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13344A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613344A CN108613344A CN201810548395.7A CN201810548395A CN108613344A CN 108613344 A CN108613344 A CN 108613344A CN 201810548395 A CN201810548395 A CN 201810548395A CN 108613344 A CN108613344 A CN 1086133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probe
- support
- bottom plate
- variant part
- probe hol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 Measuring Leads Or Pro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包括卡接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定位部、安装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卡接组件连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变形部和卡接部,通过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致使所述卡接组件与翅片式换热器的固定;所述定位部固定使得所述变形部保持变形状态,保证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稳定连接;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卡接组件上,所述安装部用于放置温控探头;本发明中的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结构设置,便于所述温控探头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连接状态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保证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翅片换热器之间的卡接强度,避免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在受力时不宜变形脱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及相似产品主要采用翅片式换热器,此类产品需要将环境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翅片式换热器表面以此保证环境温度测量的准确性,环境温度传感器脱落将影响整机运行以及产品质量。目前环境温度传感器普遍采用以下方式固定,将环境温度传感器的温控探头固定于塑料支架内,再在塑料支架上设置异形卡爪,异形卡爪利用塑料可受力变形特性直接套接在翅片式换热器的铜管上,以实现环境温度温控探头及其塑料支架固定于翅片式换热器侧面的目的。
但现有这种温控探头支架的固定方式因考虑到支架安装和拆卸的方便,卡爪在安装行程中的变形量不能过大;同时为保证支架与翅片换热器铜管间的卡接强度,需要增加卡爪材料的硬度以保证卡爪在受力时不宜变形脱落;这就导致现有温控探头支架无法同时保证稳定的固定状态和便捷的安装拆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温控探头支架,以解决现有温控探头支架无法同时保证稳定的固定状态和便捷的安装拆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包括卡接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定位部、安装部,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卡接组件连接,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变形部和卡接部,通过所述变形部的变形致使所述卡接组件与翅片式换热器的固定;所述定位部固定使得所述变形部保持变形状态,保证所述卡接组件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稳定连接;所述安装部设置在所述卡接组件上,所述安装部用于放置温控探头。
较佳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卡爪本体,对称设置的所述卡爪本体通过所述变形部连接,所述卡爪本体上均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所述卡接部。
较佳的,所述变形部靠近所述定位部的端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定位部在靠近所述变形部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槽口,所述弧形面和所述弧形槽口形成所述安装部。
较佳的,所述定位部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卡爪本体上,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卡块,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卡槽,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位置,可致使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槽配合。
较佳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盒体,所述安装部和所述定位部设置在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包括盖板和底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活动连接,且所述盖板可绕所述连接位置处自由转动以实现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开闭。
较佳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槽体,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对应设置,当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和所述第二槽体配合形成所述安装部。
较佳的,所述卡接组件包括支撑部和活动部,所述支撑部固定在所述盒体的端面,所述支撑部内部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部设置在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部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孔并伸出所述底板的端面,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变形部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活动部移动时,所述变形部产生弹性形变形。
较佳的,所述变形部包括折叠部,所述折叠部上设置有连接端,所述折叠部通过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滑动部、所述活动槽及相邻的所述折叠部连接。
