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00098B -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00098B
CN108700098B CN201780014331.2A CN201780014331A CN108700098B CN 108700098 B CN108700098 B CN 108700098B CN 201780014331 A CN201780014331 A CN 201780014331A CN 108700098 B CN108700098 B CN 1087000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motor
arm
link
lock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3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00098A (zh
Inventor
保科顕一
矢泽岳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700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0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00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000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5/00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 F16B5/07Joining sheets or plates, e.g. panels, to one another or to strips or bars parallel to them by means of multiple interengaging protrusions on the surfaces, e.g. hooks, co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 H02K7/1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with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Housings, Intake/Discharge, And Installation Of Fluid Heat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外壳及导风板装置,所述外壳通过将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设计成从外部观察不到,而提高了外观设计性,所述导风板装置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具体地说,通过外壳(42a)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10)实现,所述外壳(42a)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壳体部件(421)及第二壳体部件(422),在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43a)形成有作为突起部的锁定片(426),在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作为与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的锁定孔(427),在第一壳体部件向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锁定片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嵌合时贯通锁定孔的长度。

Description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导风板装置(导风板装置1),其通过沿设置于壳体(第二壳体312、322)的圆弧状的凸轮面(导向面322e)使支承风向板(导风板5)的臂(第一导风板支承部件21、第二导风板支承部件22)的凸轮从动部(圆弧部213、223)滑动,从而使臂在后退位置与前进位置之间往复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0207号公报
发明概要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导风板装置使支承风向板的臂向前进位置移动,使风向板远离空调本体地转动。因此,上述专利文献1中的导风板装置的臂容易被用户看到,对臂要求较高的外观设计性。尤其在为了在臂内配置马达等驱动源而通过嵌合多个壳体部件来形成臂的情况下,如果这些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设置在用户可目测到的位置,则该露出的锁定部有可能损害到臂的外观设计性。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导风板装置中,在使臂向前进位置移动时,需要只利用臂的基端部及壳体(第一固定体31、第二固定体32)的开口附近部对臂及风向板的载荷进行支承。特别地,在其中的一个臂(第一导风板支承部件21)的前端部配置有用于使风向板转动的马达(第二马达81),而且风向板所受的风压也增大了该载荷。为了防止支承载荷的应力所集中的部分破损、变形,需要专利文献1中的臂及壳体具有相应的刚性,从而存在部件难以小型化的问题。
考虑到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壳及导风板装置,其中,外壳通过壳体部件的锁定部被设置成从外部无法目测到而提高了外观设计性,导风板装置具有该外壳,且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外壳包括彼此嵌合的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形成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为将所述内表面作为基端,其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为与所述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所述锁定片的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从所述锁定片的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嵌合在一起时将所述锁定孔贯通的长度。
锁定第一壳体部件及第二壳体部件的锁定片及锁定孔被设计成配置在外壳的内侧的结构,由此能够将锁定片和锁定孔隐藏而不露到外部,从而能够提高外壳的外观设计性。
