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8577B -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8577B
CN108648577B CN201810902494.0A CN201810902494A CN108648577B CN 108648577 B CN108648577 B CN 108648577B CN 201810902494 A CN201810902494 A CN 201810902494A CN 108648577 B CN108648577 B CN 1086485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ffle
bottom plate
plane
inclin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24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48577A (zh
Inventor
葛云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Lianta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Partnership LP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mu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mu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mu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24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8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8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8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48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8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6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 G09B23/0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 G09B23/1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physics for statics or dynamics of solid bodi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包括底座,角度调整盘和滑块;所述底座顶部前端和后端向上固定连接有侧护板,其前端的侧护板的前端平面内设有充电头,而后端的侧护板的后端平面内设有数据传输接口。本发明的可忽略摩擦力的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的设置,其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中的摩擦阻力关系依次为1倍、2倍和3倍的关系,从而能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验,便于学生接受到更加鲜明的学习体验,而且依次有规律增长的摩擦阻力,也有利于学生总结倾斜板上的各种受力关系。

Description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理教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物理教学中,许多情况下需要对学生进行演示,以便于更好的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现在还没有出现比较完善的演示教具来演示有关物体在斜面上产生的各种物理现象,如物体的摩擦力、运动速度等。目前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斜面教学时为了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物理现象,一般需要通过实验来使学生进行直观观察,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寻找合适的场所或者寻找不同的教学用具组合成具有演示斜面功能的用具,这样在实验演示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用具或场所,而且这种组合的用具由于斜面角度不易固定,容易在演示过程中失败,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还降低了教学效率,如专利申请书CN201620799596.0中一种物理教学用斜面演示器,包括倾斜杆,所述倾斜杆的左侧底部开设有倾斜杆槽,所述倾斜杆槽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卡块,且所述卡块之间开设有均匀的卡块槽,所述倾斜杆的右侧上端开设有挡板固定槽,所述挡板固定槽的内腔插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壁左侧设置有演示球,所述倾斜杆的右侧下端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倾斜杆的左侧顶端设置有底座端盖,所述倾斜杆的右侧底部安装有铰链,且所述铰链位于底座的顶部右侧,本实用新型利用支撑杆与卡块之间的卡接调整斜面板的倾斜角度,易于斜面角度调节,不但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优点。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现有物理教学倾斜面演示器以及上述专利中的物理教学倾斜面演示器,一般在演示时,需要经过大量的工具来进行配合,并经过组装才能使用,而如上述专利中的角度调整,只能进行大范围的角度调整,难以做到角度精确控制,而且缺少对照实验,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
