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31652B -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31652B
CN108731652B CN201810347660.5A CN201810347660A CN108731652B CN 108731652 B CN108731652 B CN 108731652B CN 201810347660 A CN201810347660 A CN 201810347660A CN 108731652 B CN108731652 B CN 108731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frame
longitudinal beam
clamp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476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31652A (zh
Inventor
刘爽
朱东平
李新峰
李扬寰
刘谨源
李新宇
王阳建
廖文龙
向辉龙
杨楠
卢建新
叶俊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476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31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31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1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31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31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02Active optical survey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施工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偏位检测装置,其与全站仪配合使用,将全站仪置于护筒周侧,检测架横置在护筒的上端口之上,支撑架的一端与检测架连接且另一端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调节支撑架以使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驱动机构设于检测架上,操控机构和反光件均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反光件在平行于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借助全站仪与反光件的配合,确定护筒的水平中心,操控机构设于所述检测架中临近所述护筒的内筒壁或外筒壁的位置处以供操作人员位于护筒周侧操动操控机构,无需操作人员站在护筒端口上,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而且检测过程中,检测架不会发生变形,提高检测精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施工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满足经济快速发展和方便人们生活出行的要求,大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开工建设。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为满足桥梁工程建设的需要,桩基础作为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被广泛采用,桩基础一般分为钻孔灌注桩和预制桩。其中钻孔灌注桩占桩基础施工中的比重约70%,泥浆护臂作业为我国目前主要作业方式。
在桩基础施工前需埋设钢护筒,钢护筒位置是否满足钻孔需要,需对护筒位置进行检测。目前,常用的检测手段是在护筒口用木板或槽钢搭设平台,在平台上对桩基中心进行放样,检查护筒到桩基中心距离是否满足要求,一方面,技术人员站上平台进行放样会造成平台变形,影响检测的精确性;另一方面,护筒具有口径较大、中空以及埋设较深的特点,技术人员站在平台上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入孔内,非常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位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检测精度低并且无法确保检测技术人员的安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偏位检测装置,用于与全站仪配合以标定护筒的上端口的水平中心,并与水平面在埋设所述护筒之前的放样中心进行比对检测。所述偏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一参照平面的检测架、与所述全站仪配合工作的反光件、连接于所述检测架并用于驱动所述反光件在平行于所述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的驱动机构、用于操控所述驱动机构来驱动所述反光件移动的操控机构以及搭放于所述护筒的上端口并支撑所述检测架且用于调整所述检测架摆放状态以使所述参照平面能够从与所述水平面交错调整至与所述水平面平行的支撑架,其中,所述操控机构位于所述检测架中临近所述护筒的内筒壁或外筒壁的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卡脚架和一个第二卡脚架,所述第二卡脚架的一端部与各所述第一卡脚架的一端部均与所述检测架连接且另一端部均搭放于所述护筒的上端口,两所述第一卡脚架与一个所述第二卡脚架呈三角形布置,所述检测架通过两所述第一卡脚架分别调整所述检测架的摆放状态以使所述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各所述第一卡脚架包括调节手轮、螺杆以及卡脚,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手轮连接且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卡脚并相对于所述卡脚自由转动,所述卡脚于与所述螺杆相背离的端面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卡套于所述护筒的上端;
