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63C - 喷雾容器 - Google Patents

喷雾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63C
CN1086963C CN97111435A CN97111435A CN1086963C CN 1086963 C CN1086963 C CN 1086963C CN 97111435 A CN97111435 A CN 97111435A CN 97111435 A CN97111435 A CN 97111435A CN 1086963 C CN1086963 C CN 108696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mp housing
path
plunger
residual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1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1301A (zh
Inventor
三枝克己
岩坪贡
水川真澄
安藤育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Mitani Val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Mitani Val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8557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486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8559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5174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8558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5174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48560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5174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832210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105804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Mitani Val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1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1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6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6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喷雾容器1包括一设置在置于小径泵体11外周面上的外气导入孔11c形成部和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形成部之间的间隔部11h,以间隔部11h前方为环状外气导入路14A,以间隔部11h后方为环状气液导入路14,在喷雾器本体7的小径泵体11周围空间的上部设置外气连通路14B,该外气连通路14B用于使外气导入路14A的上方空间与气液导入路14连通。

Description

喷雾容器
本发明系涉及一种喷出衣料用整理剂、衣料用浆料等液状物的喷雾容器。
日本实用新型公告公报55-23648号、57-20288号、60-26853号、日本实用新型公开公报4-37554号公开了传统的蓄压式喷雾容器。
在先前技术的喷雾容器中,藉操作扳机而产生的柱塞泵的蓄压力,泵体内的液状物达到预定压力,根据小径泵体和大径泵体之间的截面差及其压力差,柱塞相对于大径泵体移动,利用柱塞打开喷嘴部的遮断,从而可用高的压力均匀喷出液状物。藉此,若根据此先前技术的喷雾容器,在高的压力下能均匀喷出液状,而在泵体内的液压处于低的状态时不会使液状物喷出,结果,喷雾容器避免了以滴状形式滴下的而不是以雾状形式喷出的液状物的不均匀喷出。
然而,先前技术中有下述问题(1)、(2)。
(1).使扳机式容器倾斜使用时,在扣扳机的同时进行空气调换,扣完扳机后也仍然是形成空气导入路的状态,所以容器内的液体会进入空气导入路内,容易成为液漏的原因。
(2).虽然考虑在扳机的扣完侧设置关闭上述(1)的空气导入路的外气密封部,但此情况,由于不能长久取得空气调换时间,而有不能充分进行空气调换的可能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蓄压式喷雾容器,当扣扳机将外气导入容器内的空气调换时,这种喷雾容器能安全地进行空气调换而不会液漏。
