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8365A -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48365A
CN108548365A CN201810195307.XA CN201810195307A CN108548365A CN 108548365 A CN108548365 A CN 108548365A CN 201810195307 A CN201810195307 A CN 201810195307A CN 108548365 A CN108548365 A CN 1085483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air duct
changing chamber
free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9530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48365B (zh
Inventor
缪丽燕
李军平
王正月
吴海英
陈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9530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4836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483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83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483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483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1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through special compart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 F25D2317/0665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 supply from the t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17/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17/06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 F25D2317/067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characterised by air duc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16Convertible refrige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400/00General features of,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or fo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subclass
    • F25D2400/28Quick coo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风道盖板、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分别连通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的至少一第一出风口及至少一第二出风口以及对应第二风道设置的风机;风道盖板至少固定在变温室的顶部;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位于风道盖板及变温室顶部的内胆之间;其中,当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风机不工作,冷气进入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并进入变温室;当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风机工作而将冷气导入第二风道,冷气通过第二出风口而进入变温室。本发明变温室的出风口位于变温室的顶部,可使冷气更为顺畅得流动到变温室的各个部分,实现均匀制冷;另外,变温室可通过风向的控制实现速冷功能。

Description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人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日为2015年09月15日、申请号为201510583546.9、发明名称为“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风冷冰箱越来越受到用户的欢迎。但实际运用中,风冷冰箱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风冷冰箱在提供了大容积的同时,同样占用了更多的室内空间,造成冰箱内部空间的浪费;另外,风冷冰箱的系统更为复杂,反而增加了冰箱的能耗。
一般来讲,冰箱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对食物进行储存,从而防止食物的腐败以及维持其新鲜度。冰箱一般同时包括在0~8℃对食物进行储存的冷藏室和在-20~0℃对食物进行冷冻的冷冻室。近年来,为了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业内开发出了独立于冷藏室和冷冻室之外的变温室。
如图1所示,目前大多数冰箱的变温风道置于变温室后部,出风口10向前吹向食物,其存在诸多缺陷。一方面,从变温室出风口10吹进来的风从变温室后部向前吹到食物上,受到该食物的反射分散后的冷气才流到变温室的其他地方,如此,风量的均匀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储藏的食物量多少的影响,造成风量分布不匀,而利用减弱的冷气对变温室其他部位进行冷却,会造成变温室首先接触冷气的部位与其他部位之间存在温度差异,进而使变温室内的食物不能得到均匀的冷却;另一方面,当储藏的食物较多时,从出风口10排出的冷气集中在出风口10正前方的食物上,而距离出风口10较远的前端部以及两侧等处则不能得到充足的冷气,因此冷气集中的地方产生过冷现象,而没有充足冷气的部分则产生微冷现象,后部食物过冷冻坏食物,前部食物温度较高容易变质。
另外,当变温室需要大量冷量时,由于变温室仅有有限的出风口进行有限冷气的输送,无法保证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变温室速冷功能的要求,无法实现速冷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包括风道盖板、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至少一第一出风口及至少一第二出风口以及对应所述第二风道设置的风机;风道盖板至少固定在所述变温室的顶部;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位于所述风道盖板及所述变温室顶部的内胆之间;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风机不工作,冷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进入所述变温室;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风机工作而将所述冷气导入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冷气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而进入所述变温室。