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8048A -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8048A
CN108708048A CN201810905673.XA CN201810905673A CN108708048A CN 108708048 A CN108708048 A CN 108708048A CN 201810905673 A CN201810905673 A CN 201810905673A CN 108708048 A CN108708048 A CN 1087080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scissors
swing rod
cam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56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正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ranes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ranes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ranes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ranes Intelligent Equipment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56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080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08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80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40Forming selvedge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51/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Automatic stop motions
    • D03D51/02General arrangements of driving mechanism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J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 WEAVERS' TOOLS; SHUTTLES
    • D03J1/00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 D03J1/06Auxiliary apparatus combined with or associated with looms for treating fabr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内槽凸轮组件、剪刀机构、钩针机构、钩针转动机构、钩针伸缩机构、剪刀伸缩机构和主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内槽凸轮组件安装在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组和传动主轴,传动主轴通过轴承可定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本发明具有运行稳定性好,传动精度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背景技术
折入边装置能使织机织成的织物具有光边性能和风格,织物为光边时能增加边部强度和保持布幅,具有方便挂浆、洗涤、减少裁剪撬边等功能。目前,较常见的折入边装置主要有沟槽凸轮、圆柱凸轮、靠弹簧力回复的径向盘形凸轮等几种结构形式,其中沟槽凸轮式折入边装置,由于凸轮与滚子均为钢体,为了使运转灵活,在槽与滚子间必须留有几丝的空隙,这样放大到执行机构时晃动较大,而折入边装置工作的对象是一根纬纱,因此要求执行机构必须动作稳定可靠,不能有大的晃动,而上述机构却却相反,因晃动较大而直接会影响到折入边装置动作的成功率;圆柱凸轮式折入边装置,与沟槽凸轮式折入边装置相似,同样存在着执行机构动作稳定性差、晃动较大的问题,而且该装置体积较大、影响与织机的安装;而靠弹簧力回复的径向盘形凸轮式折入边装置,因要克服弹簧力,需输入的功率较大,在升程时滚子与凸轮接触应力较大,易磨损,特别是在高速运转时,由于受惯性力和冲击振动的影响,导致滚子脱离与凸轮外圆轮廓线的配合,产生瞬时运动失真。
