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21731A -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21731A
CN108621731A CN201810586253.XA CN201810586253A CN108621731A CN 108621731 A CN108621731 A CN 108621731A CN 201810586253 A CN201810586253 A CN 201810586253A CN 108621731 A CN108621731 A CN 1086217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balance weight
suspension assembly
balance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62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21731B (zh
Inventor
侯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862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217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217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17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217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217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3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 B60G2204/4302Fittings, brackets or knuckles for fixing suspension arm on the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8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movement or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vehicle and to the end result to be achieved by the control action
    • B60G2800/20Stationary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悬架总成包括:基座、两个摆臂、平衡机构,每个所述摆臂均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平衡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个摆臂相对于所述平衡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平衡块,两个摆臂分别与所述平衡块可转动地配合。这样,通过设置平衡机构,使悬架左右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可以降低左右两侧的车轮相对悬架总成的跳动,以有效地抑制车辆侧倾,进而使车辆行驶稳定性更高。

Description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悬架总成连接在车轮与车身之间以用来传递动力,对车辆的操作稳定性、平顺性以及通过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车辆转向或者遇到坎坷路况时,车辆可能会出现侧倾甚至侧翻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悬架总成,所述悬架总成可以通过平衡机构平衡车身左右两侧的受力,以防止车辆侧倾。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悬架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架总成包括:基座、两个摆臂、平衡机构,每个所述摆臂均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平衡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个摆臂相对于所述平衡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平衡块,两个摆臂分别与所述平衡块可转动地配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摆臂将车轮反向跳动产生的力传递给平衡块,从而左右两侧车轮产生的反向跳动的力可以在平衡块的作用下相互抵消。也就是说,左侧车轮推动摆臂,以驱使平衡块向右摆动或向左摆动,右侧车轮对应地推动摆臂以使平衡块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进而左侧车轮驱使平衡块的力与右侧车轮驱使平衡块的力相互抵消。这样,通过设置平衡机构,使悬架左右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可以降低左右两侧的车轮相对悬架总成的跳动,以有效地抑制车辆侧倾,使车辆行驶稳定性更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摆臂适于推抵所述平衡块左右摆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与所述平衡机构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间接驱动所述平衡块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平衡支座、两个平衡臂,所述平衡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平衡块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平衡支座,两个所述平衡臂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平衡块,且两个所述平衡臂与所述平衡块枢转连接的枢转轴位于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平衡支座枢转连接的枢转轴的两侧,两个所述平衡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摆臂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臂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齿部,所述摆臂具有与所述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完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支座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基座具有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贯通至侧部的避让槽孔,所述摆臂从所述基座的侧部伸入所述避让槽孔内以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平衡臂的第一齿部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伸入所述避让槽孔内以与所述摆臂的第二齿部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支座包括底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平行设置,所述平衡块夹设在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所述平衡块的中部通过枢转销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所述平衡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衡臂枢转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臂为三角形且具有对应位于顶角处的第一至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且所述第三安装部适于与所述平衡机构配合。
