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600A - 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 Google Patents

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5600A
CN108475600A CN201680079244.0A CN201680079244A CN108475600A CN 108475600 A CN108475600 A CN 108475600A CN 201680079244 A CN201680079244 A CN 201680079244A CN 108475600 A CN108475600 A CN 108475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d
insulation shell
recess portion
shell component
temperatur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92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5600B (zh
Inventor
武田秀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chiya Thermosta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chiya Thermosta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chiya Thermostat Co Ltd filed Critical Uchiya Thermosta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75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5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5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H01H37/5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 H01H37/54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wherein the bimetallic element is inherently snap acting
    • H01H37/5427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wherein the bimetallic element is inherently snap acting encapsulated in sealed miniaturised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04Bases; Housing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H01H37/5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7/00Thermally-actuated switches
    • H01H37/02Details
    • H01H37/3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 H01H37/52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 H01H37/54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wherein the bimetallic element is inherently snap acting
    • H01H2037/5481Thermally-sensitive members actuated due to deflection of bimetallic element wherein the bimetallic element is inherently snap acting the bimetallic snap element being mounted on the contact sp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ly Actuated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温度开关(1)具备:感温部(4),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2)向与固定触点(3)接触的位置和从固定触点(3)离开的位置移动;具有包覆部(5a)的第1引线(5),其与固定触点(3)连接;具有包覆部(6a)的第2引线(6),其与可动触点(2)连接;以及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它们分别具有供第1引线(5)的包覆部(5a)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11a、12a)和供第2引线(6)的包覆部(6a)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11b、12b),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感温部(4)、可动触点(2)以及固定触点(3)的收纳空间(S)。

Description

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电路进行开闭的温度开关和用于该温度开关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这样的温度开关:通过填充硬化性树脂等填充材料,由此机械性地保持与收纳于绝缘壳体中的端子部连接的引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知道这样的温度开关:作为绝缘壳体,其不保持引线,只不过将板状的端子夹入,但上下的绝缘壳体部件被嵌合在一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353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423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以往的填充材料的填充处理具有2个目的。1个是绝缘,另一个是对引线与端子的连接部分进行加强。前者的绝缘是通过内部充电部与外部之间的物理距离来设定的,需要这样的尺寸:即使引线与填充材料的边界面剥离也没有问题。关于后者的加强,由于内部的上述连接部分是基于芯线(引线)来实现的,因此,为了保护该连接部分不受外力影响,硬化性树脂是有效的。
另外,引线的包覆部被要求能够应对弯曲,由比较柔软的树脂构成。另一方面,如上述那样填充的填充材料由这样的树脂构成:在填充时为液态,通过化学反应而硬化。因此,可能在相对柔软的引线的包覆部与相对较硬的填充材料的边界面处发生故障。例如,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引线被强力地弯曲时,填充材料的端部损伤引线的包覆部。
另外,由于难以提高引线的包覆部与填充材料的粘接强度,因此,当引线被强力地弯曲时,引线的包覆部和填充材料容易在边界面剥离。因此,还存在这样的问题:为了抑制该剥离,对引线弯曲的范围进行限制等安装上的制约是必需的。
而且,由于填充材料在填充时为液态,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需要熟练地进行填充作业,或者需要对填充材料进行用于硬化的热处理,或者溢出的填充材料变脏。并且,由于填充材料在填充时为液态,因此,端部的中心部分由于表面张力而隆起,从而更容易损伤引线的包覆部。另外,在填充材料的硬化需要热处理的情况下,还会产生绝缘壳体的耐热性上的制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这样的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通过简单的组装作业就能够抑制引线的包覆部损伤,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引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在一个方式中,温度开关具备:感温部,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其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其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以及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它们分别具有供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和供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
