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9607A - 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9607A
CN108759607A CN201810688393.8A CN201810688393A CN108759607A CN 108759607 A CN108759607 A CN 108759607A CN 201810688393 A CN201810688393 A CN 201810688393A CN 108759607 A CN108759607 A CN 108759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device
support
driving section
detecting tool
ins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883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魏巍
汪亮琴
黄仁兴
曹立为
章建辉
刘立东
陆骏
陆一骏
侯大帅
施奕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Wanliyang New Energy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883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9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9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9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002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fixing or guiding the measuring instrument or the object to be measure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5/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 G01B5/061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for measuring thickness height gaug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齿轮套,齿轮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槽,内槽沿齿轮套的周向延伸,检测工装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一检测装置和连杆;第一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第一检测装置与第一支架相连接;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在检测内槽时,连杆的另一端与内槽相接触,以检测内槽的尺寸和/或公差。由于第一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因此在第一检测装置与底座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第一检测装置的稳定性,而且此种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在测量工件的尺寸时,没有将检测装置固定,因此检测装置容易产生位移,致使所测量的数据发生偏差;同时,由于没有将检测装置固定,因此操作者需同时操作工件和检测装置,这就提高了测量工件的难度,也降低了测量工件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提出一种检测工装。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齿轮套,齿轮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槽,内槽沿齿轮套的周向延伸,检测工装包括:底座、第一支架、第一检测装置和连杆;第一支架设置于底座上;第一检测装置与第一支架相连接;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在检测内槽时,连杆的另一端与内槽相接触,以检测内槽的尺寸和/或公差。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第一支架设置在底座上,以提高第一支架的稳定性;其次,将第一检测装置与第一支架相连接;再次,通过将连杆的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以实现在检测齿轨套内壁上的内槽时,使连杆的另一端与内槽相接触,从而检测出内槽的尺寸和/或公差。由于第一检测装置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因此在第一检测装置与底座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第一检测装置的稳定性,而且此种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连杆也与第一检测装置相连接,因此在检测齿轮套的内壁时,只需操作齿轨套就可检测出内槽的尺寸及公差,不仅解决因第一检测装置发生位移,而致使检测尺寸发生偏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检测工装测量的准确性,还节省了人力操作第一检测装置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检测工装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杆包括: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检测部;第二传动部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传动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垂直;检测部呈球状,与第一传动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在检测内槽时,检测部至少部分嵌于内槽中,并与内槽的侧壁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第二传动部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的一端相连接,同时,将第二传动部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以实现第一传动部、第二传动部和第一检测装置三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其次,通过将呈球状的检测部与第一传动部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实现第一检测装置可显示出检测部所测量的数据。