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33106A -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33106A
CN108633106A CN201710184460.8A CN201710184460A CN108633106A CN 108633106 A CN108633106 A CN 108633106A CN 201710184460 A CN201710184460 A CN 201710184460A CN 108633106 A CN108633106 A CN 108633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dom access
terminal
instruction
backoff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844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33106B (zh
Inventor
谌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CN20171018446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33106B/zh
Priority to KR1020197031344A priority patent/KR102261171B1/ko
Priority to JP2019552489A priority patent/JP6823197B2/ja
Priority to EP18771368.0A priority patent/EP3606266B8/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77051 priority patent/WO2018171376A1/zh
Priority to US16/496,926 priority patent/US11363645B2/en
Publication of CN108633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33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33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04W74/085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collision avoid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8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 additional processing of random access related information at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包括: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终端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采用本发明,能够克服当前的随机接入回退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的问题,进一步的,能够解决用户不能快速接入网络,导致后续业务数据传输阻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背景技术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的随机接入分为竞争随机接入和非竞争随机接入两种。其过程分别如下。
竞争随机接入用于以下目的:终端初始接入;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建;切换;非同步状态下RRC连接态时下行数据到达;RRC连接态时上行数据到达;RRC连接态时的定位。
图1为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分为四步:
Msg1: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选择随机接入preamble(随机接入前导码)和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资源并利用该PRACH资源向基站发送所选的随机接入preamble。
Msg2:基站接收到preamble,计算定时提前量TA(Time Alignment,时间对准),并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该定时提前量信息和针对Msg3的UL grant(上行调度信息),以及网络侧分配的临时C-RNTI(Cell-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承载Msg2调度消息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用RA-RNTI(Random Access-Radio NetworkTemporary,随机接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加扰,RA-RNTI在10ms窗内与发送Msg1的时频资源唯一对应;另外Msg2中还携带preamble ID,UE通过RA-RNTI和preamble ID确定该Msg2是与其发送的Msg1对应的。
Msg3:UE在Msg2指定的UL grant上发送上行传输,不同随机接入原因Msg3上行传输的内容不同,比如对于初始接入,Msg3传输的是RRC连接建立请求。
Msg4:竞争解决消息,UE根据Msg4可以判断随机接入是否成功。对于初始接入UE,竞争解决成功后临时C-RNTI自动转化为UE在该小区的唯一UE标识C-RNTI。
非竞争随机接入用于切换、下行数据到达、定位和获取上行定时。图2为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主要分为三步:
Msg0:基站向UE分配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的专用preamble以及随机接入使用的PRACH资源。
Msg1:UE根据Msg0的指示,在指定的PRACH资源上向基站发送指定的专用preamble。基站接收到Msg1后根据Msg1计算上行定时提前量TA。
Msg2: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随机接入响应中包含定时提前量信息、后续上行传输资源分配UL grant,定时提前量用于UE后续上行传输的定时关系。
终端发送Msg1后,如果基站接收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不能接入该终端(例如由于随机接入请求用户数太多,没有足够资源等原因),则在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BI(Backoff Indicator,回退指示),LTE中回退指示携带在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子头中,图3为E/T/R/R/BI MAC子头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E”用于指示下一个MAC子头是携带preamble ID的MAC子头还是随机接入响应MAC RAR(Random Access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T”用于指示本子头后续是BI值还是preamble ID,“R”是预留bit,“BI”用于指示回退时间参数。终端根据BI指示的数值,采用均匀分布算法在0~BI域指示的数值之间取一个时刻值,在该时刻重新发送Msg1,即发起新的随机接入。当小区随机接入负荷大时,基站指示较大的回退值,延迟终端重新发起随机接入的时间;当小区随机接入负荷小时,基站指示较小的回退值,随机接入失败的终端可以很快发起新的随机接入尝试。
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当前的随机接入回退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可能导致该用户不能快速接入网络,导致后续业务数据传输阻塞。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用以解决当前的随机接入回退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方法,包括:
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较佳地,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较佳地,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较佳地,所述终端是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较佳地,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并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方法,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较佳地,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较佳地,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较佳地,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较佳地,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较佳地,基站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较佳地,基站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较佳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较佳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较佳地,所述终端是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较佳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
