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57165A - 水柴油机 - Google Patents

水柴油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57165A
CN108757165A CN201711500876.2A CN201711500876A CN108757165A CN 108757165 A CN108757165 A CN 108757165A CN 201711500876 A CN201711500876 A CN 201711500876A CN 108757165 A CN108757165 A CN 108757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ressure
gas
air
part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50087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宣浩
赵兴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150087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57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57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57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7/00Methods of operating engines involving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anti-knock agents to combustion 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s of engines
    • F02B47/02Methods of operating engines involving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anti-knock agents to combustion 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s of engines the substances being water or stea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5/00Engine-pertinent apparatus for adding non-fuel substances or small quantities of secondary fuel to combustion-air, main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 F02M25/022Adding fuel and water emulsion, water or steam
    • F02M25/025Adding water
    • F02M25/03Adding water into the cylinder or the pre-combustion cham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Abstract

水柴油机,最简洁的原理如下:如摘要附图所示,气缸中的总压强,是两种气体的分压强之和,液态越多,该气体的分压越小,总压强也越低。气缸中只有水、干空气,活塞往复运动。压缩时,气体温度升高水蒸发,产水蒸汽分压强。但是水吸收热量,蒸发有一个迟滞时间,水蒸汽的分压强,不能立即增强。膨胀时,水蒸汽不可能提前就被凝结析出让分压强减小的,所以,同样活塞在A点的位置。若是压缩,则气缸内压力低,压缩就省力。若是膨胀,则气缸内压力就高,作功就有力。这是压缩消耗的功小,膨胀产生的功大。

Description

水柴油机
技术领域:
热能动力工程,制冷工程,能源工程。定容加水形成混合气体为工质的热机及热机循环方法。
背景技术:
湿空气透平装置循环,是蒸汽掺混的并联的双工质循环(资料来自《工程热力学》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严家录、王永青)水的加热汽化在等压过程中实现。水蒸汽产生的分压,不能累加到总压中去(指未能自动提升工质的压力)。道尔顿分压定律,新的认识被发现,可以制造新的热能动力装置。
