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798A - 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 Google Patents

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798A
CN108475798A CN201680076580.XA CN201680076580A CN108475798A CN 108475798 A CN108475798 A CN 108475798A CN 201680076580 A CN201680076580 A CN 201680076580A CN 108475798 A CN108475798 A CN 108475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gative electrode
anode electrode
slit
frame body
dr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5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5798B (zh
Inventor
桑原雅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5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7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57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7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71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 H01M8/0273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around electrodes, matrices or membranes with sealing or supporting means in the form of a fram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082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 H01M8/0418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f reactant parameters, e.g. pressure or concentration of liquid-charged or electrolyte-charged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8Regenerative fuel cells, e.g. redox flow batteries or secondary fuel cells
    • H01M8/184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 H01M8/188Regeneration by electrochemical means by recharging of redox couples containing fluids; Redox flow typ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24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 H01M8/2455Grouping of fuel cells, e.g. stacking of fuel cells with liquid, solid or electrolyte-charged react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Abstract

该框架本体被设置在双极板周围,所述双极板被布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框架本体包括: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将正极电极电解液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和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以及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被设置在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并且将负极电极电解液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和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在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相应的成对入口部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相应的成对出口部中,至少一对被设置成使得所述部分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地重叠。

Description

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下文中可称为“RF电池”)是一种大容量存储电池(参见专利文献1-3)。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单元堆,其中多个单元框架、正极电极、隔膜和负极电极被堆叠。单元框架包括被布置在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双极板以及设置在双极板周围的框架本体。在单元堆中,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介于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的隔膜被布置在两个相邻单元框架的双极板之间,由此组成电池。通过使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分别循环到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从而RF电池执行充电和放电。
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均公开了这样一种单元框架:单元框架包括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和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该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该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用于供应电解液到电极的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用于从电极排出电解液的正极电极排液狭槽,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用于供应电解液到电极的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和用于从电极排出电解液的负极电极排液狭槽。此外,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包括: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供液歧管,被供应到相应电极的电解液流过该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以及正极电极排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从相应电极排出的电解液流过该正极电极排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经过框架本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13-80613
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2-246061
专利文献3: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报No.2005-228622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框架本体被设置在双极板周围,所述双极板被设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的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正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到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的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以及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负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到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中的至少一对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单元框架包括根据本公开的框架本体和设置在框架本体内侧的双极板。
