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93198B -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93198B
CN108693198B CN201810291179.9A CN201810291179A CN108693198B CN 108693198 B CN108693198 B CN 108693198B CN 201810291179 A CN201810291179 A CN 201810291179A CN 108693198 B CN108693198 B CN 108693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clamping
sample
horizontal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11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93198A (zh
Inventor
胡雅楠
吴圣川
宋哲
吴正凯
康国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ublication of CN108693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93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93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 G01N23/02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 G01N23/04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X-rays or neutron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3/00 – G01N17/00, G01N21/00 or G01N22/00 by transmitting the radiation through the material and forming images of the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01N3/04Chuc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32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 G01N3/3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repeated or pulsating forces generated by electromagnet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夹持机构用于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试样的夹持固定,被上夹具夹持试样的一端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夹具包括对第一表面进行水平夹持的水平夹持组件、对第二表面进行竖直方向夹持的竖直夹持件以及控制水平夹持组件和竖直夹持件形成大小可调节并夹紧试样的夹紧腔的控制组件,水平夹持组件和竖直夹持件分别与控制组件连接。该夹持机构极大地简化了试样的安装方式,消除了试样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力影响,利用控制装置增加了自锁能力,有助于提高试验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疲劳损伤行为是工程结构服役性能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自20世纪初以来,金属材料裂纹形核及扩展机理一直是研究热点和重点课题。借助传统的基于切片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仅能获得露出材料表面的疲劳裂纹,而内部气孔、第二相粒子、夹渣和微观组织等引起的三维裂纹及其耦合行为与表面完全不同,且更为主要和重要。第三代同步辐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具备亚微米空间分辨率和微秒时间分辨率及百keV级的卓越探测能力,较常规X光机的实验水平高出几个数量级,是目前唯一可穿透大块金属材料开展疲劳损伤演变原位可视化研究的大科学装置。微型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与先进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结合使得科学家能够深入材料内部,高精度、高亮度、高准直、高效率、非破坏性地原位实时探测疲劳损伤和断裂行为,对于建立基于表面和亚表面缺陷的服役寿命模型、追溯裂纹演变特性及准确评估材料强度和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科学意义。
由西南交通大学研制的国内第一台可用于同步辐射成像的原位观测疲劳试验机,已在上海光源和北京光源投入使用。在其主要架构上对试验机的夹持机构进行了改进,缓解了第一代试验机的振动问题,并加装了塑性变形后的加载力调节环节。然而试验中发现,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试样安装极为不便,且安装过程中需要对试样施加一定的扭力,这样会对本身尺寸极为细小的试样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试验准确性受到挑战。此外,虽然在上一代改进中采用了碟簧进行减震,但试验机在长时间运行的情况下极易出现碟簧失稳导致噪声进一步加剧;同时碟簧属于非线性元件,其特性曲线随着尺寸的减小更是无法准确获取试样的实际变形,影响试验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极大地简化了试样的安装方式,消除了试样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力影响,利用控制装置增加了自锁能力,有助于提高试验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其改进驱动方式,减少了机械运动部件的多余连接,电动动力装置的高刚性和精确性能更好地替代碟簧的作用,同时电动动力装置的应用可提高加载力和运动控制的精准度,其高寿命和高强度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驱动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夹持机构,其可用于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试样的夹持固定,其包括对试样的一端进行夹持的上夹具和对试样的另一端进行夹持的下夹具,下夹具和上夹具相对设置;