而如专利申请书CN201220353188.4中一种物理教学演示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物理教学用斜面演示装置存在斜面角度不易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物理教学用斜面演示器包括基座、基板和斜面板,基板与基座固定连接,斜面板铰接在基座上;物理教学用斜面演示器包括气缸、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第一支承座安装在基板的上端面上,第二支承座安装在斜面板的下端面上,气缸设置在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之间。本实用新型利用气缸调整斜面板的倾斜角度,易于斜面角度调节。
上述专利中的演示器,一方面很难保证在演示块下滑的过程中的导向性,另一方面也是缺少对照实验的设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以解决现有一般在演示时,需要经过大量的工具来进行配合,并经过组装才能使用,而如上述专利中的角度调整,只能进行大范围的角度调整,难以做到角度精确控制,而且缺少对照实验,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手段的问题。
本发明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包括底座,侧护板,充电头,数据传输接口,显示器,中支撑台,T型滑槽,转动头,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三级摩擦底板,底凹槽,ARM微控制器,包套座,弹射底板,弹簧套,弹簧,隔板,支撑杆,光电传感器,挡板,压条槽,卡边条,压条,导向块,挡板卡槽,调整块,调整旋钮,连接板,第一铰链轴,第二铰链轴,平衡板,缓冲垫,主调整转轴,角度调整盘和滑块;所述底座顶部前端和后端向上固定连接有侧护板,其前端的侧护板的前端平面内设有充电头,而后端的侧护板的后端平面内设有数据传输接口;所述侧护板整体为外壁为弧面的类三角状结构,且侧护板的顶部平面上设置有倾斜面分别向前后两侧的显示器;所述底座顶部平面中央纵向垂直向上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状的中支撑台,且中支撑台顶部通过主调整转轴转动连接在顶部矩形的平衡板的底部中央处;所述平衡板固定安装在上方倾斜板底部开设的底凹槽中;所述倾斜板的右端平面上向右固定连接有ARM微控制器,且ARM微控制器与显示器通过普通电性相连接,并且其电性连接方法为公知连接手段;所述倾斜板顶部平面上横向均匀设置有三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隔板,恰好将倾斜板分各个为四等份区域;所述矩形隔板的左端与倾斜板相平齐处固定卡接有矩形的弹射底板,且弹射底板的左端外部包套有凹型的包套座,而包套座前后两端的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倾斜板上;所述倾斜板与ARM微控制器相接处的平面上在每个由隔板分隔成的区域中对应设置有圆盘状的缓冲垫;所述弹射底板的右端侧壁上均匀向右固定连接有圆筒状的弹簧套,且弹簧套中内置有弹簧,其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套的左端内壁中,而弹簧的右端内置在滑块的左端槽孔中;所述滑块的右端侧壁抵在插接在挡板卡槽中的挡板的左端侧壁上,其挡板卡槽均匀开设在倾斜板前端和后端侧壁以及倾斜板中部的隔板上;所述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的两端的上方的隔板上纵向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与每一个独立区域相对处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将倾斜板分隔成四个等份区域从后到前依次铺设有可忽略摩擦力的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其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中的摩擦阻力关系依次为1倍、2倍和3倍的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卡槽共开设有五道,且挡板卡槽的间隔距离为1CM,而插接在挡板卡槽上的挡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卡边条,且前后两个所述卡边条之间的距离恰好与倾斜板的宽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的内侧壁与滑块相平齐处沿隔板设置方向粘接有压条,且压条的左端抵在弹射底板的右端侧壁上,而压条的右端在略微向右伸出处于最右端的挡板卡槽的位置,另外,挡板上从压条向下开设有与压条等宽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压条的底部平面上靠近隔板的一端向下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导向块,而导向块的宽度与滑块前后两端侧壁到隔板之间的距离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主调整转轴的两端的固定壳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角度调整盘,且倾斜板上与角度调整盘相对应的外圈上包套有半圆扇形的参照盘。
进一步的,所述平衡板底部上开设有中支撑台顶部的转动头进行120度旋转的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中支撑台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均对称竖向开设有两个相对的T型滑槽,且两个所述T型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整块,而且调整块的顶外端侧壁上端通过第二铰链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而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转动连接在底凹槽左端和右端,并且,最重要的的是调整块可通过侧壁上设置的调整旋钮进行位置固定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可忽略摩擦力的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的设置,通过隔板将倾斜板分隔成四个等份区域从后到前依次铺设有可忽略摩擦力的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其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中的摩擦阻力关系依次为1倍、2倍和3倍的关系,从而能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验,便于学生接受到更加鲜明的学习体验,而且依次有规律增长的摩擦阻力,也有利于学生总结倾斜板上的各种受力关系。
