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65011A -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65011A
CN108665011A CN201810490595.1A CN201810490595A CN108665011A CN 108665011 A CN108665011 A CN 108665011A CN 201810490595 A CN201810490595 A CN 201810490595A CN 108665011 A CN108665011 A CN 108665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lock
wall
fixedly connected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05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huan New Airlines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huan New Airlines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huan New Airlines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huan New Airlines Industri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9059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65011A/zh
Priority to JP2018115667A priority patent/JP6582336B1/ja
Publication of CN108665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6501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10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magazine to conveying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12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from conveying arrangement to magazi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自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运输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上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本装置能够用电力控制进行智能自动化发卡,电力不足时更换蓄电池或者充电即可,当需要停止装置时只需将导线装置错位拿走第二启动块就可以方便人员的使用,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电自动化领域,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现如今自动化技术水平越来越好,在生活中也常常会用到一些自动化装置,在一些公共场合需要发卡或者公共道路上取卡时就需要一种电力驱动的自动化装置,相比于以往的装置能够用电力控制进行智能自动化发卡,电力不足时更换蓄电池或者充电即可,当需要停止装置时只需将内部导线装置错位拿走启动块就可以方便人员的使用,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化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实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自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运输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上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上下滑动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对的连接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左右滑动且右端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对的推动杆,所述第三凹槽的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凹槽,所述推动杆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凹槽右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凹槽的左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推动杆的右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左右滑动的电机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凹槽,所述电机块的前后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入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五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扣板块,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下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电机块的下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斜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左右侧内壁上的第二转轴,所述升降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上侧内壁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对齐且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块,所述工作块上设置有工作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块左右端对称且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升降块的下端左右对称设置有环形扣板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环形扣板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扣板,所述工作块右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内设置有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七凹槽下侧内壁上的第二丝杠,所述第六槽的上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轴承扣板装置,所述第二丝杠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凹槽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轴承扣板装置的下端,在所述第六凹槽内的所述第二丝杠上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入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第二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从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主动斜齿轮,在所述第七凹槽内的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七凹槽内上下移动夹取块,所述夹取块内固定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夹取块的右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上侧内壁与所述抽气装置之间连通设置有气管,所述第八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夹取板,所述夹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管内的推压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口向上的第九凹槽,所述第九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启动块,所述第一启动块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凹槽,所述第十凹槽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十凹槽左右侧内壁上且在所述第一通孔下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九凹槽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相对齐的第十一凹槽和第十二凹槽,所述第十一凹槽与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开口相对的导滑槽内的定向块