被上夹具夹持试样的一端具有第一表面和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夹具包括对第一表面进行水平夹持的水平夹持组件、对第二表面竖直方向夹持的竖直夹持件以及控制水平夹持组件和竖直夹持件形成大小可调节并夹紧试样的夹紧腔的控制组件,水平夹持组件和竖直夹持件分别与控制组件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水平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夹持件和与第一水平夹持件可选择性作用对试样进行水平夹持的第二水平夹持件,第一水平夹持件和第二水平夹持件相对设置,并与竖直夹持件形成大小可调节并能夹紧试样的夹紧腔,第一水平夹持件和第二水平夹持件均与控制组件连接,实现夹紧腔的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组件包括蜗轮、蜗轮轴以及蜗杆组件,蜗轮轴套设于竖直夹持件外,并与竖直夹持件沿试样的轴线螺纹连接,实现夹紧腔的竖直方向大小的调节;蜗轮套设于蜗轮轴外,并与蜗轮轴配合连接,蜗轮与蜗杆组件啮合连接,第一水平夹持件和第二水平夹持件分别与蜗杆组件连接,实现夹紧腔的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蜗杆组件包括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设置于蜗轮两侧,且相对设置,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与蜗轮啮合连接,第一蜗杆的一端和第二蜗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水平夹持件的一端连接,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蜗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平夹持件的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蜗杆包括第一丝杠段、蜗杆段以及第二丝杠段,第一丝杠段、蜗杆段和第二丝杠段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蜗杆段与蜗轮啮合,第一丝杠段和第二丝杠段分别与第一水平夹持件和第二水平夹持件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下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可拆卸连接形成容纳试样另一端的容纳腔。
一种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包括为下夹具提供上下运动载荷的电动动力装置、调节上夹具的调节装置、载荷传递装置以及上述的夹持机构,电动动力装置与下夹具螺纹连接,调节装置与载荷传递装置分别与上夹具可选择性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电动动力装置包括电缸和电机,电机与电缸连接,电缸与下夹具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上夹具相对远离下夹具的一端设置有连轴固定件,连轴固定件的一端与蜗轮轴螺纹连接,调节装置和载荷传递装置分别与连轴固定件的另一端可选择性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载荷传递装置包括载荷传感器、连接载荷传感器和连轴固定件的下连接件,载荷传感器与下连接件螺纹连接,下连接件与连轴固定件可选择性螺钉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极大地简化了试样的安装方式,消除了试样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力影响,利用控制装置增加了自锁能力,有助于提高试验精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不仅仅改变了驱动方式,减少了机械运动部件的多余连接,电动动力装置的高刚性和精确性能更好地替代碟簧的作用,同时电动动力装置的应用可提高加载力和运动控制的精准度,其高寿命和高强度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驱动结构。同时,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极大地简化了试样的安装方式,消除了试样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力影响,利用控制装置增加了自锁能力,有助于提高试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试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的俯视图。
图标:100-夹持机构;101-试样;101a-第一表面;101b-第二表面;200-上夹具;201-水平夹持组件;201a-第一水平夹持件;201b-第二水平夹持件;202-竖直夹持件;300-控制组件;310-蜗杆组件;311-第一蜗杆;312-第二蜗杆;311a-第一丝杠段;311b-蜗杆段;311c-第二丝杠段;320-蜗轮;330-蜗轮轴;400-下夹具;401-第一夹具;402-第二夹具;500-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1-支撑板;501a-支撑杆;502-滚动轴承;503-法兰盘;504-连轴固定件;505-调节装置;506-载荷传递装置;506a-载荷传感器;506b-下连接件;506c-上连接件;507-电动动力装置;507a-电缸;507b-电机;507c-电缸底板;508-试验机圆筒机身下半部分;509-试验机圆筒机身上半部分;510-透明围罩;511-顶盖;512-同步辐射光源平台;513-十字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通”、“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夹持机构100,其可用于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0试样101的夹持固定,进行疲劳试验的试样101为“H”型或者狗骨头型,夹持机构100包括对试样101的一端进行夹持的上夹具200。
