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8198B -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8198B
CN108668198B CN201810257206.0A CN201810257206A CN108668198B CN 108668198 B CN108668198 B CN 108668198B CN 201810257206 A CN201810257206 A CN 201810257206A CN 108668198 B CN108668198 B CN 1086681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diaphragm
transducer
circuit
vo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72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68198A (zh
Inventor
R·弗里德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Holdings Nanjing Co Ltd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Ruisheng Technology Nanj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68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68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8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04R9/063Loudspeakers using a plurality of acoustic dr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6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4Manufacturing aspec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of loudspeaker or microphon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41Voice coi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voice coil unit on the same bobbin

Abstract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提出了一种换能器系统,该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动声学换能器(1),该电动声学换能器具有振膜(3)、以电方式串联切换的多个音圈(7、8)和磁路系统(9、10、11),其中,仅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电连接至放大器(17)的音频输出端。此外,提出了一种用于向电动声学换能器(1)馈送声音信号的方法,其中,通过只经由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的音频信号来驱动音圈(7、8)。

Description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能器系统,该换能器系统包括:具有振膜的电动声学换能器、粘接至该振膜的音圈排布结构、以及磁路系统,该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该音圈排布结构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所述音圈排布结构包括以电方式串联切换的多个音圈,具体为两个音圈。而且,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上述种类的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上述种类的换能器系统和方法通常是现有技术所已知的。关于这点,US 2014/321690 A1公开了一种音频系统,其包括连接至第一驱动器电路和第二驱动器电路的电声换能器。该电声换能器包括堆叠在第二音圈上的第一音圈,第二音圈机械连结至振膜的,并且这些音圈在由极板聚焦的永磁体的磁场中振荡。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在磁零位处与极板机械地对称布置。
US 2014/321690 A1中公开的换能器系统和方法的缺点是需要使用两个单独的放大器以向电动声学换能器提供声音信号。因此,技术复杂性和成本相当高,而换能器系统的可靠性相当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向电动声学换能器提供声音信号的改进换能器系统和方法。特别是降低技术复杂性和成本,而同时增加可靠性。
本发明的问题通过如开头段落中所定义的换能器系统来解决,其中,仅音圈排布结构/串联连接的音圈的外接头/端子电连接至放大器的音频输出端。换句话说,音圈排布结构只经由音圈排布结构/串联连接的音圈的外接头/端子电连接至放大器的音频输出端。放大器可以是驱动电路的一部分,然后驱动电路也是所述换能器系统的一部分。
而且,本发明的问题通过如开头段落中所定义的方法来解决,其中,音圈排布结构通过只经由所述音圈排布结构/串联连接的音圈的外接头/端子的音频信号来驱动。
换句话说,由声音信号引起的电流流入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的第一外接头/端子,顺序地通过每个音圈并流出音圈排布结构的第二外接头/端子。
通过上述措施,降低了换能器系统的技术复杂性和用于生产换能器系统的成本。同时增加了可靠性。具体来说,减少了电动声学换能器的布线。特别地,针对音圈排布结构的外接头/端子的电连接是放大器与音圈排布结构之间的仅有的电连接。
具体而言,所述换能器此外可以由单个放大器的音频信号来驱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电连接至仅单个放大器的音频输出端。通过消除需要针对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的每个音圈的分离放大器,可靠性可以大大增加。针对具有两个音圈的音圈排布结构,换能器系统的放大部分出故障的风险降低了50%。如果音圈排布结构包括两个以上的音圈,那么这个因素更得以增加。
一般来说,所提出的换能器系统和方法涉及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音圈的电动声学换能器。放大器可以是具有一个声音输出端和接地的单极性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音圈排布结构/串联连接的音圈的一个外接头/端子电连接至所述放大器的音频输出端,而另一个外接头/端子接地。然而,所述放大器也可以是具有两个专用声音输出端的双极型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音圈排布结构/串联连接的音圈的一个外接头/端子电连接至所述放大器的第一音频输出端,而另一个外接头/端子连接至另外的第二音频输出端。一般来说,放大器可能有更多的放大级。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本公开的关注,不考虑中间级的输出端具有“音频输出端”。该“音频输出端”是最后一级的输出端,其最终连接至所述换能器。
在下面的描述和附图中,所公开种类的音频换能器的进一步的细节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有利地,两个音圈之间的连接点电连接至所述放大器或电子电路的输入端(特别是,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以这种方式,所述连接点处的电压可以被用于控制所述换能器系统。具体而言,可以检测和校正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相对于磁零位的偏移或磁零位自身。
具体来说,在上述情况下,针对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的外接头/端子的电连接和针对两个音圈之间的连接点的电连接是所述放大器(或电子电路)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之间的仅有的电连接。此外,两个音圈之间的连接点可以仅连接至另一电子电路的输入端。以这种方式,考虑到所述换能器系统的功能,所述放大器与所述电动换能器之间的布线相当容易。
有利的是,所述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该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被设计成连接至所述电动声学换能器的所述音圈排布结构,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包括两个音圈,并且其中,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被设计成向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施加控制电压UCTRL,并且使所述控制电压UCTRL改变,直到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或由其获得的参数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或由其获得的参数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因此,控制电压被施加至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或由其获得的参数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 Uemf2或由其获得的参数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换句话说,控制电压被施加至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之间的瞬时关系大致等于希望关系为止,或者直到由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获得的参数与由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获得的参数之间的瞬时关系大致等于希望关系为止。
在真实应用中,所述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通常不是静止(rest)在磁零位。换句话说,所述振膜的初始(idle)位置(x=0)常常与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等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点不一致。这可能是由于设计有意造成的,或者是由于公差(tolerance)无意造成的。
根据所公开的措施,音圈排布结构移位到希望初始位置,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由其获得的参数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由其获得的所述参数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特定的比率或所述值之间的差异。在给定的上下文中“大致”特别意味着与基准值的偏差为±10%。然而,应注意到,控制方法的目标通常是与基准值的零偏差。
希望初始位置尤其可以是磁零位,在该磁零位,所述振膜的初始位置(x=0)与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等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点一致(即,所述值之间的比率大致为1,那么相应地,所述值之间的差异大致为0)。换句话说,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音圈之间的连接区域被保持在所述磁路系统的磁场达到最大值的位置上。
通过使用所提出的方法/所提出的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所述振膜可以移位到根据设计想要作为初始位置的那个位置,由此补偿公差并总体上改进所述换能器的性能。例如,所述换能器的音频输出的失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降低。而且,可以改进对称性,从而允许沿前后方向的相同振膜行程(stroke)。在又一应用中,所提出的措施改进了用于计算振膜位置的算法。