通常,在使用了锁定片和锁定孔的锁定结构中,锁定片被设定为不穿过锁定孔大小的尺寸。这是因为如果锁定片贯通锁定孔,则有可能导致锁定片的前端损坏壳体内的容纳物等的风险。本发明的锁定孔配置在比锁定片靠外壳的内侧的位置,因此,例如当壳体内的容纳物逼近锁定孔的附近时,限制锁定孔向壳体内侧移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常高度的钩,则会产生锁定片的前端搁在锁定孔的边缘上、无论使外壳怎么嵌合都无法锁定外壳的不良状况。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锁定片容易地进入到锁定孔中,而改变设计以使锁定孔的位置靠近锁定片,或者改变设计以使锁定片的位置靠近锁定孔,则会导致锁定后的外壳没有被充分固定而在外壳产生晃动的情况。
由于本发明的锁定片被设定为刚好贯通锁定孔的长度(高度),因此将外壳嵌合时第一壳体部件的变形量变大,锁定片被以较大的力按压到锁定孔中。而且,由于本发明的锁定片形成为前端的厚度比基端的厚度薄的形状,因此锁定片的前端容易弯曲。由此,即使在锁定孔向壳体内侧的移位被限制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外壳的锁定片也容易进入到锁定孔中,从而能够避免无法锁定外壳的不良状况。
并且,优选在将从所述锁定片的基端到前端的长度设置为该锁定片的高度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能够在所述锁定片的高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该锁定片的高度大小的可挠性材料构成。另外,优选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树脂材料构成。
由于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使用树脂材料等可挠性材料,因此能够利用第一壳体部件的变形来嵌合。
此外,优选还具有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与马达一起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壳体内,并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在将沿所述马达的轴向的方向作为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时,所述间隔部件通过按压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侧的端面,来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呈圆筒状延伸的轴承部的马达,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轴承固定孔,所述轴承固定孔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压入的贯通孔,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马达的外周面的周围设有间隙。
通常,尽管马达壳体内的空间的成形精度高,但因马达壳体每一个体的壁厚的参差不齐等而可预见到马达会在马达壳体的外表面产生比内表面大的误差。因此,例如通过支承马达壳体的外周面来实施马达在外壳内部的定位时,要么马达无法容纳于外壳,要么反之马达产生晃动。本构成的外壳另外具有间隔部件,其实施马达在壳体内的定位,通过使用间隔部件来固定马达在壳体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而通过利用误差影响比马达壳体的外周面小的轴承部来支承马达,能够吸收产生于马达壳体的外表面的误差。
另外,优选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以及径向位置被固定,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垂直地延伸的呈棒状体的支轴的马达,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支轴固定孔,其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支轴压入的贯通孔,通过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被压入到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轴承固定孔中,所述马达的所述支轴分别被压入到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支轴固定孔中,从而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及径向位置被固定。
通过利用固定于壳体内的间隔部件来支承马达的轴承部及支轴这两点,不仅能够固定马达在壳体内的上下方向位置及马达的输出轴的位置,还能够固定马达的周向角度。由此,能够吸收产生于马达壳体的外表面的误差,并能够固定马达在壳体内的绝对位置,从而能够抑制马达的晃动所带来的噪声、零件寿命的缩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导风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驱动源;连杆机构,其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摆动;以及固定部,其能够容纳所述连接机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臂部件,其具有上述的外壳;以及多个连杆部件,它们支承所述臂部件,且使所述臂部件向伸出方向及容纳方向往复移动,多个所述连杆部件具有:驱动连杆,其被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以及从动连杆,其借助所述臂部件随着所述驱动连杆的动作而动作,所述驱动连杆的前端侧与所述臂部件连接,基端侧直接或隔着其他部件与第一驱动源连接,所述从动连杆的前端侧与所述臂部件连接,基端侧与所述固定部连接,作为板状部件的风向板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臂部件的伸出方向侧端部。
通过利用连杆机构使对风向板进行开闭的臂部件往复移动,能够将风向板和臂部件的载荷分散到各连杆部件。由此能够防止支承载荷的应力只集中在局部,并能够实现整个装置小型化。
并且,优选所述连杆机构为将所述臂部件作为中间连杆的四连杆机构,所述从动连杆配置在比所述驱动连杆靠所述伸出方向侧的位置。
通过将连杆机构设为四连杆机构,能够以最少的零件数量来实现由连杆机构带动臂部件的往复移动。而且,由于从动连杆不必与第一驱动源连接,因此与驱动连杆相比,有关其配置位置的限制较少。因此,通过将从动连杆配置在比驱动连杆靠臂部件的伸出方向侧的位置,能够将从动连杆配置在装置的伸出方向侧的端部,从而能够伸到更远处来支承臂部件。
并且,优选在所述臂部件的所述伸出方向的侧端部配置有第二驱动源,所述风向板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能够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通过利用设置于臂部件的伸出方向的侧端部的第二驱动源使风向板转动,风向板能够更复杂地动作,且能够提高风向控制的自由度。