由于在检测内槽时,检测部至少部分嵌于槽内中,且与内槽的侧壁相接触,因此可提高检测部的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相垂直,因此第一传动部与第一检测装置也相垂直,从而实现在测量内槽时,操作者平视第一检测装置便可读出所测量出的数据,进而降低检测工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杆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一端插接于第一传动部中,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传动部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连接部一端插接于第一传动部中,同时将连接部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传动部中,可实现第一传动部与第二传动部垂直连接;同时,通过插接的方式将连接部与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连接,可降低检测工装的装配难度,从而提高检测工装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连杆还包括: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第一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一传动部上,并与连接部相接触;第二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二传动部上,并与连接部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一传动部上,并使第一顶丝与连接部相连接,以实现将连接部固定在第一传动部上;同时,通过将第二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二传动部上,并使第二顶丝与连接部相连接,以实现将连接部固定在第二传动部上,从而实现将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垂直连接。此种结构,结构简单,而且通过采用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旋紧的方式将连接部同时固定在第一传动部及第二传动部上,可降低检测工装装配难度,提高检测工装的装配速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支架设置有腔体,第一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连杆设置于腔体中,第一传动部由第一开口穿出第一支架,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穿过第二开口后与第二传动部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使第一支架设置有腔体,可实现将连杆设置于腔体中,从而实现节约连杆所占用的空间,进而降低检测工装所占空间,提高检测工装的适用性,同时使产品装配后更加简洁,提高了产品外观的视觉效果,并提高了产品的操作性。通过使第一支架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并使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可实现第一传动部由第一开口穿出于第一支架;通过使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可实现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穿过第二开口后与第二传动部相连接;由于第一开口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侧壁,第二开口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上端,因此实现与第一传动部连接的检测部和第一检测装置相互垂直,从而实现在测量内槽时,操作者平视第一检测装置便可读出所测量的数据,进而降低检测工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开口为U型口或腰型口。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开口设置为U型口或腰型口,可扩大第一传动部在第一开口中活动范围,从而提高第一传动部的灵活性,并且使检测工装可测量不同规格的齿轮套,拓展产品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检测装置;第二支架与底座相连接;第二检测装置与第二支架相连接,在检测齿轮套的两个端面的平行度时,第二检测装置的测量端与齿轮套的一个端面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支架与底座相连接,以实现提高第二支架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检测装置与第二支架相连接,以实现在检测齿轮套的两个端面的平行度时,第二检测装置的测量端与齿轮套的一个端面相接触。此种结构,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第二支架固定在底座上,可防止第二支架与底座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了检测工装测量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支架包括:支撑部、滑动部和旋紧螺栓;支撑部与底座相连接;滑动部套设于支撑部上,与第二检测装置相连接;旋紧螺栓沿支撑部的径向穿过滑动部,并与支撑部相接触。
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支撑部与底座相连接,以提高支撑部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滑动部套设于支撑部上,并使滑动部与第二检测装置相连接,可实现滑动部带动第二检测装置沿支撑部的轴向移动;再次,通过旋紧螺栓沿支撑部的径向穿过滑动部,并使其与支撑部相接触,以实现将滑动部固定在支撑部上。此种结构,结构简单,而且通过旋紧螺栓的方式使滑动部固定在支撑部上,可降低检测工装的装配难度,提高检测工装的装配效率;同时,由于第二检测装置可沿支撑部的轴向移动,因此可实现检测工装测量不同规格的齿轮套,从而拓宽了检测工装的适用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检测装置为百分表;第二检测装置为百分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为百分表,可实现不仅使检测工装所测量的数据的读取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还使检测工装所测量的数据读取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检测工装测量的准确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所述第一标准块的侧壁上设置有标准槽,所述标准槽的尺寸与所述内槽的设计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标准块的高度与所述齿轮套的设计高度相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标准块的侧壁上设置标准槽,并使标准槽的尺寸与内槽的设计尺寸相同,同时,将第二标准块的高度与齿轨套的设计高度相同,可实现通过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来调整检测工装,并通过对比测量的方式来对内槽的尺寸和/或齿轮套的高度进行测量;此种方式,操作简单,尤其在测量大批量生产的齿轮套时,在对检测工装进行一次调整后,无需对检测工装再做调整,从而降低了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检测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底座,20第一支架,202第一开口,204第二开口,30第一检测装置,40连杆,402第一传动部,404第二传动部,406检测部,50第二支架,502支撑部,504滑动部,506旋紧螺栓,60第二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工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齿轮套,齿轮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槽,内槽沿齿轮套的周向延伸,检测工装包括:底座10、第一支架20、第一检测装置30和连杆40;第一支架20设置于底座10上;第一检测装置30与第一支架20相连接;连杆40的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30的测量端相连接,在检测内槽时,连杆40的另一端与内槽相接触,以检测内槽的尺寸和/或公差。