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8931A -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 Google Patents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08931A
CN108508931A CN201710109412.2A CN201710109412A CN108508931A CN 108508931 A CN108508931 A CN 108508931A CN 201710109412 A CN201710109412 A CN 201710109412A CN 108508931 A CN108508931 A CN 108508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ime
electric kettle
time
heating
variable qua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0941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08931B (zh
Inventor
杜露男
黄清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10941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08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08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8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08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8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008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electrically heat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21Water-boiling vessels, e.g. kettles
    • A47J27/2116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201/00Devices having a modular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该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根据该液温变化参数,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该技术方案,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内可利用对应的加热保温参数进行保温控制,保温温度准确,控制精度高。

Description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电热水壶采用蒸汽智能感应控制,是一种具有快速沸水、水煮沸自动断电、防干烧断电功能的一种器具。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电热水壶还具有多档加热温度,能够加热到设定温度,从而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温度需求。
目前,现有的电热水壶利用发热管加热,采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水壶内的水温。由于发热管具有一定的滞后现象,因此,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水壶内的水达到设定温度阈值之前的第一温度时,需控制电热水壶断电,利用发热管的余热使水温从第一温度上升到指定温度阈值内,并在电热水壶内的水温低于目标温度阈值时,控制电热水壶加热,使电热水壶内的水温介于设定温度阈值内。
然而,在电热水壶内的水量变化时,仍利用加热过程中确定的加热时间参数作为电热水壶在保温过程中的加热时间,则可能出现水温未达到设定温度或超过设定温度的现象,造成保温温度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至少一个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用于提高电热水壶的液体保温精度。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包括:包括:
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所述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
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内可利用对应的加热保温参数进行保温控制,保温温度准确,控制精度高。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时间,获取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
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该技术方案中电热水壶能够确定出精确的加热时间,相应的提高了控温精度。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包括:
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
若是,将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若否,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
若是,将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若否,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该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确定电热水壶的第二加热时间,进而能够将电热水壶内的液体精确保温在目标温度,控温精度高。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等于5秒,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等于15秒。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
若是,控制所述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
若否,执行所述电热水壶的保温控制流程。
本技术方案,在保温过程中计算并更新累计保温时间,进而在保温过程结束之后,及时控制电热水壶的保温过程结束,控制精度高。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所述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液温变量获取单元和加热时间确定单元;
所述液温变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时间,获取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
所述加热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时间确定单元,包括:处理子单元和判断子单元;
所述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时,将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大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所述判断子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小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等于5秒,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等于15秒。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再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壶还包括:时间更新模块;
所述时间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之后根据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申请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而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
其中,该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
在本实施例中,以电热水壶的保温控制过程包括第一保温阶段和第二保温阶段进行举例说明。该第一保温阶段和第二保温阶段可以认为是电热水壶在保温控制时间内的两次加热控制过程。具体的,当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低于目标液体温度时,则控制电热水壶执行加热过程,该加热过程就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保温阶段。在该第一保温阶段内,获取电热水壶内液体的液温变化参数。
作为一种示例,该液温变化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第一保温阶段的第一加热时间和第一液温变化量等,在某些情况下,该液温变化参数还可包括第一最高液温、单位时间内液温变化率等参数。该液温变化参数的具体表现形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步骤12:根据上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具体的,电热水壶经过第一保温阶段之后,电热水壶的加热保温参数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若想将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维持在目标温度阈值范围内,则需要根据电热水壶在第一保温阶段的液温变化参数,重新确定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其中,该加热保温参数至少包括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等。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通过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该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并根据该液温变化参数,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这样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内可利用对应的加热保温参数进行保温控制,保温温度准确,控制精度高。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中,上述步骤12(根据上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根据第一加热时间,获取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加热时间即为电热水壶在第一保温阶段中使电热水壶内的液体从初始加热温度升高至目标温度所需的加热时间。该初始加热温度被定义为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低于电热水壶保温的下限温度且开始加热时的液体温度,初始加热温度与下限温度的差等于预设温差,该预设温差的取值例如可以是0.1摄氏度、0.3摄氏度、0.5摄氏度等不同的取值,该预设温差的具体取值需要根据电热水壶内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实际情况等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相应的,在第二保温阶段,电热水壶按照在第一保温阶段获取到的第一加热时间对电热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检测电热水壶加热完成后的第二液温变化量。该液温变化量实际上是初始加热温度与该第二保温阶段中液体最大温度的差值。