并且,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源为步进马达。
步进马达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还能够通过步数计算出步进马达的旋转角度。由此,不必为了检测出风向板在各个时刻的配置角度而另外实施由旋转编码器等实现的反馈控制。由此,能够减少整个装置中的零件数量及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能够提高外壳的外观设计性,且能够分散支承风向板及臂的载荷。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导风板装置的配置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示出导风板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示出臂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示出减速齿轮系的啮合结构的透视图。
图5为第一减速齿轮的外观立体图及剖视图。
图6为示出由连杆机构形成的臂的往复动作的说明图。
图7为示出第一摆动限制部的结构的说明图。
图8为对第二马达的导线的布设结构进行说明的图。
图9为示出支承单元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示出由支承单元形成的臂的往复动作的说明图。
图11为示出臂在导风板装置中的往复动作的说明图。
图12为使用了钩部及锁定孔的外壳锁定结构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导风板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导风板装置为设置于未图示的空调机的送风口来控制其风向的装置。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宽度方向”是指图1的坐标轴所示的X方向,“前后方向”是指同一坐标轴所示的Y方向,“上下方向”是指同一坐标轴所示的Z方向。
(整体结构)
图1为示出导风板装置的配置构成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在图1的配置例中,由两台导风板装置10、10'及一台支承单元70(以下还将它们统称为“导风板装置10等”)支承一片共用的风向板91。两台导风板装置10、10'是相同的装置,下面说明的导风板装置10的构成也是导风板装置10'的构成。这些导风板装置10等均配置在比风向板91靠后方的位置(未图示的空调机的壳体侧)。导风板装置10、10'配置在风向板91的长边方向上的两端附近,支承单元70配置在同一长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
在风向板91的与导风板装置10等的相向面形成有臂连接片911、912,它们作为与导风板装置10等的连接部。风向板91通过臂连接片911、912与设置于导风板装置10等的臂42、72的风向板连接部262、721结合,而被这些臂42、72支承,并与这些臂42、72一体地动作。
导风板装置10、10'为通过导风板装置10、10'所具有的驱动源的驱动力来使风向板91开闭及转动的驱动装置。另一方面,支承单元70为随着这些导风板装置10、10'的动作而对风向板91进行支承的辅助单元。在风向板91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较短的情况下,以及在尽管利用导风板装置10、10'只支承风向板91的两端、但风向板91具有不会因自重而产生挠曲程度的刚性的情况下,则可以省略支承单元70。
(导风板装置的内部结构)
图2为示出导风板装置10(及导风板装置1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导风板装置10包括:作为步进马达的第一马达20(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一马达20的驱动力而摆动的连杆机构40;使第一马达20的旋转减速并传递给连杆机构40的减速齿轮系30;以及用于容纳连杆机构40及减速齿轮系30的壳体50(固定部)。
连杆机构40具有:两个连杆部件41;以及被这些连杆部件41支承,并向后述的伸出方向A及容纳方向B(参照图6)往复移动的臂42(臂部件)。连杆部件41具有:被第一马达20驱动的驱动连杆411;以及通过臂42随着驱动连杆411动作的从动连杆412。连杆机构40除了驱动连杆411及从动连杆412之外,还以壳体50为固定连杆,以臂42为中间连杆,构成四连杆机构。
壳体50包括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分解的第一壳半体51、第二壳半体52以及中板53。这些第一壳半体51、第二壳半体52及中板53通过用紧固螺钉59结合而被一体化。连杆机构40配置在由第一壳半体51及中板53划分出的空间,减速齿轮系30配置在由第二壳半体52及中板53划分出的空间。
第一马达20配置在第二壳半体52的底面(与宽度方向X正交的面)的外侧,并通过紧固螺钉29固定于第二壳半体52。在第二壳半体52的底面中的与第一马达20的小齿轮21的位置相对应的部位设有朝向第二壳半体52的开口侧(壳体50的内部侧)突出的有盖筒状的小齿轮罩部521。小齿轮罩部521的小齿轮21侧开口,小齿轮21被容纳于小齿轮罩部521的内侧。在小齿轮罩部521设有窗部521a,所述窗部521a为小齿轮罩部521的周向的一部分被切去而形成的开口部,被容纳于小齿轮罩部521内的小齿轮21的一部分齿部从窗部521a向第二壳半体52的内侧露出。
减速齿轮系30为分别具有大径齿轮部及小径齿轮部的复合齿轮的齿轮系。减速齿轮系30的各齿轮部件分别被竖立地设置于第二壳半体52与中板53之间的支轴36支承为能够旋转。减速齿轮系30通过将第一马达20的小齿轮21的旋转依次从大径齿轮部向小径齿轮部传递,而将小齿轮21的旋转减速并传递到驱动连杆411的齿轮部411c。通过将第一马达20的旋转减速并传递到驱动连杆411,能够利用普通的输出的马达使臂42往复移动。
在构成连杆机构40的驱动连杆411的基端部(基端侧)形成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通的贯通孔411b,通过竖立地设置于第二壳半体52的支轴522贯穿插入到贯通孔411b中,驱动连杆411的基端部被壳体50支承为能够旋转。
并且,在驱动连杆411的基端部设有向减速齿轮系30侧延伸的齿轮部411c。在中板53中与齿轮部411c的位置对应的部位形成有供齿轮部411c贯穿插入的缺口部533。齿轮部411c通过贯穿插入到缺口部533,而将中板53贯通并与减速齿轮系30的末端齿轮啮合。通过齿轮部411c与减速齿轮系30的末端齿轮啮合,第一马达20的驱动力经由减速齿轮系30及齿轮部411c被传递到驱动连杆411。
连杆机构40的从动连杆412在其基端部(基端侧)设置有轴线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轴体412b。在第一壳半体51及第二壳半体52中的与轴体412b的位置对应的部位形成有轴承513、523,所述轴承513、523为在宽度方向X上贯通的圆形的为贯通孔。通过轴体412b与轴承513、523嵌合,从动连杆412被壳体50支承为能够旋转。