根据本公开的单元堆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单元框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单元堆包括单元框架,所述单元框架包括双极板和框架本体,所述双极板被布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框架本体被设置在所述双极板周围,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的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正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到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的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以及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负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到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
其中,在所述单元框架被堆叠、并且两个相邻单元框架中的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的状态下,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侧上的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被布置成在堆叠方向上分别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部分地重叠。
根据本公开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单元堆。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操作原理图。
[图2]图2是根据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示意图。
[图3]图3是根据实施例的单元堆的示意图。
[图4]图4是从根据实施例1的单元框架的一个表面侧观察的示意平面图。
[图5]图5是从根据实施例1的单元框架的另一个表面侧观察的示意平面图。
[图6A]图6A是沿着图4的VIa-VI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6B]图6B是沿着图4的VIb-VI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7A]图7A是示意图,其示出:当根据实施例1的单元框架被堆叠时,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7B]图7B是示意图,其示出:当根据实施例1的单元框架被堆叠时,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8]图8是从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中的单元框架的一个表面侧观察的示意平面图。
[图9A]图9A是沿着图8的IXa-IXa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9B]图9B是沿着图8的IXb-IXb线截取的截面图。
[图10A]图10A是示意图,其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中的两个相邻单元框架的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10B]图10B是示意图,其示出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中的两个相邻单元框架的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问题]
期望进一步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RF电池的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中,当组成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和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的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供液狭槽和排液狭槽)被带电荷的电解液填充时,分路电流通过狭槽中的电解液流动,导致由于分路电流导致的损失(分路电流损失)。分路电流可能导致电解液生热,并且电解液的温度可能增大。在一些情形中,可能在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例如,与当电解液被循环时的操作期间相比,在RF电池的备用时段期间,因为电解液保留在狭槽中,电解液的温度很可能在狭槽中增大。当电解液的温度增大时,可能在电解液中出现沉淀物,导致电池性能降低,诸如电解液发生劣化。此外,当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时,可能在框架本体中出现诸如翘曲这样的变形,并且还担心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可能受损。因此,期望的是:在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在其中循环的狭槽中的电解液的温度均等,同时抑制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加。
此外,在单元框架被堆叠以形成单元堆的情形中,两个相邻单元框架中的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组成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的正极电极狭槽和组成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的负极电极狭槽被分别设置在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前表面侧)和另一表面侧(后表面侧)上。当形成单元堆时,设置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狭槽面对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狭槽面对所述一个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
在现有框架本体中,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通常被以大体上相同的图案形成在框架本体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这里,假设通过使用单元框架形成单元堆的情形,在每个所述单元框架中,朝向正极电极狭槽中的框架本体的内侧敞开的开口(入口或出口)和朝向负极电极狭槽中的框架本体的内侧敞开的开口被设置在前表面和后表面上的相同位置处(即,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处)。在该情形中,当形成单元堆时,设置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狭槽的开口面对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因为开口面对彼此,所以接触压力集中在开口的角部处,并且可能出现破裂这样的损伤,这可能降低可靠性。此外,因为接触压力集中在开口的角部处,因此介于相邻框架本体之间的隔膜等可能受损。
相应地,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能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的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和单元堆。本公开的另一个目标是提供具有高的可靠性和优越电池性能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本公开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能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的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和单元堆。此外,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具有高的可靠性和优越电池性能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
首先,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内容将被在以下例举和描述。
(1)根据实施例的框架本体被设置在双极板周围,所述双极板被布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的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正极电极供液狭槽,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到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的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以及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负极电极供液狭槽,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到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中的至少一对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