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第一支架20设置在底座10上,以提高第一支架20的稳定性;其次,将第一检测装置30与第一支架20相连接;再次,通过将连杆40的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30的测量端相连接,以实现在检测齿轨套内壁上的内槽时,使连杆40的另一端与内槽相接触,从而检测出内槽的尺寸和/或公差。由于第一检测装置30通过第一支架20固定在底座10上,因此在第一检测装置30与底座10之间不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第一检测装置30的稳定性,而且此种结构,结构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连杆40也与第一检测装置30相连接,因此在检测齿轮套的内壁时,只需操作齿轨套就可检测出内槽的尺寸及公差,不仅解决因第一检测装置30发生位移,而致使检测尺寸发生偏差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检测工装测量的准确性,还节省了人力操作第一检测装置30的步骤,从而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连杆40包括:第一传动部402、第二传动部404和检测部406;第二传动部40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402的一端相连接,第二传动部404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30的测量端相连接,第一传动部402与第二传动部404相垂直;检测部406呈球状,与第一传动部402的另一端相连接,在检测内槽时,检测部406至少部分嵌于内槽中,并与内槽的侧壁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第二传动部404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402的一端相连接,同时,将第二传动部404的另一端与第一检测装置30的测量端相连接,以实现第一传动部402、第二传动部404和第一检测装置30三个部件连接在一起;其次,通过将呈球状的检测部406与第一传动部402的另一端相连接,以实现第一检测装置30可显示出检测部406所测量的数据。由于在检测内槽时,检测部406至少部分嵌于槽内中,且与内槽的侧壁相接触,因此可提高检测部406的测量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第一传动部402与第二传动部404相垂直,因此第一传动部402与第一检测装置30也相垂直,从而实现在测量内槽时,操作者平视第一检测装置30便可读出所测量出的数据,进而降低检测工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杆40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一端插接于第一传动部402中,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传动部404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连接部一端插接于第一传动部402中,同时将连接部另一端插接于第二传动部404中,可实现第一传动部402与第二传动部404垂直连接;同时,通过插接的方式将连接部与第一传动部402和第二传动部404连接,可降低检测工装的装配难度,从而提高检测工装的装配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连杆40还包括: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第一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一传动部402上,并与连接部相接触;第二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二传动部404上,并与连接部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一传动部402上,并使第一顶丝与连接部相连接,以实现将连接部固定在第一传动部402上;同时,通过将第二顶丝沿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第二传动部404上,并使第二顶丝与连接部相连接,以实现将连接部固定在第二传动部404上,从而实现将第一传动部402和第二传动部404垂直连接。此种结构,结构简单,而且通过采用第一顶丝和第二顶丝旋紧的方式将连接部同时固定在第一传动部402及第二传动部404上,可降低检测工装装配难度,提高检测工装的装配速度,从而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20设置有腔体,第一支架2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202,第一支架2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204;连杆40设置于腔体中,第一传动部402由第一开口202穿出第一支架20,第一检测装置30的测量端穿过第二开口204后与第二传动部404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使第一支架20设置有腔体,可实现将连杆40设置于腔体中,从而实现节约连杆40所占用的空间,进而降低检测工装所占空间,提高检测工装的适用性,同时使产品装配后更加简洁,提高了产品外观的视觉效果,并提高了产品的操作性。通过使第一支架2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开口202,并使第一支架2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204,可实现第一传动部402由第一开口202穿出于第一支架20;通过使第一支架2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204,可实现第一检测装置30的测量端穿过第二开口204后与第二传动部404相连接;由于第一开口202设置在第一支架20的侧壁,第二开口204设置在第一支架20的上端,因此实现与第一传动部402连接的检测部406和第一检测装置30相互垂直,从而实现在测量内槽时,操作者平视第一检测装置30便可读出所测量的数据,进而降低检测工装的操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第一开口202为U型口或腰型口。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开口202设置为U型口或腰型口,可扩大第一传动部402在第一开口202中活动范围,从而提高第一传动部402的灵活性,并且使检测工装可测量不同规格的齿轮套,拓展产品的适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二支架50和第二检测装置60;第二支架50与底座10相连接;第二检测装置60与第二支架50相连接,在检测齿轮套的两个端面的平行度时,第二检测装置60的测量端与齿轮套的一个端面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支架50与底座10相连接,以实现提高第二支架50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检测装置60与第二支架50相连接,以实现在检测齿轮套的两个端面的平行度时,第二检测装置60的测量端与齿轮套的一个端面相接触。此种结构,结构简单,操作难度低,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第二支架50固定在底座10上,可防止第二支架50与底座10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了检测工装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支架50包括:支撑部502、滑动部504和旋紧螺栓506;支撑部502与底座10相连接;滑动部504套设于支撑部502上,与第二检测装置60相连接;旋紧螺栓506沿支撑部502的径向穿过滑动部504,并与支撑部502相接触。