在另一个方式中,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被配置于具备感温部的温度开关,所述感温部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其中,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具备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具有第1引线用凹部和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简单的组装作业就能够抑制引线的包覆部损伤,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引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第6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进行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1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1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以下,仅记为“绝缘壳体”。)10的分解立体图。
温度开关1具备可动触点2、固定触点3、感温部4、第1引线5、第2引线6以及绝缘壳体10。温度开关1能够用于各种用途,作为一例,将温度开关装入马达等电气设备中,在电气设备过热时或过电流时工作而切断电气设备的电流路径。
可动触点2被固定于后述的可动板4b的长度方向(例如,与后述的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轴向(Y方向)相同)的一端侧的底面上,且通过可动板4b的反转动作而向与固定触点3接触的位置(参照图1)和从固定触点3离开的位置移动。可动触点2通过未图示的端子与第2引线6电连接。另外,固定触点3通过未图示的端子与第1引线5电连接。并且,上述的端子与第1引线5及第2引线6的连接部分例如是与感温部4不同的位置。另外,在图1中,可动触点2和固定触点3被可动板4b隐藏而无法看到,因此以隐藏线(虚线)表示。并且,图1示出了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以贯穿绝缘壳体10的同一个面的方式并排配置的例子,但也可以是例如将第1引线5从绝缘壳体10的互相对置的2个面中的一方插入且将第2引线6从另一方插入的结构等其它的结构。
感温部4具有双金属件4a和可动板4b,且通过感知温度而如上述那样使可动触点2向与固定触点3接触的位置和从固定触点3离开的位置移动。
双金属件4a是以设定温度为边界而使翘曲方向反转的热敏元件。可动板4b以与双金属件4a面接触的状态支承双金属件4a,通过双金属件4a的反转而与双金属件4a的形状一致地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可动板4b构成为可动触点2与第2引线6之间的电流路径,因此优选是电的优良导体。
平常时,双金属件4a和可动板4b如图1所示那样使长度方向(与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轴向相同的Y方向)的中央部分向上方呈凸状反转,夹着凸状部分的两侧朝向下方。此时,可动触点2和固定触点3接触。即,电气设备的通电回路的电气触点闭合,电流在上述的电流路径中流动。
另一方面,当环境温度超过设定温度时,双金属件4a和可动板4b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分向下方呈凸状反转,夹着凸状部分的两侧朝向上方。由此,可动触点2移动到从固定触点3离开的位置。即,电气设备的通电回路的电气触点断开而将电流路径切断。
并且,感温部4并不限于具有双金属件4a和可动板4b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利用气体或液体的膨胀来使可动触点移动的结构等其它结构。
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具有挠性,其周围的至少一部分被包覆部5a、6a覆盖。该包覆部5a、6a例如是硅酮橡胶、氟橡胶、乙烯树脂等的弹性体。
绝缘壳体10呈现各边与互相垂直的X方向、Y方向、Z方向平行的长方体形状,通过使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互相嵌合,由此形成收纳可动触点2、固定触点3、感温部4等的图1所示的收纳空间S。绝缘壳体10的材料例如是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作为一例,位于上侧的第1绝缘壳体部件11被配置成:在除了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相对于温度开关1的出口侧即近前侧(在图1和图3中为右侧)的面之外的、里侧(在图1和图3中为左侧)的面和从近前侧观察里侧时的左右两侧(在图1和图3中为正面侧和背面侧)的面上,覆盖位于下侧的第2绝缘壳体部件12而使其隐藏。
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分别具有第1引线用凹部11a、12a和第2引线用凹部11b、12b。另外,第1绝缘壳体部件11还具有:两对外侧锁定用孔11c、11d;一对近前侧凸部11e;以及未图示的单一的里侧凸部。另一方面,第2绝缘壳体部件12还具有:两对外侧锁定用爪12c、12d;一对近前侧槽12e、12e;以及单一的里侧槽12f。
第1引线用凹部11a、12a和第2引线用凹部11b、12b与第1引线5及第2引线6的轴向(Y方向)平行地延伸,呈现出例如具有与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半径大致相同的(希望是稍大)半径的半圆筒形状。并且,希望第1引线用凹部11a、12a和第2引线用凹部11b、12b在轴向(Y方向)上延伸的长度是对于确保绝缘壳体10中的绝缘距离来说足够长的长度。
第1绝缘壳体部件11的第1引线用凹部11a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的第1引线用凹部12a例如在作为上下方向的Z方向上互相对置,第1引线5的包覆部5a被插入它们之间。另外,第1绝缘壳体部件11的第2引线用凹部11b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的第2引线用凹部12b例如在作为上下方向的Z方向上互相对置,第2引线6的包覆部6a被插入它们之间。
如图2所示,希望采用这样的结构:第1引线用凹部11a、12a和第2引线用凹部11b、12b在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相对于温度开关1的出口侧即Y方向近前侧(在图2中为右侧)的端部,遍及端部的整周形成有例如作为C倒角部分的倒角部分11a-1、12a-1、11b-1、12b-1等,在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发生挠曲的情况下,上述的端部不会损伤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
如图1和图3所示,第1绝缘壳体部件11的两对外侧锁定用孔11c、11d分别在垂直于轴向(Y方向)的方向、即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贯通第1绝缘壳体部件11,且配置于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在图1和图3中仅图示了正面侧,背面侧被隐藏而无法看到)。另外,第2绝缘壳体部件12的两对外侧锁定用爪12c、12d分别向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外侧(图1所示的收纳空间S的相反侧)突出,且配置于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在图1和图3中仅图示了正面侧,背面侧被隐藏而无法看到)。这两对外侧锁定用孔11c、11d和两对外侧锁定用爪12c、12d位于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的、夹着图1所示的收纳空间S的两侧的面(在图1中为正面侧和背面侧的上述左右两侧的面)上。并且,通过将外侧锁定用爪12c、12d插入外侧锁定用孔11c、11d中,由此,它们作为将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锁定的至少一对第1锁定机构的一例发挥功能。通过像这样将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锁定,由此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被嵌合在一起。并且,作为第1锁定机构,并不限于如外侧锁定用爪12c、12d那样使用了爪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使用了过盈配合的部件的结构等其它结构。另外,也可以将两对外侧锁定用孔11c、11d和两对外侧锁定用爪12c、12d分别设在绝缘壳体10的俯视时的四角的附近。
