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2964A -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12964A
CN108512964A CN201810461435.4A CN201810461435A CN108512964A CN 108512964 A CN108512964 A CN 108512964A CN 201810461435 A CN201810461435 A CN 201810461435A CN 108512964 A CN108512964 A CN 1085129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auxiliary circuit
auxiliary
plate
suppor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61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12964B (zh
Inventor
吴会兰
朱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614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129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129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29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129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129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7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Combinations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其包括主电路板、第一辅助电路板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中,一者设置有无线发送器件,另一者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件,所述无线发送器件与所述无线接收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无线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移动终端。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采用叠置布置结构的电路板存在信号损耗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目前的移动终端向着多功能、性能越来越优化、大屏幕等方向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移动终端的电路板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电池容量增大会使得移动终端的续航能力加强,但是这会导致移动终端的电池尺寸越来越大。通常情况下,移动终端的整机尺寸确定的前提下,电池尺寸的增大通常会造成移动终端的壳体内安装电路板的面积越来越小,进而会导致电路板为电子元器件提供的安装面积越来越小,很显然,这不利于移动终端的电路板的高集成化。
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的移动终端内的电路板设置有双层结构,一层电路板支撑在另一层电路板上,从而形成立体式的电路板结构。此种情况下,整个电路板结构为堆叠结构,这有利于减小电路板对安装面积,同时又能增加电路板上铺设电子元器件的空间。很显然,这充分利用了壳体内在电路板厚度方向的空间。
为了实现两层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一层电路板通常通过中间电路板支撑于另一层电路板上,一层电路板上的走线通过中间电路板延伸至另一层电路板上,进而达到上述要求。但是,中间电路板虽然能够实现走线来实现电气连接,但是这会导致两层电路板之间的走线较长,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损耗较大,很显然,这会影响移动终端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以解决目前采用叠置布置结构的电路板存在信号损耗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包括主电路板、第一辅助电路板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中,一者设置有无线发送器件,另一者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件,所述无线发送器件与所述无线接收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无线连接。
移动终端,包括上文所述的电路板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电路板装置中,第一辅助电路板通过第一支撑件支撑于主电路板上,第一辅助电路板与主电路板通过无线发送器件和无线接收器件实现第一辅助电路板与主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无需在支撑件上走线,也就能降低走线过长导致的信号损耗,最终能提高主电路板与第一辅助电路板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也有利于信号的高速传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处于爆炸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路板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主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屏蔽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另一种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又一种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移动终端的再一种电路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主电路板、110-无线发送器件、120-接口、200-第一辅助电路板、210-无线接收器件、220-接口、300-第一支撑件、400-第一容置空间、500-电连接器、510-柔性电路板、520-第一板对板接头、530-第二板对板接头、a1-主电路板、b1-第一辅助电路板、c1-第一支撑件、a2-主电路板、b2-第一辅助电路板、b3-第二辅助电路板、c2-第一支撑件、c3-第二支撑件、d1-第一容置空间、d2-第二容置空间、a3-主电路板、b4-第一辅助电路板、b5-第三辅助电路板、c4-第一支撑件、c5-第三支撑件、d3-第一容置空间、d4-第三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所公开的电路板装置包括主电路板100,第一辅助电路板200和第一支撑件300。
主电路板100通常为移动终端的主板,也通常是移动终端内面积较大的电路板,主电路板100除了为电子元器件提供安装基础之外,还为第一辅助电路板200的安装提供支撑基础,可以认为,主电路板100是电路板装置的基板。
第一辅助电路板200通过第一支撑件300支撑于主电路板100上。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均可以为PCB板。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进而能使得主电路板100、第一辅助电路板200和第一支撑件300形成第一容置空间400。第一容置空间400能够为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相对的表面的电子元器件提供布设空间。
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中,一者设置有无线发送器件110,另一者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件210。无线发送器件110与无线接收器件210位于第一容置空间400内、且无线连接。也就是说,无线发送器件110与无线接收器件210之间的无线连接,能够实现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的信号传输。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主电路板100上设置有无线发送器件110,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上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件210。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路板装置中,第一辅助电路板200通过第一支撑件300支撑于主电路板100上,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与主电路板100通过无线发送器件110和无线接收器件210实现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与主电路板100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无需在第一支撑件300上走线,也就能降低走线过长导致的信号损耗,最终能提高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的信号传输质量,也有利于信号的高速传输。
