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73415A - 螺母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母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73415A
CN108673415A CN201810516798.3A CN201810516798A CN108673415A CN 108673415 A CN108673415 A CN 108673415A CN 201810516798 A CN201810516798 A CN 201810516798A CN 108673415 A CN108673415 A CN 1086734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connecting rod
prism
adjusting apparatus
pro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67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73415B (zh
Inventor
李睿
姚彦学
罗杰毅
赖宇昊
骆志坚
刘军
朱锐锋
华鹏
张耀仪
陈泽昂
李星罡
黎子然
叶俊霞
霍利忠
黄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167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734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73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34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734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734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14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assembling objects other than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螺母调整装置,涉及电力维修工具技术领域。螺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件和传动件,固定件包括活扳手、连接杆、棘轮机构,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活扳手、棘轮机构可拆卸连接,连接杆、活扳手以及棘轮机构灵活组接,适用于更多场景,连接杆、活扳手以及棘轮机构拆卸后所占空间更小,从而携带更加方便;传动件包括套接单元、转动杆、齿轮箱以及摇杆,转动杆与棘轮可拆卸连接,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套接单元和齿轮箱,摇杆连接于齿轮箱,通过设置所述齿轮箱作为传动装置,改变力的传动方向,当水平面有障碍物时,摇杆在垂直面转动,从而避开周围的障碍物,更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螺母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维修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母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断路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广泛应用于户外场所。断路器增多的同时带来了检修问题,多数断路器操作机构为弹簧驱动,分闸弹簧控制分合闸速度,而分闸弹簧本身通过双螺母调整。双螺母分别是紧固螺母与防松螺母。检修分闸弹簧需要调整双螺母结构,而调整双螺母结构需要在保持紧固螺母固定的情况下,拧松防松螺母。
现有的调整方式为,一名操作人员持扳手或其他固定件固定禁固螺母,另一名操作人员持套筒或其他拆卸件调整防松螺母。由于空间、扭矩等原因,在调整螺母时需要多种工具、多人配合且需要厂家技术人员支持,难以保证检修工作效率的同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母调整装置,其旨在改善现有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螺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件和传动件,所述固定件包括活扳手、连接杆、棘轮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扳手、所述棘轮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棘爪、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连接杆卡扣连接,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上,所述棘轮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活扳手包括固定钳板、活动钳板、第四凹槽、第二连接槽以及蜗杆,所述第二连接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卡扣连接,所述固定钳板固设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侧的一端,所述活动钳板与所述第四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钳板的下侧设有齿条,所述蜗杆设有齿纹,所述齿条和所述齿纹啮合;
所述传动件包括套接单元、转动杆、齿轮箱以及摇杆,所述转动杆表面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对应的第一棱柱、第二棱柱以及第三棱柱,所述转动杆穿设于所述棘轮,所述第一棱柱、所述第二棱柱以及所述第三棱柱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棘轮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接单元和所述齿轮箱,所述摇杆连接于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箱体,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锥齿轮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锥齿轮固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箱体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转动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摇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数。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的几何形状均为三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为空心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固定杆、控制杆、第二安装孔以及可伸缩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并通过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内,所述控制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控制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可伸缩件固接于所述连接杆内壁,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六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钳板与所述活动钳板的内侧均设有多个齿牙。