,所述定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滑槽靠近所述第十一凹槽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定向槽,所述第二卡块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定向槽内且可左右滑动的定向块,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卡块相抵接并另外一端延伸入所述第十二凹槽内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十二凹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十凹槽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十凹槽内上下滑动且下端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配对的第二启动块,所述第二启动块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配对的卡槽,所述第二启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块,所述第一启动块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三凹槽,所述把手块的下端左右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十三槽相配对的第四卡块,所述第二启动块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导线装置,所述第九凹槽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通过导线连通至所述第九凹槽内的蓄电池,所述第九凹槽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总电力输出导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九凹槽下侧内壁内的运输腔,所述运输腔内设置有运输轮装置,所述运输腔下侧内壁的右侧位置处连通设置有卡腔,所述卡腔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十四凹槽,所述第十四凹槽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十四凹槽下侧内壁上的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十四凹槽内上下滑动的运输板,所述卡腔的左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运输腔且与所述第八凹槽对齐的出卡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蓄电池的上端电性连通设置有延伸出装置主体的充电导线,所述充电导线能够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蓄电池的右侧设置有通过螺栓配合连接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右端上的封板,所述封板可以打开用以更换所述蓄电池。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上端处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在感应到人员时可以使装置工作,所述第八凹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感应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所述底板块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地面之间可以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自动化取卡工作时,人员将第二启动块插入使第一卡块伸入卡槽,第二卡块被挤进第二通孔内带动第三卡块伸入第十二凹槽内不卡住第一启动块,此时第四卡块伸入第十三槽内后转动第一启动块,使导线装置与总电力输出导线对齐接通让装置通电,此时感应装置感应时运输轮装置转动将卡送入第八凹槽内卡感应器感应启动抽气装置夹住卡片,之后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后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转动,从而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主动斜齿轮转动,使第二从动斜齿轮带动第二丝杠转动将夹取块上移,同时第一电机开启带动第一丝杠转动使升降块上移至最高位置,此时第二电机伸入第二凹槽内推动推动杆左移,使电机块左移将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开启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使工作块转动,从而将第八凹槽旋转朝向人员取走卡片后回到初始状态,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升降块下移使推动杆回到初始位置,电机块右移回到初始状态时第二电机开启带动第二丝杠转动使夹取块回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位人员,当电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充电导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需要更换蓄电池时可以打开封板进行跟换,本装置能够用电力控制进行智能自动化发卡,减少人力的运营时间,电力不足时更换蓄电池或者充电即可,当需要停止装置时只需将导线装置错位拿走第二启动块就可以方便人员的使用,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0、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左侧的自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的运输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左端上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11,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13,所述第一丝杠13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杠13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凹槽11内上下滑动的升降块14,所述升降块14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15,所述第一凹槽11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凹槽15相配对的连接块25,所述第二凹槽15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凹槽16,所述第三凹槽16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三凹槽16内左右滑动且右端与所述连接块25相配对的推动杆17,所述第三凹槽16的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凹槽18,所述推动杆17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凹槽18内且与所述第四凹槽18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凹槽18右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三凹槽16的左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传动腔21,所述推动杆17的右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21内且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传动腔21内左右滑动的电机块23,所述第一传动腔21左右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凹槽22,所述电机块23的前后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入所述第五凹槽22内且与所述第五凹槽22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扣板块,所述第一传动腔21的下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24,所述电机块23的下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25,所述第二电机25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24内的第一转轴26,所述第一转轴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斜齿轮27,所述第二传动腔24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28,所述第三传动腔28内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24内且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27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29,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29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腔28的左右侧内壁上的第二转轴30,所述升降块14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28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第六凹槽31,所述第六凹槽31内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24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24上侧内壁上的第三转轴32,所述第一转轴2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35,在所述第二传动腔24内的所述第三转轴32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27对齐且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33,所述第三转轴32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块34,所述工作块34上设置有工作装置。
