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518B - 喷射器 - Google Patents

喷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518B
CN108603518B CN201780008952.XA CN201780008952A CN108603518B CN 108603518 B CN108603518 B CN 108603518B CN 201780008952 A CN201780008952 A CN 201780008952A CN 108603518 B CN108603518 B CN 108603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assage
forming member
space
pass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89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518A (zh
Inventor
西嶋春幸
高野义昭
横山佳之
押谷洋
长野阳平
中嶋亮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02203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35092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603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5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6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jet type, e.g. using liquid under pressure
    • F25B1/08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with compressor of jet type, e.g. using liquid under pressure using vapour under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02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 F04F5/04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displacing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02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 F04F5/1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the inducing fluid being liquid displacing liquids, e.g. containing solids, or liquids and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6Arrangements of 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8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FPUMPING OF FLUID BY DIRECT CONTACT OF ANOTHER FLUID OR BY USING INERTIA OF FLUID TO BE PUMPED; SIPHONS
    • F04F5/00Jet pumps, i.e. devices in which flow is induced by pressure drop caused by velocity of another fluid flow
    • F04F5/4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F5/02 - F04F5/42
    • F04F5/48Control
    • F04F5/50Control of compressing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Abstract

喷射器具备形成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空间(30a)的主体(30)、配置于主体的内部且具有圆锥形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在主体的内壁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作为喷嘴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及作为升压部发挥功能的截面圆环状的扩散通路(13c)。而且,在从通路形成部件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有使通路形成部件向中心轴(CL)方向位移的驱动机构(37)。通过形成喷嘴通路壁面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来形成作为使通路截面积扩大而在制冷剂产生剥离旋涡的边缘发挥功能的喉部。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能够稳定发挥高能量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喷射器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2月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18068及2016年12月22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248886,并且通过参照将该公开内容编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流体减压并且通过以高速度喷射的喷射流体的吸引作用来吸引流体的喷射器。
背景技术
以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应用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喷射器。在该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通过从使制冷剂减压的喷嘴通路喷射的超音速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来从形成于主体的制冷剂吸引口吸引从蒸发器流出的制冷剂。并且,利用扩散通路来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即,蒸发器出口侧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并向压缩机的吸入侧流出。
更详细而言,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在主体的内部配置大致圆锥形状的阀芯部即通路形成部件,从而在主体的内侧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之间形成截面圆环状的制冷剂通路。并且,在该制冷剂通路中,将制冷剂流最上游侧的部位利用为喷嘴通路,并将喷嘴通路的制冷剂流下游侧的部位利用为扩散通路。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的主体形成有回转空间,该回转空间使向喷嘴通路流入的制冷剂绕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回转。在该回转空间中,通过使从散热器流出的液相制冷剂回转而使回转中心侧的制冷剂减压沸腾。并且,使在回转中心侧产生了柱状的气相制冷剂(以下,称为气柱。)的二相分离状态的制冷剂向喷嘴通路流入。
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想要促进喷嘴通路中的制冷剂的沸腾而使由喷嘴通路将制冷剂的压力能量转换为动能时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进而想要使作为喷射器整体的能量转换效率(以下,称为喷射器效率。)提高。
另外,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具备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而使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变化。由此,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想要根据所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来使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变化从而使喷射器适当地进行动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77879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本发明者们为了喷射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而继续对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有无法稳定地发挥高的喷射器效率的情况。因此,本发明者们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找到如下的原因。
首先,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经由多个动作棒而将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侧的部位与驱动机构连结。因此,当根据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而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时,会有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相对于回转空间的中心轴等倾斜的情况。并且,当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倾斜时,截面圆环状的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在周向上变化。
因此,在从喷嘴喷射的喷射制冷剂产生周向上的速度分布,从而导致喷嘴通路中的能量转换效率降低并且无法在周向上均匀地对吸引制冷剂进行吸引。此外,当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倾斜时,在回转空间内产生的气柱的形态蜿蜒而变得不稳定。其结果是,喷射器效率降低。
另外,在将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应用于采用不同物理性质的制冷剂的制冷循环装置的情况下,使制冷循环装置发挥所期望的制冷能力所需要的制冷剂的量等变化。因此,即使在相同形状的回转空间使不同物理性质的制冷剂回转,也无法稳定地产生适当的气柱,从而导致无法使喷嘴通路中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
此外,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以变为超音速的方式从喷嘴通路喷射的喷射制冷剂具有回转方向上的速度成分。因此,产生于喷射制冷剂的倾斜冲击波也沿着回转流产生,从而使喷射制冷剂的回转方向的速度成分加速。其结果是,喷射制冷剂的流速与吸引制冷剂的流速的速度差扩大,导致将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时的能量损失(以下,称为混合损失。)容易增加。
在此,为了抑制混合损失的增加,考虑使吸引制冷剂加速而使速度差减少。可是,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具备通路形成部件并且使吸引用通路的制冷剂出口在喷嘴通路的制冷剂喷射口的外周侧圆环状地开口。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即使单纯地使吸引制冷剂加速而使速度差缩小,也难以使混合损失充分地减少。
其理由是,当使吸引制冷剂加速并从喷射制冷剂的外周侧合流时,向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的混合通路流入后的喷射制冷剂中的液滴偏向存在于或附着于通路形成部件侧。因此,在专利文献1的喷射器中,即使使吸引制冷剂加速,也难以使液滴均质地分布于混合通路中,从而难以使混合损失充分地减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的喷射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应用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的喷射器具备主体、通路形成部件、驱动机构。主体具有流入空间、减压用空间、吸引用通路及升压用空间,该流入空间供液相制冷剂流入,该减压用空间使从流入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该吸引用通路与减压用空间的制冷剂流下游侧连通且供从制冷剂吸引口吸引的制冷剂流通,该升压用空间供从减压用空间喷射出的喷射制冷剂和经由吸引用通路而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流入。通路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减压用空间的内部,且在通路形成部件与主体之间形成制冷剂通路。驱动机构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在主体中的形成减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是喷嘴通路,该喷嘴通路作为使制冷剂减压而进行喷射的喷嘴发挥功能。在通路形成部件连结有上游侧动作棒,该上游侧动作棒向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上游侧动作棒的中心轴及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彼此同轴地配置。在形成喷嘴通路的壁面形成有多个喉部,该多个喉部在使喷嘴通路的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逐渐缩小之后,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转向。多个喉部中的配置于制冷剂流最上游侧的最上游侧喉部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侧。此外,最上游侧喉部形成为使喷嘴通路13a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侧转向的形状,并且配置于喷嘴通路中的亚音速的制冷剂流通的区域。