普通的共轭凸轮折入边装置不能满足高速织机的速度要求,严重滞后于织机的速度发展,现在市场上大多采用共轭凸轮机构的折入边,往往需要降速才能开机,这样织机的开机效率及每班的织布数量明显下降,使织造本成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最大速度可达600转/分钟,大大提高了织机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内槽凸轮组件、剪刀机构、钩针机构、钩针转动机构、钩针伸缩机构、剪刀伸缩机构和主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内槽凸轮组件安装在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组和传动主轴,传动主轴通过轴承可定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内槽凸轮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上的钩针驱动凸轮和剪刀驱动凸轮,所述钩针驱动凸轮上具有驱动钩针伸缩机构运动的第一凸轮槽和驱动钩针转动机构运动的第二凸轮槽,所述剪刀驱动凸轮上具有驱动剪刀伸缩机构运动的第三凸轮槽和驱动废边剪机构进行剪线动作的第四凸轮槽;所述钩针转动机构包括钩针轴、角度摇杆、关节连杆、第一摆杆和第一摆杆轴,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一摆杆的一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摆杆轴上,另一端部与关节连杆的上端部活动连接,关节连杆的下端部和角度摇杆活动连接,该角度摇杆与钩针轴通过拨动滑块连接且可带动钩针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钩针伸缩机构包括第二摆杆、第二摆杆轴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通过第二滚轮与第二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二摆杆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钩针轴上设有与允许第二滑块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剪刀伸缩机构包括第三摆杆、第四摆杆、第三剪刀轴和第四剪刀轴,所述第三摆杆的中部通过第三滚轮与第三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三摆杆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剪刀轴上设有与允许第三滑块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三滑槽,所述第四摆杆的中部通过第四滚轮与第四凸轮槽传动连接,第四摆杆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剪刀轴上设有与允许第四滑块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三剪刀轴、第四剪刀轴伸出底座的端部与剪刀机构连接,第三剪刀轴和第四剪刀轴位于底座内的端部之间连接有限制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件。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优化: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钩针驱动凸轮和剪刀驱动凸轮采用连接键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二者之间设有隔套以在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钩针驱动凸轮和剪刀驱动凸轮与底座的侧壁间也设有隔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级齿轮通过连接键安装传动主轴上,且传动主轴上位于该末级齿轮外侧安装有对该末级齿轮进行定位的轴用抱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限制第一摆杆沿传动主轴的轴线方向摆动的一组导向板,该一组导向板之间形成供第一摆杆上下摆动的空间,且该一组导向板的两端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度摇杆套设在钩针轴上且可沿钩针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且钩针轴上具有一切削而成的平面部,所述拨动滑块与该平面部接触并适配以拨动钩针轴转动,且该拨动滑块可与钩针轴在轴线方向上产生滑动,所述拨动滑块固定安装在角度摇杆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连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球头关节和第一摆杆、角度摇杆活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摆杆的下端部为叉形部,所述第三滑槽位于该叉形部的叉口内,且该叉形部与第三滑槽的槽口相对的叉臂上固定安装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位于第三滑槽内,且第三滑槽的左右两端具有阻止第三滑块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挡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一端部固定在第三剪刀轴上,另一端部具有一沿第四剪刀轴的径向延伸的滑槽,第四剪刀轴的端部具有一伸入滑槽内的限位滑块,且该限位滑块仅在该滑槽延其径向滑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具有三个分别与钩针轴、第三剪刀轴、第四剪刀轴相对应的通孔,该底座上具有一将前述三个通孔连通的泄压油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的槽底间距为5mm,第三凸轮槽和第四凸轮槽的槽底间距为5mm,所述第一摆杆轴和第二摆杆轴的两端部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钩针机构通过抱箍结构固定安装在钩针轴上。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1)、本发明具有稳定性高、无晃动、传动精度高,能提高折入边装置动作的成功率。