无线发送器件110和无线接收器件210可以相对布置,进而能进一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减小信号的传输距离,有利于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信号的高效传输。
实现无线信号传输的无线发送器件110与无线接收器件210的种类有多种,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无线发送器件110可以是光反射器,无线接收器件210可以为光接收器,无线发送器件110与无线接收器件210可以通过光信号实现信号的传输。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无线发送器件110可以是射频发送器,相对应地,无线接收器件210可以为射频接收器。
第一支撑件300用于将第一辅助电路板200支撑于主电路板100上,第一支撑件300的结构及种类可以有多种。优选的方案中,第一支撑件300可以为屏蔽框架。屏蔽框架除了起到支撑作用之外,还能起到屏蔽第一容置空间400外部信号干扰的问题,能够较好地确保位于第一容置空间400之内的电子元器件的正常工作。
第一支撑件300可以通过连接结构或连接件实现与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的连接。具体的,第一支撑件300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例如螺钉)分别与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固定相连。第一支撑件300可以为金属框体。具体的,第一支撑件300可以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当然,第一支撑件300还可以为通过锡膏与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焊接固定。当然,第一支撑件300还可以采用电焊、激光焊等方式与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固定连接。
现有技术中采用中间电路板时,通常采用贴片焊接工艺焊接在两层电路板之间,贴片焊接工艺难度较大,较容易导致中间电路板与相连接的两层电路老板之间的错位,进而较容易导致整个电路板装置的电性能测试失效。而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路板装置中,第一支撑件300可以采用不同于中间电路板的其它支撑部件,因此能避免上述问题。
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除了信号传输之外,还需要电连接,进而供电。通常,主电路板100为电源侧,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与主电路板100之间电连接。主电路板10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之间可以通过电连接器500实现电连接。电连接器500的种类有多种,为了较好地实现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优选的方案中,实现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电连接的电连接器500可以为板对板连接器。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在电连接器500为板对板连接器的基础上,电连接器500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510和布设在柔性电路板510两端的第一板对板接头520和第二板对板接头530,第一板对板接头520和第二板对板接头530分别与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电连接。第一板对板接头520和第二板对板接头530布置在柔性电路板510的两端,能够方便对两者位置的调整,进而使得第一板对板接头520和第二板对板接头530更容易与主电路板100和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上相对应的接口电连接配合。具体的,第一板对板接头520与主电路板100上的接口120电连接,第二板对板接头530与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上的接口220电连接。
板对板连接器能够实现电连接,同时也能够实现信号传输。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受路径长短影响较小的信号采用板对板连接器实现传输,另一些受路径的长短影响较大的信号采用上文所述的无线发送器件110和无线接收器件210实现传输。
具体的,主电路板100上可以布设多个无线发送器件110,同理,第一辅助电路板200上也可以布设多个无线接收器件210。
请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辅助电路板b1的数量可以为一块,也可以至少为两块。至少两块第一辅助电路板b1均可以通过第一支撑件c1布置在主电路板a1的不同区域中。
请参考图7,图7所示的电路板装置中,第一辅助电路板b2通过第一支撑件c2设置在主电路板a2上,第一辅助电路板b2、第一支撑件c2和主电路板a2形成第一容置空间d1。在此基础之上,图7所示的电路板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辅助电路板b3,第二辅助电路板b3通过第二支撑件c3设置在第一辅助电路板b2上,第二辅助电路板b3、第二支撑件c3和第一辅助电路板b2形成第二容置空间d2。第二容置空间d2用于供第二辅助电路板b3与主电路板a2上的电子元器件的布设。上述第二辅助电路板b3的布设能够进一步充分利用移动终端上位于第一容置空间d1之外在移动终端厚度方向上的空间。
第二辅助电路板b3与第一辅助电路板b2中,一者也设置无线接收器件,另一者也设置有无线发送器件。分别设置在第二辅助电路板b3和第一辅助电路板b2中的无线接收器件和无线发送器件可以位于第二容置空间d2中。
请参考图8,图8所示的电路板装置中,第一辅助电路板b4通过第一支撑件c4设置在主电路板a3,第一辅助电路板b4、第一支撑件c4和主电路板a3形成第一容置空间d3。在此基础之上,图8所示的电路板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辅助电路板b5,第三辅助电路板b5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d3中。第三辅助电路板b5通过第三支撑件c5设置在主电路板a3上,第三辅助电路板b5、第三支撑件c5和主电路板a3形成第三容置空间d4。上述电路板装置能够在第一容置空间d3中布设辅助电路板,进而形成第三容置空间d4,最终能进一步充分利用第一容置空间d3来布设更多的电子元器件。
当然,图8所示的情况下,第三辅助电路板b5的面积小于第一辅助电路板b4的面积,进入能使得第三辅助电路板b5能布设在第一容置空间d3内。
当然,第三辅助电路板b5与主电路板a3中,一者也可以设置无线接收器件,另一者也可以设置无线发送器件。相配合的无线接收器件和无线接收器件也可以相对布置,进而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分别设置在第三辅助电路板b5和主电路板a3上的无线接收器件和无线接收器件可以位于第三容置空间d4中。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电路板装置,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移动终端,所公开的移动终端包括上文实施例所述的电路板装置,电路板装置通常布设在移动终端的壳体之内。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3)

1.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电路板、第一辅助电路板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主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中,一者设置有无线发送器件,另一者设置有无线接收器件,所述无线发送器件与所述无线接收器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且无线连接。