化防护舱可更换室,预防核污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8].功能模块转向架2共用系列,双踏面独轮双承载结构,纵横阵列,巨件运载,可变编组;性能提升;节省一半造价和时间;其特征在于:
8.1 宽铁2车厢共用一个转向架全模块化系列:节省一半造价,节省一半造价,消除蛇形横摆和杠杆撬出轨危险;双踏面轮轨关系,增加承载面和润滑冷却,提高牵引和制动性能。
8.2 3节,4节,5节组固定编组或无节编组:3种固定编组动车,由转向架双跨接相连,间隔车厢常规编组;转向架也能够无车厢相互直连固定编组;转向架中间,分散排列各功能电气,作模块化固定编组;车内检修门,使宽铁在运行中能够观察转向架和检修;
8.3 6轮,8轮,10轮全动力转向架,3个轮系系统:双踏面独轮短轴双轴承组件模块;独驱电机,牵引传动及制动系统;一,二级减震系统,润滑冷却及监测等系统组成;
8.4 可变编组和转向架动力配备:是“动车组+拖车”组合;全动力功能转向架固定编组;加长改变编组长度,是后面任意加挂无动力拖车转向架及车厢;
8.5 纵向重联编组并加长:是重联“动车编组+动车编组+动转编组+拖转+...”,重联编组后面,或组间承载较大处,用动力转向架免车厢直连编组;需加长,则后方加挂无动力转向架组,同轨多车轮分摊载重;
8.6 纵横向重联转向架编组,加长加宽阵列:2组B型动车组(2)并列重联,成为13米宽阵列;4组B型动车组纵横并列重联并加长,即成为30米宽,多轨无限长集群,“横向并列×动转编组+动转编组...+拖转...N倍拖转加挂”转向架陈列,千轮阵列(W);
8.7转向架组成:转向构架,电气功能模块,轮轴模块,电机及传动模块,制动系统,减震系统,冷却系统,辅助系统等;
8.8电气功能模块:设置于转向架中间;电气功能分散组合,主要由变压器,逆变器,变流器,控制装置,辅助系统等编组转向架动车;
8.9承载强度在于结构改善:双踏面独轮,短轴,双轴承及润滑,组件模块,Ω型轴承座轴承孔相配;4种减震系统,宽铁转向架的6轮8轮10轮转向架,分散轨面载荷;
8.10动力性能提升在于双型面全接触:车轮由单点变双面接触,双踏面车轮与U轨双V型线完全贴合;轮缘3面限制在U轨槽正中,动态自行对中,完全消除蛇形横摆;
8.11免车钩牵引与4种减震:功能转向构架连接,由牵引销代替车钩;一系减震:3种减震方式并行;二系减震模块:客车用充气橡胶弹簧;货运用橡胶旁承;
8.12货车多组重联与加长:“动车组+动车组+...+拖车...”重联,头车控制,改善牵引制动性能,增加货车长度和装载量;加拖车为分散车轮和轨道桥梁的载重量;
8.13 节省交路占用的货车前后重联:“货车组+货车组”,较长同轨区间,前后重联,节省交路的占用;非同轨区间,不停车自动解锁,后车岔前等待分轨,分别驶往各自的目的地;
8.14 独轮短轴组件:由,双踏面轮毂+轮芯+双侧扇形环状制动片+空心短轴+双轴承组+Ω型轴承座,等组成;油流通过空心轴两端为双端2轴承和电机润滑冷却;
8.15 车轮制停结构:每个独轮2侧,设置轮侧制动盘,是方便更换的扇形1/3或1/4组合圆环,凹凸筋风冷散热;鞲鞴制停机构,在每个独轮前,后,左,右4个位置加载制动力;
8.16 宽铁的再生制动:车的惯性动能,带动每个独驱牵引电机,做负载发电减速;功能电器模块,电能逆变,升压,反馈到电网,节能;
8.17 车底受电弓:压缩空气控制升降;I型受电轨顶面或2个侧面受电;提起可在车内维护,4条供电轨集群形成多轨冗余,支持多弓、多轨受电;抵抗战争的破坏;
8.18油流循环润滑冷却系统:转向架左右2组油路,互补的润滑冷却,给高速牵引电机和轮轴组件模块,2侧各个轴承润滑冷却,通过短轴空心油道,回到齿轮箱。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9].人工智能,卫星数字网络,大数据处理,图形控制宽铁自动驾驶;智能公路,车车通信,3维预埋,感应操控汽车自动驾驶;特征在于:
9.1 人工智能宽铁,由地面,空中,车载,3系统网络组成:轨间感应应答设备,即时信息传给地面控制中心;空中卫星双向传输数据;宽铁按即时曲线控制自动驾驶;
9.2 宽铁地面装备及作用:轨间感应应答设备与车载设备相互感应,报告车上下情况;给前后地面控制中心,经计算机处理,回传即时曲线,控制列车;
9.3 数据传输装备及作用:北斗,量子,空中卫星群采用专用波段,无线数字通信和轨道有线通信,双传输给地面控制中心,经集群优化数据处理,图线传给车载设备;
9.4宽铁车载装备及作用:车载设备,感应接收和执行即时图形曲线自动驾驶;司机只需监控,有异常介入人工驾驶模式;联动保持各列车的安全制动距离;
9.5智慧公路3维覆盖:3维设备全方位覆盖,普通汽车加装铁磁性导向装备,即可成为简易智能自动汽车;像全智能汽车一样,高速度自动驾驶;
9.6车车同频通讯:设置同频率通讯设施,车与车作同频率无线联络,语音或标识滚动预警前方异常,提前警示减速,分流,防止事故发生;
9.7纵向磁感应预埋:各车道中心线,磁感应铁带纵向预埋;普通汽车加装简单的磁感应装置,联动方向盘校正方向自动驾驶;偏离感应立即纠偏,回到车道正中行驶;降低智能汽车造价;
9.8 横向磁感应预埋:每跨桥墩横位设有铁带预埋,磁感应校正车速和安全车距;各车道感应,每桥跨禁止第2辆车进入该车道;司机介入调整车速,变换车道;
9.9 桥顶单跨点阵车流密度:桥顶设置各车道车流密度点阵装置,扫描警示该桥跨每车道一辆车占道密度,多维提醒车流安全密度,加减速,变道位置;自动驾驶;