在上述框架本体中,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一对开口(入口)与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一对开口(出口)中的至少一对被设置成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表述“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意指,当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从一个表面到另一个表面的方向)上以透视方式观察时,在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并且在框架本体的周向上彼此偏移。因为至少一对开口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当在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中流动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时,出现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并且可以平衡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的温度。此外,较高温度电解液通过热传导被冷却,并且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因此,可以抑制电解液成分的沉淀,并且可以抑制电解液的劣化。因为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不太可能出现温度差,因此不太可能在框架本体中出现诸如翘曲这样的变形。
此外,当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以透视方法进行观察时,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一对开口(入口)与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一对开口(出口)中的至少一对在周向上彼此偏移。因此,当通过堆叠单元框架(每个单元框架包括上述框架本体)形成单元堆时,框架本体的开口不彼此面对。相应地,因为能够避免接触压力在开口的角部处集中,所以不太可能在角部出现诸如开裂这样的损伤。此外,通过避免接触压力在开口的角部处集中,能够抑制介于相邻框架本体之间的隔膜等受损。因此,在框架本体中,在使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平衡的同时,能够抑制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当形成单元堆时,能够抑制框架本体等的损坏。因此,能够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
(2)在框架本体的示例中,对于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与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中的至少一对,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可以是其开口宽度的10%至99%。
在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一对开口(入口)与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一对开口(出口)中的至少一对中,当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重叠范围是其开口宽度的10%或更多时,容易确保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因此,可以有效地平衡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的温度,并且也可以增强较高温度电解液的冷却效率,使得能够进一步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此外,当重叠范围是其开口宽度的99%或更小时,能够容易确保开口的角部彼此偏移。因此,能够有效地避免接触压力在开口的角部处集中,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由于接触压力的集中导致的诸如在角部处的开裂或对隔膜的损坏等的破坏的出现。在框架本体中,重叠范围的下限优选是其开口宽度的20%或更多,30%或更多,或者50%或更多,并且上限优选是其开口宽度的95%或更少,或者90%或更少。
(3)根据实施例的单元框架包括根据项(1)或(2)的框架本体和设置在框架本体内侧的双极板。
在单元框架中,因为根据实施例的框架本体被设置,所以能够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
(4)根据实施例的单元堆包括根据上述项(3)的单元框架。
在单元堆中,因为设置根据实施例的单元框架,所以能够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
(5)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单元堆包括单元框架,所述单元框架包括双极板和框架本体,双极板被设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框架本体被设置在所述双极板周围,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的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正极电极供液狭槽,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到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的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以及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负极电极供液狭槽,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到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向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都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
其中,在单元框架被堆叠、并且两个相邻单元框架中的一个的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的状态中,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被布置成在堆叠方向上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分别部分地重叠。
在上述单元堆中,在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开口(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开口(出口)都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表述“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意指,当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从一个表面到另一表面的方向)上以透视方式观察时,被布置在大体上相同位置。例如,对于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该对开口,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可以是其开口宽度的90%以上和100%以下。因为该对开口在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当在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中流动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时,出现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并且可以平衡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的温度。此外,较高温度电解液通过热传导被冷却,并且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因此,可以抑制电解液成分的沉淀,并且可以抑制电解液的退化。因为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不太可能出现温度差,从而不太可能在框架本体中出现诸如翘曲这样的变形。在组成单元堆的单元框架中的每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中,正极电极狭槽和负极电极狭槽的该对开口中的重叠范围的下限可以优选是其开口宽度的95%以上,或99%以上。
