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5837B -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35837B
CN108535837B CN201810164798.1A CN201810164798A CN108535837B CN 108535837 B CN108535837 B CN 108535837B CN 201810164798 A CN201810164798 A CN 201810164798A CN 108535837 B CN108535837 B CN 1085358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group
imaging
negative
imaging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647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35837A (zh
Inventor
野田大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535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5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35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35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2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movable lens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cusing at close distan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more than six compon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后焦距及透镜总长度短,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该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进行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方向移动,第1透镜组(G1)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有第1a负透镜(L1a)及第1b负透镜(L1b),第2透镜组(G2)具有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G2)一体移动的孔径光圈(St)。

Description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尤其涉及一种适合于数码相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及电影摄影机等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数码相机、镜头可换式数码相机及电影摄影机等中所使用的成像透镜,已知有专利文献1~3中所记载的成像透镜。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88257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716569号说明书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41983号说明书
在如上述的成像透镜中,要求小型的定焦镜头。尤其在近年所谓被称为无反相机的不存在反光镜箱的相机中,要求后焦距短且总长度短的透镜。并且,相机的摄像像素数逐渐增加,从而要求更高度的像差校正。
关于这种课题,专利文献1的成像透镜的后焦距长,并且透镜总长度也长,因此存在难以小型化这一问题。并且,专利文献2及3的成像透镜的像散及色差大,从而存在难以获得高分辨性能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焦距及透镜总长度短,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的成像透镜的特征在于,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在进行对焦时,第1透镜组及第3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第2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第1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有第1a负透镜及第1b负透镜,第2透镜组具有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一体移动的光圈。
在本发明的成像透镜中,第2透镜组优选最靠物体侧的面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
并且,当将第1b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b,将第1a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a时,优选满足条件式(1),更优选满足条件式(1-1)。
20<v d1b-v d1a<56……(1)
24<v d1b-v d1a<53……(1-1)
并且,第1透镜组优选在最靠像侧具有正透镜。
并且,当将第1b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b,将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gp时,优选满足条件式(2),更优选满足条件式(2-1)。
20<v d1b-v dlgp<58……(2)
24<v d1b-v d1gp<55……(2-1)
并且,当将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g1,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时,优选满足条件式(3),更优选满足条件式(3-1)。
-1.2<R2g1/f1<-0.1……(3)
-0.9<R2g1/f1<-0.2……(3-1)
并且,当将第2透镜组中的比光圈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gf,将第2透镜组中的比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gr时,优选满足条件式(4),更优选满足条件式(4-1)。
0.4<f2gf/f2gr<1.5……(4)
0.5<f2gf/f2gr<1.3……(4-1)
并且,第2透镜组优选在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
并且,第2透镜组中的比光圈更靠物体侧的结构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
并且,第2透镜组中的比光圈更靠像侧的结构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负透镜、正透镜及正透镜。
并且,当将第1a负透镜的焦距设为f1a,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时,优选满足条件式(5),更优选满足条件式(5-1)。
