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6316A -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6316A
CN108476316A CN201680077478.1A CN201680077478A CN108476316A CN 108476316 A CN108476316 A CN 108476316A CN 201680077478 A CN201680077478 A CN 201680077478A CN 108476316 A CN108476316 A CN 108476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le
user terminal
projection
left eye
visual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47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6316B (zh
Inventor
党茂昌
李毅
王光琳
符玉襄
杜明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6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6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63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78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rotational head movements around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scree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3Eye tracking inpu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10Geometric effects
    • G06T15/20Perspective comput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9Control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 G09G5/395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of the bit-mapped memory to the screen
    • G09G5/39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of two or more bit-mapped memories to the screen simultaneously, e.g. for mixing or over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H04N13/383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for tracking with gaze detection, i.e. detecting the lines of sight of the viewer's ey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ometr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用户终端根据该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随着用户的观看角度不同,用户终端可显示不同3D投影角度的图像,能够使3D显示效果更逼真,提高了3D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背景技术
三维(Three Dimension,3D)显示技术能够使输出的画面变得立体逼真,让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目前,3D显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用户终端(如手机、电脑、电视机等终端)中。
然而当前在实践中发现,用户需要从某一固定的角度观看3D显示的内容,才能有最佳的3D体验,即用户终端的3D显示不能灵活适应用户不同的观看位置或观看角度,3D显示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观看视角动态地调整3D投影角度(3D Project Angle),从而解决了以固定的3D投影角度进行3D显示,不能灵活适应用户不同观看位置或观看角度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3D显示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该方法包括:用户终端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用户终端根据该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观看视角可以为中轴视角,该中轴视角为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观看视角可包括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该左眼视角为左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右眼视角为右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可见,通过实施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用户终端可通过用户的观看视角动态地调整进行3D显示的3D投影角度,能够灵活适应用户不同观看位置或观看角度,使3D显示效果更逼真,用户观看3D画面更加清晰,提高了3D 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用户终端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时,用户终端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用户终端根据倾斜角度、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计算得到中轴视角。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中轴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实时地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这样当用户的观看视角改变之后,用户终端可及时地检测到用户的新的中轴视角,进而根据新的中轴视角及时地调整3D投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相对于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当用户终端检测到倾斜角度或旋转角度的变化大于预设角度时,检测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这样在3D显示的过程中,可不用一直开启摄像头拍摄用户图片来计算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有利于节省CPU资源。
可选的,用户终端检测该倾斜角度或该旋转角度的变化是否超过预设角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判断最近检测到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角度之差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预设角度,其中,第一倾斜角度为在上一次检测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时检测到的倾斜角度。或用户终端判断最近检测到的旋转角度与第一旋转角度之差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预设角度,其中,第一旋转角度为在上一次检测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时检测到的旋转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具体可通过以下公式1计算得到中轴视角。公式1:其中,该θ为中轴视角。该α为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该β为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该x为预设角度矫正参数。该λ为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通过该公式1,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中轴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具体可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得到中轴视角。公式2:其中,该θ为中轴视角。该α为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该β为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该x为预设角度矫正参数。该λ为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该ε为一个预设的角度值,可以是一个经验值,例如,可以是45°、40°等。
通过该公式2,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中轴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检测的中轴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根据检测的中轴视角和预设左眼调整角度,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检测的中轴视角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确定右眼3D投影角度。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为预存的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用户终端检测的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上述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为预存的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用户终端检测的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右眼调整角度。
这样存储多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并根据当前检测到的中轴视角获取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可获取到更准确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从而可更准确地得到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当观看视角包括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时,用户终端根据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可以包括:用户终端将左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将右眼视角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
