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2409B - 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32409B CN108532409B CN201810298025.2A CN201810298025A CN108532409B CN 108532409 B CN108532409 B CN 108532409B CN 201810298025 A CN201810298025 A CN 201810298025A CN 108532409 B CN108532409 B CN 1085324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foundation pit
- mixture
- concrete
- st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5/00—Pav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otpaths, sidewalks or cycle track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9/00—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for preparing or distributing paving materials, for working the placed materials, or for forming, consolidating, or finishing the paving
- E01C19/52—Apparatus for laying individual preformed surfacing elements, e.g. kerbstones
- E01C19/522—Apparatus for laying the elements by rolling or unfolding, e.g. for temporary pav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一种园路结构包括两个设置于基坑两侧并与基坑侧壁紧贴的侧护层,所述基坑内部在两个侧护层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缓冲层、内移层、承接层和顶层,所述顶层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所述底层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的长度方向上的混凝土管,所有所述混凝土管水平放置并垂直于基坑的长度方向,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根据园路结构逐层铺装,行走在园路上的人对顶层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顶层将作用力顺着承接层、内移层、缓冲层传递至底层,混凝土管承受压力并发生轻微形变,通过混凝土管的形变缓冲上层传递的作用力,从而增大园路的承压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林道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园林中的道路是一种供人行走的道路,然而目前的园路结构能承受的压力过小,容易损坏,影响美观,且园路损坏部位容易使人摔倒,因此园路结构需要保持较为强大的承受力。
公告号为CN10463128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流畅式公园园路,包含园路拐点定位机构、园路边缘机构和园路主体,园路主体是由基础混凝土层和外表层组成,基础混凝土层的表面铺设有外表层;园路边缘机构是由两条相对应的PVC塑料管组成,两条相对应的PVC塑料管分别设于园路主体的两侧;园路拐点定位机构在园路主体的拐点处对相应的PVC塑料管进行定位,园路拐点定位机构包含圆弧形卡环,圆弧形卡环的两侧设有定位板,定位板上设有相应的通孔,圆弧形卡环卡接在相应的PVC塑料管上,通过相应的定位钉穿过定位板上所设有的通孔将PVC塑料管固定在设定的位置上。
该园路结构的边缘机构由PVC塑料管组成且无相应的缓冲压力的结构,使得该园路承受力较差,容易因受压而损坏,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其具有承压能力较强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园路结构。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路结构,包括两个设置于基坑两侧并与基坑侧壁紧贴的侧护层,所述基坑内部在两个侧护层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缓冲层、内移层、承接层和顶层,所述顶层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所述底层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的长度方向上的混凝土管,所有所述混凝土管水平放置并垂直于基坑的长度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走在园路上的人对顶层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顶层将作用力顺着承接层、内移层、缓冲层传递至底层,混凝土管承受压力并发生轻微形变,通过混凝土管的形变缓冲上层传递的作用力,从而增大园路的承压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管内部填充有填充芯,所述填充芯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管发生形变时,混凝土管的内部的填充芯也跟随发生形变,而土壤和橡胶粒的形变能进一步缓冲作用力,对混凝土管起到保护作用,且在作用力过大混凝土管发生破裂后,土壤和橡胶粒能代替混凝土管对上层起到支撑和缓冲作用,从而使园路保持较大的承压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护层由多个排列在基坑的长度方向的侧护板构成,每个所述侧护板的板面紧贴基坑的侧壁,每个所述侧护板与相邻的侧护板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侧护板对园路的侧面起到保护,防止两侧植物的根茎长入园路层结构之内而对园路造成破坏,且侧护板起到限位作用,使园路的各层结构均位于两侧的侧护板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有所述侧护板的上端伸出基坑形成道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护板的上端伸出基坑后能在园路各层结构于气温较高的天气膨胀时对园路各层结构进行限位,且能引导人顺着园路进行行走,降低人对园路附近的植物进行踩踏的概率,对园路附近的植物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层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壤使橡胶粒能均匀分散在缓冲层中,且土壤对上层结构起到支撑作用,而橡胶粒能发生形变对上层结构施加的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接层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壤使橡胶粒能均匀分散在缓冲层中,且土壤对上层结构起到支撑作用,而橡胶粒能发生形变对上层结构施加的作用力起到缓冲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移层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侧的侧护层紧贴的侧移石,每个侧移石在远离对应的侧护层的一面设置有倾斜面,每个所述倾斜面与对应的侧护层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侧移石之间存在空隙并活动连接有下移石,所述下移石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紧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顶层受力后,作用力通过承接层传递至内移层,下移石受力向下发生轻微位移,下移石的位移对两侧的侧移石朝向靠近两侧的侧护层的作用力,而侧移石与侧护层发生形变及轻微位移,从而缓冲作用力,进而增大园路的承压能力。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测量并计算需要铺装的园路的宽度及长度,并在需要铺装的地点挖掘,形成深度为55cm的基坑,挖出的土壤存放待用;