挡板卡槽和压条以及导向块的设置,通过挡板卡槽共开设有五道,且挡板卡槽的间隔距离为1CM,而插接在挡板卡槽上的挡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卡边条,且前后两个所述卡边条之间的距离恰好与倾斜板的宽度相一致,从而使得挡板能够恰好紧密卡接在挡板卡槽中,并且五道均匀间隔的所述挡板卡槽使得挡板可以为滑块提供五种不同的起始状态,有利于实验研究的进行,且隔板的内侧壁与滑块相平齐处沿隔板设置方向粘接有压条,且压条的左端抵在弹射底板的右端侧壁上,而压条的右端在略微向右伸出处于最右端的挡板卡槽的位置,另外,挡板上从压条向下开设有与压条等宽的通孔,从而使得挡板在安装在挡板卡槽中时,不会因为压条的存在而产生阻碍,保证压条和挡板的功能均能够实现,而压条能够防止在滑块在将弹簧压缩后发生起鼓的现象,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并且压条的底部平面上靠近隔板的一端向下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导向块,而导向块的宽度与滑块前后两端侧壁到隔板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从而使得滑块在初始运动时,不会与隔板发生碰撞,避免滑块因碰撞而导致实验出现影响,保证滑块始终在隔板之间沿直线运动,并且由于挡板的设置,可以保障四组滑块同时进行实验,以便于更加明显的实验对照呈现在学习者面前。
弹射底板和包套座的设置,通过矩形隔板的左端与倾斜板相平齐处固定卡接有矩形的弹射底板,且弹射底板的左端外部包套有凹型的包套座,而包套座前后两端的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倾斜板上,弹射底板的右端侧壁上均匀向右固定连接有圆筒状的弹簧套,且弹簧套中内置有弹簧,其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套的左端内壁中,而弹簧的右端内置在滑块的左端槽孔中,从而使得弹射底板和弹簧在提供稳定的弹射力的同时,也能够在反复使用后导致弹簧弹性发生变化后及时方便的进行更换,而且弹簧套在也能够为弹簧提供固定的导向作用。
角度调整盘的设置,通过主调整转轴的两端的固定壳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角度调整盘,且倾斜板上与角度调整盘相对应的外圈上包套有半圆扇形的参照盘,当倾斜板角度发生变化时,角度调整盘能够明确的表现出角度变化值,以便于实验的参数准确变化。
中支撑台和调整块的设置,通过中支撑台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均对称竖向开设有两个相对的T型滑槽,且两个所述T型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整块,而且调整块的顶外端侧壁上端通过第二铰链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而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转动连接在底凹槽左端和右端,并且,最重要的的是调整块可通过侧壁上设置的调整旋钮进行位置固定和调整,当分别将中支撑台左端和右端侧壁上的调整块向下和向上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板带动倾斜板进行角度调整,以便于倾斜板产生预定的倾斜度,方便实验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右前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后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右后下方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图5中B-B位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中支撑台和平衡板部分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挡板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压条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挡板和弹射底板部分脱离倾斜板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底座,2-侧护板,201-充电头,202-数据传输接口,3-显示器,4-中支撑台,401-T型滑槽,402-转动头,5-倾斜板,501-一级摩擦底板,502-二级摩擦底板,503-三级摩擦底板,504-底凹槽,6-ARM微控制器,7-包套座,8-弹射底板,801-弹簧套,802-弹簧,9-隔板,10-支撑杆,1001-光电传感器,11-挡板,1101-压条槽,1102-卡边条,12-压条,1201-导向块,13-挡板卡槽,14-调整块,1401-调整旋钮,15-连接板,1501-第一铰链轴,1502-第二铰链轴,16-平衡板,17-缓冲垫,18-主调整转轴,1801-角度调整盘,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10所示:
本发明提供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包括底座1,侧护板2,充电头201,数据传输接口202,显示器3,中支撑台4,T型滑槽401,转动头402,倾斜板5,一级摩擦底板501,二级摩擦底板502,三级摩擦底板503,底凹槽504,ARM微控制器6,包套座7,弹射底板8,弹簧套801,弹簧802,隔板9,支撑杆10,光电传感器1001,挡板11,压条槽1101,卡边条1102,压条12,导向块1201,挡板卡槽13,调整块14,调整旋钮1401,连接板15,第一铰链轴1501,第二铰链轴1502,平衡板16,缓冲垫17,主调整转轴18,角度调整盘1801和滑块19;所述底座1顶部前端和后端向上固定连接有侧护板2,其前端的侧护板2的前端平面内设有充电头201,而后端的侧护板2的后端平面内设有数据传输接口202;所述侧护板2整体为外壁为弧面的类三角状结构,且侧护板2的顶部平面上设置有倾斜面分别向前后两侧的显示器3;所述底座1顶部平面中央纵向垂直向上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状的中支撑台4,且中支撑台4顶部通过主调整转轴18转动连接在顶部矩形的平衡板16的底部中央处;所述平衡板16固定安装在上方倾斜板5底部开设的底凹槽504中;所述倾斜板5的右端平面上向右固定连接有ARM微控制器6,且ARM微控制器6与显示器3通过普通电性相连接,并且其电性连接方法为公知连接手段;所述倾斜板5顶部平面上横向均匀设置有三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隔板9,恰好将倾斜板5分各个为四等份区域;所述矩形隔板9的左端与倾斜板5相平齐处固定卡接有矩形的弹射底板8,且弹射底板8的左端外部包套有凹型的包套座7,而包套座7前后两端的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倾斜板5上;所述倾斜板5与ARM微控制器6相接处的平面上在每个由隔板9分隔成的区域中对应设置有圆盘状的缓冲垫17;所述弹射底板8的右端侧壁上均匀向右固定连接有圆筒状的弹簧套801,且弹簧套801中内置有弹簧802,其弹簧802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套801的左端内壁中,而弹簧802的右端内置在滑块19的左端槽孔中;所述滑块19的右端侧壁抵在插接在挡板卡槽13中的挡板11的左端侧壁上,其挡板卡槽13均匀开设在倾斜板5前端和后端侧壁以及倾斜板5中部的隔板9上;所述一级摩擦底板501、二级摩擦底板502和三级摩擦底板503的两端的上方的隔板9上纵向设置有支撑杆10,且支撑杆10上与每一个独立区域相对处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1001,其中,光电传感器1001型号为E3FA-RP21BY。
其中,所述隔板9将倾斜板5分隔成四个等份区域从后到前依次铺设有可忽略摩擦力的倾斜板5、一级摩擦底板501、二级摩擦底板502和三级摩擦底板503,其一级摩擦底板501、二级摩擦底板502和三级摩擦底板503中的摩擦阻力关系依次为1倍、2倍和3倍的关系,从而能够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形成鲜明的对比实验,便于学生接受到更加鲜明的学习体验,而且依次有规律增长的摩擦阻力,也有利于学生总结倾斜板5上的各种受力关系。
其中,所述挡板卡槽13共开设有五道,且挡板卡槽13的间隔距离为1CM,而插接在挡板卡槽13上的挡板11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卡边条1102,且前后两个所述卡边条1102之间的距离恰好与倾斜板5的宽度相一致,从而使得挡板11能够恰好紧密卡接在挡板卡槽13中,并且五道均匀间隔的所述挡板卡槽13使得挡板11可以为滑块19提供五种不同的起始状态,有利于实验研究的进行。
其中,所述隔板9的内侧壁与滑块19相平齐处沿隔板9设置方向粘接有压条12,且压条12的左端抵在弹射底板8的右端侧壁上,而压条12的右端在略微向右伸出处于最右端的挡板卡槽13的位置,另外,挡板11上从压条12向下开设有与压条12等宽的通孔,从而使得挡板11在安装在挡板卡槽13中时,不会因为压条12的存在而产生阻碍,保证压条12和挡板11的功能均能够实现,而压条12能够防止在滑块19在将弹簧802压缩后发生起鼓的现象,保证实验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压条12的底部平面上靠近隔板9的一端向下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导向块1201,而导向块1201的宽度与滑块19前后两端侧壁到隔板9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从而使得滑块19在初始运动时,不会与隔板9发生碰撞,避免滑块19因碰撞而导致实验出现影响,保证滑块19始终在隔板9之间沿直线运动。
其中,所述主调整转轴18的两端的固定壳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角度调整盘1801,且倾斜板5上与角度调整盘1801相对应的外圈上包套有半圆扇形的参照盘,当倾斜板5角度发生变化时,角度调整盘1801能够明确的表现出角度变化值,以便于实验的参数准确变化。
其中,所述平衡板16底部上开设有中支撑台4顶部的转动头402进行120度旋转的凹槽,从而使得平衡板16在辅助支撑倾斜板5的同时,又能够保证角度调整的顺利进行。
其中,所述中支撑台4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均对称竖向开设有两个相对的T型滑槽401,且两个所述T型滑槽40中滑动连接有调整块14,而且调整块14的顶外端侧壁上端通过第二铰链轴1502转动连接有连接板15,而连接板15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1501转动连接在底凹槽504左端和右端,并且,最重要的的是调整块14可通过侧壁上设置的调整旋钮1401进行位置固定和调整,如图4和图6所示,当分别将中支撑台4左端和右端侧壁上的调整块14向下和向上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板15带动倾斜板5进行角度调整,以便于倾斜板5产生预定的倾斜度。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根据实验要求通过调整块14将倾斜板5转动到指定倾斜角度,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参照角度调整盘1801进行准确角度设定,将滑块19通过挡板11压缩在预定的位置,将ARM微控制器6与外界电源连接,并且将ARM微控制器6控制开关打开,使得显示器3和光电传感器1001进行工作,将挡板11从挡板卡槽13中抽出时,滑块19将同时从进行滑动实验,当滑块19经过左端的光电传感器1001时,ARM微控制器6控制显示器3显示计数时间,滑块19经过右端的光电传感器1001时,计数结束,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反复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参考。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Claims (1)

