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4539B -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4539B
CN108594539B CN201810201128.2A CN201810201128A CN108594539B CN 108594539 B CN108594539 B CN 108594539B CN 201810201128 A CN201810201128 A CN 201810201128A CN 108594539 B CN108594539 B CN 108594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ignment
substrate
angle
preset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11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94539A (zh
Inventor
顾小祥
杨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foVision Opto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11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945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94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4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4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4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02F1/1337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 G02F1/133788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by treatment of the surface, e.g. embossing, rubbing or light irradiation by light irradiation, e.g. linearly polarised light photo-polymeri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该配向方法包括:采集配向表面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获得基板的定向角度;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基板,使得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照射配向表面以在配向表面形成配向图案。该配向系统包括:承载台以及配向装置,该配向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承载台上方,用于获取配向表面的图像;以及主控装置,与图像采集装置相连以接收图像,主控装置预存有预设配向角度。本发明的一种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可以精确地控制基板的定向角度,提升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向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通常包括:彩膜(Color Filter,CF)基板、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基板、夹在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两个基板外侧的偏光板。在液晶显示技术中,通过施加电压使液晶层中产生电场,进而改变液晶分子的扭转角度,并配合上下基板外侧的两个偏光板,从而产生图像显示。
然而,为保证图像的显示效果,均需使液晶分子有一个初始取向方向,因此在CF基板与TFT阵列基板上需要分别设置配向膜层,以使液晶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向定向排列。即,通过对配向膜层的表面进行定向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布方向并使其排布方向一致,进而获取均一的显示效果,而避免产生图像显示不均匀(Mura)的问题。
目前,对配向膜的取向处理可采用光配向工艺,将规定波长的偏振光照射在配向膜上,使得与偏振光的偏振轴方向一致或垂直的配向膜发生光致反应,例如光致交联、光致分解或光致异构,进而使配向膜产生各向异性,并利用其所产生的定向锚定能诱导液晶分子按照一定角度统一取向。由于利用光配向工艺得到的定向方向是用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对于这种微观变化,肉眼无法判断定向方向是否准确。
在现有技术中,只能根据产品设计的定向角度推算产品进入设备的角度,从而将产品进入设备的角度设置在一个预设范围内,但这种不确定性,在生产过程中,会增加产品的报废率,同时,人员的自主设置存在误定义风险,在生产过程中,也会增加产品的报废率,从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在配向过程中,大幅提高定向角度的精度,提升成品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向方法,所述配向方法用于在基板的配向表面形成配向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方法包括:采集所述配向表面的图像,并根据所述图像获得所述基板的定向角度;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所述基板,使得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照射所述配向表面以在所述配向表面形成所述配向图案。
优选地,所述配向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基板的类型信息设置至少一种配向模式,每种所述配向模式对应一种所述预设配向角度。
优选地,所述定向角度和所述预设配向角度对应于基准方向与第一模块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模块位于所述基板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基准方向包括所述基板的传送方向。
优选地,所述类型信息包括:所述基板的作用,所述基板用于作为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所述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以及液晶分子的极性类型。
优选地,若所述基板作为阵列基板,则所述第一模块包括数据线;若所述基板为彩膜基板,则所述第一模块包括黑矩阵。
优选地,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所述基板,使得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定向角度是否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一致,若否,则调节所述基板并执行报警动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配向系统,所述配向系统用于在基板的配向表面形成配向图案,所述配向系统包括:承载台以及配向装置,所述配向装置在开启时用于照射所述配向表面以在所述配向表面形成所述配向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承载台上方,用于获取所述配向表面的图像;以及主控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图像,所述主控装置预存有预设配向角度,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得所述基板的定向角度,并根据所述预设配向角度调节所述基板,使得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主控装置包括: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图像获得所述基板的定向角度;以及调整单元,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所述配向装置相连,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定向角度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是否在一定阈值内一致,若是,则所述调整单元开启所述配向装置,若否,则所述调整单元控制所述承载台的旋转角度以调节所述基板的所述定向角度,直至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的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优选地,所述配向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调整单元相连,当所述调整单元判定所述定向角度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不能在一定阈值内保持一致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本公开的配向方法通过采集基板配向表面的图像以获得基板的定向角度,并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基板,使得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从而在后续的光配向过程中保证了配向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配向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基板的定向角度,提升了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的描述中的附图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模式对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系统的示意图。
图4、图5示出了图3中的配向系统在工作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系统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下文中,为了方便描述,用坐标系对方向进行规定。