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随机接入回退指示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指示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较佳地,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较佳地,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较佳地,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基站在确定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会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而终端则会根据自身类型和/或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由于在回退、发起随机接入过程中,考虑到了终端类型等用户需求,因此能够克服当前的随机接入回退机制不能适应当前多样化的用户需求的问题,进一步的,能够解决用户不能快速接入网络,导致后续业务数据传输阻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背景技术中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非竞争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E/T/R/R/BI MAC子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侧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侧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多个BI值的MAC子头1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示多个BI值的MAC子头2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侧的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侧随机接入回退指示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在发明过程中注意到:
当前的随机接入回退机制对所有终端都是一样的,但是,在NR(next generationRadio,下一代无线)系统中引入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使得不同用户有不同的时延可靠性要求,对于要求快速接入的用户,如URLLC(Ultra 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超高可靠性与超低时延通信)用户,这种机制可能导致该用户不能快速接入网络,导致后续业务数据传输阻塞。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提供一种解决在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NR系统)中如何针对多样化的终端和业务需求的技术方案,通过该方案,在随机接入失败后,能够有效发起后续随机接入过程,既保障低时延需求终端快速接入,又使得随机接入资源利用平均化,降低随机接入碰撞概率,从而最大化随机接入成功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说明过程中,分别会涉及到终端侧以及基站侧的实施,有的方案仅需终端侧实施,有的方案仅需基站侧实施,有的方案需终端侧以及基站侧配合实施,下面将会分别进行说明,然后还将给出实施的实例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给出的方案的实施。
图4为基站侧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401、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步骤402、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图5为终端侧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方法实施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步骤501、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
步骤502、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步骤503、根据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方案实施中,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采用不同的回退参数,使得低时延用户能快速接入网络。
实施中,基站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可以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具体的,对终端进行分类,使得不同类型终端可以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方式之一或其组合:
为终端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类型(category)的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分类依据为以下一种或其组合:终端类型、该终端或该终端户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或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或RAN侧切片slice;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定义终端类型,确定应用的回退参数。
分类依据为:终端类型,如eMTC(Enhanced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增强机器类通信)类型终端或URLLC类型终端,和/或,该终端或该终端户业务的QCI(QoS ClassIndicator,QoS等级指示)需求,和/或,该终端或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或RAN(RadioAccess Network,无线接入网)侧切片slice等。低时延终端或有低时延业务的终端可以定义为更高的优先级。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根据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确定应用的回退参数,如终端有URLLC业务时采用最小时延的回退参数,只有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时采用较大时延的回退参数。
下面对基站侧进行指示和/或终端侧再次发起新的随机接入的几种方式进行说明。
方式一
该方式下,在终端的用户需求为低时延用户时,忽略BI,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具体可以如下:
基站侧:
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终端侧:
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实施中,也可以采用另一种方式,也即:对于低时延用户,即时延要求高的用户,随机接入失败后忽略回退指示backoff indicator,立刻在最近的资源上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尝试,即发送Msg1。此时的BI MAC子头可以参见图3所示。
具体实施可以如下:
实施例一
本例中,对于特定类型终端,终端可自行忽略回退指示,当然也可以采用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的方式。
基站侧:接收小区内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根据终端密度、碰撞概率和随机接入资源使用情况,在Msg2随机接入响应中发送回退指示,指示随机接入失败的终端下次发起随机接入尝试的时间参数,例如指示默认回退参数为0。
终端侧:终端判断自己的终端类型,如果是对时延要求非常严格,要求极低接入时延的终端,可以忽略回退参数,判断随机接入失败后立即发起下一次随机接入尝试;或者,在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否则,如果是对时延要求不严格的终端,则在随机接入失败后,应用基站侧发送的BI参数,计算下次随机接入尝试的时刻并发起随机接入。