这样可准确地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时,用户终端根据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随着用户的观看角度不同,用户终端可确定不同的 3D投影角度,进而用户终端可通过3D显示器显示不同3D投影角度的图像,能够使3D显示效果更逼真,且使用户观看画面更加清晰,提高了3D显示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用户终端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时,用户终端根据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可以包括:用户终端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用户终端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则用户终端根据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可以包括:用户终端根据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或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随着用户的观看角度不同,用户终端可确定不同的3D投影角度,进而用户终端可通过2D显示器或全息显示器显示不同角度的图像,能够使3D显示效果更逼真,提高了3D显示效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该用户终端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户终端行为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该单元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用户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用户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实施方式,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包括显示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总线系统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处理器调用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方案。由于该用户终端解决问题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方法的实施方式以及有益效果,因此该用户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用户终端执行时使用户终端执行第一方面的方 法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的3D显示效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和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夹角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效果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中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介绍:
二维(two Dimension,2D)显示器:可显示二维平面图像的显示器。目前,一些2D显示器也可通过显示3D模型的图像来进行3D显示。3D显示可使显示的画面立体逼真,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给观看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三维(Three Dimension,3D)显示器:利用人两眼具有视差的特性,来进行3D显示的显示器。例如,该3D显示器可利用眼镜式3D显示技术(即需要佩戴眼镜、头盔等其他辅助工具才能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图像的显示技术)或裸眼式3D显示技术(即不需要佩戴眼镜、头盔等其他辅助工具就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图像的显示技术)来进行3D显示。其中,眼镜 式3D显示技术又可包括色差式(Anaglyphic)3D显示技术、快门式(Active Shutter)3D显示技术和偏光式(Polarized)3D显示技术等技术。裸眼式3D显示技术又可包括光屏障式(Light barrier)3D显示技术、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3D显示技术和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3D显示技术等技术。
3D裸眼显示器:采用裸眼式3D显示技术的显示器,属于3D显示器的一种。
全息显示器:采用全息技术进行3D显示的显示器,全息技术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的技术。
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通过任何显示器进行3D显示时,都是以固定的3D投影角度来进行3D显示。
举例来说,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在用户终端通过2D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若用户终端以固定的3D投影角度0°来显示一个长方体,当用户的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本文中的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的中心位置的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即为用户的中轴视角)等于0°时,该长方体的显示效果如图1所示,该长方体的第一侧面正对屏幕输出。该第一侧面为图1中长方体的阴影面。当用户的中轴视角变为30°时,如图2所示,该长方体的显示效果和图1的显示效果相同,该长方体的第一侧面正对屏幕输出。也就是说,无论用户的观看角度怎么改变,用户终端通过2D显示器显示的画面始终是一样的,用户观看到的画面并没改变。这样的3D显示效果并不逼真,3D显示效果较差。
再举例来说,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在用户终端通过全息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若用户终端以固定的3D投影角度0°来显示画面,当用户的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等于0°时,用户观看显示的画面的观看效果最佳。当用户的中轴视角不为0°时,用户可能看不清显示的画面,并且观看的画面的立体效果也不好。
再举例来说,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在用户终端通过3D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的情况下,用户终端的3D投影角度具有两个,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若用户终端以固定的左眼3D投影角度-5°和固定的右眼3D投影角度5°来进行3D显示,则如图3所示,当用户的左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即为用户的左眼视角)等于-5°,用户的右眼瞳孔的中 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夹角即为用户的右眼视角)为5°时,用户观看显示画面的观看效果最好。当用户的左眼视角不为-5°°,用户的右眼视角不为5°时,用户可能看不清显示的画面,并且观看的画面的立体效果也不好。
综上所述,在现有的实际应用中,用户终端以固定的3D投影角度来进行3D显示,3D显示的用户体验较差,显示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解决上述3D显示效果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其中,该用户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电视机、车载电脑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等)等终端。该用户终端可具有2D显示器、3D显示器、全息显示器或其他可用于3D显示的显示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请参见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3D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3D显示方法可以包括401~403部分。
在401部分中,用户终端会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401部分中的观看视角可以为用户的中轴视角,即用户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例如,中轴视角可如图2所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401部分中的观看视角可以包括右眼视角和左眼视角。其中,该左眼视角为左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右眼视角为右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例如,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可如图3所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401部分中的观看视角为用户的中轴视角时,401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包括11)和12)部分,当然用户终端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检测用户的中轴视角,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其中,11)和12)部分为:
11)用户终端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12)用户终端根据倾斜角度、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计算得到用户的中轴视角。
通过实施该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用户的中轴视角。
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的中轴视角(即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可如图5所示。
如图5所示,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即为用户终端的对称轴与重力垂线之间的角度。其中,重力垂线为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
如图5所示,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即为垂直穿过摄像头且与中心垂线平行的线与双眼的中点之间的角度。