较佳的,所述支撑部设置为对称设置的变形爪,所述变形爪之间形成所述活动槽,所述变形部设置为人字形结构,所述变形部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部、所述变形爪连接,所述变形部与所述变形爪连接处设置为对称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变形爪端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结构设置,便于所述温控探头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连接状态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保证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翅片换热器之间的卡接强度,避免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在受力时不宜变形脱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以解决现有温控探头支架无法同时保证稳定的固定状态和便捷的安装拆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空调包括所述温控探头支架。
所述空调与上述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的正视图;
图2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二立体结构的后视图;
图3为所述定位部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正视图;
图4为所述定位部实施例二的局部结构后视图;
图5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二活动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图6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二固定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图7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三活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8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三固定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9为所述卡爪本体实施例三活动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所述卡爪本体实施例三固定状态下的结构后视图;
图11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三活动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图12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三固定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图13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四活动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4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四固定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5为所述卡爪本体实施例四活动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
图16为所述卡爪本体实施例四固定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
图17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四活动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图18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实施例四固定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卡接组件;2-定位部;3-安装部;4-盒体;5-换热器翅片;6-铜管;11-变形部;12-卡接部;13-卡爪本体;14-支撑部;15-通孔;16-活动槽;17-活动部;18-滑动部;21-第一支架;22-第二支架;23-立板;24-加强板;25-限位块;26-卡块;27-卡槽;41-盖板;42-底板;43-第一槽体;44-第二槽体;45-贯通孔;46-定位槽;111-折叠部;112-连接端;113-折叠槽;114-第一连接段;115-第二连接段;141-变形爪;161-导向段;162-渐变段;261-卡舌;262-支撑板;431-筋板件;432-固定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包括卡接组件1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定位部2和安装部3,所述定位部2和所述卡接组件1连接,且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变形部11和卡接部12,通过所述变形部11的变形致使所述卡接部12的移动以实现所述卡接组件1与翅片式换热器的固定;所述定位部2保证所述变形部11的变形状态,保证所述卡接部12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稳定连接;所述安装部3设置在所述卡接组件1上,所述安装部3用于放置温控探头。
在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上安装所述温控探头后,使用者对所述卡接组件1施加外力造成所述卡接组件1的机械运动且所述机械运动传递至所述变形部11位置以使所述变形部11发生可控性的弹性形变,以代替现有技术中所述异形卡爪的弹性形变结构。所述温控探头支架设有所述定位部2,防止所述变形部11在发生形变后受力恢复从而造成所述卡接部12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卡接失效。在人为解除所述定位部2的定位锁定时,所述变形部11可恢复为原有状态,便于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拆卸。
具有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空调,在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可拆卸式结构设置下,便于所述温控探头与所述换热器之间连接状态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可保证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翅片换热器之间的卡接强度,避免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在受力时不宜变形脱落;即具有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空调可同时保证所述温控探头与所述换热器之间稳定的固定状态和便捷的安装拆卸。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立体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立体结构的后视图。