在步骤S01,设置配向模式。根据基板的类型信息设置至少一种配向模式,每种配向模式对应一种预设配向角度。其中,类型信息包括:基板的作用,即基板为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配向图案的域(domain)类型以及液晶分子的极性类型。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配向角度对应于基准方向与第一模块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其中,第一模块位于基板表面上、基准方向包括基板的传送方向。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当基板类型为TFT阵列基板时,第一模块包括数据线,当基板类型为CF基板时,第一模块包括与TFT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对应的黑矩阵(blackmatrix,BM)。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对第一模块的种类进行其他设置,例如,当基板类型为TFT阵列基板时,第一模块包括电极。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当基板为TFT阵列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单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负极性时,设为第一种配向模式,编号为1,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7°;当基板为CF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单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负极性时,设为第二种配向模式,编号为2,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173°;当基板为TFT阵列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单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正极性时,设为第三种配向模式,编号为3,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83°;当基板为CF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单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正极性时设为第四种配向模式,编号为4,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97°;当基板为TFT阵列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双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负极性时,设为第五种配向模式,编号为5,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7°;当基板为CF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双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负极性时,设为第六种配向模式,编号为6,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7°;当基板为TFT阵列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双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正极性时,设为第七种配向模式,编号为7,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83°;当基板为CF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双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正极性时,设为第八种配向模式,编号为8,对应的预设配向角度为83°;其中,规定模式编号为1、2的配向模式定向类型为A;模式编号为3、4的配向模式定向类型为B;模式编号为5、6的配向模式定向类型为C;模式编号为7、8的配向模式定向类型为D。
在步骤S02,装载、传送基板。如图3所示,将基板100放置在承载台10的一侧,承载台10控制基板100沿图3所示的X轴方向传送。
在步骤S03,采集配向表面的图像。如图3所示,图像采集装置在点A处对基板100进行图像采集,在图像中可观察到第一模块101的延伸方向。然而本公开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对基板100进行多处图像采集。
在步骤S04,根据图像获取定向角度。在本实施例中,定向角度对应于基准方向与第一模块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其中,第一模块位于基板表面上、基准方向包括基板的传送方向。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当基板类型为TFT阵列基板时,第一模块包括数据线,当基板类型为CF基板时,第一模块包括与TFT阵列基板上的数据线对应的黑矩阵(blackmatrix,BM)。下面以图4为例,对本公开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4所示,基板100为TFT阵列基板、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为单域、液晶分子极性类型为负极性,第一模块101为数据线,第一模块101的延伸方向01为X轴方向,基板100的传送方向02为X轴方向,通过计算可知,此时的定向角度为0°。
在步骤S05,判断定向角度与预设配向角度是否一致。选择与图4为例相匹配的第一模式,判断定向角度与预设配向角度是否一致,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07对基板的配向表面进行配向,否则进行步骤S06,当定向角度与预设配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不一致时,调节基板100并执行报警动作。
在步骤S06,调节基板并报警。由于传送方向02与第一模块101的延伸方向01所呈的定向角度为0°,在第一种配向模式中,传送方向02与第一模块101的延伸方向01所呈的预设配向角度为7°,此时,定向角度与预设配向角度相差7°,如图5所示,将承载台10顺时针方向旋转7°,从而使得第一模块101的延伸方向01相对于X轴方向顺时针旋转7°。此时,传送方向02以第一模块101的延伸方向01为基准逆时针旋转7°。再一次进行步骤S03、S04、S05,此时,若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仍然不一致,则继续执行步骤S06、S03、S04、S05,直至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执行步骤S07,对基板的配向表面进行配向。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配向装置20发出的偏振光的偏振轴方向为Y轴方向,照射基板100的配向表面以在配向表面形成配向图案,假设基板100的配向膜在与偏振轴方向垂直的方向发生反应,则配向方向为X轴方向,与传送方向02一致。
在步骤S08,卸载基板。
本公开的配向方法通过采集基板配向表面的图像以获得基板的定向角度,并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基板,使得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从而在后续的光配向过程中保证了配向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配向方法可以精确地控制基板的定向角度,提升了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系统的示意框图。
如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配向系统包括:承载台10、配向装置20、图像采集装置30以及主控装置40。其中,主控装置40包括:图像处理单元41与调整单元42。
承载台10分别与配向装置20以及调整单元42相连,图像采集装置30位于承载台10的上方,图像处理单元41分别与图像采集装置30和调整单元42相连,进一步的,调整单元42与配向装置20以及报警装置50相连。
图像采集装置30用于获取配向表面的图像,主控装置40中的图像处理单元41接收图像根据图像获得基板的定向角度,在主控装置40中预存有预设配向角度,用于根据图像获得基板的定向角度,主控装置40中的调整单元42判断定向角度与预设配向角度是否在一定阈值内一致,若是,则调整单元42开启配向装置20,若否,报警装置50进行报警,调整单元42控制承载台10的旋转角度以调节基板的定向角度,直至图像处理单元41提供的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30采用工业相机,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图像采集装置30包括高倍率显微镜。
本公开的配向系统通过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基板配向表面的图像,使得主控装置能够根据图像获得定向角度,并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基板,使得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预设配向角度一致,从而在后续的光配向过程中保证了配向精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配向系统可以精确地控制基板的定向角度,提升了成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配向方法,所述配向方法用于在基板的配向表面形成配向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方法包括:
基于带有显微镜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所述配向表面的第一模块的图像,并根据所述图像获得所述基板的定向角度;
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所述基板,使得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照射所述配向表面以在所述配向表面形成所述配向图案,
其中,当所述基板为阵列基板时,所述第一模块包括所述基板中的数据线或电极,