在该实施方式中,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为俯视用户终端顶部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若用户终端在第一位置的角度为0°,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至第二位置,则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为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夹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可通过陀螺仪或重力传感器检测。当然还可通过其他仪器来检测该倾斜角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可通过陀螺仪来检测。当然还可通过其他仪器来检测该旋转角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检测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通过摄像头拍摄用户的图片,并分析拍摄的图片得到用户双眼之间的距离;用户终端根据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以及双眼之间的距离,得到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其中,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距离传感器(如红外线距离传感器或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等)检测。
其中,用户终端如何根据双眼之间的距离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得到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为业界公知的技术,在此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包括主摄像头和至少一个辅助摄像头,若11)和12)部分中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为双眼的中点与主摄像头之间的夹角,则用户终端检测双眼的中点与主摄像头之间的角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控制辅助摄像头和主摄像头同时拍摄图片;用户终端根据辅助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和主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得到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以及双眼之间的距离;用户终端根据双眼的中点与主摄像头之间 的距离以及双眼之间的距离,得到双眼的中点与主摄像头之间的夹角。其中,用户终端如何根据辅助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和主摄像头拍摄的图片,得到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以及双眼之间的距离为业界公知的技术,在此不赘述。
当然还可通过其他仪器来检测该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仅在进行3D显示时,才执行11)和12)部分。用户终端执行11)部分时,可实时地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这样当用户的中轴视角改变之后,用户终端可及时地检测到用户的新的中轴视角,进而根据新的中轴视角及时地调整3D投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执行11)部分时,可实时地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以及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用户终端还可检测该倾斜角度和该旋转角度的变化是否超过预设角度。当用户终端检测到该倾斜角度或该旋转角度的变化超过预设角度时,用户终端才检测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这样在3D显示的过程中,可不用一直开启摄像头拍摄用户图片来计算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有利于节省CPU资源。
可选的,用户终端检测该倾斜角度或该旋转角度的变化是否超过预设角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判断最近检测到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角度之差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预设角度,其中,第一倾斜角度为在上一次检测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时检测到的倾斜角度。或用户终端判断最近检测到的旋转角度与第一旋转角度之差的绝对值是否超过预设角度,其中,第一旋转角度为在上一次检测用户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夹角时检测到的旋转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执行11)部分时,也可以预设时间周期来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这样不用时刻检测倾斜角度、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有利于节省CPU资源。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在执行12)部分时,具体可通过以 下公式1计算得到中轴视角。
公式1:其中,该θ为中轴视角。该α为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该β为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该x为预设角度矫正参数。该λ为双眼的中点与一个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在执行12)部分时,具体可通过以下公式2计算得到中轴视角。
公式2:其中,该θ为中轴视角。该α为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该β为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该x为预设角度矫正参数。该λ为双眼的中点与一个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该ε为一个预设的角度值,可以是一个经验值,例如,可以是45°、40°等。
通过该公式1和公式2,用户终端可准确地确定中轴视角。
当然,用户终端也可不通过上述公式1和公式2来计算中轴视角,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402部分中,用户终端根据401部分检测的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401部分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时,402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将检测到的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
例如,若用户终端通过2D显示器或全息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则用户终端在检测到中轴视角之后,可直接将该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
当然,在用户终端通过除2D显示器和全息显示器之外的其他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时,则用户终端在检测到中轴视角之后,也可直接将该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3D投影角度可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当401部分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时,402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根据检测到的中轴视角以及预设左眼调整角度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检测到的中轴视角以及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确定右眼3D投影角度。
其中,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可以是经验值。例如,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可以是3°,预设右眼调整角度可以是-3°。
在该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的是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得到用户的左眼视角,用户终端将计算得到的用户的左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同理,用户终端根据用户的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得到用户的右眼视角,用户终端将计算得到的用户的右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当然,用户终端还可根据用户的中轴视角通过其他方式得到用户的左眼视角和用户的右眼视角,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可存储多个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多个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用户终端可预存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用户终端可预存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之后,用户终端获取预存的与该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并根据该中轴视角以及与该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来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例如,用户终端可预存预设中轴视角0°对应预设左眼调整角度3°,预设中轴视角10°对应预设左眼调整角度4°。用户终端可预存预设中轴视角0°对应预设右眼调整角度-3°,预设中轴视角10°对应预设右眼调整角度-4°。在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0°之后,用户终端获取预存的与该中轴视角0°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3°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3°,并根据该中轴视角0°、预设左眼调整角度3°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3°来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用户终端根据中轴视角以及预设左眼调整角度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可将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差值(即用户终端的左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中轴视角以及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确定右眼3D投影角度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可将中轴视角与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差值(即用户终端的右眼视角)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例如,用户的中轴视角为0°,预设左眼调整角度可以是3°,预设右眼调整角度可以是-3°,则用户终端可用0°减去3°,得到左眼3D投影角度为-3°,并用0°减去-3°,得到右眼3D投影角度为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401部分检测的观看视角为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时,402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将检测到的左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 投影角度,将检测到的右眼视角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