一般而言,控制电压不应干扰换能器输出的声音,而是应当以一种或多或少的快速方式补偿振膜的偏移位置。因此,与声音相比,所述控制电压有利地是缓慢的。换句话说,与声音的频率相比,控制电压的交流分量的频率有利地是低的。在微型扬声器的情况下,控制电压的交流分量的频率可以是50Hz。对于其它扬声器,该频率可能为10Hz。鉴于快速变化的声音信号,控制电压可能被视为DC电压。在特定情况下,控制电压确实可以是DC电压。另选地,控制电压可以包括交流分量和恒定分量。
有利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Uemf1=Uin1(t)-ZC1·Iin(t)
Uemf2=Uin2(t)-ZC2·Iin(t)
其中,ZC1是第一音圈的(瞬时)音圈电阻,Uin1(t)是在时间t去往所述第一音圈的输入电压,并且Iin(t)是在时间t去往所述第一音圈的输入电流。因此,ZC2是所述第二音圈的(瞬时)音圈电阻,Uin2(t)是在时间t去往所述第二音圈的输入电压,并且Iin(t)是在时间t去往所述第二音圈的输入电流。应注意到,所述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串联切换,使得针对这两个音圈,电流Iin(t)是相同的。
而且,应注意到,ZC1和ZC2在上述公式中是复数。然而,为了简化计算,也可以使用所述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的(实值和瞬时)音圈电阻RC1和RC2来代替复数值 ZC1和ZC2,从而忽略音圈电阻的电容/电感分量。因此,在本公开中,“ZC1”可以改变成“RC1”,“ZC2”可以改变成“RC2”并且“ZC”可以改变成“RC”。例如,针对用于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公式,这意味着:
Uemf1=Uin1(t)-RC1·Iin(t)
Uemf2=Uin2(t)-RC2·Iin(t)
还应注意到,音圈电阻ZC不一定是随时间为恒定的,而且例如可以根据音圈温度而改变。为了测量音圈电阻ZC,可以向换能器施加(不可听)音调或正弦信号。在微型扬声器的情况下,这种音调或正弦信号特别可能具有低于100Hz的频率,例如,50Hz。应注意到,音圈电阻ZC随时间缓慢变化。这就是考虑到所述输入电压 Uin1(t)和Uin2(t)的快速变化以及考虑到在时间t去往所述第二音圈的输入电流,音圈电阻ZC被认为是恒定的原因。然而,严格来说,音圈电阻也可以用“ZC(t)”表示。
有利地,由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获得的参数是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绝对值、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平方值、或者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均方根值。因此,控制电压可以被施加至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以下项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
-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的绝对值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绝对值,或者
-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的平方值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平方值,或者
-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的均方根值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均方根值。以这种方式,偏移补偿方法基于:音圈中的能量的关系分别基于从由于电动势而导致的音圈中的能量所获得的参数的关系。尤其是如果所述预定关系是预定比率,则可以对分子和分母二者应用数学运算而不改变该比率。
在非常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控制电压被施加至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第一音圈的低通滤波的电动势Uemf1/由其获得的参数与第二音圈的低通滤波的电动势Uemf2/由其获得的所述参数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换句话说,控制电压被施加至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通过第一滤波器滤波的、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由其获得的参数与通过所述第一滤波器滤波的、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由其获得的所述参数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或者,控制电压被施加至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由其获得的参数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由其获得的所述参数大致达到低于特定频率的预定关系为止。具体来说,在第一步骤中,可以在整个音频带中确定所述电动势Uemf1和Uemf2/ 由此获得的参数,在第二步骤中,可以确定所述电动势Uemf1和Uemf2的能量分别作为其参数,并且在将第三步骤中获取的信号被用于施加所述控制电压之前,可以在第三步骤中通过滤波器对第二步骤的结果进行低通滤波。在正常使用中,将包括一组频率 (例如,在微型扬声器的情况下,范围从100Hz到20kHz变动,而在其它扬声器的情况下,范围从20Hz到20kHz变动)的信号馈送到换能器中。在不将所公开的偏移补偿方法限制于低频(例如,通过使用低通滤波器)的情况下,施加所述控制电压可以阻止所施加信号的转换。这种第一滤波器的边界频率在微型扬声器的情况下可以是50Hz,而在其它扬声器的情况下可以是10Hz。进一步优选的值在微型扬声器情况下为20Hz,而其它扬声器的情况下为5Hz。
有利的是,针对向所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施加控制电压使用delta sigma调节 (delta sigma modulation)。在这种情况下,和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由其获得的参数与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由其获得的参数之间的目标关系相对的偏差以相反的符号求和,并且被施加至所述音圈排布结构,从而补偿上述偏差。delta sigma 调节器还可以被视为积分控制器,并且同样可以将其它积分控制器用于将控制电压施加至上述音圈中的至少一个音圈。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由所述delta sigma调节器输出的信号在被施加至所述音圈排布结构之前被馈送到第二滤波器中,从而减少或避免控制回路中的不稳定性。结果,振膜被缓慢调节,以便围绕希望初始位置摆动。这种移动的速度由所述第二滤波器的下限频率限定。一般来说,所公开的控制回路可以通过低阶系统来实现,但性能可以通过使用高阶控制系统(例如,PID控制系统(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来增强。
一般而言,所述控制电压可以被施加至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的所述音圈之一。然而,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电压被施加至所述第一音圈和所述第二音圈二者。以这种方式,用于将所述音圈排布结构移位到希望初始位置的控制电压可以相当低。
有利地,在施加控制电压期间,声音信号被施加至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二者。以这种方式,偏移补偿方法在电动声学换能器的正常使用期间被执行,而不仅仅在实验室条件下被执行。同样可想象将声音输出至所述音圈中的一个音圈并将控制电压输出至另一个音圈。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声音信号和所述控制信号被叠加。
有利的是,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该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被设计成,连接至电动声学换能器的音圈排布结构,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包括两个音圈,并且其中,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被设计成:
a)测量第一音圈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与所述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所述振膜的磁零位,其中,
-上述比率U1/U2等于1,和
-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
因此,用于确定具有带两个音圈的音圈排布结构的电动声学换能器(具体为扬声器)的振膜的磁零位的有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与所述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所述振膜的磁零位,其中,
-上述比率U1/U2等于1,和
-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检测所述振膜的磁零位,其尤其可以然后被用于有关所述换能器的进一步计算,例如,用于计算所述振膜的位置的算法。针对检测振膜磁零位不需要像激光器那样的附加测量设备。
为避免在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与所述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时除以零,可以将所述比率U1/U2移位恒定值K,该恒定值高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小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大值。在第一种情况下,所述比率U1/U2被向上移位到一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第二电压U2的所有值为正,并且没有值为零。在第二种情况下,所述比率U1/U2被向下移位到一区域,在该区域中,所述第二电压U2的所有值为负,并且没有值为零。
因此,用于检测所述振膜的磁零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加上恒定值K与所述第二电压U2加上所述恒定值K 之间的比率(U1+K)/(U2+K),其中,所述恒定值K高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小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大值,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所述振膜的磁零位,其中,
-上述比率(U1+K)/(U2+K)等于1,以及
-上述比率dU1/dU2的相应梯度d(U1+K)/d(U2+K)为负。
如果在步骤c)的所述状态下,另外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为正,则这是有利的。结果证明,所计算出的磁零位最好与所述振膜的真实零磁位一致。尽管如此,如果在步骤c)的所述状态下,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和/或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为负,那么这也是有利的。
一般来说,步骤c)中确定的磁零位可以被用于计算所述振膜的位置x的算法,具体用于初始化和/或重置所述计算。