实验介绍:第一个实验罐子里的干空气加热到摄氏100度,一个大气压,盖紧后,往罐子里注少许水,再加热到摄氏100度,此时的压强升高到2大气压,再看实验,对照道尔顿分压定律,实验与理论吻合。第二个实验,空矿泉水瓶,加入少许酒精,盖紧,等一会儿,拧开盖子,气喷出。这酒精吸收瓶中的气体热量,让气体降温,也提高了空气压力(这时的空气是水、酒精的混合气)。
17岁高三学生的小发明,是特别重大的发明创造。
发明创造内容:定容条件下,干空气加入水变成湿空气,作功能力增大。其实验与理论及工程应用介绍如下:
1、实验:干空气,在封密的刚性罐子内,温度摄氏100度,压强1大气压(表计压力0)。加入少许水,也温度到100度,然后压强就会升高到2大气压(表计压力1)。罐子内一个大气压,相对于环境1大气压,没有作功能力;现在因水的加入变成2大气压,就有了作功能力。
2、理论:这个实验,来自对《道尔顿分压定律》的理性思考,若不等于2个大气压,那么混合气体的总压强就不是各气体的分压强之和了。那么这个《道尔顿分压定律》不就错了?这实验是重复证明了《道尔顿分压定律》(公元1802年)
这实验还有更多的意义:
A、《道尔顿分压定律》的总压强等于分压强之和的定律,变更成“产生分压强,就提高了总压强,而增大气体作功能力的定律,这就是全新的新定律。
混合气体(湿空气)的体积,仍等于原空气的体积,而不是热力学教科书的“总体积等于分体积之和”,丰富了教科书所没有的内容。也可以这样说:“气体混合的时候,某气体的分体积被缩小了”,这是因为按教科书的观点去认识湿空气的体积,再去计算空气的分体积,这个空气的分体积已小于原先罐子里的干空气的体积了(即罐子容积)即“气体混合的时候,某种气体被压缩了。”
B、罐子里的气压,从1大气压逐步升高到2大气压,水只从摄氏100度的热原吸热,不必高向高于摄氏100度的热源吸热(通常,大于1大气压,水到100度,已不能从这个热源吸热蒸发),这是低温热源当高温热源使用了。
C、为三、四十年前的“水变油骗局”翻案,那时有运输车队的驾驶劳模,摸索出节油经验,是往燃料里加水。科学家不知这个“分压强提高总压强”而提高作功能力的道理,举报假科学,把驾驶员劳模坐了牢。
气体混合熵不变,是新认识,它巅复了传统热力学。
气体混合,熵不变定律的例子。
环境温度,气体温度都是T,如同为300K。环境压强为0.1MPa。A气体是氧气,数量32千克,压强0.2MPa,等温膨胀至0.1MPa的技术功为32RTIn0.2/0.1。B气体是氮气,数量28千克,压强为0.2MPa,其为RT In0.2/0.1.未混合前的为2RTln0.2/0.1。
A气体与B气体混合成C气体,C气体是富氧空气。C气体的分子量30,C气体的数量60千克。C气体的也是2RTln0.2/0.1。这说明:混合前,混合后,外界没有能量加入,气体的作功能力没有变化,这当然只有可逆过程,可逆过程是绝热当然是等熵的。
《公理化热力学的逻辑、数学、事实、工程》(哈工大出版社2016编者赵兴龙,)以下简称“新热学书”指出:温度、压强相等的两种气体混合,熵不变。
氧气、氮气,混合成空气。二个大气压空气,膨胀到1个大气压的作功过程,的功的计算,不是按氧气、氮气的分压强去计算的。但可以用氧气、氮气也是二个大气压去计算。现在,二个大气压的饱和湿空气,膨胀到1个大气压,计算其作功的过程,遇上新课题:水蒸汽也按二个大气压、摄氏100度去计算,而这个“二个大气压摄氏100度”的水蒸气是不存在的,解决这个新课题用实验则是很简单,以“思想实验”去预测实际实验:二大气压的饱和湿空气,绝热膨胀到1大气压,是绝热减熵的过程。推理如下:干空气作功按等熵计算,微元功dw=pdv。水蒸气再参与帮助了作功,就是干空气作出更多的功,就是dw>pdv了,这正是绝热减熵的特征之一。
《道尔顿分压定律新认识》:
1802年道尔顿的分压定律,倒过来运用,可让低温热源当高温热源使用,且实验证实,更有理论解释。
实验如下:空罐子,装干空气,加热100度摄氏,压强1大气压,密闭后再往罐子加点水,也吸热到100度,罐子内的压强升高到2大气压,这说明水从100摄氏度环境吸热,全部气化,达到部分水必须从近120摄氏度吸热的效果。这就是低温热源当高温热源使用。
这个实验,是等容条件下用液体蒸发开始,产生混合气的,附合道尔顿分压定律的实验,对实验的新认识是极大的发明创造,推翻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子运动论解释这一现象:本来,2大气压,在摄氏100度,水不会蒸发。
罐子里全是水(水、饱和水蒸汽)100摄氏度,水、饱和水蒸汽处于平衡状态,分子的运动,有水蒸汽分之进入水,又有水分子进入水蒸汽。举例:10个水分子离开水变成10个水分子蒸汽,就有10个水蒸汽分子变成水。保持了平衡。现在罐子里还有空气,总压强超过大气压,那么,同样在摄氏100度时,10个气体分子撞击水面,也有十个水分子离开水变成蒸汽。但是,10个气体分子撞击水面,这10个气体分子只有若干个是水蒸汽分子,空气分子不会进入水。这样的情况就是少于10个蒸汽水分子进入水,也有10个水分子离开水变成蒸汽。于是罐子里的气体的压强在接近2大气压,摄氏100度,水也在吸热蒸发。。这是分子运动的有序选择,10个气体分子撞击水面,只有5个水蒸汽分子进入水,也有10个水分子变成蒸汽。