所述检测架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两螺纹孔,各所述螺杆分别穿设于一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所述检测架的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架为T型梁且包括横梁以及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纵梁,所述纵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长度,两所述第一卡脚架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部,所述第二卡脚架设于所述纵梁中远离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卡脚架可相对于所述检测架滑动,所述第二卡脚架具有在与所述检测架滑动配合时滑向或滑离各所述第一卡脚架的滑动调节状态以及在所述第二卡脚架搭放于所述护筒的上端口时固定于所述检测架的紧固状态;
所述第二卡脚架包括套筒、支撑杆以及卡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外筒壁连接且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卡座并相对于所述卡座自由转动,所述卡座于与所述支撑杆相背离的端面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卡套于所述护筒的上端;
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纵梁并与所述纵梁滑接配合;
所述第二卡脚架还包括锁止件,所述第二卡脚架在所述卡接口卡套于所述护筒的上端时通过所述锁止件锁止于所述纵梁。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节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架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纵向传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反光件沿着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横向传动组件,所述调节架包括横置于所述纵梁的主架体,所述反光件置于所述主架体上,所述纵向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部与所述操控机构连接且其动力输出端部与所述主架体连接,所述横向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部与所述操控机构连接且其动力输出端部与所述反光件连接;
所述主架体于其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滑接槽,所述滑接槽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滑接槽套设于所述纵梁的上部并与所述纵梁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传动组件包括横向传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连接轴、动力传递组以及具有外螺纹的动力输出轴,所述横向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反光件包括反光镜、连接杆以及连接套,所述反光镜与所述连接套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连接套的套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
所述操控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横向调节钮,所述横向传动轴中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背离的端部与所述横向调节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于与所述纵梁相面对的位置处开设有横向容槽并于与所述纵梁相背对的表面开设与所述横向容槽连通的横向调节孔,所述纵梁于与所述横梁相面对的端面向远离所述横梁方向开设有动力输入腔并于所述动力输入腔的腔壁开设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动力输入腔与所述横向容槽连通;
所述主架体具有开口腔,所述开口腔的开口朝上并沿着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主架体于所述开口腔的腔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并连通;
所述横向传动轴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其一端部穿过所述横向调节孔并与所述横向调节钮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均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内,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并伸入所述动力输入腔内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所述开口腔内并转动支撑于所述开口腔腔壁,所述动力输出轴相对位于所述纵梁上方且置于所述开口腔且其两端转动支撑于所述开口腔的两相对腔壁,所述动力传递组置于所述开口腔内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连接套置于所述开口腔内,所述反光镜位于所述主架体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传动组件包括纵向传动轴和具有内螺纹孔的螺纹套管,所述横梁于与所述纵梁相背对的表面开设与所述横向容槽连通的纵向调节孔,所述纵向传动轴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其一端部穿过所述纵向调节孔且另一端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调节架还包括推动梁,所述推动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接槽的两相对槽壁,所述推动梁设有与所述纵向调节孔相面对的推动孔,所述螺纹套管嵌于所述推动孔,所述纵向传动轴的螺纹端部插于所述螺纹套管内并与所述螺纹套管螺纹连接;
所述纵梁于所述动力输入腔的两相对侧腔壁分别开设有两纵向滑孔,各所述纵向滑孔均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动梁穿过两所述纵向滑孔;