通过堆叠多个单元框架来形成单元堆,并且两个相邻单元框架中的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在单元堆中,设置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入口和出口)被布置成在堆叠方向上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狭槽的开口部分地重叠。表述“在堆叠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意指,当在堆叠方向上以透视方式观察时,在堆叠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并且在框架本体的周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即,在两个相邻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中,当在堆叠方向上观察时,框架本体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正极电极狭槽的开口与另一框架本体的负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在周向上偏移。因此,框架本体的开口不彼此面对。相应地,因为能够避免接触压力在开口的角部处集中,所以不太可能在角部出现诸如开裂这样的损伤。此外,通过避免接触压力在开口的角部处集中,能够抑制介于相邻框架本体之间的隔膜等被损坏。因此,在单元堆中,在平衡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的同时,能够抑制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并且能够抑制框架本体(单元框架)等的破坏。因此,能够提高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可靠性和性能。对于设置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和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堆叠方向上的重叠范围可以例如是其开口宽度的10%-90%。在两个相邻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中,设置在框架本体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和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狭槽的开口在堆叠方向上的重叠范围的下限优选是20%或更多,30%或更多,或者50%或更多,并且其上限优选是95%或更少,或者90%或更少。
(6)根据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根据上述项(4)或(5)的单元堆。
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中,因为设置根据实施例的单元堆,所以能够获得高的可靠性和优越的电池性能。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以下将参考附体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电池)的具体示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等同的部件。本发明不限于示例,而是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并且旨在包括与权利要求的意义和范围等同的意义和范围内的所有修改。
<<RF电池>>
将参考图1和图2描述根据实施例的氧化还原液流电池(下文中称为“RF电池”)的示例。RF电池1使用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每种电解液包含金属离子(其化学价通过氧化还原改变)作为活性材料,并且RF电池1使用包含在正极电极电解液中的离子的氧化还原电势和包含在负极电极电解液中的离子的氧化还原电势之间的差来执行充电和放电。这里所示的RF电池1的示例是钒基RF电池,其使用包含V离子的钒电解液作为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中的每一种电解液的活性材料。在图1中所示的单元100中,实线箭头指示充电,并且虚线箭头指示放电。例如,RF电池1被用于负载均衡,用于电压下跌补偿和紧急电源,并且用于使自然能的输出平稳,所述自然能诸如被大量引入的太阳能发电或风能发电。
RF电池1包括单元100,单元100被隔膜101分成正极电极单元102和负极电极单元103,隔膜101允许氢离子透过该隔膜101。正极电极单元102包含正极电极104,并且经由导管108和110连接到存储正极电极电解液的正极电极电解液箱106。导管108设置有泵112,用于将正极电极电解液压送到正极电极单元102,并且隔膜106、108、110和112组成用于使正极电极电解液循环的正电解液循环机构100P。类似地,负极电极单元103包含负极电极105,并且经由导管109和111连接到存储负极电极电解液的负极电极电解液箱107。导管109设置有泵113,用于将负极电极电解液压送到负极电极单元103,并且隔膜107、109、111和113组成用于使负极电极电解液循环的负电解液循环机构100N。在执行充电和放电的操作期间,存储在箱106和107中的电解液通过泵112和113在单元100(正极电极单元102和负极电极单元103)内循环。在不执行充电和放电的备用时段期间,泵112和113停止,并且电解液不被循环。
<<单元堆>>
单元100通常被形成在被称为单元堆2(诸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一个)的结构内侧。单元堆2被构造成:被称为子堆200(参见图3)的分层本体被夹在两个端板220之间,并且两侧上的端板220被紧固机构230紧固(在图3中所示的构造中,设置多个子堆200)。子堆200具有这样的构造:多个单元框架3、正极电极104、隔膜101和负极电极105被堆叠,并且供应/排出板210(参见图3的下部分中所示的视图;在图2中省略)被设置在分层本体的两端上。
<<单元框架>>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单元框架3包括双极板31和框架本体32,双极板31布置在正极电极104和负极电极105之间,框架本体32设置在双极板31周围。正极电极104被布置成与双极板31的一个表面侧接触,负极电极105被布置成与双极板31的另一表面侧接触。双极板31设置在框架本体32的内侧,并且正极电极104和负极电极105放置在框架本体32的内侧,其中,双极板31位于正极电极104和负极电极105之间。在子堆200(单元堆2)中,单元100被形成在两个相邻单元框架3的双极板31之间。两个相邻单元框架3中的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3的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
双极板31例如由塑料碳等制成,框架本体32例如由塑料制成,所述塑料诸如聚氯乙烯树脂(PVC)、聚丙烯、聚乙烯、氟树脂或环氧树脂。双极板31由已知方法形成,诸如注塑成型、挤压成型或者真空成形。在单元框架3中,框架本体32通过注塑成型等集成在双极板31周围。
<<框架本体>>
框架本体32包括:供液歧管33和34,被供应到正极电极104和负极电极105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供液歧管33和34;以及排液歧管35和36,从电极排出的电解液流过排液歧管35和36。此外,框架本体32包括:供液狭槽33s和34s,用于从供液歧管33和34供应电解液到相应的电极;以及排液狭槽35s和36s,用于将电解液从电极排出到排液歧管35和36。借助于被设置成经过如图3中所示的框架本体32的供液歧管33和34和排液歧管35和36,以及被设置在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上的供液狭槽33s和排液狭槽35s和被设置在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上的供液狭槽34s和排液狭槽36s(也参考图4和图5),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通过供应/排出板210(参见图3的下部所示的视图)流动到正极电极104和负极电极105。
在该示例中,供液歧管33和排液歧管35是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的歧管。具体地,供液歧管33是正极电极供液歧管,被供应到正极电极104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该正极电极供液歧管,排液歧管35是正极电极排液歧管,从正极电极104排出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该正极电极排液歧管。另一方面,供液歧管34和排液歧管36是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的歧管。具体地,供液歧管34是负极电极供液歧管,被供应到负极电极105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该负极电极供液歧管,排液歧管36是负极电极排液歧管,从负极电极105排出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该负极电极排液歧管。