另外,本发明中提到的连杆部件41(驱动连杆411、从动连杆412)的“基端”是指固定关节,即固定于规定位置并允许旋转,但限制向上下方向Z及前后方向Y摆动的端部,“前端”是指自由关节,即允许旋转及摆动的端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连杆411及从动连杆412的基端部均被壳体50支承,但这些基端部不必一定被壳体50支承。例如未图示的空调机的壳体等,只要是位置被固定、能够将所述基端部支承为能够旋转且具有不会因臂42及风向板91的载荷而变形程度的刚性的部件(固定部),就能够取代壳体50。
(臂的内部结构)
图3为示出臂42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臂42包括作为臂42的外壳的臂壳体42a。臂壳体42a包括在宽度方向X上嵌合的作为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臂半体421及作为第二壳体部件的第二臂半体422。在第一臂半体421及第二臂半体422的伸出方向A侧的端部分别设有将嵌合的该端部锁定的钩部426及锁定孔427,第一臂半体421及第二臂半体422被这些钩部426、锁定孔427和三个紧固螺钉429固定。
在臂壳体42a的伸出方向A侧的端部及其附近设有马达室43,其容纳作为第二驱动源的第二马达25。第二马达25为能够使风向板91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的步进马达。在第二马达25的实施了D切割的输出轴253安装有小齿轮261。此外,风向板连接部262被呈棒状体的支轴252(后述)支承为能够旋转,其中,支轴252不可移动地固定于第二马达25且与输出轴253的轴向平行地延伸。小齿轮261的旋转借助风向板连接部262的齿轮部262a减速,并向风向板连接部262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风向板连接部262被固定于第二马达25的支轴252支承,从而风向板连接部262相对于输出轴253的相对位置关系保持为不变。由此,小齿轮261与风向板连接部262的齿轮部262a的啮合精度提高,从而抑制这些齿轮部件的晃动所带来的噪声、零件寿命的缩短。
在第二臂半体422的构成马达室43的部位形成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通的圆形的开口部422a,风向板连接部262从开口部422a向臂壳体42a的外部露出。由此,臂42的风向板连接部262与风向板91的臂连接片911能够结合。通过利用第二马达25使风向板91旋转的结构,风向板91能够实施更复杂的动作,且能够提高风向控制的自由度。
在臂壳体42a中的比马达室43靠容纳方向B侧的部分的内部设置有形成为波形的肋423,从而通过肋423增强了臂壳体42a的刚性。另外,肋423的一部分兼用作后述的第二摆动限制部65的臂侧抵接部67。
图8为对第二马达25的导线93的布设结构进行说明的图。与第二马达25的连接器259连接的导线93穿过臂42的内部的设置于肋423的上侧的间隙,被引导至壳体50中。引导至壳体50内的导线93穿过驱动连杆411的上侧,被引导至形成于中板53的后方(图8左侧)的引导片532,再被引导片532引导,从而从引出口54向导风板装置10的外部引出。另外,如图8(b)所示,引出口54为由第一壳半体51及第二壳半体52划分出的开口。
(间隔部件的构成)
对马达室43内的第二马达25的位置进行固定的间隔部件27与第二马达25一起容纳于臂壳体42a的马达室43。间隔部件27包括:大致圆板形状的平板部271;以及从平板部271的周缘向第二马达25侧延伸的一对侧板部272。一对侧板部272形成于平板部271的周缘中呈线对称的位置及范围。
将沿第二马达25的轴向(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方向)的方向定义为马达室43内部的上下方向(将第一臂半体421侧作为“下”,将第二臂半体422侧作为“上”。以下,在马达室43内部的说明中,“上”及“下”是指该上下方向)时,间隔部件27的平板部271覆盖于作为第二马达25的输出轴253侧的端面的上表面251,并将上表面251向下方按压,由此固定第二马达25在马达室43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一对侧板部272与第二臂半体422的内周面及第二马达25的外周面25a不接触,在它们之间分别设有间隙。并且,第二马达25的外周面25a与马达室43的内周面43a也不接触,在它们之间设有间隙。
间隔部件27的平板部271中的靠第二臂半体422侧的面形成有朝向第二臂半体422侧延伸的两个大致圆筒状的防旋转套筒273。各防旋转套筒273在其周向上的一部分设有狭缝,由此能够朝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在第二臂半体422的马达室43的内表面的与各防旋转套筒273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有防旋转销424,其为与各防旋转套筒273嵌合的突起部。通过这些防旋转销424与防旋转套筒273嵌合,间隔部件27在马达室43内的周向角度及径向位置(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位置,以下的说明也同样如此)被固定。
在第二马达25的上表面251形成有轴承部251a,其从上表面251沿输出轴253的外周面呈圆筒状延伸,在平板部271中的与轴承部251a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轴承固定孔271a,其为供轴承部251a压入的贯通孔。而且,从上表面251垂直地延伸的作为棒状体的支轴252不可移动地固定于第二马达25的上表面251,在平板部271中的与支轴252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支轴固定孔271b,其为供支轴252压入的贯通孔。如上所述,间隔部件27在马达室43内的位置和角度是固定的。通过第二马达25的轴承部251a被压入到间隔部件27的轴承固定孔271a中,第二马达25的支轴252被压入到间隔部件27的支轴固定孔271b中,第二马达25相对于间隔部件27的相对周向角度及马达室43内的径向位置被固定。即,马达室43内的第二马达25的绝对位置被固定。
通常,尽管马达壳体内部的空间的成形精度高,但因马达壳体每一个体的壁厚的参差不齐等而可预见到会在马达壳体的外表面产生比内表面大的误差。因此,例如如果通过对马达壳体的外周面进行支承来实施马达在马达外壳内的定位,则有可能产生以下问题:马达无法容纳于外壳,或者反过来,马达产生晃动。本实施方式的马达室43通过在第二马达25的外周面25a的周围设置间隙,且将在马达室43内另外具有的间隔部件27覆盖于第二马达25的上表面251,再利用受成形误差的影响较小的轴承部251a和支轴252,来固定第二马达25在马达室43内的绝对位置,从而能够吸收产生于第二马达25的外表面的误差,并能够抑制第二马达25的晃动所带来的噪音、零件寿命的缩短。
(臂壳体的锁定结构)
图12为使用了钩部426及锁定孔427的臂壳体42a的锁定结构的说明图。图12(a)为从第二臂半体422侧观察臂42时的平面图,图12(b)为图12(a)的C-C方向剖视图,图12(c)为被图12(b)的虚线D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