所述操控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纵向调节钮,所述纵向传动轴中与所述推动梁相背离的端部与所述纵向调节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向梁、第二纵向梁和连接套管,所述第一纵向梁的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部套接所述第一纵向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纵向梁的一端部,所述动力输入腔以及两所述纵向滑孔均设于所述第一纵向梁,且各所述纵向滑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梁中与所述横梁相背离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偏位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检测架摆放状态的校定件,所述校定件具有校定中心和游离的校定目标,所述校定目标在所述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时落入或指向所述校定中心并在所述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所述水平面不平行时偏离所述校定中心。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偏位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偏位检测装置与全站仪配合使用,将全站仪放置在护筒周侧的地面上,偏位检测装置的检测架横置在护筒的上端口之上,偏位检测装置的支撑架的一端与检测架连接且另一端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用于支撑检测架以使检测架处于平稳状态,通过支撑架调整检测架摆放状态以使检测架的参照平面能够从与水平面交错调整至与水平面平行这是标定护筒端口水平中心的前提条件。偏位检测装置的驱动机构设于检测架上,反光件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反光件在平行于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并借助全站仪与反光件的配合,即反光件接收全站仪发出的检测光束,并将该光束反射至全站仪,通过全站仪确定反光件所处的位置与理论中心点的偏差,调节与驱动机构连接的操控机构以使驱动机构驱动反光件在平行于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直至全站仪显示偏差为零,此时反光件所在的位置为护筒的上端口的水平中心,再将该水平中心与埋设所述护筒之前的放样中心进行对比,以确定护筒埋设是否发生偏移以及偏移量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该偏位检测装置的操控机构设于所述检测架中临近所述护筒的内筒壁或外筒壁的位置处以供操作人员位于护筒周侧操控操控机构。因此,该偏位检测装置的结构,一方面,无需操作人员站在护筒端口上,只需站在护筒周侧便可完成检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检测过程中,始终无外力施加在检测架上,即检测架不会发生变形,提高检测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位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偏位检测装置的内部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卡脚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卡脚架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反光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GDA0001688018250000061
Figure GDA00016880182500000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它可能通过第三部件间接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偏位检测装置,用于与全站仪配合以标定护筒的上端口的水平中心,并与水平面在埋设护筒之前的放样中心进行比对检测,全站仪放置于护筒周侧。偏位检测装置1包括具有一参照平面的检测架100、与全站仪配合工作的反光件300、连接于检测架100并用于驱动反光件300在平行于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的驱动机构400、用于操控驱动机构400来驱动反光件300移动的操控机构500以及搭放于护筒的上端口并支撑检测架100且用于调整检测架100摆放状态以使参照平面能够从与水平面交错调整至与水平面平行的支撑架200,其中,操控机构500位于检测架100中临近护筒的内筒壁或外筒壁的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偏位检测装置1与全站仪配合使用,将全站仪架设在护筒周侧,并设站,偏位检测装置1的检测架100横置在护筒的上端口之上,偏位检测装置1的支撑架200的一端与检测架100连接且另一端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用于支撑检测架100以使检测架100处于平稳状态,通过支撑架200调整检测架100摆放状态以使检测架100的参照平面能够从与水平面交错调整至与水平面平行,使检测架100达到水平状态,这是标定护筒端口水平中心的前提条件。偏位检测装置1的驱动机构400设于检测架100上,反光件300与驱动机构400连接,驱动机构400驱动反光件300在平行于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并借助全站仪与反光件300的配合,即反光件300接收全站仪发出的检测光束,并将该光束反射至全站仪,通过全站仪确定反光件300所处的位置与理论中心点的偏差,调节与驱动机构400连接的操控机构500以使驱动机构400带动反光件300在平行于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直至全站仪显示偏差为零,此时反光件300所在的位置为护筒的上端口的水平中心,再将该水平中心与埋设护筒之前的放样中心进行对比,以确定护筒埋设是否发生偏移以及偏移量是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该偏位检测装置1的操控机构500设于检测架100中临近护筒的内筒壁或外筒壁的位置处以供操作人员位于护筒周侧操控操控机构500。因此,该偏位检测装置1的结构,一方面,无需操作人员站在护筒端口上,只需站在护筒周侧便可完成检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检测过程中,始终无外力施加在检测架100上,即检测架100不会发生变形,提高检测精确度。