由此,由于驱动机构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因此能够根据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来调整喷嘴通路的通路截面积。
此时,由于通路形成部件由同轴地配置的上游侧动作棒支承,因此即使驱动机构使通路形成部件位移,也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倾斜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由于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倾斜而导致喷射器效率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此外,由于上游侧动作棒向流入空间侧延伸,因此能够设为在流入空间内的制冷剂中不容易产生回转流且在流入空间内不产生气柱的结构。因此,不会有由于气柱的形态变得不稳定而导致喷射器效率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最上游侧喉部形成于喷嘴通路中的亚音速的制冷剂流通的区域,且最上游侧喉部作为使喷嘴通路的通路截面积扩大而生成剥离旋涡的边缘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在喷嘴通路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中生成沸腾核。
此外,最上游侧喉部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侧,并且喷嘴通路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侧转向的形状。
由此,能够从中心轴侧对在喷嘴通路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供给沸腾核。因此,即使未在流入空间内的制冷剂生成气柱等,也能够促进在喷嘴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沸腾,能够使喷射器效率提高。
即,根据上述形态的喷射器,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都能够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另外,也可以是,通路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升压用空间的内部,在主体中的形成升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是扩散通路,该扩散通路作为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而升压的升压部发挥功能。
由此,能够根据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来调整扩散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因此,无论被应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负载变动如何,都能进一步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
另外,也可以是,多个喉部中的与最上游侧喉部相比配置于制冷剂流下游侧的下游侧喉部形成于主体中的形成减压用空间的部位,并且喷嘴通路13a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远离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的一侧转向的形状。
由此,也能够从外周侧对在喷嘴通路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供给沸腾核。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在喷嘴通路流通的制冷剂的沸腾。
另外,也可以是,在通路形成部件连结下游侧动作棒,该下游侧动作棒向扩散通路的下游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由此,由于能够通过上游侧动作棒及下游侧动作棒而以中心轴的两端侧支承通路形成部件,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倾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概略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图2的IV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的状态的变化的莫里尔图。
图6是图4的VI部分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比较例的喷射器的与图6对应的部位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8是用于对制冷剂转弯时产生的冲击波的特性和熵生成量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局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混合通路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1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局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是第五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剖视图。
图13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个方式进行说明。在各方式中,有对于与先行的方式中说明了的事项对应的部分附加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的情况。在各方式中,在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对于结构的其他部分,能够应用先前说明了的其他方式。不仅是在各实施方式中明确表示的可具体组合的部分之间的组合,只要不对组合产生特别的障碍,即使未明确表示,也能够将实施方式彼此部分地组合。
(第一实施方式)
使用图1~图8来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被应用于具备喷射器来作为制冷剂减压装置的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即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此外,该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被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起到对向空调对象空间即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功能。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冷却对象流体是送风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采用HFO系制冷剂(具体而言,R1234yf)作为制冷剂并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不超过制冷剂的临界压力的亚临界制冷循环。在该制冷剂混入有用于润滑压缩机11的冷冻机油,冷冻机油的一部分与制冷剂一起在循环中进行循环。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构成设备中的压缩机11是将制冷剂吸入并升压至变为高压制冷剂为止而排出的设备。压缩机11与输出车辆行驶用的驱动力的发动机(内燃机)一起配置于发动机室内。此外,压缩机11是经由带轮、带等而由从发动机输出的旋转驱动力驱动的发动机驱动式的压缩机。
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构成为能够通过使排出容量变化来调整制冷剂排出能力的斜板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来作为压缩机11。在该压缩机11中,具有用于使排出容量变化的未图示的排出容量控制阀。排出容量控制阀的动作由从后述的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流控制。
在压缩机11的排出口连接有散热器12的冷凝部12a的制冷剂入口侧。散热器12是通过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与由冷却风扇12d吹送的车室外空气(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来使高压制冷剂散热而冷却的散热用热交换器。散热器12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车辆前方侧。
更具体而言,散热器12构成为具有冷凝部12a、接收器部12b及过冷却部12c的所谓低温处理型冷凝器。
冷凝部12a是以使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压气相制冷剂与从冷却风扇12d吹送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使高压气相制冷剂散热而冷凝的冷凝用的热交换部。接收器部12b是对从冷凝部12a流出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并储蓄剩余液相制冷剂的制冷剂容器。过冷却部12c是使从接收器部12b流出的液相制冷剂与从冷却风扇12d吹送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而将液相制冷剂过冷却的过冷却用的热交换部。
冷却风扇12d是转速(即,送风空气量)由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控制的电动送风机。在散热器12的过冷却部12c的制冷剂出口侧连接有喷射器13的制冷剂流入口31a。
喷射器13作为使从散热器12流出的过冷却状态的高压制冷剂减压并向下游侧流出的制冷剂减压装置发挥功能。此外,喷射器13作为通过以高速度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来吸引从后述的蒸发器14流出的制冷剂(即,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并进行输送的制冷剂输送装置发挥功能。
除此之外,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还兼具对减压了的制冷剂进行气液分离的气液分离器的功能。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构成为使喷射器与气液分离器一体化(即,组件化)的带有气液分离功能的喷射器。
喷射器13与压缩机11及散热器12一起配置于发动机室内。此外,图1中的上下的各箭头表示将喷射器13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上下的各方向,将其他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构成设备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上下的各方向不限于此。
对于喷射器13的具体结构,使用图2~图4来进行说明。图2中的上下的各箭头表示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搭载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状态下的上下的各方向。图2、图3均为喷射器13的轴向剖视图,图2是图3的II-II剖视图,图3是图2的III-III剖视图。
另外,图4是用于对形成于喷射器13的内部的制冷剂通路进行说明的示意性局部扩大剖视图,并且对于实现与图2、图3同一功能的部分附加同一符号。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具备主体30,该主体30通过将多个构成部件组合而形成。
更具体而言,主体30具有上主体311、下主体312、气液分离主体313等。该各主体311~313形成喷射器13的外壳并且实现作为在内部收容其他构成部件的壳体的功能。壳体用的主体311~313由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制)的中空部件形成。此外,壳体用的主体311~313也可以由树脂形成。
在通过将上主体311与下主体312组合而形成的内部空间,固定有后述的喷嘴32、扩散主体33等的主体30的构成部件。
在上主体311形成有称作制冷剂流入口31a、制冷剂吸引口31b的多个制冷剂流入口。制冷剂流入口31a是使从散热器12流出的制冷剂流入的制冷剂流入口。制冷剂吸引口31b是吸引从蒸发器14流出的制冷剂吸引的制冷剂流入口。
在气液分离主体313形成有称为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的多个制冷剂流出口。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是使由形成于气液分离主体313内的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向蒸发器14的制冷剂入口侧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是使由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
喷嘴32由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不锈钢制)的圆筒状部件形成。如图2、图3所示,喷嘴32配置于上主体311的轴向一端侧(下主体312的相反侧)的底面。喷嘴32通过压入而固定到形成于上主体311的孔部,制冷剂不会从上主体311与喷嘴32的间隙泄漏。