所公开的措施,即偏移补偿方法和/或零检测方法,在用于计算所述换能器的振膜位置的方法或系统的上下文中是特别有利的。例如,用于计算电动声学换能器(具体为扬声器)的振膜的振幅x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音圈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初始位置(借助于所述偏移补偿方法获取的)处的或者在步骤c) 获取的所述振膜的磁零位(借助于所述零位检测方法获取的)处的初始驱动力因子 BL(0),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
e)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的位置x;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所述音圈的所述输入电压Uin和所述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
关于这点,还提出了计算模块/电路,该计算模块/电路被设计成连接至所述电动声学换能器的所述音圈排布结构,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包括两个音圈,并且其中,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被设计成: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音圈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初始位置或者磁零位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
e)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的位置x;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所述音圈的所述输入电压Uin和所述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
用于通过使用零位检测方法来确定振膜的振幅x的(完整)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第一电压U1与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以及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音圈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的静态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或者在上述比率U1/U2等于 1以及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时,从存储器再调用该速度v;
e)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的位置x;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所述音圈的所述输入电压Uin和所述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a)至f)。
在步骤d),每当检测到所述磁零位时,就可以计算针对x=0的速度v。速度v 也可以被计算一次并且存储在存储器中。每当检测到所述磁零位时,就可以从那里再调用速度v。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确定所述振膜的位置x,而在所述换能器中不需要额外装置。相反的是,仅仅需要所述音圈,其无论如何都是电动声学换能器的一部分。通过如上所述施加控制电压,所述振膜速度的积分在所述振膜的希望初始位置处开始。这就是振膜的位置x可以以高精度计算的原因。另选地,所述积分可以在所检测到的零位开始,这也允许以高精度计算振膜位置x。具有所述振膜的位置,就可以补偿所述驱动力因子BL(x)的非线性,从而更加多地降低所述电动声学换能器的声音输出的失真。换句话说,从所述换能器发出的声波几乎完美地适合施加至所述换能器的电声信号。另选的是,或者另外,电声信号的电平可以被限制,或者可以在高振膜振幅x处被切断(cut off),以避免损坏换能器。
应注意到,振膜位置x=0可以根据计算膜振幅x是基于哪种方法而与初始位置和/或磁零位一致。如果位置计算方法基于偏移补偿方法,那么位置x=0与希望的或获取的初始位置一致。如果位置计算方法基于零检测方法,那么位置x=0与所检测到的零位一致。在特定情况下,初始位置与磁零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位置x=0 与希望的或所获取的初始位置以及所检测到的零位二者一致。
在又一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速度v、输入电压Uin、输入电流Iin、初始驱动力因子BL(0)、驱动力因子BL(x)以及位置x与同一时间点t有关。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来迭代地计算特定时间点处所述振膜的位置x,直到获取希望精度为止。例如,可以计算在后续步骤f)中分别在后续迭代中计算的位置x的偏差,以确定所获取的精度。
在所提出的方法的另一有利变型例中,速度v、输入电压Uin、输入电流Iin、初始驱动力因子BL(0)、驱动力因子BL(x)以及位置(x)与不同时间点t有关。以这种方式,确定移动振膜的位置x是正在进行的处理。特别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音圈的输入电压Uin(t)和输入电流Iin(t)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初始位置(借助于所述偏移补偿方法获取)或者在所述振膜的在步骤c)获取的磁零位(借助于磁零位检测方法获取)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振膜的速度v(t);
e)通过对所述速度v(t)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的位置x(t);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的所述音圈的所述输入电压Uin(t+1)和所述输入电流 Iin(t+1)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在所述振膜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t)的驱动力因子BL(x(t)),来计算所述振膜的速度v(t+1),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其中,t变成t+1。
考虑到实际振膜位置,该方法涉及所计算的振膜位置x的相移和误差。然而,如果该计算相对于振膜的移动速度较快,则这种相移和这种误差可以保持较低。一般而言,振膜的频率越低,并且计算装置(例如,电子位置计算模块/电路)的时钟频率越高,该相移和误差就越低。
有利地,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振膜的位置x:
x(t)=x(t-1)+v(t)·Δt
其为下式的数值表示:
x(t)=∫v(t)·dt
而且,有利的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振膜的速度v:
步骤d)中,通过v(t)=(Uin(t)-ZC·Iin(t))/BL(0),或者
在步骤f)中,通过v(t)=(Uin(t)-ZC·Iin(t))/BL(0)。
以这种方式,该计算基于音圈的电动势Uemf,该电动势Uemf可以通过下式来容易地计算:
Uemf=Uin(t)-ZC·Iin(t)
其中,ZC是音圈电阻(代替ZC,可以使用RC用于不太复杂的计算)。
在所提出的方法的另选变型例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振膜的速度v:
在步骤f中,v(t+1)=v(t+1)·BL(0)/BL(x(t))in step f),其中,
v(t+1)=(Uin(t+1)-ZC·Iin(t+1))/BL(0)。
这里,在第一步中,利用振膜的初始位置或零位处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振膜的速度v的粗略近似,然后通过表示BL(0)与BL(x)之间的关系的因子来进行校正。
有利地,通过使用以下项来计算振膜的速度v:
-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或者
-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或者
-所述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和所述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和。
根据哪个音圈电阻和哪个驱动力因子是已知的,振膜的速度v可以通过使用下列公式中一个或更多个来计算:
v(t)=(Uin1(t)-ZC1·Iin(t))/BL1
v(t)=(Uin2(t)-ZC2·Iin(t))/BL2
v(t)=(Uin1(t)+Uin2(t)-(ZC1+ZC2)·Iin(t))/BL12。
其中,BL12是整个音圈排布结构的驱动力因子。
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块/电路特别适用于其振膜面积小于300mm2的微型扬声器。这种微型扬声器被用于各种移动装置,如移动电话、移动音乐装置和/或耳机中。
一般来说,用于换能器的放大器可以是电子驱动电路的一部分。该电子驱动电路可以另外包括如下组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电子偏移计算模块、电子位置计算模块、电子零检测模块。在本公开中,上述背景中的“模块”是指电子驱动电路的一部分。尽管在电子驱动电路中具有上述模块是有益的,但由这些模块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可以由电子驱动电路以外的电路完成。这意味着如下组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电子偏移计算电路、电子位置计算电路、电子零检测电路可能存在于电子驱动电路之外。因此,执行上述功能之一的“电路”在电子驱动电路之外。尽管如此,电子偏移量计算电路、电子位置计算电路以及电子零检测电路可以是换能器系统的一部分。此时应注意到,两个音圈之间的连接点可以(仅)连接至一电子驱动器电路的输入端或另一个电子电路的输入端,具体地是电子偏移量计算电路、电子位置计算电路和/或电子零点检测电路。
而且,在这一点上,应注意到,针对该方法的各个实施方式和与其相关的优点同样适用于所公开的电子电路和换能器系统,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特征、细节、功用以及优点将变得更完全显见,其中,附图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并且其中:
图1示出了示例性换能器的截面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换能器1的简化电路图;
图3示出了比率U1/U2、该比率的梯度dU1/dU2以及电动势Uemf的示例性曲线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换能器的第一音圈和第二音圈的驱动力因子的示例性曲线图;以及
图5是换能器系统的更详细实施方式。
在多个图中,相同标号指相同或等同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此,针对各种装置,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如说明书中描述并在附图中例示的实施方式的总体结构、功能,制造以及使用的彻底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可以在没有这种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具体实践这些实施方式。在其它情况下,公知操作、组件,以及部件未加以详细描述,以使不搞混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文描述和例示的实施方式是非限制例,因此可以清楚,本文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可以是代表性的,而不必限制实施方式的范围,其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贯穿本说明书针对“各种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或“一实施方式”等的引用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因此,贯穿本说明书处处出现的短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一个实施方式”或“在一实施方式中”等不必都指同一实施方式。而且,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组合。因此,结合一个实施方式例示或描述的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全部或部分地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相结合,假定这种组合不是不合逻辑或非功能性的。