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单元为套筒或扳手。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两端的几何形状均为六棱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轴设有与所述转动杆对应的第三连接槽,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槽与所述转动杆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棱柱、所述第二棱柱以及所述第三棱柱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三凸起、第四凸起以及第五凸起。
本发明提供的螺母调整装置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固定件所包括的活扳手、连接杆、棘轮机构彼此间可拆卸连接,拆卸后所占空间更小,携带更加方便,连接杆、活扳手以及棘轮机构灵活组接,适用于更多场景。其次,固定钳板、活动钳板、第四凹槽共同组成的钳口可以通过蜗杆调节开口大小,从而适用于不用尺寸的器件,增加使用范围,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设置齿轮箱作为传动装置,改变力的传动方向,当水平面有障碍物时,摇杆在垂直面转动,从而避开周围的障碍物,更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棘轮机构的剖示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活扳手的剖示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杆的剖示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动件的剖示图。
图标:100-棘轮机构;101-棘轮;102-棘爪;103-第一安装孔;104-第一连接槽;105-第一凹槽;106-第二凹槽;107-第三凹槽;108-第五凹槽;200-活扳手;201-固定钳板;202-活动钳板;203-第四凹槽;204-蜗杆;205-第二连接槽;206-第六凹槽;207-齿条;208-齿纹;209-齿牙;300-连接杆;301-第一凸起;302-第二凸起;303-固定杆;304-第二安装孔;305-控制杆;306-可伸缩件;401-套接单元;402-转动杆;4021-第一棱柱;4022-第二棱柱;4023-第三棱柱;403-齿轮箱;4031-第一锥齿轮;4032-第二锥齿轮;4033-第一转轴;4034-第二转轴;4035-第三安装孔;4036-第四安装孔;4037-箱体;4038-第三连接槽;404-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母调整装置,螺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件和传动件。固定件包括有活扳手200、连接杆300以及棘轮机构100。连接杆300的两端分别与活扳手200、棘轮机构100可拆卸连接。传动件包括有套接单元401、转动杆402、齿轮箱403以及摇杆404。转动杆402可拆卸连接于棘轮机构100。套接单元401套接于转动杆402的一端。转动杆40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齿轮箱403。摇杆404可拆卸连接于齿轮箱403。
如图1所示,棘轮机构100包括棘轮101、棘爪102、第一安装孔103以及第一连接槽104。
第一连接槽104内设有第五凹槽108。棘轮机构100与连接杆300于第一连接槽104处可拆卸连接。
棘轮101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03内,棘轮101设有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以及第三凹槽107。
棘爪102设置于第一安装孔103内壁上,用于限制棘轮101只能延固定方向转动。
如图2所示,活扳手200包括固定钳板201、活动钳板202、第四凹槽203、第二连接槽205以及蜗杆204。
第二连接槽205内设有第六凹槽206。活扳手200与连接杆300于第二连接槽205处可拆卸连接。
第四凹槽203设置于活扳手200的一端。固定钳板201固设于第四凹槽203内侧的一端。活动钳板202与第四凹槽203滑动连接。固定钳板201、活动钳板202、第四凹槽203共同组成钳口,用于固定器件,器件例如为螺母、螺杆。
活动钳板202的下侧设有齿条207。蜗杆204转动连接于活扳手200,蜗杆204设有齿纹208,齿纹208与齿条207啮合。可以通过转动蜗杆204,推动活动钳板202远离或靠近固定钳板201,从而调节钳口大小,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器件。
活动钳板202与固定钳板201的内侧均设有多个齿牙209,以此增加钳口的摩擦力,以适用于器件为圆杆的情况下。
连接杆300的两端几何形状均为三棱柱,三棱柱的切面为三角形,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将连接杆300的两端几何形状均均设计为三棱柱是为了与第一连接槽104、第二连接槽205更好的挈合,减少出现滑脱的情况。
连接杆300为空心连接杆。空心连接杆更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空心连接杆的重量更小,对于操作人员更省力。连接杆300可以有多种不同长度的型号,应用于不同的操作环境,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如图3所示,连接杆300包括第一凸起301、第二凸起302、固定杆303、控制杆305、可伸缩件306以及第二安装孔304。
第一凸起301和第二凸起302均穿设于连接杆300一侧,并与连接杆300滑动连接。第一凸起301和第二凸起302分别与第五凹槽108和第六凹槽206匹配。第一凸起301和第二凸起302分别位于连接杆300的两端,并通过固定杆303连接。
固定杆303位于连接杆300内部。固定杆303通过可伸缩件306固接于连接杆300的内壁。固定杆303上设有控制杆305。
可伸缩件306可采用但不限于弹簧或弹性塑料件。
第二安装孔304位于连接杆300的中部。控制杆305穿设于第二安装孔304,并与第二安装孔304滑动连接。当通过压缩或拉伸控制杆305驱动固定杆303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凸起301和第二凸起302向连接杆300内收缩时,将连接杆300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连接槽104和第二连接槽205,松开控制杆305,利用可伸缩件306的弹力驱动固定杆303延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凸起301和第二凸起302向连接杆300外伸出,分别插入第五凹槽108和第六凹槽206,从而固定活扳手200、连接杆300以及棘轮机构100的连接结构。
套接单元401与转动杆40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套接单元401具有多种规格,可以用于拆卸不同规格的螺母。套接单元401可采用但不限于套筒或扳手,本实施例优选套筒,套筒与螺母的连接更稳定,操作更方便。