0.3<f1a/f1<1.1……(5)
0.4<f1a/f1<0.9……(5-1)
并且,当将第1b负透镜的焦距设为f1b,将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时,优选满足条件式(6),更优选满足条件式(6-1)。
0.6<f1b/f1<2.2……(6)
0.9<f1b/f1<1.9……(6-1)
并且,第3透镜组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及负透镜。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本发明的成像透镜。
另外,上述“实质上包括~”表示除了作为构成要件所举出的构件以外,还可以包括实质上不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光圈或掩模或盖玻璃或滤光片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件、透镜凸缘、镜筒、成像元件及手抖校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并且,关于上述透镜的面形状及屈光力的符号,当包含非球面时,考虑近轴区域。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设成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在进行对焦时,第1透镜组及第3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第2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第1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有第1a负透镜及第1b负透镜,第2透镜组具有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一体移动的光圈,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后焦距及透镜总长度短,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成像透镜及具备该成像透镜的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透镜(与实施例1通用)的镜头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
图13是表示基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正面侧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图13的摄像装置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成像透镜,20-可换镜头,30-相机,31-相机主体,32-快门按钮,33-电源按钮,34、35-操作部,36-显示部,37-卡口,a-轴上光束,b-最大视角的光束,G1-第1透镜组,G2-第2透镜组,G3-第3透镜组,PP-光学部件,L1a~L3b-透镜,Sim-像面,St-孔径光圈,Z-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结构例与后述的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结构通用。在图1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所图示的孔径光圈St并不一定表示大小及形状,而是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并且,在图1中还一并示出了轴上光束a及最大视角的光束b。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透镜以如下方式构成: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G1、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G2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G3,在进行对焦时,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相对于像面Sim固定,第2透镜组G2沿光轴Z方向移动。
当将该成像透镜适用于摄像装置时,优选根据安装透镜的相机侧的结构,在光学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盖玻璃、棱镜、红外截止滤光片及低通滤光片等各种滤光片,因此,在图1中示出了将设想这些的平行平面板状的光学部件PP配置在透镜系统与像面Sim之间的例子。
通过设成这种结构,能够实现适合于无反相机的后焦距短且透镜总长度也短的光学系统。并且,尤其有助于广角透镜的小型化。而且,对焦时的像差变动少,且能够进行内对焦,因此能够使总长度不变,进而还有利于防尘防滴等。
第1透镜组G1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有第1a负透镜L1a及第1b负透镜L1b。如此,通过在第1透镜组G1的最靠物体侧配置负透镜,有利于广角化。并且,通过在最靠物体侧与负透镜相邻地还配置负透镜,有利于已广角化时的像散的校正。
第2透镜组G2具有对焦时与第2透镜组G2一体移动的孔径光圈St。通过设成这种结构,能够缩小第1透镜组G1及第3透镜组G3的厚度及直径,进而能够缩短透镜总长度。并且,也有利于抑制对焦时的球面像差的变动。另外,若在第1透镜组G1内配置孔径光圈St,则第3透镜组G3的直径变大,因此不优选。
在本实施方式的成像透镜中,第2透镜组G2优选最靠物体侧的面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通过设成这种结构,即便第2透镜组G2之后的透镜系统不复杂,也能够良好且均衡地校正球面像差及像散,并且有利于缩短总长度。
并且,当将第1b负透镜L1b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b,将第1a负透镜L1a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a时,优选满足条件式(1)。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下限以下,有利于轴上色差的校正。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1)的上限以上,能够防止第1a负透镜L1a与第1b负透镜L 1b的负的光焦度差过度变大,因此有利于抑制像差的产生,而且还有利于减少装配时的制造偏差的产生。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1-1),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20<v d1b-v d1a<56……(1)
24<v d1b-v d1a<53……(1-1)
并且,第1透镜组G1优选在最靠像侧具有正透镜。通过设成这种结构,有利于轴上色差的校正。
并且,当将第1b负透镜L1b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b,将第1透镜组G1的最靠像侧的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 d1gp时,优选满足条件式(2)。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的下限以下,有利于轴上色差的校正。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2)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倍率色差的校正。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2-1),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20<v d1b-v d1gp<58……(2)