在403部分中,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
具体地,用户终端检测到3D投影角度之后,根据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操作,并通过相应的显示器来显示绘图的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用户终端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则403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具体地,用户终端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之后,用户终端可将该3D投影角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GPU得到该3D投影角度之后,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可选的,GPU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GPU根据该3D投影角度将需要显示的内容栅格化至FrameBuffer中,通过2D显示器将FrameBuffer中的绘图结果进行显示。可选的,GPU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用户终端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则403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具体地,用户终端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之后,用户终端可将该3D投影角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GPU。GPU得到该3D投影角度之后,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绘图完成后,由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GPU根据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可通过以下函数实现:glRotatef(GLfloat angle,GLfloat x,GLfloat y,GLfloat z)。其中,angle为3D投影角度。glRotatef(GLfloat angle,GLfloat x,GLfloat y,GLfloat z)函数的作用是将当前坐标系以a(x,y,z)向量为旋转轴旋转angle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 3D投影角度,则403部分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用户终端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该3D显示器可以为3D裸眼显示器或需要佩戴眼镜、头盔等其他辅助工具进行观看的3D显示器。
具体地,用户终端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之后,用户终端可将该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发送给用户终端的GPU。GPU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可选的,GPU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GPU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将需要显示的内容栅格化至一个FrameBuffer中,并根据右眼3D投影角度将需要显示的内容栅格化至另一个FrameBuffer中。相应地,由3D显示器将这两个FrameBuffer中的绘图结果进行显示。可选的,GPU还可通过其他方式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GPU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可通过以下函数实现:glRotatef(GLfloat angle,GLfloat x,GLfloat y,GLfloat z)。其中,angle为左眼3D投影角度。glRotatef(GLfloat angle,GLfloat x,GLfloat y,GLfloat z)函数的作用是将当前坐标系以a(x,y,z)向量为旋转轴旋转angle角度。
同理,GPU根据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可通过以下函数实现:glRotatef(GLfloat angle,GLfloat x,GLfloat y,GLfloat z)。其中,angle为右眼3D投影角度。
下面通过具体的应用场景1~应用场景4进一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1:用户终端通过2D显示器来对一个长方体进行3D显示。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0°时,用户终端将0°确定为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0°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该显示结果可如图1所示。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30°时,用户终端将30°确定为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30°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该显示结果可如图7所示。
应用场景2:用户终端通过全息显示器来对一个长方体进行3D显示。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0°时,用户终端将0°确定为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0°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30°时,用户终端将30°确定为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该3D投影角度30°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
应用场景3:用户终端通过3D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用户终端可检测用户的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将左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将右眼视角确为右眼3D投影角度。例如,若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左眼视角为-5°,用户的右眼视角为5°,则用户终端将-5°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将5°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并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5°和右眼3D投影角度5°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若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左眼视角为10°,用户的右眼视角为20°,则用户终端将10°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将20°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并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10°和右眼3D投影角度20°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
应用场景4:用户终端通过3D显示器来进行3D显示。用户终端根据中轴视角检测用户的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用户终端预存的预设左眼调整视角为5°,预设右眼调整时间为-5°。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0°时,用户终端用0°减去5°,得到左眼视角-5°,并将左眼视角-5°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用0°减去-5°,得到右眼视角5°,并将右眼视角5°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用户终端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5°和右眼3D投影角度5°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同理,当用户终端检测到用户的中轴视角为15°时,用户终端用15°减去5°,得到左眼3D投影角度10°,并用15°减去-5°,得到右眼3D投影角度20°。用户终端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10°和右眼3D投影角度20°对长方体进行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得到的长方体。
可见,通过实施图4所提供的3D显示方法,随着用户的观看角度不同,用户终端使用不同的3D投影角度来进行3D显示,能够使3D显示效果更逼真,用户观看3D画面更清晰,提高了3D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用户终端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见图8,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用户终端包括检测模块801、确定模块802和显示模块803。其中:
检测模块801,用于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
确定模块802,用于根据该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