可选地,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枢转轴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枢转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枢转轴、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基座的枢转轴互相平行。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悬架总成,所述车体具有副车架,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副车架或者所述基座形成为所述车体的副车架。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摆臂以及平衡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平衡块、平衡臂以枢转销轴的配合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基座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摆臂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第一齿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第二齿部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平衡臂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平衡支座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的枢转销轴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悬架总成100,
基座10,避让槽孔11,
摆臂20,第一安装部21,第二安装部22,第三安装部23,第二齿部231,
平衡机构30,平衡块31,平衡支座32,底板321,第一竖板322,第二竖板323,平衡臂33,第一齿部331,枢转销轴34,
枢转轴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单元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单元。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至图13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100。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悬架总成100包括:基座10、两个摆臂20、平衡机构30,每个摆臂20均可枢转地连接于基座10,平衡机构30安装于基座10,两个摆臂20相对于平衡机构30对称分布,平衡机构30包括可转动的平衡块31,两个摆臂20分别与平衡块31可转动地配合。
具体而言,平衡机构30的至少部分与基座10固定连接,两个摆臂20分别连接在基座10的左右两侧以分别与左侧车轮以及右侧车轮连接,且两个摆臂20的另一端可以带动平衡块31摆动。
需要说明的是,车辆转弯或者路况较差时,会导致车辆的侧倾,而车轮会出现反向跳动,且左右两侧车轮发生反向跳动时所传递的力的方向是相反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悬架总成100,摆臂20将车轮反向跳动产生的力传递给平衡块31,从而左右两侧车轮产生的反向跳动的力可以在平衡块31的作用下相互抵消。也就是说,左侧车轮推动摆臂20,以驱使平衡块31向右摆动或向左摆动,右侧车轮对应地推动摆臂20以使平衡块31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进而左侧车轮驱使平衡块31的力与右侧车轮驱使平衡块31的力相互抵消。这样,通过设置平衡机构30,使悬架左右两侧的受力更加均匀,可以降低左右两侧的车轮相对悬架总成100的跳动,以有效地抑制车辆侧倾,使车辆行驶稳定性更高。
在图3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摆臂20适于推抵平衡块31左右摆动。可以理解的是,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两个摆臂20会在车轮的作用下相对基座10上下摆动,进而上下摆动的摆臂20间接作用在平衡块31上,以使平衡块31可以相对基座10左右摆动,从而有效地抵消左右两侧车轮的反向跳动,以降低摆臂20的摆动以及窜动,进而使悬架总成100的工作稳定性更高,对动力传递更加平稳
如图4所示,摆臂20与平衡机构30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间接驱动平衡块31运动。换言之,摆臂20与平衡机构30通过齿轮传动以将摆臂20的上下摆动转换成平衡块31的左右摆动。这样,不仅齿轮传动的传动比稳定,啮合效果好,使摆臂20与平衡机构30之间的传动更加稳定、可靠,而且齿轮传动的摆臂20与平衡机构30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如图5、图6、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平衡机构30还包括:平衡支座32、两个平衡臂33,平衡支座32固定连接于基座10,平衡块31可枢转地连接于平衡支座32,两个平衡臂33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平衡块31,且两个平衡臂33与平衡块31枢转连接的枢转轴a位于平衡块31与平衡支座32枢转连接的枢转轴a的两侧,两个平衡臂33的第二端与摆臂20配合。
具体而言,平衡支座32上设置有与其枢转连接的平衡块31,两个平衡臂33的第一端分别与平衡块31枢转连接,且两个平衡臂33的第一端在平衡块31上相对设置,两个平衡臂33的第二端分别伸入到避让槽孔11内,以与摆臂20传动配合。这样,不仅在平衡臂33推动平衡块31时,平衡块31可以相对平衡支座32转动,以使平衡机构30具有较好的抵消效果,而且平衡臂33与平衡块31枢转连接,使平衡机构30的结构更加合理,可以避免平衡机构30上各部件之间的干涉。
如图9和图10所示,平衡臂33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齿部331,摆臂20具有与第一齿部331相啮合的第二齿部231,第一齿部331和第二齿部231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完全齿轮。这样,在第一齿部331与第二齿部231啮合可以实现平稳传动的前提下,使第一齿部331与第二齿部231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完全齿轮,有效地降低了平衡臂33与摆臂20啮合传动区域的空间占用,从而降低了平衡臂33与摆臂20在基座10上的布置难度,提高平衡臂33与摆臂20的工作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摆臂20为三角形且具有对应位于顶角处的第一至第三安装部23,第一安装部21用于与车轮连接,第二安装部22与基座10枢转连接,第三安装部23与基座10枢转连接且第三安装部23适于与平衡机构30配合。
