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07397A -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07397A
CN108507397A CN201810372644.1A CN201810372644A CN108507397A CN 108507397 A CN108507397 A CN 108507397A CN 201810372644 A CN201810372644 A CN 201810372644A CN 108507397 A CN108507397 A CN 108507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kid
fixedly connected
heat exchanger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26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霞
李艺
孙文
兰文沙
金鑫
金书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ENG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ENG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ENG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ENGFA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26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07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507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07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12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waste water or from condens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9/00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 F28F19/01Preventing the formation of deposits or corrosion, e.g. by using filters or scrapers by using means for separating solid materials from heat-exchange fluids, e.g.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250/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the flow of the heat exchange media, e.g. flow guiding means; Particular flow patterns
    • F28F2250/08Fluid driving means, e.g. pumps,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由撬装基座、两套换热装置、换热输出管组、沉积罐、沉积输出管、净化装置、加压热泵和电控箱组成,净化装置是由支撑架、保温缓冲罐和污水分离过滤器组成,加压热泵是由液体增压器、助转轴承、加压电机、输送导出管和输出管组成。该设备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占地面积小,绿色环保,在整套装置的各个输出环节都配有一个阀门,如有异常情况,可以立即切断热能用水的输送,保证了热能用水的循环质量,采取先加热,后加压的循环输送模式,避免了热能用液的倒流、反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并配有净化处理装置来实现热能用水的过滤,提高了循环利用时的安全性,降低了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循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热能回收再利用已然成为各个冶金、化工、发电等诸多行业中提高经济性、节约燃料的一条重要途径。这种热能属于携带工质的分热,通常在回收利用热量的同时,还将回收部分工质,重新让热量再循环利用起来,将这些热能进行串联并充分利用起来的最重要的构成设备就是换热器,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不同型式和种类的换热器发展很快,新结构、新材料的换热器不断涌现。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我国对某些种类的换热器已经建立了标准,形成了系列。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结构是否安全可靠,便于制造、安装、操作和维修,是否经济上合理,这些都是各类冶金、化工、发电等诸多企业面临和考虑的问题,虽然现如今的热能循环设备日渐成熟,但是还会存在诸多细节上的问题,对于热能用水的安全性、循环的密封性、整体的便利性都是非常欠缺的,并且热能用水工序步骤的不合理安排,还会对整套循环系统产生影响,造成对重要元件、部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撬装式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对整个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并且采取先加热,后加压的循环输送模式,避免了热能用液的倒流、反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并配有净化处理装置来实现液态热能的过滤,提高了污水在循环利用时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的换热器循环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撬装基座、若干个换热装置、换热输出管组、沉积罐、沉积输出管、净化装置、加压热泵和电控箱组成,任意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管组位于换热装置的一侧,所述换热输出管组的一端与所有的换热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管组的另一端与沉积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罐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沉积罐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输出管位于沉积罐的一侧,所述沉积输出管的一端与沉积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