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8180B - 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8180B
CN108698180B CN201780014487.0A CN201780014487A CN108698180B CN 108698180 B CN108698180 B CN 108698180B CN 201780014487 A CN201780014487 A CN 201780014487A CN 108698180 B CN108698180 B CN 1086981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vancing
retreating
support tube
retreating member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48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8180A (zh
Inventor
春名阳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smek KK
Original Assignee
Kosmek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smek KK filed Critical Kosmek KK
Publication of CN108698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8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8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00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Repairing or joining pipes on or under water
    • F16L1/024Laying or reclaiming pipes on land, e.g. above the ground
    • F16L1/06Accessories therefor, e.g. anchors
    • F16L1/09Accessories therefor, e.g. anchors for bringing two tubular members closer to each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00Members which are comprised in the general build-up of a form of machine, particularly relatively large fixed members
    • B23Q1/0063Connecting non-slidable parts of machine tools to each other
    • B23Q1/0081Connecting non-slidable parts of machine tools to each other using an expanding clamping member insertable in a receiving hole
    • B23Q1/009Connecting non-slidable parts of machine tools to each other using an expanding clamping member insertable in a receiving hole the receiving hole being cylindrical or co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work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e.g. for conveying, loading, positioning, discharging, sorting
    • B23Q7/005Lifting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08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 F15B15/14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tor unit of the straight-cylinder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 F15B15/26Locking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00Devices for use wher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pass through walls or part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2703/00Work clamping
    • B23Q2703/02Work cl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2703/00Work clamping
    • B23Q2703/12Accessories for attac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筒状的进退构件(3)以沿上下方向能够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外壳(1)。使上述进退构件(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进退机构(13)设于上述外壳(1)。能够插入工件(20)的孔(21)的支承筒(17)从上述进退构件(3)向上方突出设置。形成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上端部的按压面(4)能够上推工件(20)。在上述进退机构(13)使上述进退构件(3)向上方移动时,该进退构件(3)将上述支承筒(17)从下方插入工件(20)的孔(21),并且该进退构件(3)经由上述按压面(4)将工件(20)向上侧推动。