也就是说,三角形的摆臂20的三个顶角分别形成为第一安装部21、第二安装部22以及第三安装部23,第二安装部22与第三安装部23邻近设置,且两者均用于与基座10连接,第一安装部21形成在摆臂20远离基座10的顶角上,并与车轮连接。这样,不仅三角形的摆臂20使悬架总成100的结构强度以及结构稳定性更高,而且基座10与摆臂20通过第二安装部22以及第三安装部23连接,使基座10与摆臂20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安装部21、第二安装部22以及第三安装部23均可以形成为安装套筒或者形成为衬套,并通过穿过相应安装套筒或者衬套的螺栓或者销轴与基座10或者车轮连接,以在保证悬架总成100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安装套筒或者衬套吸收振动,以使悬架总成100的抵抗振动的能力更好。
如图1、图7以及图8所示,平衡支座32设置在基座10的上表面,摆臂20位于基座10的侧面,基座10具有从基座10的上表面贯通至侧部的避让槽孔11,摆臂20从基座10的侧部伸入避让槽孔11内以与基座10枢转连接,平衡臂33的第一齿部331从基座10的上表面伸入避让槽孔11内以与摆臂20的第二齿部231相啮合。
具体而言,基座10为中空结构,且基座10的上表面上具有避让槽孔11,摆臂20的第二安装部22与第三安装部23伸入到基座10内以与基座10枢转连接,第三安装部23上的第二齿部231伸入到基座10内并与由避让槽孔11上方伸入到基座10内的平衡臂33的第一齿部331啮合传动。这样,通过设置避让槽孔11可以避免平衡臂33以及摆臂20与基座10干涉,而且使平衡机构30以及摆臂20在悬架上的位置更加合理,以使悬架总成100在满足离地间隙以及通过性要求的前提下,结构更加稳定。
在图12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平衡支座32包括底板321、第一竖板322和第二竖板323,第一竖板322和第二竖板323连接在底板321上且平行设置,平衡块31夹设在第一竖板322和第二竖板323之间,平衡块31的中部通过枢转销轴34可枢转地连接于第一竖板322和第二竖板323,平衡块3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衡臂33枢转连接。
具体而言,底板321与基座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底板321上方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竖板322以及第二竖板323,第一竖板322以及第二竖板323均具有安装孔,枢转销轴34依次穿过第一竖板322的安装孔、平衡块31以及第二竖板323的安装孔以使平衡块31枢转连接于平衡支座32,且平衡块31的两端分别与平衡臂33枢转连接。
由此,不仅使平衡块31在两个平衡臂33的作用下可以以枢转销轴34为旋转中心转动,以有效地抵消左右车轮之间的作用力,而且通过底板321、第一竖板322以及第二竖板323的设置,使基座10与平衡机构30的连接更加紧固、可靠,并通过第一竖板322以及第二竖板323对平衡臂33进行轴向限位,以使平衡机构30的工作稳定性更高,工作噪声更小。
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安装部22的枢转轴a与第三安装部23的枢转轴a互相垂直,第二安装部22的枢转轴a、平衡块31与基座10的枢转轴a互相平行。这样,第二安装部22的枢转轴a与基座10在上下方向上连接,第三安装部23的枢转轴a与基座10在前后方向上连接,以使摆臂20与基座10的连接更加稳定,且第一安装部21的枢转轴a与第二安装部22的枢转轴a平行设置,第三安装部23的枢转轴a与第二安装部22的枢转轴a互相垂直,以使摆臂20以及基座10上的受力分布更加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与车辆的前后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相一致。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悬架总成100,车体具有副车架,基座10连接于车体的副车架或者基座10形成为车体的副车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悬架总成100,以通过摆臂20以及平衡机构30的传动配合,在车辆的行使过程中,缓冲并削减左右车轮的反跳运动,平衡左右两侧车轮的受力,以抑制车辆的侧倾,进而在满足车辆的平顺性以及通过性的前提下,使车辆的操作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更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两个摆臂,每个所述摆臂均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基座;以及
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安装于所述基座,两个摆臂相对于所述平衡机构对称分布,所述平衡机构包括可转动的平衡块,两个摆臂分别与所述平衡块可转动地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摆臂适于推抵所述平衡块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与所述平衡机构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间接驱动所述平衡块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机构还包括:
平衡支座,所述平衡支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所述平衡块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平衡支座;
两个平衡臂,两个所述平衡臂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平衡块,且两个所述平衡臂与所述平衡块枢转连接的枢转轴位于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平衡支座枢转连接的枢转轴的两侧,两个所述平衡臂的第二端与所述摆臂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臂的第二端设有第一齿部,所述摆臂具有与所述第一齿部相啮合的第二齿部,所述第一齿部和所述第二齿部中的至少一个为不完全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支座设置在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所述摆臂位于所述基座的侧面,所述基座具有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贯通至侧部的避让槽孔,所述摆臂从所述基座的侧部伸入所述避让槽孔内以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平衡臂的第一齿部从所述基座的上表面伸入所述避让槽孔内以与所述摆臂的第二齿部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支座包括底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连接在所述底板上且平行设置,所述平衡块夹设在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之间,所述平衡块的中部通过枢转销轴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一竖板和所述第二竖板,所述平衡块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平衡臂枢转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为三角形且具有对应位于顶角处的第一至第三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基座枢转连接且所述第三安装部适于与所述平衡机构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枢转轴与所述第三安装部的枢转轴互相垂直,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枢转轴、所述平衡块与所述基座的枢转轴互相平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具有副车架;以及