输出管的另一端与净化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位于沉积罐的一侧,所述净化装置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热泵位于净化装置的一侧,所述加压热泵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箱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电控箱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若干个换热装置的数量为2个,任意所述换热装置是由换热器、来液管、换热输出阀和若干个护栏组成,所述换热器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换热器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来液管位于换热器的一侧,所述来液管与换热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阀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所述换热输出阀与换热器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护栏位于换热装置的一侧,所述护栏与换热装置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输出阀为轮盘旋转式球形阀,所述若干个护栏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均为胶皮套不锈钢管。
进一步,所述沉积罐为圆柱形不锈钢保温罐。
进一步,所述净化装置是由支撑架、保温缓冲罐和污水分离过滤器组成,所述支撑架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支撑架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缓冲罐位于支撑架的内部,所述保温缓冲罐与支撑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位于保温缓冲罐的下部,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与支撑架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保温缓冲罐为卧式双层不锈钢罐,所述保温缓冲罐上还设有缓冲进液阀和净化导入管,所述缓冲进液阀位于保温缓冲罐的一侧,所述缓冲进液阀与保温缓冲罐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导入管位于保温缓冲罐的另一侧,所述净化导入管的一端与保温缓冲罐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导入管的另一端与污水分离过滤器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进液阀为球形阀。
再进一步,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为阶梯滤网式分层过滤装置。
进一步,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上还设有净化输出阀和净化输送管,所述净化输出阀位于污水分离过滤器的一侧,所述净化输出阀与污水分离过滤器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送管位于净化输出阀的一侧,所述净化输送管的一端与净化输出阀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加压热泵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出阀为球形阀。
进一步,所述加压热泵是由液体增压器、助转轴承、加压电机、输送导出管和输出管组成,所述液体增压器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液体增压器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助转轴承位于液体增压器的上部,所述助转轴承与液体增压器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电机位于助转轴承的上部,所述加压电机与助转轴承为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导出管位于液体增压器的一侧,所述输送导出管与液体增压器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位于输送导出管的一侧,所述输出管与输送导出管为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所述液体增压器为涡轮式密封增压装置,所述助转轴承为滚珠式轴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采用撬装式的结构设计,装置上所有的重要部件被固定在撬装基座上,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对整个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两个换热器均采用板式换热器,它能够有效保证进入到该换热器中的热能用水的特定温度,提高了能源储备的利用率,其中每个换热输出阀采用轮盘旋转式球形阀,它能够控制从换热器中输出的热能用水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流量的大小,此外,每台换热器的两侧还装有多个护栏,每个护栏采用胶皮套不锈钢管,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巡检时直接撞到换热器上,进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沉积罐采用圆柱形不锈钢保温罐,并且圆柱形的结构设计,可以将热能用水中含有的质量较重,密度较大的颗粒物进行有效沉淀,保温缓冲罐采用卧式双层不锈钢罐,可以有效保证热能用水的温度,防止热量的流失,并且横卧式的结构设计也能够减缓热能用水的冲力,让热能用水从净化导入管慢慢进入到污水分离过滤器中,该污水分离过滤器采用阶梯滤网式分层过滤装置,其内部的滤网式筛选结构能够逐步完成热能用水中微颗粒物的吸附过滤,并且这种阶梯递降式的净化模式可以将热能用水中的颗粒物进行逐层过滤,从而完成净化;液体增压器采用涡轮式密封增压装置,它能够将进入该内部净化后的热能用水在涡轮加压的模式下,沿着输送导出管强有力的输送出,除此之外,助转轴承安装在液体增压器和加压电机之间,该助转轴承采用滚珠式轴承,它能够增加液体增压器内部涡轮扇叶的旋转力度,同时也降低了加压电机的功率损耗,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机体的使用寿命。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绿色环保,在整套装置的各个输出环节都配有一个阀门,操作人员如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立即切断热能用水的输送,保证了热能用水的循环质量,采取先加热,后加压的循环输送模式,避免了热能用液的倒流、反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并配有净化处理装置来实现液态热能的过滤,提高了污水在循环利用时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的换热器循环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换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压热泵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撬装基座 2、换热装置 3、换热器