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卡爪本体13,所述卡爪本体13通过所述变形部11连接,所述卡爪本体13均设置有支撑部14,所述支撑部14设置有所述卡接部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12设置为弧形卡接槽。
在对称设置的所述卡爪本体13上设置有所述卡接部12,通过所述变形部11的弹性形变致使两个所述卡爪本体13上的所述卡接部12之间的距离尺寸发生改变,且当所述卡爪本体13上的所述卡接部12分别卡接在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上相邻的铜管6上时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处于固定状态。
所述安装部3设置在所述定位部2和所述支撑部14之间,较佳的,所述安装部3设置在所述变形部11位置处。所述变形部11靠近所述定位部2的一端面设置为弧形面,对应的,所述定位部2在靠近所述变形部11位置处设置弧形槽口,所述弧形面和所述弧形槽口形成所述安装部3,所述温控探头可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内。
所述定位部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卡爪本体13上,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对应设置,所述弧形槽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上;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相对运动过程中,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上所述弧形槽口之间可形成敞开部;具体的,当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敞开部闭合,所述温控探头固定在所述安装部3内;当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处于分离状态时,所述敞开部打开,所述温控探头可通过所述敞开部放入所述安装部3内或从所述安装部3内取出。
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均设置若干平行设置的立板23,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上的相邻所述立板23之间均设置有加强板24,所述加强板24与所述立板23连接且与连接的所述立板23垂直设置。所述加强板24相切于所述弧形槽口设置,致使所述弧形槽口固定所述温控探头时,所述加强板24与所述温控探头接触连接,从而对所述温控探头实现限位固定效果。所述加强板24同时增加所述立板23的结构强度,避免所述变形部11弹性变形降低所述立板23的结构强度。
所述加强板24上设置有限位块25,所述限位块25用于固定所述温控探头,提高所述温控探头在所述安装部3内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所述限位块25交错设置,避免在所述变形部11产生弹性变形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上的所述限位块25相互发生碰撞干涉。所述限位块25靠近所述安装部3的端面优选设置为弧形面,保证所述限位块25和所述温控探头接触时为面接触,提高所述限位块25对所述温控探头限位固定效果。
所述变形部11设置有若干通孔15,在所述变形部11的弹性形变的状态下,靠近所述卡爪本体13的部分材料因拉伸变薄,靠近所述立板23的部分材料受挤压变形,所述通孔15的设置便于所述变形部11在形变状态下受挤压部分材料的变形聚集,避免所述变形部11产生不可逆的塑性变形或断裂;同时所述通孔15的设置,便于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内的所述温控探头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提高所述温控探头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所述定位部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所述立板23的卡块26以及对应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22上所述立板23的卡槽27,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位置,可致使所述卡块26卡接入所述卡槽27内,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可拆卸固定,从而实现所述定位部2对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定位限制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所述定位部的局部结构正视图,图4为所述定位部的局部结构后视图。
所述卡块26包括卡舌261和支撑板262,所述卡舌261通过所述支撑板262与所述第一支架21的所述立板23连接,所述支撑板262使所述卡舌261远离所述第一支架21的所述立板23,所述支撑板262可弹性弯曲,保证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所述立板23之间接触连接时,所述卡舌261可顺利移动至所述卡槽27内,以实现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的卡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上均只设置一对平行设置的所述立板23。较佳的,所述第一支架21的所述卡舌261分别设置在所述立板23的外侧,所述立板23的外侧为两所述立板23相对远离的侧端面,所述第一支架21上所述立板23之间的距离尺寸略小于所述第二支架22上所述立板23之间的距离设置尺寸,便于所述卡块26卡接入所述卡槽27内。
将所述温控探头放入所述安装部3后挤压所述立板23使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闭合,所述安装部3内部空间变小,在所述弧形槽口位置处所述弧形槽口与所述变形部11的圆弧面形成限位结构,保证所述温控探头在所述限位结构的作用下固定;同时所述变形部11在靠近所述卡爪本体13的一侧较薄,所述卡爪本体13之间进行外张运动,即所述卡爪本体13之间的夹角变大,直至所述卡块26卡接入所述卡槽27内,实现所述立板23的定位,从而致使所述卡爪本体13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如图5和图6所示,图5为本实施例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活动状态下的安装视图,图6为本实施例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固定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本实施例在实际安装时情况下,将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插入所述翅片式换热器中翅片间的铜管6间隙,在所述安装部3中放入所述温控探头后,分别上下挤压所述温控探头支架的所述立板23,使所述卡块26卡接入所述卡槽27,所述定位部2卡紧闭合,将所述温控探头固定在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内部的所述安装部3内。同时所述卡爪本体13由于所述变形部11的折曲变形而进行张开运动,使所述卡爪本体13上的所述卡接部12与铜管6挤压贴合,致使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整体与换热器固定牢固。