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支撑架200包括两个第一卡脚架210和一个第二卡脚架220,第二卡脚架220的一端部与各第一卡脚架210的一端部均与检测架100连接且另一端部均搭放于护筒的上端口,两第一卡脚架210与一个第二卡脚架220呈三角形布置。这样,不仅提高支撑的稳定性,还降低了操作的繁琐性。检测架100通过两第一卡脚架210分别调整检测架100的摆放状态以使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这样,第二卡脚架220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调节两第一卡脚架210的支撑高度以使检测架100参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达到水平状态,这样,提高护筒的上端口中心点的标定精度。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高度为检测架100与护筒的上端口之间的距离。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各第一卡脚架210包括调节手轮211、螺杆212以及卡脚213,螺杆212的一端与调节手轮211连接且另一端限位于卡脚213并相对于卡脚213自由转动,卡脚213于与螺杆212相背离的端面开设有卡口201,卡口201卡套于护筒的上端。卡口201为U型口、V型口等,形状不局限,只需满足能够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并且不发生水平移位即可。
检测架100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两螺纹孔101,各螺杆212分别穿设于一螺纹孔101并与螺纹孔101螺纹配合,调节手轮211位于检测架100的上侧。
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进一步地,螺杆212包括一端与调节手轮211连接的螺纹段2121以及与螺纹段2121的另一端连接的限位段2122,限位段2122于其周侧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02,限位段2122嵌设于卡脚213并相对于卡脚213自由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卡脚213中与卡口201相背对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插槽203,其中,限位插槽203的槽壁凸伸有与环形限位槽202相匹配的限位凸环214,当限位段2122嵌设于所述限位插槽203内时,限位凸环214插于环形限位槽202内。具体地,为了避限位段2122脱离卡脚213,将卡脚213浸入热油中以扩大限位插槽203的尺寸,再将限位段2122压入限位插槽203内,冷却后,限位段2122便限制在限位插槽203内。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第二卡脚架220可相对于检测架100滑动,第二卡脚架220具有在与检测架100滑动配合时滑向或滑离各第一卡脚架210的滑动调节状态以及在第二卡脚架220搭放于护筒的上端口时固定于检测架100的紧固状态。这样,可以对不同尺寸的护筒进行水平中心标定,即先将两个第一卡脚架210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再根据护筒的上端口尺寸,移动第二卡脚架220,直至第二卡脚架220也搭放在护筒的上端口,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检测架100为T型梁且包括横梁110以及一端与横梁110连接的纵梁120,纵梁120的长度大于横梁110的长度。两第一卡脚架210分设于横梁110的两端部,第二卡脚架220设于纵梁120中远离横梁110的端部,驱动机构400设于纵梁120。在本实施例中,纵梁120的长度大于横梁110的长度,将驱动机构400设在纵梁120上,易使反光件300快速地移至护筒的上端口的中心位置。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纵梁120与横梁110相互垂直,并且两第一卡脚架210相对于纵梁120的延伸线呈对称布置。这样,一方面,护筒的上端口的水平中心落在纵梁120在护筒的上端口的投影上,或者与该投影具有较小的偏差,使反光件300更加接近水平中心,避免大幅移动反光件300,进一步地提高护筒的上端口中心点的标定精度和标定速度。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4,进一步地,第二卡脚架220包括套筒221、支撑杆222以及卡座223,支撑杆222的一端与套筒221的外筒壁连接且另一端限位于卡座223并相对于卡座223自由转动,卡座223于与支撑杆222相背离的端面开设有卡接口204,卡接口204卡套于护筒的上端。
套筒221套设于纵梁120并与纵梁120滑接配合。
第二卡脚架220还包括锁止件224,第二卡脚架220在卡接口204卡套于护筒的上端时通过锁止件224锁止于纵梁120。
在本实施例中,锁止件224为螺栓且设置有多个,各锁止件224穿设在套筒221的上侧并与套筒221螺纹连接,当第二卡脚架220的卡接口204卡套在护筒的上端时,旋拧各锁止件224,使其位于套筒221内的端部抵顶在纵梁120上,实现套筒221的锁止。
请同时参阅图1、图3和图4,进一步地,支撑杆222包括一端与套筒221连接的支撑段2221以及与支撑段2221的另一端连接的连接段2222,连接段2222于其周侧开设有环形卡槽205,连接段2222嵌设于卡座223并相对于卡座223自由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段2222的结构与限位段2122的结构相同,而且连接段2222与卡座223之间的连接结构与限位段2122与卡脚213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并且安装方式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请同时参阅图1、图5、图6和图7,进一步地,驱动机构400包括调节架410、用于驱动调节架410沿着纵梁120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纵向传动组件420以及用于驱动反光件300沿着与纵梁1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横向传动组件430,调节架410包括横置于纵梁120的主架体411,反光件300置于主架体411上,纵向传动组件420的动力输入端部与操控机构500连接且其动力输出端部与主架体411连接,横向传动组件430的动力输入端部与操控机构500连接且其动力输出端部与反光件300连接。这样,操作操控机构500,纵向传动组件420的动力输入端部同步接收操控机构500施加的驱动力,并通过纵向传动组件420传递使主架体411带着反光件300沿着纵梁120的长度方向发生移位,而当横向传动组件430的动力输入端部同样同步接收操控机构500施加的驱动力,并通过横向传动组件430传递使主架体411上的反光件300沿着与纵梁1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发生移位,这样,通过操作人员在护筒周侧操作操控机构500,便可实现反光件300在水平位置上发生移位,便于标定水平中心。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5,进一步地,主架体411于其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滑接槽401,滑接槽401沿着纵梁120的长度方向延伸。