Description

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抬起(举起)夹紧对象物的功能的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夹紧装置记载于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000449号公报)。其以往技术如以下那样地构成。
筒状的进退构件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被插入外壳。活塞利用驱动机构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被插入上述进退构件的内周孔,拉杆连结于该活塞。卡合球体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地被插入形成于进退构件的上部的周壁的引导孔。设于拉杆的外周的楔部从上方与该卡合球体楔卡合。设有使上述活塞和进退构件从下限位置向上限位置移动的上升弹簧。在外壳的上表面形成载置工件的落座面。
并且,在将工件固定于外壳的落座面时,首先,在该工件被某些搬送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之后,从上方被载置到外壳的落座面。接着,在压力油从形成于上述进退构件的上侧的溢流室被排出时,上升弹簧使进退构件向上方移动。而且,被供给至形成于进退构件的下侧的锁定室的压力油的油压力使上述进退构件插入工件的孔,并且利用驱动机构使上述活塞和拉杆在被保持在上限位置的状态下下降。于是,该拉杆将卡合球体推动到半径方向的外方的卡合位置并与工件的孔卡合。由此,工件被固定于外壳的落座面。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6-000449号公报(2016年01月07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以往技术中,在工件被某些搬送机构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之后,从上方被载置到外壳的落座面。可是,有时希望由仅在水平方向上使工件(夹紧对象物)移动的搬入装置例如输送机搬送该工件(夹紧对象物)。在该情况下,为了不使被搬入的工件与夹紧装置碰撞,夹紧装置需要被配置于在下侧距工件的搬送面(工件的下表面)空开间隙的位置。可是,因为输送机无法使工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所以无法将该工件载置到外壳的落座面,该外壳的落座面被配置于在下方距工件的搬送面空开间隙的高度位置。因此,提出有以下的方案,即,通过在以往的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的下侧另外设置使该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上升的升降机构,该升降机构经由外壳的落座面而抬起工件。
在上述的方案例中,需要在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的下侧设置使该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升降的升降机构,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和升降机构的合计整体尺寸变大。因此,在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的升降机构的夹紧装置这一点上存在改良的余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的功能的夹紧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例如如图1~图3或图4A和图4B或图5A和图5B所示,如以下那样地构成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筒状的进退构件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外壳1。设于上述外壳1的进退机构13使上述进退构件3在轴向上移动。从上述进退构件3向顶端侧突出设置的支承筒17能够插入形成于夹紧对象物20的孔21。输出构件24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上述支承筒17的内周孔22。在该输出构件24的顶端部的外周形成按压部41。设于上述进退构件3内的驱动机构35使上述输出构件24沿轴向移动。卡合构件39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地插入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在上述支承筒17的周壁的引导孔38。上述按压部41与该卡合构件39的内周面楔卡合。形成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顶端部的按压面4能够推动上述夹紧对象物20。并且,在上述进退机构13经由上述进退构件3使上述支承筒17从比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基端面20a靠基端侧的位置向顶端侧移动时,该上述支承筒17插入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上述孔21,并且该进退构件3经由上述按压面4将上述夹紧对象物20向顶端侧的位置推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的功能的夹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且表示夹紧装置的下降松开状态的主视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上述夹紧装置的上升松开状态,与图1类似的图。
图3是表示上述夹紧装置的上升夹紧状态,与图1类似的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与图1类似的图。图4B是表示上述夹紧装置的上升夹紧状态,与图3类似的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与图3类似的图。图5B是相当于图5A中的VB-VB线的向视图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首先,基于图1主要说明夹紧装置的构造。