S2.使用切割机对混凝土块进行切割,得到两个底面是直角腰为30cm的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侧移石、一个底面是高为29cm等腰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下移石、多个厚度为5cm的混凝土板,并使侧移石的底面的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与下移石的底面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侧移石的底面的斜腰和侧移石的高形成倾斜面;
S3.在基坑的坑底沿着基坑的长度方向竖直放置侧护板,每个侧护板的板面紧贴基坑的侧壁,每个侧护板与相邻的侧护板紧贴,且所有侧护板的上端伸出基坑形成道牙;
S4.将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2: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一,并将混合料一逐一填入每个混凝土管的内部,所有混凝土管的外周直径均为10cm;
S5.将填充有混合料一的混凝土管沿基坑的长度方向水平铺设在基坑的坑底,每个混凝土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护板抵接使混凝土管垂直于基坑的长度方向,每个混凝土管与相邻的混凝土管紧贴,从而形成底层;
S6.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3:3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二,并将混合料二铺设在底层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35cm,从而形成缓冲层;
S7.将两个侧移石铺设在缓冲层的上表面,使每个侧移石远离倾斜面的一面与对应的侧护板紧贴,并使两个侧移石的倾斜面之间存在空隙;
S8.在两个侧移石的倾斜面之间填入2cm厚度的混合料二,然后在两个侧移石之间放入下移石,下移石的底面的两腰与高所形成的两个平面分别紧贴两个倾斜面,下移石的底面的上底与高所形成的平面紧贴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所有侧移石和下移石形成内移层;
S9.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6:2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三,并将混合料三铺设在内移层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三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cm,从而形成承接层;
S10.将所有混凝土板沿着基坑的长度方向进行铺设,并使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间隔1cm;
S11.将水和土壤以重量比为1:6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四,在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以及混凝土板与侧护板之间的空隙中填入混合料四,从而形成顶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层供人行走,人对顶层施加向下的作用力,顶层将作用力传递至承接层,承接层内的橡胶粒发生形变对作用力进行初步缓冲,承接层再将作用力传递至内移层,内移层的下移石向下发生轻微位移并将作用力传递至下移石下方的混合料二及下移石两侧的侧移石,两个侧移石对两侧的侧护板和缓冲层施加作用力,通过下移石和侧移石的位移及形变和缓冲层内橡胶粒的形变再次缓冲作用力,最后通过底层的混凝土管和填充芯的形变缓冲作用力,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园路的承压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步骤S8在铺设完下移石后还需静置2h。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侧移石和下移石的重量较大,在侧移石和下移石铺设完毕后会对底部的结构施加作用力,通过静置2h使缓冲层受力后逐渐变得更加密实,从而使园路结构更加稳定。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步骤S12对顶层的上表面进行反复按压,在不平整的部位及出现缝隙的部位填充混合料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复按压后园路各层结构更加密实,且在出现缝隙的部位填充混合料四后可防止人行走的过程中出现缝隙。
综上,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各层之间的接触面进行作用力的传递,通过承接层内的橡胶粒发生形变对作用力进行初步缓冲,通过下移石和侧移石的位移及形变和缓冲层内橡胶粒的形变再次缓冲作用力,通过底层的混凝土管和填充芯的形变缓冲作用力;
2、通过侧护板限制侧移石的移动,从而使下移石的位移值保持在一个较小的水平,通过缓冲层和承接层中的土壤限制橡胶粒的形变量,从而使缓冲层和承接层的形变值保持在一个较小的水平,进而使园路在缓冲作用力时顶层不会下移过多的距离,使顶层在承受人的踩踏时较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混凝土管和填充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坑;2、侧护层;21、侧护板;211、道牙;3、底层;31、混凝土管;32、填充芯;4、缓冲层;5、内移层;51、侧移石;511、倾斜面;52、下移石;6、承接层;7、顶层;71、混凝土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材料中:橡胶粒购买自东莞市沛明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出售的颗粒状氟橡胶。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园路结构,包括两个设置于基坑1两侧并与基坑1侧壁紧贴的侧护层2,基坑1内部在两个侧护层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3、缓冲层4、内移层5、承接层6和顶层7。侧护层2由两个以上的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侧护板21构成,每个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所有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层3包括两个以上的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上的混凝土管31和填充于混凝土管31内部的填充芯32。所有混凝土管31水平放置并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填充芯32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2:1。
如图1所示,缓冲层4紧贴底层3的上表面,缓冲层4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1:1。
如图1所示,内移层5紧贴缓冲层4的上表面,内移层5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侧的侧护层2紧贴的侧移石51和活动连接于两个侧移石51之间,每个侧移石51在远离对应的侧护层2的一面设置有倾斜面511,每个倾斜面511与对应的侧护层2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个侧移石51之间存在空隙并活动连接有下移石52,下移石5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511紧贴。