滑接槽401套设于纵梁120的上部并与纵梁120滑动配合。这样,当纵向传动组件420的动力输入端部同步接收操控机构500施加的驱动力时,便于主架体411带动反光件300沿着纵梁120的长度方向顺利移位。
请同时参阅图1、图5和图6,进一步地,调节架410还包括至少两组沿着纵梁120的长度方向排布的滚轮组412,各滚轮组412包括四个滚轮4121以及四个轮轴4122,其中,各滚轮组412中的两轮轴412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滑接槽401的相面对的两槽壁且均位于纵梁120之上且另一端相向延伸,剩余两个轮轴4122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滑接槽401的相面对的两槽壁且均位于纵梁120之下且两端相向延伸,各滚轮4121分别与一轮轴4122转动连接并抵于纵梁120。这样,当纵向传动组件420的动力输入端部同步接收操控机构500施加的驱动力时,更加有助于主架体411带动反光件300沿着纵梁120的长度方向顺利移位以及平稳移位。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5,进一步地,调节架410还包括两个L型架413,两L型架413的一端部固定于滑接槽401的两相面对槽壁且其槽口相面对,各滚动组布设于两L型架413。可以理解地,当主架体411装于纵梁120上时,主架体411的下端面可相对高于纵梁120的下端面,这样,缩小主架体411的尺寸,降低主架体411的重量,缩小检测梁的变形,同时,还具有保护滚轮组412的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5至图7,进一步地,横向传动组件430包括横向传动轴431、主动锥齿轮432、从动锥齿轮433、连接轴434、动力传递组435以及具有外螺纹的动力输出轴436,横向传动轴431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432连接,主动锥齿轮432与从动锥齿轮433相啮合,连接轴434的一端与从动锥齿轮433连接且另一端与动力传递组435的动力输入端连接,动力输出轴436的一端与动力传递组43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动力输出轴436的长度方向与纵梁1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反光件300包括反光镜310、连接杆320以及连接套330,反光镜310与连接套330分别连接于连接杆320的两端,连接套330的套孔为螺纹孔,连接套330套设于动力输出轴436并与动力输出轴436螺纹连接。
操控机构500包括与支撑架200转动连接的横向调节钮510,横向传动轴431中与主动锥齿轮432相背离的端部与横向调节钮510连接。
在本实施中,连接套330设置有两个,且皆套于动力输出轴436,提高反光件300移动的平稳性。
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7,进一步地,反光件300还包括导位件340,连接杆320中与反光镜310相背对的一端以及连接套330分别连接于导位件340的两相背对的表面。
主架体411于其一端面沿着与纵梁1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开设与导位件340外形相匹配的导位孔402,导位孔402与主架体411的开口腔403以及开口腔403的开口均连通,导位件340插于导位孔402内并沿导位孔402的长度方向滑移。这样,便于反光件300移动时,可以快速导向,而且还有效避免反光件300发生晃动,使其平稳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导位件340呈凸台状,对应的导位孔402与导位件340的外形相匹配。导位件34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341和第二端面342,第一端面341的面积大于第二端面342的面积,连接套330连接在第一端面341,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反光件300的平稳性。
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7,进一步地,动力传递组435包括主动齿轮4351以及与主动齿轮4351相啮合的从动齿轮4352,主动齿轮4351与连接轴434连接且其轴线与连接轴434的轴线相同,从动齿轮4352与动力输出轴436相连接且其轴线与动力输出轴436的轴线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主动齿轮4351与从动齿轮4352均为斜齿轮。
作为可替代方案,动力传递组435包括主动带轮、同步带以及从动带轮,主动带轮与连接轴434连接且其轴线与连接轴434的轴线相同,从动带轮与动力输出轴436相连接且其轴线与动力输出轴436的轴线相同,同步带套于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并带动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同步转动。
请同时参阅图2、图5、图6和图8,进一步地,横梁110于与纵梁120相面对的位置处开设有横向容槽111并于与纵梁120相背对的表面开设与横向容槽111连通的横向调节孔112,纵梁120于与横梁110相面对的端面向远离横梁110方向开设有动力输入腔102并于动力输入腔102的腔壁开设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孔103,动力输入腔102与横向容槽111连通。
主架体411具有开口腔403,开口腔403的开口朝上并沿着与纵梁12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主架体411于开口腔403的腔壁开设有通孔404,通孔404与连接孔103相对并连通。
横向传动轴431置于动力输入腔102,其一端部穿过横向调节孔112并与横向调节钮510连接,主动锥齿轮432与从动锥齿轮433均位于动力输入腔102内,连接轴434的一端部依次穿过通孔404和连接孔103并伸入动力输入腔102内且其另一端部位于开口腔403内并转动支撑于开口腔403腔壁,动力输出轴436相对位于纵梁120上方且置于开口腔403且其两端转动支撑于开口腔403的两相对腔壁,动力传递组435置于开口腔403内并连接连接轴434和动力输出轴436,连接套330置于开口腔403内,反光镜310位于主架体411之上。