4、来液管 5、换热输出阀 6、护栏
7、换热输出管组 8、沉积罐 9、沉积输出管
10、净化装置 11、支撑架 12、保温缓冲罐
13、缓冲进液阀 14、净化导入管 15、污水分离过滤器
16、净化输出阀 17、净化输送管 18、加压热泵
19、液体增压器 20、助转轴承 21、加压电机
22、输送导出管 23、输出管 24、电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撬装基座1、若干个换热装置2、换热输出管组7、沉积罐8、沉积输出管9、净化装置10、加压热泵18和电控箱24组成,任意所述换热装置2位于撬装基座1的上部,所述换热装置2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换热装置2是由换热器3、来液管4、换热输出阀5和若干个护栏6组成,所述换热器3位于撬装基座1的上部,所述换热器3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来液管4位于换热器3的一侧,所述来液管4与换热器3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阀5位于换热器3的另一侧,所述换热输出阀5与换热器3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护栏6位于换热装置2的一侧,所述护栏6与换热装置2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管组7位于换热装置2的一侧,所述换热输出管组7的一端与所有的换热装置2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管组7的另一端与沉积罐8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罐8位于撬装基座1的上部,所述沉积罐8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输出管9位于沉积罐8的一侧,所述沉积输出管9的一端与沉积罐8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输出管9的另一端与净化装置10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10位于沉积罐8的一侧,所述净化装置10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10是由支撑架11、保温缓冲罐12和污水分离过滤器15组成,所述支撑架11位于撬装基座1的上部,所述支撑架11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缓冲罐12位于支撑架11的内部,所述保温缓冲罐12与支撑架11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缓冲罐12上还设有缓冲进液阀13和净化导入管14,所述缓冲进液阀13位于保温缓冲罐12的一侧,所述缓冲进液阀13与保温缓冲罐12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导入管14位于保温缓冲罐12的另一侧,所述净化导入管14的一端与保温缓冲罐12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导入管14的另一端与污水分离过滤器15为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15位于保温缓冲罐12的下部,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15与支撑架11为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15上还设有净化输出阀16和净化输送管17,所述净化输出阀16位于污水分离过滤器15的一侧,所述净化输出阀16与污水分离过滤器15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送管17位于净化输出阀16的一侧,所述净化输送管17的一端与净化输出阀16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送管17的另一端与加压热泵18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热泵18位于净化装置10的一侧,所述加压热泵18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热泵18是由液体增压器19、助转轴承20、加压电机21、输送导出管22和输出管23组成,所述液体增压器19位于撬装基座1的上部,所述液体增压器19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助转轴承20位于液体增压器19的上部,所述助转轴承20与液体增压器19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电机21位于助转轴承20的上部,所述加压电机21与助转轴承20为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导出管22位于液体增压器19的一侧,所述输送导出管22与液体增压器19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23位于输送导出管22的一侧,所述输出管23与输送导出管22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箱24位于撬装基座1的上部,所述电控箱24与撬装基座1为固定连接。所述若干个换热装置2的数量为2个。所述换热器3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输出阀5为轮盘旋转式球形阀。所述若干个护栏6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均为胶皮套不锈钢管。所述沉积罐8为圆柱形不锈钢保温罐。所述保温缓冲罐12为卧式双层不锈钢罐。所述缓冲进液阀13为球形阀。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15为阶梯滤网式分层过滤装置。所述净化输出阀16为球形阀。所述液体增压器19为涡轮式密封增压装置。所述助转轴承20为滚珠式轴承。