在喷嘴32的内部形成有流入空间30a,该流入空间30a供从制冷剂流入口31a流入的制冷剂流入。流入空间30a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旋转体形状。流入空间30a的中心轴与后述的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同轴地配置。从图2、图3可知,本实施方式的中心轴CL沿大致水平方向延伸。此外,旋转体形状是指使平面图形绕同一平面上的一条直线(中心轴)旋转时形成的立体形状。
另外,在上主体311形成有制冷剂流入通路31e,该制冷剂流入通路31e将从制冷剂流入口31a流入的制冷剂向流入空间30a侧引导。当从流入空间30a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制冷剂流入通路31e形成为沿径向延伸的形状,从而形成为使向流入空间30a流入的制冷剂朝向流入空间30a的中心轴流入。
在喷嘴32的内部且流入空间30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形成有减压用空间30b,该减压用空间30b使从流入空间30a流出的制冷剂减压并向下游侧流出。减压用空间30b形成为将两个圆锥台形状的空间的顶部侧彼此结合而成的旋转体形状。该减压用空间30b的中心轴也与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同轴地配置。
在减压用空间30b的内部配置有形成为圆锥状的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通路形成部件35是在形成于主体30的内部的制冷剂通路内配置的阀芯部。通路形成部件35通过沿中心轴CL方向位移而实现使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变化的功能。
更具体而言,通路形成部件35由相对于制冷剂具有耐性的树脂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尼龙6或者尼龙66制)的圆锥状部件形成。通路形成部件35形成为伴随从减压用空间30b远离(即,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外径扩大的圆锥形状。
此外,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配置有由与通路形成部件35相同的材质形成的圆环状的环状部件35a。环状部件35a的外形形成为使两个圆锥台的底面侧彼此结合而成的旋转体形状。
环状部件35a形成为在中心轴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具有最大外径部30n且在制冷剂流最下游部具有最小外径部30p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不同的部件形成环状部件35a和通路形成部件35,但若能够将通路形成部件35等安装到主体30的内部,则也能够将环状部件35a与通路形成部件35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内部,从其底面侧形成有大致圆锥台状的空间。即,通路形成部件35形成为杯状(cup shape)。此外,在通路形成部件35连结有杆351。杆351由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不锈钢制)的圆柱棒状部件形成。杆351的中心轴与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同轴地配置。
杆351被插入成形于通路形成部件35。由此,通路形成部件35与杆351被一体化。此外,杆351具有上游侧动作棒351a及下游侧动作棒351b。因此,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中心轴与下游侧动作棒351b的中心轴也同轴地配置。
上游侧动作棒351a以从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贯通流入空间30a的方式延伸,并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上主体311的轴承孔。另外,下游侧动作棒351b从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朝向后述的扩散通路13c的下游侧延伸,并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在下主体312设置的支承部件36的轴承孔。即,杆351通过轴向的两端侧而能够滑动地支承于主体30。
支承部件36由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的圆筒状部件形成,并且经由未图示的固定部件而固定于下主体312。此外,在支承部件36的内部收容有螺旋弹簧36a,该螺旋弹簧36a对下游侧动作棒351b施加朝向流入空间30a侧的载荷。螺旋弹簧36a的载荷能够由设置于支承部件36的调整螺钉36b调整。
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流入空间30a侧的顶端部与驱动机构37连结。驱动机构37输出用于使杆351及通路形成部件35沿轴向位移的驱动力。对于驱动机构37的详细内容后述。
接着,对制冷剂通路进行说明,该制冷剂通路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即,流入空间30a侧)的外周面与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的内周面之间形成,且供从流入空间30a流出的制冷剂流通。该制冷剂通路是作为使制冷剂减压而进行喷射的喷嘴发挥功能的喷嘴通路13a。喷嘴通路13a的轴向垂直截面的形状形成为圆环状(从圆形状除去同轴地配置的小径的圆形状所得到的形状)。
如前所述,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配置有环状部件35a。因此,如图4所示,喷嘴通路13a的中心轴CL侧(即,通路形成部件35及环状部件35a侧)的壁面在轴向截面中所描绘出的形状在从环状部件35a的上游侧到最大外径部30n的范围内成为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远离中心轴CL的形状。
此外,在从最大外径部30n到最小外径部30p的范围内成为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中心轴CL的形状。成为随着从最小外径部30p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远离中心轴CL的形状。
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喷嘴通路13a的中心轴CL的相反侧(即,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侧)的壁面在轴向截面中所描绘出的形状在从流入空间30a侧到最小内径部30m的范围内成为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中心轴CL的形状。此外,成为随着从最小内径部30m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远离中心轴CL的形状。
因此,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通路13a大致分为第一通路131第二通路132及第三通路133。
第一通路131是形成于从环状部件35a的制冷剂流上游部侧到最大外径部30n的范围且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制冷剂通路。第二通路132是形成于从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到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的范围且使紧接着第一通路131之后的通路截面积在扩大之后缩小的制冷剂通路。第三通路133是从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开始形成于制冷剂流下游侧且使通路截面积逐渐扩大的制冷剂通路。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及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而形成有喉部,该喉部在使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逐渐缩小之后,使至少一部分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急剧转向。
此外,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是配置于制冷剂流最上游侧的最上游侧喉部。并且,通过形成有最大外径部30n而使喷嘴通路13a成为使通路截面积向中心轴CL侧扩大的形状。另外,最大外径部30n配置于喷嘴通路13a中的亚音速状态的制冷剂流通的区域。
另一方面,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是与最上游侧喉部相比配置于制冷剂流下游侧的下游侧喉部。最小内径部30m形成为使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向远离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的一侧扩大的形状。
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通路13a以作为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喉部(throatportions)的二段节流型的拉瓦尔喷嘴发挥功能的方式使通路截面积变化。由此,在喷嘴通路13a中,使制冷剂减压并且以使制冷剂的流速变为超音速的方式增速而进行喷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通路13a中,以由最上游侧喉部(即,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小于由下游侧喉部(即,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的方式设定环状部件35a及喷嘴32的尺寸。
因此,在驱动机构37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而使喷嘴通路13a封闭时,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与喷嘴32接触。
接着,如图2、图3所示,在比上主体311的内部的喷嘴32更接近制冷剂流下游侧的位置配置有扩散主体33。扩散主体33由金属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性)的圆筒状部件形成。扩散主体33也可以以能够在形成于内部的贯通孔33a收容喷嘴32的制冷剂喷射口13e侧的方式分割成多个部件。
扩散主体33通过外周侧压入上主体311的内周侧面而固定于上主体311。此外,在扩散主体33与上主体311之间配置有未图示的作为密封部件的O形环,因此制冷剂无法从这些部件的间隙泄漏。
在扩散主体33的中心部形成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33a。贯通孔33a形成为大致圆锥台状的旋转体形状,其中心轴与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同轴地配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32的制冷剂喷射口13e侧的顶端部延伸至扩散主体33的贯通孔33a的内部。
并且,在扩散主体33的贯通孔33a的内周面与喷嘴32的顶端部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吸引用通路13b,该吸引用通路13b将从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制冷剂向减压用空间30b(即,喷嘴通路13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引导。因此,当从中心轴CL方向观察时,成为吸引用通路13b的最下游部的吸引制冷剂出口13f沿制冷剂喷射口13e的外周侧圆环状地开口。
在扩散主体33的贯通孔33a中的吸引用通路13b的制冷剂流下游侧形成有升压用空间30e,该升压用空间30e形成为朝向制冷剂流动方向而逐渐扩展的大致圆锥台形状。升压用空间30e是供从上述的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制冷剂和从吸引用通路13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流入的空间。
在升压用空间30e的内部配置有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下方侧。在形成扩散主体33的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下方侧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混合通路13d及扩散通路13c。混合通路13d是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的制冷剂通路。扩散通路13c是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升压的制冷剂通路。
混合通路13d配置于扩散通路13c的制冷剂流上游侧。混合通路13d形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形状。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扩散主体33中的形成混合通路13d的壁面在包含中心轴CL的截面中所描绘出的线以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通路形成部件35侧的方式倾斜。由此,混合通路13d的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缩小。
此外,混合通路13d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制冷剂喷射口13e的通路截面积与吸引制冷剂出口13f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小。由此,在混合通路13d中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混合性提高。