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支撑部502与底座10相连接,以提高支撑部502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滑动部504套设于支撑部502上,并使滑动部504与第二检测装置60相连接,可实现滑动部504带动第二检测装置60沿支撑部502的轴向移动;再次,通过旋紧螺栓506沿支撑部502的径向穿过滑动部504,并使其与支撑部502相接触,以实现将滑动部504固定在支撑部502上。此种结构,结构简单,而且通过旋紧螺栓506的方式使滑动部504固定在支撑部502上,可降低检测工装的装配难度,提高检测工装的装配效率;同时,由于第二检测装置60可沿支撑部502的轴向移动,因此可实现检测工装测量不同规格的齿轮套,从而拓宽了检测工装的适用范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检测装置30为百分表;第二检测装置60为百分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检测装置30和第二检测装置60设置为百分表,可实现不仅使检测工装所测量的数据的读取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产品的工作效率,还使检测工装所测量的数据读取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检测工装测量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检测工装还包括: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所述第一标准块的侧壁上设置有标准槽,所述标准槽的尺寸与所述内槽的设计尺寸相同;所述第二标准块的高度与所述齿轮套的设计高度相同。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标准块的侧壁上设置标准槽,并使标准槽的尺寸与内槽的设计尺寸相同,同时,将第二标准块的高度与齿轨套的设计高度相同,可实现通过第一标准块和第二标准块来调整检测工装,并通过对比测量的方式来对内槽的尺寸和/或齿轮套的高度进行测量;此种方式,操作简单,尤其在测量大批量生产的齿轮套时,在对检测工装进行一次调整后,无需对检测工装再做调整,从而降低了人力,并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检测工装,用于检测齿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套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槽,所述内槽沿所述齿轮套的周向延伸,所述检测工装包括:
底座;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支架相连接;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在检测所述内槽时,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槽相接触,以检测所述内槽的尺寸和/或公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包括:
第一传动部;
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垂直;
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呈球状,与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另一端相连接,在检测所述内槽时,所述检测部至少部分嵌于所述内槽中,并与所述内槽的侧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还包括: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中,另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还包括:
第一顶丝,所述第一顶丝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所述第一传动部上,并与所述连接部相接触;
第二顶丝,所述第二顶丝沿所述连接部的径向旋紧于所述第二传动部上,并与所述连接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设置有腔体,所述第一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
所述连杆设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第一传动部由所述第一开口穿出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测量端穿过所述第二开口后与所述第二传动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口为U型口或腰型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支架相连接,在检测所述齿轮套的两个端面的平行度时,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测量端与所述齿轮套的一个端面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
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滑动部,所述滑动部套设于所述支撑部上,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相连接;
旋紧螺栓,所述旋紧螺栓沿所述支撑部的径向穿过所述滑动部,并与所述支撑部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为百分表;
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为百分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标准块,所述第一标准块的侧壁上设置有标准槽,所述标准槽的尺寸与所述内槽的设计尺寸相同;
第二标准块,所述第二标准块的高度与所述齿轮套的设计高度相同。
CN201810688393.8A 2018-06-28 2018-06-28 检测工装 Pending CN108759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8393.8A CN108759607A (zh) 2018-06-28 2018-06-28 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88393.8A CN108759607A (zh) 2018-06-28 2018-06-28 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9607A true CN108759607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74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88393.8A Pending CN108759607A (zh) 2018-06-28 2018-06-28 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96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118A (zh) * 2018-11-23 2019-03-15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壁厚测量器具及测量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7027Y (zh) * 2006-08-16 2007-09-12 王强 发电机定转子气隙测量表