工作方式:该装置采用撬装式的结构设计,装置上所有的重要部件被固定在撬装基座1上,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对整个设备进行运输和安装,并且在该撬装基座1上安装了两套换热装置2,每套换热装置2是由换热器3、来液管4、换热输出阀5和多个护栏6组成,首先,热能用水从每个换热器3一侧装有的来液管4进入换热器3,每个换热器3采用板式换热器,它能够有效保证进入到该换热器3中的热能用水的特定温度,提高了能源储备的利用率,随后,经过换热器3的热能用水会从每个换热器3下部装有的换热输出阀5中输出,并沿着换热输出管组7进入沉积罐8中,每个换热输出阀5采用轮盘旋转式球形阀,它能够控制从换热器3中输出的热能用水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流量的大小,此外,每台换热器3的两侧还装有多个护栏6,每个护栏6采用胶皮套不锈钢管,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巡检时直接撞到换热器3上,进而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接着,进入到沉积罐8中的热能用水会进行有效沉淀,该沉积罐8采用圆柱形不锈钢保温罐,并且圆柱形的结构设计,可以将热能用水中含有的质量较重,密度较大的颗粒物进行有效沉淀,让初次净化的热能用水沿着沉积输出管9进入到净化装置10中,该净化装置10是由支撑架11、保温缓冲罐12和污水分离过滤器15组成,其中,保温缓冲罐12和污水分离过滤器15都被固定在支撑架11中,并且污水分离过滤器15安装在保温缓冲罐12的下部,这样可以节省占地空间,经过沉积罐8沉淀过后的热能用水沿着沉积输出管9,从缓冲进液阀13开始最先进入的保温缓冲罐12中,该保温缓冲罐12采用卧式双层不锈钢罐,可以有效保证热能用水的温度,防止热量的流失,并且横卧式的结构设计也能够减缓热能用水的冲力,让热能用水从净化导入管14慢慢进入到污水分离过滤器15中,该污水分离过滤器15采用阶梯滤网式分层过滤装置,其内部的滤网式筛选结构能够逐步完成热能用水中微颗粒物的吸附过滤,并且这种阶梯递降式的净化模式可以将热能用水中的颗粒物进行逐层过滤,最后从净化输出阀16中输送出,从而完成净化;净化后的热能用水会沿净化输送管17进入到加压热泵18中,该加压热泵18是由液体增压器19、助转轴承20、加压电机21、输送导出管22和输出管23组成,其中,液体增压器19采用涡轮式密封增压装置,它能够将进入该内部净化后的热能用水在涡轮加压的模式下,沿着输送导出管22强有力的输送出,除此之外,助转轴承20安装在液体增压器19和加压电机21之间,该助转轴承20采用滚珠式轴承,它能够增加液体增压器19内部涡轮扇叶的旋转力度,同时也降低了加压电机21的功率损耗,起到一个很好的保护作用,延长机体的使用寿命,电控箱24则是控制整套设备的运转。该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占地面积小,绿色环保,在整套装置的各个输出环节都配有一个阀门,操作人员如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以立即切断热能用水的输送,保证了热能用水的循环质量,采取先加热,后加压的循环输送模式,避免了热能用液的倒流、反冲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并配有净化处理装置来实现液态热能的过滤,提高了污水在循环利用时的安全性,从而降低了运行成本的换热器循环装置。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撬装基座、若干个换热装置、换热输出管组、沉积罐、沉积输出管、净化装置、加压热泵和电控箱组成,任意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换热装置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管组位于换热装置的一侧,所述换热输出管组的一端与所有的换热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管组的另一端与沉积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罐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沉积罐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输出管位于沉积罐的一侧,所述沉积输出管的一端与沉积罐为固定连接,所述沉积输出管的另一端与净化装置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装置位于沉积罐的一侧,所述净化装置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热泵位于净化装置的一侧,所述加压热泵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电控箱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电控箱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换热装置的数量为2个,任意所述换热装置是由换热器、来液管、换热输出阀和若干个护栏组成,所述换热器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换热器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来液管位于换热器的一侧,所述来液管与换热器为固定连接,所述换热输出阀位于换热器的另一侧,所述换热输出阀与换热器为固定连接,任意所述护栏位于换热装置的一侧,所述护栏与换热装置为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换热输出阀为轮盘旋转式球形阀,所述若干个护栏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均为胶皮套不锈钢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积罐为圆柱形不锈钢保温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装置是由支撑架、保温缓冲罐和污水分离过滤器组成,所述支撑架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支撑架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缓冲罐位于支撑架的内部,所述保温缓冲罐与支撑架为固定连接,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位于保温缓冲罐的下部,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与支撑架为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缓冲罐为卧式双层不锈钢罐,所述保温缓冲罐上还设有缓冲进液阀和净化导入管,所述缓冲进液阀位于保温缓冲罐的一侧,所述缓冲进液阀与保温缓冲罐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导入管位于保温缓冲罐的另一侧,所述净化导入管的一端与保温缓冲罐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导入管的另一端与污水分离过滤器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进液阀为球形阀。