同样当所述卡块26脱离所述卡槽27,所述定位部2处于脱开状态时,所述安装部3内空间大小恢复,所述敞开部打开可将所述温控探头取出,同时所述变形部11折曲变形消失,所述卡爪本体13分别上下向内收缩,与铜管6脱离,可将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从换热器上取下,完成拆卸过程。
实施例三
如图7和图8,图7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活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固定状态下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包括盒体4,所述安装部3和所述定位部2设置在所述盒体4上,所述盒体4包括盖板41和底板42,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活动连接,且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可绕所述连接位置处自由转动以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的之间闭合和打开。
所述定位部2的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上,且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对应设置。通过将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可致使所述卡块26卡接入所述卡槽27内,从而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的可拆卸固定,从而实现所述定位部2对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状态的定位限制作用。
所述卡块26的所述卡舌261通过所述支撑板262与所述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262使所述卡舌261远离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262可弹性弯曲,保证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卡舌261可顺利移动至所述卡槽27内,以实现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的卡接。
所述底板42设置有第一槽体43,所述盖板41设置有第二槽体44,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对应设置,当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连接形成所述安装部3。
较佳的,所述第一槽体43包括两曲线状的筋板件431,所述筋板件431固定在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形成以所述底板42中心线对称的所述第一槽体43结构,所述第一槽体43的横截面随距所述底板42中心线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以保证所述温控探头可稳定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43内,且处于所述底板42的中心位置,便于所述温控探头对环境温度的检测。所述第一槽体43内部优选设置有固定筋432,所述固定筋432垂直于所述筋板件431设置且与所述底板42固定连接,在保证所述第一槽体43整体稳固性的同时,通过所述固定筋432对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43内的所述温控探头进行进一步位置固定,防止所述温控探头在所述第一槽体43内的晃动,所述固定筋432可根据不同所述温控探头的规格进行设置,以保证固定筋432和所述温控探头外表面的贴合。
所述第二槽体44设置为内凹结构,即所述盖板41靠近所述底板42的端面向远离所述底板42的方向内凹形成所述第二槽体44,所述第二槽体44形状尺寸和所述第一槽体43形状尺寸对应设置,以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43的所述筋板件431位于所述第二槽体44内以形成一内部腔体结构的所述安装部3,通过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对所述温控探头的位置限制保证所述温控探头在所述安装部3内的稳定固定;且所述安装部3的腔体结构两端与外界连通,保证所述温控探头与外接线路的顺利连接。
所述底板42对应所述第一槽体43的位置以及所述盖板41对应所第一槽体43的位置均设置有若干贯通孔45,便于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内的所述温控探头通过所述贯通孔45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提高所述温控探头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所述卡爪本体13,所述卡爪本体13的所述支撑部14固定在所述底板42的下端面,所述支撑部14内部设置活动槽16,所述卡爪本体13还包括活动部17,所述活动部17设置在所述活动槽16内,且所述活动部17包括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42上的孔并置于所述底板42的上端面上,即所述活动部17伸出所述底板42的上端面一定距离;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活动槽16固定连接。
所述活动部17包括所述变形部11和滑动部18,所述滑动部18和所述变形部11连接,所述滑动部18在所述活动槽16内沿所述活动槽16上下滑动,当所述滑动部18下滑时,所述变形部11产生弹性形变形成向所述卡爪本体13内侧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换热器的翅片5挤压贴合,致使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整体与所述换热器固定牢固。
较佳的,所述盖板41对应所述活动部17的所述活动端设置有定位槽46,在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过程中,所述活动端置于所述定位槽46内并与所述定位槽46内表面接触,所述定位槽46随所述盖板41的闭合动作向所述活动端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所述定位槽46保证所述活动端受垂直向下的压力,稳定所述活动端的运动状态,避免所述活动端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对所述变形部11的不良影响,如所述变形部11因受力不均造成的不规则形变及所述变形部11的断裂。
如图9和图10所示,图9为所述卡爪本体本实施例活动状态下的结构剖视图;图10为所述卡爪本体本实施例固定状态下的结构后视图。
所述变形部11包括若干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相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变形部11包括两个所述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在所述活动槽16内上下设置,所述折叠部111上下两端设置为连接端112,所述折叠部111通过所述连接端112相互连接,处于上部的所述折叠部111的通过所述连接端112与所述滑动部18连接,处于下部的所述折叠部111的通过所述连接端112与所述活动槽16连接。