被上夹具200夹持试样101的一端具有第一表面101a和与第一表面101a相对的第二表面101b,上夹具200包括对第一表面101a进行水平夹持的水平夹持组件201、对第二表面101b进行竖直方向夹持的竖直夹持件202以及控制水平夹持组件201和竖直夹持件202形成大小可调节并夹紧试样101的夹紧腔的控制组件300,水平夹持组件201和竖直夹持件202分别与控制组件300连接。
具体地,水平夹持组件201包括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与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可选择性作用对试样101进行水平夹持的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相对设置,并与竖直夹持件202形成大小可调节并能夹紧试样101的夹紧腔,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均与控制组件300连接,实现夹紧腔的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
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均为“L”形,使得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的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的竖直部分与控制组件300连接,使得控制组件300可以控制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水平移动,使得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的水平部分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的水平部分相互作用,继而实现夹紧腔的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并对试样101从水平方向进行夹紧。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300包括控制水平夹持组件201运动的蜗杆组件310,蜗杆组件310与水平夹持组件201连接,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分别与蜗杆组件310连接。
进一步地,蜗杆组件310包括第一蜗杆311和第二蜗杆312,第一蜗杆311和第二蜗杆312相对设置,第一蜗杆311和第二蜗杆312分别与水平夹持组件201连接。具体地,第一蜗杆311的一端和第二蜗杆31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的一端连接,第一蜗杆311的另一端和第二蜗杆31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的一端连接。
第一蜗杆311包括第一丝杠段311a、蜗杆段311b以及第二丝杠段311c,第一丝杠段311a、蜗杆段311b和第二丝杠段311c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第一丝杠段311a和第二丝杠段311c分别与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螺纹连接。
第二蜗杆312与第一蜗杆311的结构相同,且同第一蜗杆311与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连接方式相同。
通过两根蜗杆两端的丝杠段能够调节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的相对位置。
进一步地,参见图3,控制组件300包括蜗轮320,蜗轮320与蜗杆组件310啮合连接,第一蜗杆311和第二蜗杆312分别与蜗轮320啮合连接,且第一蜗杆311和第二蜗杆312分别设置于蜗轮320两侧,并相对设置,具体地,蜗杆段311b与蜗轮320啮合。
当蜗轮320转动时,带动蜗杆段311b转动,继而带动第一蜗杆311和第二蜗杆312转动,继而通过第一丝杠段311a和第二丝杠段311c使得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进行相对或者相向运动,实现夹紧腔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300还包括蜗轮轴330,蜗轮轴330套设于竖直夹持件202外,并与竖直夹持件202沿试样101的轴线螺纹连接,实现夹紧腔竖直方向大小的调节;蜗轮320套设于蜗轮轴330外,并与蜗轮轴330配合连接,当蜗轮轴330转动时,带动蜗轮320水平转动,但是蜗轮320不会发生竖直移动,继而竖直夹持件202进行竖直移动,调整夹紧腔竖直方向的大小,并对试样101进行竖直方向的挤压固定。
蜗轮轴330发生转动的动力可以是人为手动转动,也可以是机械提供相关的动力,例如电机。
上夹具200的工作过程是:转动蜗轮轴330,蜗轮320发生水平转动,蜗杆段311b发生转动,第一蜗杆311转动,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分别在第一丝杠段311a和第二丝杠段311c上进行左右滑动,继而调节夹紧腔水平方向的大小。同时,竖直夹持件202发生竖直移动,继而调节夹紧腔竖直方向的大小。
结合图1和图3,夹持机构100还包括对试样101的另一端进行夹持的下夹具400,下夹具400和上夹具200相对设置,具体地,下夹具400包括第一夹具401和第二夹具402,第一夹具401和第二夹具402可拆卸连接形成容纳试样101另一端的容纳腔。
进一步地,第一夹具401和第二夹具402上分别设置有多个螺纹孔,第一夹具401上设置的多个螺纹孔与第二夹具402上设置的多个螺纹孔分别一一对应相对设置,继而第一夹具401和第二夹具402通过螺钉穿过各自开设的对应的螺纹孔可拆卸连接。
下夹具400的工作过程:试样101的端部放置在第一夹具401上,而后第二夹具402放置在试样101相对远离第一夹具401的一侧,而后通过螺钉分别穿过第一夹具401和第二夹具402上的螺纹孔,继而使得第一夹具401和第二夹具402共同夹持,对试样101进行固定。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0,其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夹持机构100,且为了提升试样101的稳定性,在水平夹持组件201相对远离下夹具40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501,第一水平夹持件201a和第二水平夹持件201b均与支撑板501滑动连接,支撑板501与蜗轮轴330连接,支撑板501相对的两端设置有支撑杆501a。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蜗轮轴330与各个部件之间的摩擦力,本实施例增设了滚动轴承502,滚动轴承502设置于支撑板501内,蜗轮轴330设置于滚动轴承502内,并与滚动轴承502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蜗轮轴330的轴向固定力,在蜗轮轴330外套设了法兰盘503,法兰盘503与滚动轴承502连接。