请同时参阅图2、图5、图6和图8,进一步地,纵向传动组件420包括纵向传动轴421和具有内螺纹孔的螺纹套管422,横梁110于与纵梁120相背对的表面开设与横向容槽111连通的纵向调节孔113,纵向传动轴421置于动力输入腔102,其一端部穿过纵向调节孔113且另一端部设有外螺纹。
调节架410还包括推动梁414,推动梁4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滑接槽401的两相对槽壁,推动梁414设有与纵向调节孔113相面对的推动孔405,螺纹套管422嵌于推动孔405,纵向传动轴421的螺纹端部插于螺纹套管422内并与螺纹套管422螺纹连接。
纵梁120于动力输入腔102的两相对侧腔壁分别开设有两纵向滑孔104,各纵向滑孔104均沿纵梁120的长度方向延伸,推动梁414穿过两纵向滑孔10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434穿过纵向滑孔104,即连接孔103为一纵向滑孔104。
操控机构500还包括与支撑架200转动连接的纵向调节钮520,纵向传动轴421中与推动梁414相背离的端部与纵向调节钮520连接。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5,进一步地,纵梁120包括第一纵向梁121、第二纵向梁122和连接套管123,第一纵向梁121的一端与横梁110连接,连接套管123的两端部套接第一纵向梁121的另一端部和第二纵向梁122的一端部,动力输入腔102以及两纵向滑孔104均设于第一纵向梁121,且各纵向滑孔104延伸至第一纵向梁121中与横梁110相背离的一端。这样,一方面,实现纵梁120的可拆卸连接,另一方面,便于驱动机构400的安装,再有便于零部件的更换、维护与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脚架220连接在第二纵向梁122并在第二纵向梁122上滑移。调节架410安置在第一纵向梁121上并在第一纵向梁121上滑移。连接套管123远离横梁100,护筒的上端口中心位置不落入连接套管12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护筒的上端口中心位置落入第一纵向梁12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内或到投影的距离较小。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检测架100还包括多个均与动力输入腔102的腔壁连接的支架130,任意相邻的两支架130间隔设置,纵向传动轴421和横向传动轴431均抵于各支架130。这样,提高纵向传动轴421和横向传动轴431的刚度和强度,避免由于过长,导致弯曲变形或扭断。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偏位检测装置1还包括用于显示检测架100摆放状态的校定件600,校定件600具有校定中心和游离的校定目标,校定目标在检测架100的参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时落入或指向校定中心并在检测架100的参照平面与水平面不平行时偏离校定中心。这样,便于直观观察检测架100的调整状态,更好地提高护筒的上端口中心点的标定精度。
请参阅图1,进一步地,校定件600为圆水准器。其中,校定目标为圆水准器600内部的气泡,而校定中心为圆水准器600内部的中心腔。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节两第一卡脚架210的支撑高度,调节圆水准器内的气泡,当圆水准器内的气泡位于中心腔时,检测架100的参照平面与水平面平行。
在本实施例中,圆水准器位于横梁110上,且位于中间位置。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偏位检测装置,用于与全站仪配合以标定护筒的上端口的水平中心,并与水平面在埋设所述护筒之前的放样中心进行比对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偏位检测装置包括具有一参照平面的检测架、与所述全站仪配合工作的反光件、连接于所述检测架并用于驱动所述反光件在平行于所述参照平面的移动平面内移动的驱动机构、用于操控所述驱动机构来驱动所述反光件移动的操控机构以及搭放于所述护筒的上端口并支撑所述检测架且用于调整所述检测架摆放状态以使所述参照平面能够从与所述水平面交错调整至与所述水平面平行的支撑架,其中,所述操控机构位于所述检测架中临近所述护筒的内筒壁或外筒壁的位置处;
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卡脚架和一个第二卡脚架,所述第二卡脚架的一端部与各所述第一卡脚架的一端部均与所述检测架连接且另一端部均搭放于所述护筒的上端口,两所述第一卡脚架与一个所述第二卡脚架呈三角形布置,所述检测架通过两所述第一卡脚架分别调整所述检测架的摆放状态以使所述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
各所述第一卡脚架包括调节手轮、螺杆以及卡脚,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调节手轮连接且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卡脚并相对于所述卡脚自由转动,所述卡脚与所述螺杆相背离的端面开设有卡口,所述卡口卡套于所述护筒的上端;
所述检测架开设有上下贯通的两螺纹孔,各所述螺杆分别穿设于一所述螺纹孔并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所述检测架的上侧;
所述检测架为T型梁且包括横梁以及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的纵梁,所述纵梁的长度大于所述横梁的长度,两所述第一卡脚架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部,所述第二卡脚架设于所述纵梁中远离所述横梁的端部,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纵梁;
所述第二卡脚架包括套筒、支撑杆以及卡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套筒的外筒壁连接且另一端限位于所述卡座并相对于所述卡座自由转动,所述卡座与所述支撑杆相背离的端面开设有卡接口,所述卡接口卡套于所述护筒的上端;
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纵梁并与所述纵梁滑接配合;
