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5004A -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投影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75004A CN108475004A CN201780007253.3A CN201780007253A CN108475004A CN 108475004 A CN108475004 A CN 108475004A CN 201780007253 A CN201780007253 A CN 201780007253A CN 108475004 A CN108475004 A CN 10847500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nterpart
- light
- hole
- electro
-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30—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 F21V9/32—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 F21V9/35—Elements contain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distinct from or spaced from the light source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 at focal points, e.g. of refractors, lenses, reflectors or arrays of light sourc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13/00—Producing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or distribution of the light emitted by means of a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pecified in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F21V1/00 - F21V11/00
- F21V13/12—Combinations of only three kinds of elements
- F21V13/14—Combinations of only three kinds of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filters or photoluminescent elements, reflectors and refrac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9/0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 F21V9/40—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 F21V9/45—Elements for modifying spectral properties, polarisation or intensity of the light emitted, e.g. filters with provision for controlling spectral properties, e.g. colour, or intensity by adjustment of photoluminescent element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45—Housing details, e.g. position adjustments thereof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13—Plural light sourc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20—Lamp housings
- G03B21/2006—Lamp hous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 G03B21/2033—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 G03B21/204—LED or laser light sources using secondary light emission, e.g. luminescence or fluoresce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4N9/315—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 H04N9/3158—Modulator illumination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ctru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12—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9/31—Projection devices for colour picture display, e.g. using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ESLM]
- H04N9/3191—Testing thereof
- H04N9/3194—Testing thereof including sensor feedback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6/00—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 G02B26/007—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using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s the movable or deformable optical element controlling the colour, i.e. a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light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10—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 G02B27/14—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 G02B27/149—Beam splitting or combining systems operating by reflection only using crossed beamsplitting surfaces, e.g. cross-dichroic cubes or X-cub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5—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 G03B21/006—Projectors using an electronic spatial light modulator but not peculiar thereto using LCD'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3/00—Colour photography, other than mere exposure or projection of a colour film