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制冷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制冷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相较于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变温室的前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变温室的前部,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变温室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变温室顶部的内胆形成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路径上,所述导风结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道盖板包括位于所述变温室顶部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变温室后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及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部分于第一方向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变温室前部到后部的方向。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箱还包括:
冷冻室;
连通所述冷冻室的冷冻风道;
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变温风道;
冷冻风机;
遮蔽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的开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遮蔽机构的运动;
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开启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所述冷冻风机同时为所述冷冻室及所述变温室供冷;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关闭所述冷冻风道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变温风道,所述冷冻风机给所述变温室供冷。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冻室后部的冷冻风道盖板,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位于所述冷冻风机及所述冷冻风道盖板之间,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朝第二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遮蔽机构靠近所述冷冻风道盖板,此时所述遮蔽机构未遮挡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朝第三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遮蔽机构靠近所述冷冻风机,此时所述遮蔽机构遮挡所述冷冻风道且同时未遮挡所述第一变温风道,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冰箱还包括:
冷藏室;
连通所述冷藏室的冷藏风道;
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变温风道;
风门,用于控制所述冷藏风道及所述第二变温风道的开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门;
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冷藏风道及所述第二变温风道,冷气同时进入所述冷藏室及所述变温室;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冷藏风道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变温风道,冷气进入所述变温室。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包括风道盖板、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位于所述风道盖板及所述变温室顶部的内胆之间;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量等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量;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量小于所述第二风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方法,包括步骤:
开启速冷模式;
停止为冷藏室及冷冻室送风;
于第二出风口为所述变温室送风,同时停止于第一出风口为所述变温室送风,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位于所述变温室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变温室的出风口位于变温室的顶部,可使冷气更为顺畅得流动到变温室的各个部分,实现均匀制冷;另外,变温室可通过风向的控制实现速冷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变温室出风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风道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风机、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室冷气供给装置爆炸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冷藏室冷气供给装置整体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下冷冻室冷气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下冷冻室冷气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方法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在本申请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或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申请的主题的基本结构。
另外,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如图2及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部分结构爆炸图及剖面图。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冰箱变温室100包括变温抽屉200及容置所述变温抽屉200的内胆300,所述变温抽屉200及所述内胆300之间设置有冷气供给装置,用于给所述变温抽屉200制冷。
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所述冷气供给装置包括风道盖板110、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13及所述第二风道114的至少一第一出风口115及至少一第二出风口116、对应所述第二风道114设置的风机120,所述风道盖板110至少固定在所述变温室100的顶部,即位于变温抽屉200的上方;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位于所述风道盖板110及所述变温室100顶部的内胆300之间;其中,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风机120不工作,冷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113及所述第二风道114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115及所述第二出风口116进入所述变温室100;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风机120工作而将所述冷气导入所述第二风道114,所述冷气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116而进入所述变温室100。