所述折叠部111的连接端112设置为倾斜结构,即随靠近连接位置距离尺寸的减小所述连接端112横截面逐渐减小,保证所述折叠部111之间的连接位置处横截面最小,在所述变形部11发生折叠形变时,所述折叠部111之间的连接位置为所述变形部11的发生弹性形变的位置,保证所述变形部11在所述连接位置折叠形变形成凸起结构。
所述连接端112在所述连接位置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折叠槽113,较佳的,所述折叠槽113设置在所述变形部11的外侧,保证所述变形部11折叠变形方向的可控,使所述折叠部111可向内侧形成凸起结构。
较佳的,所述支撑部14宽度尺寸沿远离所述底板42的方向逐渐减小,且所述支撑部14最大宽度尺寸大于所述换热器相邻铜管6的距离尺寸。所述支撑部14对应相邻铜管6的位置设置所述卡接部12,所述卡接部12用于固定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所述铜管6的相对位置。所述卡接部12和铜管6的卡接作用以及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换热器翅片5的挤压贴合作用实现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所述换热器的固定连接。
所述卡爪本体13上设有所述变形部11和位于所述变形部11上部并与所述变形部11连接的所述滑动部18。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设有所述定位部2。将所述温控探头放入所述第一槽体43后合上所述盖板41并使所述定位部2卡接闭合,所述第一槽体43与所述第二槽体44对应区域卡紧所述温控探头,将所述温控探头夹持固定在所述安装部3内。同时所述盖板41闭合过程中致使所述卡爪本体13上的所述滑动部18下压,导致所述滑动部18下部的所述变形部11在壁厚较薄的地方发生折曲变形,所述壁厚较薄的地方即为所述折叠部111的所述连接端112位置,从而形成向内侧的凸起结构。
如图11和图12所示,图11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活动状态下的安装视图;图12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固定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本实施例实际安装情况如下,将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插入翅片间的铜管6间隙,在所述安装部3中放入所述温控探头后,合上所述盖板41并使所述定位部2卡接,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将所述温控探头固定在所述温控支架内部的所述安装部3内;同时所述盖板41闭合将所述卡爪本体13上的所述滑动部18压下,所述滑动部18向下运动使得下部的所述变形部11发生折曲变形,形成向内侧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换热器的翅片5挤压贴合,致使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整体与所述换热器固定牢固。
同样当所述定位部2脱开时,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打开,可将所述温控探头从所述第一槽体43内取出,同时所述滑动部18在所述变形部11的弹性回弹的作用下向上作恢复运动,所述变形部11折曲变形消失,所述内侧突起结构消失,与所述换热器翅片5脱离,可将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从所述换热器上取下,完成拆卸过程。
实施例四
如图13和图14所示,图13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活动状态下的立体图;图14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固定状态下的立体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温控探头支架包括所述盒体4,所述安装部3和所述定位部2设置在所述盒体4上,所述盒体4包括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活动连接,且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可绕所述连接位置处自由转动以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之间的闭合和打开。
所述定位部2的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上,且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对应设置。通过将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可致使所述卡块26卡接入所述卡槽27内,从而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的可拆卸固定,从而实现所述定位部2对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状态的定位限制作用。
所述卡块26的所述卡舌261通过所述支撑板262与所述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262使所述卡舌261远离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262可弹性弯曲,保证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卡舌261可顺利移动至所述卡槽27内,以实现所述卡块26和所述卡槽27的卡接。
所述底板42设置有所述第一槽体43,所述盖板41设置有所述第二槽体44,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对应设置,当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连接形成所述安装部3。
较佳的,所述第一槽体43包括两曲线状的筋板件431,所述筋板件431固定在所述底板42的上表面形成以所述底板42中心线对称的所述第一槽体43结构,所述第一槽体43的横截面随距所述底板42中心线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以保证所述温控探头可稳定放置在所述第一槽体43内,且处于所述底板42的中心位置,便于所述温控探头对环境温度的检测。所述第一槽体43内部优选设置有固定筋432,所述固定筋432垂直于所述筋板件431设置且与所述底板42固定连接,在保证所述第一槽体43整体稳固性的同时,通过所述固定筋432对放置于所述第一槽体43内的所述温控探头进行进一步位置固定,防止所述温控探头在所述第一槽体43内的晃动,所述固定筋432可根据不同所述温控探头的规格进行设置,以保证固定筋432和所述温控探头外表面的贴合。
所述第二槽体44设置为内凹结构,即所述盖板41靠近所述底板42的端面向远离所述底板42的方向内凹形成所述第二槽体44,所述第二槽体44形状尺寸和所述第一槽体43形状尺寸对应设置,以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43的所述筋板件431位于所述第二槽体44内以形成一内部腔体结构的所述安装部3,通过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对所述温控探头的位置限制保证所述温控探头在所述安装部3内的稳定固定;且所述安装部3的腔体结构两端与外界连通,保证所述温控探头与外接线路的顺利连接。