如图4所示,转动杆402的两端几何形状均为六棱柱,将转动杆402的两端几何形状设计为六棱柱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转动杆402为空心转动杆。空心转动杆更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同时,空心转动杆的重量更小,对于操作人员更省力。转动杆402可以有多种不同长度的型号,应用于不同的操作环境,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转动杆402的表面设有与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以及第三凹槽107对应的第一棱柱4021、第二棱柱4022以及第三棱柱4023。转动杆402和棘轮101通过第一棱柱4021、第二棱柱4022以及第三棱柱4023分别嵌入第一凹槽105、第二凹槽106以及第三凹槽107实现可拆卸连接。
第一棱柱4021、第二棱柱4022以及第三棱柱4023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三凸起、第四凸起以及第五凸起,当转动杆402与棘轮101连接时,第三凸起、第四凸起以及第五凸起可以给施加棘轮101向上的力,避免棘轮101滑脱。
如图5所示,齿轮箱403包括第一锥齿轮4031、第二锥齿轮4032、第一转轴4033、第二转轴4034以及箱体4037。第一锥齿轮4031、第二锥齿轮4032、第一转轴4033以及第二转轴4034均位于箱体4037内。
第一转轴4033固接于第一锥齿轮4031,第一转轴4033随着第一锥齿轮4031的转动而转动。第二转轴4034固接于第二锥齿轮4032,第二锥齿轮4032随着第二转轴4034的转动而转动。第一锥齿轮4031与第二锥齿轮4032的锥面啮合,第一锥齿轮4031随着第二锥齿轮4032的转动而转动,其中第二锥齿轮4032在垂直面内转动,第一锥齿轮4031在其相对垂直的水平面内转动。因为该螺母调整装置的应用环境中,往往有其他的钢架结构限制其操作空间,通过设计齿轮传动,改变操作方式,工作人员操作更加方便。
第一锥齿轮4031的齿数大于第二锥齿轮4032的齿数,用于省力。例如当第一锥齿轮4031的齿数二倍于第二锥齿轮4032的齿数,原本需要的力由100N减少为50N,从而降低操作难度,更加方便。
箱体4037还设有第三安装孔4035和第四安装孔4036。第一转轴4033和第二转轴4034分别穿设于第三安装孔4035和第四安装孔4036,并与箱体4037转动连接。
第一转轴4033设有与转动杆402另一端匹配的第三连接槽4038,第一转轴4033通过第三连接槽4038与转动杆402可拆卸连接。
摇杆404与第二转轴4034可拆卸连接,摇杆404用于驱动第二转轴4034转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调整装置的工作原理:当待调整螺母与另一个螺母或螺杆接触,并且另一个螺母或螺杆不能被调整时,可以通过活扳手200将另一个螺母或螺杆固定,将套接单元401套接于待调整螺母,此时通过转动摇杆404驱动第二转轴4034以及第二锥齿轮4032转动,第二锥齿轮4032驱动第一锥齿轮4031和第一转轴4033转动,第一转轴4033驱动转动杆402转动,从而驱动套接单元401调整待调整螺母。同时,待调整螺母与另一个螺母或螺杆之间存在摩擦力,另一个螺母或螺杆会随着待调整螺母转动,另一个螺母或螺杆被活扳手200固定,当另一个螺母或螺杆转动时会带动活扳手200转动,必然也会带动棘轮机构100转动。此时棘轮101与另一个螺母或螺杆的转动方向一致,由于棘轮机构100是单向转动的,使得固定件不能随另一个螺母或螺杆转动,从而使另一个螺母或螺杆不能转动,从而保证另一个螺母或螺杆不被调整。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螺母调整装置中,首先,固定件所包括的活扳手200、连接杆300、棘轮机构100彼此可拆卸连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拆卸后活扳手200、连接杆300、棘轮机构100所占空间更小,从而携带更加方便。其次,固定钳板201、活动钳板202、第四凹槽203共同组成的钳口可以通过蜗杆204调节开口大小,从而适用于不用尺寸的器件,增加了使用范围,降低生产成本。然后,通过设置齿轮箱403作为传动装置,改变了力的传动方向,例如水平面有障碍物时,摇杆404可以在垂直面转动,从而避开周围的障碍物,更便于操作,并且第一锥齿轮4031的齿数大于第二锥齿轮4032的齿数,从而起到省力的作用。最后,活动钳板202与固定钳板201的内侧均设有多个齿牙209,以此增加钳口的摩擦力,以适用于器件为圆杆的情况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母调整装置,包括固定件和传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活扳手、连接杆、棘轮机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活扳手、所述棘轮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棘轮机构包括棘轮、棘爪、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所述连接杆卡扣连接,所述棘轮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棘爪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上,所述棘轮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第三凹槽;所述活扳手包括固定钳板、活动钳板、第四凹槽、第二连接槽以及蜗杆,所述第二连接槽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卡扣连接,所述固定钳板固设于所述第四凹槽内侧的一端,所述活动钳板与所述第四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活动钳板的下侧设有齿条,所述蜗杆设有齿纹,所述齿条和所述齿纹啮合;
所述传动件包括套接单元、转动杆、齿轮箱以及摇杆,所述转动杆表面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对应的第一棱柱、第二棱柱以及第三棱柱,所述转动杆穿设于所述棘轮,所述第一棱柱、所述第二棱柱以及所述第三棱柱分别嵌入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以及所述第三凹槽,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棘轮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套接单元和所述齿轮箱,所述摇杆连接于所述齿轮箱,所述齿轮箱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箱体,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转轴以及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第一锥齿轮固接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锥齿轮固接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箱体设有第三安装孔和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转动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摇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的几何形状均为三棱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空心连接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凸起、第二凸起、固定杆、控制杆、第二安装孔以及可伸缩件,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穿设于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