24<v d1b-v d1gp<55……(2-1)
并且,当将第2透镜组G2的最靠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g1,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设为f1时,优选满足条件式(3)。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的下限以下,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并且,能够减小由对焦而引起的球面像差的变动。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3)的上限以上,能够抑制像散的产生。并且,能够减小由对焦而引起的像散的变动。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3-1),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1.2<R2g1/f1<-0.1……(3)
-0.9<R2g1/f1<-0.2……(3-1)
并且,当将第2透镜组G2中的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gf,将第2透镜组G2中的比孔径光圈St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gr时,优选满足条件式(4)。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4)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出现孔径光圈St的前后的光焦度差,因此能够抑制球面像差的产生。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4)的上限以上,能够缩短后焦距及透镜总长度,从而有利于小型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4-1),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4<f2gf/f2gr<1.5……(4)
0.5<f2gf/f2gr<1.3……(4-1)
并且,第2透镜组G2优选在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通过设成这种结构,能够缩小孔径光圈St的光圈直径,从而有助于第2透镜组G2的小径化。并且有利于球面像差的校正。
并且,第2透镜组G2中的比孔径光圈St更靠物体侧的结构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通过设成这种结构,即使由对焦而引起第2透镜组G2的位置发生变动,也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及像散。
并且,第2透镜组G2中的比孔径光圈St更靠像侧的结构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负透镜、正透镜及正透镜。通过设成这种结构,即使由对焦而引起第2透镜组G2的位置发生变动,也能够良好地校正球面像差及像散。
并且,当将第1a负透镜L1a的焦距设为f1a,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设为f1时,优选满足条件式(5)。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第1透镜组G1内的第1a负透镜L1a的负的光焦度过度变强,因此能够抑制球面像差及像散的产生。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5)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广角化以及第1透镜组G1的厚度及径向的小型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5-1),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3<f1a/f1<1.1……(5)
0.4<f1a/f1<0.9……(5-1)
并且,当将第1b负透镜L1b的焦距设为f1b,将第1透镜组G1的焦距设为f1时,优选满足条件式(6)。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能够防止第1透镜组G1内的第1b负透镜L1b的负的光焦度过度变强,因此能够抑制球面像差及像散的产生。通过设成不成为条件式(6)的上限以上,有利于广角化以及第1透镜组G1的厚度及径向的小型化。另外,若设为满足下述条件式(6-1),则能够成为更良好的特性。
0.6<f1b/f1<2.2……(6)
0.9<f1b/f1<1.9……(6-1)
并且,第3透镜组G3优选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及负透镜。通过设成这种结构,能够抑制倍率色差及像散的产生。
并且,第1透镜组G1从物体侧依次包括第1a负透镜L1a、第1b负透镜L1b及正透镜。通过设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小型化、广角化及像散的校正。并且,从物体侧第1片、第2片为负透镜,因此通过在第3片的位置放置正透镜而有利于倍率色差的校正。
当在严酷的环境下使用上述成像透镜时,优选设置保护用多层膜涂层。而且,除了设置保护用涂层以外,还可以设置用于减低使用时的重影光的防反射涂层。
并且,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透镜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光学部件PP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各透镜之间配置低通滤光片及如截止特定波长区域的各种滤光片等,或者,也可以在任意透镜的透镜面设置具有与各种滤光片相同的作用的涂布,来代替在透镜系统与像面Sim之间配置这些各种滤光片。
接着,对本发明的成像透镜的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对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1中。另外,在图1及与后述的实施例2~6对应的图2~6中,左侧为物体侧,右侧为像侧,所图示的孔径光圈St并不一定表示大小及形状,而是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
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中,第1透镜组G1由透镜L1a~L1c这3片透镜构成,第2透镜组G2由透镜L2a~L2f这6片透镜构成,第3透镜组G3由透镜L3a~L3b这2片透镜构成。
将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透镜数据示于表1中,将与规格相关的数据示于表2中,将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于表3中。以下,关于表中的记号的含义,以实施例1为例子进行说明,但对实施例2~6的说明也基本上相同。
