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28191A -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28191A
CN108528191A CN201810392997.8A CN201810392997A CN108528191A CN 108528191 A CN108528191 A CN 108528191A CN 201810392997 A CN201810392997 A CN 201810392997A CN 108528191 A CN108528191 A CN 1085281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ffener
hole
driving battery
vehicle
reinforc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29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伟
朱凌
黄卫
周国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929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281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28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281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f the electric storage means for propuls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涉及车辆驱动电池领域。所述驱动电池外壳包括:两个沿所述电动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用于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池的横向两侧;以及处于所述驱动电池底部的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加强条之间,且均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个端部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强条相连,以通过所述加强条和所述加强筋的配合防止所述驱动电池的横向两侧受到撞击。在电池底部安装多个加强筋,同时在电池的横向安装加强条,两个加强结构同时与每个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从而在驱动电池的两侧形成防撞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驱动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背景技术
电动车辆通常包括仅仅以电驱动行驶的车辆和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而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通常包括有电混合动力车辆、天然气与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以及油电和天然气混合动力车辆。受环境人为因素,电动车辆已经成为目前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电动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电动车辆受到高速撞击时车辆的侧面受到撞击,之后容易造成车辆起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在电动车辆受到撞击过程中阻止其驱动电池被严重挤压变形,造成驱动电池发生短路而起火。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平衡驱动电池防护性、车体轻量化及车体内安装空间三者关系。
特别地,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用于容
装驱动电池,包括:
两个沿所述电动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用于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池的横向两侧;以及
处于所述驱动电池底部的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加强条之间,且均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个端部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强条相连,以通过所述加强条和所述加强筋的配合防止所述驱动电池的横向两侧受到撞击。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为中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的外侧形成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加强条的阻挡板分别向所述车辆的横向两侧凸出。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内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加强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阻挡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依次邻近所述阻挡板的外侧边缘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加强条内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加强条,所述第三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加强条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孔内形成有筋板,所述筋板沿着所述第三通孔的贯穿方向延伸,所述筋板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筋板的侧壁和所述第三通孔的侧壁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呈长条板状并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
基座,呈板状安装于所述电池底部,多个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底面,所述基座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加强筋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底面垂直设置;以及
底壳,呈板状安装于多个所述加强筋下方,所述底壳的顶面为平面并与所述加强筋的宽度方向垂直固定;
其中,多个所述加强筋依次沿着所述加强条的延伸方向互呈间距并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条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四通孔沿着所述加强条的延伸方向将所述加强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靠近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设置,并且所述第四通孔的侧壁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固定,以在所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所述第四通孔发生变形,吸收所述加强条对所述加强筋的撞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电池上方并将所述电池包裹。
另外,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安装有
驱动电池,所述驱动电池外安装有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所述车辆为仅由