值得说明的是,在电热水壶内的液体量不同时,电热水壶内的液体从初始加热温度升高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参数也不同,所以,本申请实施例需要根据电热水壶内的实际液体量来确定保温时间范围内每个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进而根据确定的加热保温参数控制电热水壶的加热,进而将电热水壶内的液体精确控制在目标温度的误差允许范围内。
举例来说,若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具有某些特殊用途,比如,冲茶或兑饮料等,因此,当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加热至目标温度后,需要保持在该目标温度不变,但众所周知液体又不可能保持在某一温度不变,因此,电热水壶的液体温度在保温过程中允许有一定的误差,本申请实施例定义了电热水壶在保温过程中液体的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只要是介于下限温度与上限温度之间的温度均满足液体温度条件。
当电热水壶内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在第二保温阶段时电热水壶内的液体低于下限温度,电热水壶则按照第一保温阶段确定的液温变化参数(比如,第一加热时间)对电热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并在加热后获取电热水壶在该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当电热水壶在第一保温阶段的加热过程结束,进入保温过程之后,电热水壶内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或者周期性检测并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在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即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下降到初始加热温度时,电热水壶根据第一保温阶段中的液温变化参数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值得说明的是,在保温时间范围内,首次加热阶段中的加热时间是电热水壶在煮水过程中使电热水壶内的液体从初始加热温度升高至目标温度所需要的加热时间,该加热时间称之为初始加热时间。
步骤22: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第二液温变化量和第一加热时间,确定电热水壶在该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作为一种示例,在保温时间范围内,当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按照第一保温阶段获取到的第一加热时间对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加热后,获取到电热水壶的第二液温变化量。该第二液温变化量是第二保温阶段内液体的第二最大温度和初始加热温度之间的差值。
当得到第二液温变化量之后,结合目标温度变化量可知,可通过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出加热时间变化量,进而确定出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具体的,若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时,表明第一加热时间不足以使电热水壶内的液体从初始加热温度升高至目标温度,因此,需要增大第一加热时间。若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时,表明第一加热时间过大,需要相应的将其减小。若第二液温变化量恰好等于目标温度变化量,表明该第一加热时间也满足第二保温阶段,故不需要对其进行更改。
当加热时间变化量确定出以后,结合第一加热时间来确定第二加热时间,包括多种可能性。
作为一种示例,若在第一加热时间的基础上减小或增加上述加热时间变化量之后得到的加热时间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可直接将两者的时间和或时间差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作为另一种示例,若在第一加热时间的基础上减小或增加上述加热时间变化量之后得到的加热时间不符合实际情况,例如,该加热时间小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或者大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那么则将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或者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本实施例提供的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根据第一加热时间,获取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第二液温变化量和第一加热时间,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这样电热水壶能够确定出精确的加热时间,相应的提高了控温精度。
实施例三
进一步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步骤22(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第二液温变化量和第一加热时间,确定电热水壶在该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可通过如下可行方式实现,具体参见图3所示实施例。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中,上述步骤2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判断第二液温变化量是否大于目标温度变化量,若是,执行步骤302,若否,执行步骤306。
具体的,当电热水壶可将在第二保温阶段获取到的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电热水壶的目标温度变化量进行对比,根据两者的大小关系执行相应的操作。作为一种示例,可首先将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对比。
步骤302:确定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作为一种示例,当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时,此时应相应减小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以使第二液温变化量趋近或等于目标温度变化量。具体的,首先计算出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根据温度变化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出减小该差值所需要的加热时间,即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步骤303:判断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304,若否,执行步骤305。
对于同一型号的电热水壶,电热水壶可盛装的液体量有一个最大值和一个最小值,当电热水壶内的液体量为最大值时,其在保温加热过程中对应一个预设最大加热时间,当电热水壶内的液体量为最小值时,其在保温加热过程中对应一个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也即,电热水壶在保温加热过程中,每个保温阶段的加热时间不能大于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且不能小于预设最小加热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根据第一加热时间和上述加热时间减小量,计算出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之间的时间差,其次判断该时间差与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出第二加热时间。
步骤304:将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在电热水壶的保温时间范围内,作为一种示例,若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那么则将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电热水壶的第二加热时间。
步骤305:将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类似的,在电热水壶的保温时间范围内,作为另一种示例,若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之间的时间差比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大,那么可将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电热水壶的第二加热时间。
步骤306:判断第二液温变化量是否小于目标温度变化量,若是,执行步骤307,若否,执行步骤311。