如图12(c)所示,钩部426为突起部,所述突起部以第一臂半体421的马达室43的内周面43a为基端,所述突起部的前端朝向马达室43的内侧突出。第二臂半体422在与钩部426的形成位置对应的位置具有舌片状的止挡部422c,且在止挡部422c形成有锁定孔427,所述锁定孔427为与钩部426卡合的贯通孔。钩部426及锁定孔427为将臂壳体42a的伸出方向A侧的端部锁定的一对锁定片及锁定孔。通过这些钩部426及锁定孔427配置在臂壳体42a的内侧,从而避免它们露到外部,且提高臂壳体42a的外观设计性。
钩部426在这些第一臂半体421及第二臂半体422的嵌合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宽度方向X)上的厚度形成为其前端侧比基端侧薄。更为具体地说,在图12(c)中,相当于钩部426的上表面的面形成为从钩部426的基端向钩部426的前端逐渐降低的锥形面426a。
并且,止挡部422c的前端部形成有在第一臂半体421和第二臂半体422嵌合时供钩部426的锥形面426a搁在上面的锥形面。在将钩部426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设为钩部426的高度时,第一臂半体421由能够在钩部426的高度方向上弹性变形钩部426的高度大小的树脂材料形成。
本实施方式中的钩部426的高度设定为贯穿锁定孔427的高度。通常,在使用了锁定片和锁定孔的锁定结构中,锁定片被设定为不穿过锁定孔大小的尺寸。这是因为如果锁定片穿过锁定孔,则有可能存在锁定片的前端损坏壳体内的容纳物等的风险。本实施方式的锁定孔427配置在比钩部426靠马达室43的内侧的位置。并且,马达25的外周面25a靠近形成有锁定孔427的止挡部422c的附近,从而限制了锁定孔427向马达室43的内侧的移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正常高度的锁定片,则会产生锁定片的前端搁在锁定孔的边缘、无论怎么嵌合外壳都无法锁定外壳的不良状况。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钩部426刚好被设定为贯通锁定孔427的高度,因此在嵌合臂壳体42a时第一臂半体421的变形量增大,钩部426被强有力地压入到锁定孔427中。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钩部426形成为前端的厚度比基端的厚度薄的形状,因此钩部426的前端容易弯曲。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臂壳体42a中,尽管限制了锁定孔427(止挡部422c)向马达室43内侧的移位,但钩部426也容易被推进锁定孔427中,从而能够避免无法锁定臂壳体42a的不良状况。
(减速齿轮系)
图4为示出减速齿轮系30的啮合结构的透视图。图4中用虚线示出的齿部表示各齿轮部件的附图后侧的齿轮部。
从小齿轮罩部521的窗部521a露出的小齿轮21的齿部与构成减速齿轮系30的第一减速齿轮31的大径齿轮部啮合。之后,依次为:第一减速齿轮31的小径齿轮部与第二减速齿轮32的大径齿轮部分啮合、第二减速齿轮32的小径齿轮部与第三减速齿轮33的大径齿轮部啮合、第三减速齿轮33的小径齿轮部与第四减速齿轮34的大径齿轮部啮合、第四减速齿轮34的小径齿轮部与第五减速齿轮35的大径齿轮部啮合。并且,第五减速器35的小径齿轮部与驱动连杆411的齿轮部411c啮合。由此第一马达20的旋转被减速并向驱动连杆411传递。
(转矩限制机构)
减速齿轮系30的齿轮部件中的第一减速齿轮31为具有转矩限制机构(过载保护机构)的齿轮部件,在施加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转矩时,所述齿轮部件通过利用空转消耗掉超量转矩来抑制传递转矩。作为上述规定的阈值转矩,只要对导风板装置10正常动作时实际会传递给第一减速齿轮31的转矩的上限值适当地加上富余值,并设定能够判断异常的可能性高的转矩即可。
图5(a)为第一减速齿轮31的外观立体图,图5(b)为图5(a)所示的第一减速齿轮31的A-A方向剖视图。以下,在有关第一减速齿轮31及转矩限制机构的说明中,“上”及“下”是指图5(a)、图5(b)中的上下,另外,“俯视”是指从第一减速齿轮31的上方向下方观察第一减速齿轮31的视线方向。
第一减速齿轮31包括由分体部件形成的上侧的小径齿轮部311和下侧的大径齿轮部312。小径齿轮部311及大径齿轮部312被共用的轴部314支承,且彼此能够独立地旋转。螺旋弹簧313以在上下方向上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小径齿轮部311与大径齿轮部312之间,从而小径齿轮部311被螺旋弹簧313向上方施力,大径齿轮部312被螺旋弹簧313向下方施力。
小径齿轮部311通过螺旋弹簧313与其下表面抵接而被向上方施力,并通过从轴部314的上端附近部向径向外侧延伸的钩部314a来锁定向上方的移动。另外,如图5(a)所示,配置有钩部314a的小径齿轮部311上端的开口部311a在俯视时形成为十字形。由此,钩部314a及开口部311a彼此在周向上卡合,小径齿轮部311及轴部314总是在周向上一体地旋转。
大径齿轮部312压入到轴部314,且在大径齿轮部312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同轴状地配置有作为圆环形状的平板部件的金属板315。大径齿轮部312通过螺旋弹簧313与配置在大径齿轮部312的上表面侧的金属板315抵接,而借助金属板315被向下施力。并且,配置在大径齿轮部312的下表面侧的金属板315被放置在形成于轴部314的下端附近部的扩径部314b的上表面,通过该金属板315及扩径部314b来锁定大径齿轮部312向下方移动。因此,大径齿轮部312被螺旋弹簧313的作用力朝向扩径部314b按压。其结果是,大径齿轮部312通过向轴部314压入而形成的摩擦阻力、以及利用螺旋弹簧313向扩径部314b按压而形成的摩擦阻力,与轴部314一起沿周向联动旋转。
第一减速齿轮31具有上述构成,因此,在轴部314与大径齿轮部312能够通过其摩擦阻力联动旋转的转矩的范围内,小径齿轮部311(及轴部314)以及大径齿轮部312沿周向一体地旋转,当施加超过上述摩擦阻力的转矩时,小径齿轮部311(及轴部314)与大径齿轮部312中的一个空转。
由于减速齿轮系30包括具有转矩限制机构的第一减速齿轮31,因此例如在第一马达20的工作中,即使在风向板91被用户手动开闭、对减速齿轮系30和连杆机构40等第一马达20的动力传递部件施加非预期的外力时,也能防止第一马达20失步、动力传递构件破损。此外,例如在第一马达20的初始化动作中,为了使第一马达20的识别角度与驱动连杆411的实际配置角度同步,即使在有目的地使第一马达20朝向驱动连杆411的初始位置方向丢失多步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动力传递部件的损伤、降低异常音。
而且,如图4所示,第一减速齿轮31与第一马达20的小齿轮21啮合。本发明的转矩限制机构应当在施加比正常动作时的传递转矩大的转矩时动作。因此,如果使在正常动作时的传递转矩大的齿轮部件(例如第五减速齿轮35)具有转矩限制机构,则只有在施加了更大的外力(转矩)时才能获得保护效果。通过使在减速齿轮系30中的传递转矩最小的第一减速齿轮31具有转矩限制机构,能够针对异常而迅速地使转矩限制机构动作。
(臂的往复动作)
图6为示出利用连杆机构40使臂42往复动作的说明图。图6(a)示出臂42向容纳方向B移动到极限的状态,图6(b)示出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到极限的状态。
如图2及图6所示,连杆机构40包括:两个连杆部件41(驱动连杆411及从动连杆412);以及被这些连杆部件41支承并向伸出方向A及容纳方向B往复移动的臂42。在臂42的伸出方向A侧的端部配置有第二马达25,其为使风向板91转动的驱动源。