CN101140156A (zh) * 2007-09-28 2008-03-12 陈硕 内孔槽轴向尺寸量具
CN103307961A (zh) * 2013-07-05 2013-09-18 安徽赛而特离心机有限公司 一种孔轴线测量装置
CN203286962U (zh) * 2013-05-28 2013-11-1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万向节轴承外圈内底平面无滚针槽外圈检具
CN103438790A (zh) * 2013-08-29 2013-12-1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沟槽检具及内沟槽的测量方法
CN203605874U (zh) * 2013-10-16 2014-05-21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内齿跨棒距测量工装
CN204555878U (zh) * 2015-02-11 2015-08-12 郭长宽 用于测试缸套高度的装置
CN205066663U (zh) * 2015-10-16 2016-03-02 重庆科技学院 磁性元件端面平行度检具
CN205245976U (zh) * 2015-10-29 2016-05-18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锁环式同步器滑动齿套v型槽对称度检具
US20160237808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Mitutoyo Corporation Inside measuring instrument
CN206656679U (zh) * 2017-04-21 2017-11-2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具
CN208505153U (zh) * 2018-06-28 2019-02-15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工装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0947027Y (zh) * 2006-08-16 2007-09-12 王强 发电机定转子气隙测量表
CN101140156A (zh) * 2007-09-28 2008-03-12 陈硕 内孔槽轴向尺寸量具
CN203286962U (zh) * 2013-05-28 2013-11-13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万向节轴承外圈内底平面无滚针槽外圈检具
CN103307961A (zh) * 2013-07-05 2013-09-18 安徽赛而特离心机有限公司 一种孔轴线测量装置
CN103438790A (zh) * 2013-08-29 2013-12-11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沟槽检具及内沟槽的测量方法
CN203605874U (zh) * 2013-10-16 2014-05-21 苏州亚太金属有限公司 内齿跨棒距测量工装
CN204555878U (zh) * 2015-02-11 2015-08-12 郭长宽 用于测试缸套高度的装置
US20160237808A1 (en) * 2015-02-16 2016-08-18 Mitutoyo Corporation Inside measuring instrument
CN205066663U (zh) * 2015-10-16 2016-03-02 重庆科技学院 磁性元件端面平行度检具
CN205245976U (zh) * 2015-10-29 2016-05-18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锁环式同步器滑动齿套v型槽对称度检具
CN206656679U (zh) * 2017-04-21 2017-11-21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具
CN208505153U (zh) * 2018-06-28 2019-02-15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工装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0118A (zh) * 2018-11-23 2019-03-15 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功能壁厚测量器具及测量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51240B (zh) 引伸计校准装置
CN105509595B (zh) 一种跳动度检测设备
CN105423883A (zh) 一种高精度自动检测检棒同轴度和跳动检测仪
CN105269405B (zh) 高速高精度激光位移动态偏摆测试仪
CN206540510U (zh) 测量两条直线导轨平行度的检验装置
CN205373688U (zh) 用于检测发动机油封压装部件的检具和校准件
CN209043609U (zh) 一种可调节叶片位置和姿态的试验装置
CN108759607A (zh) 检测工装
CN208505153U (zh) 检测工装
CN107810382A (zh) 用于在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空间中组装旋转设备的适配器元件
CN206540507U (zh) 测量两条直线导轨垂直度的检验装置
CN106092072B (zh) 一种用于铅垂线竖向变位传感器的滑轮支架
CN203561769U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固定盒及光纤端面测量装置
CN211262103U (zh) 一种几何空间孔轴夹角及偏移量测量装置
CN209485210U (zh) 混凝土裂缝宽度变化情况检测装置
CN106767317A (zh) 齿轮内孔环凹槽与外端面直线距离检具
CN109827493A (zh) 一种测量开口槽底到中心距离的测具及测量方法
CN109764846A (zh) 一种钻头直径测量装置
CN209432098U (zh) 减速电机间隙偏角测试装置
CN209246861U (zh) 一种风机蜗壳检验装置
CN209588935U (zh) 一种测量开口槽底到中心距离的测具
CN206609382U (zh) 齿轮内孔环凹槽与外端面直线距离检具
CN207963703U (zh) 一种简易检测两台阶平面之间距离的工具
CN209043171U (zh) 相对高度测量仪
CN207610646U (zh) 圆柱深孔底部螺纹位置度检测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10

Address after: Room 582, Jinfan incubation base, No. 966, Jinfan street, Wuche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Wanliyang New Energy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025 No. 3999, rainbow West Road, Jinhua,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WANLIYANG TRANSMISSION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