必须注意到,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a)”、“一(an)”以及“该/所述(the)”包括多个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规定。
本描述中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若有的话)被用于在相似部件之间区分,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或时间先后次序。要明白的是,这样使用的术语在合适情况下可互换,使得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例如能够按除了本文所示或另外描述的顺序以外的其它顺序操作。而且,术语“包括(include)”、“具有(have)”及其任何变体旨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含,使得包括部件列表的处理、方法、物品,或装置不必局限于这些部件,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或这种处理、方法、物品,或装置所固有的其它组件。
所有方向引用(例如,“加”、“减”、“上部”、“下部”、“向上”、“向下”、“左”、“右”、“向左”、“向右”、“前”、“后”、“顶侧”“底侧”、“上方”、“下方”、“上面”、“下面”、“垂直”、“水平”“顺时针”,以及“逆时针”)仅用于标识目的,以帮助读者理解本公开,并且不会造成限制,特别是对于本公开的任何方面的位置、取向,或使用。要明白的是,这样使用的术语在合适情况下可互换,使得在此描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例如能够按除了本文所示或另外描述的取向以外的其它取向操作。
如本文所使用的,短语“配置成”、“配置为”以及类似短语表示本主体设备、装置,或系统被设计和/或构造(例如,通过适当的硬件、软件,和/或组件)成实现一个或更多个特定对象目的,而不是本主体设备、装置,或系统仅能够执行对象目的。
连接引用(例如,“粘接”、“联接”、“连接”等)应广泛解释并且可以包括部件连接之间的中间构件以及部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因此,连接引用不一定推断两个部件直接连接并且彼此采用固定关系。上面描述中包含的或者附图中示出的所有内容都旨在被解释为仅仅是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在细节或结构上进行改变。
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表达测量等的所有数字都要被理解为在所有情况下通过术语“大约”或“大致”来修改,其特别意指与基准值的偏差为±10%。
图1以截面图示出了可以具体实施为扬声器的电动声学换能器1的示例。换能器1包括壳体2和振膜3,振膜3具有弯曲区段4和中心区段5,该中心区段在这个示例中通过板强化。而且,换能器1包括粘接至振膜3的音圈排布结构6。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第一音圈7和第二音圈8。在该示例中,第一音圈7设置在第二音圈8的顶部上并与第二音圈8同心。而且,换能器1包括磁路系统,该磁路系统具有磁体9、磁钢板(pot plate)10以及导磁片11。该磁路系统生成横切于音圈排布结构6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B。
另外,电动声学换能器1包括电连接至音圈7、8并且连接至电子驱动电路12 的三个连接接头/端子T1..T3。端子T2和T3是外部端子,而端子T1是连接音圈7、 8的连接端子。电动声学换能器1和电子驱动电路12形成换能器系统。
在图1所示示例中,振膜3的振幅用“x”表示,其速度用“v”表示。如已知的,通过音圈排布结构6的电流使振膜3移动并因此发声,声音从换能器1发出。
图2示出了图1所示换能器1的简化电路图。具体来说,图2示出了产生电压 UIn的电压源,该电压UIn被馈送至串联连接的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第一电感 L1由第一音圈7形成,第二电感L2由第二音圈8形成。
用于确定振膜3的磁零位MP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7处的电压U1和第二音圈8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与所述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振膜3的磁零位,其中,
-上述比率U1/U2等于1,以及
-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
在该上下文中,图3示出了换能器1的比率U1/U2和梯度dU1/dU2的示例性曲线图。比率U1/U2的曲线图以振膜3的双倍频率振荡,并在振荡周期中变为四次。两个点指的是振膜3的“真实”磁零位,即,点MP1和MP2,其中,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因此,可以如步骤c)中所定义的那样确定振膜3的磁零位MP。在这一点上,应注意到,针对梯度dU1/dU2的曲线图向上移位1,以获得简明的情况图。
结果证明,计算出的零位MP1与振膜3的真实磁零位最佳一致。因此,如果在步骤c)的所述状态下,另外,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为正,则这是有利的。这种状态在图3中用点MP1表示。在这一点上,应注意到,针对电动势Uemf的曲线图也向上移位1,以获得简明的情况图。
尽管计算的磁零位MP1与振膜3的真实磁零位最佳一致,但在步骤c)的所述状态下,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还可以为负。这种状态在图3中用点MP2表示。
为避免在计算第一电压U1与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时除以零,可以将比率U1/U2的曲线图移位恒定值K,该恒定值高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小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大值。在第一种情况下,该曲线图被向上移位到一区域,在所述区域中,所述第二电压U2的所有值为正,并且没有值为零。在第二种情况下,该曲线图被向下移位到一区域,在所述区域中,所述第二电压U2的所有值为负,并且没有值为零。
因此,用于检测振膜3的磁零位MP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7处的电压U1和第二音圈8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加上恒定值K与所述第二电压U2加上所述恒定值K 之间的比率(U1+K)/(U2+K),其中,所述恒定值K高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小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大值,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振膜3的磁零位MP1、MP2,其中,
-上述比率(U1+K)/(U2+K)等于1,以及
-上述比率dU1/dU2的相应梯度d(U1+K)/d(U2+K)为负。
一般来说,步骤c)中确定的磁零位MP1、MP2可以被用于计算振膜3的位置x 的算法,具体用于初始化和/或重置所述计算。
在该上下文中,图4示出了第一音圈7的第一驱动力因子BL1的曲线图和第二音圈8的第二驱动力因子BL2的曲线图。驱动力因子BL1和BL2可以如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那样进行测量。具体来说,图4还示出了振膜3的磁零位MP及其希望初始位置IP,在该示例中所述希望初始位置IP与磁零位MP不同。
下面,用于计算振膜3的振幅x的方法如下:
在第一步骤d)中,基于去往换能器1的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换能器1在振膜3的初始位置IP(其中,x=0,或者假定为0)的相应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1(0)、BL2(0),来计算振膜3的速度v。
振膜3的速度v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t)=(Uin(t)-ZC·Iin(t))/BL(0)
其中,ZC是音圈电阻。
一般而言,可以通过使用以下项来计算振膜3的速度v
-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或者
-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或者
-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的和。
在第一示例中,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被用作用于计算的基础。该电动势Uemf1被计算如下:
Uemf1=Uin1(t)-ZC1·Iin(t)
因此,该速度为:
v(t)=(Uin1(t)-ZC1·Iin(t))/BL1(0)
在第二步骤e)中,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振膜3的位置x。要么通过:
x(t)=∫v(t)·dt
要么通过:
x(t)=x(t-1)+v(t)·Δt。
在下一步骤f)中,基于去往换能器1的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在步骤e)计算的、换能器1在振膜3的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振膜3的速度v。在我们的示例,速度v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v(t)=(Uin1(t)-ZC1·Iin(t))/BL1(x(t))
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直到获取希望精度为止。
在上述示例中,速度v、输入电压Uin、输入电流Iin、初始驱动力因子BL(0)、驱动力因子BL(x)以及位置x与相同时间点t有关。这意味着,一次获取输入电压Uin、输入电流Iin的一个样本,并且以多次迭代来计算位置x。
然而,速度v、输入电压Uin、输入电流Iin、初始驱动力因子BL(0)、驱动力因子 BL(x)以及位置(x)还可以与不同时间点t有关。如果是这样的话,则改变步骤f)和g)。在步骤f)中,基于去往换能器1的音圈7的输入电压Uin(t+1)和输入电流Iin(t+1)并且基于换能器1在振膜3的位置x(t)的驱动力因子BL(x(t)),来计算振膜3的速度 v(t+1)。在我们的示例中,利用第一音圈7,这意味着:
v(t+1)=(Uin(t+1)-ZC·Iin(t+1))/BL(x(t))。
因此,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其中,t变成t+1。以这种方式,计算位置x是正在进行的处理,其精度基本上取决于计算相对于振膜3的速度v有多快。简而言之,这意味着驱动振膜3的信号的频率越低,位置x的计算越准确。
作为上文提出的方法的另选例,可以在第一步骤中利用振膜3的初始位置IP的分别在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进行振膜3的速度v的计算,振膜3的速度v然后通过表示BL(0)与BL(x)之间的关系的因子来校正。因此,振膜3 的速度v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在步骤f中,v(t+1)=v(t+1)·BL(0)/BL(x(t)),其中,
v(t+1)=(Uin(t+1)-ZC·Iin(t+1))/BL(0)。
这里,v是利用振膜3的初始位置IP的分别在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计算的、振膜3的速度v的粗略近似。然后,通过使用因子BL(0)/BL(x(t)) 来校正该速度。