根据本发明,喷雾容器包括在充填液状物的容器本体口部安装的扳机式喷雾器,该扳机式喷雾器包括:喷雾器本体,在该喷雾器本体上设置互相连通的一水平管路和一垂直管路,同时在该水平管路上配设柱塞泵;一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喷雾器本体上的扳机;一安装在上述垂直管路上的进口;以及安装在该进口上的管子。在上述喷雾器本体及上述进口包括气液导入路,该气液导入路系扣上述扳机时将外气及上述小径泵体内的残余压力导入上述容器本体内。上述柱塞泵包括:配设于上述水平管路中的小径泵体;与该小径泵体连通并设置在其前方使之能自由往复移动的大径泵体;以及一柱塞,使它设置得通过设置在该小径泵体及大径泵体内的弹簧而能自由往复滑动。上述大径泵体因操作扳机而往复移动,它包括以上述柱塞前端部遮断液状物在其流通的喷嘴部。喷雾容器还被构造得藉操作上述扳机而产生的上述柱塞泵的蓄压力,使上述柱塞对于上述大径泵体相对移动,以打开上述喷嘴部,使液状物喷出。喷雾容器还包括:在上述喷雾器本体的上述小径泵体周围环状地设置的上述气液导入路;在上述小径泵体前部设置的将外气导入上述气液导入路的外气导入孔;以及在上述小径泵体后部设置的将上述小径泵体内的残余压力导入上述气液导入路的残余压力导入孔。柱塞包括:一外气密封部,该外气密封部与上述小径泵体内面滑动接触以开、闭连接于上述外气导入孔的外气导入路径;以及,一残余压力密封部,该残余压力密封部与上述小径泵体内面滑动接触以开、闭连接于上述残余压力导入孔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喷雾器本体还包括在上述小径泵体外周面的外气导入孔形成部和残余压力导入孔形成部之间设置的一间隔部,以间隔部前方为上述外气导入孔周围的环状外气导入路,以间隔部后方为上述残余压力导入孔周围的上述气液导入路。喷雾器还包括在上述喷雾器本体的上述小径泵体周围的空间的上部设置的外气连通路,该外气连通路用来将上述外气导入路的上方空间与上述气液导入路连通。
图1为显示扳机式喷雾器的液喷出前状态的截面图。
图2为显示扳机式喷雾器的液喷出状态的截面图。
图3为显示扳机式喷雾器的液喷出停止状态的截面图。
图4为显示空气调换路径的截面图。
图5为显示柱塞的外气密封部的示意图。
图6为显示小径泵体的外气导入用肋和残余压力导入用肋的示意图。
图7为进口的示意图。
图8为显示扳机和扳机安装构件的示意图。
图9为显示扳机预先装配状态的侧面图。
图10为显示扳机预先装配状态的平面图。
图11为显示大径泵体的示意图。
图12为显示液状物喷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13为显示将防止错误动作用的挡块装在扳机式喷雾器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为显示挡块安装前状态的示意图。
图15为显示挡块安装后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显示因挡块而扳机不能操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显示挡块变形例的示意图。
图18为沿图4的XVIII-XVIII线的剖面图。
喷雾容器1如图1所示,它被构造成在充填液状物的有底容器本体2的口部安装喷出该液状物的扳机式喷雾器(以下只称为“喷雾器”)3。
喷雾器3包括:互相连通的水平管路4及垂直管路5;喷雾器本体7,在喷雾器本体中,在水平管路4上配设柱塞泵6;扳机8可动地安装在喷雾器本体7上;一进口9安装在垂直管路5上;以及装在进口9上的管10。
柱塞泵6包括设置于上述水平管路4中的小径泵体.11和大径泵体13,大径泵体13通过柱塞12设置于小径泵体11前方部并且因操作上述扳机8而在液状物的喷出方向往复移动。
在上述小径泵体11、上述喷雾器本体7及进口9上设置气液导入路14,该气液导入路14系将小径泵体11内的液状物及外气导入容器本体2内。
更具体地说,上述喷雾容器1包括小径泵体11,该小径泵体11使开口部11a朝前方地嵌固于上述水平管路4内,在该开口部的边缘设置凸缘部11b。在此小径泵体11靠前方形成将外气导入上述气液导入路14的外气导入孔11c,并在其深部11f形成使该小径泵体11和垂直管路5连通的连通孔11g。再者,在小径泵体11后部形成将小径泵体11内的残余压力导入上述气液导入路14的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在位于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后部的内面形成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图6)。而且,当因拉动扳机8的操作而后柱塞12的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和一内部外气密封部120d通过外气导入孔11c时,形成从大径泵体13和筒状盖16之间的间隙导到外气导入孔11c的外气导入路径。当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到达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时,将小径泵体11内的残余压力及残余液体通过在副柱塞121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和密封部120d之间形成的间隙、残余压力导入孔11d然后通过气液导入孔7b导入容器本体2内。此时,由于小径泵体11内面和主柱塞120的密封部120d及副柱塞121的密封部121d被密封,所以可顺利进行到残余压力导入孔11d的残余压力残余液体除去。