扩散通路13c形成为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使通路截面积逐渐扩大的形状。由此,在扩散通路13c中,能够将混合制冷剂的速度能量转换为压力能量。因此,扩散通路13c实现作为扩散部(升压部)的功能。另外,混合通路13d及扩散通路13c的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形状均形成为圆环状。
在此,如图4所示,喷嘴通路13a也可以定义为在从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沿法线方向延伸的线段与喷嘴32中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相交的范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扩散通路13c也可以定义为在从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沿法线方向延伸的线段与扩散主体33中的形成升压用空间30e的部位相交的范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
图4的剖视图中的吸引用通路13b的吸引制冷剂出口13f也可以定义为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的沿法线方向延伸的线段,即从喷嘴32的制冷剂喷射口13e的顶端部到扩散主体33为止的线段。
混合通路13d也可以定义为将喷嘴通路13a、吸引用通路13b及扩散通路13c连接的制冷剂通路。此外,混合通路13d的最小通路截面积成为混合通路13d的制冷剂流最下游部(即,扩散通路13c的制冷剂流最上游部)位置的通路截面积。
此外,喷嘴通路13a、吸引用通路13b、扩散通路13c及混合通路13d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与主体30(具体而言,喷嘴32及扩散主体33)的内周面之间。
因此,通过调整中心轴CL与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的角度及中心轴CL与主体30的内周面之间的角度,从而即使假设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将通路截面积形成为固定,也能够使各通路的径向的宽度(流路宽度)等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增加和减少。
接着,对驱动机构37进行说明。驱动机构37通过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来使喷嘴通路13a及扩散通路13c的通路截面积变化。如图2、图3所示,驱动机构37配置于上主体311的外侧且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轴向延长线上。驱动机构37具有膜片371、上罩372、下罩373等。
上罩372是与膜片371一起形成封入空间37a的一部分的封入空间形成部件。上罩372是由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不锈钢)形成的杯状部件。
封入空间37a是封入有伴随温度变化而产生压力变化的感温介质的空间。更详细而言,封入空间37a是将与在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进行循环的制冷剂相同的组成的感温介质以成为预先确定的封入密度的方式封入的空间。
因此,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感温介质,能够采用以R1234yf为主成分的介质(例如,R1234yf与氦的混合介质)。此外,感温介质的封入密度以如后述那样能够在循环的通常动作时使通路形成部件35适当地位移的方式设定。
下罩373是与膜片371一起形成导入空间37b的导入空间形成部件。下罩373由与上罩372相同的金属部件形成。导入空间37b是经由未图示的连通路而供从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吸引制冷剂导入的空间。
上罩372及下罩373的外周缘部通过铆接等而彼此固定。此外,膜片371的外周侧缘部夹持于上罩372与下罩373之间。由此,膜片371将形成于上罩372与下罩373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封入空间37a和导入空间37b。
膜片371是根据封入空间37a的内压与在吸引用通路13b流通的吸引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差来位移的压力响应部件。因此,希望膜片371由富有弹性且耐压性及气密性优秀的材质形成。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不锈钢(SUS304)制的金属薄板作为膜片371。另外,也可以采用由混入基布(聚酯)的EPDM(三元乙丙橡胶)或HNBR(氢化丁腈橡胶)等的橡胶制的基材形成的材料。
在膜片371的导入空间37b侧配置有由金属(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铝合金)形成的圆板状的板部件374。板部件374以与膜片371接触的方式配置。此外,在板部件374连结有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顶端部。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杆351及通路形成部件35以从驱动机构37(具体而言,膜片371)接受的载荷与从螺旋弹簧36a接受的载荷的合计载荷均衡的方式位移。
更具体而言,当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过热度SH)上升时,被封入到封入空间37a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上升,封入空间37a内的内压减去导入空间37b内的内压而得到的压力差变大。由此,膜片371向导入空间37b侧位移,上游侧动作棒351a从驱动机构37接受的载荷增加。
因此,当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过热度SH)上升时,通路形成部件35向使喷嘴通路13a等的通路截面积扩大的方向位移。
另一方面,当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过热度SH)降低时,被封入到封入空间37a的感温介质的饱和压力降低,封入空间37a内的内压减去导入空间37b内的内压而得到的压力差变小。由此,膜片371向封入空间37a侧位移,上游侧动作棒351a从驱动机构37接受的载荷减少。
因此,当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过热度SH)降低时,通路形成部件35向使喷嘴通路13a等的通路截面积缩小的方向位移。
即,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37由机械的机构构成,且膜片371根据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而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并且,以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接近预先确定的基准过热度KSH的方式调整喷嘴通路13a等的通路截面积。此外,基准过热度KSH能够通过调整前述的螺旋弹簧36a的载荷来进行变更。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驱动机构37的外周侧配置覆盖驱动机构37的罩部件375。由此,抑制封入空间37a内的感温介质受到发动机室内的外部气体温度的影响的情况。
接着,如图2、图3所示,在下主体312形成有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是使从扩散通路13c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向形成于气液分离主体313内的气液分离空间31f侧流出的制冷剂流出口。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的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扩散通路13c的最下游部的通路截面积小。
气液分离主体313形成为圆筒状。在气液分离主体313的内部形成有气液分离空间30f。气液分离空间30f形成为大致圆筒状的旋转体形状的空间。气液分离主体313及气液分离空间30f的中心轴沿上下方向延伸。因此,气液分离主体313和气液分离空间30f的中心轴与通路形成部件35等的中心轴正交。
此外,气液分离主体313以使从下主体312的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向气液分离空间30f内流入的制冷剂沿着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外周侧的壁面流入的方式配置。由此,在气液分离空间30f中,通过由制冷剂绕中心轴回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来将制冷剂气液分离。
在气液分离主体313的轴中心部设置有圆筒状的管313a,该管313a相对于气液分离空间30f同轴地配置且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且,在气液分离主体313的底面侧的筒状侧面形成有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该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使由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沿着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外周侧壁面流出。此外,在管313a的下方侧端部形成有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该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使由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出。
另外,在气液分离空间30f内的管313a的根部(即,气液分离空间30f内的最下方侧的部位)形成有回油孔313b,该回油孔313b使气液分离空间30f与形成于管313a内的气相制冷剂通路连通。回油孔313b是用于使溶入到液相制冷剂的冷冻机油与液相制冷剂一起经由气相制冷剂流出通路34b而返回压缩机11内的连通路。
如图1所示,在喷射器13的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连接有蒸发器14的制冷剂入口侧。蒸发器14是通过使由喷射器13减压了的低压制冷剂与从送风风扇14a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热交换来使低压制冷剂蒸发而发挥吸热作用的吸热用热交换器。
送风风扇14a是转速(送风空气量)由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电压控制的电动送风机。在蒸发器14的出口侧连接有喷射器13的制冷剂吸引口31b。此外,在喷射器13的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连接有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
接着,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由包含CPU、ROM及RAM等的众所周知的微型计算机和其周边电路构成。该控制装置基于存储于其ROM内的控制程序来进行各种运算、处理。并且,对上述的各种电气式的致动器11、12d、14a等的动作进行控制。
另外,对于控制装置,连接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日照传感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排出压力传感器等多个空调控制用的传感器群并输入这些传感器群的检测值。
更具体而言,内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是对车室内温度进行检测的内部气体温度检测部。外部气体温度传感器是对外部气体温度进行检测的外部气体温度检测部。日照传感器是对车室内的日照量进行检测的日照量检测部。蒸发器温度传感器是对蒸发器14的吹出空气温度(蒸发器温度)进行检测的蒸发器温度检测部。排出压力传感器是对散热器12出口侧制冷剂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出口侧压力检测部。
此外,在控制装置的输入侧,连接有配置于车室内前部的仪表盘附近的未图示的操作面板,并且将来自设置于该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开关的操作信号向控制装置输入。作为设置于操作面板的各种操作开关,设置有要求进行车室内空调的空调动作开关、设定车室内温度的车室内温度设定开关等。
此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与对连接于其输出侧的各种的控制对象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一体地构成,但控制装置中的对各控制对象设备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结构(硬件及软件)构成各控制对象设备的控制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压缩机11的排出容量控制阀的动作进行控制来对压缩机11的制冷剂排出能力进行控制的结构构成排出能力控制部。当然,也可以以相对于控制装置单独的控制装置来构成排出能力控制部。
接着,使用图5的莫里尔图来对上述结构中的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当操作面板的动作开关接通(ON)时,控制装置使压缩机11的排出容量控制阀、冷却风扇12d、送风风扇14a等进行动作。由此,压缩机11吸入制冷剂,并进行压缩而排出。
从压缩机11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图5的a点)向散热器12的冷凝部12a流入并与从冷却风扇12d吹送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散热而冷凝。由冷凝部12a冷凝了的制冷剂由接收器部12b气液分离。由接收器部12b气液分离了的液相制冷剂在过冷却部12c与从冷却风扇12d吹送的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进一步散热而成为过冷却液相制冷剂(图5的a点→b点)。
