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0685U -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880685U
CN209880685U CN201920627652.6U CN201920627652U CN209880685U CN 209880685 U CN209880685 U CN 209880685U CN 201920627652 U CN201920627652 U CN 201920627652U CN 209880685 U CN209880685 U CN 2098806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battery box
battery
collision
elastic ener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276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仝勇军
陈育伟
李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Shenl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Shenl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Shenl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Shenla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276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8806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8806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8806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电池箱箱体包括下箱体、上盖、防撞隔板以及弹性吸能结构,下箱体由箱壁围成;防撞隔板固定于下箱体内,使用时处于成组电芯和箱壁之间,其朝向对应箱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弹性吸能结构处于防撞隔板和对应箱壁之间。防撞隔板自身的强度使得防撞隔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来自外界的撞击或挤压,凸起结构和弹性吸能结构均会在遭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后变形,并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外界的撞击或挤压能量,以保护用于放置在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同时防撞隔板、凸起结构以及弹性吸能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也能够保证使用这种电池箱箱体的电池箱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Description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背景技术
电池箱作为一种动力来源,在安装到车辆上时,需要保证其安装的稳定性以及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尤其是车辆在颠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要保证电池箱的正常工作。常见的一种手段是在电池箱内成组电芯的正负输出极位置装配塑性防碰撞保护板,但此种方式具有较多的局限,如:防撞板保护面积较小,一般只能防护正负输出极位置,当电池箱其它方向受到外力冲击产生挤压时,不能有效防护电芯,电芯会出现漏液甚至起火爆炸的情况;塑性防撞板需要依靠专用的模具生产,开模成本较高;塑性防撞板为了具有较好的抗挤压性能,厚度一般较厚,因此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若电池箱空间有限,则无法安装塑性安装板,若在电池箱内预留足够安装空间,则会导致电池包能量密度下降,产品竞争力降低;防撞板只能被动接受外力冲击,依靠自身材料强度来抵抗冲击,当自身材料塑性变形后,防撞能力会下降。
针对上述情况,授权公告号为CN2062254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和电动汽车。该电池箱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吸能部件和防撞部件,具体的,防撞部件为防撞梁或者由至少两层金属板形成的空心结构或U形槽结构,防撞部件设置在电池箱的最外围,吸能部件设置在防撞部件与箱体之间。防撞部件和吸能部件可以较好的吸收来自外界的撞击或挤压,较好地保护电池箱。
但上述电池箱仍存在一定弊端:防撞部件与吸能部件均设置在电池箱的外围,且两层金属板形成的空心结构会占用较大的空间,直接增大了整个电池箱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在电池箱安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导致了放置在电池箱中的成组电芯能量密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密度高、防撞性能好的电池箱箱体,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电池箱箱体的电池箱,使得使用这种电池箱箱体的电池箱不仅具有良好的防撞性能,也能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箱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池箱箱体,包括:
下箱体,其由箱壁围成;
上盖;
防撞隔板,其固定于下箱体内,使用时处于成组电芯和箱壁之间,其朝向对应箱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
弹性吸能结构,其处于防撞隔板和对应箱壁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撞隔板自身的强度使得防撞隔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来自外界的撞击或挤压,保护用于放置在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而在防撞隔板上设置的凸起结构和弹性吸能结构均会在遭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后变形,并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外界的撞击或挤压能量,且弹性吸能结构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撞击或挤压减小时,弹性吸能结构能将弹性力释放弹出对电池箱箱体产生撞击或挤压的物体,进一步保护用于放置在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同时防撞隔板、凸起结构以及弹性吸能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排布的比较紧密,不会挤占用于放置在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的放置空间,也能够保证使用这种电池箱箱体的电池箱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凸筋。