如图1所示,承接层6紧贴内移层5的上表面,承接层6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3:1。
如图1所示,顶层7紧贴承接层6的上表面,顶层7包括两个以上的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71。
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包括步骤:
S1.测量并计算需要铺装的园路的宽度及长度,并在需要铺装的地点挖掘,形成深度为55cm的基坑1,挖出的土壤存放待用;
S2.使用切割机对混凝土块进行切割,得到两个底面是直角腰为30cm的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侧移石51、一个底面是高为29cm等腰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下移石52、两个以上的厚度为5cm的混凝土板71,并使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与下移石52的底面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和侧移石51的高形成倾斜面511;
S3.在基坑1的坑底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竖直放置侧护板21,每个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且所有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S4.将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2: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一,并将混合料一逐一填入每个混凝土管31的内部,所有混凝土管31的外周直径均为10cm;
S5.将填充有混合料一的混凝土管31沿基坑1的长度方向水平铺设在基坑1的坑底,每个混凝土管3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护板21抵接使混凝土管31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每个混凝土管31与相邻的混凝土管31紧贴,从而形成底层3;
S6.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3:3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二,并将混合料二铺设在底层3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35cm,从而形成缓冲层4;
S7.将两个侧移石51铺设在缓冲层4的上表面,使每个侧移石51远离倾斜面511的一面与对应的侧护板21紧贴,并使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存在空隙;
S8.在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填入2cm厚度的混合料二,然后在两个侧移石51之间放入下移石52,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两腰与高所形成的两个平面分别紧贴两个倾斜面511,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上底与高所形成的平面紧贴混合料二的上表面,静置2h后,所有侧移石51和下移石52形成内移层5;
S9.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6:2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三,并将混合料三铺设在内移层5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三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cm,从而形成承接层6;
S10.将所有混凝土板71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进行铺设,并使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间隔1cm;
S11.将水和土壤以重量比为1:6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四,在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以及混凝土板71与侧护板21之间的空隙中填入混合料四,从而形成顶层7;
S12.对顶层7的上表面进行反复按压,在不平整的部位及出现缝隙的部位填充混合料四,完成园路的铺设。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一种园路结构,包括两个设置于基坑1两侧并与基坑1侧壁紧贴的侧护层2,基坑1内部在两个侧护层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3、缓冲层4、内移层5、承接层6和顶层7。侧护层2由两个以上的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侧护板21构成,每个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所有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如图1和图2所示,底层3包括两个以上的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上的混凝土管31和填充于混凝土管31内部的填充芯32。所有混凝土管31水平放置并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填充芯32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2:1。
如图1所示,缓冲层4紧贴底层3的上表面,缓冲层4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1:1。
如图1所示,内移层5紧贴缓冲层4的上表面,内移层5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侧的侧护层2紧贴的侧移石51和活动连接于两个侧移石51之间,每个侧移石51在远离对应的侧护层2的一面设置有倾斜面511,每个倾斜面511与对应的侧护层2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个侧移石51之间存在空隙并活动连接有下移石52,下移石5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511紧贴。
如图1所示,承接层6紧贴内移层5的上表面,承接层6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3:1。
如图1所示,顶层7紧贴承接层6的上表面,顶层7包括两个以上的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71。
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包括步骤:
S1.测量并计算需要铺装的园路的宽度及长度,并在需要铺装的地点挖掘,形成深度为55cm的基坑1,挖出的土壤存放待用;
S2.使用切割机对混凝土块进行切割,得到两个底面是直角腰为30cm的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侧移石51、一个底面是高为29cm等腰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下移石52、两个以上的厚度为5cm的混凝土板71,并使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与下移石52的底面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和侧移石51的高形成倾斜面511;