有益地,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块34左右端对称且固定连接的支撑板84,所述升降块14的下端左右对称设置有环形扣板槽86,所述支撑板8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环形扣板槽86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扣板85,所述工作块34右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七凹槽36,所述第七凹槽36内设置有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七凹槽36下侧内壁上的第二丝杠37,所述第六槽31的上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环形槽38,所述环形槽38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轴承扣板装置39,所述第二丝杠37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凹槽31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轴承扣板装置39的下端,在所述第六凹槽31内的所述第二丝杠37上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入所述第三传动腔28内的第二从动斜齿轮40,所述第二转轴30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从动斜齿轮40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主动斜齿轮41,在所述第七凹槽36内的所述第二丝杠37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七凹槽36内上下移动夹取块42,所述夹取块42内固定设置有抽气装置43,所述夹取块42的右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八凹槽44,所述第八凹槽44上侧内壁与所述抽气装置43之间连通设置有气管45,所述第八凹槽44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夹取板46,所述夹取板46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管45内的推压装置47。
有益地,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上端开口向上的第九凹槽48,所述第九凹槽48内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启动块49,所述第一启动块49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凹槽50,所述第十凹槽50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51,所述第十凹槽50左右侧内壁上且在所述第一通孔51下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通孔52,所述第九凹槽48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51及所述第二通孔52相对齐的第十一凹槽53和第十二凹槽54,所述第十一凹槽53与第一通孔51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卡块55,所述第一卡块55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51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开口相对的导滑槽56内的定向块57,所述定向块57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滑槽56靠近所述第十一凹槽53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58,所述第二通孔52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卡块59,所述第二通孔52的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定向槽60,所述第二卡块59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定向槽60内且可左右滑动的定向块61,所述第二通孔52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卡块59相抵接并另外一端延伸入所述第十二凹槽54内的第三卡块62,所述第三卡块62与所述第十二凹槽5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3,所述第十凹槽50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十凹槽50内上下滑动且下端与所述第二卡块59相配对的第二启动块64,所述第二启动块64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55相配对的卡槽65,所述第二启动块6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块66,所述第一启动块49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三凹槽67,所述把手块66的下端左右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十三槽67相配对的第四卡块68,所述第二启动块64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导线装置69,所述第九凹槽48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通过导线连通至所述第九凹槽48内的蓄电池70,所述第九凹槽48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总电力输出导线71。
有益地,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九凹槽48下侧内壁内的运输腔72,所述运输腔72内设置有运输轮装置73,所述运输腔72下侧内壁的右侧位置处连通设置有卡腔74,所述卡腔74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十四凹槽75,所述第十四凹槽75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76,所述第三电机76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十四凹槽75下侧内壁上的第三丝杠77,所述第三丝杠77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十四凹槽75内上下滑动的运输板78,所述卡腔74的左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运输腔72且与所述第八凹槽44对齐的出卡孔79。
有益地,所述蓄电池70的上端电性连通设置有延伸出装置主体10的充电导线80,所述充电导线80能够对所述蓄电池70进行充电,所述蓄电池70的右侧设置有通过螺栓配合连接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10右端上的封板81,所述封板81可以打开用以更换所述蓄电池70。
有益地,所述装置主体10左端面的上端处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82,所述感应装置82在感应到人员时可以使装置工作,所述第八凹槽44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感应器83。
有益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0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90,所述底板块90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栓孔91,所述螺栓孔91与地面之间可以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初始状态时,夹取块42处于最下侧位置且第八凹槽44开口朝向出卡孔79,升降块14处于最下端位置,电机块23处于最右侧位置使第一主动齿轮27与第一从动斜齿轮29啮合配合连接,第一卡块55伸入第一通孔51内卡主,第三卡块62伸入第二通孔52内卡主,导线装置69与总电力输出导线71错位不连接。