所述底板42对应所述第一槽体43的位置以及所述盖板41对应所述第一槽体43的位置均设置有若干贯通孔45,便于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内的所述温控探头通过所述贯通孔45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提高所述温控探头测量温度的准确性。
如图15和图16所示,图15为所述卡爪本体本实施例活动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图16为所述卡爪本体本实施例固定状态下的结构侧视图。
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所述卡爪本体13,所述卡爪本体13的所述支撑部14固定在所述底板42的下端面,所述支撑部14设置为对称设置的变形爪141,所述变形爪141之间形成所述活动槽16,所述活动部17设置在所述活动槽16内,且所述活动部17包括活动端和固定端,所述活动端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42上的孔并置于所述底板42的上端面上,即所述活动部17伸出所述底板42的上端面一定距离;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变形部11连接,所述变形部11设置为人字形结构,所述变形部11上端与所述固定端连接,所述变形部11下端设置为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段114和第二连接段115,所述第一连接段114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15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变形爪141下端连接。
所述活动槽16包括导向段161,所述导向段161的宽度尺寸等于或略大于所述活动部17的宽度尺寸,较佳的,所述导向段161的宽度尺寸比所述活动部17的宽度尺寸大2~3mm。由于所述活动部17向下移动时会带动人字形结构的所述变形部11进行变形致使所述变形部11同时对对称的所述变形爪141下端施加力实现所述变形爪141下部的受力外张,故为保证所述变形部11对对称的两个所述变形爪141下端平衡施力,需所述活动部17稳定下移;所述导向段161和所述活动部17的尺寸设置,保证所述导向段161对所述活动部17的移动具有较佳的导向作用,提高所述活动部17移动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所述卡接组件1对所述换热器较佳的固定效果。
所述活动槽16还包括渐变段162,所述渐变段162设置在所述导向段161的下部,所述渐变段162的宽度尺寸在所述导向段161的下端位置开始向下逐渐变大,便于所述变形部11在所述渐变段162内的形变。
较佳的,当所述支撑部14处于非受力状态下,所述支撑部14宽度尺寸沿远离所述底板42的方向保持一致;且所述支撑部14宽度尺寸略大于所述换热器相邻铜管6的距离尺寸。所述支撑部14对应相邻铜管6的位置设置所述卡接部12,所述卡接部12用于固定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所述铜管6的相对位置。由于所述渐变段162的设置,所述变形爪141对应所述渐变段162的位置材料厚度较薄,所述材料厚度较薄位置在受外力时最易产生形变;当所述变形部11对所述变形爪141下端施加力时,所述变形爪141在所述材料厚度较薄位置产生形变,从而实现所述变形爪141下端的外张或收缩,致使所述支撑部14的下部宽度改变。
具体的,当所述活动部17上移时,所述变形部11在所述渐变段162内发生形变,所述变形爪141在所述材料厚度较薄位置产生向所述渐变段162收缩的形变,所述变形爪141下端收缩,所述支撑部14的下部宽度变小,便于所述支撑部14插入所述换热器相邻铜管6之间的间隙;当所述活动部17下移时,所述变形部11在所述渐变段162内发生形变,所述变形爪141在所述材料厚度较薄位置产生向所述渐变段162外张的形变,所述变形爪141下端外张,所述支撑部14的下部宽度变大,便于所述卡接部12和铜管6紧密贴合,保证所述支撑部14和铜管6的位置固定,实现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与所述换热器的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盖板41对应所述活动部17的所述活动端设置定位槽46,在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过程中,所述活动端置于所述定位槽46内并与所述定位槽46内表面接触,所述定位槽46随所述盖板41的闭合动作向所述活动端施加垂直向下的压力。所述定位槽46保证所述活动端受垂直向下的压力,稳定所述活动端的运动状态,避免所述活动端在移动过程中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对所述变形部11的不良影响,如所述变形部11因受力不均造成的不规则形变及所述变形部11的断裂。
所述支撑部14设置为对称设置的所述变形爪141,所述变形爪141之间形成所述活动槽16,所述活动部17设置在所述活动槽16内。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设有所述定位部2。将所述温控探头放入所述第一槽体43后合上所述盖板41并使所述定位部2卡接闭合,所述第一槽体43与所述第二槽体44对应区域卡紧所述温控探头,将所述温控探头夹持固定在所述安装部3内;同时所述盖板41闭合将所述活动部17下压,导致人字形结构的所述变形部11产生向外侧挤压的变形,所述变形爪141下部外侧受力外张。
如图17和图18所示,图17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活动状态下的安装视图;图18为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本实施例固定状态下的安装视图。
本实施例的实际安装时情况如下,将所述支撑部14插入翅片间的铜管6间隙,在所述安装部3中放入所述温控探头后,合上所述盖板41并使所述定位部2卡接,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将所述温控探头固定在所述温控支架内部的所述安装部3内;同时所述盖板41闭合将所述卡爪本体13上的所述滑动部18压下,所述滑动部18向下运动使得与所述滑动部18下端连接的所述变形部11变形,所述变形爪141下部外侧受力外张,与铜管6挤压贴合,致使所述温控探头支架整体与所述换热器固定牢固。
同样当所述定位部2脱开时,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打开,可将所述温控探头从所述第一槽体43内取出,同时所述滑动部18在所述变形部11的弹性回弹的作用下向上作恢复运动,所述变形部11折曲变形消失,所述变形爪141下部向内收缩,致使所述变形爪141与所述换热器铜管6紧密贴合的状态接触,可将所述温控探头支架从所述换热器上取下,完成拆卸过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接组件(1)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定位部(2)、安装部(3),所述定位部(2)和所述卡接组件(1)连接,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变形部(11)和卡接部(12),通过所述变形部(11)的变形致使所述卡接组件(1)与翅片式换热器的固定;所述定位部(2)固定使得所述变形部(11)保持变形状态,保证所述卡接组件(1)与所述翅片式换热器的稳定连接;所述安装部(3)设置在所述卡接组件(1)上,所述安装部(3)用于放置温控探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一对对称设置的卡爪本体(13),对称设置的所述卡爪本体(13)通