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85550A -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85550A
CN108585550A CN201810148802.5A CN201810148802A CN108585550A CN 108585550 A CN108585550 A CN 108585550A CN 201810148802 A CN201810148802 A CN 201810148802A CN 108585550 A CN108585550 A CN 108585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ltraviolet
infrared
glass
parting bead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88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丽莎
顾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OLAN ARCHITECTURE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OLAN ARCHITECTURE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OLAN ARCHITECTURE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OLAN ARCHITECTURE GLAS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88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85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85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855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7/00Joining pieces of glass to pieces of other inorganic material;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ther than by fusing
    • C03C27/06Joining glass to glass by processes other than fus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 C03C17/006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with materials of composite charac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0Inorgan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8Multiple coating on one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02Coloured
    • B32B2307/404Multi-coloure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镀膜玻璃和隔条,电致变色玻璃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外设置且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电致变色膜层,第二表面与隔条的一个侧面相邻;隔条设置在电致变色玻璃与镀膜玻璃之间,且隔条沿电致变色玻璃与镀膜玻璃的周边设置形成一个容纳腔;镀膜玻璃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三表面与隔条的另一个侧面相邻,第四表面朝外设置且第四表面上形成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是一种。本发明在阻隔紫外线和红线透过的同时还具有较高可见光透过率。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红外截止玻璃和紫外截止玻璃。红外截止玻璃即为反热辐射玻璃,也称为low-E玻璃,是新型绿色建筑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它有效降低建筑对空调系统的依赖,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同时节约能源。紫外截止玻璃即为防紫外线玻璃,一般是指具有反射或吸收波长小于380nm的电磁波透过功能的一类玻璃。防紫外线玻璃通常是在玻璃表面镀制一层紫外吸收涂层,如氧化钛、氧化铈及氧化锡等,制得一种防紫外镀膜玻璃。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希望玻璃在透过可见光的同时,既能够阻隔紫外辐射透过,又能阻隔红外辐射透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镀膜玻璃和隔条,
所述电致变色玻璃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电致变色膜层,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隔条的一个侧面相邻;
所述隔条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玻璃与所述镀膜玻璃之间,且所述隔条沿所述电致变色玻璃与所述镀膜玻璃的周边设置形成一个容纳腔;
所述镀膜玻璃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隔条的另一个侧面相邻,所述第四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四表面上形成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是一种能够阻隔紫外线和红线透过同时具有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的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为Ce-Sn-O/FTO复合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铈、锡纯金属靶材作为粒子源,氩气作为工作气体,氧气作为反应气体,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厚度为10~300nm。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膜层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厚度为60~350nm。
进一步地,所述隔条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干燥剂。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中空玻璃镀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该膜层的紫外光透过率为5.1%,可见光透过为71.38%,红外透过率基本与单层FTO薄膜一致,仅有小幅波动。满足低辐射薄膜玻璃的采光要求,同时能够截止95%的紫外线。
2、本发明提供的中空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室内的光线进行调控,得到更加舒适的体感光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致变色玻璃,2-镀膜玻璃,3-隔条,4-电致变色膜层,5-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使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使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1、镀膜玻璃2和隔条3。
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电致变色膜层4,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隔条3的一个侧面相邻;
所述隔条3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与所述镀膜玻璃2之间,且所述隔条3沿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与所述镀膜玻璃2的周边设置形成一个容纳腔;
所述镀膜玻璃2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隔条3的另一个侧面相邻,所述第四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四表面上形成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是一种能够阻隔紫外线和红线透过同时具有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的膜层。
具体地,所述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为Ce-Sn-O/FTO复合膜层。
具体地,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铈、锡纯金属靶材作为粒子源,氩气作为工作气体,氧气作为反应气体,制备而成。制备过程中,在Sn靶溅射功率升高后,薄膜中的孔洞和空隙减少,致密度增加,降低了光的折射。当薄膜中Sn含量较低时,Ce元素中Ce3+比例较高,随Sn含量增加,Ce3+比例降低,对可见光吸收减弱,因此可见光透过有所提高。当Sn靶功率到达30W时,形成Ce掺杂的SnO2相及非晶态的Ce-Sn-O,由于薄膜中Ce和Sn相互作用,增强了对紫外光的吸收,因此紫外光透射率急剧下降。
具体地,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厚度为10~200nm。随Sn靶溅射率升高,薄膜厚度明显增加。
具体地,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厚度为60~15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厚度为6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厚度为1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厚度为150nm。
在使用时,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与外部电路连接,通过改变电致变色玻璃1上的电压,可使电致变色玻璃1颜色变深、透过率降低或颜色变浅、透过率升高,从而实现对光线或热量的调控。
例如,当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施加正向电压,离子存储层中的离子(H+、Li+)会离开离子存储层,并穿过离子传导层到达电致变色层,并与电致变色层中的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表现为颜色变深、透过率降低;当在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施加反向电压,离子(H+、Li+)又会离开电致变色层,穿过离子传导层到达离子存储层被储存起来,表现为颜色变浅、透过率升高。
如此,当室内温度偏高或者需要室内的光照较弱时,在电致变色膜层4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施加正向电压,中空玻璃就能屏蔽全部或部分太阳光,起到阻热或者营造私秘空间的效果;当室内温度偏低或者需要室内的光照较强时,在电致变色膜层4的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之间通反向电压,中空玻璃就能让太阳光尽量进入室内,以提高室内温度或者增加室内采光;从而实现对室内温度和光线的智能化控制。这种“主动”的改变玻璃光热性能的方式能让在室内活动的人类更加舒适,更好的体现了舒适性和人性化。
具体地,所述隔条3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干燥剂。