水蒸汽分子与空气是不全同的分子,撞击水面,撞击力产生的作用的效果相同,而气体分子进不到水里。最后,离开水,进入混合汽体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是因为混合气体分子也阻止水分子离开水。
道尔顿分压定律新认识,可以运用于热能动力(包括制冷工程);液体蒸发的分压,提高总压,更强大的力推动活塞作功,提高热效率。
举例:水的临界点:T=647.14K,即373.99度摄氏,P=22.064Mpa。
罐子里空气压力221大气压,温度374度摄氏,加入水,再加温至374度摄氏,得到440个大气压左右。这样,374度摄氏的热源,其效果如同700度摄氏的热源了(水蒸汽热力数表,有600度摄氏,300大气压对应的数据)。可大大提高热利用效果。
混合气体的产生方法的创新。甲乙气体混合,传统工程热力学教科书认识,气体的分体积小于总体积(总体积是分体积之和)。而这里的空气、水蒸汽混合气的形成,其总体积仍等于原先的空气分体积。
气体混合,总体积等于分体积的方法,是创新的方法。本方法抽象性介绍如下:A气体,称做母气体(如空气),B气体称作子气体(如水蒸汽)。A气体在密闭的刚性容器中,B气体还处在液体状态,也已在容器中。温度升高,B气体产生,A、B气体混合,这时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仍等于容器容积,等于原来A气体的分体积。
母气体,选热容量大些的;子气体选汽化热小些的,可以提高本发明的热机的性能。凡任何制冷剂,及其它液体如乙醇,四氯化碳,酒精等等的都可以选作子气体或母气体。
母气体是空气,子气体是水(水蒸气)再加子气体氟利昂。这样,分压强有三个气体相加,而混合气体的体积自然是混合前的母气体体积。还可推想到,一种母气体,多种子气体的混合,而让总压强提得更高,作机械功的能力更强。
4份氮气,1份氧气,同温度同压强,组成混合气体空气,氮气的分体积小于总体积。让空气的总体积也等于原先混合前的氮气的分体积,不给它施加机械功是不可能做到的。而被现在的创新方法做到了气体的循环,这样进行:一定压强的空气,可逆绝热膨胀,出现部份液态氧,再等温压缩出现更多液态氧及氮气。(氮气、氧气的混合气体空气已分离)等容加热,形成空气的体积即是原先氮气的体积。
同温同压的气体混合,出现吉布斯佯谬,因气体混合熵不增大,这佯谬已纠正为真谬。非理想气体的混合,谈论分体积、分压强也会产生悖论。所以,具体的分压强,分体积的值以实验为准。
悖论讲解:空气,水蒸汽混合。空气是理想气体,计算空气的分压强与分体积,可按理想气体计算,计算出了空气的分压、分体,实际已确定了水蒸汽的分压、分体积。而如果,先算水蒸汽(按热力数表,这显然不是理想气体)的分压、分体积,那么空气的分压、分体积也算出,空气则不是理想气体了。
中国科技史上(1980年左右)曾有过“水变油的科技骗局”,劳动模范节油标兵,是汽车驾驶员搞技术革新,汽油机吸进水而达到节约汽油的效果,也有柴油加水而节油的真实事件。由于不知道内燃机燃烧产物的气体,在定容时水蒸发而大幅度的提高压力,这一当今才发现的定律,这种加水节油技术被当作科技作假而消失。所以,当今之前不存在内燃机科学的“加水节油”技术。只存在盲目的,传说的,被当作笑话的“加水节油”技术。
发明内容:
用具体的机械设计实现的方式。
类似于柴油发动机的四冲程设计。进气吸进空气,也带进水,水在活塞顶上,压缩快结缩时(此时气体压力221大气压,温度低于370度摄氏),活塞顶上的水拨在炽热体上,水温升高到临界点,气缸压力超400大气压,然后就是作功,排气行程。炽热体,就是一根hxs紫铜棒,一端进入燃烧室(指压缩终了,活塞顶与气缸盖形成的空间)一端被火焰烧热,持续不断烧热。
这一实现方式,有很多变通的方法,如:通常的汽油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进气时,水也吸入;通常的柴油发动机,在气缸盖内的喷油头附近装喷水头。通常的汽油机的缸盖上加喷水头。用水代替部份燃料,是水的蒸发形成混合气体,水蒸汽的分压提高了气缸原先气体的压力,使之作功能力更大。
湿饱和空气中,干空气、水蒸汽的量的比例的估算。按理想气体,同温、同压的摩尔千克的体积相同,去计算。饱和水蒸汽的数据:摄氏100度1大气压,摄氏200度15大气压,摄氏300度85大气压等等,就算出了比例。
摄氏374度,220大气压。过了水的临界点之后,干空气与水蒸汽的比例可以任意,是由于干空气的分压强可以高于水蒸汽的分压强。总压强仍是两分压强之和。这让水蒸气的作功能力变得很大。如:干空气500大气压,水蒸汽220大气压,总压720大气压,那么摄氏374度的水蒸汽以720大气压的作功能力去作功。
1、工程应用
A、柴油机(四冲程、二冲程)在喷油之后,再喷水,可把作功行程开始时的压力提高很多。
数据举例:让柴油机喷油燃烧压力达225大气压、温度2000度,压力、温度都超过了水的临界点,再喷水,水蒸发的水蒸汽分压也是225个大气压,于是,作功行程开始时的压力就达到450个大气压,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大增。这个柴油机喷油燃烧后喷水的作用是让压力提高一倍,温度下降一点点(所喷的水从气缸盖燃烧室壁面吸热多一些).