1.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包括底座,侧护板,充电头,数据传输接口,显示器,中支撑台,T型滑槽,转动头,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三级摩擦底板,底凹槽,ARM微控制器,包套座,弹射底板,弹簧套,弹簧,隔板,支撑杆,光电传感器,挡板,压条槽,卡边条,压条,导向块,挡板卡槽,调整块,调整旋钮,连接板,第一铰链轴,第二铰链轴,平衡板,缓冲垫,主调整转轴,角度调整盘和滑块;所述底座顶部前端和后端向上固定连接有侧护板,其前端的侧护板的前端平面内设有充电头,而后端的侧护板的后端平面内设有数据传输接口;所述侧护板整体为外壁为弧面的类三角状结构,且侧护板的顶部平面上设置有沿前后两侧方向倾斜的显示器;所述底座顶部平面中央纵向垂直向上固定连接有长方体状的中支撑台,且中支撑台顶部通过主调整转轴转动连接在顶部矩形的平衡板的底部中央处;所述平衡板固定安装在上方倾斜板底部开设的底凹槽中;所述倾斜板的右端平面上向右固定连接有ARM微控制器,且ARM微控制器与显示器通过电性相连接;所述倾斜板顶部平面上横向均匀设置有三个相互平行的矩形隔板,所述隔板将倾斜板分隔成四个等份区域从后到前依次铺设有可忽略摩擦力的倾斜板、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所述矩形隔板的左端与倾斜板相平齐处固定卡接有矩形的弹射底板,且弹射底板的左端外部包套有凹型的包套座,而包套座前后两端的平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在倾斜板上;所述倾斜板与ARM微控制器相接处的平面上在每个由隔板分隔成的区域中对应设置有圆盘状的缓冲垫;所述弹射底板的右端侧壁上均匀向右固定连接有圆筒状的弹簧套,且弹簧套中内置有弹簧,其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在弹簧套的左端内壁中,而弹簧的右端内置在滑块的左端槽孔中;所述滑块的右端侧壁抵在插接在挡板卡槽中的挡板的左端侧壁上,所述挡板卡槽均匀开设在倾斜板前端和后端侧壁以及倾斜板中部的隔板上;所述一级摩擦底板、二级摩擦底板和三级摩擦底板的两端的上方的隔板上纵向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上与每一个独立区域相对处均设置有光电传感器;所述隔板的内侧壁与滑块相平齐处沿隔板设置方向粘接有压条,且压条的左端抵在弹射底板的右端侧壁上,而压条的右端在略微向右伸出处于最右端的挡板卡槽的位置,另外,挡板上从压条向下开设有与压条等宽的通孔,所述挡板卡槽共开设有五道,且挡板卡槽的间隔距离为1CM,而插接在挡板卡槽上的挡板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向左右两侧延伸的卡边条,且前后两个所述卡边条之间的距离恰好与倾斜板的宽度相一致,所述压条的底部平面上靠近隔板的一端向下固定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导向块,而导向块的宽度与滑块前后两端侧壁到隔板之间的距离相一致,所述主调整转轴的两端的固定壳体外壁上固定设置有角度调整盘,且倾斜板上与角度调整盘相对应的外圈上包套有半圆扇形的参照盘,所述平衡板底部上开设有中支撑台顶部的转动头进行120度旋转的凹槽,所述中支撑台的左端侧壁和右端侧壁上均对称竖向开设有两个相对的T型滑槽,且两个所述T型滑槽中滑动连接有调整块,而且调整块的顶外端侧壁上端通过第二铰链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而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轴转动连接在底凹槽左端和右端,调整块可通过侧壁上设置的调整旋钮进行位置固定和调整。
CN201810902494.0A 2018-08-09 2018-08-09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Active CN108648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2494.0A CN108648577B (zh) 2018-08-09 2018-08-09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2494.0A CN108648577B (zh) 2018-08-09 2018-08-09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8577A CN108648577A (zh) 2018-10-12
CN108648577B true CN108648577B (zh) 2020-10-30