(2)、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装配简单、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机结构视图。
图2是本发明部分零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部分零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部分零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部分零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底座的结构视图。
附图标记:
1.壳体组件;101.上盖;102.底座;1021.泄压油槽;2.内槽凸轮组件;201.钩针驱动凸轮;202.剪刀驱动凸轮;3.钩针转动机构;301.钩针轴;302.第一摆杆;303.导向板;304.关节连杆;305.角度摇杆;306.拨动滑块;307.第一摆杆轴4.钩针伸缩机构;401.第二摆杆;402.第二滑块;403.第二摆杆轴;5.剪刀伸缩机构;501.第三剪刀轴;502.第四剪刀轴;503.第三滑块;504.第四滑块;505.限位件;506.第三摆杆;507.第四摆杆;6.钩针机构;7.剪刀机构;8.主传动机构;801.末级齿轮;802.传动主轴;9.边撑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组件1、内槽凸轮组件2、剪刀机构7、钩针机构6、钩针转动机构3、钩针伸缩机构4、剪刀伸缩机构5和主传动机构8;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底座102和上盖101,所述内槽凸轮组件2安装在底座102和上盖101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主传动机构8包括传动齿轮组和传动主轴802,传动主轴802通过轴承可定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底座102上;所述内槽凸轮组件2包括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802上的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所述钩针驱动凸轮201上具有驱动钩针伸缩机构4运动的第一凸轮槽和驱动钩针转动机构3运动的第二凸轮槽,所述剪刀驱动凸轮202上具有驱动剪刀伸缩机构5运动的第三凸轮槽和驱动废边剪机构进行剪线动作的第四凸轮槽;所述钩针转动机构3包括钩针轴301、角度摇杆305、关节连杆304、第一摆杆302和第一摆杆轴307,所述第一摆杆302的中部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一摆杆302的一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摆杆轴307上,另一端部与关节连杆304的上端部活动连接,关节连杆304的下端部和角度摇杆305活动连接,该角度摇杆305与钩针轴301通过拨动滑块306连接且可带动钩针轴301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所述钩针伸缩机构4包括第二摆杆401、第二摆杆轴403和第二滑块402,所述第二摆杆401的中部通过第二滚轮与第二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二摆杆401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403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滑块402,所述钩针轴301上设有与允许第二滑块402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402位于第二滑槽内;所述剪刀伸缩机构5包括第三摆杆506、第四摆杆507、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所述第三摆杆506的中部通过第三滚轮与第三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三摆杆506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403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三滑块503,所述第三剪刀轴501上设有与允许第三滑块503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三滑槽,所述第四摆杆507的中部通过第四滚轮与第四凸轮槽传动连接,第四摆杆507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403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四滑块504,所述第四剪刀轴502上设有与允许第四滑块504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三剪刀轴501、第四剪刀轴502伸出底座102的端部与剪刀机构7连接,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位于底座102内的端部之间连接有限制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件505。
