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7672A -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17672A
CN108617672A CN201810618067.XA CN201810618067A CN108617672A CN 108617672 A CN108617672 A CN 108617672A CN 201810618067 A CN201810618067 A CN 201810618067A CN 108617672 A CN108617672 A CN 108617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mikania micrantha
prevention
mikania
bentaz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806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雪
黄文良
陈少东
王旭光
王彰九
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LV GARDE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LV GARD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LV GARD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LV GARD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806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1767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617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176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7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8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nitrogen atoms and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ring hetero atoms six-membered rings with three ring hetero at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sulfur atom bound to a hetero atom
    • A01N41/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sulfur atom bound to a hetero atom containing a sulfur-to-oxygen double bond
    • A01N41/04Sulfonic aci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01N41/06Sulfonic acid amid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包括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所述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组合物总量的20‑30%。其中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比为14‑20:6‑10。还包括助溶剂,所述助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组合物总质量的3‑5%,所述助溶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分散剂和增稠剂,所述烷基苯磺酸盐、所述分散剂和所述增稠剂的质量配比为1:1:2‑1:1:4。本发明对薇甘菊杀灭效果显著,对乔灌木产生的药害小。该组合物的应用弥补了市面上防治薇甘菊药剂的缺陷,生态安全性能更高,适用范围可包括林地、耕地等薇甘菊危害程度大的区域。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害植物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有害藤本植物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是菊科假泽兰属(Mikania Willd.)多年生草质藤本,原产于热带美洲。薇甘菊喜肥沃、湿润的土壤,在光照充足更易生长,通过攀援、缠绕、覆盖其它植物,争夺阳光,并且大量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对其它植物生长构成威胁,使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显降低。据统计,截至2009年在广东省惠州市薇甘菊面积已达到18553hm2,2010年薇甘菊在深圳在福田区的发生总面积为562.13hm2;2013年薇甘菊在广西分布面积约582.61hm2
常用防除薇甘菊的药剂包括紫薇清、森草净、百草枯、灭薇净、草甘膦等。森草净浓度为100-1000g·hm-2之间可以有效控制薇甘菊。喷施森草净2月后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在土壤中的残效量多,持续时间长,易对蔬菜等作物产生药害等问题及对土壤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而使用2,4-D-钠盐、2,4-D丁酯两种苯氧羧酸类化学药剂对薇甘菊有极好的灭除活性,但使用苯氧羧酸类化学药剂效果持续时间短,薇甘菊易复发。使用400~600倍液灭薇净(18%2,4-D微乳剂)防治薇甘菊,第一年控制效果达90%以上,第二年薇甘菊恢复生长。施用紫薇清来防治非耕地生长的薇甘菊,发现使用紫薇清1200ml·hm-2、1500ml·hm-2、2000ml·hm-2的防除效果优于草甘膦6000ml·hm-2,浓度为1200ml·hm-2浓度的紫薇清90d的防治效果可达100%,但是喷施紫薇清后薇甘菊盖度第二年恢复15%以上。