电驱动的纯电驱动车辆,或者所述车辆为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反复研究及通过相应调查发现,电动车辆受到高速撞击,尤其是车辆的侧面受到撞击之后容易造成车辆起火的原因是,由于驱动电池被严重的挤压变形,而驱动电池又通常由多个电池模组构成,电池模组是驱动电池的最小供电单元,通常电池模组具有独立的正负极,这样在驱动电池被严重挤压变形后,不同电池模组的正负极会相互连通,从而造成驱动电池发生短路,而电池模组含有很高的能量,发生短路后便会起火,从而造成前述原因。
而由于电动车辆的车头及车尾处的防撞性相对较高,在车头及车尾处受到撞击后驱动电池很少会发生严重的挤压变形。因此,本发明针对电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而在电池底部安装多个加强筋,同时在电池的横向两侧同时安装加强条,两个加强条同时与每个加强筋的两端连接,从而在驱动电池的两侧形成防撞结构。这样,在车辆的两侧受到撞击,尤其是高速撞击时,被撞侧的加强条首先承受冲击力,以阻挡驱动电池变形,同时多个加强筋及车辆被撞的相反侧的加强条对被撞侧的加强条进行支撑,当被撞击的加强条无法完全承受该冲击力时,与其相连接的加强筋继而对冲击力进行阻挡。从而尽可能充分的对驱动电池起到防护作用,实现阻止驱动电池被挤压变形,或者阻止严重挤压变形,防止驱动电池短路,而造成电动车辆起火。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池在被撞击后的安全防护性,需要对驱动电池增加防护结构,以保证其安全性,但是,在增加相应的防护结构之后,同时还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防护结构的安装,增大了电动车的重量,并且还扩大了电池整体的体积,削弱其他部件安装空间。而不增加防护结构,则不能起到防护作用,会使电动车辆在受到高速撞击之后起火,因此如何平衡“电池防护性”与“车体重量及车体内安装空间”,也就是说,怎样实现既起到防护性,由不会增大重量过多,并且占用空间不会太大,成为新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在阻挡板内开设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一方面实现降低重量,以利于车体轻量化;另一方面还使得阻挡板形成中空结构,以便于撞击时候进行吸能。同时通过使加强条横截面形成为梯形,并且梯形的上底宽度小于其下底宽度,同时上底朝上而下底朝下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加强条的体积。而且,在加强条内开设第三通孔,通过第三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与加强条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加强条的重量,以利于车体轻量化,同时为保证加强条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能力,还在第三通孔内固定筋板,以使加强条呈中空状,实现既能够吸能又能够减重。
同时,本申请的发明人还发现,电池受到撞击时肯定会撞击到电池的基座,而通过将加强筋固定于基座底部,增强基座的强度,从而既能够阻止电池被挤压变形,同时占用基座下方空间小。另外,加强筋仅仅为长条板状,并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又进一步压缩加强筋的体积,并同时利用加强筋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保持了加强筋的支撑效果。并且基座和底壳均呈板状,同时固定于加强筋上下两侧,既降低基座及底壳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底壳和基座均能够起到阻止电池变形的作用。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所述驱动电池外壳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2中左侧的所述加强条的示意性放大图;
图4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所述驱动电池外壳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B-B 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参见图1、2和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驱动电池外壳,包括:两个加强条 100及多个加强筋200。加强筋200包括有相对的两端201,多个加强筋200固定于电池300的底部,电池300用于驱动车辆行驶;两个加强条100,用于阻止电池300的横向两侧受到撞击,加强条100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两个加强条100布置于电池300的横向两侧,两个加强条100同时与每个加强筋200 的两端201连接,并且,电池300的横向两侧为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反复研究及通过相应调查发现,电动车辆受到高速撞击,尤其是车辆的侧面受到撞击,之后容易造成车辆起火的原因是,由于驱动电池300被严重的挤压变形,而驱动电池300又通常由多个电池模组构成,电池模组是驱动电池300的最小供电单元,通常电池模组具有独立的正负极,这样在驱动电池300被严重挤压变形后,不同电池模组的正负极会相互连通,从而造成驱动电池300发生短路,而电池模组含有很高的能量,发生短路后便会起火,从而造成前述原因。
而由于电动车辆的车头及车尾处的防撞性相对较高,在车头及车尾处受到撞击后驱动电池300很少会发生严重的挤压变形。因此,本实施例针对电动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而在电池300底部安装多个加强筋200,同时在电池300的横向两侧同时安装加强条100,两个加强条100同时与每个加强筋200 的两端201连接,从而在驱动电池300的两侧形成防撞结构。这样,在车辆的两侧受到撞击,尤其是高速撞击时,被撞侧的加强条100首先承受冲击力,以阻挡驱动电池300变形,同时多个加强筋200及车辆被撞的相反侧的加强条100对被撞侧的加强条100进行支撑,当被撞击的加强条100无法完全承受该冲击力时,与其相连接的加强筋200继而对冲击力进行阻挡。从而尽可能充分的对驱动电池300起到防护作用,实现阻止驱动电池300被挤压变形,或者阻止严重挤压变形,防止驱动电池300短路,而造成电动车辆起火。
图3是图2中左侧的所述加强条的示意性放大图;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加强条100为中空结构。
中空结构一方面能够降低车体重量,并节省材料;另一方面中空结构容易在受到撞击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通过其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力,因此起到吸收冲击力的效果。
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加强条100的外侧形成有阻挡板101,阻挡板101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两个阻挡板101的侧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凸出。
由于加强条100及阻挡板101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由电池300处向车辆两侧的外部延伸,从而使得车辆的两侧受到撞击时候,首先是阻挡板101被撞击,然后阻挡板101发生变形后,加强条100被撞击,这样在加强条100外侧的阻挡板101又对加强条100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阻挡板101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使得对加强条100外侧保护更加充分。而且阻挡板101的侧边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侧凸出,也就是阻挡板101的宽度方向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向车体外延伸,这样扩大了阻挡板101在阻挡撞击范围。从而对加强条100 起到充分的阻挡保护作用。
同时,阻挡板101与加强条100相配合还能够起到方便驱动电池300安装的作用。
特别的,还能够在阻挡板101上开设安装孔以便于安装。
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阻挡板101内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3,第一通孔102和第二通孔103沿着加强条100的长度方向将阻挡板101贯通,第一通孔102与第二通孔103依次邻近阻挡板101的侧板设置,第一通孔102的横截面呈长方形。