第1绝缘壳体部件11的一对近前侧凸部11e向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的绝缘壳体10的中心侧突出,且配置于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在图1和图3中仅图示了背面侧,正面侧被隐藏而看不到)。另外,第2绝缘壳体部件12的一对近前侧槽12e、12e向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的外侧开口,且配置于在该排列方向(X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并且,通过将一对近前侧凸部11e插入一对近前侧槽12e、12e,由此将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锁定或定位。
第2绝缘壳体部件12的单一的里侧槽12f在图1和图3中遍及上侧(Z方向的一侧)和正面侧及背面侧(X方向的两侧)开口,供在第1绝缘壳体部件11的内侧形成的未图示的里侧凸部插入,由此将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锁定或定位。
在以上说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温度开关1具备:感温部4,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2向与固定触点3接触的位置和从固定触点3离开的位置移动;第1引线5,其与固定触点3连接,具有包覆部5a;第2引线6,其与可动触点2连接,具有包覆部6a;以及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这些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分别具有供第1引线5的包覆部5a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11a、12a和供第2引线6的包覆部6a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11b、12b,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感温部4、可动触点2以及固定触点3的收纳空间S。
由此,与使用填充材料的以往的结构比较,通过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的嵌合,就能够保持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而不会伴随有困难的作业。另外,与填充材料比较,第1绝缘壳体部件1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12难以与第1引线5及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剥离,因此,也能够避免如下情况:为了抑制该剥离,需要对引线5、6弯曲的范围进行限制等安装上的限制。
因此,根据本第1实施方式,通过简单的组装作业,就能够抑制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的损伤,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
<第2实施方式>
图4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20的分解立体图。
本第2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20除了下述方面外可以与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10相同:在第1绝缘壳体部件2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22的第1引线用凹部21a、22a及第2引线用凹部21b、22b中形成有多个肋21a-1、22a-1、21b-1、22b-1。因此,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20,针对同样的结构,在图4中标记与图3中的绝缘壳体10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在第1引线用凹部21a、22a和第2引线用凹部21b、22b中,分别形成有在沿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轴向(Y方向)分离的位置处突出的多个肋21a-1、22a-1、21b-1、22b-1。并且,肋的数量在图4的例子中分别是2个,但只有第2绝缘壳体部件22的第2引线用凹部22b的肋22b-1图示出了2个,对于第1绝缘壳体部件21的第1引线用凹部21a和第2引线用凹部21b、以及第2绝缘壳体部件22的第1引线用凹部22a的肋21a-1、21b-1、21b-1来说,1个被隐藏而无法看到,因此仅图示了1个。
并且,第1绝缘壳体部件21的第1引线用凹部21a的多个肋21a-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22的第1引线用凹部22a的多个肋22a-1以遍及图1和图2所示的第1引线5的包覆部5a的整周紧固包覆部5a的方式互相接触。
但是,虽然希望第1绝缘壳体部件21的第2引线用凹部21b的多个肋21b-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22的第2引线用凹部22b的多个肋22b-1以遍及图1和图2所示的第2引线6的包覆部6a的整周紧固包覆部6a的方式互相接触,但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第1引线用凹部21a、22a的肋21a-1、22a-1和第2引线用凹部21b、22b的肋21b-1、22b-1不互相接触,不(在同一部位)遍及整周地紧固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另外,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第1引线用凹部21a、22a和第2引线用凹部21b、22b分别具有单一的肋,以代替在沿轴向(Y方向)分离的位置处突出的多个肋21a-1、22a-1、21b-1、22b-1。
根据本第2实施方式,除了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外,还可获得能够更加可靠地保持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这样的效果。
<第3实施方式>
图5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30的分解立体图。
本第3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30除了下述方面外可以与上述的第1及第2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10、20相同:第1绝缘壳体部件3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32中的至少一方(希望是双方)的第1引线用凹部31a、32a和第2引线用凹部31b、32b具有位于多个肋之间的凹部32a-2、32b-2(第1绝缘壳体部件31的凹部被隐藏而无法看到)。因此,关于第3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30,针对同样的结构,在图5中标记与图4中的绝缘壳体20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希望上述的凹部32a-2、32b-2例如遍及图1和图2所示的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的整周进行设置。