显示模块803,用于根据该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测模块801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该中轴视角为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检测模块801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时,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若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将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则显示模块803具体用于:根据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或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当检测模块801检测的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时,确定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检测模块801检测的中轴视角和预设左眼调整角度,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根据检测模块801检测的中轴视角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确定右眼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测模块801检测的观看视角包括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该左眼视角为左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该右眼视角为右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当检测模块801检测的观看视角包括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检测模块801检测的左眼视角确定为左眼3D投影角度,将检测模块801检测的右眼视角确定为右眼3D投影角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时,显示模块具体用于:根据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其中,检测模块801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4中步骤401的方法,检测模块801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4中步骤401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确定模块802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4中步骤402的方法,确定模块802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4中步骤402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显示模块803用于执行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4中步骤403的方法,显示模块803的实施方式可以参考本发明方法实施例图4中步骤403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请一并参见图9,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的用户终端是图8所示的用户终端的优化。图9所示的用户终端包括图8所示的所有模块。图9的用户终端的检测模块801包括检测单元8011和计算单元8012,其中:
检测单元8011,用于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计算单元8012,用于根据倾斜角度、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计算得到中轴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检测单元8011具体用于:检测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用户终端相对于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当检测到倾斜角度或旋转角度的变化大于预设角度时,检测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其中,检测单元8011和计算单元8012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对应的描述,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3D显示方法的用户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3D显示方法相似,因此该用户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终端,以该用户终端为手机为例,图10 示出的是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手机1000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参考图10,手机1000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001、存储器1002、其他输入设备1003、显示屏1004、传感器1005、音频电路1006、I/O子系统1007、处理器1008、以及电源1009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0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0对手机10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10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008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 Noise 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10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存储器1002可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0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10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象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10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ROM和RAM,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其他输入设备10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0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003可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 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他输入设备1003与I/O子系统1007的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相连接,在其他设备输入控制器171的控制下与处理器1008进行信号交互。
显示屏10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0的各种菜单,还可以接受用户输入。例如,显示屏1004可显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需要显示的信息,如未读专属消息、包括消息选择项的选择列表、包括多个时间段的选择项的选择列表、向上跳转箭头或向下跳转箭头等。具体的显示屏1004可包括显示面板141,以及触控面板142。其中显示面板141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41。触控面板142,也称为触摸屏、触敏屏等,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接触或者非接触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42上或在触控面板142附近的操作,也可以包括体感操作;该操作包括单点控制操作、多点控制操作等操作类型。),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142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姿势,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处理器能够处理的信息,再送给处理器1008,并能接收处理器10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42,也可以采用未来发展的任何技术实现触控面板142。进一步的,触控面板142可覆盖显示面板141,用户可以根据显示面板141显示的内容(该显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软键盘、虚拟鼠标、虚拟按键、图标等等),在显示面板141上覆盖的当触控面板142上或者附近进行操作,触控面板142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通过I/O子系统1007传送给处理器10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以确定用户输入,随后处理器10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根据用户输入通过I/O子系统1007在显示面板1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0中,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42与显示面板141集成而实现手机10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1000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05,比如指纹传感器、光传感器、 运动传感器、重力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10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1000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006、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信号,由音频电路10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01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02以便进一步处理。
I/O子系统1007用来控制输入输出的外部设备,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传感器控制器172、显示控制器173。可选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从其他输入设备1003接收信号和/或者向其他输入设备1003发送信号,其他输入设备1003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值得说明的是,其他输入设备控制器171可以与任一个或者多个上述设备连接。所述I/O子系统1007中的显示控制器173从显示屏1004接收信号和/或者向显示屏1004发送信号。显示屏1004检测到用户输入后,显示控制器173将检测到的用户输入转换为与显示在显示屏1004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传感器控制器172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005接收信号和/或者向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1005发送信号。