方式二
本例中,基站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基站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回退指示。
基站侧:
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具体的,基站根据接收到的PRACH资源时频位置确定RA-RNTI,并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用RA-RNTI调度发送随机接入响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针对该终端的用户需求的BI指示,所述PRACH资源时频位置是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
终端侧:
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具体的,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确定对应的PRACH资源时频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发送Msg1,并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用RA-RNTI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后,根据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的BI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基站为不同时延要求的用户配置不同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PRACH资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PRACH资源时频位置确定RA-RNTI,并以此调度包含回退指示BI的随机接入响应,只有在该时频资源上发送过Msg1的终端遵循该回退指示。这样,网络侧可以根据PRACH资源位置判断终端时延要求,并指示合理的回退时间长度参数。而对于终端来说,不同时延要求的终端是在不同的PRACH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可以确定在何处以何种RA-RNTI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并接收到对应的BI。这种方案下不同需求的终端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完全分开。此时的BI MAC子头可以参考图3。
具体实施可以如下:
实施例二
本例中,不同需求终端配置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时频资源),从而接收不同的BI值。
基站侧:
步骤一:分配两组或多组随机接入资源,每组随机接入资源具有不重叠的时频资源位置,每组时频资源对应一类终端。
步骤二:基站在配置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上接收随机接入请求Msg1,根据该随机接入时频资源位置确定终端类型,并确定终端需求,只要是时延需求。
步骤三:基站如果无法接入该终端,根据该终端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的时频资源,确定随机接入响应窗,并根据该时频资源位置计算出RA-RNTI,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用RA-RNTI调度发送随机接入响应,该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针对该终端或该类终端的BI指示。
终端侧:
步骤一:终端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随机接入资源配置,满足随机接入资源对应不同的终端类型。
步骤二:终端根据自己的类型和业务需求,从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组中选择最近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步骤三:终端依据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的时频资源,确定随机接入响应窗并计算接收随机接入响应所用的RA-RNTI,在随机接入响应窗内用RA-RNTI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如果该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BI指示,则在随机接入失败后使用该BI指示计算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尝试的时刻,并发起新的随机接入尝试。
方式三
本例中,基站为终端发送回退指示,对于不同类型终端,BI指示域有不同的映射表,相同的BI参数针对不同的终端可用映射为不同的时间值。
基站侧:
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具体的,基站通过BI值中的回退时延参数数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回退时延参数数值与不同类型终端有映射关系。
终端侧:
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具体的,根据终端类型与回退时延参数数值的映射关系计算BI值中的回退时延参数数值,并根据该回退时延参数数值确定的时刻发起随机接入。
如,基站指示一个BI值,不同需求的终端将其映射为不同的回退时延参数数值,例如BI=1时,传统LTE中表示10ms,NR中对于低时延终端可以表示为更短值,如1ms。
具体实施可以如下:
实施例三
本例中,不同需求终端将相同BI值映射为不同时间值。
基站侧:接收小区内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根据终端密度、碰撞概率和随机接入资源使用情况,在Msg2随机接入响应中发送回退指示,指示随机接入失败的终端下次发起随机接入尝试的时间参数。
终端侧:终端判断自己的终端类型,根据终端类型计算BI域对应的回退时延参数,例如BI=1,时延要求不高的终端解读为10ms,低时延高的终端解读为1ms。终端在随机接入失败后,根据解读出的回退时延参数,计算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尝试的时刻,并发起新的随机接入尝试。
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不用知道终端类型。
方式四
本例中,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具体的,如前所述,对终端进行分类,使得不同类型终端可以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为终端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类型(category)的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分类依据为以下一种或其组合:终端类型、该终端或该终端户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或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或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定义终端类型,确定应用的回退参数。
基站侧:
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终端侧:
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实施中也还可以是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的终端优先级指示和该终端优先级对应的BI参数。
实施中,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并指定该BI值对应的终端类型(category)。这种方式下需要修改BI MAC子头,以便用以指示多个BI值,图6为指示多个BI值的MAC子头1示意图,图7为指示多个BI值的MAC子头2示意图,指示多个BI值的MAC子头可以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中,固定携带2个BI域,“P”指示对应的终端类型或指终端优先级,“BI1”和“BI2”是针对不同类型终端的回退指示。图7中,回退指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E1”域用于指示后续是否有另一个BI值。
具体实施可以如下:
实施例四
本例中,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针对不同需求终端的多个BI值,例中BI MAC子头可以参见图6或图7所示。