根据该实施例,在小径泵体11外表面的外气导入孔11c形成部和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形成部之间设置一凸缘状间隔部11h,以间隔部11h朝前部为外气导入孔11c周围的环状外气导入路14A,以间隔部11h朝后部为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周围的气液导入路14。再者,在上述喷雾器本体7的小径泵体11周围的上部设置槽状外气连通路14B,该槽状外气连通路14B系将上述外气导入路14A的上方空间与气液导入路14连通。小径泵体11基本上为圆筒状旋转体,可在水平管路4内旋转。虽然小径泵体11的外气导入孔11c可位于水平管路4的下部,但外气连通路14B则经常固定于水平管路4的上部,并不移动。
在小径泵体11周围的上部例如1个(图18(A)或2个(图18(B))地方设置外气连通路14B。
在大径泵体13中,以设于水平方向中间部的肩部13a为界,在其后部设置一大径筒体部13b,在其前部设置一喷嘴部13c。在此筒体部13b开口外缘部设置接合凸缘13d。在喷嘴部13c内设置旋转元件部13e,在此旋转元件部13e后方部设置后面将要描述的柱塞12前端部接触的接触部13f。此外,具有喷嘴孔的喷嘴头13g嵌入旋转元件部13e前端部。再者,在喷嘴部13c外侧部设置从上述肩部13a突出的突出部13h,藉由安装在后面将要描述的扳机8背面的推压部8b推压此突出部13h,可使该大径泵体13向后移动。
柱塞12包括前部为实心、后部为空心的主柱塞120及嵌固于此柱塞120外侧的筒状副柱塞121。
主柱塞120的前部为小直径、后部为大直径,在其前端部形成通液孔120a,该通液孔120a用来使液状物从小径泵体11通到大径泵体13。
副柱塞121嵌固于主柱塞120外侧,在其长度方向中间部且与主柱塞120前端部相对的部分形成通液孔121a,使得液状物可通过主柱塞120的通液孔120a流入大径泵体13。在副柱塞121长度方向中间部的外周面设置与大径泵体13内周面接触的大径密封部121b,并在其后部内周面设置与主柱塞120外周面嵌合的嵌合部121c。此外,在主柱塞120后部设置与小径泵体11内周面滑动接触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又,在副柱塞121后部设置与小径泵体11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在主柱塞120中间部设置与小径泵体11内周面滑动接触的内侧外气密封部120d。如果扣扳机8时,主柱塞120、副柱塞121即使稍微移动,这些外气密封部120d、121d就打开小径泵体11的外气导入孔11c,外气通过外气导入孔11c从通过外气导入路14A、外气连通路14B、气液导入路14而连接于此外气导入孔11c的外气导入路径流入。由于系上述结构,所以即使在小角度范围内反复操作扳机8,容器本体2内部也不至于成为负压状态。
在上述喷雾器本体7中的上述水平管路4前端部如包围该水平管路4般地设置镶嵌壁部7a。在此镶嵌壁部7a前端部嵌固筒状盖16,该筒状盖16用来引导上述大径泵体13往复移动,同时使上述小径泵体11与喷雾器本体7紧固嵌合。在镶嵌壁部7a后端部下方形成垂直方向的气液导入孔7b,可使外气及上述小径泵体11内的残余压力及残余液体通过此气液导入孔7b流入容器本体2内。
此外,在主柱塞120内端部配设弹簧15,此弹簧15推动副柱塞121的前端部121e使它接触上述大径泵体13的上述喷嘴部13c的接触部13f,从而遮断液状物通到其前方的旋转元件部13e。
扳机安装构件80嵌在上述喷雾器本体7前端上方部,上述扳机8可转动地安装在此扳机安装构件80侧面部。在扳机8上下方向中间部形成前后方向的插通孔8a,通过此插通孔8a使上述大径泵体13的喷嘴部13c面对前方。此外,在扳机8上形成与上述大径泵体13的上述突出部13h对应的推压部8b,当操作扳机8时,上述推压部8b推压上述突出部13h,使上述大径泵体13可水平移动。
另一方面,在上述喷雾器本体7下部设置包围上述垂直管路5下端部的双层插嵌壁部7c、7d,上述进口9与垂直管路5及插嵌壁部7c、7d接合。而且管10的上端部安装于此进口9上。
进口9以基板部9a为界,在上方部设置与上述插嵌壁部7d嵌合的嵌合部9b和与上述垂直管路5及插嵌壁部7c嵌合的管部9c,并在下方部设置一镶嵌部9d和一管部9e,将喷雾器本体7装在容器本体2的口部上时,该镶嵌部9d通过衬垫与该口部密嵌,该管部9e与上述管部9c连通且嵌合于上述管10上端部。
在该管部9c内防止液状物倒流的球状止回阀17在以阀座9f支持的状态配设于上述管部9c内部上方。此外,在管部9c上端部设置一肋,以控制止回阀17上升。
在上述嵌合部9b的顶板部9g上形成气液导入孔9h,该气液导入孔9h和上述气液导入孔7b共同进行容器本体2内的通气,利用这些气液导入孔7b及9h,使前述气液导入路14从喷雾器本体7到进口9连通。
又,在进口9的基板部9a上方安装使上下方向的插通孔18a插通的盖体18,藉此盖体18的内螺纹18b和容器本体2的口部外周的外螺纹(不图示)旋合,可将上述喷雾器3装在容器本体2上。
以下,就喷雾容器1的使用程序加以说明(图1-图4)。又,图中的L表示液状物。
(1)在充填了液状物的容器本体2的口部安装喷雾器3。然后,拿着容器本体2以单手反复操作扳机8,使大径泵体13前后往复移动而使容器本体2内的液状物逐渐通过管10上升,进口9的止回阀17推上使液状物吸到小径泵体11内。
在上述扳机8的操作过程中,扣扳机8时,柱塞12的外气密封部120d、121d通过小径泵体11的外气导入孔11c,就通过沿着小径泵体11内面的外气导入路径、外气导入孔11c、外气导入路14A、外气连通路14B、气液导入路14、气液导入孔7b、9h,将外气导入容器本体2内部的上部空间,解除容器本体2内部的负压。