表1的透镜数据中,在面编号栏中示出将最靠物体侧的构成要件的面设为第1个而随着向像面侧依次增加的面编号,在曲率半径栏中示出各面的曲率半径,在面间隔栏中示出各面与下一面的光轴Z上的间隔。并且,在n栏中示出各光学要件在d线(波长587.6nm(纳米))下的折射率,在v栏中示出各光学要件在d线(波长587.6nm(纳米))下的色散系数,在θgF栏中示出各光学要件的部分色散比。
另外,部分色散比θgF以下述式来表示。
θgF=(ng-nF)/(nF-nC)
其中,设为
ng:g线下的折射率;
nF:F线下的折射率;
nC:C线下的折射率。
在此,关于曲率半径的符号,将面形状凸向物体侧的情况设为正,将凸向像侧的情况设为负。基本透镜数据中,还一并示出了孔径光圈St及光学部件P P。在相当于孔径光圈St的面的面编号栏中与面编号一同记载有(光圈)这一术语。
表2的与规格相关的数据中示出焦距f′、F值FNo及全视角2ω的值。
表1的透镜数据中,在非球面的面编号上标有*记号,作为非球面的曲率半径示出了近轴曲率半径的数值。表3的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中,示出非球面的面编号及与这些非球面相关的非球面系数。表3的非球面系数的数值的“E±n”(n:整数)表示“×10±n”。非球面系数为由下述式表示的非球面式中的各系数KA、Am(m=3~12)的值。
Zd=C·h2/{1+(1-KA·C2·h2)1/2}+∑Am·hm
其中,设为
Zd:非球面深度(从高度h的非球面上的点下垂至与非球面顶点相切的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
h:高度(从光轴的距离);
C:近轴曲率半径的倒数;
KA、Am:非球面系数(m=3~12)。
基本透镜数据、与规格相关的数据及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中,作为角度的单位使用度,作为长度的单位使用mm,但光学系统既可以放大比例又可以缩小比例来使用,因此还能够使用其他适当的单位。
[表1]
实施例1透镜数据(n、v为d线)
Figure BDA0001583921590000101
[表2]
实施例1规格(d线)
f’ 44.690
FNo. 2.88
2ω[°] 67.8
[表3]
实施例1非球面系数
面编号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2.5111094E-06 1.0876283E-05
A5 -8.1916033E-07 -1.3848879E-06
A6 3.0328098E-08 1.6586534E-07
A7 4.4686427E-09 -7.3663085E-09
A8 -2.4426688E-10 -3.4202876E-10
A9 -1.0799226E-11 5.5683892E-11
A10 6.5637730E-13 -1.3869137E-12
A11 1.3638985E-14 -7.6139587E-14
A12 -5.6762959E-16 3.4342285E-15
将实施例1的成像透镜的各像差图示于图7中。另外,从图7的左侧依次示出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及倍率色差。在表示球面像差、像散及畸变像差的各像差图中示出以d线(波长587.6nm(纳米))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中,将关于d线(波长587.6nm(纳米))、C线(波长656.3nm(纳米))、F线(波长486.1nm(纳米))及g线(波长435.8nm(纳米))的像差分别以实线、长虚线、短虚线及灰色实线来表示。在像散图中,将弧矢方向及子午方向的像差分别以实线及短虚线来表示。在倍率色差图中,将关于C线(波长656.3nm(纳米))、F线(波长486.1nm(纳米))及g线(波长435.8nm(纳米))的像差分别以长虚线、短虚线及灰色实线来表示。球面像差图的FNo.表示F值,其他像差图的ω表示半视角。
关于上述实施例1的说明中所叙述的各数据的记号、含义及记载方法,若无特别说明,则对以下实施例的各数据的记号、含义及记载方也相同,因此以下省略重复说明。
接着,对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2中。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各组的透镜片数与实施例1相同。并且,将实施例2的成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4中,将与规格相关的数据示于表5中,将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于表6中,将各像差图示于图8中。
[表4]
实施例2透镜数据(n、v为d线)
Figure BDA0001583921590000121
[表5]
实施例2规格(d线)
f’ 46.321
FNo. 2.88
2ω[°] 65.6
[表6]
实施例2非球面系数
面编号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1.8484096E-06 1.0362419E-05
A5 -9.1303858E-07 -1.4579874E-06
A6 7.1240570E-08 1.8529048E-07
A7 9.3424353E-10 -8.3025727E-09
A8 -3.1405360E-10 -4.0800380E-10
A9 8.6032797E-12 6.0908486E-11
A10 2.6953224E-13 -1.3517154E-12
A11 -1.4114966E-14 -8.2786576E-14
A12 3.3215425E-16 3.4650194E-15
接着,对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3中。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各组的透镜片数与实施例1相同。并且,将实施例3的成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7中,将与规格相关的数据示于表8中,将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于表9中,将各像差图示于图9中。
[表7]
实施例3透镜数据(n、v为d线)
Figure BDA0001583921590000141
[表8]
实施例3规格(d线)
f’ 46.290
FNo. 2.89
2ω[°] 66.0
[表9]
实施例3非球面系数
面编号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2.4524044E-06 1.0113984E-05
A5 -9.9118837E-07 -1.3512634E-06
A6 7.4450054E-08 1.5965913E-07
A7 1.0574635E-09 -6.1463324E-09
A8 -3.2438613E-10 -4.2772151E-10
A9 8.3777086E-12 5.3409441E-11
A10 2.7473344E-13 -1.0387500E-12
A11 -1.3957315E-14 -7.7119498E-14
A12 3.1206469E-16 3.0352213E-15
接着,对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4中。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各组的透镜片数与实施例1相同。并且,将实施例4的成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0中,将与规格相关的数据示于表11中,将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于表12中,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0中。