基站侧:接收小区内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根据终端密度、碰撞概率和随机接入资源使用情况,在随机接入响应Msg2中发送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随机接入失败后,下次发起随机接入尝试的时间参数,BI MAC子头中携带终端类型优先级指示和每种优先级对应的BI参数,不同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映射到实际时延参数的取值可以相同或不同。也即,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的用户需求的优先级指示和该种优先级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终端侧:终端判断自己的终端类型,根据终端类型及其优先级读取对应的BI域,并映射车回退时延参数数值。终端在随机接入失败后,根据获取的回退时延参数,计算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尝试的时刻,并发起新的随机接入尝试。也即,在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与BI值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终端的BI值,并根据该BI值发起随机接入时,是根据MAC子头中携带的终端的用户需求的优先级指示和该种优先级对应的BI参数确定该终端的BI值的。
方式五
基站侧:
基站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终端侧:
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并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实施中,针对不同终端引入了多个BI值后,可能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随机接入资源使用不均匀,增大随机接入请求Msg1碰撞概率。例如在子帧1指示了两个BI,一个对应T1,一个对应T2,其中T1<T2,假设有一个低时延终端和一个普通终端同时收到该时刻的回退指示并都随机接入失败需要发起随机接入,则在随机接入失败后的0-T1时间段内任意时刻,发起Msg1的概率为1/T1+1/T2,在T1-T2时间段内任意时刻,发起Msg1的概率为1/T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任意一种方式:
方式1:不同的BI长度指示的回退值采用不同的算法选择重新发送Msg1的时刻,如设置一个回退值门限Th,BI对应的回退值T<Th时,采用均匀分布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T>Th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使得前部分时间段选择的概率低于后部分时间段选择的概率。
方式2:引入接入因子F对回退参数做修正,低时延用户的接入因子较大,如为1,时延要求不严格的用户在前部分时间段内接入因子较小,使得在前半段发起随机接入的概率较低。如果没有多种BI值,则接入因子都为1。
具体实施可以如下:
实施例五
本例中,不同需求终端采用不同算法选择重新发起随机接入时刻(根据门限确定)。
实施中,在基站在确定终端的用户需求后,选择与该用户需求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在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与BI值以及随机接入时刻算法的对应关系发起随机接入时,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步骤一:终端接收回退指示算法的门限值BITh,该门限值可以是系统消息中携带的,也可以是随机接入响应中携带的;
步骤二:终端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如果接收到BI参数,计算并存储其对应的回退时延参数;
步骤二:终端在随机接入失败后,比较接收到的BI参数与门限值BITh的大小,如果小于门限值,可以采用均匀分布计算下次随机接入尝试时刻,如果大于门限,则采用非均匀算法,使得选择离本次随机接入失败时刻近的时间点的概率低于选择离本次随机接入失败时刻远的时间点的概率。
实施例六
本例中,不同需求终端采用不同算法选择重新发起随机接入时刻(根据是否有多个BI参数确定)。
实施中,在基站在确定终端的用户需求后,选择与该用户需求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在终端的用户需求需要的时延越低接入因子越大。
在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与BI值以及随机接入时刻算法的对应关系发起随机接入时,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并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
步骤一:终端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如果接收到携带多个BI域的随机接入响应,根据终端分类确定对该终端有效的BI域,并根据映射规则确定该BI域对应的回退时延参数数值;
步骤二:终端在随机接入失败后,如果该终端类型应用的是数值较小的回退时延参数,可以采用均匀分布计算下次随机接入尝试时刻,如果该终端类型应用的是数值较大的回退时延参数,则采用非均匀算法,使得选择离本次随机接入失败时刻近的时间点的概率低于选择离本次随机接入失败时刻远的时间点的概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的基站侧设备、用户设备、及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长期演进多载波升级系统中动态分配上行控制信道预留资源的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8为终端侧的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发送模块801,用于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发送模块801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实施中,所述终端是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实施中,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图9为基站侧随机接入回退指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指示模块902,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实施中,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实施中,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实施中,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实施中,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实施中,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实施中,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在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时,可以按如下方式实施。
图10为基站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基站中包括:
处理器1000,用于读取存储器10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发机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收发机1010,用于在处理器10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实施中,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实施中,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实施中,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实施中,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实施中,基站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实施中,基站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10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处理器10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图11为终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终端包括:
处理器1100,用于读取存储器11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根据收发机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收发机1110,用于在处理器11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执行下列过程:
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实施中,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实施中,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实施中,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实施中,所述终端是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实施中,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并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其中,在图11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1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1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1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1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1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处理器1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采用不同的指示,使得低时延用户能快速接入网络。具体提供了如下方案:
对于低时延用户,即时延要求高的用户,在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或者,随机接入失败后忽略回退指示backoff indicator,立刻在最近的资源上重新发起随机接入尝试。
基站为不同时延要求的用户配置不同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PRACH资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PRACH资源时频位置确定RA-RNTI,并以此调度包含回退指示BI的随机接入响应,只有在该时频资源上发送过Msg1的终端遵循该回退指示。这样,网络侧可以根据PRACH资源位置判断终端时延要求,并指示合理的回退时间长度参数。而对于终端来说,不同时延要求的终端是在不同的PRACH资源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可以确定在何处以何种RA-RNTI接收随机接入响应,并接收到对应的BI。这种方法要求不同需求的终端的随机接入时频资源完全分开。
基站指示一个BI值,不同需求的终端将其映射为不同的回退时延参数数值。
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并指定该BI值对应的终端类型(category)。
为终端进行不同的分类,不同类型(category)的终端应用不同的BI值。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根据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确定应用的回退参数,如终端有URLLC业务时采用最小时延的回退参数,只有时延要求不高的业务时采用较大时延的回退参数。
还进一步提供了在多组BI参数时,使得随机接入资源时延均匀化的方案。
采用上述的各方案,容易看出,在随机接入失败后,能够有效发起后续随机接入过程,既保障低时延需求终端快速接入,又使得随机接入资源利用平均化,降低随机接入碰撞概率,从而最大化随机接入成功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2)

1.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回退指示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是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服务质量等级指示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无线接入网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并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9.一种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站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17.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用以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默认回退参数为0时,在最近的资源上发起随机接入;
其中,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时,是在基站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的不同随机接入资源上,根据终端类型在相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上发送随机接入请求Msg1。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基站预设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下,根据终端类型确定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对应的时间值后,根据该时间值发起随机接入。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发起随机接入时,是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的多个BI值中,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BI值发起随机接入。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基站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23.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是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24.如权利要求17至2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回退值门限;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
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接收基站向终端指示的接入因子;
发送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接入因子对BI值进行修正,其中,基站指示的接入因子在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时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25.一种随机接入回退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Msg1;
指示模块,用于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指示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在随机接入失败后重新发起随机接入。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对特定终端的默认回退参数为0,该特定终端为低时延用户类型终端或低时延业务类型终端。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是根据接收随机接入请求的随机接入资源为对应类型和需求的终端分配的,其中,预先为不同类型的终端分配不同的随机接入资源。
28.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接入回退指示中的BI参数在不同类型终端下对应不同的时间值。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所述BI值是根据终端的用户需求和/或终端类型确定的。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多个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是通过在MAC子头中携带该终端类型指示和该终端类型对应的BI参数,指示该终端的BI值的。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发送随机接入回退指示前,还包括:
对终端进行分类,并使不同类型终端应用不同的回退参数,包括:
根据以下内容之一或者其组合对终端进行分类:终端类型、终端用户业务的QCI需求、终端业务的QCI需求、该终端所属的网络、该终端业务所属的网络、该终端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该终端业务所属的RAN侧切片slice;和/或,
当终端具有多种业务时,将触发随机接入的业务需求作为当前终端需求并据此对终端进行分类。
32.如权利要求25至31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指示模块进一步用于在确定终端类型后,选择与该终端类型相对应的BI值,并通过在随机接入响应的回退指示中指示BI值进行随机接入回退指示时,进一步包括:
向终端指示回退值门限,终端在小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在大于所述回退值门限时采用非均匀分布算法计算重新进行随机接入的时刻;
或,向终端指示接入因子,终端时延需求越高所述接入因子指示的终端接入概率越大。