此外,设置在图4所示的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前表面侧)上的供液狭槽33s和排液狭槽35s是组成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32p的狭槽。具体地,供液狭槽33s是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正极电极供液歧管33供应到正极电极104,排液狭槽35s是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正极电极104排出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35。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具有朝向框架本体32的内侧开口的入口33i,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具有朝向框架本体32的内侧开口的出口35o。另一方面,设置在图5所示的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后表面侧)上的供液狭槽34s和排液狭槽36s是组成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32n的狭槽。具体地,供液狭槽34s是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负极电极电解液从负极电极供液歧管34供应到负极电极105,排液狭槽35s是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负极电极电解液从负极电极105排出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36。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具有朝向框架本体32的内侧开口的入口34i,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具有朝向框架本体32的内侧开口的出口36o。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具有大体上相同的狭槽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具有大体上相同的狭槽形状、长度、宽度和深度。
每个狭槽的深度可以例如是0.5-10mm或者1.0-5.0mm,并且从确保框架本体32的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可以满足是框架本体32的厚度的10%-45%的范围。每个狭槽的宽度可以例如是0.5-20mm或者1.0-8.0mm。在该示例中,与每个狭槽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是矩形。然而,每个狭槽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例如是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或者半椭圆形。
在该示例的框架本体32(单元框架3)的情形中,如图4中所示,正极电极电解液通过形成在框架本体32的下部上的供液狭槽33s从供液歧管33供应到正极电极104(参见图3),并且通过形成在框架本体32的上部上的排液狭槽35s排出到排液歧管35。类似地,如图5中所示,负极电极电解液通过形成在框架本体32的下部上的供液狭槽34s从供液歧管34供应到负极电极105(参见图3),并且通过形成在框架本体32的上部上的排液狭槽36s排出到排液歧管36。整流部(未示出)可以沿着框架本体32的内侧下缘和内侧上缘形成。整流部用于将从供液狭槽33s和34s供应的电解液沿着电极的下缘分布,并且将从电极的上缘排出的电解液收集到排液狭槽35s和36s。
另外,诸如O形圈和平封装件这样的环形密封构件37(参见图2和图3)被布置在单元框架3的框架本体32之间,以抑制电解液的泄漏。框架本体32设置有密封沟38(参见图4和图5),用于布置密封构件37。
[实施例1]
根据实施例的框架本体32的一个特征在于,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一对入口33i和34i与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一对出口35o和36o中的至少一对被设置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对于根据实施例1的框架本体32(单元框架3)和包括单元框架3的单元堆2,以下将参考图4-图8做详细描述。
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单元框架3的框架本体32中,如图6A中所示,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的入口33i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入口34i被定位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此外,在单元框架3的框架本体32中,如图6B中所示,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的出口35o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出口36o被定位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因此,在根据实施例1的单元框架3中,一对入口33i和34i以及一对出口35o和36o均被设置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
如图6A中所示,因为所述一对入口33i和34i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因此在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中流动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中流动的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有效地执行热传导。另一方面,如图6B中所示,因为所述一对出口35o和36o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因此在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中流动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中流动的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有效地执行热传导。相应地,当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时,发生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并且在平衡电解液的温度的同时,能够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
当通过使用单元框架3形成单元堆2(参见图2和图3)时,如图7A和图7B中所示,两个相邻单元框架3中的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3的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因为当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观察时,一对入口33i和34i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如图7A中所示,入口33i和34i的角部(在图7A中被圆包围的部分)不面对彼此。因此,能够避免接触压力在入口33i和34i的角部处的集中。另一方面,因为当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观察时,一对出口35o和36o在周向方向上彼此偏移,如图7B中所示,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在图7B中被圆包围的部分)不面对彼此。因此,能够避免接触压力在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处的集中。相应地,当单元框架3被堆叠时,不太可能在用于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的狭槽33s至36s中的开口(入口33i和34i以及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处出现诸如破裂这样的损伤。
在图6A所示的一对入口33i和34i中,当其开口宽度由Wi表示时,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Li是相对于开口宽度Wi的10%-99%。此外,在图6B所示的一对处口35o和36o中,当其开口宽度由Wo表示时,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Lo是相对于开口宽度Wo的10%-99%。一对入口33i和34i之间的重叠范围Li和一对出口35o和36o之间的重叠范围Lo分别由0.1Wi≤Li≤0.99Wi和0.1Wo≤Lo≤0.99Wo表示。当重叠范围Li(Lo)满足开口宽度Wi(Wo)的10%或更多时,在用于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的供液狭槽33s和34s的入口33i和34i(排液狭槽35s和36s的出口35o和36o)中,容易确保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因此,可以有效地平衡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的温度,并且也可以增强较高温度电解液的冷却效率,使得能够进一步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当重叠范围Li(Lo)满足开口宽度Wi(Wo)的99%或更少时,能够容易地确保入口33i和34i(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彼此偏移,并且能够有效地抑制由于接触压力的集中导致在角部处出现破坏。在该实施例中,重叠范围Li和Lo中的每个优选是开口宽度Wi或Wo的20%或更多,30%或更多,或者50%或更多,并且优选是开口宽度Wi或Wo的95%或更少,或者90%或更少。