然后,作功能力大增,排气温度大降,这水蒸汽已变成冰霜状态。(这里论述和改进:柴油机喷油燃烧产生高温2200K,高压100大气压。喷水后,温度、压力都降7折,压力为70大气压。水蒸汽产生分压也70大气压,总压力达140大气压,作功能力已从100大气压提高到140大气压,这喷水的效能,让柴油机的功率提高到1.4倍以上)。
喷水提高压缩终了压力的柴油机(简称“水柴油机”)
“水柴油机,”分两类,一类是喷油之后再喷水。再一类就是完全不喷油,只喷水。热量来自气缸盖表面的高温热源。气缸盖的温度,摄氏400度,是低品位热能,来自其它热机的余热。只喷水的“水柴油机”,其原理是:燃烧室采用涡流室,涡流室可以贮存水,贮水部位与气缸盖隔热。进气时,即向涡流室注水,压缩快终了时,气体进入涡流室把水吹溅,水与气缸盖燃烧室的壁面接触传热及与压缩结束的高温气体接触,水就蒸发,产生水蒸气分压,让总压力升高,开始作功行程。
“水柴油机”,最简洁的原理如下:
气缸中只有水、干空气,活塞往复运动。压缩时,气体温度升高水蒸发,产水蒸汽分压强。但是水吸收热量,蒸发有一个迟滞时间,水蒸汽的分压强,不能立即增强。膨胀时,水蒸汽不可能提前就被凝结析出让分压强减小的,所以,同样活塞在A点的位置。若是压缩,则气缸内压力低,压缩就省力。若是膨胀,则气缸内压力就高,作功就有力。这是压缩消耗的功小,膨胀产生的功大。
压缩、膨胀,这么一个循环,温度要变低,要向环境吸收点热,恢复原状,再压缩、膨胀,温度变低再吸点热。
可以设想用氢气与液氮,形成混合气,吸收环境热而产生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机械运转原理图。图2是水与空气隔开加热,水变水蒸气后再混合的热力循环的热力过程图。图3是水与空气不隔开加热形成混合汽的热力过程图。图4是通常柴油机改装成本发明装置的示意图。图5、图6是向一个热源吸热而不放热,而作出机械功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 序号 名称对照:1、进气门;2、活塞;3、曲柄连杆;4、排气门;5、炽热体;6、加热器;7、凸肩;8、气缸;9、透热隔膜;10、喷水器;11、气缸的传热段;12、气缸的绝热壁;13、液态氧;
机械实施例:
对附图1的原理说明(见0011)
附图2 水 空气循环图。图2的B图、C图分别是混合气体循环的 温熵图,压容图。
图2B,图2C对照图2A。水与干空气(6度摄氏的饱和湿空气,当干空气处理),用透热隔膜9分开。活塞由凸肩定位,保证气缸8的最小容积。
活塞2的重量,保证气缸内的混合气体的最高压力为0.2MPa。介绍ab过程,a点状态是温度6度摄氏,水与空气温度相同,压强相同。b点状态,温度100度,隔透热隔膜9的上面是干空气。下面是水、饱和水蒸汽,压强为0.1MPa。循环由a、b、c、d、e构成。a-b吸热,容积不变。b-c吸热容积不变,压强逐步到达0.2Mpa温度升到摄氏120度。c-d等压吸热,活塞升高到图A的d点。d-e绝热膨胀过程,活塞升高到图A的e点。e-d为等温压缩过程,放热。在图B温熵图,图C压容图各点a、b、c、d上标出。
图3说明,图3水与干空气不用隔膜分开一起加热。a-b,等容过程,压力升至0.2MPa,温度100度摄氏,水在100度摄氏汽化。此时的状态是:空气是饱和湿空气,这混合气体的分压强各为0.1mpa,还有部分水末蒸发。
b-c等压吸热,温度到120度摄氏。
c-d等压吸热,水蒸发完毕。d点的状态等于图2的d点状态(去掉透热隔膜后的d点状态)。
比照图2、图3的压容图,完全相同。所以,吸热量相同作功相同。
比照图2、图3的温熵图,吸热段,图2,cd段才开始水蒸发,吸热温度需120度。而图3的B图,吸热温度低于100度到100度已有水蒸发为蒸汽。只有少量的水在120度蒸发(其实还低于120度)。
图2的循环是可逆过程(去除透热隔膜形成混合气体,熵不增大,即作功能力没有变小)
a、b、c、d的过程是可逆过程,熵增为积分dq/T,dq/T
dq/T=S-s 因图3的吸热段温度T小一些,积分dq/T就大一些,出现热力学第二定律反例,积分dq/T>S-s。“新热力学书”已指出两个例子,这是第三个例子。分子运动论解释是:水蒸发,水分子注入空气分子的间隙中,混合气体的体积等未混合前的体积,压力增大了一个水分子的压强。
这是加热过程,加热温度从摄氏6度升到摄氏100度。
介绍bc过程:继续加热,吸热温度100度到120度摄氏。是等容过程,压力0.2MPa。d透热隔膜,水蒸汽与干空气混合。因没有增熵,温度也不变,所以,仍在d点。介绍cd过程:继续加热,水全部变为饱和蒸气,活塞8升高。到d点。此时,去除。接着是de过程,绝热膨胀至温度6度摄氏。
ea过程是等温放热过程,也是压强则为2×0.009325MPa,空气的分压与水的分压相等。总压是分压的两倍。
已形成循环,压容图是图2C图。
实施例 图4
类似于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喷油头改作喷水装置。进气时,吸进空气。压缩终了,迅速喷入水。水喷完了,吸收空气热,压力增大,膨胀时作出超过压缩过程的功。
喷水也可以提前喷入,在进气结束,压缩开始进行时喷水,这里空气是母气体,水(水蒸汽)是子气体。
排气门打开,气体还有较高压力,进入涡轮机,让气体膨胀至更低的压力。
柴油发动机的结构很多,如对置活塞发动机,发出气马力也可以被本发明创造利用。
实施例5
用运转的估计参数举例
热能机械、制冷专业的技术人员很容易热工数据。这里就只用举例数据讲解。进气,空气温度摄氏30度,压缩温度摄氏500度,压力25大气压,但是水产生水蒸汽,温度摄氏200度的分压是15个大气。膨胀时则以蒸汽分压15大气压加空气分压强15大气压(母气体被水吸热,温度下降,压力下降)总压30大气压推动活塞的。