此外,在扳机8的操作过程中,扣完扳机8时,利用设于小径泵体11上的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推压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使它从小径泵体11内面打开,通过沿着小径泵体11内面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残余压力导入孔11d、气液导入路14和气液导入孔7b、9h,将小径泵体11的残余压力导入柱塞12内部。因此,在小径泵体11内部形成接着的吸液过程所必需的充分的吸力。
(2)再反复操作扳机8,使导入小径泵体11内的液状物L通过上述通液孔120a、121a而通到大径泵体13。然后,如果再操作扳机8,就以液状物L充满小径泵11及大径泵体13内,使液压逐渐提高。如果液压低于弹簧15的推动力,则藉由弹簧15的推动力,副柱塞121的前端部121e接触于大径泵体13的喷嘴部13c的接触部13f,从而遮断液状物通到其前方的旋转元件部13e。
(3)小径泵体11和大径泵体13的内压达到预定压力后,再扣扳机8,就如图2所示,因小径泵体11和大径泵体13(筒体部13b)的截面积差而产生加压力。结果,与伴随扳机8操作而产生的大径泵体13向后方的移动量相比,柱塞12向后方的移动量超过它,使上述大径泵体13的接触部13f与上述副柱塞121的前端部121e分开。藉此,液状物L供应到喷嘴部13c的旋转元件部13e,然后通过喷嘴头13g的喷嘴孔,而将液状物以高的液压均匀喷出外部。
(4)在从大径泵体13的喷嘴部13c的喷出液体的过程中,如果将扳机8扣到终点,上述主柱塞120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就到达小径泵体11的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这样,通过系形成在上述主柱塞120外周面与小径泵体11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使残余压力和残余液体从小径泵体11流入残余压力导入孔11d。然后,通过气液导入路14和气液导入孔7b、9h,小径泵体11内的残余压力及液体流入容器本体2内,所以小径泵体11及大径泵体13内的液压降低。其后藉弹簧15的弹力,副柱塞121的前端部121e密闭大径泵体13的接触部13f,以停止液体从喷嘴部13c喷出,所以,有了这种结构,就可以抑制在喷出压力低的状态的液体喷出。
喷雾容器1具备下述(A)-(G)的特征结构:
(A)由外气导入孔11c和外气导入路14A、外气连通路14B和间隔部11h构成的空气调换路径(图4)。
在小径泵体11外周部的外气导入孔11c形成部和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形成部之间设置间隔部11h,以间隔部11h前方为外气导入孔11c周围的环状外气导入路14A,以间隔部11h后方为残余压力导入孔11d周围的环状气液导入路14。而且,在喷雾器本体7的上述小径泵体11周围空间的上部设置外气连通路14B,该外气连通路14B使外气导入路14A的上方空间与上述气液导入路14连通。结果,基本为圆筒状旋转体的小径泵体11可在水平管路4内自由旋转,即使有时小径泵体11的外气导入孔11c位于水平管路4中的底部,外气连通路14B也经常固定于水平管路4的上部。
因此,喷雾容器1具有根据结构(A)的下述作用(1)、(2):
(1)当扣扳机8进行空气调换,从而利用柱塞12的外气密封部120d、121d打开连接于外气导入孔11c的外气导入路径时,如果扳机式容器1以倾斜状态使用时,或者在扳机8扣完时,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打开连接于残余压力导入孔11d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时,从倾斜的容器侧到达气液导入路14的残余液体或小径泵体侧到达气液导入路14的残余液体被间隔部11h堵住往外气导入路14A侧的移动。此时,由于将气液导入路14与外气导入路14A连通的连通路14B设于喷雾器本体7上部,所以为上述间隔部11h所堵住的液体(存在于环状气液导入路14的低位侧)不会通过设置在上方的连通路14B而移动到外气导入路14A侧。藉此,将为上述间隔部11h所堵住的液体从气液导入路14的低位侧顺利导入容器本体内,因而不会发生液漏。
(2)形成上述(1)的空气调换路径的外气导入孔11c及连接于该外气导入孔11c的外气导入路径甚至于在扣完扳机8、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打开连接于残余压力导入孔11d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时的残余压力导入时(直到扳机8退回使柱塞12的外气密封部120d、121d关闭上述外气导入路径为止)也继续打开,结果可长久取得空气调换时间,从而保证实现空气调换。因此,即使高粘度的液状物使空气调换路径变窄而难以实现调换空气,也安全地进行空气调换。
(B)柱塞12的外气密封部120d、121d的多段构造(图5)。
柱塞12具有在轴方向(长度方面)形成多段(在本实施例中的2段)的多个外气密封部120d、121d。
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如图5(A)所示,设于副柱塞121后端,位于小径泵体11外侧。而且,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朝向小径泵体11内侧形成扩开裙状(锥状),与小径泵体11内面滑动接触。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的适当扩开角度θo为6-12度,相对于小径泵体11内面的适当滑动接触长度A为0.1-1.0mm。