当电热水壶的第二液温变化量并不大于目标温度变化量,那么判断第二液温变化量是否小于目标温度变化量,并根据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步骤307:确定目标温度变化量与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作为另一种示例,当电热水壶的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目标温度变化量,那么此时应相应的增加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具体的,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与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确定出该上升该温差对应的加热时间,即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步骤308:判断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309,若否,执行步骤310。
同理,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加热时间和上述加热时间增加量,计算出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之间的时间和,其次判断该时间和与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出第二加热时间。
步骤309:将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由上述分析可知,电热水壶在加热保温过程中,电热水壶有一个最大加热时间,因此,当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大于或等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该时间和无法满足实际情况,那么则将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电热水壶的第二加热时间。
步骤310:将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电热水壶在保温时间范围内,若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小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那么可将第一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电热水壶的第二加热时间。
步骤311:将第一加热时间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作为再一种示例,若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恰好等于目标温度变化量,那么表明电热水壶内的液体量未发生变化或者变化量不大,所以,在第二保温阶段中仍可按照第一加热时间对电热水壶进行加热使其满足液体温度条件,即将第一加热时间作为第二加热时间。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上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等于5秒,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等于15秒。
举例来说,对于最小液体量为0.5L、最大液体量为2L的电热水壶,保温过程中最小液体量对应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可选为5秒,最大液体量对应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可选为15秒。
值得说明的是,预设最小加热时间和预设最大加热时间需根据电热水壶的最小液体量、最大液体量、发热管功率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确定,而且该预设最小加热时间和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大量测试得到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预设最小加热时间和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的具体取值。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步骤301、步骤306的执行顺序,也即,在另一种示例中,电热水壶可以先判断第二液温变化量是否小于目标温度变化量,并在条件不满足时,再判断第二液温变化量是否大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最后根据判定的结果执行相应的操作。
作为一种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液温变化量每比目标温度变化量大1摄氏度,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减1秒,第二液温变化量每比目标温度变化量小1摄氏度,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加1秒。
具体的,若电热水壶处于某一目标温度的保温时间范围内,经过大量实验证明,电热水壶内液体的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加热时间需要增加1秒,电热水壶内液体的温度每需要降低1摄氏度,加热时间需要减少1秒,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二液温变化量每比目标温度变化量大1摄氏度,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减1秒,第二液温变化量每比目标温度变化量小1摄氏度,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加1秒的增减方案,确定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变化量。
值得说明的是,针对不同的液体量以及液体的目标温度,上升温度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下降温度与加热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均可能发生变化,具体关系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并不对其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根据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的大小关系,分别在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时,根据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以及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确定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在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时,根据第二液温变化量与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以及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确定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而且在第二液温变化量等于目标温度变化量时,将第一加热时间作为第二加热时间,该技术方案能够准确确定电热水壶的第二加热时间,进而能够将电热水壶内的液体精确保温在目标温度,控温精度高。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中,在上述步骤12(根据液温变化参数,确定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根据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在电热水壶的保温时间范围内,当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低于下限温度时,按照确定出的第二加热时间给电热水壶的发热管通电,对电热水壶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当加热时间达到第二加热时间时,停止加热,更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随后,电热水壶执行下一阶段的液体温度、加热时间判断,直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达到预设保温时间。该累计保温时间从电热水壶的煮水过程结束对应的时刻算起。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步骤41之后,该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好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2:判断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若是,执行步骤43,若否,执行步骤44。
电热水壶在煮水过程结束后,会根据用户选定的预设保温时间将电热水壶内的液体维持在目标温度的误差范围内,因此,从电热水壶的煮水过程结束的时刻算起,当电热水壶内的液体温度小于目标温度,即下降至初始加热温度,需要再次进行加热时,首先判断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达到预设保温时间,即判断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随后再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是否需要继续加热。
步骤43:控制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当电热水壶判断出累计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则表明电热水壶的保温时间已过,此后不再需要将电热水壶内的液体维持在目标温度的误差范围内,此时,则控制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从而使用户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后续操作。
作为一种示例,可通过在电热水壶上设置发声元件,当保温过程结束时,控制该发声元件发声提示用户保温过程结束。作为另一种示例,若电热水壶内设置有无线模块,且该电热水壶可与用户的移动终端连接,那么该电热水壶可通过无线模块向用户的移动终端推送保温完成的消息,进而提示用户保温过程结束。
步骤44:执行电热水壶的保温控制流程。
作为另一种示例,当电热水壶判断出累计保温时间小于预设保温时间,则表明电热水壶的保温时间不满足用户的保温时间要求,因此,需要再次控制电热水壶执行保温控制流程,以使电热水壶内的液体维持在目标温度阈值内。关于具体的保温控制流程,具体参见上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根据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之后,判断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若是,则控制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若否,则执行电热水壶的保温控制流程。本技术方案,在保温过程中计算并更新累计保温时间,进而在保温过程结束之后,及时控制电热水壶的保温过程结束,控制精度高。