在驱动连杆411的前端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411a。臂42的支轴421a贯穿插入到该贯通孔411a中,由此,驱动连杆411的前端部与臂42彼此可转动地连接。如上所述,第二壳半体52的支轴522被贯穿插入到形成于驱动连杆411的基端部的贯通孔411b中,从而驱动连杆411的基端部被壳体50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形成于驱动连杆411的基端部的齿轮部411c与减速齿轮系30的第五减速齿轮35啮合。
从动连杆412配置在比驱动连杆411靠伸出方向A侧的位置。在从动连杆412的前端部形成有在宽度方向X上贯通的圆形的贯通孔412a,臂42的支轴421b贯穿插入到贯通孔412a中,从而从动连杆412的前端部与臂42彼此可旋转地连接。并且,也如上所述,轴体412b与第一壳半体51及第二壳半体52的轴承513、523嵌合,从而从动连杆412的基端部被壳体50支承为能够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马达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时,驱动连杆411也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当第一马达20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臂42也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而臂42向容纳方向B移动。
由于利用连杆机构40使开闭风向板91的臂42往复移动,因此能够将风向板91与臂42的载荷分散到各连杆部件41(驱动连杆411及从动连杆412)。由此能够防止支承载荷的应力只集中在一部分,由此可实现整个装置的小型化。另外,由于连杆机构40的滑动部几乎只是它的关节部,因此伴随臂42的往复动作的滑动阻力相对较小。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马达20使用步进马达。步进马达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并且能够通过步数来计算出步进马达的旋转角度。由此不必为了检测出驱动连杆411在各个时刻的配置角度,而另外通过旋转编码器等实施反馈控制。由此能够实现减少整个装置中的零件数量及装置的小型化。这一点第二马达25也如此。另外,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源不必一定是步进马达,只要是能够在正反两个方向上旋转,则也可使用其他马达。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也如上所述,有时另外需要反馈控制等的位置检测装置。
并且,在第一壳半体51的靠连杆机构40侧的面上形成有从宽度方向X(各连杆部件的关节部的轴向)支承连杆部件41的肋511(参照图7),在中板53的靠连杆机构40侧的面上形成有从宽度方向X(各连杆部件的关节部的轴向)支承连杆部件41的肋531(参见图6)。肋511及肋531为沿着各连杆部件41的转动轨迹向连杆机构40侧突出的呈线状延伸的肋,各连杆部件41能够与肋511及肋531滑动地接触。
通过利用线状的肋来支承各连杆部件41,从而防止连杆机构40在宽度方向X上晃动,并且减小与各连杆部件41间的滑动阻力。
(摆动限制部)
在导风板装置10设有摆动限制部,所述摆动限制部为在连杆机构40摆动到规定位置时通过彼此抵接来限制连杆机构40的可摆动范围的一对锁定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第一摆动限制部60及第二摆动限制部65这两种摆动限制部。
图7为示出第一摆动限制部60的结构的说明图。图7(a)示出臂42向容纳方向B移动到极限的状态,图7(b)示出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到极限的状态。另外,图7的第一壳半体51用虚线透视表示。
第一摆动限制部60包括:形成于驱动连杆411的突起部61;以及形成于第一壳半体51的抵接部62。突起部61为从驱动连杆411沿着宽度方向X(驱动连杆的关节部的轴向)向第一壳半体51侧突出的大致方筒状的卡合片。抵接部62为形成于在连杆机构40摆动到规定位置时与突起部61抵接的位置的肋状的卡合片。抵接部62的形成位置能够根据连杆机构40所需要的摆动范围适当地决定。
通过采用在连杆机构40摆动到规定位置时使形成于驱动连杆411的突起部61与形成于第一壳半体51的抵接部62抵接的结构,能够将连杆机构40的可摆动范围限制在所需要的范围内。另外,在使臂42向伸出方向A侧移动到极限时(即,移动到突起部61与抵接部62抵接的位置时),驱动连杆411借助突起部61与抵接部62被第一壳半体51支承,从而能够进一步分散臂42与风向板91的载荷。
第二摆动限制部65包括从动连杆412的弯曲部66和臂42的臂侧抵接部67的相向面66a、67a(参照图6),其中,从动连杆412向连杆机构40的内侧呈大致L字形状弯曲。弯曲部66以在臂42伸出到伸出方向A的规定位置时这些相向面66a、67a抵接的角度弯曲。弯曲部66的弯曲角度能够根据臂42所需要的伸出范围适当地决定。
图6(b)中示出了向伸出方向A移动的臂42。图6(b)的臂42的伸出范围被第一摆动限制部60限制,而第二摆动限制部65不起作用。但是,在对臂42施加更大的载荷、从而臂42向下方挠曲的情况下,通过这些相向面66a、67a抵接来限制臂42的移动。如此,不仅从动连杆412的连接部支承臂42,这些相向面66a、67a也支承臂42,从而能够进一步分散臂42和风向板91的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上述两种摆动限制部,但是也可只设置这些摆动限制部中的一个。
(支承单元)
图9为示出支承单元70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示出通过支承单元70实现臂72的往复动作的说明图。支承单元70为不具有驱动源而随着导风板装置10、10'的动作对风向板91进行支承的辅助单元。
支承单元70具有壳体71,所述壳体71由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分解的第一壳半体711及第二壳半体712构成。臂72及从动连杆73被壳体71支承为能够摆动。
从动连杆73的构成及支承结构与导风板装置10的从动连杆412相同。未在臂72配置相当于导风板装置10的第二马达25的驱动源,只是风向板91与设于臂72的伸出方向A侧的端部的风向板连接部721可转动地结合。
在臂部72的基端部形成有沿着宽度方向X向第二壳半体712侧突出的销751。销751为沿设置于第二壳半体712的曲线状的凸轮槽752滑动的凸轮从动件。凸轮槽752的曲线形状被设置成与导风板装置10的连杆机构40的摆动轨迹相同的形状。由此,支承单元70的臂72能够与导风板装置10、10'的臂42在相同的轨迹上往复移动。
支承单元70的宽度方向X的宽度被设置为比导风板装置10、10'小且不妨碍空调机的风路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支承单元70,来防止风向板91因其自重或风压而挠曲。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涉及的导风板装置11进行说明。在下列说明中,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相同或具有相同功能的结构标注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的详细说明。