内侧外气密封部120d如图5(B)所示,设于主柱塞120中间部,位于小径泵体11内侧。形成朝小径泵体11的外侧扩开的裙状(锥状)并可滑动地与小径泵体11的内表面接触。内侧外气密封部120d的适当扩开角度θi为10-16度,和小径泵体11内面的适当滑动接触长度B为0.1-1.0mm。
因此,喷雾容器1根据结构(B)而有下述作用(1)-(3):
(1)扣扳机8时,和小径泵体11内的残余压力共同被排出、并在泵体11内面的气液导入孔11c周围被柱塞12的外气密封部120d、121d和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包围的残余液体为如形成多段配置的多个外气密封部120d、121d所安全地密封,残余液体不会越过这些外气密封部120d、121d而液漏到外部空间。因此,可将残余液体全部从气液导入孔11c经过气液导入路14导入容器本体2侧。
(2)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朝向小径泵体11内侧形成扩开裙状而可滑动地与小径泵体11内面接触,内侧外气密封部120d朝向小径泵体11外侧形成扩开裙状而滑动接触于小径泵体11内面。因此,利用两外气密封部120d、121d可提高上述(1)的防止液漏性能。
(3)外侧外气密封部121d的扩开角度为6-12度,相对于小径泵体11内面的滑动接触长度为0.1-1.0mm。内侧外气密封部120d的扩开角度为10-16度,相对于小径泵体11内面的滑动接触长度为0.1-1.0mm,因此,利用两外气密封部120d、121d可提高上述(1)的防止液漏性能。
(C)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的打开构造(图6)
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于在扳机8的操作过程中扣完扳机8时,被小径泵体11的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从小径泵体11内面推开,因此沿着小径泵体11内面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与小径泵体11的残余压力导入孔11d连通。结果,柱塞泵6的加压过程结束时,可除去小径泵体11内的残余压力使因小径泵体11内的预定液压造成柱塞12移动而开始的液状物喷出停止。
因此,喷雾容器1根据结构(C)有下述作用(1):
(1)在小径泵体11内面设置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该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用来当扣完扳机8时,通过从小径泵体11内面推开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的力来打开残余压力导入路径。因此,即使是蓄压式喷雾容器1,泵体11的内压上升,也可用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迫使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被推开,从而确保进行残余压力导入容器本体2的动作。
(D)从大径泵体13的喷嘴部13c的喷出的液状物量均匀化的构造
在大径泵体13的筒体部13b的开口内缘部设置限制柱塞12(副柱塞121)移动的柱塞挡块13i。柱塞挡块13i根据使液状物喷出的柱塞12对于大径泵体13的相对移动,可将设于主柱塞120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保持于除前述残余压力导入路径打开的位置之外的位置(不到达小径泵体11的残余压力导入用肋11e的位置)。具体而言,副柱塞121的大径密封部121b碰到上述柱塞挡块13i使柱塞12的移动受到限制。
因此喷雾容器1根据结构(D)有下述作用(1)、(2):
(1)扣扳机8而使液状物喷出时,若迅速扣扳机8,则泵体11、13内的液压过度地上升,但柱塞12相对于大径泵体13的行程却被柱塞挡块13i所限制而保持不变。而且,此柱塞挡块13i限制的柱塞行程根据柱塞12相对于大径泵体13的移动,可将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保持于残余压力导入路径被打开的位置之外的位置。
(2)因此,不管扳机8的扳扣速度如何,排除了柱塞12的残余压力密封部120e较早打开残余压力导入路径的机会,避免较早除去泵体11、13内的残余压力。藉此,不会使液状物的喷出较早停止,从而防止喷出开始的喷出量降低,使喷出量均匀。
(E)进口9的嵌合构造(图7)
相对于喷雾器本体7的插嵌壁部7d的进口9的嵌合部9b是一个其位置比管部9c的止回阀(17)配设部位高的竖立嵌合部。
而且,将此竖立嵌合部9b在止回阀(17)配设部位周围构造成与柱塞泵6侧相对的半圆。
因此,喷雾容器1根据结构(E)有下述作用(1)、(2):
(1)相对于喷雾器本体7的进口9的嵌合部9b是一个其位置比进口9的止回阀配设部位高的竖立嵌合部9b。藉此,增加进口9相对于喷雾器本体7的嵌合力,可稳定消除由于接触引起的喷雾器本体7的弯曲力矩和柱塞泵6的蓄压力使喷雾器本体7和进口9的嵌合部9b脱离的作用。因此,即使经过长期使用,也可防止进口9及容器本体2从喷雾器本体7脱落。