目前,适用于薇甘菊防治的药剂存在一定缺陷,最主要的缺陷是杀灭薇甘菊第二年和第三年易复发,持续性差;其次是薇甘菊容易形成抗药性,具有广谱性,甚至有些化学药剂对乔灌木、蔬菜等作物影响较大,药剂进入土壤后的在土壤中的半衰期长,影响生态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包括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所述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组合物总量的20-30%。
作为上述组合物的优选,所述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比为14-20:6-10。
本发明组合物还包括助溶剂,所述助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组合物总质量的3-5%。
具体地,所述助溶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分散剂和增稠剂,所述烷基苯磺酸盐、所述分散剂和所述增稠剂的质量配比为1:1:2-1:1:4。
进一步地,所述分散剂为烷基胺基牛磺酸盐、聚梭酸盐、亚甲基双奈磺酸盐、梭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盐或聚丙烯酸钠。
进一步地,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酞胺或聚丙烯酸钠。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对薇甘菊杀灭效果显著,对乔灌木产生的药害小。该组合物的应用弥补了市售薇甘菊防治药剂的缺陷,生态安全性能更高,适用范围包括林地、耕地等薇甘菊危害程度大的区域。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具体的应用是在薇甘菊开花期之前,将所述组合物与粘稠剂混合,然后再加兑清水,形成悬浮剂使用。
具体地,所述粘稠剂为洗衣粉或洗洁精。
本发明组合物具体应用时,其化学药剂有效成分在1000-1500ml·hm-2的剂量下,90天后对薇甘菊杀灭率为100%,且第2、3年薇甘菊恢复率低于8%。
附图说明
图1A-图1B分别为本发明实例1在深圳市某保护区防治薇甘菊90天的防治效果对比图;
图2A-图2B分别为本发明实例2在深圳市某保护区防治薇甘菊90天的防治效果对比图;
图3A-图3B分别为本发明实例3在深圳市某公园防治薇甘菊90天的防治效果对比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包括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所述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百分比为组合物总量的20-30%,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之间的质量比为14-20:6-10。
其中,所述的苯达松是一种触杀性除草剂,通过叶面接触而起作用,可阻止薇甘菊的光合作用,使薇甘菊茎叶缺乏能量而迅速枯死。可选用3-异丙基-2,1,3-苯并噻二嗪-4-酮-2,2-二氧化物水剂苯达松。
所述的氟磺胺草醚是一种高效、选择性除草剂,可选用纯度为95%的粒剂,具体为5-(2-氯-4-三氟甲基苯氧基)-N-甲磺酰-2-硝基苯甲酰胺,可通过叶部吸收,破坏光合作用,在薇甘菊萌发后施用可有效防除一年生阔叶。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中,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两者都是通过阻止薇甘菊茎叶光合作用防除薇甘菊,具有协同作用,而氯氨吡啶酸属合成激素型除草剂,改变植物生长代谢达到控制薇甘菊的目的,主要通过茎叶和根迅速吸收,在敏感植物体内,刺激细胞伸长和衰老,尤其在分生组织区表现明显,最终引起薇甘菊生长停滞并迅速死亡。进一步地,本发明选用的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防治薇甘菊,毒性相对较低,可以减少施用后对周边植物以及对土壤的损害,有利于保证后续植物的生长,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本发明组合物还包括助溶剂,所述的助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组合物总质量的3-5%。
所述的助溶剂是有烷基苯磺酸盐、分散剂、增稠剂组成,三者的质量配比为1:1:2-1:1:4。
其中烷基苯磺酸盐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R-C6H4-SO3M基团,应用范围广、产量大。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对水解稳定,溶解度好,易于配制液体产品,还有生物降解性能,是一种较佳的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分散剂选用烷基胺基牛磺酸盐、聚梭酸盐、亚甲基双奈磺酸盐、梭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盐或聚丙烯酸钠,具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性质,其胶体具有较佳的保护作用、成膜性、粘结性、吸湿性、增溶或凝聚作用,以及优异的溶解性能及生理相容性。
所述增稠剂选用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酞胺或聚丙烯酸钠,优选黄原胶,其是由玉米淀粉所制造的白色或浅黄色的粉末,具有优良的增稠性、悬浮性、乳化性和水溶性,并具有良好的热、酸碱稳定性,对环境无害。
所述粘稠剂选用洗衣粉或洗洁精,其主要成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可溶、乳化、浸透等功能,能够较好的将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有效成分渗透于薇甘菊植物叶面,以增加其对组合物的吸收率。