所述第二卡脚架还包括锁止件,所述第二卡脚架在所述卡接口卡套于所述护筒的上端时通过所述锁止件锁止于所述纵梁;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节架、用于驱动所述调节架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纵向传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反光件沿着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横向传动组件,所述调节架包括横置于所述纵梁的主架体,所述反光件置于所述主架体上,所述纵向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部与所述操控机构连接且其动力输出端部与所述主架体连接,所述横向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入端部与所述操控机构连接且其动力输出端部与所述反光件连接;
所述主架体于其下表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滑接槽,所述滑接槽沿着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滑接槽套设于所述纵梁的上部并与所述纵梁滑动配合;
所述横向传动组件包括横向传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连接轴、动力传递组以及具有外螺纹的动力输出轴,所述横向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主动锥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轴的一端与所述从动锥齿轮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的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动力传递组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轴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所述反光件包括反光镜、连接杆以及连接套,所述反光镜与所述连接套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所述连接套的套孔为螺纹孔,所述连接套套设于所述动力输出轴并与所述动力输出轴螺纹连接;
所述操控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横向调节钮,所述横向传动轴中与所述主动锥齿轮相背离的端部与所述横向调节钮连接;
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面对的位置处开设有横向容槽并与所述纵梁相背对的表面开设与所述横向容槽连通的横向调节孔,所述纵梁与所述横梁相面对的端面向远离所述横梁方向开设有动力输入腔并于所述动力输入腔的腔壁开设与外界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动力输入腔与所述横向容槽连通;
所述纵向传动组件包括纵向传动轴和具有内螺纹孔的螺纹套管,所述横梁与所述纵梁相背对的表面开设与所述横向容槽连通的纵向调节孔,所述纵向传动轴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其一端部穿过所述纵向调节孔且另一端部设有外螺纹;
所述调节架还包括推动梁,所述推动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滑接槽的两相对槽壁,所述推动梁设有与所述纵向调节孔相面对的推动孔,所述螺纹套管嵌于所述推动孔,所述纵向传动轴的螺纹端部插于所述螺纹套管内并与所述螺纹套管螺纹连接;
所述纵梁于所述动力输入腔的两相对侧腔壁分别开设有两纵向滑孔,各所述纵向滑孔均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动梁穿过两所述纵向滑孔;
所述操控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的纵向调节钮,所述纵向传动轴中与所述推动梁相背离的端部与所述纵向调节钮连接;
所述偏位检测装置还包括用于显示所述检测架摆放状态的校定件,所述校定件具有校定中心和游离的校定目标,所述校定目标在所述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所述水平面平行时落入或指向所述校定中心并在所述检测架的参照平面与所述水平面不平行时偏离所述校定中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脚架可相对于所述检测架滑动,所述第二卡脚架具有在与所述检测架滑动配合时滑向或滑离各所述第一卡脚架的滑动调节状态以及在所述第二卡脚架搭放于所述护筒的上端口时固定于所述检测架的紧固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体具有开口腔,所述开口腔的开口朝上并沿着与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延伸,所述主架体于所述开口腔的腔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并连通;
所述横向传动轴置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其一端部穿过所述横向调节孔并与所述横向调节钮连接,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均位于所述动力输入腔内,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部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所述连接孔并伸入所述动力输入腔内且其另一端部位于所述开口腔内并转动支撑于所述开口腔腔壁,所述动力输出轴相对位于所述纵梁上方且置于所述开口腔且其两端转动支撑于所述开口腔的两相对腔壁,所述动力传递组置于所述开口腔内并连接所述连接轴和所述动力输出轴,所述连接套置于所述开口腔内,所述反光镜位于所述主架体之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包括第一纵向梁、第二纵向梁和连接套管,所述第一纵向梁的一端与所述横梁连接,所述连接套管的两端部套接所述第一纵向梁的另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纵向梁的一端部,所述动力输入腔以及两所述纵向滑孔均设于所述第一纵向梁,且各所述纵向滑孔延伸至所述第一纵向梁中与所述横梁相背离的一端。
CN201810347660.5A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Active CN108731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7660.5A CN108731652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47660.5A CN108731652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1652A CN108731652A (zh) 2018-11-02
CN108731652B true CN108731652B (zh) 2023-06-16