[表10]
实施例4透镜数据(n、v为d线)
Figure BDA0001583921590000161
[表11]
实施例4规格(d线)
f’ 46.345
FNo. 2.88
2ω[°] 66.0
[表12]
实施例4非球面系数
面编号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1.7489866E-06 1.0380844E-05
A5 -8.7233527E-07 -1.5845984E-06
A6 7.0254484E-08 2.0989650E-07
A7 5.3294379E-10 -9.9900471E-09
A8 -2.8815370E-10 -4.5119082E-10
A9 9.5432233E-12 7.1010750E-11
A10 1.6172816E-13 -1.5827675E-12
A11 -1.4351072E-14 -9.7109551E-14
Al2 4.4781065E-16 3.9948097E-15
接着,对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5中。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的各组的透镜片数与实施例1相同。并且,将实施例5的成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3中,将与规格相关的数据示于表14中,将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于表15中,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1中。
[表13]
实施例5透镜数据(n、v为d线)
Figure BDA0001583921590000181
[表14]
实施例5规格(d线)
f’ 45.426
FNo. 2.88
2ω[°] 66.8
[表15]
实施例5非球面系数
面编号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1.9188974E-06 9.1742045E-06
A5 -2.0138915E-07 -7.5344617E-07
A6 2.3397334E-08 8.2589798E-08
A7 6.6841292E-10 -2.4229216E-09
A8 -1.0064739E-10 -1.4929255E-10
A9 -5.2934958E-13 1.4997132E-11
A10 1.8523759E-13 -2.5550288E-13
A11 -1.0287849E-16 -1.4624103E-14
A12 -1.1396272E-16 5.0254606E-16
接着,对实施例6的成像透镜进行说明。将表示实施例6的成像透镜的透镜结构的剖视图示于图6中。实施例6的成像透镜的各组的透镜片数与实施例1相同。并且,将实施例6的成像透镜的基本透镜数据示于表16中,将与规格相关的数据示于表17中,将与非球面系数相关的数据示于表18中,将各像差图示于图12中。
[表16]
实施例6透镜数据(n、v为d线)
Figure BDA0001583921590000201
[表17]
实施例6规格(d线)
f’ 43.593
FNo. 2.88
2ω[°] 69.2
[表18]
实施例6非球面系数
面编号 16 17
KA 1.0000000E+00 1.0000000E+00
A3 0.0000000E+00 0.0000000E+00
A4 -2.2658969E-06 5.6556390E-06
A5 -2.5565504E-07 -3.0325544E-07
A6 8.3876218E-09 4.0416384E-08
A7 1.4030285E-09 -2.2980143E-09
A8 -6.0212242E-11 -3.9204922E-11
A9 -3.0339908E-12 1.0815695E-11
A10 1.6241019E-13 -2.8838812E-13
A11 2.3847148E-15 -9.4789520E-15
A12 -1.2173735E-16 4.2240813E-16
将与实施例1~6的成像透镜的条件式(1)~(6)对应的值示于表19中。另外,所有实施例均将d线设为基准波长,下述表19所示的值为该基准波长时的值。
[表19]
编号 条件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实施例6
(1) v d1b-v d1a 27.62 27.62 38.79 38.79 42.30 49.45
(2) v d1b-v d1gp 27.72 27.72 38.88 38.88 40.76 51.50
(3) R2g1/f1 -0.41 -0.39 -0.41 -0.40 -0.36 -0.63
(4) f2gf/f2gr 0.74 0.68 0.80 0.73 0.63 0.95
(5) f1a/f1 0.67 0.66 0.71 0.70 0.58 0.62
(6) f1b/f1 1.54 1.58 1.59 1.76 1.16 1.40
由以上数据可知,实施例1~6的成像透镜均满足条件式(1)~(6),且为后焦距及透镜总长度短,并且各像差得到良好校正的成像透镜。在此,后焦距短表示配置于像面Sim的成像元件的对焦长度的0.7倍以下的后焦距(空气换算长度)。
接着,参考图13及图14对本发明所涉及的摄像装置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图13、图14中分别示出的正面侧及背面侧的立体形状的相机30为拆卸自如地安装将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成像透镜1容纳于镜筒内的可换镜头20的、无反(所谓的无反射镜)式数码相机。
该相机30具备相机主体31,且在其上表面设置有快门按钮32及电源按钮33。并且在相机主体31的背面设置有操作部34、35及显示部36。显示部36用于显示所拍摄的图像及拍摄之前的视角内存在的图像。
在照相机主体31的正面中央部设置有来自拍摄对象的光入射的拍摄开口,在与其拍摄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口37,经由该卡口37可换镜头20能够安装在照相机主体31上。
而且,在相机主体31内设置有接收通过可换镜头20形成的被摄体像并输出与其相应的摄像信号的CCD(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等成像元件(未图示)、对从该成像元件输出的摄像信号进行处理而生成图像的信号处理电路及用于记录该生成的图像的记录介质等。在该相机30中,通过按压快门按钮32能够摄影静态图像或动态图像,通过该摄影得到的图像数据记录于上述记录介质中。
以上,举出实施方式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例如,各透镜的曲率半径、面间隔、折射率及色散系数等的值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中示出的值,可以采用其他值。
并且,在摄像装置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无反式数码相机为例子的图并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摄像装置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视频摄像机、除了无反式以外的数码相机、电影摄影机及广播用摄像机等摄像装置中。

Claims (19)

1.一种成像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1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2透镜组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3透镜组,
在进行对焦时,所述第1透镜组及所述第3透镜组相对于像面固定,所述第2透镜组沿光轴方向移动,