本发明针对薇甘菊生长特点,提供的组合物选用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作为有效成分,两者优势互补,协同作用,有效阻止薇甘菊叶面的光合作用,同时佐以助溶剂,可增加上述有效成分的溶解度,有利于增加薇甘菊叶面对组合物的粘附和吸收,可使薇甘菊迅速枯萎或坏死,提高薇甘菊的杀灭效果。由于主要是通过薇甘菊叶面和茎部的吸收而杀灭,故土壤对药物的吸收少,薇甘菊产生的抗药性较小,药效持续时间长达2年以上。且单位面积用量低,对乔灌木影响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组合物可适用于边坡、果园、公园林地等非耕地区域,施药区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和蔬菜种植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的应用。
具体可应用在薇甘菊开花期之前,将上述本发明组合物与少量粘稠剂混合,然后加兑清水,制成悬浮剂使用。
其中所述的粘稠剂可采用普通的洗衣粉或洗洁精,其主要成分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可溶、乳化、浸透等功能,可进一步将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有效成分均匀地黏附或/和渗透于薇甘菊植物叶面,以增加其对组合物的吸收率,从而大大减少了药剂的流失,既可以增加杀灭效果,又可尽量减少组合物在土壤中的残留。
使用时可采用高压机动喷雾机、喷雾喷粉机等设备。高压机动喷雾机射程远,喷施效率高,易作用于薇甘菊茎部和叶,可用于公路旁、林缘、丢荒地等交通方便地段的成片薇甘菊防治。对零星分布区薇甘菊防治或防治试验可采用喷雾喷粉机或手动喷雾器防治,应保证喷施药剂较均匀。
本发明组合物使用范围:适用于薇甘菊大面积覆盖的林地。使用量:化学药剂的剂量为1000-1500ml·hm-2,兑水600L-1000L。在1000-1500ml·hm-2的剂量下,90天后对薇甘菊杀灭率为100%,且第2、3年薇甘菊恢复率低于8%。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按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原料:苯达松14%,氟磺胺草醚7%,烷基苯磺酸盐1%、木质素磺酸盐1%、黄原胶2%,乙二醇5%;
然后加水至100%,混合搅拌后制成悬浮剂。
施用时,选在薇甘菊开花期之前,将上述悬浮剂按照1000-1500ml/hm2,兑水600L-1000L的量喷施于薇甘菊植物叶面上,喷施一次。
图1A为深圳市某保护区生长有薇甘菊植物图片,施用本发明实施例1悬浮剂90天后,由图1B可以看到,该区域薇甘菊基本已枯萎,由此可以看到,对薇甘菊杀灭率为100%,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而对周边的对乔灌木影响小,安全性较高。
实施例2:
按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原料:苯达松20%,氟磺胺草醚10%,烷基苯磺酸盐0.5%、烷基胺基牛磺酸盐0.5%、聚乙烯吡咯烷酮2%,丙三醇5%;
然后加水至100%,混合搅拌后制成悬浮剂。
施用时,选在薇甘菊开花期之前,将将上述悬浮剂按照1000-1500ml/hm2,加100g洗衣粉,再兑水600L-1000L,喷施于薇甘菊植物叶面上,喷施一次。
图2A为深圳市另一保护区生长有薇甘菊植物图片,施用本发明实施例2悬浮剂90天后,由图2B可以看到,该区域薇甘菊基本已枯萎,由此可以看到,对薇甘菊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实施例3:
按下列重量百分比配比原料:化学药剂的各组成成分为:苯达松17%,氟磺胺草醚8%,烷基苯磺酸盐1%、聚乙烯吡咯烷酮1%、甲基纤维素2%,丙三醇5%,加水至100%。
然后加水至100%,混合搅拌后制成悬浮剂。
施用时,选在薇甘菊开花期之前,将上述悬浮剂按照1000-1500ml/hm2,加100g洗洁精,再兑水600L-1000L,喷施于薇甘菊植物叶面上,喷施一次。
图3A为深圳市某一公园生长有薇甘菊植物图片,施用本发明实施例3悬浮剂90天后,由图3B可以看到,该区域薇甘菊大部分已枯萎,由此可以看到,对薇甘菊具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及附图所示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之部分,并不能以此局限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髓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所述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组合物总量的20-3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达松和氟磺胺草醚的质量比为14-20:6-1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助溶剂,所述助溶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组合物总质量的3-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溶剂包括烷基苯磺酸盐、分散剂和增稠剂,所述烷基磺酸盐、所述分散剂和所述增稠剂的质量配比为1:1:2-1: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烷基胺基牛磺酸盐、聚梭酸盐、亚甲基双奈磺酸盐、梭甲基纤维素、三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盐或聚丙烯酸钠。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为黄原胶、阿拉伯胶、甲基纤维素、丙烯酸钠、海藻酸钠、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酞胺或聚丙烯酸钠。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薇甘菊开花期之前,将所述组合物与粘稠剂混合,然后再加兑清水,形成悬浮剂使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稠剂为洗衣粉或洗洁精。