CN201710184460.8A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Active CN108633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460.8A CN108633106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KR1020197031344A KR102261171B1 (ko) 2017-03-24 2018-02-23 랜덤 액세스 백오프 후의 랜덤 액세스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및 랜덤 액세스 백오프를 지시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9552489A JP6823197B2 (ja) 2017-03-24 2018-02-23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バックオフ後の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および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バックオフを示す方法および装置
EP18771368.0A EP3606266B8 (en) 2017-03-24 2018-02-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and instruction after random access rollback
PCT/CN2018/077051 WO2018171376A1 (zh) 2017-03-24 2018-02-23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US16/496,926 US11363645B2 (en) 2017-03-24 2018-02-23 Method and device for random access and instruction after random access rollba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84460.8A CN108633106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33106A true CN108633106A (zh) 2018-10-09
CN108633106B CN108633106B (zh) 2019-09-17

Family

ID=63586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84460.8A Active CN108633106B (zh) 2017-03-24 2017-03-24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3645B2 (zh)
EP (1) EP3606266B8 (zh)
JP (1) JP6823197B2 (zh)
KR (1) KR102261171B1 (zh)
CN (1) CN108633106B (zh)
WO (1) WO201817137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4093A (zh) * 2019-01-29 2020-05-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CN111542067A (zh) * 2020-05-09 2020-08-14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5g网络中基于业务类型的干扰退避方法
CN112913319A (zh) * 2021-02-05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1190578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通信接入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002203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205223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5270A (zh) * 2021-04-02 2022-10-1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取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WO2023011082A1 (zh) * 2021-08-05 2023-02-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切片的随机接入回退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070679A1 (zh) * 2021-11-01 2023-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561806B (en) * 2017-01-05 2021-10-06 Tcl Communication Lt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ccessing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09392187B (zh) * 2017-08-11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接入网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828275A (zh) * 2017-09-29 2022-07-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配置方法及装置
US11533750B2 (en) * 2017-10-09 2022-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response techniques based o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s
EP3709750B1 (en) * 2017-11-14 2021-09-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tention-based random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KR20200135790A (ko) * 2018-03-22 2020-12-0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랜덤 접속을 위한 방법 및 단말기
CN110621079B (zh) * 2018-06-19 2021-04-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资源的选择方法及终端设备
US11399393B2 (en) * 2019-01-09 2022-07-26 Ofinno, Llc Random access backoff indicato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836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291822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回退时间通知方法和系统
WO2011160579A1 (zh) * 2010-06-21 2011-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CN102984806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回退控制参数的设置和更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7520B (zh) 2008-03-27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参数的更新方法及随机接入响应方法
CN101841923A (zh) * 2009-03-16 2010-09-22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随机存取程序的方法及其相关装置
KR101407091B1 (ko) 2010-04-28 2014-06-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접속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081379B (zh) * 2010-08-27 2016-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针对大型无线电接入网络的访问类禁止和退避控制的mac pdu信号传递和操作方法
CN102447546B (zh) 2010-09-30 2019-05-2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US9025455B2 (en) * 2011-04-26 2015-05-05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ized random access metho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collision resolution method
KR101961734B1 (ko) 2011-05-06 2019-03-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및 그 단말에서 백오프 시간 관리 방법