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器件与所述无线接收器件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发送器件为光发射器,所述无线接收器件为光接收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为屏蔽框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螺纹连接件分别与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通过电连接器电连接,所述电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柔性电路板和布设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两端的第一板对板接头和第二板对板接头,所述第一板对板接头和第二板对板接头分别与所述主电路板和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至少为两块,至少两块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均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件布置在所述主电路板的不同区域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辅助电路板,所述第二辅助电路板通过第二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上,所述第二辅助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形成第二容置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辅助电路板中,一者也设置有所述无线接收器件,另一者也设置有所述无线发送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辅助电路板,所述第三辅助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中,所述第三辅助电路板通过第三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主电路板上,所述第三辅助电路板、所述第三支撑件和所述主电路板形成所述第三容置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路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辅助电路板与所述主电路板中,一者也设置有所述无线接收器件,另一者也设置有所述无线发送器件。
13.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装置。
CN201810461435.4A 2018-05-14 2018-05-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Active CN1085129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435.4A CN108512964B (zh) 2018-05-14 2018-05-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61435.4A CN108512964B (zh) 2018-05-14 2018-05-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2964A true CN108512964A (zh) 2018-09-07
CN108512964B CN108512964B (zh) 2020-05-19

Family

ID=63400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61435.4A Active CN108512964B (zh) 2018-05-14 2018-05-14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1296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746A (zh) * 2020-03-27 2020-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WO2021157972A1 (en) * 2020-02-04 2021-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nent stack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810A (zh) * 2006-07-21 2008-01-23 三电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
CN201821389U (zh) * 2010-09-27 2011-05-04 上海步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叠加式手机电路板
CN103795827A (zh) * 2013-08-16 2014-05-14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888035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装置及通信设备
US20180054553A1 (en) * 2016-08-17 2018-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amera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10810A (zh) * 2006-07-21 2008-01-23 三电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
CN201821389U (zh) * 2010-09-27 2011-05-04 上海步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叠加式手机电路板
CN103795827A (zh) * 2013-08-16 2014-05-14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6888035A (zh) * 2015-12-15 2017-06-23 杭州华为企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装置及通信设备
US20180054553A1 (en) * 2016-08-17 2018-02-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amera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7972A1 (en) * 2020-02-04 2021-08-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nent stack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11825007B2 (en) 2020-02-04 2023-1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onent stack mount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11405746A (zh) * 2020-03-27 2020-07-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111405746B (zh) * 2020-03-27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12964B (zh) 202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108B (zh) 具有mimo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10941113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881680B (zh) 用于便携式终端的天线设备
CN202218474U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主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209434390U (zh) 一种毫米波天线模组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4704679B (zh) 信号线路模块和通信终端装置
US11996870B2 (en) Terminal
CN108476587B (zh) 柔性电路板
CN108512964A (zh) 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电路板装置
CN101527390B (zh) 一种抗金属电子标签天线
CN110336112B (zh) 天线馈电单元、调谐单元与显示屏组件结合的电子设备
CN209282381U (zh) 一种蓝牙耳机及其天线
CN110312011A (zh) 一种电子器件模组及终端
CN109728406A (zh) 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10092201U (zh) 电池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6793453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移动终端
CN205864406U (zh) 移动通讯设备
CN106027711A (zh) 电路板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284274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664305B (zh) Fm天线和手机
CN101841079B (zh) 一种用于承载手机天线中馈电焊盘的pcb板及天线
CN108039569A (zh) 柔性电子设备
CN208158650U (zh) 一种三防智能手机主板及三防智能手机
CN103326152B (zh) 连接器端子及fpc连接器
CN105682360B (zh) 高频模块和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