凸筋增加了防撞隔板的强度,使防撞隔板的抗冲击的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为在防撞隔板上一体冲压形成的U形凸筋。通过冲压工艺来形成凸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的优点,且U形凸筋为薄壁结构,更易变形吸能。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方向延伸的凸筋使得防撞隔板在上下方向上的防撞击或挤压的能力更加均匀,以更好的保护用于放置在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处于相邻两凸筋之间。相邻的凸筋可以配合以限制弹性吸能结构的变形方向,使其变形方向仅在外界对电池箱箱体的撞击或挤压方向上,且不会使弹性吸能结构被挤到一侧去,丧失吸能功能,同时也可使弹性吸能结构排布的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为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于对应箱壁的弹簧。弹簧能够更好的吸收来自垂直于对应箱壁方向的撞击或挤压,使得电池箱箱体在该方向上具有较好的防撞击或挤压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为缓冲吸振材料。缓冲吸振材料可以从自身的各个方向变形,也即能够吸收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或挤压,不仅实现了吸能,也使得电池箱箱体在各个方向上都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且缓冲材料还具有重量较轻的特点。
进一步地,防撞隔板的内侧面在使用时用于与成组电芯接触,外侧面的凸起结构与对应箱壁接触,以使得防撞隔板夹装在箱壁和成组电芯之间。防撞隔板与成组电芯接触使得防撞隔板布置得更加紧密,在下箱体内占用的空间更小,电池箱的能量密度更高。
进一步地,下箱体为矩形结构,其前侧面设有成组电芯接线结构,下箱体的左、右箱壁以及后箱壁的相应内侧均设置有所述防撞隔板,防撞隔板依次连接。在不影响下箱体前侧面的成组电芯接线的情况下,多个防撞隔板的设置能够对成组电芯的多个侧面提供保护,进一步保护成组电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电池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以及固定安装在电池箱箱体内的成组电芯,电池箱箱体包括
下箱体,其由箱壁围成;
上盖;
防撞隔板,其固定于下箱体内,处于成组电芯和箱壁之间,其朝向对应箱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
弹性吸能结构,其处于防撞隔板和对应箱壁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防撞隔板自身的强度使得防撞隔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来自外界的撞击或挤压,保护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而在防撞隔板上设置的凸起结构和弹性吸能结构均会在遭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后变形,并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外界的撞击或挤压能量,且弹性吸能结构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撞击或挤压减小时,弹性吸能结构能将弹性力释放弹出对电池箱产生撞击或挤压的物体,进一步保护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同时防撞隔板、凸起结构以及弹性吸能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排布的比较紧密,不会挤占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的放置空间,也能够保证电池箱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结构为凸筋。凸筋增加了防撞隔板的强度,使防撞隔板的抗冲击的能力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为在防撞隔板上一体冲压形成的U形凸筋。通过冲压工艺来形成凸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的优点,且U形凸筋为薄壁结构,更易变形吸能。
进一步地,所述凸筋沿上下方向延伸。上下方向延伸布置的凸筋使得防撞隔板在上下方向上的防撞击或挤压的能力更加均匀,以更好的保护下箱体内的成组电芯。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处于相邻两凸筋之间。相邻的凸筋可以配合以限制弹性吸能结构的变形方向,使其变形方向仅在外界对电池箱的撞击或挤压方向上,且不会使弹性吸能结构被挤到一侧去,丧失吸能功能,同时也可使弹性吸能结构排布的更加紧密。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为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于对应箱壁的弹簧。弹簧能够更好的吸收来自垂直于对应箱壁方向的撞击或挤压,使得电池箱在该方向上具有较好的防撞击或挤压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吸能结构为缓冲吸振材料。缓冲吸振材料可以从自身的各个方向变形,也即能够吸收来自各个方向的撞击或挤压,不仅实现了吸能,也使得电池箱在各个方向上都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且缓冲材料还具有重量较轻的特点。
进一步地,防撞隔板的内侧面用于与成组电芯接触,外侧面的凸起结构与对应箱壁接触,以使得防撞隔板夹装在箱壁和成组电芯之间。防撞隔板与成组电芯接触使得防撞隔板布置得更加紧密,在下箱体内占用的空间更小,电池箱的能量密度更高。
进一步地,下箱体为矩形结构,其前侧面设有成组电芯接线结构,下箱体的左、右箱壁以及后箱壁的相应内侧均设置有所述防撞隔板,防撞隔板依次连接。在不影响下箱体前侧面的成组电芯接线的情况下,多个防撞隔板的设置能够对成组电芯的多个侧面提供保护,进一步保护成组电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的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实用新型电池箱的第二实施例中电池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电池箱箱体的防撞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箱体,2-防撞隔板,201-板壁,202-凸筋,3-螺旋弹簧,4-泡棉,6-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的第一实施例:
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电池箱箱体包括下箱体1以及上盖(图中未示出),下箱体1由箱壁围成,在下箱体1内的成组电芯和箱壁之间固定有防撞隔板2,防撞隔板2的板壁201的朝向箱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防撞隔板2与对应箱壁之间还设置有弹性吸能结构,凸起结构和弹性吸能结构均会在遭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后变形,并通过自身的变形来吸收外界的撞击或挤压能量,且弹性吸能结构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当撞击或挤压减小时,弹性吸能结构能将弹性力释放弹出对电池箱产生撞击或挤压的物体,保护放置在下箱体1内的成组电芯;同时防撞隔板2、凸起结构以及弹性吸能结构占用的空间较小,能够排布的比较紧密,不会挤占下箱体1内的成组电芯的放置空间,也能够保证电池箱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具体的,如图1、图3所示,下箱体1为矩形,以设置成组电芯的接线结构所在侧为前侧,在下箱体1的左、右箱壁以及后箱壁的相应内侧均设置有防撞隔板2,防撞隔板2依次连接,防撞隔板2的内侧具有安装成组电芯的安装腔6,这样,在不影响下箱体1前侧面的成组电芯接线的情况下,多个防撞隔板2的设置能够对成组电芯的多个侧面提供保护,进一步保护成组电芯。
相应的,每个防撞隔板2上都设置有多处凸起结构,防撞隔板2与对应箱壁之间也都设置有弹性吸能结构。凸起结构为凸筋202,具体的,凸筋202为在防撞隔板2上一体冲压形成的U形凸筋,凸筋202增加了防撞隔板2的强度,使防撞隔板2的抗冲击的能力更强,而通过冲压工艺来形成凸筋,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的优点。凸筋202在具体布置时沿上下方向延伸,使得防撞隔板2在上下方向上的防撞击或挤压的能力更加均匀,以更好的保护下箱体1内的成组电芯。
此外,凸筋202的侧边与板壁201之间角度为a,在实际工作中,角度a可以根据外界的挤压力的不同而设置为不同值,凸筋202与对应箱壁接触,在遭受外界撞击或挤压后,凸筋202变形,会吸收一定的撞击或挤压能量,从而起到保护安装在安装腔6中成组电芯的作用,也能避免板壁201发生窜动而与下箱体1的箱壁之间发生碰撞。
相邻凸筋20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弹性吸能结构设置在该封闭空间内。这样相邻的凸筋202可以配合以限制弹性吸能结构的变形方向,使其变形方向仅在外界对电池箱的撞击或挤压方向上,且不会使弹性吸能结构被挤到一侧去,丧失吸能功能,同时也可使弹性吸能结构在两凸筋202之间排布的更加紧密。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吸能结构为螺旋弹簧3,螺旋弹簧3的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于对应箱壁,螺旋弹簧3能够更好的吸收来自垂直于对应箱壁方向的撞击或挤压,使得电池箱在该方向上具有较好的防撞击或挤压能力。
防撞隔板2在安装时,板壁201的内侧面用于与成组电芯接触,由于外侧面上的凸筋202与对应箱壁接触,以使得防撞隔板2夹装在箱壁和成组电芯之间。这样设置的优点在于,防撞隔板2与成组电芯和箱壁都接触使得防撞隔板2布置得更加紧密,在下箱体1内占用的空间更小,可用于安装的成组电芯的能量密度更高,也即在保证电池箱具有良好的防撞性能的同时,也能够使电池箱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于对应箱壁。在其他实施例中,螺旋弹簧也可以倾斜设置,即螺旋弹簧的弹性变形方向与箱壁成一定角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弹性吸能结构为弹簧,具体为螺旋弹簧。在其他实施例中,弹簧也可以具体设置为碟簧或板簧。
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的第二实施例:
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如图3和图4所示,该电池箱箱体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箱体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将缓冲吸振材料作为弹性吸能结构,即泡棉4,泡棉4可以从自身的各个方向变形,也即能够吸收来自各个方向上的外界撞击或挤压,不仅实现了吸能,也使得电池箱在各个方向上都有较好的安全性能,且重量较轻。在本实施例中,防撞隔板与凸筋的具体形式以及布置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在第二实施例中,缓冲吸振材料为泡棉。在其他实施例中,缓冲吸振材料也可以是硅橡胶。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防撞隔板设置为三处,分别布置在下箱体的左、右箱壁以及后箱壁的相应内侧,防撞隔板依次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撞隔板也可设置为一处或两处。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为在防撞隔板上一体冲压形成的U形凸筋。在其他实施例中,凸筋也可以是焊接在防撞隔板上,凸筋的截面也可以是锥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也可以是凸块。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凸筋沿上下方向延伸。在其他实施例中,凸筋也可以是水平延伸或者倾斜布置。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吸能结构处于相邻两凸筋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相邻凸筋交叉布置时,弹性吸能结构仅是设置在防撞隔板和对应箱壁之间,而不处于相邻凸筋之间。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防撞隔板的内侧面用于与成组电芯接触,外侧面的凸起结构与对应箱壁接触,以使得防撞隔板夹装在箱壁和成组电芯之间。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撞隔板可以仅与成组电芯和对应箱壁中的一个接触,也可与两者均不接触,此时,为了方便防撞隔板的固定,防撞隔板可以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在下箱体内,但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成组电芯的能量密度,防撞隔板与成组电芯和/或对应箱壁的间隙不宜过大。
本实用新型电池箱箱体的具体实施例:
电池箱箱体的结构与上述电池箱的实施例中的电池箱箱体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Claims (10)

1.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箱体,其由箱壁围成;
上盖;
防撞隔板,其固定于下箱体内,使用时处于成组电芯和箱壁之间,其朝向对应箱壁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凸起结构;