(2)将进口9的竖立嵌合部9b设置在止回阀配设部位周围的而与柱塞泵相对的一侧。因此,在进口9的止回阀配设部位周围的柱塞泵6侧可形成配置柱塞泵6的泵体11、13的空间。即,可一面使扳机式喷雾器3的全体形状小型化,一面确保上述(1)的作用。
(F)扳机8(图8(A))可转动自如地预先装配(图9、图10)于扳机安装构件80上(图8(B))。即,通过将扳机8的两侧转动销8c压入扳机安装构件80的两侧C字状接合部81而预先装配。藉此扳机8在转动自如地预先装配于扳机安装构件80上的状态装在喷雾器本体7上。
因此,喷雾容器1根据结构(F)有如下的作用。即,扳机8在转动自动地预先装配于扳机安装构件80上的状态安装在喷雾器本体7上,可提高扳机8相对于喷雾器本体7的装配性能。
本发明的喷雾容器可喷出液状物,诸如这种类型的传统扳机式喷雾容器可喷出的1cp-20cp(厘泊)粘度的衣料用整理剂、衣料用浆料等液状物,以及传统喷雾容器不能均匀喷出的21cp-100cp(厘泊)粘度的衣料用整理剂、衣料用浆料等液状物。
又,可根据大径泵体13的以下构造进行喷雾容器1中的液状物L喷出(喷雾)状态的变更。大径泵体13如图11(A)所示,具有一一体的旋转元件部13e,将图11(B)所示的喷嘴头13g安装在旋转元件13e上。而且,喷嘴头13g在喷嘴孔131的背面具有旋转槽132(图11(C))。供应给喷嘴部13c的旋转元件部13e的高压液状物L通过旋转槽132而形成旋转运动,然后从喷嘴孔131喷出。此液状物L的喷出状态可通过变更控制旋转方式的旋转槽132形状、喷嘴孔131的锥角θ(图12(B))、按照液状物L的物理性能而容易改变。图12(A)为通常的喷出状态,图12(B)为给喷嘴孔131附加锥形而扩大喷出角度的例子。
此外,喷雾容器1可包括如图13-图16所示的挡块200,在不需要扳机8的操作时,该挡块200阻止其移动。
在图13-图16中,200表示一个防止错误动作用挡块,201表示形成于筒状盖16外周面的台阶部,8D表示扳机8的内侧缘部,8E表示扳机8的内侧凹部。此外,如图16所示,挡块200的纵向和横向形状对称,它包括以下元件。
·越到下方越宽地形成的把持部200A
·鞍装保持部200B
·与扳机8接合的第一接合部200C
·与筒状盖16接合的第二接合部200D
·水平板状定位部200E
此处,挡块200例如由具有一些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此外,由于挡块200纵向、横向对称,所以不必担心方向,可将挡块200从图14到图15的状态安装或从图15到图14的状态拆卸。
想使扳机8成为不能操作的状态,即图15的状态时,只要拿着挡块200的把持部200向图14的箭头方向移动,将保持部200B嵌入大径泵体13,同时将定位部200E嵌入扳机8的内侧凹部8E即可。
将鞍状的且其上部比大径泵体13直径狭窄的保持部200B嵌入大径泵体13时,保持部200B上部抗拒其弹性而被强制张开,接着保持于大径泵体13上。一旦保持部200B保持于大径泵体13上,由于保持部200B上部比大径泵体13直径狭窄,所以只要不以外力强制地拉把持部200A,就不会脱落。
在此保持状态,接合部200C与扳机杆的内侧缘部8D接合,而接合部200D与形成于筒状盖16外周面的台阶部201接合。结果,扳机8处在被锁住的状态,即使扣扳机8也不能动作。
此外,藉定位部200E进入扳机8的内侧凹部8E而使挡块200成为被定位的状态,以防止挡块200受到某些力而以大径泵体13为中心转动。
如此,在图15、图16的不能操作的状态,保持部200B保持于大径泵体13上,使接合部200C和接合部200D分别与扳机8和筒状盖16的台阶部201接合。此时,定位部200E也保持于扳机8的内侧凹部8E,所以即使外力不慎施加于挡块200,挡块也不会转动或脱落。
使用者想操作扳机8时,拿下挡块200的把持部200A即可。藉此消除接合部200C及200D相对于扳机8及台阶部201的接合状态,所以扳机8成为可操作的状态,如图14所示。
此外,取代将鞍装保持部200B装在大径泵体13上,也可以使此鞍装保持部200B的开口部抗拒其弹性收缩,即互相接近般地变形而使保持部200B保持于喷雾器本体7的内侧。当然在这种情况,接合部200C也与扳机8的内侧缘部8D接合,接合部200D也与台阶部201接合,使扳机8成为不能操作的状态。
又,挡块200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地变形,去掉把持部200A。
以上,根据图面详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并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有不脱离本发明要素范围的设计变更等,也包含于本发明内。例如也可以使将柱塞12前端部朝喷嘴部13C推进的弹簧15设置在大径泵体13内滑动的柱塞12的大径密封部121b后端部与小径泵体11前端部之间,使弹簧15和液状物成为非接触状态,防止弹簧15的腐蚀,对于这种结构,不管液状物性能如何都可喷出这种液状物。
此外在本发明中,可对喷雾容器进行改变,这种喷雾容器包括在容器本体上部的附有扳机的泵,其中藉扳机的吸引液状物操作,将容器本体内的液状物吸入泵体内,藉该扳机的排出液状物操作,可从喷嘴部喷出泵体内的液状物;喷雾容器还包括用于在操作扳机时将外气导入容器本体内的空气调换路径,该空气调换路径设于上述泵的泵体周围空间的上部附近。
在本发明中,扣扳机而进行空气调换的空气调换路径设于泵的泵体周围空间的上部附近。因此,即使将容器本体前倾使用,容器本体内的液状物的液面也不会到达泵体周围的上部附近的空气调换路径侧。藉此,容器本体前倾使用时,不会发生来自空气调换路径的液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蓄压式喷雾容器方面,当扣扳机时将外气导入容器内的空气调换之际,能可靠地进行空气调换,又能防止液漏。