过所述变形部(11)连接,所述卡爪本体(13)上均设置有支撑部(14),所述支撑部(14)上设置有所述卡接部(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11)靠近所述定位部(2)的端面设置为弧形面,所述定位部(2)在靠近所述变形部(11)位置处设置有弧形槽口,所述弧形面和所述弧形槽口形成所述安装部(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2)包括第一支架(21)和第二支架(22),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分别设置在两所述卡爪本体(13)上,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对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21)设置卡块(26),所述第二支架(22)设置卡槽(27),通过调节所述第一支架(21)和所述第二支架(22)的位置,可致使所述卡块(26)与所述卡槽(27)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盒体(4),所述安装部(3)和所述定位部(2)设置在所述盒体(4)上,所述盒体(4)包括盖板(41)和底板(42),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活动连接,且所述盖板(41)可绕所述连接位置处自由转动以实现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之间的开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2)上设置有第一槽体(43),所述盖板(41)上设置有第二槽体(44),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对应设置,当所述盖板(41)和所述底板(42)闭合时,所述第一槽体(43)和所述第二槽体(44)配合形成所述安装部(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1)包括支撑部(14)和活动部(17),所述支撑部(14)固定在所述盒体(4)的端面,所述支撑部(14)内部设置有活动槽(16),所述活动部(17)设置在所述活动槽(16)内,所述活动部(17)的一端穿过设置在所述底板(42)上的孔并伸出所述底板(42)的端面,所述活动部(17)通过所述变形部(11)与所述支撑部(14)连接,所述活动部(17)移动时,所述变形部(11)产生弹性形变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部(11)包括折叠部(111),所述折叠部(111)上设置有连接端(112),所述折叠部(111)通过所述连接端(112)与所述滑动部(18)、所述活动槽(16)及相邻的所述折叠部(111)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4)设置为对称设置的变形爪(141),所述变形爪(141)之间形成所述活动槽(16),所述变形部(11)设置为人字形结构,所述变形部(11)两端分别与所述活动部(17)、所述变形爪(141)连接,所述变形部(11)与所述变形爪(141)连接处设置为对称的第一连接段(114)和第二连接段(115),所述第一连接段(114)和所述第二连接段(115)分别与对称设置的所述变形爪(141)端部连接。
10.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温控探头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27267.9A CN111878982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CN201810548395.7A CN108613344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8395.7A CN108613344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27267.9A Division CN111878982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13344A true CN108613344A (zh) | 2018-10-02 |
CN108613344B CN108613344B (zh) | 2020-10-27 |
Family
ID=6366448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48395.7A Active CN108613344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CN202010627267.9A Active CN111878982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27267.9A Active CN111878982B (zh) | 2018-05-31 | 2018-05-31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0861334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2964A (zh) * | 2019-02-21 | 2019-06-14 | 广州市中潭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风扇清洁的空气净化设备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145865A (ja) * | 1982-02-25 | 1983-08-3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温度センサ取付装置 |
JPS6225704Y2 (zh) * | 1981-06-22 | 1987-07-01 | ||
JPH09145486A (ja) * | 1995-11-21 | 1997-06-06 | Ooizumi Seisakusho:Kk | 感温センサ取付用ホルダ |
JP2005024429A (ja) * | 2003-07-03 | 2005-01-27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温度センサ用接続金具及び温度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
JP2005147454A (ja) * | 2003-11-12 | 2005-06-09 | Ochiai:Kk | センサ固定用金具 |
KR20080017583A (ko) * | 2006-08-21 | 2008-0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센서홀더 |
CN203203200U (zh) * | 2013-04-02 | 2013-09-18 | 谭仲禧 | 一种中央空调用温度传感器 |
CN203231465U (zh) * | 2013-04-22 | 2013-10-09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感温包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
CN203404870U (zh) * | 2013-07-19 | 2014-01-22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
CN203964259U (zh) * | 2014-07-14 | 2014-11-26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感温器安装座及空调器 |