从散热器12的过冷却部12c流出的过冷却液相制冷剂由在喷射器13的减压用空间30b的内周面与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喷嘴通路13a等熵地减压并被喷射。
更详细而言,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通路13a中,通过在第一通路131缩小通路截面积而将亚音速状态的液相制冷剂减压并使其速度加速(图5的b点→c1点)。流入第二通路132的制冷剂通过通路面积的扩大而恢复压力(图5的c1点→c2点)。
对于流入第二通路132的制冷剂,形成第二通路的最上游部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成为边缘而产生剥离旋涡,从而在中心轴CL侧的制冷剂生成沸腾核。对于流入第三通路133的制冷剂,形成第三通路133的最上游部的喷嘴32的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成为边缘而产生剥离旋涡,从而在外周侧的制冷剂生成沸腾核。
在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的附近,在促进沸腾后的制冷剂产生封闭(堵塞)。制冷剂通过该堵塞而到达音速,并在第三通路133中加速到超音速而从制冷剂喷射口13e喷射(图5的c2点→c3点)。
此时,由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即,喷嘴通路13a的最小通路截面积)以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图5的h点)的过热度接近基准过热度KSH的方式调整。
此外,通过从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制冷剂的吸引作用,从蒸发器14流出的制冷剂(图5的h点)经由制冷剂吸引口31b及吸引用通路13b而被吸引。从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制冷剂及经由吸引用通路13b而被吸引的吸引制冷剂向扩散通路13c流入而合流(图5的c点→d点、h1点→d点)。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吸引用通路13b的最下游部形成为朝向制冷剂流动方向而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形状。因此,对于通过吸引用通路13b的吸引制冷剂,一边使其压力降低(图5的h点→h1点)一边使流速增加。
在扩散通路13c中,通过制冷剂通路截面积的扩大而将制冷剂的动能转换为压力能量。由此,一边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一边使混合制冷剂的压力上升(图5的d点→e点)。从扩散通路13c流出的制冷剂由气液分离空间30f气液分离(图5的e点→f点、e点→g点)。
由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液相制冷剂在从喷射器13到蒸发器14的制冷剂流路中流通时伴随压力损失而向蒸发器14流入(图5的g点→g1点)。流入蒸发器14的制冷剂从由送风风扇14a吹送的送风空气吸热而蒸发(图5的g1点→h点)。由此,送风空气被冷却。
另一方面,由气液分离空间30f分离出的气相制冷剂从气相制冷剂流出口31d流出,并被向压缩机11吸入而再次压缩(图5的f点→a点)。
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能够如上述那样进行动作来冷却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使由扩散通路13c升压了的制冷剂向压缩机11吸入。因此,根据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与蒸发器中的制冷剂蒸发压力与压缩机吸入制冷剂的压力大致相同的通常的制冷循环装置相比,能够使压缩机11的消耗动力减少并使循环的成绩系数(COP)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由于具备驱动机构37,因此能够根据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负载变动来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从而调整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及扩散通路13c的通路截面积。
因此,能够根据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负载变动来使形成于内部的制冷剂通路(具体而言,喷嘴通路13a及扩散通路13c)的通路截面积变化从而使喷射器13适当地进行动作。
在此,如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那样,在根据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负载变动来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的结构中,有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相对于流入空间30a、减压用空间30b、升压用空间30e等的中心轴倾斜的担忧。
并且,当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倾斜时会导致截面圆环状的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在周向上变化,因此有无法稳定地发挥高的喷射器效率。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通路形成部件35与杆351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一体化,且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与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中心轴同轴地配置。由此,即使驱动机构37与杆351一起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也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倾斜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由于具备下游侧动作棒351b,因此能够以中心轴CL的两端侧来支承通路形成部件35。因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倾斜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喷射器效率变得不稳定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上游侧动作棒351a贯通流入空间30a,且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中心轴与流入空间30a的中心轴同轴地配置。由此,不仅流入空间30a内的制冷剂不仅难以绕中心轴回转,而且即使回转,也能够抑制在流入空间30a的中心部产生气柱的情况。
因此,不会有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倾斜而气柱的形态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喷射器效率变得不稳定的情况。此外,由于难以在流入空间30a内的制冷剂中产生绕中心轴的回转流,因此能够抑制在利用混合通路13d来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时由于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的不同而产生的混合损失的增加。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构成最上游侧喉部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形成于喷嘴通路13a中的亚音速的制冷剂流通的区域,最大外径部30n作为使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急剧扩大而产生剥离旋涡的边缘发挥功能。因此,能够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中生成沸腾核。
此外,构成最上游侧喉部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35侧(即,中心轴CL)侧。并且,喷嘴通路13a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侧转向的形状。
由此,能够从中心轴CL侧对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供给沸腾核。因此,即使不在流入空间30a内的制冷剂产生气柱等,也能够促进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制冷剂的沸腾,能够使喷射器效率提高。
除此之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构成下游侧喉部的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形成于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并且,喷嘴通路13a的至少一部分的形状形成为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远离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的一侧转向的形状。
由此,也能够从外周侧对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供给沸腾核。因此,能够进一步促进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制冷剂的沸腾。
另外,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混合通路13d的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缩小。由此,能够抑制由混合通路13d及扩散通路13c产生的损失。
对此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喷射器13中,从喷嘴通路13a向混合通路13d喷射的喷射制冷剂由于液滴的惯性力而有壁附近的液体体积比例变小且流速大于流路中央的倾向。即,有时,刚从喷嘴通路13a喷射出的喷射制冷剂中的液滴的流速大于二相音速,且气体(即,喷射制冷剂中的气相制冷剂)的流速变得大于气体音速。另一方面,从吸引用通路13b向混合通路13d吸引的吸引制冷剂的流速小于音速。即,刚吸引到混合通路13d的吸引制冷剂成为亚音速状态。
在该情况下,如图6的粗虚线所示,对于混合通路13d内的制冷剂,在超音速状态的制冷剂与亚音速状态的制冷剂之间形成速度边界层且在混合通路13d内变为流路截面积沿流动方向减少的流(即,渐缩流),由于超音速的气体制冷剂的马赫数降低而产生如图6的双重细线所示那样的倾斜冲击波。在该冲击波的后流的马赫数超过1的情况下,进一步产生如图6的细线所示那样的膨胀波并在后流中进一步产生冲击波,但是通过设为渐缩流而能够缩短该冲击波的间隔,也能够抑制产生次数(在图6中产生两次)。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混合通路13d内的制冷剂流不变为渐缩流的比较例的喷射器中,通路形成部件35不与细虚线所示的喷嘴通路13a的出口侧的棱线相交的形状下,在上述冲击波的产生次数容易增加(在图7中产生三次)且在面积扩大区间(即,扩散通路13c)产生冲击波的情况下,由于该冲击波上游的马赫数为1以上,因此由于面积扩大而减压膨胀且喷射器的压力上升量降低。
使用一般的冲击波的熵生成量的算式(F1)来对冲击波的损失(熵生成量)进行说明。
[数学式1]
在算式(F1)中,s:熵,γ:比热比,R:气体常数,β:冲击波角,M:马赫数,角标1表示冲击波前的物理量,角标2表示冲击波后的物理量。
如此,相对于压力上升而损失的熵生成量在冲击波角度和马赫数变大时有增加的倾向。另外,该熵生成量按照冲击波的产生次数增加。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混合通路18d中,喷射制冷剂如图8的上部的实线箭头所示那样,一边按照N1→N2的顺序产生两次冲击波一边向亚音速状态转移。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喷射制冷剂如图8的上部的虚线箭头所示那样,按照n1→n2→n3的顺序,一边以高于本实施方式的马赫数产生三次冲击波一边向亚音速状态转移。
因此,如图8的下部所示,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混合通路13d内的制冷剂流设为渐缩流并且使流的马赫数减少,从而能够使由冲击波产生的熵生成量(由于重复碰撞而累积的能量损失)减少,能够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其结果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无论被应用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负载变动如何,都能够稳定地发挥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另外,如上所述,对于能够抑制混合损失的增加,在吸引用通路13b的吸引制冷剂出口13f沿喷嘴通路13a的制冷剂喷射口13e的外周侧环状地开口的喷射器13中是极为有效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由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小于由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
因此,能够通过使由最大外径部30n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变化来调整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制冷剂的流量。此外,在由最大外径部30n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流通亚音速的制冷剂,且制冷剂在最大外径部30n的下游侧变为超音速的临界状态,因此能够在由最大外径部30n形成的制冷剂通路中高精度地调整制冷剂流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由于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中心轴及下游侧动作棒351b的中心轴彼此同轴地配置,因此能够使将通路形成部件35及杆351组装于喷射器13的内部时的组装性提高。