Claims (10)

1.一种喷雾容器,包括在充填液状物的容器本体口部的扳机式喷雾器,
该扳机式喷雾器包括:设置有互相连通的水平管路及垂直管路的喷雾器本体,同时在该水平管路上配设一柱塞泵;一转动自如地装在该喷雾器本体上的扳机;一安装在上述垂直管路上的进口;及装在该进口上的管子;上述喷雾器本体及上述进口包括气液导入路,该气液导入路用来当扣上述扳机时将外气及上述小径泵体内的残余压力导入上述容器本体内,
上述柱塞泵包括:配设于上述水平管路中的小径泵体;与该小径泵体连通并往复自如地配设在其前方部的大径泵体;及一柱塞,它能通过一设置在该小径泵体及大径泵体内的并设置在小径泵体与柱塞之间的弹簧而往复滑动自如地配设,
上述大径泵体因扳机操作而往复移动,同时包括在上述柱塞前端部遮断通液的喷嘴部,
喷雾容器还被构造成:藉操作上述扳机而产生的上述柱塞泵的蓄压力,使上述柱塞对于上述大径泵体相对移动,以打开上述喷嘴部,使液状物喷出,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雾容器还包括:一个环状地设置在上述喷雾器本体的上述小径泵体周围的气液导入路;一个设置在上述小径泵体前部的将外气导入上述气液导入路的外气导入孔;和一设置在上述小径泵体后部的将上述小径泵体内的残余压力导入上述气液导入路的残余压力导入孔,
上述柱塞包括:一与上述小径泵体内面滑动接触的用来开闭连接于上述外气导入孔的外气导入路径的外气密封部;及与上述小径泵体内面滑动接触的用来开闭连接于上述残余压力导入孔的残余压力导入路径的残余压力密封部,
上述喷雾容器还包括设置在置于上述小径泵体外周部的外气导入孔形成部和残余压力导入孔形成部之间的间隔部,以间隔部前方为上述外气导入孔周围的环状外气导入路,以间隔部后方为上述残余压力导入孔周围的上述气液导入路,
上述喷雾器本体还包括设置在上述小径泵体周围空间的上部的外气连通路,该外气连通路用来使上述外气导入路的上方空间与上述气液导入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进口具备嵌合部,该嵌合部与上述喷雾器本体的插嵌部嵌合,在连接于该进口的上述垂直管路的一部分配设止回阀,
将上述进口的上述嵌合部形成其竖立位置比上述止回阀配设部位高的竖立嵌合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进口的竖立嵌合部设置在上述止回阀配设部位周围且设于与柱塞泵相对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大径泵体上设置限制前述柱塞移动的柱塞挡块,该柱塞挡块根据使液状物喷出的前述柱塞相对于上述大径泵体的相对移动,可将该柱塞的前述残余压力密封部保持于前述残余压力导入路径打开的位置之外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前述柱塞包括滑接于大径泵体内面的大径密封部,前述柱塞挡块碰到该柱塞的该大径密封部而限制该柱塞的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前述外气密封部,以在柱塞轴方向形成多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外气密封部包括位于前述小径泵体外侧的外侧外气密封部及位于内侧的内侧外气密封部,
上述外侧外气密封部朝向上述小径泵体内侧形成扩开裙状,并与该小径泵体内面滑动接触,
上述内侧外气密封部朝向上述小径泵体外侧形成扩开裙状,并与该小径泵体内面滑动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侧外气密封部的扩开角度为6-12度,相对于上述小径泵体内面的滑动接触长度为0.1-1.0mm,
上述内侧外气密封部的扩开角度为10-16度,相对于上述小径泵体内面的滑动接触长度为0.1-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在该小径泵体内面设置残余压力导入用肋,该残余压力导入用肋用来从前述小径泵体内面推开前述柱塞的前述残余压力密封部而打开前述残余压力导入路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容器,其特征在于,扳机安装构件可嵌合于前述喷雾器本体,前述扳机在和自如地装配于该扳机安装构件上的状态装在该喷雾器本体上。
CN97111435A 1996-05-21 1997-05-21 喷雾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96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557/96 1996-05-21
JP14855796A JP3148640B2 (ja) 1996-05-21 1996-05-21 スプレー容器
JP148558/96 1996-05-21
JP14855996A JP3151741B2 (ja) 1996-05-21 1996-05-21 スプレー容器
JP148560/96 1996-05-21
JP14855896A JP3151740B2 (ja) 1996-05-21 1996-05-21 スプレー容器
JP148559/96 1996-05-21
JP14856096A JP3151742B2 (ja) 1996-05-21 1996-05-21 スプレー容器
JP29129796 1996-10-15
JP291297/96 1996-10-15
JP322102/96 1996-11-19