进一步地,上夹具200相对远离下夹具400的一端设置有连轴固定件504,连轴固定件504的一端与蜗轮轴330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3-图5,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0还包括调节上夹具200的调节装置505和载荷传递装置506,调节装置505与载荷传递装置506分别与上夹具200可选择性连接,调节装置505和载荷传递装置506分别与连轴固定件504的另一端可选择性连接。
进一步地,当需要蜗轮轴330转动时,将调节装置505与连轴固定件504螺钉固定,而后拧动调节装置505,使得蜗轮轴330转动,继而使得水平夹持组件201和竖直夹持件202同时夹持试样101。
而后将调节装置505与连轴固定件504分离,再将载荷传递装置506与连轴固定件504螺钉固定,继而可以进行疲劳试验。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6,载荷传递装置506包括载荷传感器506a、连接载荷传感器506a和连轴固定件504的下连接件506b,载荷传感器506a与下连接件506b螺纹连接,下连接件506b与连轴固定件504可选择性螺钉连接。
进一步地,载荷传递装置506还包括上连接件506c,上连接件506c与载荷传感器506a相对远离下连接件506b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0还包括为下夹具400提供上下运动载荷的电动动力装置507,电动动力装置507与下夹具400螺纹连接,电动动力装置507包括电缸507a和电机507b以及电缸底板507c,电机507b与电缸507a连接,电缸507a与下夹具400螺纹连接,电机507b和电缸507a分别位于电缸底板507c上表面的两侧并集成封装为一体。
进一步地,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0的组成包括试验机圆筒机身下半部分508、试验机圆筒机身上半部分509、透明围罩510、顶盖511以及同步辐射光源平台512,电缸底板507c与十字架513螺纹连接并嵌入到同步辐射光源平台512上,试验机圆筒机身下半部分508套设在电缸507a外,并与电缸底板507c螺纹连接,透明围罩51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试验机圆筒机身下半部分508,下夹具400与电缸507a上端螺纹连接(第一夹具401相对远离第二夹具402的一端与电缸507a螺纹连接),顶盖511螺纹连接于试验机圆筒机身上半部分509的上端。调节装置505的顶端和上连接件506c的顶端均从顶盖511内的一型槽穿出,并和金属帽螺纹连接,调节装置505和上连接件506c与顶盖511滑动连接。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500试样101的安装方法:
滑动调节装置505至顶盖511中间,利用内六角扳手从试验机圆筒机身上半部分509的开口伸入,将蜗轮轴330和调节杆装置锁紧。
旋转调节装置505上的金属帽,使得上夹具200的水平夹持组件201和竖直夹持件202处于张开状态。
打开试验机圆筒机身上半部分509,将试样101安装在下夹具400并用螺钉进行紧固,将试验机圆筒机身上半部分509置于透明围罩510上,并以螺钉进行紧固。
旋转调节装置505上的金属帽,使得上夹具200的水平夹持组件201和竖直夹持件202向试样101运动直至夹紧。
利用内六角扳手松开调节装置505和蜗轮轴330的紧固螺钉,并滑动调节装置505,同时滑动上连接件506c至顶盖511中间,再用内六角扳手紧固下连接件506b和蜗轮轴330;取出支撑板501两端的支撑杆501a,试样101安装完毕。准备开始原位疲劳试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持机构极大地简化了试样的安装方式,消除了试样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力影响,利用控制装置增加了自锁能力,有助于提高试验精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不仅仅改变了驱动方式,减少了机械运动部件的多余连接,电动动力装置的高刚性和精确性能更好地替代碟簧的作用,同时电动动力装置的应用可提高加载力和运动控制的精准度,其高寿命和高强度的特性非常适合作为驱动结构。同时,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机构极大地简化了试样的安装方式,消除了试样安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扭力影响,利用控制装置增加了自锁能力,有助于提高试验精度。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可用于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试样的夹持固定,其包括对所述试样的一端进行夹持的上夹具和对所述试样的另一端进行夹持的下夹具,所述下夹具和所述上夹具相对设置;
被所述上夹具夹持所述试样的一端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上夹具包括对所述第一表面进行水平夹持的水平夹持组件、对所述第二表面进行竖直方向夹持的竖直夹持件以及控制所述水平夹持组件和所述竖直夹持件形成大小可调节并夹紧所述试样的夹紧腔的控制组件,所述水平夹持组件和所述竖直夹持件分别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
所述水平夹持组件包括第一水平夹持件和与所述第一水平夹持件对所述试样进行水平夹持的第二水平夹持件,所述第一水平夹持件和所述第二水平夹持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竖直夹持件形成大小可调节并能夹紧所述试样的夹紧腔,所述第一水平夹持件和所述第二水平夹持件均与控制组件连接,实现所述夹紧腔的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第一水平夹持件和第二水平夹持件均为“L”形,使得第一水平夹持件的竖直部分和第二水平夹持件的竖直部分与控制组件连接;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蜗轮、蜗轮轴以及蜗杆组件,所述蜗轮轴套设于所述竖直夹持件外,并与所述竖直夹持件沿所述试样的轴线螺纹连接,实现所述夹紧腔竖直方向的大小的调节;所述蜗轮套设于所述蜗轮轴外,并与所述蜗轮轴配合连接,所述蜗轮与所述蜗杆组件啮合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夹持件和所述第二水平夹持件分别与所述蜗杆组件连接,实现所述夹紧腔的水平方向大小的调节;