处理器1008是手机10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02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10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 优选的,处理器10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08中。当处理器1008执行存储器1002所存储的指令时,指令使手机1000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3D显示方法,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对图4中的401~403部分或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其他执行过程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软件程序安装的用户终端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中的软件程序安装的方法相似,因此该用户终端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方法的实施,为简洁描述,在这里不再赘述。
手机10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09(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10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一个或者多个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每个所述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终端执行时,使用户终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图4中的401~403部分或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其他执行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对图4中的401~403部分或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用户终端的其他执行过程对应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4)

  1. 一种3D三维显示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
    根据所述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
    根据所述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所述中轴视角为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所述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根据所述倾斜角度、所述旋转角度以及所述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计算得到所述中轴视角。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所述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包括:
    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
    当检测到所述倾斜角度或所述旋转角度的变化大于预设角度时,检测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5. 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所述根据所述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包括:
    根据所述中轴视角和预设左眼调整角度,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
    根据所述中轴视角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确定右眼3D投影角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为预存的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所述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所述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为预存的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所述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右眼调整角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看视角包括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所述左眼视角为左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右眼视角为右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所述根据所述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包括:
    将所述左眼视角确定为所述左眼3D投影角度,将所述右眼视角确定为所述右眼3D投影角度。
  9. 根据权利要求5、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左眼3D投影角度和所述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10. 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包括:
    将所述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包括:
    根据所述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或 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12. 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用户对显示屏幕的观看视角;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观看视角,确定3D投影角度;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3D显示。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观看视角为中轴视角,所述中轴视角为双眼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所述用户终端绕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以及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倾斜角度、所述旋转角度以及所述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计算得到所述中轴视角。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重力垂线的倾斜角度、所述用户终端相对于对称轴旋转的旋转角度;
    当检测到所述倾斜角度或所述旋转角度的变化大于预设角度时,检测双眼的中点与摄像头之间的角度。
  16. 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中轴视角和预设左眼调整角度,确定左眼3D投影角度;
    根据所述中轴视角和预设右眼调整角度,确定右眼3D投影角度。
  17. 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左眼调整 角度为预存的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左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所述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左眼调整角度;所述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为预存的预设中轴视角与预设右眼调整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所述中轴视角对应的预设右眼调整角度。
  18.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观看视角包括左眼视角和右眼视角,所述左眼视角为左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右眼视角为右眼瞳孔的中点与中心垂线之间的夹角,所述中心垂线为垂直于显示屏幕中心位置的线。
  19. 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3D投影角度包括左眼3D投影角度和右眼3D投影角度,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左眼视角确定为所述左眼3D投影角度,将所述右眼视角确定为所述右眼3D投影角度。
  20. 根据权利要求16、17或1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左眼3D投影角度和所述右眼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绘图,并通过3D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21. 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中轴视角确定为3D投影角度。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3D投影角度对需要显示的内容进行绘图,并通过2D显示器或全息显示器显示绘图结果。
  23. 一种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终端包括:显示器、一个或多 个处理器、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处理器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4. 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用户终端执行时使所述用户终端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方法。
CN201680077478.1A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Active CN10847631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6/101374 WO2018058673A1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6316A true CN108476316A (zh) 2018-08-31
CN108476316B CN108476316B (zh) 2020-10-09

Family