CN201810618067.XA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086176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8067.XA CN108617672A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8067.XA CN108617672A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17672A true CN108617672A (zh) 2018-10-09

Family

ID=6369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8067.XA Pending CN108617672A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1767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57248A (zh) * 2019-03-25 2019-05-17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组合外源激素抑制薇甘菊开花的方法
CN109769847A (zh) * 2019-03-06 2019-05-21 深圳市绿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药剂和应用
CN111066543A (zh) * 2019-12-29 2020-04-28 海南万钦森林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薇甘菊化学防治用施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无: "农药登记证号PD20090504", 《中国农药信息网》 *
郭成林等: "30种除草剂对豚草和薇甘菊的防效初步评价", 《植物保护》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9847A (zh) * 2019-03-06 2019-05-21 深圳市绿九洲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药剂和应用
CN109757248A (zh) * 2019-03-25 2019-05-17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组合外源激素抑制薇甘菊开花的方法
CN109757248B (zh) * 2019-03-25 2021-06-01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组合外源激素抑制薇甘菊开花的方法
CN111066543A (zh) * 2019-12-29 2020-04-28 海南万钦森林病虫害防治有限公司 一种薇甘菊化学防治用施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17672A (zh) 一种防治薇甘菊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PL159168B1 (pl) Srodek grzybobójczy PL PL
CN104628481A (zh) 一种防除猕猴桃溃疡病的肥药组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86054A (zh) 杂草生长干扰素及其制备方法
Vinha et al. Leaf-cutting ants in commercial forest plantations of Brazil: Biological aspects and control methods
CN105519546A (zh) 一种包括苯唑草酮与异丙甲草胺的混合除草剂及其应用
CN105399565A (zh) 一种玉米多功能悬浮种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US9585383B2 (en) Methods of reducing phytotoxicity of a pesticide
CN101715785B (zh) 紫茎泽兰专用生长抑制剂
CN109042667A (zh) 一种防治乡土有害藤本植物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US20060258535A1 (en) Method of using sodium carbonate peroxyhydrate as an herbicide
CA2837525A1 (en) 2-chloroethylphosphonic acid and lanolin composition effective in the control of parasitic or hemiparasitic plants on host plants
CN105211093A (zh) 一种新型混合除草剂
CN104430418A (zh) 防治蚧壳虫的组合物和方法
CN114668002B (zh) 一种用于灭除小麦田中雀麦的除草剂增效助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JPS5826884B2 (ja) 芝生用除草剤
KR101839727B1 (ko) 골프장 그린에 사용가능한 친환경 제초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잔디 생육환경 개선방법
TW201914427A (zh) 除草劑、除草劑用助劑及其製備方法、使用方法
CN107047640A (zh) 抗虫除草剂
CN107864991A (zh) 一种花园长效除草剂
EA003207B1 (ru) Синергические фунгицидные композиции
US20040121026A1 (en) Non-toxic composition for the control of epiphytic weeds
CN103583552A (zh) 一种用于防治稻飞虱的组合物
JP2021127297A (ja) 除草用液状組成物
CN108887046A (zh) 一种树木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