所述蜗杆组件包括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设置于所述蜗轮两侧,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蜗杆和所述第二蜗杆均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蜗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夹持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蜗杆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水平夹持件的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蜗杆包括第一丝杠段、蜗杆段以及第二丝杠段,所述第一丝杠段、所述蜗杆段和所述第二丝杠段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蜗杆段与所述蜗轮啮合,所述第一丝杠段和所述第二丝杠段分别与所述第一水平夹持件和所述第二水平夹持件螺纹连接;
所述下夹具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和所述第二夹具可拆卸连接形成容纳所述试样另一端的容纳腔。
2.一种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为下夹具提供上下运动载荷的电动动力装置、调节上夹具的调节装置、载荷传递装置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电动动力装置与所述下夹具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上夹具连接或所述载荷传递装置与所述上夹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动力装置包括电缸和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电缸与所述下夹具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具相对远离所述下夹具的一端设置有连轴固定件,所述连轴固定件的一端与蜗轮轴螺纹连接,所述调节装置与所述连轴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或所述载荷传递装置与所述连轴固定件的另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传递装置包括载荷传感器以及连接所述载荷传感器和所述连轴固定件的下连接件,所述载荷传感器与所述下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下连接件与所述连轴固定件螺钉连接。
CN201810291179.9A 2018-03-08 2018-04-03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Active CN108693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1671 2018-03-08
CN2018101916719 2018-03-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3198A CN108693198A (zh) 2018-10-23
CN108693198B true CN108693198B (zh) 2024-05-14

Family

ID=6384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1179.9A Active CN108693198B (zh) 2018-03-08 2018-04-03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931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6128B (zh) * 2021-07-23 2022-11-11 重庆大学 一种x射线衍射仪用的控温附件

Citation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0213A (ja) * 1997-12-01 1999-06-18 Toyo Seiki Seisakusho:Kk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KR20010054052A (ko) * 1999-12-03 2001-07-02 이구택 인장시험편 가공용 클램핑장치
WO2005021212A1 (en) * 2003-08-27 2005-03-10 Kyoung-Ho Jang Apparatus for polishing gemstones automatically
JP2005114032A (ja) * 2003-10-07 2005-04-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クランプの係止構造
CN2729688Y (zh) * 2004-09-27 2005-09-28 天津大学 微型宽频拉-扭疲劳试验机
KR20070067567A (ko) * 2005-12-24 2007-06-2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나사 스파이크 인발시험용 지그
CN101101248A (zh) * 2007-07-20 2008-01-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微型扭杆刚度测试的可调式装夹机构
CN101464249A (zh) * 2009-01-09 2009-06-24 长安大学 沥青路面层间抗拉强度检测仪
CN102033025A (zh) * 2010-10-21 2011-04-27 浙江土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轨疲劳试验机
CN102141494A (zh) * 2010-12-25 2011-08-03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尺寸海役管道海洋环境模拟疲劳寿命试验机