通过本装置进行自动化取卡工作时,人员将第二启动块64插入使第一卡块55伸入卡槽65,第二卡块59被挤进第二通孔52内带动第三卡块62伸入第十二凹槽54内不卡住第一启动块49,此时第四卡块68伸入第十三槽67内后转动第一启动块49,使导线装置69与总电力输出导线71对齐接通让装置通电,此时感应装置82感应时运输轮装置73转动将卡送入第八凹槽44内卡感应器83感应启动抽气装置43夹住卡片,之后第二电机25启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27转动后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29转动,从而第二转轴30带动第二主动斜齿轮41转动,使第二从动斜齿轮40带动第二丝杠37转动将夹取块42上移,同时第一电机12开启带动第一丝杠13转动使升降块14上移至最高位置,此时第二电机25伸入第二凹槽15内推动推动杆17左移,使电机块23左移将第一主动齿轮35与第一从动齿轮33啮合开启第二电机25,带动第三转轴32转动使工作块34转动,从而将第八凹槽44旋转朝向人员取走卡片后回到初始状态,第一电机12转动带动升降块14下移使推动杆17回到初始位置,电机块23右移回到初始状态时第二电机25开启带动第二丝杠37转动使夹取块42回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位人员,当电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充电导线80对蓄电池70进行充电,当需要更换蓄电池70时可以打开封板81进行跟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进行自动化取卡工作时,人员将第二启动块插入使第一卡块伸入卡槽,第二卡块被挤进第二通孔内带动第三卡块伸入第十二凹槽内不卡住第一启动块,此时第四卡块伸入第十三槽内后转动第一启动块,使导线装置与总电力输出导线对齐接通让装置通电,此时感应装置感应时运输轮装置转动将卡送入第八凹槽内卡感应器感应启动抽气装置夹住卡片,之后第二电机启动带动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后带动第一从动斜齿轮转动,从而第二转轴带动第二主动斜齿轮转动,使第二从动斜齿轮带动第二丝杠转动将夹取块上移,同时第一电机开启带动第一丝杠转动使升降块上移至最高位置,此时第二电机伸入第二凹槽内推动推动杆左移,使电机块左移将第一主动齿轮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开启第二电机,带动第三转轴转动使工作块转动,从而将第八凹槽旋转朝向人员取走卡片后回到初始状态,第一电机转动带动升降块下移使推动杆回到初始位置,电机块右移回到初始状态时第二电机开启带动第二丝杠转动使夹取块回到初始状态等待下一位人员,当电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充电导线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当需要更换蓄电池时可以打开封板进行跟换,本装置能够用电力控制进行智能自动化发卡,减少人力的运营时间,电力不足时更换蓄电池或者充电即可,当需要停止装置时只需将导线装置错位拿走第二启动块就可以方便人员的使用,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本发明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侧的自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启动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内的运输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侧的固定装置,所述自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上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上端动力配合连接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所述第一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凹槽内上下滑动的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对的连接块,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内壁上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三凹槽内左右滑动且右端与所述连接块相配对的推动杆,所述第三凹槽的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四凹槽,所述推动杆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可延伸通入所述第四凹槽内且与所述第四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凹槽右侧内壁上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三凹槽的左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推动杆的右端延伸入所述第一传动腔内且固定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左右滑动的电机块,所述第一传动腔左右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第五凹槽,所述电机块的前后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入所述第五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五凹槽内壁滑动配合连接的扣板块,所述第一传动腔的下侧内壁连通设置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电机块的下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斜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的下侧内壁内设置有第三传动腔,所述第三传动腔内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主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一从动斜齿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前后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左右侧内壁上的第二转轴,所述升降块的下端设置有开口向下且与所述第三传动腔的左侧内壁相连通的第六凹槽,所述第六凹槽内设置有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二传动腔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腔上侧内壁上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齿轮,在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对齐且可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工作块,所述工作块上设置有工作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块左右端对称且固定连接的支撑板,所述升降块的下端左右对称设置有环形扣板槽,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环形扣板槽内且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扣板,所述工作块右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七凹槽,所述第七凹槽内设置有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七凹槽下侧内壁上的第二丝杠,所述第六槽的上内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滑动配合连接有轴承扣板装置,所述第二丝杠的上端延伸通入所述第六凹槽内且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轴承扣板装置的下端,在所述第六凹槽内的所述第二丝杠上固定连接有右端延伸入所述第三传动腔内的第二从动斜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从动斜齿轮啮合配合连接的第二主动斜齿轮,在所述第七凹槽内的所述第二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七凹槽内上下移动夹取块,所述夹取块内固定设置有抽气装置,所述夹取块的右端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八凹槽,所述第八凹槽上侧内壁与所述抽气装置之间连通设置有气管,所述第八凹槽内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夹取板,所述夹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气管内的推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上端开口向上的第九凹槽,所述第九凹槽内通过转轴转动配合连接有第一启动块,所述第一启动块的上端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凹槽,所述第十凹槽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十凹槽左右侧内壁上且在所述第一通孔下侧位置处对称设置有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九凹槽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且分别与所述第一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