图11为示出导风板装置11中的臂42的往复动作的说明图。图11(a)示出臂42向容纳方向B移动到极限的状态,图11(b)示出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到极限的状态。
在导风板装置11设有制动机构,所述制动机构通过作为螺旋弹簧的制动弹簧95来制动臂42。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动弹簧95与驱动连杆411及从动连杆412连接,在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时,通过制动弹簧95的弹力向容纳方向B侧对从动连杆412施力,由此来制动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
在使臂42向伸出方向A移动时,臂42通过臂42和风向板91的载荷,被朝着伸出方向A侧施力。尤其,在风向板91受到大风量的风压时,其作用力进一步增大。由此有可能导致风向板91的开闭动作的稳定性受到损害、第一马达20的动力传递部件被损坏、第一马达20产生失步的风险。通过利用制动弹簧95将连杆部件41连结,并利用其弹力来制动臂42向伸出方向A的移动,能够将这种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另外,制动弹簧95的连接对象不限于驱动连杆411和从动连杆412,连接壳体50与连杆机构40的一部分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
以上,尽管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40中,为了以最少的零件数量来实现由连杆机构实现的臂部件的往复移动,而采用四连杆机构,但也可以进一步增加连杆部件的数量,实施臂部件的更复杂的动作。
附图标记说明
10、10’导风板装置,20第一马达(第一驱动源),25第二马达(第二驱动源(马达)),25a外周面(马达的外周面),251上表面,251a轴承部,252支轴,27间隔部件,271平板部,272侧板部,271a轴承固定孔,271b支轴固定孔,273防旋转套筒,40连杆机构,41连杆部件,411驱动连杆,412从动连杆,42臂(臂部件、中间连杆),42a臂壳体(外壳),421第一臂半体(第一壳体部件),422第二臂半体(第二壳体部件),422c止挡部,424防旋转销,426钩部(锁定片),427锁定孔,43马达室,43a内周面(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50壳体(固定部),91风向板,A伸出方向,B容纳方向。

Claims (7)

1.一种外壳,具有彼此嵌合的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表面形成有锁定片,所述锁定片为以所述内表面为基端,前端朝向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的内侧突出的突起部,
在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形成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为与所述锁定片卡合的贯通孔,
所述锁定片的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向所述第二壳体部件的嵌合方向上的厚度形成为所述锁定片的前端侧比基端侧薄,
所述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为在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所述第二壳体部件嵌合时贯通所述锁定孔的长度,
所述外壳还具有间隔部件,所述间隔部件与马达一起容纳于所述外壳的壳体内,且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
在将沿所述马达的轴向的方向设为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时,
所述间隔部件通过按压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侧的端面来固定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沿所述输出轴的外周面呈圆筒状延伸的轴承部的马达,
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轴承固定孔,所述轴承固定孔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压入的贯通孔,
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马达的外周面的周围设有间隙,
所述间隔部件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以及径向位置被固定,
所述马达为具有从所述端面垂直地延伸的呈棒状体的支轴的马达,
在所述间隔部件形成有支轴固定孔,所述支轴固定孔为供所述马达的所述支轴压入的贯通孔,
通过所述马达的所述轴承部被压入到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轴承固定孔中,所述马达的所述支轴被压入到所述间隔部件的所述支轴固定孔中,从而所述马达在所述壳体内的周向角度及径向位置被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锁定片的从基端到前端的长度设为所述锁定片的高度时,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能够在所述锁定片的高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至少所述锁定片的高度大小的可挠性材料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壳体部件由树脂材料形成。
4.一种导风板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其特征在于,具有:
第一驱动源;
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力而摆动;以及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能够容纳所述连杆机构,
所述连杆机构具有:
臂部件,所述臂部件具有所述外壳;以及
多个连杆部件,多个所述连杆部件支承所述臂部件并使所述臂部件朝向伸出方向及容纳方向往复移动,
多个所述连杆部件具有:
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源驱动;以及
从动连杆,所述从动连杆借助所述臂部件,随着所述驱动连杆动作,
所述驱动连杆的前端侧与所述臂部件连接,基端侧直接或借助其他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源连接,
所述从动连杆的前端侧与所述臂部件连接,基端侧与所述固定部连接,