Family

ID=63939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47660.5A Active CN108731652B (zh) 2018-04-18 2018-04-18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316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4372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anritsu:Kk 既設人孔の耐震化工法
CN205088681U (zh) * 2015-07-31 2016-03-16 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校正钢护筒中心的定位装置
CN205449725U (zh) * 2016-03-31 2016-08-10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自动定心砂浆强度检测仪校准装置
CN106052654A (zh) * 2016-06-28 2016-10-26 辽宁科技学院 一种自动对中全站仪基座装置
CN106197390A (zh) * 2016-09-18 2016-12-07 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一种球体球心坐标定位装置
CN207248186U (zh) * 2017-08-21 2018-04-17 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护筒施工对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18441C1 (de) * 2002-04-25 2003-05-22 Matthias Fuhrland Einrichtung zur Lage- und Richtungsbestimmung von Kanalein- und Kanalabläufen in Abwasserschächt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4372A (ja) * 2012-03-16 2013-09-30 Sanritsu:Kk 既設人孔の耐震化工法
CN205088681U (zh) * 2015-07-31 2016-03-16 武汉地质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校正钢护筒中心的定位装置
CN205449725U (zh) * 2016-03-31 2016-08-10 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自动定心砂浆强度检测仪校准装置
CN106052654A (zh) * 2016-06-28 2016-10-26 辽宁科技学院 一种自动对中全站仪基座装置
CN106197390A (zh) * 2016-09-18 2016-12-07 南通市测绘院有限公司 一种球体球心坐标定位装置
CN207248186U (zh) * 2017-08-21 2018-04-17 中铁六局集团广州工程有限公司 护筒施工对中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钻孔灌注桩倾斜度监测和检测方法;李洪全;《交通世界》(第34期);第138、13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31652A (zh) 2018-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60894U (zh) 一种便于测量的水准仪
CN108731652B (zh)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CN111896936A (zh) 一种用于土建施工的测量装置
CN112254789A (zh) 一种高精度液体检测液位仪
CN108955660B (zh) 偏位检测方法
CN107228643A (zh) 一种弦支承内腔式筒状件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N112129578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采样装置
CN210341910U (zh) 一种桥梁钻孔灌注桩护筒高度控制装置
CN217213147U (zh) 一种激光测距传感器
CN207866246U (zh) 一种可升降调节的全站仪
US6167631B1 (en) Plummet level
CN112985287B (zh) 一种桥梁施工变形监测装置
CN215371877U (zh) 一种可调节全站仪安置装置
CN112483825B (zh) 一种自动校准调平的经纬仪
CN215114611U (zh) 一种测量仪器支架
CN208520378U (zh) 一种偏位检测装置
CN209342048U (zh) 影像检测平台
CN20979942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放线辅助定位装置
CN214169183U (zh) 钻孔桩桩底沉渣厚度检测装置
CN112683448A (zh) 高温排烟风机叶轮偏心校正装置
CN218955776U (zh) 一种用于提高测绘精度的标杆
CN207113822U (zh) 一种基于弦支承内腔式定位的平衡机
CN115752361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沉降高效检测装置
CN219265942U (zh) 一种混凝土锚固抗拔试验仪
CN220583347U (zh) 基坑施工建筑物变形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Shuang

Inventor after: Tang Xinyu

Inventor after: Xiang Huilong

Inventor after: Ye Junxian

Inventor after: Li Xinfeng

Inventor after: Yang Xiong

Inventor after: Zhu Dongping

Inventor after: Yuan Zheng

Inventor after: Li Yanghuan

Inventor after: Liu Jinyuan

Inventor after: Liu Li

Inventor after: He Chang

Inventor after: Yang Nan

Inventor before: Liu Shuang

Inventor before: Yang Nan

Inventor before: Lu Jianxin

Inventor before: Ye Junxian

Inventor before: Zhu Dongping

Inventor before: Li Xinfeng

Inventor before: Li Yanghuan

Inventor before: Liu Jinyuan

Inventor before: Li Xinyu

Inventor before: Wang Yangjian

Inventor before: Liao Wenlong

Inventor before: Xiang Huil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