KR20110102986A (ko) * 2010-03-12 2011-09-20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굽힘 피로시험 지그
CN102230778A (zh) * 2011-04-11 2011-11-02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板反顶式抗压量化检测装置
JP2011257289A (ja) * 2010-06-10 2011-12-22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引張試験機用の把持具
KR20120019589A (ko) * 2010-08-26 2012-03-07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원자로 조절봉 구동장치용 정비장치
CN102735557A (zh) * 2012-05-22 2012-10-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薄板疲劳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KR20130053069A (ko) * 2011-11-14 2013-05-23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인장 압축 시험장치의 시편 클램핑구조
CN203324096U (zh) * 2013-07-02 2013-12-04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疲劳试验夹具
CN103712854A (zh) * 2014-01-06 2014-04-0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多功能材料试验夹具
CN103712851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浙江大学 高压氢环境材料试验机疲劳试验夹具
CN103913374A (zh) * 2014-04-22 2014-07-0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拉伸试验机试样夹持垂直校准装置
CN203732359U (zh) * 2014-01-06 2014-07-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多功能材料试验夹具
CN104111194A (zh) * 2014-06-20 2014-10-22 天津大学 用于连接疲劳试验机和焊接导轨试件的夹具
CN104297079A (zh) * 2014-09-16 2015-01-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端齿结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5181734A (zh) * 2015-09-25 2015-12-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疲劳实验装置
CN105334237A (zh) * 2015-11-10 2016-02-17 西南交通大学 可用同步辐射光源进行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CN205049412U (zh) * 2015-10-10 2016-02-24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显微硬度测试夹具
CN105571808A (zh) * 2016-02-26 2016-05-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冲击疲劳试验机用全自由度约束的夹具
KR101624260B1 (ko) * 2015-11-23 2016-05-27 대한민국 양식김 부착력 테스트를 위한 센터가이드식 휴대용 인장력계
CN105751104A (zh) * 2016-04-18 2016-07-13 西南交通大学 改进的同步辐射光源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夹持机构
KR101647773B1 (ko) * 2015-11-23 2016-08-12 대한민국 양식김 부착력 테스트를 위한 휴대용 인장력계
JP2017026540A (ja) * 2015-07-27 2017-02-02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治具、荷重負荷装置、荷重負荷方法および解析方法
WO2017024619A1 (zh) * 2015-08-11 2017-02-16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光缆摩擦系数的测量设备及其测量方法
CN106644268A (zh) * 2017-03-13 2017-05-10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梁试验支座
CN106680121A (zh) * 2016-12-23 2017-05-17 西南交通大学 含温控机构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CN106813975A (zh) * 2015-12-02 2017-06-09 田荣侠 电机下置式疲劳试验机
CN106840866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沈阳盛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疲劳试验机用承力接头试样夹具
CN206671068U (zh) * 2017-04-27 2017-11-24 济南天辰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小直径钢丝拉伸试验可更换钳口
CN208270455U (zh) * 2018-03-08 2018-12-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2522B2 (en) * 2001-12-04 2015-07-07 Atricure, Inc. Adjustable clamp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1138825A1 (ja) * 2010-05-06 2011-11-10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材料試験機