膨胀之后,温度下降到零下5摄氏度。所以,这热机,吸进气体温度高,排出气体温度低,这温差下的热量差,就是发动机的作出的功。
实施例6
如图5所示,气缸中有氮气、液氧,活塞在下止点(气缸中的气体体积最大)。绝热压缩至体积最小时,液氧气化,形成混合气,总压强增大,推动活塞作功。11是气缸的传热段,吸收环境热。12是气缸的绝热壁,让压缩热保持,让液氧气化。如此,往复运动,压缩的功小,膨胀的功大。如图6所示。
图6所示,是压缩与膨胀的活塞受力比较图,是产生机械功的示意图,活塞往下,是压缩,水受热蒸发有滞后作用,水蒸汽少,水蒸汽分压小,总压也小,压缩需要的功要小。活塞往上,是膨胀,水凝结出不会提前,水蒸汽多,分压大,总压大,对外作功也大。普通的柴油机,作如下改装:进气门、排气门永远关闭,喷油泵也拆除。气缸只有空气、水。活塞往复上下,也能作出机械。气缸会变得越来越冷,需向外界吸入热量。
因活塞环会有漏气漏水,这样,只需补充些气、水即可。
1、一种热力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其工质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组成。在循环的某一时段,一种或多种气体在容器中,另一种或多种气体作为液态物质也存在这一容器中。
2、其特征是一台汽油机或柴油机,设有让水进入气缸的装置。
3、其特征是由氧、氮组成工质。
4、其特征是:循环由绝热膨胀,吸热、绝热压缩三个过程组成。
5、其特征是一台永远关门进气门、排气门的活塞式内燃机。
6、0007中的母气体,子气体是相对,如氧气与水蒸汽,氧气是母所体。氮所与氧气,则氧气是子气体。此说明书所说的水,泛指子气体。
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其工作特征是:
由二种或二种以上单质组成工质,一种单质称作母气体,另一种或多种单质称作子气体。在工作循环中,母气体是气态的,子气体是液态气态变化的。
柴油机或汽油机,燃烧室由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如涡流室、空气室、预燃室等)组成。水注入副燃烧室,注入时间在进气或压缩冲程。喷油器或点火塞装在主燃烧室或副燃烧室。

Claims (7)

1.一种热力循环方式,其特征在于其工质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组成。在循环的某一时段,一种或多种气体在容器中,另一种或多种气体作为液态物质也存在这一容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一台汽油机或柴油机,设有让水进入气缸的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由氧、氮组成工质。
4.根据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循环由绝热膨胀,吸热、绝热压缩三个过程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其特征是一台永远关门进气门、排气门的活塞式内燃机。
6.一种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其工作特征是:
由二种或二种以上单质组成工质,一种单质称作母气体,另一种或多种单质称作子气体。在工作循环中,母气体是气态的,子气体是液态气态变化的。
7.柴油机或汽油机,燃烧室由主燃烧室与副燃烧室(如涡流室、空气室、预燃室等)组成。水注入副燃烧室,注入时间在进气或压缩冲程。喷油器或点火塞装在主燃烧室或副燃烧室。
CN201711500876.2A 2017-12-19 2017-12-19 水柴油机 Pending CN108757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500876.2A CN108757165A (zh) 2017-12-19 2017-12-19 水柴油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500876.2A CN108757165A (zh) 2017-12-19 2017-12-19 水柴油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57165A true CN108757165A (zh) 2018-11-06

Family

ID=6398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500876.2A Pending CN108757165A (zh) 2017-12-19 2017-12-19 水柴油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5716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0526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刘国利 内燃机燃气热损转换提高输出动力法系列
WO2009004439A2 (en) * 2007-06-12 2009-01-08 Hunt Robert D Ultra-low-temperature power cycle engine