此外,由于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顶端部与驱动机构37的板部件374连结,因此相对于经由多个动作棒将通路形成部件35与驱动机构37连结的情况,能够容易地进行连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当从流入空间30a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制冷剂流入通路31e以使向流入空间30a流入的制冷剂朝向流入空间30a的中心轴流入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流入空间30a内的制冷剂产生绕中心轴的回转流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入空间30a、减压用空间30b、升压用空间30e的中心部配置有称为上游侧动作棒351a、通路形成部件35的刚体。因此,由流入空间30a、减压用空间30b、升压用空间30e形成的全部制冷剂通路的轴向垂直截面形状成为圆环状。
因此,对于在这些制冷剂通路流通的制冷剂,产生与外周侧壁面的壁面的摩擦及与内周侧的壁面的摩擦这两者的摩擦,因此不会促进回转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混合通路13d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制冷剂喷射口13e的通路截面积与吸引制冷剂出口13f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小。由此,能够使混合通路13d中的喷射制冷剂与混合制冷剂的混合性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的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扩散通路13c的最下游部的通路截面积小,此外,使从扩散通路13c流出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制冷剂沿着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外周侧的壁面流入。由此,能够使由气液分离空间30f产生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减少。
对此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在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中,虽然通过通路截面积的缩小而产生制冷剂的静压降低,但从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向气液分离空间30f内流入的制冷剂沿着气液分离主体313的内周壁面(即,气液分离空间30f的外周侧的壁面)流入。
因此,从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向气液分离空间30f内流入的气相制冷剂的流入气液分离空间30f内时的体积的急剧扩大被抑制,因此能够抑制由体积扩大引起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对于从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向气液分离空间30f内流入的液相制冷剂,只产生影响较小的壁面摩擦程度的能量损失。
因此,从混合制冷剂流出口31g流入体积较大的气液分离空间30f内的制冷剂的动能不产生大的损失地转换为压力能量,且制冷剂的静压恢复。由此,能够使由气液分离空间30f产生的制冷剂的压力损失减少。
此外,通过该压力恢复而能够确保气液分离空间30f内的压力与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的压力的压力差。由此,经由回油孔313b而使溶入液相制冷剂的冷冻机油可靠地返回压缩机11的吸入口侧。
(第二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的扩大剖视图所示,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变更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的环状部件35b的形状及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的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图9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4对应的附图。另外,在图9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等同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这在之后的附图中也相同。
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35b的外形形成为使两个圆锥台的顶部侧彼此结合而成的旋转体形状。因此,本实施方式的环状部件35b形成为在制冷剂流最上游侧具有最大外径部30n且在中心轴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具有最小外径部30p的形状。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杆351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外径变得与最大外径部30n同等的粗细。
因此,如图9所示,喷嘴通路13a的中心轴CL侧(通路形成部件35及环状部件353侧)的轴向截面形状在从环状部件35b的最上游侧的最大外径部30n到最小外径部30p的范围内成为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中心轴CL的形状。成为随着从最小外径部30p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远离中心轴CL的形状。
另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具有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和下游侧最小内径部30q这两个缩径部。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的内径小于下游侧最小内径部30q的内径。
因此,如图9所示,喷嘴通路13a的中心轴CL的相反侧(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侧)的轴向截面形状在从流入空间30a侧到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的范围内成为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中心轴CL的形状。在从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到下游侧最小内径部30q的范围内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在远离中心轴CL之后接近中心轴CL的形状。成为随着从下游侧最小内径部30q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远离中心轴CL的形状。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32形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三通路133形成有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及下游侧最小内径部30q这两个喉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最上游侧喉部相比配置于制冷剂流下游侧的下游侧喉部形成有两个。
即,本实施方式的喷嘴通路13a以作为具有多个喉部(throat portions)的多段节流型的喷嘴发挥功能的方式使通路截面积变化。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的喷嘴通路13a中,使制冷剂多级减压。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通路131中,亚音速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被减压。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通路132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渐缩形状。因此,在第二通路132中,制冷剂直接以亚音速的状态被减压而加速。
对于流入第二通路132的制冷剂,形成第二通路的最上游部的环状部件35a的最大外径部30n成为边缘而产生剥离旋涡,从而在中心轴CL侧的制冷剂生成沸腾核。对于流入第三通路133的制冷剂,形成第三通路133的最上游部的喷嘴32的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成为边缘而产生剥离旋涡,从而在外周侧的制冷剂生成沸腾核。
在上游侧最小内径部30m的附近,在促进沸腾后的制冷剂产生封闭(堵塞)。制冷剂通过该堵塞而到达音速。此外,下游侧最小内径部30q成为边缘而生成沸腾核,从而进一步完成制冷剂的沸腾促进并从制冷剂喷射口13e喷射。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基本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即,多个喉部不必如第一实施方式那样限定为两个,也可以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三个以上。
(第三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变更混合通路13d的形状的例子进行说明。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中的形成混合通路13d的壁面在包含中心轴CL的截面中所描绘出的线以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扩散主体33侧的方式倾斜。由此,混合通路13d的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缩小。
此外,图10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6对应的示意性扩大剖视图。另外,在图10中,为了说明的明确化,以细虚线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结构及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通路形成部件35的圆锥状侧面倾斜而使混合通路13d的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缩小。即使像这样形成混合通路13d,也能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使扩散通路13c的升压性能稳定化而抑制喷射器效率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时产生的混合损失。
(第四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的扩大剖视图所示,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形成向使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扩大的一侧凹陷的凹部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图11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4对应的附图。
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凹部形成于通路形成部件35的顶部侧,且由沿与中心轴CL垂直的方向将通路形成部件35的圆锥状侧面贯通的贯通孔352构成。贯通孔352以与喷嘴通路13a的最小内径部30m相比位于制冷剂流上游侧的方式形成。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结构及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的通路形成部件35设置有贯通孔352,因此能够使喷嘴通路13a的制冷剂通路截面积急剧扩大而生成沸腾核。因此,能够促进喷嘴通路13a中的制冷剂的沸腾,从而使喷嘴通路13a中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由于设置有贯通孔352,因此能够抑制形成为截面圆环状的喷嘴通路13a的周向的压力分布。因此,即使假设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倾斜,也能够抑制喷射器效率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另外,贯通孔352的个数不限于一个,也可以沿周向设置多个并等角度间隔地配置。
(第五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所示,对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使喷射器13的结构简单化的例子进行说明。此外,图12是与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图2对应的轴向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变更通路形成部件35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形成为如下的形状:随着从制冷剂流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与中心轴垂直的截面积在扩大之后缩小。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形形成为使圆锥台状部件与圆锥状部件的底面彼此结合而成的旋转体形状。