所述第1透镜组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具有第1a负透镜及第1b负透镜,
所述第2透镜组具有对焦时与所述第2透镜组一体移动的光圈,
当将所述第2透镜组的最靠物体侧的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2g1,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时,满足由
-1.2<R2g1/f1<-0.1……(3)
表示的条件式(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中最靠物体侧的面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当将所述第1b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d1b,
将所述第1a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d1a时,满足由
20<vd1b-vd1a<56……(1)
表示的条件式(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1透镜组在最靠像侧具有正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当将所述第1b负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d1b,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最靠像侧的所述正透镜的相对于d线的色散系数设为vd1gp时,满足由
20<vd1b-vd1gp<58……(2)
表示的条件式(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当将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比所述光圈更靠物体侧的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gf,
将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比所述光圈更靠像侧的透镜的合成焦距设为f2gr时,满足由
0.4<f2gf/f2gr<1.5……(4)
表示的条件式(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在最靠物体侧具有正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比所述光圈更靠物体侧的结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正透镜及负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2透镜组中的比所述光圈更靠像侧的结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负透镜、正透镜及正透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当将所述第1a负透镜的焦距设为f1a,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时,满足由
0.3<f1a/f1<1.1……(5)
表示的条件式(5)。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当将所述第1b负透镜的焦距设为f1b,
将所述第1透镜组的焦距设为f1时,满足由
0.6<f1b/f1<2.2……(6)
表示的条件式(6)。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所述第3透镜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正透镜及负透镜。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满足由
24<vd1b-vd1a<53……(1-1)
表示的条件式(1-1)。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满足由
24<νd1b-νd1gp<55……(2-1)
表示的条件式(2-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满足由
-0.9<R2g1/f1<-0.2……(3-1)
表示的条件式(3-1)。
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满足由
0.5<f2gf/f2gr<1.3……(4-1)
表示的条件式(4-1)。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满足由
0.4<f1a/f1<0.9……(5-1)
表示的条件式(5-1)。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成像透镜,其中,
满足由
0.9<f1b/f1<1.9……(6-1)
表示的条件式(6-1)。
19.一种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像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像透镜。
CN201810164798.1A 2017-03-01 2018-02-27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085358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8049A JP6689771B2 (ja) 2017-03-01 2017-03-01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7-038049 2017-03-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5837A CN108535837A (zh) 2018-09-14
CN108535837B true CN108535837B (zh) 2021-08-27

Family

ID=63355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64798.1A Active CN108535837B (zh) 2017-03-01 2018-02-27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4) US10591702B2 (zh)
JP (1) JP6689771B2 (zh)
CN (1) CN1085358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89771B2 (ja) * 2017-03-01 2020-04-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11092789B2 (en) * 2018-04-18 2021-08-17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Optical imaging system
JP7048521B2 (ja) * 2019-01-31 2022-04-0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7270562B2 (ja) 2020-01-29 2023-05-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2021173860A (ja) * 2020-04-24 2021-11-01 ビクター ハッセルブラッド アクチボラーグVictor Hasselblad Ab レンズ系及び撮像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0972A (ja) * 1993-04-14 1994-10-28 Canon Inc 広画角のズームレンズ