{操作效果}
根据实施例1的框架本体32具有以下操作效果。
因为一对入口33i和34i以及一对出口35o和36o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当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时,出现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并且可以平衡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的温度。较高温度电解液通过热传导被冷却,并且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因此,可以抑制电解液成分的沉淀,并且可以被抑制电解液的劣化。此外,因为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不太可能出现温度差,不太可能在框架本体32中出现诸如翘曲这样的变形。
此外,因为当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观察时,一对入口33i和34i以及一对出口35o和36o每对均在周向上彼此偏移,当单元框架3被堆叠时,能够避免两个相邻框架本体32的入口33i和34i以及两个相邻框架本体32的出口35o和36o每个面对彼此的情形。相应地,因为能够避免接触压力在入口33i和34i以及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处集中,所以不太可能在角部出现诸如开裂这样的损伤。此外,通过避免接触压力在角部处集中,能够抑制介于相邻框架本体32之间的隔膜101被损坏。因此,在单元框架本体3中,在使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均等化的同时,能够抑制正电解液和负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当形成单元堆2时,能够抑制框架本体32的损坏。因此,能够提高RF电池1的可靠性和性能。
在实施例1中,已经描述了示例,在所述示例中,一对入口33i和34i以及一对出口35o和36o每对均被设置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可以一对入口33i和34i单独被设置成彼此部分重叠,或者可以一对出口35o和36o单独被设置成彼此部分重叠。
[实施例2]
将参考图8-图10对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单元堆2进行描述。以下将集中于与实施例1的区别进行描述,并且将省略与实施例1的相同内容的描述。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2的一个特征在于,如图8和图9中所示,在组成单元堆2的单元框架3中的每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32中,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一对入口33i和34i与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一对出口35o和36o都被设置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单元堆2的另一个特征在于,如图10中所示,在两个相邻单元框架3中,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的入口33i和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的出口35o被布置成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入口34i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出口36o在堆叠方向上部分地重叠。
在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2中,如图8和图9A所示,在单元框架3的框架本体32中,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的入口33i和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入口34i被定位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此外,如图8和图9B中所示,在框架本体32中,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的出口35o和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出口36o被定位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因此,在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2中的单元框架3(框架本体32)中,一对入口33i和34i以及一对出口35o和36o都被设置成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
如图9A中所示,因为一对入口33i和34i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在流过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流过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有效地发生热传导。另一方面,如图9B中所示,因为一对出口35o和36o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在流过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的正极电极电解液和流过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有效地发生热传导。因此,当在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之间出现温度差时,发生从较高温度电解液到较低温度电解液的热传导。在平衡正极电极电解液和负极电极电解液的温度的同时,可以抑制电解液的温度的增大。
如图8中所示,当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以透视方式观察时,一对入口33i和34i以及一对出口35o和36o都被设置成在大体上相同位置处彼此重叠。在图9A所示的一对入口33i和34i中,例如,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Li可以相对于其开口宽度Wi大于90%和100%或更少。此外,在图9B所示的一对出口35o和36o中,例如,在框架本体32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Lo可以相对于其开口宽度Wo大于90%和100%或更少。在该示例中,重叠范围Li和Lo分别等于开口宽度Wi和Wo(Li=Wi,Lo=Wo)。在该实施例中,优选地,重叠范围Li和Lo分别相对于开口宽度Wi和Wo大于95%或大于99%。
在实施例2的单元堆2中,多个单元框架3被堆叠成彼此偏移。在单元框架3被堆叠的状态中,如图10A中所示,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32中,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供液狭槽33s的入口33i被布置成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供液狭槽34s的入口34i在堆叠方向上部分重叠。此外,如图10B中所示,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上的正极电极排液狭槽35s的出口35o被布置成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上的负极电极排液狭槽36s的出口36o在堆叠方向上部分地重叠。
即,在实施例2的单元堆2中,如图10A和图10B中所示,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32中,当在堆叠方向上观察时,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32的一个表面侧上的入口33i和出口35o在周向方向上分别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上的入口34i和出口36o偏移。相应地,入口33i和34i的角部(在图10A中被圆包围的部分)和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在图10B中被圆包围的部分)每个不面对彼此。因此,能够避免接触压力在入口33i和34i的角部处以及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处的集中。因此,不太可能在用于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的狭槽33s至36s中的开口(入口33i和34i以及出口35o和36o)的角部处出现诸如破裂这样的损伤。
对于设置在两个相邻框架本体32中的一个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的入口33i和出口35o以及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32的另一表面侧上的入口34i和出口36o,在堆叠方向上的重叠范围Lx可以例如是相对于开口宽度Wi或Wo的10%-90%(参见图9)。在该实施例中,重叠范围Lx优选是相对于开口宽度Wi或Wo的20%或更多,30%或更多,或者50%或更多,并且优选是相对于开口宽度Wi或Wo的95%或更少,或者90%或更少。