加强条100的横截面呈梯形,加强条100内开设有第三通孔104,第三通孔104沿车辆长度方向将加强条100贯通,第三通孔104的横截面形状和加强条100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第三通孔104内形成有筋板105,筋板105沿着第三通孔104的贯通方向延伸,筋板105的横截面呈十字形,筋板105的侧壁于第三通孔104的侧壁相固定。
参见图2和图3,进一步地,加强筋200呈长条板状并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加强筋200竖直设置。
参见图4,进一步地,电池300外壳还包括:基座301以及底壳302。基座301呈板状安装于电池300底部,多个加强筋200固定于基座301的底面,基座301的底面为平面,加强筋200与基座301的底面垂直设置;底壳302呈板状安装于多个加强筋200下方,底壳302的顶面为平面并与加强筋200垂直固定;其中,多个加强筋200依次沿着加强条100的延伸方向互呈间距并行布置。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池300在被撞击后的安全防护性,需要对驱动电池300增加防护结构,以保证其安全性,但是,在增加相应的防护结构之后,同时还带来了新的问题,随着防护结构的安装,增大了电动车的重量,并且还扩大了电池300整体的体积,削弱其他部件安装空间。而不增加防护结构,则不能起到防护作用,会使电动车辆在受到高速撞击之后起火,因此如何平衡“电池300防护性”与“车体重量及车体内安装空间”,也就是说,怎样实现既起到防护性,由不会增大重量过多,并且占用空间不会太大。成为新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在阻挡板101内开设第一通孔102与第二通孔 103,一方面实现降低重量,以利于车体轻量化;另一方面还使得阻挡板101 形成中空结构,以便于撞击时候进行吸能。同时通过使加强条100横截面形成为梯形,并且梯形的上底宽度小于其下底宽度,同时上底朝上而下底朝下设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加强条100的体积。而且,在加强条100内开设第三通孔104,通过第三通孔104的横截面形状与加强条100的横截面形状一致,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加强条100的重量,以利于车体轻量化,同时为保证加强条100具有一定的抵抗变形能力,还在第三通孔104内固定筋板105,以使加强条100 呈中空状,实现既能够吸能又能够减重。
同时,本申请的发明人还发现,电池300受到撞击时肯定会撞击到基座301,而通过将加强筋200固定于基座301底部,增强基座301的强度,从而既能够阻止电池300被挤压变形,同时占用基座301下方空间小。另外,加强筋200 仅仅为长条板状,并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又进一步压缩加强筋200的体积,并同时利用加强筋200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保持了加强筋200的支撑效果。并且基座301和底壳302均呈板状,同时固定于加强筋200上下两侧,既降低基座301及底壳302的体积和重量,同时底壳302和基座301均能够起到阻止电池300变形的作用。
参见图2及图3,进一步地,加强条100开设有第四通孔106,第四通孔 106沿着加强条100的延伸方向将加强条100贯通,第四通孔106靠近加强筋 200的两端201的端部设置,并且第四通孔106的侧壁与加强筋200的两端201 的端部固定,以在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第四通孔106发生变形,吸收加强条100 对加强筋200的撞击力。
参见图1及图4,进一步地,电池300外壳还包括上壳体303,上壳体303 安装于电池300上方并将电池300包裹。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安装有驱动电池300 及前述驱动电池外壳,车辆为仅由电驱动的纯电驱动车辆,或者车辆为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包括油电混合动力车辆、天然气与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以及油电和天然气混合动力车辆。前述驱动电池外壳的功能及效果如前所述,在此不再绕述。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用于容装驱动电池,
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沿所述电动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的加强条,用于布置在所述驱动电池的横向两侧;以及
处于所述驱动电池底部的多个加强筋,每个所述加强筋均设置于两个所述加强条之间,且均具有两个相对的端部,每个所述加强筋的两个端部均分别与两个所述加强条相连,以通过所述加强条和所述加强筋的配合防止所述驱动电池的横向两侧受到撞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为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的外侧形成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沿着车辆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所述加强条的阻挡板分别向所述车辆的横向两侧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内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沿着所述加强条的长度方向贯穿所述阻挡板,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依次邻近所述阻挡板的外侧边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条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加强条内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沿所述车辆长度方向贯穿所述加强条,所述第三通孔的横截面形状和所述加强条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通孔内形成有筋板,所述筋板沿着所述第三通孔的贯穿方向延伸,所述筋板的横截面呈十字形,所述筋板的侧壁和所述第三通孔的侧壁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呈长条板状并沿着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
基座,呈板状安装于所述电池底部,多个所述加强筋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底面,所述基座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加强筋的宽度方向与所述基座的底面垂直设置;以及
底壳,呈板状安装于多个所述加强筋下方,所述底壳的顶面为平面并与所述加强筋的宽度方向垂直固定;
其中,多个所述加强筋依次沿着所述加强条的延伸方向互呈间距并行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开设有第四通孔,
所述第四通孔沿着所述加强条的延伸方向将所述加强条贯穿,所述第四通孔靠近所述加强筋的端部设置,并且所述第四通孔的侧壁与所述加强筋的端部固定,以在所述车辆受到侧面撞击时所述第四通孔发生变形,吸收所述加强条对所述加强筋的撞击力。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外壳还包括上壳体,所述上壳体安装于所述电池上方并将所述电池包裹。
10.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辆安装有驱动电池,所述驱动电池外安装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池外壳,所述车辆为仅由电驱动的纯电驱动车辆,或者所述车辆为电驱动混合动力车辆。
CN201810392997.8A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Pending CN1085281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2997.8A CN108528191A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2997.8A CN108528191A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28191A true CN108528191A (zh) 2018-09-14