根据本第3实施方式,由于被多个肋31a-1、32a-1、31b-1、32b-1紧固而弹性变形的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被位于多个肋31a-1、32a-1、31b-1、32b-1之间的凹部32a-2、32b-2收纳,由此,能够防止发生了弹性变形的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的避让场所丧失。因此,除了上述的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外,还可获得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持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这样的效果。
<第4实施方式>
图6是示出第4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40的分解立体图。
在本第4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40中,第1绝缘壳体部件41的两对外侧锁定用孔41c、41d中的一对外侧锁定用孔41c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42的两对外侧锁定用爪42c、42d中的一对外侧锁定用爪42c位于与图1和图2所示的第1引线5及第2引线6的轴向(Y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1引线用凹部41a、42a和第2引线用凹部41b、42b的轴向(Y方向)的中心处的、与轴向(Y方向)垂直的面(XZ平面)上。除此之外,本第4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40可以与上述的第1~第3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10、20、30相同。因此,关于第4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40,针对同样的结构,在图6中标记与图5中的绝缘壳体30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并且,第1绝缘壳体部件41的近前侧凸部41e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42的近前侧槽42e的向下方(Z方向)延伸的长度比图5(第3实施方式)所示的近前侧凸部31e和近前侧槽32e的短,以免与一对外侧锁定用孔41c和一对外侧锁定用爪42c发生干涉。
根据本第4实施方式,除了第1~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外,对于因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压缩而产生反作用力,通过在该反作用力产生的部分的附近将第1绝缘壳体部件4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42锁定,由此还能够调整反作用力的平衡(应力的平衡)。
<第5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第5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50的分解立体图。
本第5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50除了下述方面外可以与上述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10、20、30、40相同:第1绝缘壳体部件51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52分别具有位于第1引线用凹部51a、52a与第2引线用凹部51b、52b之间的第2锁定机构。因此,关于第5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50,针对同样的结构,在图7中标记与图5中的绝缘壳体30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作为第2锁定机构的一例,在第1绝缘壳体部件51上可以列举出内侧锁定用爪51f,在第2绝缘壳体部件52上可以列举出内侧锁定用孔52g。并且,作为第2锁定机构,并不限于如内侧锁定用爪51f那样使用了爪的结构,也可以采用使用了过盈配合的部件的结构等其它结构。希望内侧锁定用爪51f和内侧锁定用孔52g位于绝缘壳体50在第1引线5及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的中心处。内侧锁定用爪51f在从第1绝缘壳体部件51向下方(Z方向)突出后,与构成第1锁定机构的外侧锁定用爪52c、52d相同地向图1和图2所示的第1引线5及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的一侧突出。即,内侧锁定用爪51f的锁定方向与外侧锁定用爪52c、52d的锁定方向平行。并且,内侧锁定用孔52g不仅上下延伸,而且形成有对内侧锁定用爪51f突出的部分进行收纳的部分。另外,从容易成形的观点出发,内侧锁定用孔52g例如设置成在上下(Z方向)上贯通第2绝缘壳体部件52。
根据本第5实施方式,对于因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压缩而产生的反作用力,作为第2锁定机构的一例的内侧锁定用爪51f和内侧锁定用孔52g能够在该反作用力产生的部分的附近更加可靠地抑制该反作用力。因此,除了上述的第1~第4实施方式的效果外,还可获得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持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这样的效果。
<第6实施方式>
图8是示出第6实施方式的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60的分解立体图。
在本第6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60中,作为第2锁定机构的一例的内侧锁定用爪61f和内侧锁定用孔62g的、在第5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锁定方向是与作为第1锁定机构的一例的外侧锁定用孔61c、61d和外侧锁定用爪62c、62d的锁定方向(X方向)垂直而不平行的方向(Y方向)。即,内侧锁定用爪61f在从第1绝缘壳体部件61向下方(Z方向)突出后,向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轴向(Y方向)的一侧突出。除此之外,可以与上述的第1~第5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10、20、30、40、50相同。因此,关于第6实施方式的绝缘壳体60,针对同样的结构,在图8中标记与图7中的绝缘壳体50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根据本第6实施方式,作为第2锁定机构的一例的内侧锁定用爪61f和内侧锁定用孔62g与作为第1锁定机构的一例的外侧锁定用孔61c、61d和外侧锁定用爪62c、62d协作,而且,锁定方向互相垂直,由此,能够更加可靠地抑制因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包覆部5a、6a压缩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并且还能够防止绝缘壳体60在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的排列方向(X方向)上的对称性丧失。因此,除了上述的第1~第5实施方式的效果外,还可获得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保持第1引线5和第2引线6这样的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第1~第6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包含在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以下,附记在本申请的原始提交的权利要求中所记载的发明。
[附记1]
一种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具备:
感温部,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
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其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