9.10 扩展3维坐标感应路经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仓储物流:3维感应磁带,或阵列磁钉预埋,拓展到智能机器人2维码扫描路经,自动按程序坐标物的运载,码放,取货的智能化物流;集群物流派送,仓储,码头智能机器人应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10].4种试验台电路原理及测控网络;提升质量性能;其特征在于:
10.1 牵引电机综合试验台电路原理;
10.2 驱动装置试验台电路原理;
10.3 变流器试验台电路原理;
10.4 再生制动试验台电路原理;
10.5 网络控制系统原理;
10.6 试验台测试系统原理。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11].近远期规划运筹,无空窗期宽铁,高铁,城铁试验,提前运营城铁获取效益;不停站动态换乘试验和预留;其特征在于:
11.1 统筹近远期规划:宽铁动车列检中心,进出掉头三角线;绕城或半绕城线,接驳高铁车站,港口码头,一站换乘;远期宽铁不停站动态换乘区域预留;
11.2 无空窗,完工桥线先成为试验线:百公里完工,上线路慢行试验;错峰共轨慢速试运城铁代替宽铁;宽铁2个系列转向架编组N车;完善安全技术指标,完善铁路各行业配合;
11.3 空窗期错峰共轨运营城铁,提前产生效益:提前运营城铁,运营成本回收规划实施;并错峰共轨,在城市绕城集群轨道上,运营标轨城铁,试验3个系列宽铁;
11.4 不停站动态换乘试验和预留:20种不停车动态换乘方式(14])试验论证出安全动态换乘模式;宽铁惯性较大,避免起停车,能最大限度节省能源消耗。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12].公铁折叠双梯车,解堵救援,维护检修和移动车站;其特征在于:
12.1 折叠双梯公路铁路解堵救援车:平时折叠为普通车辆状态,巡逻行驶于高速公路;救援时双梯连通桥上桥下,用公路,铁路一方畅通的交通实施救援疏散;
12.2救援梯车救援状态:伸展成人字形楼梯和滑梯;双向联通桥梁上下;升降台升降旋转,渡桥能够10米伸缩,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快速救援的工具;
12.3 公路铁路相互救援:用于严重事故时的救援;用能够通行的交通,疏通连环受阻的另一交通;解救堵塞和对伤者的第一时间的救援,联通桥上下,快速解救疏散受伤被困人员;
12.4 宽铁线路日常维护检修的必备装备:定时对高架桥梁,集群轨道,供电设施,通信线路,智能网络化设施;配合宽铁自动化综合检测车,承担线路综合检测维修;
12.5 移动车站,解决集群轨道远离站台中间车道的上下车问题:做移动车站,伸展成人字形楼梯和滑梯;渡桥能够10米伸缩,对正车门,成为连通桥上桥下的移动车站和救援工具。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13].过海跨洲,中潜梭形沉管隧道;重力平衡浮力,悬浮受力最小,潜艇原理,无碍舰船航行;节省一半工程量和巨额投资;创宽铁和高铁无阻隔跨越五洲四海奇迹;其特征在于:
13.1 过海中潜沉管隧道,重力平衡浮力,垂向受力最小:中潜潜沉管,解决海底浮力和躲避海面风浪;重力平衡浮力,悬浮状降低施工难度;建设造价降低一半;宽铁和高铁,能人车共载,高速驶过海峡,连接岛屿;无阻隔通往全球五洲,四海;
13.2 梭形中潜沉管,降低浪涌横向冲击:梭形沉管,复线整体截面为梭形;中潜位置已降低浪涌冲击,2端尖角流线,梭形沉管使横向浪涌冲击,减小到一半;提高并延长了隧道寿命;
13.3 宽铁活塞效应,免海底供氧风道:宽铁管道运行,推,抽及边隙气流,足以给人车供氧;免除太多的换气通道的高昂造价和漏水的危险;进一步降低节省成本,大幅降低了造价;
13.4 平行双沉管复线隧道:复线双沉管各自顺管的空气流向,大幅减少同管相反流向的阻力;双管大幅降低了活塞效应的扰流风阻,宽铁和高铁节省了大量能源;
13.5 中潜梭形内钢壳,外混凝土配重沉管:梭形沉管内钢壳承受内,外均沾的动态载荷,外缠绕包裹钢网混凝土防腐蚀保护层,并起中潜半漂浮的配重,重力平衡浮力作用;
13.6 海底连体框架3维承载中潜沉管:横向多墩相连桥基,顺流向梭形桥墩,梯型桥架,辅梁斜柱,共同承载中潜沉管隧道的动态载荷;
13.7 管内桥轨整体焊合无冲击:管底,管壁,钢梁,桥轨,全部钢件都焊接成整体,彻底消除内部冲击力;拳头效应源于海底温度变化很小,各钢材件热胀冷缩一致;能够全焊接成为整体,承载宽铁客,货,军需的高速运载;
13.8 梭形沉管的综合利用:梭形管道富裕空间是洲际能源海中输送的绝佳通道;用于输油管,气管,热管,电缆,通讯等输送;
13.9 双沉管及横向通道:双管间隔距离设置横向通道,用于检修,避险,补氧,人车救援及信息,设备通道;
13.10 人车共运,宽铁代替海底公路:客,货宽铁,高铁直接行驶过海;人车共运宽铁,接力高速公路断头;13米A系宽铁(1)带乘客运载大客车;6米B系宽铁(2)上客下货运载小客车过海;成熟轨道交通,是最优,能够创造全球跨海越洲到达五洲四海的奇迹。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14].节能并节省一半时间的7类,20种不停站动态换乘;集群20轨,3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城铁,对应尾车和渡车;各7类不停车换乘方案;其特征在于:
14.1 客运动态换乘9种尾车和渡车:3个系列,宽铁13米A系车(1),6米B系车(2),和高铁C系车(3)或城铁(L),分别对应各动车组尾部的尾车D,E,F(4)和对应动车渡车G,H,K(5);3种渡车和尾车有4个特点:尾车与渡车头,尾有舰船Δ斜接相连;1车2个转向架,能迅速结合或分离;正位缓冲自动车钩;转向架侧面缓冲自动车钩(J);有正面和侧面对接2种车门电动伸缩通道,像电梯厢;同轨和异轨,能够实现平面20种动态连接和换乘;
14.2 客运不停站动态换乘原理:4个系列宽铁和高铁城铁,共轨20轨集群轨道(7),摆渡车通过U型移动心道岔上正线,加速追上已减速刚经过列车,相同速度时连接尾车(4),相同车道正位自动车钩连接;或组合侧位车道侧位自动J钩连接,接驳2车成为一体;相连渡车和尾车对接伸缩对接通道,运行中限速限时交换准备上下车的乘客;完成换乘后,分离通道,自动摘钩;动车拖动尾车加速继续前行;渡车经信号机联动的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渡车只在平行等距的集群轨道,及动态换乘的区域内,順向或往复运行,摆渡乘客动态换乘;宽铁、高铁,不仅全程不停站,能最快达到,还能保证有较高的满座率的7种方法,派生出20种不停车的动态换乘方式;
14.3 依次减尾车动态换乘:3个系列对应每项有3种方法;动车组后面加挂数节尾车,尾车和下车乘客按车厢从近至远依次对应排列;动车到站减速不停车,自动车钩,依次脱钩减去最后节尾车;机车牵引车厢进站;适合于整节车厢有大量不同车站下车乘客的状况;
14.4 依次加尾车动态换乘:机车加速推进数节乘客车厢,追上刚驶过减速的动车,相同速时,自动车钩挂接,成为新的动车尾车;适合于整节车厢有大量上车乘客的状况;
14.5 先加后减结合的动态换乘:城际先加后减尾车;依据乘客数量,可单节,也可数节同时加挂;方法与14.3和14.4类似,组合使用;车内车厢前后相通,动换对接通道,上下车乘客交换乘坐车厢,按票面动态换乘;适合于整节车厢有大量上车和下车乘客的状况;
14.6 同轨追接动态换乘后脱离:与以上不同在于,渡车追上刚驶过减速的动车,换乘区间短时间内相互交换上下车乘客,然后脱离动车组;适用上下车人数较少的状况;
14.7 异轨吕形侧接动态换乘:利用集群轨道,渡车从旁边轨道追上已减速的动车,并排行驶时,J型自动车钩侧面钩接动车组;2车门对门伸缩通道对接,进行动态换乘;乘客交换结束后,渡车经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
14.8 双轨品形对接动态换乘:利用集群轨道,品形2轨3车的动换;渡车侧面自动J钩钩接上后面成为尾车的车厢,吕字形错位双轨行驶,追上已减速的动车,并排行驶时,正位车钩和侧位J型车钩自动钩接动车组为一体,成为品字形行驶;2*4个车门对门伸缩通道对接,乘客Ω型进行动态换乘;本站下车乘客留在渡车中,下站下车乘客留在尾车中;交换结束后渡车脱钩,经移动心道岔,由侧线驶往车站停车,上下乘客;尾车乘客等待下站将至时,自动脱钩,减去最后节尾车;由机车牵引此车厢进站。适合于有大量乘客分2站,2整节车厢下车的状况;
14.9 高铁与城铁异轨吕形侧接换乘:框架桥20轨集群轨道,共轨行驶12路动车;尤其可解决标轨城际高铁所途经的城市,高铁动车与城铁动车,用异轨并行,吕形侧接,不停车动态换乘;适用于同平面、同种系列高速动车与低速动车,与城轨动车之间的动态换乘;
14.10 宽铁,高铁和城铁20种不停车动态换乘,进一步缩短旅途时间;宽铁等同于超高速大客运量基础上,再加倍提速;1列宽铁,等同于多开行20列高铁的载客量,缩短等待和抵达时间。
CN201711090225.0A 2017-11-08 2017-11-08 超级宽铁集群 Pending CN1087733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0225.0A CN108773379A (zh) 2017-11-08 2017-11-08 超级宽铁集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90225.0A CN108773379A (zh) 2017-11-08 2017-11-08 超级宽铁集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3379A true CN108773379A (zh) 2018-11-09

Family

ID=6403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90225.0A Pending CN108773379A (zh) 2017-11-08 2017-11-08 超级宽铁集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7337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784A (zh) * 2018-11-21 2019-01-29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挂车公铁联运两用货车的转向架
CN111458221A (zh) * 2020-03-30 2020-07-28 河海大学 一种磁悬浮式土体ⅱ型断裂装置
CN112347045A (zh) * 2020-11-30 2021-02-09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海量电缆隧道状态信号数据的存储方法
CN112446648A (zh) * 2021-01-29 2021-03-05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非高峰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混合运输方法和系统