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悬架总成,所述基座连接于所述车体的副车架或者所述基座形成为所述车体的副车架。
CN201810586253.XA 2018-06-08 2018-06-08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086217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6253.XA CN108621731B (zh) 2018-06-08 2018-06-08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6253.XA CN108621731B (zh) 2018-06-08 2018-06-08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1731A true CN108621731A (zh) 2018-10-09
CN108621731B CN108621731B (zh) 2021-07-16

Family

ID=63691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6253.XA Active CN108621731B (zh) 2018-06-08 2018-06-08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2173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3595A (zh) * 2020-12-15 2022-06-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轮毂托架构造
CN114633595B (zh) * 2020-12-15 2024-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轮毂托架构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30611B2 (de) * 1964-10-27 1973-05-24 Daimler Benz Ag, 7000 Stuttgart Radaufhaengung der angetriebenen hinterraeder von kraftfahrzeugen
KR100887932B1 (ko) * 2007-09-14 2009-03-12 오형택 차체 수평 유지장치
CN103568773A (zh) * 2013-11-19 2014-02-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稳定杆装置
CN107719060A (zh) * 2016-08-10 2018-02-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抗侧倾系统和相关方法
CN107953938A (zh) * 2017-12-01 2018-04-24 北京履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三点固定连接行走箱体的摇臂式悬架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530611B2 (de) * 1964-10-27 1973-05-24 Daimler Benz Ag, 7000 Stuttgart Radaufhaengung der angetriebenen hinterraeder von kraftfahrzeugen
KR100887932B1 (ko) * 2007-09-14 2009-03-12 오형택 차체 수평 유지장치
CN103568773A (zh) * 2013-11-19 2014-02-1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稳定杆装置
CN107719060A (zh) * 2016-08-10 2018-02-2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抗侧倾系统和相关方法
CN107953938A (zh) * 2017-12-01 2018-04-24 北京履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三点固定连接行走箱体的摇臂式悬架机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33595A (zh) * 2020-12-15 2022-06-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轮毂托架构造
CN114633595B (zh) * 2020-12-15 2024-05-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轮毂托架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21731B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9582B2 (ja) インホイールドライブユニットの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EP2129537B1 (en) Suspension device for a wheel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a wheel
KR101115069B1 (ko) 차량 서스펜션 장치
CN101583506B (zh) 车辆的主动悬挂组件
CN103121387B (zh) 麦弗逊空气悬架及其装配方法
JP6932574B2 (ja) アクスル・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22503769A (ja) 2つの後輪を備える乗用サドル付き自動車
CN104989758B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螺旋弹簧、独立悬架总成及汽车
CN108621731A (zh) 悬架总成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617899U (zh) 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
CN110920758A (zh) 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
CN105015299B (zh) 用于汽车悬架的弹簧支座、独立悬架总成及汽车
CN108583191A (zh) 一种实现车身主动平衡的车桥组件
CN113428222A (zh) 一种应用于独立悬架的断开式刚性主销结构
CN104786769B (zh) 机动车辆用车轮悬架
CN220656378U (zh) 前驱动组件及模型车
JP2017506600A (ja) 改善した連結器を有する連結可能な自動車
JP3104581B2 (ja) 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
JP2014008784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15153757U (zh) 一种平衡悬架机构及车辆
CN217835816U (zh) 卡车驾驶室后悬置装置及其卡车
CN211195762U (zh) 一种汽车的悬架及汽车
CN110936778B (zh) 机动车前轮可正立跳动的独立悬架机构及转向机构
JPH0958236A (ja) 車両のリヤ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09336488U (zh) 变速箱悬置定位架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