CN101430145A (zh) * 2007-11-05 2009-05-13 罗志荣 气压-热力膨胀式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84847A (zh) * 2007-11-05 2010-07-21 罗志荣 气压-热力膨胀式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43086A (zh) * 2009-07-07 2011-01-12 邹长江 内燃机
CN102705111A (zh) * 2010-10-19 2012-10-03 王树杰 新一代热机
CN103257216A (zh) * 2013-05-14 2013-08-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料十六烷值的测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0526A (zh) * 2003-07-31 2005-02-16 刘国利 内燃机燃气热损转换提高输出动力法系列
WO2009004439A2 (en) * 2007-06-12 2009-01-08 Hunt Robert D Ultra-low-temperature power cycle engine
CN101430145A (zh) * 2007-11-05 2009-05-13 罗志荣 气压-热力膨胀式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CN101784847A (zh) * 2007-11-05 2010-07-21 罗志荣 气压-热力膨胀式循环方法及其装置
CN101943086A (zh) * 2009-07-07 2011-01-12 邹长江 内燃机
CN102705111A (zh) * 2010-10-19 2012-10-03 王树杰 新一代热机
CN103257216A (zh) * 2013-05-14 2013-08-21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燃料十六烷值的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84105B2 (ja) 定圧で連続的に「低温」燃焼し、アクティブチャンバを備えた低温エンジン−コンプレッサユニット
US4426847A (en) Reciprocating heat engine
US8661816B2 (en) Hybrid combustion energy conversion engines
US4393653A (en) Reciprocating ex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2690280B1 (en) Injection device
JP2004513282A (ja) 特に車両駆動装置としての蒸気熱機関を運転する方法
CN112127993A (zh) 一种液氢液氧直喷活塞式内燃动力系统
EP0043879A2 (en) Reciprocating external-combustion engin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WO2016000402A1 (zh) 一种高压储能热能动力机器及其做功方法
JP2006299978A (ja) 熱機関
JP2010285977A (ja) 水素専用コンプレッサー内蔵式6行程エンジン
WO2011088752A1 (zh) 低熵混燃循环热动力系统
US8353159B2 (en) Combustion engine with heat recovery system
CN108757165A (zh) 水柴油机
CN203669997U (zh) 采用燃料和液态气体的混合动力装置、系统
CN108223196A (zh) 定容加水形成混合气体为工质的热机及热机循环方法
CN1138907C (zh) 六冲程内燃机
US20090320476A1 (en) Cryogenic engines
US20070245734A1 (en) Internal steam engine
RU2549745C2 (ru) Способ работы двухтактного двигателя внутреннего сгорания с водородом в качестве горючего и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энергии выхлопа в пульсационной трубе
CN104564159B (zh) 利用环境热能的改进型动力装置及改进型动力系统
CN103711680B (zh) 采用燃料和液态气体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动力输出构建方法
RU2355900C2 (ru) Способ преобразования тепловой энергии
CN103711573A (zh) 采用燃料和直喷液态气体的混合动力装置、系统及动力输出构建方法
CN203669996U (zh) 采用燃料和直喷液态气体的混合动力装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