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中空玻璃镀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该膜层的紫外光透过率为5.1%,可见光透过为71.38%,红外透过率基本与单层FTO薄膜一致,仅有小幅波动。满足低辐射薄膜玻璃的采光要求,同时能够截止95%的紫外线。
2、本发明提供的中空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对室内的光线进行调控,得到更加舒适的体感光线。
实施例2
请继续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包括电致变色玻璃1、镀膜玻璃2和隔条3,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电致变色膜层4,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隔条3的一个侧面相邻;
所述隔条3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与所述镀膜玻璃2之间,且所述隔条3沿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与所述镀膜玻璃2的周边设置形成一个容纳腔;
所述镀膜玻璃2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隔条3的另一个侧面相邻,所述第四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四表面上形成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是一种能够阻隔紫外线和红线透过同时具有较高可见光透过率的膜层。
具体地,所述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为Ce-Sn-O/FTO复合膜层。
具体地,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铈、锡纯金属靶材作为粒子源,氩气作为工作气体,氧气作为反应气体,制备而成。当Sn靶功率升高到30W以上时,所制备的薄膜形成新相,新相为Ce掺杂的SnO2。薄膜中所形成的Ce掺杂的SnO2相具有更强的紫外吸收效果。
具体地,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厚度为100~300nm。
具体地,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厚度为150~35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厚度为15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厚度为200n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致变色膜层厚度为350nm。
具体地,所述隔条3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干燥剂。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致变色玻璃(1)、镀膜玻璃(2)和隔条(3),
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一表面上形成有电致变色膜层(4),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隔条(3)的一个侧面相邻;
所述隔条(3)设置在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与所述镀膜玻璃(2)之间,且所述隔条(3)沿所述电致变色玻璃(1)与所述镀膜玻璃(2)的周边设置形成一个容纳腔;
所述镀膜玻璃(2)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与所述隔条(3)的另一个侧面相邻,所述第四表面朝外设置且所述第四表面上形成有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紫外双截止膜层(5)为Ce-Sn-O/FTO复合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铈、锡纯金属靶材作为粒子源,氩气作为工作气体,氧气作为反应气体,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Ce-Sn-O/FTO复合膜层厚度为10~3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依次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导层、离子存储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连接有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膜层(4)厚度为60~3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条(3)的形状为口字型,所述容纳腔内填充有干燥剂。
CN201810148802.5A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Pending CN108585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8802.5A CN108585550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8802.5A CN108585550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85550A true CN108585550A (zh) 2018-09-28

Family

ID=63608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8802.5A Pending CN108585550A (zh) 2018-02-13 2018-02-13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855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3552A (zh) * 2018-10-20 2019-03-19 马成良 一种安防报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71231A (zh) * 2019-08-21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3264A (zh) * 2004-10-29 2005-04-06 武汉理工大学 截止紫外线/反射红外线双重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815A (zh) * 2012-11-12 2014-05-21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空玻璃
CN206783543U (zh) * 2017-04-11 2017-12-22 深圳前海中玻联合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阻挡紫外光的低辐射双银low‑e中空玻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3264A (zh) * 2004-10-29 2005-04-06 武汉理工大学 截止紫外线/反射红外线双重功能镀膜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03815A (zh) * 2012-11-12 2014-05-21 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空玻璃
CN206783543U (zh) * 2017-04-11 2017-12-22 深圳前海中玻联合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能阻挡紫外光的低辐射双银low‑e中空玻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3552A (zh) * 2018-10-20 2019-03-19 马成良 一种安防报警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471231A (zh) * 2019-08-21 2019-11-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89608A (en) Architectural electrochromic pane
US7773284B2 (en) Resonant cavity electrochromic device
CN104880884B (zh) 一种电致变色智能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KR102127226B1 (ko) 스위칭가능한 유리 구조물 및 차량 창문
KR101862200B1 (ko) 전기변색 기판 시스템, 전기변색 기판 시스템이 이용되는 스마트 윈도우 기판 시스템 및 스마트 윈도우 기판 시스템의 제작 방법
EP2470953B1 (en) Electrochromic device and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101286170B1 (ko) 써모크로믹 글라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JP5105140B2 (ja) 全固体型反射調光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調光部材
US20160124284A1 (en) Electrophoretic insulated glass unit
JP4399583B2 (ja) マグネシウム・チタン合金を用いた全固体型反射調光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素子及び調光部材
KR20080040439A (ko) 에너지 절약형 스마트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090031915A (ko) 가변적인 광학적 및/또는 활동적 특성을 갖는 유리 타입 전기화학적/전기적으로 제어 가능한 디바이스
CN206421132U (zh) 具有良好反射或光透性能的电致变色组件
CN108585550A (zh) 一种具有红外紫外双截止功能的中空玻璃
WO2019006964A1 (zh) 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变色玻璃
JP2022547180A (ja)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ック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508671A (zh) 一种导电反射层及其在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CN108515752B (zh) 一种无遮阳帘的天窗总成玻璃
CN107045243A (zh) 电致变色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CN107305903B (zh) 一种透明显示装置
CN107045242A (zh) 电致变色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KR102470079B1 (ko) 변색 나노 입자, 이를 포함하는 변색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034444B1 (ko) 전기변색소자
CN108020974A (zh) 具有良好反射或光透性能的电致变色组件
CN206553406U (zh) 一种漫反射镀膜调光玻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6000 No. 370 Tongjing Avenue,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Aolan Architecture Glas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6000 No. 370 Tongjing Avenue, Chongchuan District,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Aolan Architecture Glass Co., 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