夹紧装置的外壳1被固定在作为固定台的工作台T。收容孔2沿上下方向(轴向)形成于该外壳1。该收容孔2具有从下侧(基端侧)起依次形成的大径孔2a和小径孔2b。筒状的进退构件3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该收容孔2。该进退构件3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活塞部分3a和支承部分3b。该活塞部分3a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大径孔2a,并且支承部分3b密封状地插入小径孔2b。
在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活塞部分3a的下侧形成锁定室8,并且在活塞部分3a的上侧(顶端侧)形成溢流室9。压力油经过形成于外壳1的周壁的锁定用的供给排出路10相对于该锁定室8供给或排出。压力油经过形成于外壳1的周壁的溢流用的供给排出路11相对于该溢流室9供给或排出。在外壳1的下壁的上表面与进退构件的下表面之间安装有进入弹簧12,该进入弹簧12向上方对进退构件3施力。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该进退构件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进退机构13由锁定室8、溢流室9和进入弹簧12构成。
支承筒17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插入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的上侧。该支承筒17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凸缘部17a、周壁17b和顶部17c。在上述的内周孔16的中径孔16c的中途高度部形成台阶部,在该台阶部的上表面经由橡胶、树脂、板簧、螺旋弹簧等弹性构件(施力部件)18安装凸缘部17a。该弹性构件18向上方对支承筒17施力。从上述的内周孔16的上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内方突出设置突出部19,支承筒17的凸缘部17a的上表面被该突出部19的下表面承接。以成为该支承筒17的上方的方式,工件(夹紧对象物)20被输送机(搬入机构)(未图示)沿图1中的箭头方向(右方向)搬入。并且,支承筒17的周壁17b和顶壁17c能够插入工件20的孔21。
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小径孔16a、大径孔16b和上述的中径孔16c。输出构件24的活塞2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该内周孔16的大径孔16b。下杆26从该活塞25向下方突出设置,该下杆26密封状地插入小径孔16a。输出杆27从该活塞25向上方突出设置。该输出杆27密封状地插入中径孔16c,并且插入支承筒17的内周孔22。此外,在活塞25的下侧形成松开室30并且在活塞25的上侧形成夹紧室31。在该松开室30安装有复位弹簧32,该复位弹簧32将活塞25相对于进退构件3向上方施力。此外,松开室30和溢流室9由形成于进退构件3的周壁的第1连通路33连通。夹紧室31和锁定室8由形成于输出构件24的第2连通路34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35由松开室30、夹紧室31和复位弹簧32构成。
在上述的支承筒17的周壁17b上,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3个引导孔38(在图1~图3中仅表示3个引导孔38中的1个),卡合构件39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地插入各引导孔38。接受面40以随着接近下方而接近轴心的方式被形成在该卡合构件39的内壁面。此外,按压部41以随着趋向下方而接近轴心的方式被形成在上述的输出杆27的顶端部的外周。该按压部41从上方与卡合构件39的接受面40楔卡合。
槽39a沿周向形成在上述的卡合构件39的外周,并且在与该槽39a对应的高度位置,槽17d沿周向形成在支承筒17的外周。由橡胶、板簧等弹性构件构成的薄壁的连杆44被安装在卡合构件39的槽39a和支承筒17的槽17d。该连杆44向半径方向的内方对卡合构件39施力。由此,卡合构件39被连杆44的弹性力向比支承筒17的外周面靠向半径方向的内方收容。其结果,在将支承筒17插入工件20的孔21时,能够防止卡合构件39与工件20碰撞。
永磁铁等磁性体45被安装在上述的活塞部分3a的外周部,以能够与该磁性体45面对的方式在外壳1的周壁设有磁传感器46、47。
上述的夹紧装置如以下那样地动作。
在图1的下降松开状态下,压力油从锁定室8和夹紧室31被排出,并且压力油被供给至松开室30和溢流室9。于是,溢流室9的压力油抵抗进入弹簧12的作用力,使进退构件3向下限位置(基端侧的位置)移动,并且松开室30的压力油和复位弹簧32使活塞25和输出杆27向上限位置移动。于是,卡合构件39由于连杆44的弹性力而缩径(向半径方向的内方移动)。在下降松开状态下,支承筒17的顶部17c的上表面向比工件20的下端面20a靠下侧移动。由此,在将工件20沿与轴心交叉(正交)的方向(图1中的箭头方向)搬入时,能够防止该工件20与支承筒17碰撞而破损。
此外,此时,通过磁性体45被移动到与磁传感器47面对的下限位置,由磁传感器47检测进退构件3移动到下限位置的情况。
在图1的下降松开状态下,工件20利用某些搬送机构,工件20的孔21沿水平方向移动(搬入)到从上方与支承筒17面对的位置。
在从图1的下降松开状态向图2的上升松开状态切换时,在压力油从松开室30和溢流室9排出时,进入弹簧12使进退构件3上升。于是,进退构件3使支承筒17插入工件20的孔21,接着,进退构件3经由按压面4抬起工件20。由此,夹紧装置被切换为图2的上升松开状态。
此时,通过磁性体45移动到与磁传感器46面对的上限位置,由磁传感器46检测进退构件3移动到上限位置的情况。
在从图2的上升松开状态切换为图3的上升夹紧状态时,压力油被供给至夹紧室31和锁定室8。于是,与锁定室8的压力相当的按压力和进入弹簧12的作用力将进退构件3支承在上限位置,并且夹紧室31的压力油抵抗复位弹簧32的作用力而使活塞25和输出杆27下降。接着,输出杆27的按压部41经由接受面40使卡合构件39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而且,卡合构件39的外周面按压于工件20的孔21的内周面,并且输出杆27抵抗弹性构件18的作用力使卡合构件39向下方移动。由此,工件20被强力地固定于进退构件3的按压面4。其结果,夹紧装置被切换为图3的上升夹紧状态。