Family

ID=63479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2997.8A Pending CN108528191A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2819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378A (zh) * 2018-10-19 2020-05-01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环绕式框架的由板材成形构件制成的电池承载件
EP3699977A1 (en) * 2019-02-20 2020-08-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for vehicle
WO2020182594A1 (de) * 2019-03-13 2020-09-17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Batteriegehäus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8956A (ja) * 1996-11-08 1998-05-26 Suzuki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8174181A (ja) * 2007-01-22 2008-07-3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下部構造
CN206584986U (zh) * 2017-03-23 2017-10-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防护框架及电池包
CN107293662A (zh) * 2016-04-11 201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车用托盘组件及汽车
CN206841148U (zh) * 2017-06-06 2018-01-0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及其底板组件
DE102016115611B3 (de) * 2016-08-23 2018-02-15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Batterieträger mit einem Rahmen aus Hohlprofilen
CN107845754A (zh) * 2017-11-29 2018-03-27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及具有该电池箱体的汽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8956A (ja) * 1996-11-08 1998-05-26 Suzuki Motor Corp 電気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JP2008174181A (ja) * 2007-01-22 2008-07-31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下部構造
CN107293662A (zh) * 2016-04-11 2017-10-2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安装动力电池的车用托盘组件及汽车
DE102016115611B3 (de) * 2016-08-23 2018-02-15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Batterieträger mit einem Rahmen aus Hohlprofilen
CN206584986U (zh) * 2017-03-23 2017-10-24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包防护框架及电池包
CN206841148U (zh) * 2017-06-06 2018-01-05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壳体及其底板组件
CN107845754A (zh) * 2017-11-29 2018-03-27 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及具有该电池箱体的汽车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86378A (zh) * 2018-10-19 2020-05-01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环绕式框架的由板材成形构件制成的电池承载件
EP3699977A1 (en) * 2019-02-20 2020-08-2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attery pack for vehicle
WO2020182594A1 (de) * 2019-03-13 2020-09-17 Thyssenkrupp Steel Europe Ag Batteriegehäus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4990U (zh) 电池包用侧板结构、电池包壳体、电池包和车辆
RU2669572C2 (ru) Кожух дл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тягового электродвигателя для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и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ударопоглощающего кожуха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для аккумуляторной батареи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варианты)
CN106394685B (zh) 电动汽车底盘总成防撞系统
CN108528191A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驱动电池外壳及电动车辆
CN208324862U (zh) 有利于汽车碰撞安全的电池包壳体
CN104659308B (zh) 一种电池包下箱体
CN108502031A (zh) 一种具有特殊微元胞填充层的汽车门槛
CN214823637U (zh) 前机舱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09880685U (zh)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N111546868B (zh) 一种提高新能源电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车辆结构
CN210027612U (zh) 前机舱框架结构、车身骨架及汽车
CN206332085U (zh) 动力电池包下壳体和动力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JP2021095116A (ja) 車両用サイドシル構造
CN208264351U (zh)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架构开发的差异化门槛加强模块
CN212447787U (zh) 前机舱总成结构及汽车
CN114228833A (zh) 一种汽车小偏置碰撞的吸能结构及汽车
KR101381098B1 (ko) 저속 충격 하중에 대한 손상성 및 수리성을 향상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CN108791113A (zh) 具有低峰值吸能结构的高集成一体化汽车顶棚
CN208978951U (zh) 电动汽车下部车架及电动汽车
CN108502023A (zh) 一种客车及其顶盖结构
CN206584985U (zh) 电池包防护框架及电池包
CN217405591U (zh) 一种电池箱边框
CN207657589U (zh) 一种电池包壳体
CN215451628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20606752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