在真实应用中,振膜3的初始位置IP(x=0)常常与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等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的点(即,磁零位MP)不一致。这导致计算的振膜3 的位置x相对于振膜3的真实位置偏离。
换句话说,第一音圈7与第二音圈8之间的连接区域与导磁片11不在相同平面中。该偏差可能由特定设计和/或制造期间的公差所引起。
为避免或降低这种偏差,控制电压被施加至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以及直到音圈排布结构达到希望初始位置IP为止。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Uemf1=Uin1(t)-ZC1·Iin(t)
Uemf2=Uin2(t)-ZC2·Iin(t)。
通常,上述关系可以是所述值之间的特定比率或差异。特别地,希望初始位置IP可以是磁零位MP,在所述磁零位MP处,振膜的初始位置IP(x=0)与第一音圈的电动势Uemf1等于第二音圈的电动势Uemf2的点一致。在这个特定点,所述值之间的比率大致为1,相应地,所述值之间的差异大致为0。
施加控制电压还可以基于根据电动势Uemf1、Uemf2获得的参数。有利地,所述参数是电动势Uemf1、Uemf2的绝对值、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平方值、或者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均方根值。
因此,控制电压可以被施加至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的平方值(均方根值)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的平方值(均方根值)大致达到预定关系为止。另选地,控制电压可以被施加至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的绝对值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 Uemf2的绝对值达到预定关系为止。应注意到,偏移补偿方法还可以基于根据电动势 Uemf1、Uemf2获得的其它参数的关系。
特别是,在第一步骤中,可以在整个音频带中确定电动势Uemf1和Uemf2/由此得出的参数,在第二步骤中,确定电动势Uemf1和Uemf2的能量分别作为其参数,并且第二步骤的结果由第一滤波器进行低通滤波,该第一滤波器可以是偏移计算模块/电路的一部分。最后,将第三步骤中获取的信号用于施加控制电压UCTRL。例如,所述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在微型扬声器的情况下为50Hz,而在其它扬声器的情况下为10 Hz。优选的是,该截止频率在微型扬声器的情况下为20Hz,而在其它扬声器的情况下为5Hz。由此,与由换能器1输出的声音的频率相比,控制电压UCTRL的交流分量的频率是低的。通常,该控制电压UCTRL可以包括恒定分量和交流分量。在特殊情况下,该控制电压UCTRL还可以是纯DC电压。该控制电压被施加至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并改变,直到在上述频率下,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由其获得的参数大致等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由其获得的参数为止。
上述滤波器结构例示了控制回路的惯性行为。该控制回路的实现可以基于根据任意阶的PID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的现有技术控制回路理论的状态。
在前面提出的示例中,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被用于确定振膜的振幅x。然而,以相同方式,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或者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的和可以出于该理由而加以使用。如果是这样,则
v(t)=(Uin2(t)-ZC2·Iin(t))/BL2
或者
v(t)=(Uin1(t)+Uin2(t)-(ZC1+ZC2)·Iin(t))/BL12
可以用于计算振膜3的速度v,其中,BL12是整个音圈排布结构6的驱动力因子。
上文提出的计算以及将控制电压UCTRL施加至音圈排布结构6通常可以通过驱动电路12来完成。该驱动电路12可以是独立装置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装置中。
所提出的用于计算振膜3的位置x的方法可以被用于补偿换能器1的非线性。例如,驱动力因子BL的非线性曲线图(参见图4)导致馈送至音圈排布结构6的电信号被非线性转换成振膜3的移动。已知振膜3的位置x,这种非线性可以通过改变电信号来补偿。
下面,图5示出了换能器系统(特别是连接到音圈排布结构6的电子驱动电路 12,其由图5中的电感L1和L2示出)的更具体的实施方式。电子驱动电路12包括偏移计算模块13、位置计算模块14、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混合器(mixer)16以及功率放大器17。
偏移计算模块13连接至电流测量装置A、以及第一电压测量装置V1和第二电压测量装置V2。如上说明的,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可以基于以下项来计算:利用电流测量装置A测量的、去往第一音圈7和第二音圈8 的输入电流Iin(t);利用第一电压测量装置V1测量的、去往第一音圈7的输入电压 Uin1(t);利用第二电压测量装置V2测量的、去往第二音圈8的输入电压Uin2(t);以及被认为根据单独的测量为已知的第一音圈7的音圈电阻ZC1和第二音圈8的音圈电阻 ZC2。基于该信息,偏移计算模块13计算施加至音圈7和8的控制电压UCTRL
偏移计算模块13尤其可以包括根据delta sigma调节进行偏移补偿的deltasigma 调节器。在这种情况下,和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之间的目标关系相对的偏差以相反的符号被求和,并且被施加至音圈排布结构6,从而补偿上述偏差并由此取向于希望初始位置IP。delta sigma调节器还可以被视为积分控制器,并且同样可以在偏移计算模块13中使用其它积分控制器。通过偏移计算模块13施加控制电压UCTRL还可以基于如前所述由电动势Uemf1、Uemf2获得的参数。
除了偏移计算模块13中的可选第一滤波器之外,还可以将第二滤波器18设置在偏移计算模块13的下游。第一滤波器避免偏移计算模块13干扰换能器1的声音输出。第二过滤器18减少或避免了控制回路中的不稳定性。
如上说明的,位置x还可以通过使用以下项来计算:去往第一音圈7和第二音圈 8的输入电流Iin(t)、去往第一音圈7的输入电压Uin1(t)、去往第二音圈8的输入电压 Uin2(t)以及换能器1的驱动力因子BL(x)。该作业由位置计算模块14执行,位置计算模块14计算振膜3的位置x,并且在该示例中将振膜3的位置x输出至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基于振膜位置x补偿驱动力因子BL(x)中的非线性 (参见图4)。具体来说,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基于振膜位置x和驱动力因子BL(x) 改变输入声音信号USound,并且输出改变的声音信号USound~,使得从换能器1发出的声音尽可能好地拟合声音信号Usound,并且保持较低失真。另选的是或者另外,声音信号USound的电平可以被限制,或者可以在高振膜振幅x处通过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 而被切断,以避免损坏换能器1。当然,振膜位置x还可以被用于其它控制并被输出至外部电子电路。
在这点上,应注意到,移位振膜3的初始位置IP不一定涉及如上所述的位置计算。移位振膜3的初始位置IP可以简单地基于改变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之间的希望关系,或者基于改变由电动势Uemf1、Uemf2获得的参数的希望关系。
还应注意到,在图5所示示例中,位置计算模块14和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都包括关于驱动力因子BL(x)的信息。在位置计算模块14中,该信息被用于计算振膜位置x,而在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中,通过使用驱动力因子BL(x)来改变声音信号USound。当然,两个功能可以集成到单个模块中,当然声音信号变化模块15也可以包括关于换能器1直至完整模块的其它信息,以避免将声音信号USound转换成声音时的失真。
在图5所示示例中,通过混合器16将控制电压UCTRL与改变的声音信号USound~混合。最后,混合的信号由功率放大器17放大并被施加至换能器1。因为混合器16,在施加控制电压UCTRL期间施加改变的声音信号USound~
一般来说,该放大器17可以是具有一个声音输出端和对地连接的单极性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音圈排布结构6/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一个外接头/端子T2电连接至放大器17的音频输出端,另一接头/端子T3L连接至地。然而,放大器17也可以是具有两个专用声音输出端的双极型放大器。在这种情况下,音圈排布结构6/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一个外接头/端子T2电连接至放大器17的第一音频输出端,另一接头/端子T3连接到另外的第二音频输出端。一般来说,放大器17可能有更多的放大级。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本公开的关注,不考虑中间级的输出端具有“音频输出端”。该“音频输出端”是最后一级的输出端,其最终连接至换能器1。
应注意到,出于例示目的,电子驱动电路12只是通过使用功能框来示出一般功能。将所公开的功能付诸实践可能需要修改电子驱动电路12和更详细的电子装置。功能框不一定与真实驱动电路12中的物理模块一致。真实物理模块可以并入图5所示一种以上的功能。此外,在真实驱动电路12中也可以省略图5所示功能中的专用功能,并且真实驱动电路12也可以执行一种以上的所公开功能。
例如,位置计算模块14和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可以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下,声音信号USound被不改变地施加至换能器。在另一示例中,仅声音信号改变模块15被省略。在这种情况下,位置计算模块14可以将位置x输出至外部声音信号改变电路 (参见图5中的虚线)。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容易地认识到,功率放大和混合可以仅用一个放大器完成。
在这个示例中,控制电压UCTRL和改变的声音信号USound~都被施加至第一音圈7 和第二音圈8二者,即,施加到音圈排布结构6的外部接头/端子T2。不过,这是一个有利的解决方案,其不是唯一的。在另选实施方式中,控制电压UCTRL仅被施加至第一音圈7,而(改变的)声音信号USound~仅被施加至第二音圈8。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省略混合器16,因为控制电压UCTRL和改变的声音信号USound~被振膜3的移动叠加。
代替通过施加控制电压UCTRL来补偿偏移,可以将零检测方法用于计算振膜位置x。在这种情况下,位置计算模块14还可以包括零检测模块19的功能,并因此可以被称为“组合零检测和位置计算模块”。如上所述,位置计算方法的步骤d)可以基于接着在步骤c)中获取的振膜3的磁零位MP。磁零位MP1和/或MP2不仅用于计算振膜位置,而是还可以被输出至外部电路(参见图5中的虚线)。
总之,电子驱动电路12根据其包括的功能,提供适当解决方案,以将声音信号USound馈送至换能器1,同时保持低失真并避免损坏换能器1。结合换能器1,提出了一种允许简单操作的有利换能器系统。用户只需要将要转换成声音的信号馈送至该换能器系统而不需要关心失真和/或避免损坏换能器1。优选地,该电子驱动电路12和换能器1被具体实施为单个装置或模块。例如,电子驱动电路12可以设置在换能器 1的壳体2中。
尽管在电子驱动电路中具有上述模块是有利的,但应注意到,在另选实施方式中,驱动电路可以仅包括放大器17。在这种情况下,电子驱动电路12和放大器17可以表示同一个装置。
一般而言,换能器1,相应地振膜3,可以在俯视图中具有任何形状,具体为矩形、圆形或卵形。而且,音圈7和8可以具有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以及相同数量的绕组或不同数量的绕组。