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其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以及
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它们分别具有供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和供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
[附记2]
根据附记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中,在沿所述第1引线的轴向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的多个肋,
在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中,在沿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的多个肋,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以遍及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整周紧固所述包覆部的方式互相接触,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以遍及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整周紧固所述包覆部的方式互相接触。
[附记3]
根据附记2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包含位于所述多个肋之间的凹部。
[附记4]
根据附记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与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轴向平行地延伸,
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处与所述轴向垂直的面上。
[附记5]
根据附记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第2锁定机构,所述第2锁定机构位于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与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之间,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附记6]
根据附记5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第2锁定机构在与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锁定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附记7]
一种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被配置于具备感温部的温度开关,所述感温部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具备互相嵌合的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具有第1引线用凹部和第2引线用凹部,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
标号说明
1:温度开关;
2:可动触点;
3:固定触点;
4:感温部;
4a:双金属件;
4b:可动板;
5:第1引线;
5a:包覆部;
6:第2引线;
6a:包覆部;
10、20、30、40、50、60:绝缘壳体;
11、21、31、41、51、61:第1绝缘壳体部件;
12、22、32、42、52、62:第2绝缘壳体部件;
11a、12a、21a、22a、31a、32a、41a、42a、51a、52a、61a、62a:第1引线用凹部;
11b、12b、21b、22b、31b、32b、41b、42b、51b、52b、61b、62b:第2引线用凹部;
11a-1、11b-1、12a-1、12b-1:倒角部分;
21a-1、21b-1、22a-1、22b-1、31a-1、31b-1、32a-1、32b-1、41a-1、41b-1、42a-1、42b-1、51a-1、51b-1、52a-1、52b-1、61a-1、61b-1、62a-1、62b-1:肋;
32a-2、32b-2、42a-2、42b-2、52a-2、52b-2、62a-2、62b-2:凹部;
11c、11d、21c、21d、31c、31d、41c、41d、51c、51d、61c、61d:外侧锁定用孔;
12c、12d、22c、22d、32c、32d、42c、42d、52c、52d、62c、62d:外侧锁定用爪;
11e、21e、31e、41e、51e、61e:近前侧凸部;
12e、22e、32e、42e、52e、62e:近前侧槽;
12f、22f、32f、42f、52f、62f:里侧槽;
51f、61f:内侧锁定用爪;
52g、62g:内侧锁定用孔;
S:收纳空间;
X:第1引线和第2引线的排列方向;
Y:第1引线和第2引线的轴向;
Z:第1引线用凹部和第2引线用凹部各自的对置方向。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具备:
感温部,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
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其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
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其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以及
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它们分别具有供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和供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至少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通过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且与所述轴向垂直的面上。
2.[修改后]一种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具备:
感温部,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
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其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
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其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以及
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它们分别具有供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和供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第2锁定机构,所述第2锁定机构位于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与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之间,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中,在沿所述第1引线的轴向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的多个肋,
在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中,在沿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的多个肋,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以遍及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整周紧固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方式互相接触,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以遍及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整周紧固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方式互相接触。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包含位于所述多个肋之间的凹部。