S3.在基坑1的坑底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竖直放置侧护板21,每个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且所有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S4.将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2: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一,并将混合料一逐一填入每个混凝土管31的内部,所有混凝土管31的外周直径均为10cm;
S5.将填充有混合料一的混凝土管31沿基坑1的长度方向水平铺设在基坑1的坑底,每个混凝土管3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护板21抵接使混凝土管31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每个混凝土管31与相邻的混凝土管31紧贴,从而形成底层3;
S6.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3:3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二,并将混合料二铺设在底层3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35cm,从而形成缓冲层4;
S7.将两个侧移石51铺设在缓冲层4的上表面,使每个侧移石51远离倾斜面511的一面与对应的侧护板21紧贴,并使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存在空隙;
S8.在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填入2cm厚度的混合料二,然后在两个侧移石51之间放入下移石52,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两腰与高所形成的两个平面分别紧贴两个倾斜面511,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上底与高所形成的平面紧贴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所有侧移石51和下移石52形成内移层5;
S9.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6:2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三,并将混合料三铺设在内移层5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三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cm,从而形成承接层6;
S10.将所有混凝土板71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进行铺设,并使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间隔1cm;
S11.将水和土壤以重量比为1:6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四,在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以及混凝土板71与侧护板21之间的空隙中填入混合料四,从而形成顶层7,完成园路的铺设。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两个设置于基坑(1)两侧并与基坑(1)侧壁紧贴的侧护层(2),所述基坑(1)内部在两个侧护层(2)之间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底层(3)、缓冲层(4)、内移层(5)、承接层(6)和顶层(7),所述顶层(7)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水平放置的混凝土板(71),所述底层(3)包括多个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上的混凝土管(31),所有所述混凝土管(31)水平放置并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所述内移层(5)包括两个分别与两侧的侧护层(2)紧贴的侧移石(51),每个侧移石(51)在远离对应的侧护层(2)的一面设置有倾斜面(511),每个所述倾斜面(511)与对应的侧护层(2)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两个所述侧移石(51)之间存在空隙并活动连接有下移石(52),所述下移石(52)的两个侧面分别与对应的倾斜面(511)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混凝土管(31)内部填充有填充芯(32),所述填充芯(32)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侧护层(2)由多个排列在基坑(1)的长度方向的侧护板(21)构成,每个所述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所述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有所述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缓冲层(4)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承接层(6)由土壤和橡胶粒的混合物构成,按照重量比,土壤和橡胶粒=3:1。
7.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S1.测量并计算需要铺装的园路的宽度及长度,并在需要铺装的地点挖掘,形成深度为55cm的基坑(1),挖出的土壤存放待用;
S2.使用切割机对混凝土块进行切割,得到两个底面是直角腰为30cm的直角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侧移石(51)、一个底面是高为29cm等腰梯形的四棱柱作为下移石(52)、多个厚度为5cm的混凝土板(71),并使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与下移石(52)的底面的腰与下底之间的夹角相同,每个侧移石(51)的底面的斜腰和侧移石(51)的高形成倾斜面(511);
S3.在基坑(1)的坑底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竖直放置侧护板(21),每个侧护板(21)的板面紧贴基坑(1)的侧壁,每个侧护板(21)与相邻的侧护板(21)紧贴,且所有侧护板(21)的上端伸出基坑(1)形成道牙(211);
S4.将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2:1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一,并将混合料一逐一填入每个混凝土管(31)的内部,所有混凝土管(31)的外周直径均为10cm;
S5.将填充有混合料一的混凝土管(31)沿基坑(1)的长度方向水平铺设在基坑(1)的坑底,每个混凝土管(3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侧护板(21)抵接使混凝土管(31)垂直于基坑(1)的长度方向,每个混凝土管(31)与相邻的混凝土管(31)紧贴,从而形成底层(3);
S6.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3:3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二,并将混合料二铺设在底层(3)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35cm,从而形成缓冲层(4);
S7.将两个侧移石(51)铺设在缓冲层(4)的上表面,使每个侧移石(51)远离倾斜面(511)的一面与对应的侧护板(21)紧贴,并使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存在空隙;