在从图3的上升夹紧状态切换为图1的下降松开状态时,首先,排出夹紧室31和锁定室8的压力油,接着,向松开室30和溢流室9供给压力油。由此,夹紧装置以与上述的夹紧动作大致相反的顺序向下降松开状态切换。
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发挥以下的优点。
上述进退机构13经由进退构件3使支承筒17从比工件20的下端面20a靠下侧的下限位置移动到上方,将该支承筒17插入工件20的孔21,并且经由进退构件3的按压面4将工件20向上限位置强力地推动。因此,无需如以往技术的方案例那样另外具备使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因而,能够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20的功能(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图4A和图4B或图5A和图5B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或第3实施方式,对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构成构件相同的构件(或类似的构件),原则上标注相同的参照数字地进行说明。
图4A和图4B的第2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如下。
支承筒17自上述的进退构件3一体地突出设置,该支承筒17能够插入工件20的孔21。上述的孔21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小径孔21a、随着趋向上方而远离轴心的锥孔21b、和大径孔21c。由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地插入支承筒17的引导孔38的卡合球体构成的卡合构件39能够与工件20的锥孔21b卡合。
卡合部49以随着趋向上方而缩小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活塞部分3a的上部。该卡合部49能够与以随着趋向顶端侧而缩小的方式设于收容孔2的大径孔2a的上表面的承接部50卡合。由此,通过进退机构13使进退构件3移动到上限位置,在进退构件3的卡合部49与收容孔2的承接部50卡合时,进退构件3相对于外壳1在上限位置在水平方向上被定位。
输出构件24被插入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该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大径孔16d、中径孔16e和小径孔16f。在该大径孔16d安装有进入弹簧12和弹簧支座51。输出构件24的活塞2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小径孔16f。与该活塞25同径的输出杆27一体地形成在该活塞25的上部。
在上述的活塞25的下侧形成有夹紧室31。在该活塞25上安装有复位弹簧32,该复位弹簧32将活塞25相对于进退构件3向下方施力。此外,夹紧室31和锁定室8由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弹簧支座51的第1连通路33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35由夹紧室31和复位弹簧32构成。
在上述的支承筒17的周壁17b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两个引导孔38,由卡合球体构成的卡合构件39能够在支承筒17的半径方向上移动地插入各引导孔38。在上述的输出杆27的顶端部的外周,以随着趋向上方而接近轴心的方式形成按压部41。该按压部41从下方与卡合构件39楔卡合。
上述的夹紧装置如以下那样地动作。
在图4A的下降松开状态下,压力油从锁定室8和夹紧室31被排出,并且压力油向溢流室9供给。于是,溢流室9的压力油抵抗进入弹簧12的作用力,使进退构件3向下限位置移动,并且复位弹簧32的作用力使活塞25和输出杆27向下限位置移动。于是,卡合构件39向半径方向的内方的移动被容许。在下降松开状态下,支承筒17的顶部17c的上表面向在下方距搬入工件20的下表面20a空开间隙的位置移动。因此,在将工件20沿图4A中的箭头方向搬入时,能够防止工件20与支承筒17碰撞而破损。
在图4A的下降夹紧状态下,工件20利用某些搬送机构向图4A中的箭头方向移动,工件20的孔21被移动(搬入)到从上方与支承筒17面对的位置。
在从图4A的下降松开状态向上升松开状态切换时,若压力油从溢流室9排出,则进入弹簧12的作用力使进退构件3上升。于是,支承筒17插入工件20的孔21,接着,进退构件3将工件20从搬入高度位置(图4B的双点划线所示的工件20的高度位置)向上限位置推动。由此,夹紧装置被切换为图2的上升松开状态。
在从上述的上升松开状态切换为图4B的上升夹紧状态时,压力油被供给至夹紧室31和锁定室8。于是,与锁定室8的压力相当的按压力和进入弹簧12的作用力将进退构件3支承在上限位置,并且夹紧室31的压力油抵抗复位弹簧32的作用力而使活塞25和输出杆27上升。接着,输出杆27的按压部41经由该按压部41的外周面使卡合构件39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而且,卡合构件39的外周面按压于工件20的孔21的内周面。由此,工件20被强力地固定于进退构件3的按压面4。其结果,夹紧装置被切换为图4B的上升夹紧状态。
在从图4B的上升夹紧状态切换为图4A的下降松开状态时,首先,排出夹紧室31和锁定室8的压力油,接着,向溢流室9供给压力油。由此,夹紧装置以与上述的夹紧动作大致相反的顺序向下降松开状态切换。
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发挥以下的优点。
上述进退机构13经由进退构件3使支承筒17从比工件20的下端面20a靠下侧的下限位置向上方移动,将该支承筒17插入工件20的孔21,并且经由进退构件3的按压面4向上限位置强力地推动工件20。因此,如以往技术的方案例那样,无需另外具备使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因而,能够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20的功能(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图5A和图5B的第3实施方式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点如下。