因此,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最大外径部30n。最大外径部30n实现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最上游侧喉部的功能。通路形成部件3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形成于喷嘴32内的减压用空间30b的内部。
本实施方式的喷嘴32与上主体311一体地形成。在喷嘴32形成有最小内径部30m,该最小内径部30m使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缩小到最小。最小内径部30m实现作为第一实施方式所说明的下游侧喉部的功能。
通路形成部件35的最大外径部30n与最小内径部30m相比位于制冷剂流上游侧。并且,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在通路形成部件35的外周面与喷嘴32的形成减压用空间30b的部位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与拉瓦尔喷嘴同样地变化。
即,喷嘴通路13a中的与通路截面积缩小到最小的最小内径部30m相比形成于制冷剂流上游侧的部位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渐缩部。并且,从最小内径部30m开始形成于制冷剂流下游侧的部位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通路截面积逐渐扩大的渐扩部。
在与最大外径部30n相比配置于制冷剂流上游侧的圆锥台状部的顶部侧,一体并且同轴上地连结有杆351的上游侧动作棒351a。上游侧动作棒351a与步进电动机370连结。步进电动机370是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的驱动机构。步进电动机370的动作由从控制装置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面板)控制。
另外,通路形成部件35的最大外径部30n的外径形成得比喷嘴32的最小内径部30m的内径大。因此,在步进电动机370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而使喷嘴通路13a封闭时,通路形成部件35的最大外径部30n与喷嘴32接触。
另外,配置于喷嘴通路13a的制冷剂流下游侧的混合通路13d的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缩小。此外,混合通路13d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制冷剂喷射口13e的通路截面积与吸引制冷剂出口13f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小。
另外,虽然本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减压用空间30b内,但不配置于升压用空间30e内。因此,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升压用空间30e的形状形成为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通路截面积逐渐缩小的形状。并且,升压用空间30e实现作为扩散通路13c的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其他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结构及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中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通路形成部件35配置于减压用空间30b内而不配置于升压用空间30e内。因此,相对于配置于减压用空间30b及升压用空间30e双方之内的情况,能够实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小型化。由此,能够实现作为喷射器13整体的小型化及结构的简单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虽然废弃了下游侧动作棒351b,但在通路形成部件35一体并且同轴上地连结有上游侧动作棒351a。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抑制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相对于减压用空间30b、升压用空间30e等的中心轴倾斜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13中,能够实现通路形成部件35的小型化。由此,通路形成部件35从制冷剂接受的载荷(即,动压的作用)变小,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倾斜的情况。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喷射器中,混合通路13d的通路截面积随着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缩小。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能够使扩散通路13c的升压性能稳定化而抑制喷射器效率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并且能够抑制在使喷射制冷剂与吸引制冷剂混合时产生的混合损失。
更详细而言,即使不存在通路形成部件35等,在速度边界层反射而向中心轴CL侧行进的压缩波也能够在混合通路13d的中心轴上(所谓的滑移面上)与从相反侧行进过来的压缩波碰撞并反射而向外周侧转向。因此,即使未在混合通路13d内配置通路形成部件35,也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路形成部件35形成有实现作为最上游侧喉部的功能的最大外径部30n。因此,能够从中心轴CL侧对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供给沸腾核。此外,在喷嘴32形成有实现作为下游侧喉部的功能的最小内径部30m。因此,最小内径部30m也能够从外周侧对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液相制冷剂供给沸腾核。
其结果是,即使未在流入空间30a内的制冷剂生成气柱等,也能够促进在喷嘴通路13a流通的制冷剂的沸腾,能够使喷射器效率提高。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如下各种变形。
(1)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对将喷射器13的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CL沿水平方向配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喷射器13的配置不限于此。例如图13的整体结构图所示,也可以将通路形成部件35的中心轴沿垂直方向配置。在该情况下,希望将液相制冷剂流出口31c配置于气液分离主体的最下方侧。
(2)喷射器13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为了经量化而以与通路形成部件35相同材质的树脂形成环状部件35a、35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是金属形成的且与杆351(具体而言,上游侧动作棒351a)一体地形成。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由共通的圆柱状部件即杆351形成上游侧动作棒351a及下游侧动作棒351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形成上游侧动作棒351a及下游侧动作棒351b。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与上游侧动作棒351a同样地设置一根下游侧动作棒351b,但也可以设置多根下游侧动作棒351b。上游侧动作棒351a的外径及下游侧动作棒351b的外径可以设定为相同的值,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值。
另外,为了抑制喷射器13的上主体311的轴承孔及下主体312的轴承孔的磨耗,也可以在各轴承孔配置由筒状的金属形成的轴承部件。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在上游侧动作棒351a连结驱动机构37的板部件374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下游侧动作棒351b连结驱动机构。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驱动机构37根据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及压力来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从而以使蒸发器14出口侧制冷剂的过热度SH接近基准过热度KSH的方式调整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由驱动机构37进行的通路截面积的调整不限于此。
例如,也可以根据散热器12出口侧制冷剂的温度及压力来使通路形成部件35位移从而以使散热器12出口侧制冷剂的过冷却度接近预先确定的基准过冷却度的方式调整喷嘴通路13a的通路截面积。
另外,驱动机构37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根据温度而发生体积变化的热腊来作为在第一~第五实施方式的驱动机构中采用的感温介质。此外,也可以采用具有形状记忆合金性的弹性部件而构成的机构来作为驱动机构。
另外,在第五实施方式中,对采用进行电动作的步进电动机370来作为驱动机构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采用由第一~第四实施方式所说明的机械的机构构成的驱动机构37来作为第五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喷射器13的驱动机构。
(3)构成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各构成设备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发动机驱动式的可变容量型压缩机来作为压缩机1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通过电磁离合器的连接/断开而使压缩机的运转率变化从而调整制冷剂排出能力的固定容量型压缩机来作为压缩机11。此外,也可以采用具备固定容量型压缩机构和电动机且通过被供给电力来进行动作的电动压缩机。在电动压缩机中,能够通过调整电动机的转速来控制制冷剂排出能力。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低温处理型热交换器来作为散热器12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采用仅由冷凝部12a构成的通常的散热器。此外,也可以采用使通常的散热器与将由该散热器散热了的制冷剂气液分离并储蓄剩余液相制冷剂的受液器(接收器)一体化而得到的接收器一体型的冷凝器。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采用R1234yf来作为制冷剂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制冷剂不限于此。例如,能够采用R134a、R600a、R410A、R404A、R32、R407C等。或者,也可以采用使这些制冷剂中的多种混合而成的混合制冷剂等。此外,也可以采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并构成高压侧制冷剂压力成为制冷剂的临界压力以上的超临界制冷循环。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应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应用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应用于放置型空调装置、低温保存库、自动贩卖机用冷却加热装置等。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具备本发明所涉及的喷射器13的喷射器式制冷循环10的散热器12设为使制冷剂与外部气体进行热交换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并将蒸发器14设为冷却送风空气的利用侧热交换器。与此相对,也可以将蒸发器14利用为从外部气体等的热源吸热的室外侧热交换器,并将散热器12利用为对空气或者水等的被加热流体进行加热的利用侧热交换器。
(5)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要素可以在可实施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例如,可以将第三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应用于第二、第四实施方式。另外,也可以在第二、第五实施方式的通路形成部件35形成第四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凹部(贯通孔352)。
本发明以实施例为基准记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构造。本发明也包含各种变形例、均等范围内的变形。此外,也将各种组合、方式,乃至包含它们的一个要素、一个要素以上或以下的其他的组合、方式纳入本发明的范畴、思想范围。

Claims (15)

1.一种喷射器,是应用于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装置(10)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主体(30),该主体具有流入空间(30a)、减压用空间(30b)、吸引用通路(13b)及升压用空间(30e),所述流入空间供液相制冷剂流入,所述减压用空间使从所述流入空间流出的制冷剂减压,所述吸引用通路与所述减压用空间的制冷剂流下游侧连通且供从制冷剂吸引口(31b)吸引的制冷剂流通,所述升压用空间供从所述减压用空间喷射出的喷射制冷剂和经由所述吸引用通路而吸引的吸引制冷剂流入;
通路形成部件(35),该通路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减压用空间的内部,且在该通路形成部件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制冷剂通路;以及
驱动机构(37),该驱动机构使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位移,