IT202000012142A1 (it) * 2020-05-25 2021-11-25 Laboratorio Inntech S R L Via sospesa a funi con struttura portante dei ponti
CN114059588A (zh) * 2020-07-31 2022-02-18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底沉管水下拉合控制方法
CN115961513A (zh) * 2022-11-22 2023-04-14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隧道工程对铁路进行四重立交疏解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949A (zh) * 2005-09-16 2006-09-27 柯阳 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
CN101879903A (zh) * 2010-04-23 2010-11-10 崔星生 超高速铁路
CN104964605A (zh) * 2015-05-20 2015-10-07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基于铁路的多功能发射系统及发射方法
CN105222646A (zh) * 2015-11-11 2016-01-06 隋广林 一种可实现运载火箭卧式发射的高速运载车及方法
CN105253317A (zh) * 2015-10-15 2016-01-20 青岛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弹挂弹车
CN105752360A (zh) * 2016-04-17 2016-07-13 杜善骥 在流体中使飞机火箭导弹空天飞机等提高蓄航及速度或使高速运动物体提高工作效率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6949A (zh) * 2005-09-16 2006-09-27 柯阳 洲城际飞车载运交通网
CN101879903A (zh) * 2010-04-23 2010-11-10 崔星生 超高速铁路
CN104964605A (zh) * 2015-05-20 2015-10-07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所 一种基于铁路的多功能发射系统及发射方法
CN105253317A (zh) * 2015-10-15 2016-01-20 青岛地恩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导弹挂弹车
CN105222646A (zh) * 2015-11-11 2016-01-06 隋广林 一种可实现运载火箭卧式发射的高速运载车及方法
CN105752360A (zh) * 2016-04-17 2016-07-13 杜善骥 在流体中使飞机火箭导弹空天飞机等提高蓄航及速度或使高速运动物体提高工作效率的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鹰: "《我国新型高铁列车冲刺世界新纪录》", 《交通与运输》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8784A (zh) * 2018-11-21 2019-01-29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挂车公铁联运两用货车的转向架
CN109278784B (zh) * 2018-11-21 2023-09-26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半挂车公铁联运两用货车的转向架
CN111458221A (zh) * 2020-03-30 2020-07-28 河海大学 一种磁悬浮式土体ⅱ型断裂装置
CN111458221B (zh) * 2020-03-30 2021-05-18 河海大学 一种磁悬浮式土体ⅱ型断裂装置
IT202000012142A1 (it) * 2020-05-25 2021-11-25 Laboratorio Inntech S R L Via sospesa a funi con struttura portante dei ponti
CN114059588A (zh) * 2020-07-31 2022-02-18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海底沉管水下拉合控制方法
CN112347045A (zh) * 2020-11-30 2021-02-09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海量电缆隧道状态信号数据的存储方法
CN112347045B (zh) * 2020-11-30 2022-07-26 长春工程学院 一种海量电缆隧道状态信号数据的存储方法