所述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采用连接键安装在传动主轴802上且二者之间设有隔套以在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与底座102的侧壁间也设有隔套。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级齿轮801通过连接键安装传动主轴802上,且传动主轴802上位于该末级齿轮801外侧安装有对该末级齿轮801进行定位的轴用抱箍。所述底座102上设有限制第一摆杆302沿传动主轴802的轴线方向摆动的一组导向板303,该一组导向板303之间形成供第一摆杆302上下摆动的空间,且该一组导向板303的两端部固定安装在底座102上。所述角度摇杆305套设在钩针轴301上且可沿钩针轴301的轴线方向移动,且钩针轴301上具有一切削而成的平面部,所述拨动滑块306与该平面部接触并适配以拨动钩针轴301转动,且该拨动滑块306可与钩针轴301在轴线方向上产生滑动,所述拨动滑块306固定安装在角度摇杆305上。所述关节连杆304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球头关节和第一摆杆302、角度摇杆305活动连接。所述第三摆杆506的下端部为叉形部,所述第三滑槽位于该叉形部的叉口内,且该叉形部与第三滑槽的槽口相对的叉臂上固定安装第三滑块503,第三滑块503位于第三滑槽内,且第三滑槽的左右两端具有阻止第三滑块503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挡沿。所述限位件505一端部固定在第三剪刀轴501上,另一端部具有一沿第四剪刀轴502的径向延伸的限位滑槽,第四剪刀轴502的端部具有一伸入限位滑槽内的限位滑块,且该限位滑块仅在该限位滑槽内延其径向滑动。所述底座102上具有三个分别与钩针轴301、第三剪刀轴501、第四剪刀轴502相对应的通孔,该底座102上具有一将前述三个通孔连通的泄压油槽1021。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的槽底间距为5mm,第三凸轮槽和第四凸轮槽的槽底间距为5mm,所述第一摆杆轴307和第二摆杆轴403的两端部均安装在底座102上,所述钩针机构6通过抱箍结构固定安装在钩针轴301上。
关于壳体组件1的结构说明:
壳体组件1包括底座102和上盖101,底座102和上盖101通过螺栓紧固安装,在上盖101上设有用于观察内部情况的视窗,以及通气冒,在底座102上安装有注油塞,用于相壳体内加油。内槽凸轮组件2、剪刀机构7、钩针机构6、钩针转动机构3、钩针伸缩机构4、剪刀伸缩机构5和主传动机构8均安装在底座102上,且底座102上还安装有边撑结构。内槽凸轮组件2位于壳体的内部,剪刀机构7、钩针机构6均位于壳体的外部且位于同一侧。钩针轴301和第三剪刀轴501、第四剪刀轴502均穿过底座102侧壁上设置的相应通孔,钩针轴301既可以在其通孔内转动,还可以在其通孔内伸缩运动,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仅能在其通孔内伸缩运动。为了减小在钩针轴301、第三剪刀轴501、第四剪刀轴502伸缩过程中产生漏油的问题,本实施例在底座102的侧壁上设置了连通上述三个通孔的泄压油槽1021,泄压油槽1021的底部具有和壳体内部连通的通孔。
钩针轴301具有支撑在壳体上的两个支撑部,一个位于钩针轴301的端部,另一位于钩针机构6的内侧,两个支撑部均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底座102上,钩针轴301在底座102的支撑下进行移动。而对于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来说,均仅有一个支撑在壳体上的支撑部,该支撑部位于剪刀机构7的内侧,支撑部也通过滑动轴承安装在底座102上,但该支撑部实际上是在底座102的底部设置了一个凸台,为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其长度远远大于钩针轴301支撑部的长度,但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仅能在壳体上进行移动。壳体组件的外侧还连接有边撑机构9。
关于主传动机构8的结构说明:
主传动机构8包括一个齿轮传动组和一个传动主轴802,该齿轮传动组包括三个齿轮,分别为主动齿轮、中间惰轮和末级齿轮801,三者相互啮合,主动齿轮和动力源连接,动力源通常来源于织机,末级齿轮801通过轴用抱箍和平键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802上,轴用抱箍从末级齿轮801的外侧将末级齿轮801定位,采用轴用抱箍安装有利于末级齿轮801的加工和安装。传动主轴802用于安装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均通过平键安装在传动主轴802上,传动主轴802穿过底座102上的轴孔,且在轴孔处安装有滚动轴承,传动主轴802上具有多个台阶,用于安装定位隔套,隔套将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隔离,且采用隔套安装凸轮可以便于装配,提高安装精度,且简化了凸轮的加工工艺。
关于内槽凸轮组件2的结构说明:
内槽凸轮组件2包括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该两个凸轮的两侧均加工有凸轮槽,其中钩针驱动凸轮201上具有驱动钩针转动的第一凸轮槽和驱动钩针伸缩运动的第二凸轮槽,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的形状和尺寸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钩针的运动轨迹设计而成。剪刀驱动凸轮202槽上具有驱动第三剪刀轴501做伸缩运动的第三凸轮槽和驱动第四剪刀轴502做伸缩运动的第四凸轮槽,所述第三凸轮槽和第四凸轮槽的形状和尺寸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剪刀的运动轨迹即剪线动作设计而成,本实施例中剪刀结构采用市场上常见的剪刀机构7即可,本实施例中就不再详细赘述。