夹紧装置的外壳1的上表面被固定于作为固定台的工作台T的下表面。进退构件3以能够升降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该外壳1的收容孔2,并且进退构件3被插入在上下方向上贯穿工作台T的孔。该收容孔2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大径孔2a和小径孔2b。该大径孔2a被配置在其轴心相对于小径孔2b的轴心向右侧平行移动了距离S的位置。筒状的进退构件3以能够在轴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该收容孔2。该进退构件3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活塞部分3a和支承部分3b。该活塞部分3a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大径孔2a,并且支承部分3b插入小径孔2b。
支承筒17能够沿轴向移动地插入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的上侧,该支承筒17被安装于进退构件3的下侧的进入弹簧12向上方施力。此外,如图5B所示,在该支承筒17的凸缘部17a的外周面以隔着支承筒17的轴心相向的方式设有一对突起部58、58。此外,在上述一对突起部58、58之间,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一对退避部59、59。形成于该突起部58与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之间的第1间隙被设定为比形成于退避部59与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之间的第2间隙小的值。例如,第1间隙是0.01mm以上且0.03mm以下的值,第2间隙是0.1mm以上且0.2mm以下的值。
由此,在将支承筒17插入工件20的孔21时,即使在支承筒17的轴心和工件20的轴心在水平方向上分离而产生误差的情况下,支承筒的一对突起部58、58也能够沿相向的方向对工件20进行定位,并且设于支承筒17的上述一对退避部59、59也能够吸收上述误差,因此,能够使夹紧装置平滑地动作。
输出构件24被插入上述的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的下侧。该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具有从下侧起依次形成的小径孔16a、大径孔16b和中径孔16c。输出构件24的活塞25以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该大径孔16b。下杆26从该活塞25向下方突出设置,该下杆26密封状地插入小径孔16a。输出杆27经由销54能够沿该销54的轴心方向移动地连结于该活塞25的上部,该销54向左方突出设置。将该销54在上下方向上引导的导向孔55被形成在进退构件3的周壁的内周面。由此,阻止该输出杆27经由销54和导向孔55相对于进退构件3转动。
上述的收容孔2的大径孔2a的轴心与小径孔2b的轴心在水平方向上分离距离S。由此,阻止该进退构件3相对于外壳1转动。
上述的第3实施方式发挥以下的优点。
上述的进退机构13具有经由进退构件3将支承筒17从工件20的下方插入孔21的功能、和经由进退构件3的按压面4将工件20向上方强力地推动的功能这两方的功能。因此,如以往技术的方案例那样,无需另外具备使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因而,能够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20的功能的夹紧装置。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那样地变更。
上述的按压面4也可以形成于在卡合构件39的下部形成的凸缘部的上表面、支承筒17的凸缘部17a的上表面,来代替形成于进退构件3的上表面。此外,按压面4也可以支承固定于工件20的下表面的基座的下表面,来代替直接支承工件20的下表面。
上述的进退机构13和驱动机构35也可以是单动式的液压缸而代替如例示那样的复动式的液压缸,此外,也可以变更为其它的压力流体等的流体压力致动器或电动致动器。
上述的支承筒17也可以从进退构件3向上方一体地突出设置,来代替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地插入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此外,也可以省略支承筒17的顶壁17c和周壁17b。
上述的卡合构件39也可以是卡合球体或环状夹头。该环状夹头以外嵌输出杆27的按压部41的方式被支承于支承筒17。在该环状夹头的周壁沿上下方向形成狭缝。在该环状夹头的外周面形成截面为锯齿状的多个周槽。在对输出构件24进行夹紧驱动时,环状夹头被按压部按压而向半径方向的外方弹性变形,与形成于工件20的孔21卡合。
上述的突起部58也可以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设置3个以上,来代替在上述支承筒17的外周面设置两个。
也可以是在与上述的支承筒17的凸缘部17a的外周面面对的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的内周面形成突起部和退避部的结构,来代替在该凸缘部17a的外周面形成突起部58和退避部59的结构。