这里,所述第一出风口115用于制冷变温抽屉200的第一空间201,所述第二出风口116用于制冷变温抽屉200的第二空间202,所述第一空间201相较于所述第二空间202位于所述变温室100的前部。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由于没有风机120的导向作用,冷气均匀进入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并由第一出风口115及第二出风口116均匀地送至第一空间201及第二空间202,另外,由于第一出风口115及第二出风口116均位于变温室100的顶部,送出的冷气直接送至对应区域的食物上方而不会受到食物的阻挡,如此,冷气可以均匀地送至变温室100的各个角落;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由于风机120的导向作用,风机120将冷气集中导向第二风道114内,并由第二出风口116集中送至第二空间202而包覆位于其内的食物,如此,第二空间202便可实现速冷功能;这里,所述第二空间202内还可放置有速冻置物盘203,可用于限定速冻区域。
具体的,如图4-图6所示,风道盖板110上方的周边处设有翻折的壳体117,所述壳体117配合内部的凸棱118共同形成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道113的第一风量等于所述第二风道114的第二风量,以实现整个变温抽屉200内的均匀送风;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量小于所述第二风量,较佳的,所述第一风量接近于零,以实现高效速冷。
所述壳体117对应第一风道113的前端形成有两个相互分离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即形成了第一风道113的两个第一出风口115(包括115a、115b),此时,第一出风口115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变温室100的前部(即冰箱门体方向,未标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出风口115的出风方向也可有略微倾斜,即出风方向朝向图6中的左下方或左上方。这里,变温室100顶部的内胆300上形成有导风结构301,所述导风结构301位于第一出风口115的出风路径上,一方面,由第一出风口115送出的冷气经导风结构301调整方向后,形成立体冷流,冷流如瀑布般一泻而下,均匀地散布至变温室100的第一空间201内,另一方面,内胆300的导风结构301还很好的遮挡住了所述第一出风口115,从而提高冰箱整体美观。另外,所述第一出风口115大致位于内胆300靠近变温室100前部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即第一出风口115与冰箱门体的距离大致为冰箱门体到变温室后部之间间距的三分之一),以避免第一出风口115送出的冷气距离冰箱门体太近而造成冷气外泄。
所述壳体117与所述凸棱118配合形成所述第二风道114,所述第二风道114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风道113的长度,这里,为了使得冷气更加集中地进入第二风道114,在凸棱118与壳体117之间还形成有分隔部119,实质上,所述分隔部119与所述凸棱118围设成所述第二风道114。所述第二风道114对应变温抽屉200的底部形成有所述第二出风口116,所述第二出风口116沿垂直方向将冷气送至第二空间202内,这里,冷气从所述第二出风口116垂直送出,而后扩散布满整个第二空间202。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由于风机120的作用,冷气集中由第二出风口116垂直向下送风,冷气直接包裹食物,确保冷气可以有针对性地对食物进行迅速降温。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出风口116可为与所述第二风道114密封配合的接口结构,且第二风道114与第一风道113完全隔开,如此,可提高冷气的均匀度,且可提高速冷模式下的冷气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能效和可靠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出风口115及第二出风口116位于变温室100的顶部,冷气会如瀑布般一泻而下,循环遍布变温室100的各个角落,且由于冷气碰到食物温度会上升,变温室100的整个送风过程为由低到高温度的梯度送风,每层的温度较均匀。另外,由于第一出风口115及第二出风口116分别向第一空间201及第二空间202送风,第一空间201及第二空间202内同时有冷气送达,有效减小变温抽屉200内的横向温差。
继续参见图4至图6,所述风道盖板110包括位于变温室100顶部的第一部分111及位于所述变温室100后部的第二部分112,所述第一部分111即为形成所述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的部分,所述第一部分111及所述第二部分112相互连接形成倒“L”型,且所述风道盖板110由合页或者其他相似结构也构成,如此,风道盖板110的第一部分111及第二部分112可以一体成型,当将风道盖板110组装到变温室100中时,将风道盖板110折叠组装即可,如此,可简化成型及组装过程。所述第二部分112具有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1的第一端部1121及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11的第二端部1122,所述第二部分112于第一方向X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部1121至所述第二端部1122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方向X为所述变温室100前部到后部的方向,这里,所述第二部分112由上而下为逐渐变宽的结构,且只有第二部分112的上半部分位于变温室100的后部,如此,风道盖板110占用变温室100后部较小的区间,变温抽屉200可以进一步靠近后部的风道盖板110设置,即变温抽屉200沿着第一方向X的宽度变宽,此时变温抽屉200可以容纳更多的食物。另外,风道盖板110与内胆300之间通过纯卡爪结构相互固定,大大方便了生产线现场操作,且提高了生产节拍和生产质量。
变温室100还包括相互配合的变温风道前泡沫131及变温风道后泡沫132、变温风道装饰盖140、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
变温风道前泡沫131及变温风道后泡沫132位于所述风道盖板110的第二部分112处,所述第二部分112为由壳体翻折形成的中空结构,所述变温风道前泡沫131及变温风道后泡沫132容置于所述中空结构内。参图5,所述变温风道前泡沫131及变温风道后泡沫132配合形成风道134,冷气通过所述风道134后分别进入所述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这里,风道134可包含弧形脊分流设计,如此可将冷气自然地分成两股而分别进入第一风道113及第二风道114。所述风机120置于变温风道前泡沫131及变温风道后泡沫132形成的容置槽133内,且当变温风道前泡沫131及变温风道后泡沫132组装进风道盖板110后,风机120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风道114。
变温风道装饰盖140组装于风道盖板110上,所述变温风道装饰盖140用于遮挡变温室100内的线缆等结构。