相对齐的第十一凹槽和第十二凹槽,所述第十一凹槽与第一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上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设置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开口相对的导滑槽内的定向块,所述定向块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另外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滑槽靠近所述第十一凹槽一侧内壁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通孔的上下侧内壁对称设置有开口相对的定向槽,所述第二卡块的上下端对称且固定连接有延伸通入所述定向槽内且可左右滑动的定向块,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可左右滑动且与所述第二卡块相抵接并另外一端延伸入所述第十二凹槽内的第三卡块,所述第三卡块与所述第十二凹槽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十凹槽内设置有可在所述第十凹槽内上下滑动且下端与所述第二卡块相配对的第二启动块,所述第二启动块的左右侧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块相配对的卡槽,所述第二启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块,所述第一启动块的上端左右对称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十三凹槽,所述把手块的下端左右对称且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十三槽相配对的第四卡块,所述第二启动块的下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导线装置,所述第九凹槽的右侧内壁内固定设置通过导线连通至所述第九凹槽内的蓄电池,所述第九凹槽的左侧内壁内设置有总电力输出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九凹槽下侧内壁内的运输腔,所述运输腔内设置有运输轮装置,所述运输腔下侧内壁的右侧位置处连通设置有卡腔,所述卡腔的右侧内壁设置有开口向左的第十四凹槽,所述第十四凹槽的上侧内壁内固定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下端动力配合连接有下端通过轴承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十四凹槽下侧内壁上的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上螺纹配合连接有可在所述第十四凹槽内上下滑动的运输板,所述卡腔的左侧内壁上贯穿设置有连通所述运输腔且与所述第八凹槽对齐的出卡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的上端电性连通设置有延伸出装置主体的充电导线,所述充电导线能够对所述蓄电池进行充电,所述蓄电池的右侧设置有通过螺栓配合连接固定在所述装置主体右端上的封板,所述封板可以打开用以更换所述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左端面的上端处固定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在感应到人员时可以使装置工作,所述第八凹槽的左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卡感应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左右两端对称且固定连接的底板块,所述底板块内设置有上下贯穿的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地面之间可以通过螺栓配合连接来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CN201810490595.1A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Withdrawn CN108665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0595.1A CN108665011A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JP2018115667A JP6582336B1 (ja) 2018-05-21 2018-06-18 携帯式電力自動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0595.1A CN108665011A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65011A true CN108665011A (zh) 2018-10-16

Family

ID=63777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0595.1A Withdrawn CN108665011A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582336B1 (zh)
CN (1) CN10866501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5552A (zh) * 2019-06-10 2019-10-15 左燕 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指示设备
CN110482222A (zh) * 2019-08-27 2019-11-22 丽水莲都晶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无尘运输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6804B (zh) * 2021-04-13 2023-04-07 海南科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酒店入住管理系统
CN113305774A (zh) * 2021-05-26 2021-08-27 刘志宝 一种工业大功率固态继电器自动化组装机
CN113613466B (zh) * 2021-08-03 2024-02-02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调度数据网系统终端的安全防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35552A (zh) * 2019-06-10 2019-10-15 左燕 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指示设备
CN110335552B (zh) * 2019-06-10 2021-07-09 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智能指示设备
CN110482222A (zh) * 2019-08-27 2019-11-22 丽水莲都晶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无尘运输装置
CN110482222B (zh) * 2019-08-27 2020-04-10 温州谷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无尘运输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204470A (ja) 2019-11-28
JP6582336B1 (ja) 2019-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65011A (zh) 一种便携式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CN204651592U (zh) 一种水平电子锁
CN109273915A (zh) 一种信息终端电源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01075A (zh) 一种水平电子锁
CN108736264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CN108674166A (zh) 一种新型动力电池组合装置
CN108647745A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装置装置
CN110783748A (zh) 一种电瓶车充电红绿色盲用插座
CN110171314A (zh) 一种充取一体式智能充电柜
CN108494045A (zh) 一种智能型锂电池装置
CN207038787U (zh) 一种防儿童触电的插座
CN110254262A (zh) 一种车用动力电池组智能充电装置
CN109347169A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充电宝
CN109273930A (zh) 一种计算机终端装置
CN205004779U (zh) 电动助力车遥控收放充电器
CN109159594A (zh) 一种自动化多功能笔筒及其使用方法
CN208489454U (zh) 一种基于充电堆的多枪控制单元
CN108963601A (zh) 一种基因工程装置
CN207896363U (zh) 一种新型usb连接器
CN208048206U (zh) 一种便携式自动户外遮阳伞
CN108963519A (zh) 一种高效的基因工程装置
CN207260794U (zh) 一种共享雨伞设备的锁盒
CN108963600A (zh) 一种安全的基因工程装置
CN108998374A (zh) 一种先进的基因工程装置
CN108919096A (zh) 一种安全的主板测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16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