根据实施例2的单元堆2可以具有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那些优点相同的优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应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和单元堆可以被适当地用于RF电池。
附图标记列表
1 氧化还原液流电池(RF电池)
2 单元堆
3 单元框架
31 双极板
32 框架本体
32p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
32n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
33 供液歧管(正极电极供液歧管)
34 供液歧管(负极电极供液歧管)
35 排液歧管(正极电极排液歧管)
36 排液歧管(负极电极排液歧管)
33s 供液狭槽(正极电极供液狭槽)
33i 入口
34s 供液狭槽(负极电极供液狭槽
34i 入口
35s 排液狭槽(正极电极排液狭槽)
35o 出口
36s 排液狭槽(负极电极排液狭槽)
36o 出口
37 密封构件
38 密封沟
100 单元
101 隔膜
102 正极电极单元
103 负极电极单元
100P 正电解液循环机构
100N 负电解液循环机构
104 正极电极
105 负极电极
106 正极电极电解液箱
107 负极电极电解液箱
108、109、110、111 导管
112、113 泵
200 子堆
210 供应/排出板
220 端板
230 紧固机构

Claims (6)

1.一种框架本体,所述框架本体被设置在双极板的周围,所述双极板被布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
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的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
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到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的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以及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
负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
负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到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中的至少一对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部分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本体,其中,对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所述一对入口与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所述一对出口中的至少一对,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的重叠范围是其开口宽度的10%至99%。
3.一种单元框架,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本体;和
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的所述双极板。
4.一种单元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元框架。
5.一种单元堆,所述单元堆包括单元框架,所述单元框架包括双极板和框架本体,所述双极板被布置在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正极电极和负极电极之间,所述框架本体被设置在所述双极板的周围,所述框架本体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的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的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和正极电极排液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
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
正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正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
正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正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正极电极排出到所述正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的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的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过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和负极电极排液歧管被设置成穿过所述框架本体;以及
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被设置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上,并且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流路包括:
负极电极供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供液歧管供应到所述负极电极,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入口;和
负极电极排液狭槽,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用于将所述负极电极电解液从所述负极电极排出到所述负极电极排液歧管,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具有朝着所述框架本体的内侧开口的出口,
其中,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一对入口以及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一对出口都被设置成在所述框架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
其中,在所述单元框架被堆叠、并且两个相邻单元框架中的一个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一个表面侧面对另一单元框架的框架本体的另一个表面侧的状态下,设置在一个框架本体的所述一个表面侧上的所述正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所述正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被布置成在堆叠方向上分别与设置在另一框架本体的另一表面侧上的所述负极电极供液狭槽的入口和所述负极电极排液狭槽的出口部分地重叠。
6.一种氧化还原液流电池,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单元堆。
CN201680076580.XA 2016-12-08 2016-12-08 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Active CN1084757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86644 WO2018105092A1 (ja) 2016-12-08 2016-12-08 枠体、セルフレーム、セルスタック、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798A true CN108475798A (zh) 2018-08-31
CN108475798B CN108475798B (zh) 2020-12-04

Family

ID=62491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580.XA Active CN108475798B (zh) 2016-12-08 2016-12-08 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199664B2 (zh)
EP (1) EP3553858A4 (zh)
JP (1) JP6849954B2 (zh)
KR (1) KR20190086622A (zh)
CN (1) CN108475798B (zh)
AU (1) AU2016432005B2 (zh)
WO (1) WO201810509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234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小溪储能科技股份公司 含有平衡装置的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系统及其生产和操作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6061A (ja) * 2001-02-15 2002-08-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2次電池用セル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28622A (ja) * 2004-02-13 2005-08-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セル