CN206572712U (zh) * | 2017-02-13 | 2017-10-20 | 武汉思伟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感温包固定卡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51260B2 (en) * | 2013-07-24 | 2017-12-26 | Tlv Co., Ltd. | Sensor fixture |
JP2017003351A (ja) * | 2015-06-08 | 2017-01-05 | 三菱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 センサ取付用部材 |
CN205642655U (zh) * | 2016-04-29 | 2016-10-12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传感器固定装置、换热组件和空气温度调节设备 |
CN206269325U (zh) * | 2016-10-31 | 2017-06-20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卡合结构、感温包固定卡及空调 |
CN207074088U (zh) * | 2017-07-18 | 2018-03-06 | 央电电力科技(湖南)有限公司 | 电气接点无线测温传感器 |
-
2018
- 2018-05-31 CN CN201810548395.7A patent/CN108613344B/zh active Active
- 2018-05-31 CN CN202010627267.9A patent/CN1118789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25704Y2 (zh) * | 1981-06-22 | 1987-07-01 | ||
JPS58145865A (ja) * | 1982-02-25 | 1983-08-3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温度センサ取付装置 |
JPH09145486A (ja) * | 1995-11-21 | 1997-06-06 | Ooizumi Seisakusho:Kk | 感温センサ取付用ホルダ |
JP2005024429A (ja) * | 2003-07-03 | 2005-01-27 | Ngk Spark Plug Co Ltd | 温度センサ用接続金具及び温度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
JP2005147454A (ja) * | 2003-11-12 | 2005-06-09 | Ochiai:Kk | センサ固定用金具 |
KR20080017583A (ko) * | 2006-08-21 | 2008-0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센서홀더 |
CN203203200U (zh) * | 2013-04-02 | 2013-09-18 | 谭仲禧 | 一种中央空调用温度传感器 |
CN203231465U (zh) * | 2013-04-22 | 2013-10-09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感温包固定结构及空调器 |
CN203404870U (zh) * | 2013-07-19 | 2014-01-22 | 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用于空调器室外机的测温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外机 |
CN203964259U (zh) * | 2014-07-14 | 2014-11-26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感温器安装座及空调器 |
CN206572712U (zh) * | 2017-02-13 | 2017-10-20 | 武汉思伟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感温包固定卡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882964A (zh) * | 2019-02-21 | 2019-06-14 | 广州市中潭空气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于风扇清洁的空气净化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878982B (zh) | 2021-10-15 |
CN111878982A (zh) | 2020-11-03 |
CN108613344B (zh) | 2020-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13344A (zh)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
US9834150B1 (en) | Portable device holder for vehicle CD-slot mounting | |
CN110050392B (zh) | 连接器移除工具 | |
CN208567010U (zh)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
CN208419114U (zh)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
CN208365795U (zh) | 一种温控探头支架及空调 | |
CN104699114A (zh) | 一种带舱外微调机构的真空光学实验系统 | |
KR101231523B1 (ko) | 커넥터 및 그것을 구비하는 반도체 시험 장치 | |
US20240008209A1 (en) | Portable streaming media player holder | |
CN103178403B (zh) | 夹持机构 | |
KR20210022207A (ko) | 커넥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커넥터 조립체 | |
CN207195430U (zh) | 枢纽器与使用其的电子装置 | |
JP6809941B2 (ja) | プレス曲げ成形解析モデル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213688854U (zh) | 电缆抗振测试装置及电缆固定装置 | |
CN102705644A (zh) | 一种位置可调的安装座装置 | |
CN104508502B (zh) | 可变间距四点探针装置及方法 | |
CN105206967B (zh) | 插座连接器、带电路基板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 | |
CN205110560U (zh) | 一种板件折弯装置 | |
CN202584709U (zh) | 乐器拾音装置 | |
CN203463399U (zh) | 便携拆装液压阀块 | |
JP2015102235A (ja) | 取り付け部材 | |
CN106332486B (zh) | 拆装结构及其电子装置 | |
US10243308B2 (en) | Plug-in system and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lug-in system | |
CN205380667U (zh) | 夹爪机构 | |
CN219627058U (zh) | 一种插板式内装定位模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