应注意到,尽管刚在计算振膜位置x的有利背景下公开了避免振膜3的偏移,但避免振膜3的偏移不限于该特定应用。与此相反,其也可以被用于简单地将振膜3 移位到根据设计想要作为初始位置IP的那个位置,由此补偿公差并总体上改进换能器1的性能。因此,可以降低换能器1的音频输出失真,和/或可以改进对称性,从而允许沿前后方向的相同振膜行程。振膜3也可以移位到改变的希望初始位置IP,以改变换能器1的声音特性。
应注意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示例性工作例。进一步的开发、修改以及组合也处于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并且被置于根据上述公开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拥有之下。因此,本文描述和例示的技术和结构应被理解成例示性和示例性的,而非对本发明范围进行限制。
特别地,应注意到,用于获取希望初始位置IP的偏移补偿方法和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以及包括这种偏移补偿模块/电路模块13的换能器系统(也就是说,根据权利要求5以及10-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特征)可以形成独立发明的基础而不受权利要求1和8的限制。
而且,应注意到,用于检测振膜3的磁零位MP的零检测方法和电子零检测模块 /电路19以及包括这种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模块19的换能器系统(也就是说,根据权利要求6以及19-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特征)可以形成独立发明的基础而不受权利要求1和8的限制。
最后,应注意到,用于计算振膜3的位置x的位置计算方法和电子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以及包括这种位置计算模块/电路模块15的换能器系统(也就是说,根据权利要求7以及24-3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特征)可以形成独立发明的基础而不受权利要求1和8的限制。
总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包括在提交本申请时的已知等同物和不可预见的等同物。尽管上面已经以一定程度的特殊性描述了本发明的许多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所公开实施方式进行许多改变。
标号列表
1 电动声学换能器
2 壳体
3 振膜
4 弯曲区段
5 硬化的中心区段
6 音圈排布结构
7 第一音圈
8 第二音圈
9 磁体
10 磁钢板
11 导磁片
12 电子驱动电路
13 偏移计算模块/电路(具有可选第一滤波器)
14 位置计算模块/电路
15 声音信号改变模块
16 混合器
17 (功率)放大器
18 第二滤波器
19 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
A 电流测量装置
B 磁场
BL 驱动力因子
BL1 第一音圈的驱动力因子
BL2 第二音圈的驱动力因子
IIn 输入电流
L1 第一音圈的电感
L2 第二音圈的电感
MP..MP2 磁零位
IP 希望初始位置
T1..T3 连接端子/接头
U1 第一音圈处的电压
U2 第二音圈处的电压
UCTRL 控制电压
UIn 输入电压
USound 声音信号
USound~ 改变的声音信号
V 振膜速度
V1 第一电压测量装置
V2 第二电压测量装置
x 振膜振幅
dU1/dU2 第一电压与第二电压之间的比率的梯度
t 时间。

Claims (34)

1.一种换能器系统,该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动声学换能器(1),该电动声学换能器具有振膜(3)、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音圈排布结构(6)、以及磁路系统(9、10、11),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以电方式串联连接的多个音圈(7、8),具体地两个音圈(7、8),所述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B,
其特征在于,
仅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电连接至放大器(17)的音频输出端;
所述换能器系统还包括接至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的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被设计成向所述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施加控制电压UCTRL,并且使所述控制电压UCTRL改变,直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或从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获得的参数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或从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获得的参数一致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电连接至单个放大器(17)的音频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以及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两个音圈(7、8)之间的连接点T1电连接至所述放大器(17)或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以及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17)或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或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或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到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T3的电连接、以及到两个音圈(7、8)之间的所述连接点T1的电连接是所述放大器(17)或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或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或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与所述多个音圈(7、8)之间的仅有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该位置计算模块/电路被设计成连接至所述电动声学换能器(1)的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两个音圈(7、8),并且其中,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被设计成: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初始位置IP或者在所述振膜(3)的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速度v;
e)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位置x;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所述音圈(7、8)的所述输入电压Uin和所述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所述振膜(3)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所述速度v,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
6.一种换能器系统,该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动声学换能器(1),该电动声学换能器具有振膜(3)、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音圈排布结构(6)、以及磁路系统(9、10、11),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以电方式串联切换的多个音圈(7、8),具体地两个音圈(7、8),所述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B,其特征在于,仅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电连接至放大器(17)的音频输出端;
所述换能器系统还包括连接至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的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被设计成:
a)测量第一音圈(7)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8)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与所述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所述振膜(3)的磁零位MP1、MP2,其中,
-上述比率U1/U2等于1,以及
-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电连接至单个放大器(17)的音频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器系统包括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以及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两个音圈(7、8)之间的连接点T1电连接至所述放大器(17)或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以及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的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器(17)或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或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或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到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T3的电连接、以及到两个音圈(7、8)之间的所述连接点T1的电连接是所述放大器(17)或所述电子偏移补偿模块/电路(13)或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或所述电子零检测模块/电路(19)与所述多个音圈(7、8)之间的仅有的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能器系统,其特征在于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该位置计算模块/电路被设计成连接至所述电动声学换能器(1)的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两个音圈(7、8),并且其中,所述位置计算模块/电路(14)被设计成: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初始位置IP或者在所述振膜(3)的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速度v;
e)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位置x;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所述音圈(7、8)的所述输入电压Uin和所述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所述振膜(3)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所述速度v,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