并通过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固定杆位于所述连接杆内,所述控制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所述控制杆穿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固定杆通过所述可伸缩件固接于所述连接杆内壁,所述第一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五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凸起对应的第六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钳板与所述活动钳板的内侧均设有多个齿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单元为套筒或扳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两端的几何形状均为六棱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设有与所述转动杆对应的第三连接槽,第一转轴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槽与所述转动杆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母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柱、所述第二棱柱以及所述第三棱柱的下端分别设有第三凸起、第四凸起以及第五凸起。
CN201810516798.3A 2018-05-25 2018-05-25 螺母调整装置 Active CN1086734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798.3A CN108673415B (zh) 2018-05-25 2018-05-25 螺母调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6798.3A CN108673415B (zh) 2018-05-25 2018-05-25 螺母调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3415A true CN108673415A (zh) 2018-10-19
CN108673415B CN108673415B (zh) 2020-02-11

Family

ID=6380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6798.3A Active CN108673415B (zh) 2018-05-25 2018-05-25 螺母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7341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0610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张建宏 一种单向旋转式旋转强度降力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961A (zh) * 2006-07-31 2008-02-06 陈焕斌 多用组合棘轮快速扳手
CN202200222U (zh) * 2011-08-04 2012-04-25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高效一体式卡盘钥匙刀架扳手
CN202318113U (zh) * 2011-11-17 2012-07-11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道钉螺栓专用棘轮套筒扳手
CN203945301U (zh) * 2014-07-16 2014-11-19 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螺栓安装工具
CN104647266A (zh) * 2014-12-31 2015-05-27 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扭矩扳手连接机构
US9533407B1 (en) * 2013-05-30 2017-01-03 Gary Dean Ragner Pivotal double-ended multisocket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6961A (zh) * 2006-07-31 2008-02-06 陈焕斌 多用组合棘轮快速扳手
CN202200222U (zh) * 2011-08-04 2012-04-25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高效一体式卡盘钥匙刀架扳手
CN202318113U (zh) * 2011-11-17 2012-07-11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道钉螺栓专用棘轮套筒扳手
US9533407B1 (en) * 2013-05-30 2017-01-03 Gary Dean Ragner Pivotal double-ended multisockets
CN203945301U (zh) * 2014-07-16 2014-11-19 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头螺栓安装工具
CN104647266A (zh) * 2014-12-31 2015-05-27 南通高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扭矩扳手连接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20610A (zh) * 2019-12-30 2020-05-08 张建宏 一种单向旋转式旋转强度降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73415B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85088U (zh) 六角螺栓旋动装置
CN108673415A (zh) 螺母调整装置
CN205021478U (zh) 可调节角度的扳手
CN109434738A (zh) 一种带电作业螺栓紧固工具
CN205835131U (zh) 电力检修扳手
CN103447994B (zh) 一种活动扳手
CN206752358U (zh) 一种可左右互换的道闸机芯
CN209632486U (zh) 一种用于大型机械设备中六角螺栓的拆卸装置
CN205870532U (zh) 一种板材取放机械手
CN109048741B (zh) 一种六角螺母拆卸器
CN205064731U (zh) 一种破碎机皮带轮张紧锁紧装置
CN204216430U (zh) 一种固定低压柜便捷的箱式变电站
CN104385199B (zh) 一种新型六角扳手
CN201516370U (zh) 快速压紧装置
CN107910673B (zh) 一种线夹快速多头套筒
CN208342675U (zh) 一种带电作业螺栓紧固工具
CN207638484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维修的电机
CN207326838U (zh) 螺丝刀以及紧固设备
CN210414389U (zh) 一种螺母拆装工具
CN209793063U (zh) 机器人多种螺丝快速切换锁紧机构
CN215392961U (zh) 一种便于换料固定的金属螺帽的攻牙机
CN219543004U (zh) 充电定扭扳手
CN109159059B (zh) 一种省力套筒扳手
CN203426923U (zh) 可伸缩扳手
CN217890808U (zh) 一种新型闸阀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