在所述主体中的形成所述减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是喷嘴通路(13a),该喷嘴通路作为使制冷剂减压而进行喷射的喷嘴发挥功能,
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连结有上游侧动作棒(351a),该上游侧动作棒向所述流入空间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所述主体,
所述上游侧动作棒的中心轴及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CL)彼此同轴地配置,
在形成所述喷嘴通路的壁面形成有多个喉部,该多个喉部在使所述喷嘴通路的通路截面积朝向制冷剂流下游侧而逐渐缩小之后,使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转向,
所述多个喉部中的配置于制冷剂流最上游侧的最上游侧喉部(30n)形成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侧,
此外,所述最上游侧喉部形成为使所述喷嘴通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侧转向的形状,并且配置于所述喷嘴通路中的亚音速的制冷剂所流通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喉部中的与所述最上游侧喉部相比配置于制冷剂流下游侧的下游侧喉部(30m、30q)形成于所述主体中的形成所述减压用空间的部位,
此外,所述下游侧喉部形成为使所述喷嘴通路中的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向远离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的一侧转向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最上游侧喉部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小于由所述下游侧喉部(30m、30q)形成的制冷剂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所述减压用空间的内部及所述升压用空间的内部,
在所述主体中的形成所述升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是扩散通路(13c),该扩散通路作为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混合而升压的升压部发挥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连结有下游侧动作棒(351b),该下游侧动作棒朝向所述扩散通路的下游侧延伸且能够滑动地支承于所述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游侧动作棒的中心轴与所述下游侧动作棒的中心轴同轴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上游侧动作棒及所述下游侧动作棒中的至少一方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流入空间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所述吸引用通路的吸引制冷剂出口(13f)环状地开口于所述喷嘴通路的制冷剂喷射口(13e)的外周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扩散通路的制冷剂流上游侧形成有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混合的混合通路(13d),该混合通路是在所述主体中的形成所述升压用空间的部位的内周面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外周面之间形成的制冷剂通路,
所述混合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所述制冷剂喷射口的通路截面积与所述吸引制冷剂出口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中的形成所述混合通路的部位在包含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的截面中所描绘出的线以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侧的方式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形成部件中的形成所述混合通路的部位在包含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的截面中所描绘出的线以越往制冷剂流下游侧越接近所述主体侧的方式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路形成部件形成为从制冷剂流上游侧朝向下游侧,与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中心轴垂直的截面积在扩大之后缩小的形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喷嘴通路的下游侧形成有混合通路(13d),该混合通路使所述喷射制冷剂与所述吸引制冷剂混合,
所述混合通路的最小通路截面积形成得比所述喷嘴通路的制冷剂喷射口的通路截面积与所述吸引用通路的吸引制冷剂出口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值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通路形成部件形成有贯通孔(352),该贯通孔将所述通路形成部件的圆锥状侧面贯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喷射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形成有制冷剂流入通路(31e),该制冷剂流入通路将从制冷剂流入口(31a)流入的制冷剂向所述流入空间引导,
当从所述流入空间的中心轴方向观察时,所述制冷剂流入通路形成为使向所述流入空间流入的制冷剂朝向所述流入空间的中心轴流入的形状。
CN201780008952.XA 2016-02-02 2017-01-24 喷射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035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8068 2016-02-02
JP2016-018068 2016-02-02
JP2016-248886 2016-12-22
JP2016248886A JP6481679B2 (ja) 2016-02-02 2016-12-22 エジェクタ
PCT/JP2017/002203 WO2017135092A1 (ja) 2016-02-02 2017-01-24 エジェ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518A CN108603518A (zh) 2018-09-28
CN108603518B true CN108603518B (zh) 2019-11-22

Family

ID=59564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95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603518B (zh) 2016-02-02 2017-01-24 喷射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67905B2 (zh)
JP (1) JP6481679B2 (zh)
CN (1) CN108603518B (zh)
DE (1) DE112017000620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12533B2 (en) 2021-06-08 2023-11-07 Gmi Holdings, Inc. Synchronized lighting with toggle 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50095A (en) * 1918-03-11 1920-08-17 Surface Comb Co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unloading pumps
WO2002001970A3 (en) * 2000-06-30 2002-06-06 Fmc Corp Steam injection heater and method
CN1527007A (zh) * 2003-03-05 2004-09-08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锥形喷嘴和锥形针的喷射器
CN103270379A (zh) * 2011-01-04 2013-08-28 开利公司 喷射器
JP2013177879A (ja) * 2012-02-02 2013-09-09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55861A1 (en) 2008-03-12 2009-10-29 Denso Corp Ejector
JP4760843B2 (ja) 2008-03-13 2011-08-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装置およびエジェクタ装置を用いた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JP5640857B2 (ja) 2011-03-28 2014-12-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減圧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
JP5949641B2 (ja) * 2013-04-05 2016-07-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
JP2016018068A (ja) 2014-07-08 2016-02-01 旭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膜付き基材および物品
US20160248886A1 (en) 2015-02-24 2016-08-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plit-client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execution in an industrial network
WO2016185664A1 (ja) 2015-05-19 2016-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および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
WO2017135093A1 (ja) 2016-02-02 2017-08-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エジェ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50095A (en) * 1918-03-11 1920-08-17 Surface Comb Co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unloading pumps
WO2002001970A3 (en) * 2000-06-30 2002-06-06 Fmc Corp Steam injection heater and method
CN1527007A (zh) * 2003-03-05 2004-09-08 株式会社电装 具有锥形喷嘴和锥形针的喷射器
CN103270379A (zh) * 2011-01-04 2013-08-28 开利公司 喷射器
JP2013177879A (ja) * 2012-02-02 2013-09-09 Denso Corp エジェ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041101A1 (en) 2019-02-07
DE112017000620B4 (de) 2023-05-17
CN108603518A (zh) 2018-09-28
DE112017000620T5 (de) 2018-10-11
US10767905B2 (en) 2020-09-08
JP2017137856A (ja) 2017-08-10
JP6481679B2 (ja) 2019-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31640B (zh) 喷射器
JP5999050B2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サイクルおよびエジェクタ
WO2013114856A1 (ja) エジェクタ
CN105051375B (zh) 喷射器
JP6052156B2 (ja) エジェクタ
JP2009222256A (ja) 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CN105579788A (zh) 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CN104428541B (zh) 喷射器
CN107407293B (zh) 喷射器、喷射器的制造方法以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装置
CN106415023B (zh) 喷射器
CN108603518B (zh) 喷射器
JP2010038454A (ja) 膨張弁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JP2015137566A (ja) エジェクタ
WO2017135093A1 (ja) エジェクタ
WO2017135092A1 (ja) エジェクタ
CN108603519B (zh) 喷射器
CN107429711B (zh) 喷射器及喷射器式制冷循环
JP6485550B2 (ja) エジェクタ
JP6561919B2 (ja) エジェクタ
JP6365408B2 (ja) エジェクタ
CN109312761B (zh) 喷射器
JP2017031975A (ja) エジェクタ
JP6582950B2 (ja) エジェクタ
JP2017044374A (ja) エジェクタ
CN104870829B (zh) 喷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