11.一种用于向电动声学换能器(1)馈送声音信号的方法,该电动声学换能器具有振膜(3)、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音圈排布结构(6)、以及磁路系统(9、10、11),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以电方式串联连接的多个音圈(7、8),具体地两个音圈(7、8),所述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B,
其特征在于,
通过只经由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的音频信号来驱动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
向两个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施加控制电压UCTRL并且使所述控制电压UCTRL改变,直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或从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获得的参数与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或从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获得的参数一致为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单个放大器(17)将所述声音信号馈送至所述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所述外接头/端子T2、T3。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所述外接头/端子T2施加所述控制电压。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Uemf1=Uin1(t)-ZC1·Iin(t)
Uemf2=Uin2(t)-ZC2·Iin(t)
其中,ZC1是所述第一音圈(7)的音圈电阻,Uin1(t)是在时间t时去往所述第一音圈(7)的输入电压,并且Iin(t)是在所述时间t时去往所述第一音圈(7)的输入电流,并且其中,ZC2是所述第二音圈(8)的音圈电阻,Uin2(t)是在所述时间t时去往所述第二音圈(8)的输入电压,并且Iin(t)是在所述时间t时去往所述第二音圈(8)的输入电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获得的参数是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绝对值、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平方值、或者所述电动势Uemf1、Uemf2的均方根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施加所述控制电压UCTRL并且使所述控制电压UCTRL改变,直到所述第一音圈(7)的低通滤波的电动势Uemf1或从所述第一音圈(7)的低通滤波的电动势Uemf1获得的参数与所述第二音圈(8)的低通滤波的电动势Uemf2或从所述第二音圈(8)的低通滤波的电动势Uemf2获得的参数达到预定关系为止。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向所述音圈(7、8)中的至少一个音圈施加控制电压UCTRL使用delta sigma调节。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delta sigma调节器的信号输出施加至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之前对所述delta sigma调节器的信号输出进行滤波。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第一音圈(7)和所述第二音圈(8)二者施加控制电压UCTRL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加控制电压UCTRL期间,向所述第一音圈(7)和/或所述第二音圈(8)施加声音信号。
21.一种用于向电动声学换能器(1)馈送声音信号的方法,该电动声学换能器具有振膜(3)、粘接至所述振膜(3)的音圈排布结构(6)、以及磁路系统(9、10、11),其中,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包括以电方式串联切换的多个音圈(7、8),具体地两个音圈(7、8),所述磁路系统被设计成生成横切于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的缠绕线的纵向的磁场B,其特征在于,通过只经由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串联连接的音圈(7、8)的外接头/端子T2的音频信号来驱动所述音圈排布结构(6);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7)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8)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与所述第二电压U2之间的比率U1/U2,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所述振膜(3)的磁零位MP1、MP2,其中,
-上述比率U1/U2等于1,以及
-上述比率的梯度dU1/dU2为负。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第一音圈(7)处的第一电压U1和第二音圈(8)处的第二电压U2;
b)计算所述第一电压U1加上恒定值K与所述第二电压U2加上所述恒定值K之间的比率(U1+K)/(U2+K),其中,所述恒定值K高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小值或者低于所述第二电压U2的负最大值,以及
c)通过检测状态来确定所述振膜(3)的磁零位MP1、MP2,其中,
-上述比率(U1+K)/(U2+K)等于1,以及
-上述比率的梯度d(U1+K)/d(U2+K)为负。
23.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状态下,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或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为正。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状态下,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或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为负。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振膜(3)的位置x,其中,在步骤c)中获取的所述磁零位MP1、MP2被用于初始化和/或重置所述计算。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和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所述振膜(3)的初始位置IP或者在所述振膜(3)的在步骤c)获取的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速度v;
e)通过对所述速度v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位置x;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所述音圈(7、8)的所述输入电压Uin和所述输入电流Iin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所述振膜(3)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的驱动力因子BL(x),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所述速度v,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v、所述输入电压Uin、所述输入电流Iin、所述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所述驱动力因子BL(x)以及所述位置x与同一时间点t有关。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v、所述输入电压Uin、所述输入电流Iin、所述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所述驱动力因子BL(x)以及所述位置x与不同时间点t有关。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d)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t)和输入电流Iin(t)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所述振膜(3)的初始位置IP或者在所述振膜(3)的在步骤c)获取的磁零位MP1、MP2的初始驱动力因子BL(0),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速度v(t);
e)通过对所述速度v(t)进行积分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位置x(t);
f)基于去往所述换能器(1)的所述音圈(7、8)的输入电压Uin(t+1)和输入电流Iin(t+1)并且基于所述换能器(1)在所述振膜(3)的在步骤e)计算的所述位置x(t)的驱动力因子BL(x(t)),来计算所述振膜(3)的速度v(t+1),以及
g)递归地重复步骤e)和f),其中,t变成t+1。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在步骤c)中检测到所述振膜(3)的所述磁零位MP1、MP2时,算法在步骤d)再次开始,或者
-当在步骤c)中检测到所述振膜(3)的所述磁零位MP1、MP2时,在步骤d)中存储所述速度v并用于之后的步骤e)。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的所述位置x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x(t)=x(t-1)+v(t)·Δt。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的所述速度v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步骤d)中,通过v(t)=(Uin(t)-ZC·Iin(t))/BL(0),或者
在步骤f)中,通过v(t+1)=(Uin(t+1)-ZC·Iin(t+1))/BL(x(t))。
33.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的所述速度v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在步骤f中,v(t+1)=v(t+1)·BL(0)/BL(x(t)),其中,
v(t+1)=(Uin(t+1)-ZC·Iin(t+1))/BL(0)。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3)的所述速度v通过使用以下项来计算:
-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或者
-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或者
-所述第一音圈(7)的电动势Uemf1和所述第二音圈(8)的电动势Uemf2的和。
CN201810257206.0A 2017-03-27 2018-03-27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086681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0242/2017 2017-03-27
AT502422017 2017-03-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198A CN108668198A (zh) 2018-10-16