当所述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模块包括所述基板中的黑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基板的类型信息设置至少一种配向模式,每种所述配向模式对应一种所述预设配向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向角度和所述预设配向角度对应于基准方向与所述第一模块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方向包括所述基板的传送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型信息包括:
所述基板的作用,所述基板为彩膜基板或阵列基板;
所述配向图案的域类型;以及
液晶分子的极性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设配向角度调节所述基板,使得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定向角度是否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一致,若否,则调节所述基板并执行报警动作。
7.一种配向系统,所述配向系统用于在基板的配向表面形成配向图案,所述配向系统包括:承载台以及配向装置,所述配向装置在开启时用于照射所述配向表面以在所述配向表面形成所述配向图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系统还包括:
基于带有显微镜的图像采集装置,位于所述承载台上方,用于获取所述配向表面的第一模块的图像;以及
主控装置,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图像,所述主控装置预存有预设配向角度,用于根据所述图像获得所述基板的定向角度,并根据所述预设配向角度调节所述基板,使得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其中,当所述基板为阵列基板时,所述第一模块包括所述基板中的数据线或电极,
当所述基板为彩膜基板,所述第一模块包括所述基板中的黑矩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装置包括:
图像处理单元,与所述图像采集装置相连以根据所述图像获得所述基板的定向角度;以及
调整单元,分别与所述图像处理单元和所述配向装置相连,所述调整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定向角度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是否在一定阈值内一致,若是,则所述调整单元开启所述配向装置,若否,则所述调整单元控制所述承载台的旋转角度以调节所述基板的所述定向角度,直至所述图像处理单元提供的所述定向角度在一定阈值内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向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与所述调整单元相连,当所述调整单元判定所述定向角度与所述预设配向角度不能在一定阈值内保持一致时,所述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CN201810201128.2A 2018-03-12 2018-03-12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Active CN108594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1128.2A CN108594539B (zh) 2018-03-12 2018-03-12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1128.2A CN108594539B (zh) 2018-03-12 2018-03-12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4539A CN108594539A (zh) 2018-09-28
CN108594539B true CN108594539B (zh) 2021-09-17

Family

ID=636261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1128.2A Active CN108594539B (zh) 2018-03-12 2018-03-12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9453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444213U (zh) * 2013-09-27 2014-02-1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3852938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配向光源系统及光配向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9516B2 (ja) * 2007-07-24 2012-05-09 日新イオン機器株式会社 配向処理装置
JP5678334B2 (ja) * 2010-11-08 2015-03-04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露光装置
CN103582843B (zh) * 2012-06-01 2016-04-13 Wi-A株式会社 光配向装置
JP5983810B1 (ja) * 2015-04-02 2016-09-06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光照射装置
JP2017044917A (ja) * 2015-08-27 2017-03-02 株式会社ブイ・テクノロジー 光配向処理装置
CN205450515U (zh) * 2015-12-30 2016-08-10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曝光装置
CN108051955B (zh) * 2018-01-03 2021-0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取向设备及取向参数的校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2938A (zh) * 2012-12-07 2014-06-11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光配向光源系统及光配向工艺
CN203444213U (zh) * 2013-09-27 2014-02-1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94539A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46035B2 (ja) ラビング角度測定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並びに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1446712B (zh) 摩擦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制造的液晶显示装置
US6836308B2 (en) Substrat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0971384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용 배향막 형성방법 및 형성장치
US10751930B2 (en) Imprint apparatus, imprint method,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rticle
JP2004226974A (ja) 非ラビング液晶配向方法
CN106019721A (zh) 光配向膜制作过程中偏光板的调节方法及装置
US11868042B2 (en) Master stamp for nano imprin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5867066B (zh) 掩膜板、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94539B (zh) 配向方法与配向系统
KR20110062599A (ko) 표시장치용 배향막의 광 배향방법
CN104020608B (zh) 显示面板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933557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alignment layer using the same
US1023471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ttaching polarizer
CN108445677A (zh) 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和显示面板
US20180039109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5856815A (zh) 印刷网版、导光板、显示设备及导光板的制作方法
KR102179535B1 (ko) 배향막 형성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제조 방법
JP6048187B2 (ja)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11249350B2 (en) Liquid crystal cell assembly
KR100535354B1 (ko) 액정 배향 방법
US10564481B2 (en) Method for aligning liquid crystals and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system
CN107505752B (zh) 一种基板处理方法及液晶显示器
KR101084200B1 (ko) 배향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9520417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lignment fil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after: Kunshan Longteng Au Optronics Co

Address before: 215301, 1, Longteng Road, Kunshan, Jiangsu, Suzhou

Applicant before: Kunshan Longteng Optronics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