实施例五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结合上述各实施例对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电热水壶的三次加热过程(前一次加热过程、本次加热过程和下一次加热过程)、保温的目标温度阈值(包括下限温度、上限温度以及下限温度和上限温度中间的是目标温度)的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501:获取电热水壶内液体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加热时间;
该当前温度和当前加热时间是电热水壶在本次加热过程中的检测到的电热水壶内液体的当前温度和当前加热时间。
步骤502:判断当前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目标温度或者当前加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本次加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503,若否,返回执行步骤501。
目标温度是用户设定的目标保温温度,本次加热时间是前一次加热过程确定的电热水壶在本次加热过程中的最大加热时间。
步骤503:控制电热水壶停止加热,并获取电热水壶在本次加热过程结束后的本次最大温度;
步骤504:判断本次最大温度是否高于上限温度,若是,执行步骤505,若否,执行步骤509。
步骤505:根据本次最大温度与该上限温度的温差,确定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步骤506:判断本次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507,若否,执行步骤508。
步骤507:将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下一次加热时间。
步骤508:将本次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下一次加热时间。
步骤509:判断本次最大温度是否低于下限温度,若是,执行步骤510,若否,执行步骤514。
步骤510:根据该下限温度与本次最大温度的温差,确定电热水壶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步骤511:判断本次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若是,执行步骤512,若否,执行步骤513。
步骤512:将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下一次加热时间。
步骤513:将本次加热时间与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下一次加热时间。
步骤514:将本次加热时间作为下一次加热时间。
步骤515:控制电热水壶在下一次加热过程中按照下一次加热时间对电热水壶进行加热,更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步骤516:判断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若是,执行步骤517,若否,执行步骤501。
步骤517:控制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
作为一种示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温度可选60摄氏度、下限温度可选为58摄氏度,上限温度可选为62摄氏度,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等于5秒、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等于15秒、预设保温时间等于30分钟等。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各参数的具体取值,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本实施例中各步骤的详细操作流程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记载,此处不再赘述。
下述为本申请电热水壶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电热水壶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包括: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
其中,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
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可用于执行如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中,上述确定模块62,包括:液温变量获取单元71和加热时间确定单元72。
该液温变量获取单元7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时间,获取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
该加热时间确定单元72,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可用于执行如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中,上述加热时间确定单元72,包括:处理子单元81和判断子单元82。
该处理子单元81,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该判断子单元82,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
该处理子单元8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时,将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大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该处理子单元81,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该判断子单元82,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
该处理子单元81,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小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该处理子单元81,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等于5秒,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等于15秒。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电热水壶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还包括:时间更新模块91。
该时间更新模块91,用于在上述确定模块61之后根据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该电热水壶,还包括:时间判断模块92和控制模块93。
该时间判断模块92,用于判断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
该控制模块93,用于在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时,控制所述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在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小于预设保温时间时,执行所述电热水壶的保温控制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壶,可用于执行如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所述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
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时间,获取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
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包括:
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
若是,将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若否,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
若是,将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若否,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等于5秒,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等于15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保温时间;
若是,控制所述电热水壶的电源开关断开,提示用户保温结束;
若否,执行所述电热水壶的保温控制流程。
7.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热水壶内的液体在第一保温阶段内的液温变化参数,所述液温变化参数包括:第一加热时间、第一液温变化量;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液温变化参数,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液温变量获取单元和加热时间确定单元;
所述液温变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热时间,获取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液温变化量;
所述加热时间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目标温度变化量、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和所述第一加热时间,确定所述电热水壶在所述第二保温阶段的第二加热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时间确定单元,包括:处理子单元和判断子单元;
所述处理子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大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减小量;
所述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时,将所述预设最小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大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小加热时间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减小量的时间差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小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确定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与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之间的差值对应的加热时间增加量;