S8.在两个侧移石(51)的倾斜面(511)之间填入2cm厚度的混合料二,然后在两个侧移石(51)之间放入下移石(52),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两腰与高所形成的两个平面分别紧贴两个倾斜面(511),下移石(52)的底面的上底与高所形成的平面紧贴混合料二的上表面,所有侧移石(51)和下移石(52)形成内移层(5);
S9.将水、土壤和橡胶粒以重量比为1:6:2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三,并将混合料三铺设在内移层(5)的上方,再使用拨料板将混合料三的上表面拨平整均匀,使基坑(1)的坑口距离混合料二的上表面的距离为5cm,从而形成承接层(6);
S10.将所有混凝土板(71)沿着基坑(1)的长度方向进行铺设,并使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间隔1cm;
S11.将水和土壤以重量比为1:6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四,在每两个相邻的混凝土板(71)以及混凝土板(71)与侧护板(21)之间的空隙中填入混合料四,从而形成顶层(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骤S8在铺设完下移石(52)后还需静置2h。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园路结构的铺装施工工艺,其特征是:还包括步骤S12对顶层(7)的上表面进行反复按压,在不平整的部位及出现缝隙的部位填充混合料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8025.2A CN108532409B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98025.2A CN108532409B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32409A CN108532409A (zh) | 2018-09-14 |
CN108532409B true CN108532409B (zh) | 2020-05-19 |
Family
ID=63483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98025.2A Active CN108532409B (zh) | 2018-03-30 | 2018-03-30 | 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324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18990B (zh) * | 2022-03-16 | 2024-09-24 | 福建兴航重工有限公司 | 大平面类铸件的平底面制成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93107A (en) * | 1997-12-22 | 1999-11-30 | Bauer; Kirk W. | Paver block edging system |
NL1024706C2 (nl) * | 2003-11-04 | 2005-05-09 | Waterblock B V | Draagconstructie voor een draagvlak, weg met een dergelijke draagconstructie en werkwijze voor het aanleggen van een weg met een dergelijke draagconstructie. |
CN202509359U (zh) * | 2012-02-27 | 2012-10-31 |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混凝土砌块组装式道路结构 |
CN204570404U (zh) * | 2015-04-17 | 2015-08-19 | 温州泓盛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排水槽的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
CN105256698A (zh) * | 2015-09-24 | 2016-01-20 | 河海大学 | 市政施工临时人行通道铺设面板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
CN205115949U (zh) * | 2015-10-09 | 2016-03-30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排水路缘石以及具有排水结构的沥青道路 |
CN205474661U (zh) * | 2016-01-05 | 2016-08-17 | 安徽全方环境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环保园林透水道路结构 |
CN206143577U (zh) * | 2016-08-30 | 2017-05-03 | 杭州滨江区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园林景观透水道路 |
CN206800110U (zh) * | 2017-05-13 | 2017-12-26 | 广东恒辉生态园林有限公司 | 一种园林景观铺装排水路面 |
-
2018
- 2018-03-30 CN CN201810298025.2A patent/CN10853240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32409A (zh) | 2018-09-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532857A (zh) | 柔性减胀生态护坡构造 | |
CN106759496A (zh) | 防沉降检查井换装工艺 | |
CN105401589A (zh) | 一种用于冻土和膨胀土地区的gps监测墩及其施工工艺 | |
CN108532409B (zh) | 一种园路结构及其铺装施工工艺 | |
CN111827031A (zh) | 填石路堤的施工方法 | |
CN209873714U (zh) | 城市山区河道护岸结构 | |
CN215887971U (zh) | 箱涵顶进施工保护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箱涵顶进施工设备 | |
CN105484132B (zh) | 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的施工方法 | |
CN205348206U (zh) | 一种沉井刃脚支设结构 | |
CN204356788U (zh) | 柔性减胀生态护坡构造 | |
CN105862662A (zh) | 一种曲边拱形防波提 | |
CN105507104A (zh) | 一种新型透水人行道铺装 | |
CN110777817A (zh) | 地下水发育地段边坡防护结构 | |
CN110172988A (zh) | 一种打桩式复合浇筑地基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4089700U (zh) | 一种水利河道护坡 | |
CN212247721U (zh) | 一种透水砖铺装结构 | |
CN210104468U (zh) | 一种可透水性预制拼装混凝土道路 | |
CN217678900U (zh) | 一种采用砒砂岩模块堆叠的淤地坝 | |
CN112982051B (zh) | 一种适用于喀斯特地貌的路基及施工方法 | |
CN213507894U (zh) | 一种人行道透水路面 | |
AU2008201825A1 (en) | Method of constructing building slabs and pavements and storing water | |
CN211571744U (zh) | 一种地下水发育地段边坡防护结构 | |
CN209816895U (zh) | 一种减少工后沉降的软土地基结构 | |
CN215888101U (zh) | 一种用于生态修复的硬质驳岸砌筑结构 | |
CN112813844A (zh) | 一种满足河道内快速泄洪要求的保通便道及施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