5.[删除]
6.[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至少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第2锁定机构在与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锁定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7.[修改后]一种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被配置于具备感温部的温度开关,所述感温部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具备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具有第1引线用凹部和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至少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通过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且与所述轴向垂直的面上。
8.[追加]一种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被配置于具备感温部的温度开关,所述感温部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具备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具有第1引线用凹部和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第2锁定机构,所述第2锁定机构位于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与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之间,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Claims (7)

1.一种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具备:
感温部,其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
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其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
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其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以及
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它们分别具有供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1引线用凹部和供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的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中,在沿所述第1引线的轴向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的多个肋,
在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中,在沿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分离的位置处形成有突出的多个肋,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以遍及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整周紧固所述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方式互相接触,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多个肋以遍及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整周紧固所述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的方式互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包含位于所述多个肋之间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至少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通过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所述轴向的中心且与所述轴向垂直的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第2锁定机构,所述第2锁定机构位于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与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之间,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温度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在互相平行的所述第1引线和所述第2引线的轴向上延伸,并且沿着与对置方向以及所述轴向垂直的排列方向排列,所述对置方向是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及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的对置方向,
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还具有至少一对第1锁定机构,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位于在所述排列方向上隔着所述收纳空间的两侧的面上,用于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所述第2锁定机构在与所述一对第1锁定机构锁定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将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锁定。
7.一种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被配置于具备感温部的温度开关,所述感温部通过感知温度而使可动触点向与固定触点接触的位置和从所述固定触点离开的位置移动,其中,
所述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具备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第2绝缘壳体部件,所述第1绝缘壳体部件和所述第2绝缘壳体部件分别具有第1引线用凹部和第2引线用凹部,且通过互相嵌合而形成收纳所述感温部、所述可动触点以及所述固定触点的收纳空间,所述第1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固定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1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所述第2引线用凹部供与所述可动触点连接且具有包覆部的第2引线的所述包覆部插入。
CN201680079244.0A 2016-01-26 2016-11-09 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Active CN1084756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2398 2016-01-26