JP08322102A JP3105804B2 (ja) 1996-10-15 1996-11-19 スプレー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01A CN1171301A (zh) 1998-01-28
CN1086963C true CN1086963C (zh) 2002-07-03

Family

ID=27553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14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963C (zh) 1996-05-21 1997-05-21 喷雾容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63C (zh)
ID (1) ID1670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57193B (en) * 2006-12-08 2011-06-08 Meadwestvaco Corp Trigger sprayer
JP5025279B2 (ja) * 2007-02-14 2012-09-12 花王株式会社 トリガー式液体噴出器
JP6105273B2 (ja) * 2012-12-20 2017-03-29 株式会社三谷バルブ シャットオフトリガ機構ならびにこのシャットオフトリガ機構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式製品およびポンプ式製品
JP6140559B2 (ja) * 2013-07-18 2017-05-31 株式会社三谷バルブ シャッタートリガ機構ならびにシャッタートリガ機構を備えたエアゾール式製品およびポンプ式製品
JP6634243B2 (ja) 2015-08-31 2020-01-2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トリガー式液体噴出器
EP3805127B1 (en) * 2018-05-31 2023-06-2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Trigger type liquid sprayer
JP6701413B1 (ja) * 2019-05-23 2020-05-27 古沢 正弘 トリガー式噴霧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09838A (en) * 1977-12-13 1979-06-20 Pittway Corp Fluid spray pump
EP0202380A1 (en) * 1985-03-09 1986-11-26 Canyon Corporation Manually operated trigger type dispense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09838A (en) * 1977-12-13 1979-06-20 Pittway Corp Fluid spray pump
EP0202380A1 (en) * 1985-03-09 1986-11-26 Canyon Corporation Manually operated trigger type dispens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301A (zh) 1998-01-28
ID16709A (id) 1997-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6797C (zh) 扳机式流体喷出器
CN1076989C (zh) 用于液体制品的分配器
CN1204294A (zh) 液体输入输出应用阀组件
CN1086963C (zh) 喷雾容器
CN1176152A (zh) 用于毯子、室内装饰样品的小型脱尘机
CN1816736A (zh) 具有移动的空气活塞的空气泡沫泵
CN1781777A (zh) 车辆用灯具的清洗装置
CN101232949A (zh) 排出容器
CN106286183A (zh) 可实现流体能量回收的斜盘式轴向活‑柱塞泵
CN1693604A (zh) 喷射泵和使用该喷射泵的具有边缘侧供水装置的马桶
CN1357413A (zh) 触发喷雾器及具有该触发喷雾器的喷雾容器
CN105109811B (zh) 乳液泵及乳液瓶
CN1087294A (zh) 泵喷布器
CN104210745B (zh) 泡沫泵
CN1589974A (zh) 手指操作的小型细雾预压式喷雾泵
CN106428966A (zh) 一种容积式乳液泵
CN203462549U (zh) 人体局部冲洗装置的清洗组件
CN1129410A (zh) 手杆操作的泵
CN204921344U (zh) 一种用于往复泵的吸排阀组
CN209626188U (zh) 晶圆表面颗粒清洗单旋喷嘴
CN213478641U (zh) 一种柱塞泵结构
CN104264757B (zh) 一种便器喷水轴管喷水控制阀门
CN1590818A (zh) 止回球阀及使用该阀的排水控制装置
CN210582710U (zh) 冲牙器
CN212054595U (zh) 一种可配套使用防喷泄油器的负压式油气混抽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354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