Family

ID=6376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2494.0A Active CN108648577B (zh) 2018-08-09 2018-08-09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85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0712B (zh) * 2018-11-13 2020-11-13 徐州诚凯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力学实验的测试装置
CN109632953B (zh) * 2018-11-20 2021-04-23 博泰智能装备(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轴承滚珠半成品检验装置
CN110706560A (zh) * 2019-11-21 2020-01-17 江苏盐西世纪教育产业项目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实感式速度实验演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80730U (zh) * 2013-09-30 2014-03-12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多项调节倾斜面模拟装置
CN206349028U (zh) * 2016-12-05 2017-07-21 孟媚 角度可调的物体运动分析多功能教学用具
CN206628153U (zh) * 2017-03-28 2017-11-10 商洛学院 一种可旋转物理教学用实验台
CN206726589U (zh) * 2017-04-10 2017-12-08 刘展赫 一种便于高中生理解的弹性势能实验装置
KR20180008364A (ko) * 2017-12-21 2018-01-24 이가현 마찰력, 이동궤적, 가속도 실험키트
CN206931269U (zh) * 2017-03-13 2018-01-26 张念涌 可调节坡度和高度的斜坡教具
CN207182745U (zh) * 2017-07-11 2018-04-03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教师用物理模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80730U (zh) * 2013-09-30 2014-03-12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多项调节倾斜面模拟装置
CN206349028U (zh) * 2016-12-05 2017-07-21 孟媚 角度可调的物体运动分析多功能教学用具
CN206931269U (zh) * 2017-03-13 2018-01-26 张念涌 可调节坡度和高度的斜坡教具
CN206628153U (zh) * 2017-03-28 2017-11-10 商洛学院 一种可旋转物理教学用实验台
CN206726589U (zh) * 2017-04-10 2017-12-08 刘展赫 一种便于高中生理解的弹性势能实验装置
CN207182745U (zh) * 2017-07-11 2018-04-03 商丘师范学院 一种教师用物理模拟装置
KR20180008364A (ko) * 2017-12-21 2018-01-24 이가현 마찰력, 이동궤적, 가속도 실험키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8577A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8577B (zh) 用于物理阻力实验测定的人工坡面结构
CN202855134U (zh) 三视图投影教学装置
CN213987973U (zh) 一种物理实验用演示装置
CN206893147U (zh) 一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实训台
CN110415596B (zh) 三元相图立体模型及其3d打印制作方法
CN212135731U (zh) 一种可折叠便于拆卸的数学解析用展示架
CN204965856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弹力演示仪
CN211427654U (zh) 一种物理杠杆教学装置
CN211478320U (zh) 一种房建工程用坍落度检测筒
CN209591201U (zh) 一种数学教学用多功能展示板
CN208589181U (zh) 一种可定时计数的单摆、傅科摆演示教具
CN206639471U (zh) 一种静平衡教学仪
CN111312031A (zh) 一种微积分数学演示装置
CN209859424U (zh) 一种力学教学演示装置
CN109859587A (zh) 一种电路元件连接固定装置
CN211578185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斜面演示装置
CN210466919U (zh) 一种用于物理教学的演示装置
CN108564855B (zh) 一种高中物理学习演示仪
CN214904684U (zh) 一种初中语文教学用便携式阅读书架
CN218397990U (zh) 一种汽车维修的实训台
CN211349746U (zh) 一种教育心理学教学使用的圆盘
CN210055107U (zh)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备
CN214504760U (zh) 一种专用的讲课演示教具
CN114680467B (zh) 一种便于试验交流的可拼装教学课桌及拼装方法
CN213070278U (zh) 一种物理教学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27

Address after: Room 2508, block B, building 2, Lifeng commercial center,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uzhou Xinmu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25 Guangzhou Institute of navigation, 101 Hongshan three road, Whampoa,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Ge Yuny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7

Address after: No. 6, Middle Yinshan Road, Jinshan Industrial Park, Luoxi Street, Liny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276000

Patentee after: Linyi Hongtai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508, Block B, Building 2, Lifeng Commercial Center,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000

Patentee before: Suzhou Xinmu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2

Address after: 276000 North 500m east of the intersection of Yinshan Road and Jinshan Road, Luoxi Street, Liny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nyi Liantai New Building Materials Partnership (L.P.)

Address before: No. 6, Middle Yinshan Road, Jinshan Industrial Park, Luoxi Street, Linyi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276000

Patentee before: Linyi Hongtai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