ID=61762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478.1A Active CN108476316B (zh) 2016-09-30 2016-09-30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8684B2 (zh)
EP (1) EP3511764B1 (zh)
CN (1) CN108476316B (zh)
WO (1) WO201805867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7246A (zh) * 2018-12-28 2019-06-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3d显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48906A (zh) * 2018-11-13 2019-11-1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视角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触控终端
CN114566132A (zh) * 2022-02-28 2022-05-3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9272A (zh) * 2019-12-23 2020-04-03 斑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车载显示设备调节方法、装置、车辆、介质及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0434A (en) * 2011-03-17 2012-10-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visual angle of 3D images
CN103000161A (zh) * 2012-12-14 2013-03-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一种智能手持终端
CN103517060A (zh) * 2013-09-03 2014-01-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03092A (zh) * 2014-11-28 2015-04-08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角度和距离自适应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82429A1 (en) * 2008-05-07 2009-11-12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Viewer tracking for displaying three dimensional views
JP2010122879A (ja) * 2008-11-19 2010-06-03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端末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KR20110037657A (ko) 2009-10-07 2011-04-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션을 이용한 gui 제공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20200676A1 (en) 2011-02-08 2012-08-09 Microsoft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with Motion Parallax
US20150062311A1 (en) 2012-04-29 2015-03-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iew weighting for multiview displays
WO2014067552A1 (en) 2012-10-29 2014-05-0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3d video warning module
KR101916663B1 (ko) 2012-12-18 2018-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용자의 시선 방향 또는 중력 방향 중 적어도 하나를 이용하여 3차원 영상을 표시하는 3차원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9125B1 (ko) 2013-03-18 2019-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3d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CN103354616A (zh) * 2013-07-05 2013-10-16 南京大学 在平面显示器上实现立体显示的方法和系统
CN104581113B (zh) 2014-12-03 2018-05-15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观看角度的自适应全息显示方法及全息显示装置
CN104601981A (zh) 2014-12-30 2015-05-06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眼跟踪的调整观看角度的方法及全息显示装置
CN104618711B (zh) 2015-01-12 2018-08-21 深圳市魔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区实现自由视角全息立体显示的设备及方法
CN104581350A (zh) 2015-02-04 2015-04-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120251A (zh) 2015-08-19 2015-12-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场景展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40434A (en) * 2011-03-17 2012-10-01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a visual angle of 3D images
CN103000161A (zh) * 2012-12-14 2013-03-27 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和一种智能手持终端
CN103517060A (zh) * 2013-09-03 2014-01-1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的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503092A (zh) * 2014-11-28 2015-04-08 深圳市亿思达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角度和距离自适应的三维显示方法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8906A (zh) * 2018-11-13 2019-11-15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游戏中视角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触控终端
CN109857246A (zh) * 2018-12-28 2019-06-0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及其3d显示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66132A (zh) * 2022-02-28 2022-05-31 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参数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11764A1 (en) 2019-07-17
US20190391639A1 (en) 2019-12-26
US10908684B2 (en) 2021-02-02
EP3511764A4 (en) 2019-09-11
WO2018058673A1 (zh) 2018-04-05
EP3511764B1 (en) 2021-07-21
CN108476316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79948A1 (en) Shadow rende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488977B (zh) 虚拟现实显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712224B (zh) 虚拟场景的渲染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06445339B (zh) 一种双屏终端显示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6173427A1 (zh) 一种残影效果的实现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643187B (zh) 包括多个触摸显示器的电子装置和用于改变其状态的方法
CN110841285B (zh) 界面元素的显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445340B (zh) 一种双屏终端显示立体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43551A (zh) 一种屏幕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513671B (zh) 一种2d应用在vr设备中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9068043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图像成像方法及装置
KR20220092937A (ko) 화면 표시의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기기
CN108476316A (zh) 一种3d显示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9240577A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终端
CN110392375B (zh) WiFi网络信道修改方法、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0108041A1 (zh) 耳部关键点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8209710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955279B (zh) 一种视角反馈方法及终端
CN108317992A (zh) 一种物距测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618055A (zh) 一种位置共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84075B (zh) 显示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127171A (zh) 一种增强现实内容的显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932899A (zh) 自适应追踪式立体显示装置及立体显示手机
CN109375708A (zh) 一种显示方法、移动终端
CN109634503A (zh) 一种操作响应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