JPH11211985A (ja) * 1998-01-28 1999-08-0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9098200A (ja) * 2007-10-12 2009-05-07 Olympus Imaging Corp 3群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2819092A (zh) * 2011-06-07 2012-12-12 索尼公司 成像透镜与成像装置
CN104101992A (zh) * 2013-04-03 2014-10-15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包括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41983B2 (ja) 1995-05-19 2004-07-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JP5716569B2 (ja) 2011-06-23 2015-05-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結像レンズ、カメラ装置および携帯情報端末装置
JP5788257B2 (ja) * 2011-07-28 2015-09-30 株式会社シグマ 結像光学系
US9291799B2 (en) * 2012-03-16 2016-03-22 Olympus Corporation Zoom lens,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6040105B2 (ja) * 2013-06-17 2016-12-0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2015004717A (ja) * 2013-06-19 2015-01-08 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単焦点レンズ系
JP6689771B2 (ja) * 2017-03-01 2020-04-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0972A (ja) * 1993-04-14 1994-10-28 Canon Inc 広画角のズームレンズ
JPH11211985A (ja) * 1998-01-28 1999-08-06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2009098200A (ja) * 2007-10-12 2009-05-07 Olympus Imaging Corp 3群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CN102819092A (zh) * 2011-06-07 2012-12-12 索尼公司 成像透镜与成像装置
CN104101992A (zh) * 2013-04-03 2014-10-15 佳能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和包括该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35837A (zh) 2018-09-14
JP2018146607A (ja) 2018-09-20
JP6689771B2 (ja) 2020-04-28
US11747599B2 (en) 2023-09-05
US20200174231A1 (en) 2020-06-04
US20180252898A1 (en) 2018-09-06
US11442253B2 (en) 2022-09-13
US10591702B2 (en) 2020-03-17
US20220390718A1 (en) 2022-12-08
US20240027735A1 (en) 2024-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9362B2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0716295B (zh) 后置改焦镜及摄像装置
CN108535837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0780417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7092083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10007449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9557646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11830694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6019539B (zh)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10208922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US11280980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having four lens groups
CN108508579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9425971B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US20170090163A1 (en) Rear convertor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8885333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JP6291408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575295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16109720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10208959B (zh)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CN106842526B (zh) 变焦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9946824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JP6291406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8572435B (zh)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US11209610B2 (en) Zoom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5903179A (zh) 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