弹性吸能结构,其处于防撞隔板和对应箱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为凸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为在防撞隔板上一体冲压形成的U形凸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筋沿上下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处于相邻两凸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为弹性变形方向垂直于对应箱壁的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吸能结构为缓冲吸振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防撞隔板的内侧面在使用时用于与成组电芯接触,外侧面的凸起结构与对应箱壁接触,以使得防撞隔板夹装在箱壁和成组电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其特征在于:下箱体为矩形结构,其前侧面设有成组电芯接线结构,下箱体的左、右箱壁以及后箱壁的相应内侧均设置有所述防撞隔板,防撞隔板依次连接。
10.电池箱,包括电池箱箱体以及固定安装在电池箱箱体内的成组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箱体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箱体。
CN201920627652.6U 2019-05-05 2019-05-05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Active CN2098806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7652.6U CN209880685U (zh) 2019-05-05 2019-05-05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27652.6U CN209880685U (zh) 2019-05-05 2019-05-05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880685U true CN209880685U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63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27652.6U Active CN209880685U (zh) 2019-05-05 2019-05-05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88068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0852A (zh) * 2020-03-30 2020-08-1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系统及汽车
CN111682132A (zh) * 2020-04-23 2020-09-18 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及电池包
CN112563642A (zh) * 2020-12-11 2021-03-26 吴龙梅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13363661A (zh) * 2021-06-05 2021-09-07 徐州华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弹性保护装置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安装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0852A (zh) * 2020-03-30 2020-08-14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系统及汽车
CN111682132A (zh) * 2020-04-23 2020-09-18 速贝卓(长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碰撞吸能装置及电池包
CN112563642A (zh) * 2020-12-11 2021-03-26 吴龙梅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箱
CN113363661A (zh) * 2021-06-05 2021-09-07 徐州华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弹性保护装置的新能源电池模组安装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80685U (zh)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N214254595U (zh) 电池包壳体和电池包
KR102313023B1 (ko)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CN210971298U (zh) 车辆门槛梁总成和车辆
CN210110861U (zh) 一种电池端板组件及电池模组
CN209880686U (zh)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N217281026U (zh) 电池箱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KR101381098B1 (ko) 저속 충격 하중에 대한 손상성 및 수리성을 향상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CN217158464U (zh) 电池箱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5149187A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3026301U (zh) 电池包箱体和具有它的电池包
CN209880684U (zh) 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N217387363U (zh) 防护板、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
CN218827511U (zh) 防护件、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7405591U (zh) 一种电池箱边框
CN111900280A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N113968283B (zh) 车辆后部框架结构和车辆
CN214797601U (zh) 一种吸能防撞车用动力电池箱
CN212967885U (zh)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箱体
CN111900279A (zh) 一种电池箱及电池箱箱体
CN214848914U (zh) 一种电池模组与电池包
KR20140003909A (ko) 저속 충격 하중에 대한 손상성 및 수리성을 향상한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CN21520440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安装结构
CN216761681U (zh) 一种车辆防撞吸能盒
CN218839586U (zh) 车辆门槛梁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