所述判断子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是否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将所述预设最大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在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小于所述电热水壶的预设最大加热时间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与所述加热时间增加量的时间和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所述处理子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第二液温变化量等于所述目标温度变化量时,将所述第一加热时间作为所述第二加热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时间更新模块;
所述时间更新模块,用于在所述确定模块之后根据第二保温阶段的加热保温参数对电热水壶进行保温控制,更新所述电热水壶的累计保温时间。
CN201710109412.2A 2017-02-27 2017-02-27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Active CN108508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9412.2A CN108508931B (zh) 2017-02-27 2017-02-27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109412.2A CN108508931B (zh) 2017-02-27 2017-02-27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8931A true CN108508931A (zh) 2018-09-07
CN108508931B CN108508931B (zh) 2021-03-05

Family

ID=633741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09412.2A Active CN108508931B (zh) 2017-02-27 2017-02-27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0893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828A (zh) * 2018-11-21 2019-03-2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水壶
CN110349802A (zh) * 2019-08-08 2019-10-18 陈利民 一种带干煲自锁和分段断开的温控耦合器
CN111743383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其保温控制方法及设备、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2051869A (zh) * 2020-08-13 2020-12-08 大悦创新(苏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肠水疗仪的水温控制方法及结肠水疗仪
CN113805625A (zh) * 2021-08-30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参数确定、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979A (zh) * 2005-09-21 2006-03-08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
CN101480316A (zh) * 2009-01-23 2009-07-15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全自动豆浆机制作豆浆和米糊的方法
CN101763127A (zh) * 2009-12-16 2010-06-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
KR20110076019A (ko) * 2009-12-29 2011-07-06 주식회사 리홈 전기 밥솥의 연속 취사 제어 방법
CN102508507A (zh) * 2011-12-30 2012-06-20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士炉面包片烤黄时间记忆的控制方法
CN102687985A (zh) * 2011-03-23 2012-09-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保温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3979A (zh) * 2005-09-21 2006-03-08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
CN101480316A (zh) * 2009-01-23 2009-07-15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用全自动豆浆机制作豆浆和米糊的方法
CN101763127A (zh) * 2009-12-16 2010-06-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压力锅的控制方法
KR20110076019A (ko) * 2009-12-29 2011-07-06 주식회사 리홈 전기 밥솥의 연속 취사 제어 방법
CN102687985A (zh) * 2011-03-23 2012-09-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电饭煲及其保温方法
CN102508507A (zh) * 2011-12-30 2012-06-20 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多士炉面包片烤黄时间记忆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7828A (zh) * 2018-11-21 2019-03-22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水壶
CN109497828B (zh) * 2018-11-21 2022-07-05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电水壶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水壶
CN111743383A (zh) * 2019-03-29 2020-10-0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装置、其保温控制方法及设备、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0349802A (zh) * 2019-08-08 2019-10-18 陈利民 一种带干煲自锁和分段断开的温控耦合器
CN112051869A (zh) * 2020-08-13 2020-12-08 大悦创新(苏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结肠水疗仪的水温控制方法及结肠水疗仪
CN113805625A (zh) * 2021-08-30 2021-12-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参数确定、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805625B (zh) * 2021-08-30 2022-08-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控制参数确定、温度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8931B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08931A (zh) 电热水壶保温控制方法和电热水壶
CN107559902A (zh) 温度控制方法及加热烹调装置
CN109497828A (zh) 电水壶的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电水壶
CN108245006B (zh) 电热水壶加热控温方法和电热水壶
US11910947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and pressure cooking appliance
CN105444213A (zh) 锅具的加热控制方法及加热状态检知方法
CN106388556A (zh) 一种电饭锅加热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电饭锅
CN103645758A (zh) 加热锅温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954313B (zh) 一种确定沸点温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05342363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其控温方法
AU2015342728A1 (en) Cooktop
CN110879624A (zh) 烹饪器具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烹饪系统
CN110762565B (zh) 检测方法、烹饪器具、烹饪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5197768U (zh) 水温沸点判断装置和电热水壶
CN204288000U (zh) 智能烹饪厨具、以及锅具
JP2013194990A (ja) 炊飯機能付コンロ
CN104571184A (zh) 智能烹饪厨具收汁方法、智能烹饪厨具、以及锅具
CN111265103B (zh)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5865410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海拔高度检测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5242714B (zh) 一种沸点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224191B (zh) 一种自动保温的电饭锅及其保温控制方法
CN110613334B (zh) 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08029A (zh) 水杯防干烧控制方法和防干烧加热装置
CN106308466A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电烹饪器
CN110338627A (zh) 烹饪方法、烹饪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