为了便于内槽凸轮的加工,钩针驱动凸轮201和剪刀驱动凸轮202上的凸轮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均为5mm,比传统的内槽凸轮2.5mm的厚度增加了一倍,这样更有利与内槽凸轮的热处理工艺,防止变形或开裂。
关于钩针运动机构的结构说明:
钩针运动机构包括钩针转动机构3和钩针伸缩机构4。其中钩针转动机构3的第一摆杆302的中部通过销轴安装有一滚轮,该滚轮可以绕其销轴转动,该销轴的外端部采用自锁螺母固定在第一摆杆302上,为了防止销轴脱落,本实施例在销轴上第一摆杆302上设置了从侧面紧固销轴的紧固螺丝。第一摆杆轴307固定安装在底座102上,第一摆杆302的端部具有一个轴套,第一摆杆轴307穿过该轴套,且第一摆杆302绕第一摆杆轴307的轴线进行转动,轴套的一侧被第一摆杆轴307上的台阶限位,另一侧采用卡箍限位。第一摆杆302的另一端部向侧方凸出设有一球头,关节连杆304的上端部具有一球臼,球头球臼相互配合形成一活动关节连接。钩针轴301的端部安装有一角度摇杆305,角度摇杆305一端部和钩针轴301连接,另一端部和关节连杆304连接,在角度摇杆305上也具有一球头,关节连杆304相应地具有一球臼,二者形成活动关节连接。关节连杆304产生上下运动时,可以带动角度摇杆305以钩针轴301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摆动,由于角度摇杆305可以与钩针轴301产生在轴线方向的相对位移,却不能产生在周向的相对转动,因此角度摇杆305摆动时同步带动钩针轴301也产生转动。
角度摇杆305和钩针轴301的连接结构为,钩针轴301的端部经过切削加工后形成截面为圆弧形的轴,其包括一沿轴线延伸的平面和曲面,角度摇杆305上具有一轴孔,钩针轴301的端部穿过该轴孔,且角度摇杆305上也具有与钩针杆相似的截面形状,即将轴孔向外侧延伸的部分沿轴线方向切削一部分,剩下的包在钩针轴301的端部,在角度摇杆305上位于其平面部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拨动滑块306。拨动滑块306具有和钩针轴301的平面部分相对的平面,这种安装结构使得拨动滑块306仅能在钩针轴301上沿其轴线方向移动,却不能与钩针轴301产生相对旋转,角度摇杆305的外侧采用隔套和卡箍固定,在拨动滑块306和角度摇杆305的作用下,钩针轴301仅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返摆动。
所述钩针伸缩机构4的第二摆杆轴403两端固定安装在底座102上,第二摆杆401的上端部具有一轴套,该轴套套设在第二摆杆轴403上且可以第二摆杆轴403的轴线进行摆动,第二摆杆401的中部安装有第二滚轮,第二滚轮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401上,销轴采用自锁螺母固定第二摆杆401上,为了防止销轴返松,本实施例在第二摆杆401上位于销轴的侧面上设置了紧固销轴的紧固螺丝。第二摆杆401的下端部为具有一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滑块,钩针轴301上具有一经过机加工的开槽,滑块嵌入是安装在该开槽内,该安装结构使得滑块仅能在开槽内上下移动,也即在钩针轴301的径向产生移动,却不能在钩针轴301的轴线方向上与钩针轴301产生相对位移,即仅能带动钩针轴301产生轴线方向的伸缩运动。
关于剪刀运动机构的结构说明:
剪刀的运动包括伸缩运动和剪线运动,伸缩运动由剪刀伸缩机构5完成,剪线运动由剪刀机构7在钩针轴301、第三剪刀轴501、第四剪刀轴502的配合下完成。剪刀机构7包括上剪刀架、下剪刀架和压线脚等部件,剪刀机构7的具体结构参考申请人关于剪刀机构7的其它专利,例如CN201720988662.3,一种宽边折入边废边剪刀。剪刀伸缩机构5的第三剪刀轴501和剪刀机构7的上剪刀架连接以推动上剪刀架伸缩及剪线,其第四剪刀轴502和下剪刀架连接以推动下剪刀架伸缩运动,下剪刀架固定安装在第四剪刀轴502上,且其具有一延长部,延长部上具有一轴套,第三剪刀轴501套设在该轴套内。第三摆杆506和第四摆杆507的中部均通过滚轮和凸轮槽传动连接,所谓传动连接是指滚轮嵌入在凸轮槽内,且与凸轮槽内的凸轮面接触,凸轮转动过程中驱动滚轮产生跟随运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摆杆506上安装有第三滚轮,第四摆杆507上安装有第四滚轮,滚轮的安装结构和第一摆杆302相同,不再描述。第三摆杆506和第四摆杆507的上端部均具有一轴套,第二摆杆轴403穿设在该轴套内以使第三摆杆506和第四摆杆507可以第二摆杆轴403的轴线为中心摆动。第三摆杆506和第四摆杆507的下端部均通过滑动结构与剪刀轴活动连接,该滑动结构实际上是提供摆杆拨动剪刀轴伸缩运动的动力。为了使运动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摆杆506和第四摆杆507的下端部设置了叉形件,叉形件的形状为倒U形,其两端为叉臂,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在对应叉形件的位置均采用切削加工成一开口朝向一侧叉臂的U形凹槽,该侧叉臂上安装有一滑块,滑块嵌入在该U形凹槽内,滑块仅能在上下方向运动,但不能在剪刀轴的轴线方向上运动,相对于U形凹槽的另一侧加工为平面与另一叉臂配合。相对应,第三摆臂上设有第三滑块503,第四摆臂上设有第四滑块504,第三滑块503和第三剪刀轴501配合,第四滑块504和四剪刀轴配合。这种连接结构使得摆杆仅能拨动剪刀轴伸缩运动,而不能带动其转动。