除此之外,当然能够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预测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本发明的概要)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例如如图1~图3或图4A和图4B或图5A和图5B所示,如以下那样地构成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筒状的进退构件3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外壳1。设于上述外壳1的进退机构13使上述进退构件3在轴向上移动。从上述进退构件3向顶端侧突出设置的支承筒17能够插入形成于夹紧对象物20的孔21。输出构件24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密封状地插入上述支承筒17的内周孔22。在该输出构件24的顶端部的外周形成按压部41。设于上述进退构件3内的驱动机构35使上述输出构件24沿轴向移动。卡合构件39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地插入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在上述支承筒17的周壁的引导孔38。上述按压部41与该卡合构件39的内周面楔卡合。形成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顶端部的按压面4能够推动上述夹紧对象物20。并且,在上述进退机构13经由上述进退构件3使上述支承筒17从比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基端面20a靠基端侧的位置向顶端侧移动时,该上述支承筒17被插入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上述孔21,并且该进退构件3经由上述按压面4将上述夹紧对象物20向顶端侧的位置推动。
本发明发挥以下的作用效果。
上述进退机构经由进退构件使上述支承筒从比上述夹紧对象物的基端面靠基端侧的位置向顶端侧移动,将该支承筒插入上述孔,并且经由进退构件的上述按压面将上述夹紧对象物向顶端侧的位置强力地推动。因此,无需如以往技术的方案例那样另外具备使夹紧装置的本体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升降机构。因而,能够紧凑地制造具备抬起工件的功能的夹紧装置。
本发明优选施加下述的(1)~(5)的结构。
(1)上述进退机构13具有锁定室8、溢流室9和进入弹簧12。在进退构件3的基端部形成活塞部分3a。压力流体相对于形成在该活塞部分3a的基端侧的锁定室8供给或排出。压力流体相对于形成在活塞部分3a的顶端侧的溢流室9供给或排出。将上述进退构件3向顶端侧施力的进入弹簧12被安装于上述锁定室8。
在该情况下,通过排出溢流室的压力流体排出,进入弹簧使进退构件向顶端侧移动。此外,通过向锁定室供给压力流体,能够利用与锁定室的压力流体的压力相当的按压力和进入弹簧的作用力在顶端位置支承进退构件。
(2)上述驱动机构35具有夹紧室31、松开室30和复位弹簧32。在上述输出构件24的基端部形成活塞25。在该活塞25的顶端侧或基端侧形成夹紧室31,压力流体相对于该夹紧室31供给或排出。在隔着上述活塞25与夹紧室31相反侧形成松开室30,在该松开室30安装复位弹簧32。该夹紧室31与上述锁定室8连通。
在该情况下,在进退构件的顶端位置输出构件被向基端侧夹紧驱动时,进退构件由于锁定室的压力流体的压力和进入弹簧的作用力而被强力地支承成不会向基端侧位置偏离,并且夹紧室的压力流体使输出构件抵抗复位弹簧而夹紧驱动。因此,输出杆以从与上述的夹紧室的压力流体的压力相当的按压力减去复位弹簧的作用力而获得的大的力,经由卡合构件按压夹紧对象物的孔。因而,夹紧装置能够强力地固定夹紧对象物。
(3)上述进退构件3被上述进退机构13移动到规定的顶端位置时,以随着趋向顶端侧而缩小的方式设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卡合部49与随着趋向顶端侧而缩小的方式设于上述外壳1的承接部50卡合。
在该情况下,在上述进退构件的规定的顶端位置,进退构件的卡合部与外壳的承接部卡合,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被限制,进退构件相对于外壳被高精度地轴心对合。
(4)上述支承筒17插入上述进退构件3的上述内周孔16。在上述支承筒17的外周面,以隔着轴心相向的方式设有一对突起部58、58。该突起部58、58与上述内周孔16嵌合。在上述一对突起部58、58之间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一对退避部59、59。
在该情况下,在将支承筒插入夹紧对象物的孔时,即使在支承筒的轴心与夹紧对象物的轴心不一致的情况下,支承筒的一对突起部也能够沿相向的方向对夹紧对象物进行定位,并且设于支承筒的上述一对退避部也能够吸收上述误差,能够使夹紧装置平滑地动作。
(5)上述支承筒17插入上述进退构件3的上述内周孔16。在上述支承筒17的外周面,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设有3个以上突起部58、58、58。该突起部58、58、58与上述内周孔16嵌合。在上述突起部58、58、58之间,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退避部59、59、59。
在该情况下,在将支承筒插入夹紧对象物的孔时,即使在支承筒的轴心与夹紧对象物的轴心不一致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支承筒的半径方向上对夹紧对象物进行定位。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权利要求所公开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关于适当组合不同的实施方式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内。而且,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的说明
1:外壳;3:进退构件;3a:活塞部分;4:按压面;8:锁定室;9:溢流室;12:进入弹簧;13:进退机构;16:内周孔;17:支承筒;20:工件(夹紧对象物);21:孔;22:内周孔;24:输出构件;25:活塞;30:松开室;31:夹紧室;32:复位弹簧;35:驱动机构;38:引导孔;39:卡合构件;41:按压部;49:卡合部;50:承接部;58:突起部;59:退避部。

Claims (6)

1.一种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具备:
筒状的进退构件(3),能够沿轴向移动地被插入外壳(1);
进退机构(13),设于上述外壳(1),以使上述进退构件(3)在轴向上移动;
支承筒(17),从上述进退构件(3)向顶端侧突出设置,并且能够插入形成于夹紧对象物(20)的孔(21);
输出构件(24),以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插入上述支承筒(17)的内周孔(22),且该输出构件(24)具有形成于其顶端部的外周的按压部(41);
驱动机构(35),设于上述进退构件(3)内,以使上述输出构件(24)在轴向上移动;