CN108668198B true CN108668198B (zh) 2020-11-17

Family

ID=6345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7206.0A Active CN108668198B (zh) 2017-03-27 2018-03-27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623865B2 (zh)
CN (1) CN108668198B (zh)
DE (1) DE1020180022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002289A1 (de) * 2017-03-27 2018-09-27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Verfahren zum Vermeiden einer Abweichung einer Membran eines elektrodynamischen Akustikwandlers
CN109936800B (zh) * 2018-12-20 2020-12-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音圈组件的制作方法以及扬声器
US11526645B2 (en) 2019-04-23 2022-12-13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Method and electronic circuit for improving a driving force function of an electrodynamic acoustic transducer
CN111901731B (zh) 2019-05-06 2022-01-07 奥音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电动声学换能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1341948B2 (en) * 2019-07-17 2022-05-24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with improved spring arrangement
CN110381415B (zh) * 2019-08-27 2021-06-1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信息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10662139B (zh) * 2019-09-30 2022-03-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及辅助振动方法
CN110830890B (zh) * 2019-11-11 2021-12-2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音圈组件及扬声器
GB2590553B (en) * 2019-12-06 2022-03-09 Tymphany Acoustic Tech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voice coil position and voice coil system
US11102575B1 (en) 2020-02-05 2021-08-24 Tymphany Acoustic Technology Limited Loudspeaker with passively controlled voice coil sections
US11678123B2 (en) 2020-05-20 2023-06-13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for a speaker or a sound transducer with a high-strength met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oice coil and the magnet system
US11838736B2 (en) 2020-05-20 2023-12-05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for a speaker or a sound transducer with a multimetal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the voice coil and the magnet system
US11889284B2 (en) * 2021-03-25 2024-01-30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Multi magnet electrodynamic acoustic transducer and electroacoustic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09108A (en) 1988-09-16 1991-04-23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Vibrating type transducer
US5828767A (en) 1997-09-22 1998-10-27 Jbl Inc. Inductive braking in a dual coil speaker driver unit
US20050031139A1 (en) * 2003-08-07 2005-02-10 Tymphany Corporation Position detection of an actuator using impedance
WO2005015955A2 (en) 2003-08-07 2005-02-17 Tymphany Corporation Audio reproduction system
US20060104451A1 (en) * 2003-08-07 2006-05-18 Tymphany Corporation Audio reproduction system
US8761433B2 (en) 2006-06-12 2014-06-24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Variable impedance voice coil loudspeaker
CN101415143A (zh) 2007-10-15 2009-04-22 张凡 具有音频数字接口的多媒体音响系统
US9277325B2 (en) 2008-02-21 2016-03-01 Fan Zhang Inner magnetic transducer with multiple magnetic gaps and multiple coils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DE102012204321A1 (de) * 2012-03-19 2013-09-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Elektromagnetische Stellvorrichtung mit Eignung zur Ankerpositionserfassung
US9838794B2 (en) * 2013-04-26 2017-12-05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 Ltd. Double coil speaker
WO2016108192A2 (en) 2014-12-31 2016-07-07 Knowles Ipc (M) Sdn. Bhd. Rotary flux acoustic transducer
US10034109B2 (en) * 2015-04-09 2018-07-24 Audera Acoustics Inc. Acoustic transducer systems with position sensing
US10341767B2 (en) * 2016-12-06 2019-07-02 Cirrus Logic, Inc. Speaker protection excursion oversigh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8198A (zh) 2018-10-16
US10623865B2 (en) 2020-04-14
DE102018002290A1 (de) 2018-09-27
US20180279052A1 (en)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8198B (zh) 向多音圈电动声学换能器施加声音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68206B (zh) 用于避免电动声学换能器的振膜偏移的方法、电路及系统
JP6449219B2 (ja) 音声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音声歪の低減
US9531433B2 (en) Echo cancellation methodology and assembly for electroacoustic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CN104735600B (zh) 扩音器控制器
US20060104451A1 (en) Audio reproduction system
US2016013498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the displacement of a speaker cone
US7053705B2 (en) Mixed-mode (current-voltage) audio amplifier
US20050031139A1 (en) Position detection of an actuator using impedance
KR20150016104A (ko) 입력 신호를 출력 신호로 변환하고 입력 신호와 출력 신호 사이에서 기설정된 전달 반응을 생성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628928B2 (en) Speaker control device
CN101155442A (zh) 校准微机电话筒
WO2014175724A9 (en) Double coil speaker
CN109951787B (zh) 扩音器参数预测系统
US11743633B2 (en) Nonlinear port parameters for vented box modeling of loudspeakers
JP2019068147A (ja) 速度検出回路および駆動制御装置
KR101351890B1 (ko) 음압 조절 기능을 지닌 음향변환장치 및 음향변환장치의 음압 보정 방법
US10254134B2 (en) Interference-insensitive capacitive displacement sensing
CN111836163B (zh) 确定比例因子的方法、电子电路和换能器系统
KR20130140493A (ko) 용적에 대응하는 음압 조절 기능을 지닌 음향변환장치
KR102602971B1 (ko) 균일한 음질의 소리를 출력하기 위한 오디오 장치
JP2016187174A (ja) スピーカ制御装置
CN117998252A (zh) 包含多组扬声器和单一功能芯片的电子装置
KR101351894B1 (ko) 온도를 기준으로 하는 음압 조절 기능을 지닌 음향변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31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pplicant after: AAC TECHNOLOGIES (NAN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befor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31

Address after: No. 8, 2 floor, 85 Cavendish Science Park Avenue, Singapore

Applicant after: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Beijing Tongji Road No. 20

Applicant before: Sound Solutions International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