为了保持运动稳定性,在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的尾部还设有一限位件505,限位件505的一端部固定安装在第三剪刀轴501上,另一端部具有一长形的限位滑槽,长形的限位滑槽的延伸方向为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的连线方向,也即径向方向。相对应,在第四剪刀轴502上加工出一扁形的限位滑块,该限位滑块伸入到限位滑槽内并可以在移动,但可以提高第三剪刀轴501和第四剪刀轴502的刚性,防止其在上下方向上弯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内槽凸轮组件、剪刀机构、钩针机构、钩针转动机构、钩针伸缩机构、剪刀伸缩机构和主传动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内槽凸轮组件安装在底座和上盖之间形成的空腔内,所述主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齿轮组和传动主轴,传动主轴通过轴承可定轴线转动地安装在底座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槽凸轮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传动主轴上的钩针驱动凸轮和剪刀驱动凸轮,所述钩针驱动凸轮上具有驱动钩针伸缩机构运动的第一凸轮槽和驱动钩针转动机构运动的第二凸轮槽,所述剪刀驱动凸轮上具有驱动剪刀伸缩机构运动的第三凸轮槽和驱动废边剪机构进行剪线动作的第四凸轮槽;
所述钩针转动机构包括钩针轴、角度摇杆、关节连杆、第一摆杆和第一摆杆轴,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通过第一滚轮与第一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一摆杆的一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摆杆轴上,另一端部与关节连杆的上端部活动连接,关节连杆的下端部和角度摇杆活动连接,该角度摇杆与钩针轴通过拨动滑块连接且可带动钩针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转动;
所述钩针伸缩机构包括第二摆杆、第二摆杆轴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摆杆的中部通过第二滚轮与第二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二摆杆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钩针轴上设有与允许第二滑块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位于第二滑槽内;
所述剪刀伸缩机构包括第三摆杆、第四摆杆、第三剪刀轴和第四剪刀轴,所述第三摆杆的中部通过第三滚轮与第三凸轮槽传动连接,第三摆杆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剪刀轴上设有与允许第三滑块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三滑槽,所述第四摆杆的中部通过第四滚轮与第四凸轮槽传动连接,第四摆杆的上端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摆杆轴上,其下端部设置有第四滑块,所述第四剪刀轴上设有与允许第四滑块在其径向移动但限制在其轴向移动的第四滑槽,所述第三剪刀轴、第四剪刀轴伸出底座的端部与剪刀机构连接,第三剪刀轴和第四剪刀轴位于底座内的端部之间连接有限制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针驱动凸轮和剪刀驱动凸轮采用连接键安装在传动主轴上且二者之间设有隔套以在相互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钩针驱动凸轮和剪刀驱动凸轮与底座的侧壁间也设有隔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齿轮组的末级齿轮通过连接键安装传动主轴上,且传动主轴上位于该末级齿轮外侧安装有对该末级齿轮进行定位的轴用抱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限制第一摆杆沿传动主轴的轴线方向摆动的一组导向板,该一组导向板之间形成供第一摆杆上下摆动的空间,且该一组导向板的两端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摇杆套设在钩针轴上且可沿钩针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且钩针轴上具有一切削而成的平面部,所述拨动滑块与该平面部接触并适配以拨动钩针轴转动,且该拨动滑块可与钩针轴在轴线方向上产生滑动,所述拨动滑块固定安装在角度摇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连杆的两端部分别通过球头关节和第一摆杆、角度摇杆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摆杆的下端部为叉形部,所述第三滑槽位于该叉形部的叉口内,且该叉形部与第三滑槽的槽口相对的叉臂上固定安装第三滑块,第三滑块位于第三滑槽内,且第三滑槽的左右两端具有阻止第三滑块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挡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一端部固定在第三剪刀轴上,另一端部具有一沿第四剪刀轴的径向延伸的限位滑槽,第四剪刀轴的端部具有一伸入限位滑槽内的限位滑块,且该限位滑块仅在该限位滑槽延其径向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具有三个分别与钩针轴、第三剪刀轴、第四剪刀轴相对应的通孔,该底座上具有一将前述三个通孔连通的泄压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轮槽和第二凸轮槽的槽底间距为5mm,第三凸轮槽和第四凸轮槽的槽底间距为5mm,所述第一摆杆轴和第二摆杆轴的两端部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钩针机构通过抱箍结构固定安装在钩针轴上。