卡合构件(39),能够在半径方向上移动地插入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形成于上述支承筒(17)的周壁的引导孔(38),且上述按压部(41)与该卡合构件(39)的内周面楔卡合;以及
按压面(4),以能够推动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方式形成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顶端部,
在上述进退机构(13)经由上述进退构件(3)使上述支承筒(17)从比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基端面(20a)靠基端侧的位置向顶端侧的规定位置移动时,上述支承筒(17)被插入上述夹紧对象物(20)的上述孔(21),并且上述进退构件(3)经由上述按压面(4)将上述夹紧对象物(20)向顶端侧的位置推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进退机构(13)具备:活塞部分(3a),形成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基端部;锁定室(8),形成于上述活塞部分(3a)的基端侧,并且供给或排出压力流体;溢流室(9),形成于上述活塞部分(3a)的顶端侧,并且供给或排出压力流体;以及进入弹簧(12),安装于上述锁定室(8),以向顶端侧对上述进退构件(3)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机构(35)具备:夹紧室(31),形成于在上述输出构件(24)的基端部形成的活塞(25)的顶端侧或基端侧,并且供给或排出压力流体;松开室(30),形成于隔着上述活塞(25)与夹紧室(31)相反侧;以及复位弹簧(32),安装于上述松开室(30),
上述夹紧室(31)与上述锁定室(8)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进退构件(3)被上述进退机构(13)移动到规定的顶端位置时,以随着趋向顶端侧而缩小的方式设于上述进退构件(3)的卡合部(49)与以随着趋向顶端侧而缩小的方式设于上述外壳(1)的承接部(50)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筒(17)被插入上述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
在上述支承筒(17)的外周面,以隔着轴心相向的方式设有一对突起部(58),该突起部(58)与上述进退构件(3)的上述内周孔(16)嵌合,
在上述一对突起部(58)之间,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一对退避部(5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承筒(17)被插入上述进退构件(3)的内周孔(16),
在上述支承筒(17)的外周面,在周向上空开规定的间隔地设有3个以上突起部(58),该突起部(58)与上述进退构件(3)的上述内周孔(16)嵌合,
在上述突起部(58)之间,以沿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退避部(59)。
CN201780014487.0A 2016-03-02 2017-02-27 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Active CN1086981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6154A JP6688644B2 (ja) 2016-03-02 2016-03-02 リフト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JP2016-056154 2016-03-02
PCT/JP2017/007537 WO2017150464A1 (ja) 2016-03-02 2017-02-27 リフト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8180A CN108698180A (zh) 2018-10-23
CN108698180B true CN108698180B (zh) 2020-02-28

Family

ID=597428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487.0A Active CN108698180B (zh) 2016-03-02 2017-02-27 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2035B2 (zh)
EP (1) EP3409414A4 (zh)
JP (1) JP6688644B2 (zh)
KR (1) KR102120782B1 (zh)
CN (1) CN108698180B (zh)
WO (1) WO20171504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7181B2 (ja) 2019-09-15 2024-05-01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ワークサポート
CN112276603B (zh) * 2020-10-22 2022-03-04 荆州市神明汽配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双支撑夹具加工控制器底座端面的加工方法
CN113983122B (zh) * 2021-10-22 2023-03-03 陕西紫奇科宇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护装置的液相色谱仪
CN113829271A (zh) * 2021-11-10 2021-12-24 常德市柳城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精密机械加工用的可调节支撑器
CN114799855B (zh) * 2022-05-25 2023-05-26 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盘形工件的角度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254A (zh) * 2009-10-13 2012-07-11 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固紧装置