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为阶梯滤网式分层过滤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分离过滤器上还设有净化输出阀和净化输送管,所述净化输出阀位于污水分离过滤器的一侧,所述净化输出阀与污水分离过滤器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送管位于净化输出阀的一侧,所述净化输送管的一端与净化输出阀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加压热泵为固定连接,所述净化输出阀为球形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热泵是由液体增压器、助转轴承、加压电机、输送导出管和输出管组成,所述液体增压器位于撬装基座的上部,所述液体增压器与撬装基座为固定连接,所述助转轴承位于液体增压器的上部,所述助转轴承与液体增压器为固定连接,所述加压电机位于助转轴承的上部,所述加压电机与助转轴承为固定连接,所述输送导出管位于液体增压器的一侧,所述输送导出管与液体增压器为固定连接,所述输出管位于输送导出管的一侧,所述输出管与输送导出管为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增压器为涡轮式密封增压装置,所述助转轴承为滚珠式轴承。
CN201810372644.1A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Pending CN108507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2644.1A CN108507397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2644.1A CN108507397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07397A true CN108507397A (zh) 2018-09-07

Family

ID=63383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2644.1A Pending CN108507397A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073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5335A (zh) * 2020-07-06 2020-10-02 于伟 一种石油化工余热回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6436A (zh) * 2013-10-09 2015-04-29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循环设备
CN206091955U (zh) * 2016-10-13 2017-04-12 山东创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稠油井采输用空气能热泵循环加热装置
CN206457382U (zh) * 2017-02-10 2017-09-01 广州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工业废水冷却过滤装置
CN206930197U (zh) * 2017-06-15 2018-01-26 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撬装海水冷却系统
CN208366134U (zh) * 2018-04-24 2019-01-11 天津市正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56436A (zh) * 2013-10-09 2015-04-29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污水循环设备
CN206091955U (zh) * 2016-10-13 2017-04-12 山东创佳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稠油井采输用空气能热泵循环加热装置
CN206457382U (zh) * 2017-02-10 2017-09-01 广州坦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工业废水冷却过滤装置
CN206930197U (zh) * 2017-06-15 2018-01-26 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撬装海水冷却系统
CN208366134U (zh) * 2018-04-24 2019-01-11 天津市正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5335A (zh) * 2020-07-06 2020-10-02 于伟 一种石油化工余热回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75008B (zh) 动力分散式电力动车组用集成式冷却模块
CN108507397A (zh)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CN208366134U (zh) 一种撬装式换热器循环装置
CN203899281U (zh) 一种连续式油过滤装置
CN205878362U (zh) 一种用于空气除湿除尘的一体化装置
CN102886185B (zh) 一种废气过滤设备
CN207347533U (zh) 一种模块化的天然气分子筛脱水及脱汞系统
CN204141208U (zh) 一种汽轮机油在线聚结过滤装置
CN106091132A (zh) 一种用于空气除湿除尘的一体化装置及除湿除尘方法
CN207741607U (zh) 一种废油再生精馏催化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CN206008877U (zh) 一种油漆涂料砂磨机
CN206071689U (zh) 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04514069U (zh) 一种基于水泥窑头废气的余热换热器
CN203848584U (zh) 一种大型火电机组的节能型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CN209013345U (zh) 整体式下送风空调
CN204503103U (zh) 蒸汽加热系统及包括其的分子筛脱附再生装置
CN208541971U (zh) 一种改进型面粉厂用粉尘处理装置
CN203163588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冷却塔
CN202402201U (zh) 用于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的冷却系统
CN207279785U (zh) 一种热媒循环式居民供热设备
CN201037735Y (zh) 定型机废气净化热能回收装置
CN204830993U (zh) 收水槽自动清洗的一体式冷却塔
CN204787920U (zh) 多功能全回收乏汽回收系统
CN204830933U (zh) 双侧进风型框架式冷却塔
CN209476854U (zh) 一种换流站阀冷系统主过滤器免拆清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