CN201810905673.XA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Pending CN1087080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5673.XA CN108708048A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5673.XA CN108708048A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8048A true CN108708048A (zh) 2018-10-26

Family

ID=63875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5673.XA Pending CN108708048A (zh) 2018-08-10 2018-08-10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0804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7227A (zh) * 2018-11-15 2019-01-04 青岛东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械折入边装置
CN110106619A (zh) * 2019-05-31 2019-08-09 绍兴市强生精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套机的凸轮剪纱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68820U (zh) * 2017-10-30 2018-06-08 上海中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内槽凸轮高纬密折入边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68820U (zh) * 2017-10-30 2018-06-08 上海中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内槽凸轮高纬密折入边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37227A (zh) * 2018-11-15 2019-01-04 青岛东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喷气织机的机械折入边装置
CN110106619A (zh) * 2019-05-31 2019-08-09 绍兴市强生精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手套机的凸轮剪纱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52400U (zh) 绷缝机用剪线、松线及抬压脚动作驱动装置及绷缝机
CN108708048A (zh) 一种新型高速折入边装置
CN104532491A (zh)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CN209722464U (zh) 一种剪线抬压脚机构及缝纫机
CN109234929B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09619563U (zh) 一种高速折入边装置的钩针驱动机构
CN204608360U (zh) 一种双针缝纫机的剪线机构
CN207452444U (zh) 一种刺绣机锁针结构
CN210621138U (zh) 一种拉帮机的勾针传动机构
KR100738156B1 (ko) 재봉틀의 바늘대스트로크변경장치
KR100650441B1 (ko) 3-링크 니들용 라셀기의 니들 가이드장치
CN203429369U (zh) 经编机花盘凸轮式机械横移机构
CN208668017U (zh) 一种旋转切布机构
CN207295168U (zh) 绣花机用组合式旋转绣花针杆
CN218989590U (zh) 一种绷缝机抬压脚的驱动机构
CN215668415U (zh) 一种适合于渔网机编织的成圈机构
CN105200652A (zh) 一种用于经编机梳栉横移组件的摆动机构
CN215481672U (zh) 一种针杆连杆机构
CN204455450U (zh) 一种摇杆的摆动机构
CN104213259B (zh) 精梳机
JP2005513281A (ja) 靴下類用の編機、特に円形編機のステッチ緊密度を変更する装置
CN217298243U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机构及缝纫机
CN215713868U (zh) 一种包缝机的剪线抬压脚装置
CN106319773B (zh) 一种缝纫机的上下同步及差动送料机构
JP3024087B2 (ja) ミシンにおける針棒レバー伝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