CN102917836A (zh) * 2010-07-13 2013-02-06 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夹紧装置
CN103237624A (zh) * 2010-12-02 2013-08-07 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夹紧装置
CN203321933U (zh) * 2013-07-02 2013-12-04 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顶升夹紧复合油缸
JP2016000449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クラン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38669B2 (ja) * 1999-08-03 2002-10-28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データム機能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JP3941059B2 (ja) * 2003-07-01 2007-07-04 Smc株式会社 ロケートクランプ装置
JP5674191B2 (ja) * 2010-03-01 2015-02-25 パスカ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装置
JP2012040674A (ja) * 2010-08-23 2012-03-0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クランパ、水室内作業装置およびクランプ方法
JP5951461B2 (ja) * 2012-12-03 2016-07-13 パスカル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流体圧シリンダ及び旋回式クランプ装置
JP6283219B2 (ja) 2013-12-05 2018-02-21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クランプ装置
WO2016167169A1 (ja) * 2015-04-13 2016-10-20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シリンダ装置
JP6552310B2 (ja) * 2015-06-26 2019-07-31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シリンダ装置
KR102091684B1 (ko) 2015-10-08 2020-03-23 네이버 주식회사 음성 인식 텍스트 수정 방법 및 이 방법을 구현한 장치
JP6749033B2 (ja) * 2017-04-05 2020-09-02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旋回式クランプ
JP6962557B2 (ja) * 2017-10-31 2021-11-05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電動式クラ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4254A (zh) * 2009-10-13 2012-07-11 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固紧装置
CN102917836A (zh) * 2010-07-13 2013-02-06 帕斯卡工程株式会社 夹紧装置
CN103237624A (zh) * 2010-12-02 2013-08-07 克斯美库股份有限公司 夹紧装置
CN203321933U (zh) * 2013-07-02 2013-12-04 上海松科机械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顶升夹紧复合油缸
JP2016000449A (ja) * 2014-06-11 2016-01-07 株式会社コスメック クラン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90236A1 (en) 2021-06-24
KR102120782B1 (ko) 2020-06-09
JP2017154246A (ja) 2017-09-07
WO2017150464A1 (ja) 2017-09-08
US11402035B2 (en) 2022-08-02
EP3409414A4 (en) 2019-10-23
CN108698180A (zh) 2018-10-23
KR20180119625A (ko) 2018-11-02
EP3409414A1 (en) 2018-12-05
JP6688644B2 (ja) 2020-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180B (zh) 具有举起功能的夹紧装置
WO2012008210A1 (ja) クランプ装置
JP2017154246A5 (zh)
KR102175508B1 (ko) 클램프 장치
JP6417127B2 (ja) クランプ装置
US10518390B2 (en) Clamp apparatus
CN113165126B (zh) 夹紧装置
US7165763B2 (en) Positioning device
JP2012066373A (ja) クランプ装置
KR102125013B1 (ko) 위치결정 장치
JP2018008324A (ja) 位置決め機構付きクランプ装置
CN107073663B (zh) 夹紧装置
US7104536B2 (en) Work support
KR20210000480U (ko) 워크 서포트
EP1445063B1 (en) Work support
JP4476650B2 (ja) 心合わせ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置を備えた位置決めシステム
JP2018118347A (ja) クランプ装置
JP4318925B2 (ja) クランプ装置
US20220371137A1 (en) Clamping apparatus
JP2022011795A (ja) クランプ装置
JP2018020392A (ja) クラン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