JP2007305339A (ja) * 2006-05-09 2007-11-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用セル
JP2011233420A (ja) * 2010-04-28 2011-11-17 Panasonic Corp 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102593490A (zh) * 2012-03-06 2012-07-18 北京百能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系统及电池储罐
CN202917583U (zh) * 2011-10-04 2013-05-0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框架、电池单元组及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US20130316261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cell
WO2015082614A1 (de) * 2013-12-06 2015-06-1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Anordnung elektrochemischer zellen
WO2016072255A1 (ja) * 2014-11-05 2016-05-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
WO2016072192A1 (ja) * 2014-11-06 2016-05-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セル、およ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31112B2 (ja) 2011-10-04 2015-12-09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セルフレーム、セルスタック、およ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46061A (ja) * 2001-02-15 2002-08-3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2次電池用セル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228622A (ja) * 2004-02-13 2005-08-25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セル
JP2007305339A (ja) * 2006-05-09 2007-11-22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用セル
JP2011233420A (ja) * 2010-04-28 2011-11-17 Panasonic Corp 固体高分子形燃料電池スタック
CN202917583U (zh) * 2011-10-04 2013-05-0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电池单元框架、电池单元组及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CN102593490A (zh) * 2012-03-06 2012-07-18 北京百能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流电池系统及电池储罐
US20130316261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Honda Motor Co., Ltd. Fuel cell
WO2015082614A1 (de) * 2013-12-06 2015-06-11 Fraunhofer-Gesellschaft Anordnung elektrochemischer zellen
WO2016072255A1 (ja) * 2014-11-05 2016-05-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
WO2016072192A1 (ja) * 2014-11-06 2016-05-12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セル、およ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9234A (zh) * 2019-05-20 2020-11-20 小溪储能科技股份公司 含有平衡装置的铁铬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系统及其生产和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05092A1 (ja) 2019-10-24
JP6849954B2 (ja) 2021-03-31
US20180358632A1 (en) 2018-12-13
KR20190086622A (ko) 2019-07-23
AU2016432005B2 (en) 2022-07-07
EP3553858A1 (en) 2019-10-16
US10199664B2 (en) 2019-02-05
WO2018105092A1 (ja) 2018-06-14
EP3553858A4 (en) 2020-01-08
CN108475798B (zh) 2020-12-04
AU2016432005A1 (en)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83349B1 (ko) 프레임, 레독스 플로우 전지용 셀 프레임 및 레독스 플로우 전지
US10305122B2 (en) Frame body, cell frame for redox flow battery, and redox flow battery
US9640813B2 (en) Cell frame, cell stack, and redox flow battery
CN106575785B (zh) 电池电芯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KR102574108B1 (ko)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의 플로우 프레임
TWI750237B (zh) 雙極板、胞框架、電池堆、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EP3425715A1 (en) Electrode and electrolytic solution circulation type battery
KR101555651B1 (ko) 가스켓을 구비한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US10170773B2 (en) Modular planar interconnect device for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the solid oxide fuel cell containing the same
TW201622223A (zh) 電解液循環型電池
KR101353961B1 (ko) 전기화학적 플로우 셀 스택 구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플로우 전지
CN108475798A (zh) 框架本体、单元框架、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KR20200037128A (ko) 바나듐 레독스 유동 배터리를 위한 다지점 전해질 유동장 실시형태
CN101233638A (zh) 包括密封肋的燃料电池用的双极板
US10170786B1 (en) Modular planar interconnect device for a solid oxide fuel cell and the solid oxide fuel cell containing the same
CN207834459U (zh) 双极板、电池单元框架、电池单元堆和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TW202002377A (zh) 雙極板、單元框、單元堆、及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TWI661605B (zh) 液流電池堆
KR20140109615A (ko) 누수 억제를 위한 매니폴드, 일체형 복합전극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전지
KR102213375B1 (ko) 전극-집전체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
WO2018134927A1 (ja) 双極板、セルフレーム、セルスタック、及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JPH05166550A (ja) 電解液循環型積層二次電池
CN116034502A (zh) 双极板、单元框架、电池单元、电池堆以及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JP2020173892A (ja) 双極板、電池セル、セルスタック、およびレドックスフロー電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