JP2016-012398 2016-01-26
PCT/JP2016/083299 WO2017130518A1 (ja) 2016-01-26 2016-11-09 温度スイッチ及び温度スイッチ用絶縁ケー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5600A true CN108475600A (zh) 2018-08-31
CN108475600B CN108475600B (zh) 2020-04-21

Family

ID=59397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9244.0A Active CN108475600B (zh) 2016-01-26 2016-11-09 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69497B2 (zh)
JP (1) JP6712731B2 (zh)
CN (1) CN108475600B (zh)
DE (1) DE112016006303B4 (zh)
WO (1) WO20171305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32442B2 (en) * 2018-06-27 2022-12-20 Uchiya Thermostat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se having sheath-piercing tapered sections
IT201900006332A1 (it) * 2019-04-24 2020-10-24 Electrica S R L Dispositivo di protezione per apparecchi elettrici.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6437U (zh) * 1985-02-15 1986-08-25
JPH11329182A (ja) * 1998-05-07 1999-11-30 Keyence Corp 絶縁導体を固定したケース及び絶縁導体とケースの固 定方法
CN203631419U (zh) * 2013-11-01 2014-06-04 东莞市创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热保护器封装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6437A (ja) 1984-12-07 1986-06-24 Toyota Central Res & Dev Lab Inc 吸臭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4894634A (en) * 1988-10-19 1990-01-1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witch device
JP2791384B2 (ja) * 1994-12-09 1998-08-27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サーモスタット
US5689173A (en) * 1995-02-07 1997-11-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Battery pack
DE19847209C2 (de) * 1998-10-13 2002-04-25 Marcel Hofsaes Schalter mit einem Isolierstoffträger
US6184768B1 (en) * 1998-12-19 2001-02-06 Cheng Chao Hsu Thermal actuator
JP3756700B2 (ja) 1999-07-22 2006-03-15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サーマルプロテクタ
DE10110562C1 (de) * 2001-03-06 2002-12-19 Marcel Hofsaes Temperaturabhängiger Schalter mit aufgestempelter Kleberschicht
JP2004014434A (ja) * 2002-06-11 2004-01-15 Uchiya Thermostat Kk 直流電流遮断スイッチ
JP4537968B2 (ja) 2006-03-07 2010-09-08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サーモスタット
KR100924600B1 (ko) 2009-04-23 2009-10-30 이창화 커버 및 이를 포함한 바이메탈 장치
US9159985B2 (en) * 2011-05-27 2015-10-13 Ostuka Techno Corporation Circuit breaker and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011823B (zh) * 2011-10-20 2017-05-24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保护装置
JP6334677B2 (ja) * 2014-02-25 2018-05-30 ウチヤ・サーモスタット株式会社 温度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36437U (zh) * 1985-02-15 1986-08-25
JPH11329182A (ja) * 1998-05-07 1999-11-30 Keyence Corp 絶縁導体を固定したケース及び絶縁導体とケースの固 定方法
CN203631419U (zh) * 2013-11-01 2014-06-04 东莞市创盟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热保护器封装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18777A1 (en) 2020-04-16
DE112016006303B4 (de) 2023-06-15
CN108475600B (zh) 2020-04-21
US11069497B2 (en) 2021-07-20
JPWO2017130518A1 (ja) 2018-11-15
WO2017130518A1 (ja) 2017-08-03
JP6712731B2 (ja) 2020-06-24
DE112016006303T5 (de)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8971B (zh) 电气联接端子
US6652328B2 (en) Coupling structure for connectors with holder
JP5895973B2 (ja) 導電端子
CN106981732B (zh) 接线端子台
US9124018B2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2017216232A (ja) 2つの電気フラットコンタクトを接続する接続ケージ
EP3410537B1 (en) Contact housing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980168B (zh) 连接模块
US9413095B2 (en) Connector
JP2018147788A (ja) コネクタ
CN108475600A (zh) 温度开关和温度开关用绝缘壳体
JP6501339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
EP282610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3678263B1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JP2018018733A (ja) コネクタ
WO2012111572A1 (ja) コネクタ及び該コネクタの組立用治具
JP5974918B2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19068636A (ja) 収容対象物の接続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KR100982942B1 (ko) 커넥터
JP2015002163A (ja) 配線モジュール
JP2000516029A (ja) コネクタ
KR20130022229A (ko) 커넥터조립체
KR200431600Y1 (ko) 커넥터용 하우징
JP5156050B2 (ja) キャップアレイ
JP5907293B2 (ja) 導電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