KR101967721B1 (ko) * 2011-08-10 2019-04-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확장 접속 차단 적용 방법 및 장치
US8917640B2 (en) * 2011-11-23 2014-12-2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ignals used for delay tolerant acces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167624B (zh) * 2011-12-14 2015-09-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认知无线电系统中的随机接入方法和设备
WO2013121892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mtc)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2862406A1 (en) * 2012-06-15 2015-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A2898648C (en) 2013-12-03 2018-01-16 Smart Energy Instruments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power system measur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1836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291822A (zh) * 2010-06-21 2011-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tc设备随机接入回退时间通知方法和系统
WO2011160579A1 (zh) * 2010-06-21 2011-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实现随机接入的系统
CN102984806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中回退控制参数的设置和更新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94093A (zh) * 2019-01-29 2020-05-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设备
WO2021190578A1 (zh) * 2020-03-25 2021-09-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通信接入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42067A (zh) * 2020-05-09 2020-08-14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5g网络中基于业务类型的干扰退避方法
CN111542067B (zh) * 2020-05-09 2022-11-29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5g网络中基于业务类型的干扰退避方法
WO2022002203A1 (zh) * 2020-07-03 2022-0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网络侧设备
JP7464760B2 (ja) 2020-07-03 2024-04-09 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方法、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機器
CN112913319B (zh) * 2021-02-05 2023-12-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913319A (zh) * 2021-02-05 2021-06-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165764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WO2022205223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5270A (zh) * 2021-04-02 2022-10-11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可读取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WO2023011082A1 (zh) * 2021-08-05 2023-02-09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接入网切片的随机接入回退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3070679A1 (zh) * 2021-11-01 2023-05-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通信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28582A1 (en) 2020-04-23
EP3606266B1 (en) 2021-09-29
CN108633106B (zh) 2019-09-17
KR102261171B1 (ko) 2021-06-03
JP2020515193A (ja) 2020-05-21
KR20190128233A (ko) 2019-11-15
WO2018171376A1 (zh) 2018-09-27
EP3606266A1 (en) 2020-02-05
EP3606266B8 (en) 2021-11-03
JP6823197B2 (ja) 2021-01-27
US11363645B2 (en) 2022-06-14
EP3606266A4 (en) 2020-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3106B (zh) 一种随机接入回退后的随机接入及指示方法、装置
JP7185697B2 (ja) 補助アップリンクによるアップリンクキャリア構成および選択
CN106686691B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rar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0791575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5101454B (zh) 一种mtc ue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11503643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CN108271275A (zh) 一种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36613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基站、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09962756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180027595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ndom access
CN107371273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8282901A (zh)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方法和装置
WO2019154272A1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5264983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811119A (zh)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307284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16183813A1 (zh) Mtc设备接入方法、基站和系统
CN110300455A (zh) 随机接入资源指示、随机接入方法、基站、终端及装置
CN109842954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03634915A (zh) 随机接入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92060B (zh) 多天线mimo场景下随机接入资源的配置与更新方法
CN110475338A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CN103369701B (zh) 一种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54817A1 (zh) 一种竞争资源、发送信号以及接收信号的方法、装置
CN107295693B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基站和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4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