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位于风道盖板110的第二部分112上,具体的,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位于变温室100的后部,一方面,由于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位于变温室100的后部,当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感测到变温室100的当前温度时,变温室100其他区域必然已经都达到了该当前温度,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的测量结果可靠;另一方面,变温室温度传感器150集成在风道盖板110上,可以释放变温室100其他区域的空间,例如释变温室100内胆300空间,以便于用户清理内胆300。
如图6所示,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变温室100上方的冷藏室(未标示),所述冷藏室的冷气供给装置包括风门510、连通所述冷藏室的冷藏风道520、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13及所述第二风道114的第二变温风道530,所述冷藏风道520、所述第二变温风道530为风道134的一部分,所述风门510位于所述风道134中间,且所述风门510将所述第二变温风道530、所述冷藏风道520相互隔开,所述风门510可为电动风门。其中,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门510开启所述冷藏风道520及所述第二变温风道530,冷气同时进入所述冷藏室及所述变温室100;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门510关闭所述冷藏风道520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变温风道530,冷气进入所述变温室100。
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变温室100下方的冷冻室400。参图7至图10,冷冻室400的冷气供给装置包括冷冻风道支架410、冷冻风机420、遮蔽机构430、冷冻风道盖板440、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50、连通所述冷冻室400的冷冻风道460、连通所述冷冻风道460的至少一冷冻出风口461、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13及所述第二风道114的第一变温风道470以及控制单元(未标示)。这里,冷冻风道支架410用于安装所述冷冻风机420且所述冷冻风道支架410与所述变温室100的风道盖板110相连,遮蔽机构430用于控制所述冷冻风道460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的开闭;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遮蔽机构430的运动;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与冷藏室的冷气供给装置中的第二变温风道530为相互贯穿的风道。其中,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430开启所述冷冻风道460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所述冷冻风机420同时为所述冷冻室400及所述变温室100供冷;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430关闭所述冷冻风道460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所述冷冻风机420给所述变温室470供冷。
具体的,如图9及图10所示,分别为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及速冷模式下冷冻室400的冷气供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10均对应图8中A-A连线剖面图。所述冷冻风道460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位于所述冷冻风机420及所述冷冻风道盖板440之间,所述遮蔽机构430为可旋转机构。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430朝第二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遮蔽机构430靠近所述冷冻风道盖板440,如图9所示,此时所述遮蔽机构430未遮挡所述冷冻风道460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冷冻风机420将冷气传输至所述冷冻风道460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并分别通过冷冻出风口461、第一出风口115、第二出风口116同时为冷冻室400及变温室100制冷;当所述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430朝第三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遮蔽机构430靠近所述冷冻风机420,如图10所示,此时所述遮蔽机构430遮挡所述冷冻风道460,冷冻风机420将冷气集中传输至所述第一变温风道470,再加上风机120的配合,冷气仅通过变温室100内的第二出风口116进行送风,从而实现速冷功能。这里,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所述第二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方向或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三方向为逆时针旋转方向或顺时针旋转方向的其中另一。
综上所述,当变温室100处于非速冷模式时,冷气同时进入变温室100、冷冻室400及冷藏室,且控制单元控制控制风机120不工作,此时变温室100内的第一出风口115及第二出风口116同时向变温抽屉200送风;当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冷冻风道460及所述冷藏风道520均关闭,此时冷气集中进入第一变温风道470及第二变温通道530,控制单元控制风机120工作,在风机120的导向作用下,冷气集中进入变温室100的第二风道114,并通过第二出风口116垂直送风,实现高效速冷。另外,当变温室100处于速冷模式时,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开始化霜程序,由于此时冷冻风道460、冷藏风道520均处于关闭状态,可以避免化霜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冻室400或冷藏室而影响位于其中的食物,从而使得热量可以集中用于化霜而提高能效,同时降低由于化霜而增加的冷冻室400或冷藏室的湿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方法,如图11所示,结合上述冰箱结构说明,所述供给方法包括步骤:
开启速冷模式;
停止为冷藏室及冷冻室400送风;
于第二出风口116为所述变温室100送风,同时停止于第一出风口115为所述变温室100送风,所述第一出风口115及所述第二出风口116均位于所述变温室100的顶部。
这里,冰箱上可以设置对应变温室100速冷模式及非速冷模式的按钮,当用户需要使用变温室100进行速冻操作时,仅需按压速冷模式按钮。另外,冰箱也可设置计时器,用户可以通过计时器设定速冻时间,当计时器检测到设定的速冻时间已经达到时,可以自动关闭速冷模式,并同时开启非速冷模式,当然,也可以通过用户手动关闭速冷模式,并开启非速冷模式。所述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方法的其他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冰箱结构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盖板,至少固定在所述变温室的顶部;
相互隔开的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位于所述风道盖板及所述变温室顶部的内胆之间;