US9212478B2 (en) * 2011-05-20 2015-12-15 Kohler Co. Toilet instal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528888B2 (en) * 2011-05-27 2013-09-10 Gregory A. Header Flanged material and standing seam clamp
US9180591B2 (en) * 2011-09-30 2015-11-10 Phil McLean Adjustable tool hanger board assembly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746402B2 (en) * 2014-09-08 2017-08-2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olding grip fixture

Patent Citations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60213A (ja) * 1997-12-01 1999-06-18 Toyo Seiki Seisakusho:Kk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
KR20010054052A (ko) * 1999-12-03 2001-07-02 이구택 인장시험편 가공용 클램핑장치
WO2005021212A1 (en) * 2003-08-27 2005-03-10 Kyoung-Ho Jang Apparatus for polishing gemstones automatically
JP2005114032A (ja) * 2003-10-07 2005-04-2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クランプの係止構造
CN2729688Y (zh) * 2004-09-27 2005-09-28 天津大学 微型宽频拉-扭疲劳试验机
KR20070067567A (ko) * 2005-12-24 2007-06-28 한국철도기술연구원 나사 스파이크 인발시험용 지그
CN101101248A (zh) * 2007-07-20 2008-01-09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微型扭杆刚度测试的可调式装夹机构
CN101464249A (zh) * 2009-01-09 2009-06-24 长安大学 沥青路面层间抗拉强度检测仪
KR20110102986A (ko) * 2010-03-12 2011-09-20 한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굽힘 피로시험 지그
JP2011257289A (ja) * 2010-06-10 2011-12-22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引張試験機用の把持具
KR20120019589A (ko) * 2010-08-26 2012-03-07 한전케이피에스 주식회사 원자로 조절봉 구동장치용 정비장치
CN102033025A (zh) * 2010-10-21 2011-04-27 浙江土工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钢轨疲劳试验机
CN102141494A (zh) * 2010-12-25 2011-08-03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全尺寸海役管道海洋环境模拟疲劳寿命试验机
CN102230778A (zh) * 2011-04-11 2011-11-02 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板反顶式抗压量化检测装置
KR20130053069A (ko) * 2011-11-14 2013-05-23 강원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인장 압축 시험장치의 시편 클램핑구조
CN102735557A (zh) * 2012-05-22 2012-10-1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薄板疲劳试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3324096U (zh) * 2013-07-02 2013-12-04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疲劳试验夹具
CN103712851A (zh) * 2013-12-20 2014-04-09 浙江大学 高压氢环境材料试验机疲劳试验夹具
CN103712854A (zh) * 2014-01-06 2014-04-09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多功能材料试验夹具
CN203732359U (zh) * 2014-01-06 2014-07-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杠杆原理的多功能材料试验夹具
CN103913374A (zh) * 2014-04-22 2014-07-09 新兴铸管股份有限公司 拉伸试验机试样夹持垂直校准装置
CN104111194A (zh) * 2014-06-20 2014-10-22 天津大学 用于连接疲劳试验机和焊接导轨试件的夹具
CN104297079A (zh) * 2014-09-16 2015-01-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端齿结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JP2017026540A (ja) * 2015-07-27 2017-02-02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治具、荷重負荷装置、荷重負荷方法および解析方法
WO2017024619A1 (zh) * 2015-08-11 2017-02-16 江苏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光缆摩擦系数的测量设备及其测量方法
CN105181734A (zh) * 2015-09-25 2015-12-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热机械疲劳实验装置
CN205049412U (zh) * 2015-10-10 2016-02-24 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显微硬度测试夹具