作为板状部件的风向板能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臂部件的所述伸出方向侧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杆机构为将所述臂部件作为中间连杆的四连杆机构,
所述从动连杆配置在比所述驱动连杆靠所述伸出方向侧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臂部件的所述伸出方向侧的端部配置有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为所述马达,
所述风向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驱动源的驱动力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驱动源为步进马达。
CN201780014331.2A 2016-03-04 2017-02-14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Active CN108700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2048A JP6727857B2 (ja) 2016-03-04 2016-03-04 ケース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ルーバー装置
JP2016-042048 2016-03-04
PCT/JP2017/005343 WO2017150177A1 (ja) 2016-03-04 2017-02-14 ケース体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ルーバ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00098A CN108700098A (zh) 2018-10-23
CN108700098B true CN108700098B (zh) 2020-05-05

Family

ID=5974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331.2A Active CN108700098B (zh) 2016-03-04 2017-02-14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27857B2 (zh)
CN (1) CN108700098B (zh)
WO (1) WO20171501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4630B1 (ko) * 2018-02-02 2023-11-20 니폰 제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그리고 편광판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4286A (ja) * 2001-06-27 2003-01-15 Noritz Corp 浴室暖房機
JP2003239920A (ja) * 2002-02-19 2003-08-27 Seiko Epson Corp スナップフィットの接合構造及び成形品
JP2009210207A (ja) * 2008-03-05 2009-09-17 Nidec Sankyo Corp ルーバ装置
JP2014001825A (ja) * 2012-06-20 2014-01-09 Tokai Rika Co Ltd 部品の結合構造
JP2014062607A (ja) * 2012-09-21 2014-04-10 Yazaki Corp 係止構造
CN105308334A (zh) * 2013-06-19 2016-02-03 株式会社利富高 安装工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14286A (ja) * 2001-06-27 2003-01-15 Noritz Corp 浴室暖房機
JP2003239920A (ja) * 2002-02-19 2003-08-27 Seiko Epson Corp スナップフィットの接合構造及び成形品
JP2009210207A (ja) * 2008-03-05 2009-09-17 Nidec Sankyo Corp ルーバ装置
JP2014001825A (ja) * 2012-06-20 2014-01-09 Tokai Rika Co Ltd 部品の結合構造
JP2014062607A (ja) * 2012-09-21 2014-04-10 Yazaki Corp 係止構造
CN105308334A (zh) * 2013-06-19 2016-02-03 株式会社利富高 安装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27857B2 (ja) 2020-07-22
WO2017150177A1 (ja) 2017-09-08
CN108700098A (zh) 2018-10-23
JP2017155905A (ja) 2017-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7163B (zh) 导风板装置
KR101621599B1 (ko) 기어드 모터
US9784384B2 (en) Damper device
KR101581087B1 (ko) 기어드 모터
KR101523432B1 (ko) 기어드 모터
US9606356B2 (en) Positioning module for head-up display device
KR101568470B1 (ko) 기어드 모터
CN108700098B (zh) 外壳及具有该外壳的导风板装置
WO2018055749A1 (ja) ルーバー装置
JP6609150B2 (ja) ルーバー装置
JP2007193767A (ja) 操作レバー装置
EP2853667A1 (en) Hinge device
JP5047980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KR20140051061A (ko) 기어드 모터
KR102468179B1 (ko) 도어 에지 프로텍터 장치
CN111750056A (zh)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
EP4269732A1 (en) Handle device for vehicle
WO2017057229A1 (ja) ルーバー装置
JP4652313B2 (ja) レンズ駆動装置
WO2010023765A1 (ja)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開閉装置
US7979949B2 (en) Vehicle wiper device
JP7133993B2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1743448B (zh) 开闭部件驱动装置及马桶盖开闭单元
JP6219218B2 (ja) 動力伝達装置
US20230366427A1 (en) Operating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