分别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至少一第一出风口及至少一第二出风口;所述冰箱还包括:
所述冰箱还包括:冷藏室;
连通所述冷藏室的冷藏风道;
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变温风道;
风门,用于控制所述冷藏风道及所述第二变温风道的开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风门;
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门开启所述冷藏风道及所述第二变温风道,冷气同时进入所述冷藏室及所述变温室;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风门关闭所述冷藏风道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二变温风道,冷气进入所述变温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用于制冷第一空间,所述第二出风口用于制冷第二空间,所述第一空间相较于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变温室的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变温室的前部,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变温室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温室顶部的内胆形成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路径上,所述导风结构用于改变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盖板包括位于所述变温室顶部的第一部分及位于所述变温室后部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具有连接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端部及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部分于第一方向的厚度由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逐渐变大,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变温室前部到后部的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
冷冻室;
连通所述冷冻室的冷冻风道;
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一变温风道;
冷冻风机;
遮蔽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的开闭;以及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遮蔽机构的运动;
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开启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所述冷冻风机同时为所述冷冻室及所述变温室供冷;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关闭所述冷冻风道并同时开启所述第一变温风道,所述冷冻风机给所述变温室供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还包括位于所述冷冻室后部的冷冻风道盖板,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位于所述冷冻风机及所述冷冻风道盖板之间,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朝第二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遮蔽机构靠近所述冷冻风道盖板,此时所述遮蔽机构未遮挡所述冷冻风道及所述第一变温风道;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遮蔽机构朝第三方向旋转直至所述遮蔽机构靠近所述冷冻风机,此时所述遮蔽机构遮挡所述冷冻风道且同时未遮挡所述第一变温风道,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第二风道设置的风机;
其中,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风机不工作,冷气进入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并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及所述第二出风口进入所述变温室;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风机工作而将所述冷气导入所述第二风道,所述冷气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而进入所述变温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非速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道的第一风量等于所述第二风道的第二风量;当所述变温室处于速冷模式时,所述第一风量小于所述第二风量。
CN201810195307.XA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85483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95307.XA CN108548365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83546.9A CN105157318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CN201810195307.XA CN108548365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3546.9A Division CN105157318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8365A true CN108548365A (zh) 2018-09-18
CN108548365B CN108548365B (zh) 2020-10-30

Family

ID=5479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95307.XA Active CN108548365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CN201510583546.9A Active CN105157318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83546.9A Active CN105157318B (zh) 2015-09-15 2015-09-15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54836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98726A (zh) * 2019-03-21 2019-05-2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冷冻储物盒、速冻加湿控制方法及制冷设备
CN110345695A (zh) * 2018-04-04 2019-10-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112797692A (zh) * 2019-11-14 2021-05-14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带速冷抽屉的冰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9347B2 (ja) * 2015-10-09 2020-06-17 青島海爾股▲フン▼有限公司 冷蔵庫