CN105334237A (zh) * 2015-11-10 2016-02-17 西南交通大学 可用同步辐射光源进行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KR101624260B1 (ko) * 2015-11-23 2016-05-27 대한민국 양식김 부착력 테스트를 위한 센터가이드식 휴대용 인장력계
KR101647773B1 (ko) * 2015-11-23 2016-08-12 대한민국 양식김 부착력 테스트를 위한 휴대용 인장력계
CN106813975A (zh) * 2015-12-02 2017-06-09 田荣侠 电机下置式疲劳试验机
CN105571808A (zh) * 2016-02-26 2016-05-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冲击疲劳试验机用全自由度约束的夹具
CN105751104A (zh) * 2016-04-18 2016-07-13 西南交通大学 改进的同步辐射光源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夹持机构
CN106680121A (zh) * 2016-12-23 2017-05-17 西南交通大学 含温控机构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CN106644268A (zh) * 2017-03-13 2017-05-10 天津城建大学 一种梁试验支座
CN106840866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沈阳盛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疲劳试验机用承力接头试样夹具
CN206671068U (zh) * 2017-04-27 2017-11-24 济南天辰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小直径钢丝拉伸试验可更换钳口
CN208270455U (zh) * 2018-03-08 2018-12-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un X. S. 等.A multi-axial fatigue model for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laminates based on Puck’s criterion.《Journal of Composite Materials》.第46卷(第4期),第449-469页. *
一种用于金属薄板轴向拉压疲劳试验的防弯夹具;朱亦钢;《实验力学》;20050630;第20卷(第2期);第83-89页 *
吴圣川 等.铝合金焊缝疲劳开裂的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焊接学报》.2015,第36卷(第12期),第9-12页. *
机翼结构件的疲劳测试;张永芳 等;《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21215;第12卷(第6期);第59-66页 *
铝合金焊缝疲劳开裂的原位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吴圣川 等;《焊接学报》;第36卷(第12期);第9-1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93198A (zh)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9793B (zh) 用于弯扭振动疲劳试验的加载装置及其方法
EP3396353B1 (en) Material property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 situ testing
CN103512803B (zh) 多载荷多物理场耦合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
CN103353431B (zh) 基于拉压、疲劳复合载荷模式下的原位压痕力学测试装置
CN102384875B (zh) 显微镜下拉压弯复合载荷模式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WO2020047734A1 (zh) 测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退化时力学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205614527U (zh) 改进的同步辐射光源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夹持机构
CN203551383U (zh) 多载荷多物理场耦合材料微观力学性能原位测试仪器
CN102928304B (zh) 压电致动型材料疲劳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JP2016532134A (ja) 力変換器較正のための精密加力装置
CN106680121B (zh) 含温控机构的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及其试验方法
CN105990078B (zh) 透射电子显微镜原位高低频疲劳双倾样品杆
CN108693198B (zh)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CN105751104A (zh) 改进的同步辐射光源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夹持机构
CN108562506A (zh) 高频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CN106018140A (zh) 改进的同步辐射光源原位成像的疲劳试验机作动机构
CN109596646A (zh) 一种用于中子衍射谱仪的原位x射线ct成像装置
KR19990044006A (ko) 점탄성 재료 시험장치
CN103499489A (zh) 一种跨尺度、多视角原位力学动态捕捉测试平台
CN102323279B (zh) 基于x射线断层照相的原位加载装置
CN104330308A (zh) 一种在线检测材料微纳结构演化的sr-ct微力加载装置
CN107314928B (zh) 高效重构材料三维组织形貌的装置及重构方法
CN211697213U (zh) 材料力学性能多参量原位监测平台
CN111060388B (zh) 材料力学性能多参量原位监测平台及多数据融合分析方法
CN208270455U (zh) 一种夹持机构以及同步辐射原位成像疲劳试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