CN112446648A (zh) * 2021-01-29 2021-03-05 北京交通大学 基于非高峰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混合运输方法和系统
CN115961513A (zh) * 2022-11-22 2023-04-14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利用隧道工程对铁路进行四重立交疏解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3379A (zh) 超级宽铁集群
CN107554534A (zh) 一种新能源空地两用共享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02198864A (zh) 动力回转跑道及其起降操作方法
WO2010043967A1 (en) Rail conveyance system for mining
CN101441128A (zh) 恶劣风环境安全行车方法及其系统
CN109421764A (zh) 一种导轮轨道车辆及轨道
CN107839696A (zh) 一种永磁轴式直驱空地共享立体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US3903807A (en) Mass rapid system
DE10225967C1 (de) Multifunktionale Trajekttrasse und integrierte Transportsysteme
CN102079251B (zh) 管内磁悬浮列车铁路工程、磁悬浮列车工程
CN106192636A (zh)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和救援技术
RU2547913C1 (ru) Грузовой транспортный сетевой сухопутный роботизирован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скоростной безостановочной доставки грузов в контейнерах, передачи жидких фракций, электроэнергии и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05539459A (zh) 龙门式立体交通工具
CN101306782A (zh)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高效率操作方法
Curley The complete history of railroads: trade, transport, and expansion
KR102646193B1 (ko) 아쿠아루프-유무인수중이동체 기반 해저교통시스템
CA1049847A (en)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
Railway Engineering Group et al. Some speculations on the future of railwa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Kuo-chün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portation
Lovska DYNAMICS AND STRENGTH OF RAIL CARS IN FERRY TRANSPORTATION
Zhang et al. Brief History of Rail Transit Development
Azmaganbetova et al.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 of the Republic of Kazakhstan during the years of Independence
Zhisu Structural and Kinematic Analysis of EMS Maglev Trains
Golding Technological Forecast, 1975-2000: A Descriptive Outlook and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Prediction
Rs-UTR USSR Repor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5

Address after: No.18-d9502, Jianshe Road, Kaixuan street, Liangxiang,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00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Luwang Clust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Road No. 2 South Daliushu 12 floor 343

Applicant before: Lu Wei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