JP6810958B2 (ja) * 2016-11-11 2021-01-13 アクア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106642974B (zh) * 2016-12-27 2019-05-03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风机遮蔽的冰箱的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07036369A (zh) * 2017-06-19 2017-08-11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送风系统及风冷冰箱
CN107763934B (zh) * 2017-08-31 2019-12-24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的制冷控制方法与冰箱
CN108662832B (zh) * 2018-06-19 2022-09-13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瞬冷功能的保鲜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2129037A (zh) * 2019-06-25 2020-12-25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具有保鲜抽屉的冰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8553A (ja) * 2000-12-05 2002-06-14 Toshiba Corp 冷蔵庫の急冷容器構造
JP2004251560A (ja) * 2003-02-20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CN104896828A (zh) * 2015-05-21 2015-09-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18533B2 (ja) * 1997-07-26 1999-07-12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冷却室及び野菜室への冷気供給を制御し得る冷蔵庫
KR100482002B1 (ko) * 1997-08-28 2005-06-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기분배날개 및 이에 부착된 보조날개를 갖는 냉장고
JP2001033137A (ja) * 1999-07-23 2001-02-09 Zexel Valeo Climate Control Corp 車両用冷却庫
DE102006005548A1 (de) * 2006-02-07 2007-08-09 BSH Bosch und Siemens Hausgeräte GmbH Umluft-Kältegerät mit Düse
CN201314744Y (zh) * 2008-12-12 2009-09-23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集中送风的风冷电冰箱
EP2525174A1 (en) * 2011-05-16 2012-11-21 Whirlpool Corporation Fast freezing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using such system
CN104344635A (zh) * 2013-12-23 2015-02-11 海尔集团公司 均匀变温室以及具有该均匀变温室的冰箱
DE212014000236U1 (de) * 2013-12-25 2016-08-0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Kühlschrank
CN205002488U (zh) * 2015-09-15 2016-01-27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68553A (ja) * 2000-12-05 2002-06-14 Toshiba Corp 冷蔵庫の急冷容器構造
JP2004251560A (ja) * 2003-02-20 2004-09-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冷蔵庫
CN104896828A (zh) * 2015-05-21 2015-09-09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冰箱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45695A (zh) * 2018-04-04 2019-10-1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110345695B (zh) * 2018-04-04 2022-05-17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冷藏库
CN109798726A (zh) * 2019-03-21 2019-05-24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冷冻储物盒、速冻加湿控制方法及制冷设备
CN112797692A (zh) * 2019-11-14 2021-05-14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带速冷抽屉的冰箱
CN112797692B (zh) * 2019-11-14 2024-01-12 博西华电器(江苏)有限公司 带速冷抽屉的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48365B (zh) 2020-10-30
CN105157318A (zh) 2015-12-16
CN105157318B (zh) 2018-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7318B (zh)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及方法
KR101387522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2395843B (zh) 冰箱相关技术
CN1928470B (zh) 冰箱
US8746005B2 (en) Refrigerator
WO2017166442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6247741A (zh) 一种冰箱
JP2002174480A (ja) 冷蔵庫の冷気流路装置
CN205002488U (zh) 冰箱变温室冷气供给装置
WO2017032148A1 (zh) 冰箱
WO2017166575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07763937A (zh) 冰箱
WO2017166443A1 (zh) 冷藏冷冻装置
JP4739926B2 (ja) 冷蔵庫
WO2017113769A1 (zh) 一种风直冷变换式冰箱
WO2019153913A1 (zh) 冷藏送风总成以及对开门冰箱
CN110145913A (zh) 一种冰箱
CN107940871A (zh) 风道组件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CN209893747U (zh) 冰箱
JP6343576B2 (ja) 冷蔵庫
WO2015178027A1 (ja) 冷蔵庫
CN107421209A (zh) 冰箱
JP2009103447A (ja) 冷却システム
KR20150053064A (ko) 냉장고
CN214371196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66101 No.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Haier Zhijia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China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