- G03B33/10—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 G03B33/12—Simultaneous recording or projection using beam-splitting or beam-combining systems, e.g. dichroic mirr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Video 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For Color Tv System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密闭性良好的电光装置。电光装置(5)具有:线缆(54),其与电子部件连接;收纳用壳体(6),其对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进行收纳,具有供线缆(54)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固定部(72),其可拆装地固定于收纳用壳体(6);以及弹性部(73),其固定于固定部(72),固定部(72)具有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它们隔着从贯穿插入孔突出的线缆(54)彼此相对地配置,弹性部(73)具有:第1突出部,其从第1相对部(721A)向线缆(54)侧突出;以及第2突出部,其从第2相对部(722A)向线缆(54)侧突出,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被配置成隔着线缆(54)彼此按压并包围线缆(54)的周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投影仪。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具有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的装置。例如,提出了在投影仪的光源装置中使用的光转换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光转换装置具有荧光体轮装置、吹风机、以及收纳荧光体轮装置和吹风机的荧光体轮壳体。
荧光体轮装置具有荧光体轮(光学部件)和电机(电子部件),其中,在该荧光体轮上形成有荧光体层,该电机使荧光体轮旋转。吹风机将风吹送到荧光体层的荧光体发光部。荧光体轮壳体具有循环路径,该循环路径形成为使吹风机的风在一个方向上流动,该荧光体轮壳体构成密闭空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25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可认为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难以确保密闭性。即,可认为电机(电子部件)经由线缆等连接部与配置于荧光体轮壳体外部的控制部连接,因此,在荧光体轮壳体中形成供线缆穿过的孔。并且,当外部的尘埃从该孔侵入到荧光体轮壳体内的荧光体层的光路上时,发生朝向荧光体层的激励光或来自荧光体层的射出光的吸收或散射。即,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存在光的利用效率变差的问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应用例来实现。
[应用例1]本应用例的电光装置具有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光装置具有:连接部,其与所述电子部件电连接;收纳用壳体,其收纳所述电子部件和所述光学部件,具有供所述连接部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固定部,其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收纳用壳体;以及弹性部,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该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隔着从所述贯穿插入孔突出的所述连接部彼此相对地配置,所述弹性部具有:第1突出部,其从所述第1相对部向所述连接部侧突出;以及第2突出部,其从所述第2相对部向所述连接部侧突出,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被配置成隔着所述连接部彼此按压并包围所述连接部的周围。
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固定于固定部的弹性部,将贯穿插入有连接部的贯穿插入孔封住,所以,能够在收纳用壳体内形成防止尘埃从外部侵入的密闭空间。因此,由于能够防止尘埃附着于收纳用壳体内的光学部件,所以,能够提供如下的电光装置:一边从外部对电子部件进行控制,一边充分发挥光学部件具有的光学性能。
并且,在为了将贯穿插入孔封住而借助双面带等粘接材料将弹性部件安装于贯穿插入孔的周缘的与本应用例不同的结构中,用于确保密闭性的作业、与弹性部件的劣化相伴的更换作业会变得复杂化,但根据本应用例的结构,能够通过固定部的固定、拆下之类的容易作业来确保密闭性或更换固定有弹性部的固定部。
[应用例2]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固定部具有:第1部件,其具有所述第1相对部;以及第2部件,其具有所述第2相对部,所述弹性部具有:第1弹性部件,其具有所述第1突出部,被固定在所述第1相对部;以及第2弹性部件,其具有所述第2突出部,被固定在所述第2相对部,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以使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方式对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进行定位。
根据该结构,作业者通过定位部将固定有第1弹性部件的第1部件和固定有第2弹性部件的第2部件定位而固定于收纳用壳体,从而能够将贯穿插入有连接部的贯穿插入孔封住。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作业将固定有弹性部的固定部配置在收纳用壳体的规定位置,能够将贯穿插入有连接部的贯穿插入孔封住。
[应用例3]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孔形成部,该第1孔形成部从所述第1相对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一端突出,形成有在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孔形成部,该第2孔形成部从所述第2相对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一端突出,形成有在所述第3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所述第1弹性部件的所述第1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1相对部的、所述第1孔形成部突出的一侧,所述第2弹性部件的所述第2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2相对部的、所述第2孔形成部突出的一侧,在所述收纳用壳体上形成有作为所述定位部的第1定位突起和第2定位突起,该第1定位突起和第2定位突起被贯穿插入到所述第1孔形成部和所述第2孔形成部各自的贯通孔中,所述固定部被配置成使所述第1孔形成部、所述第1相对部、所述第2孔形成部以及所述第2相对部包围所述连接部。
根据该结构,第1部件和第2部件形成为俯视时的L字状,第1弹性部件和第2弹性部件固定在该L字状的一个片上。并且,第1部件和第2部件被配置成将第1定位突起和第2定位突起贯穿插入到各个贯通孔中而包围连接部。由此,能够实现第1部件与第2部件的共同化、以及第1弹性部件与第2弹性部件的共同化。并且,能够将固定部紧凑地配置在连接部的周围。因此,能够提供制造简单且具有小型的固定部和弹性部的电光装置。
[应用例4]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光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1定位突起和所述第2定位突起上分别设有螺纹孔,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各自以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彼此接近的方式被定位,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1孔形成部和所述第2孔形成部从与所述收纳用壳体相反的一侧观察时,以所述第1定位突起和所述第2定位突起各自的所述螺纹孔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螺钉贯穿插入到贯通孔中而将第1部件和第2部件容易地固定在收纳用壳体的规定位置。并且,关于第1部件和第2部件,当使用标准的右旋螺钉(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产生紧固力的螺钉)进行螺纹紧固时,从上述一侧(螺钉的头侧)来看,对双方的部件施加绕顺时针旋转的力,但由于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如上述那样形成,所以,对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进一步施加彼此按压的方向的力。因此,不必使用特殊的螺钉或一边按压第1部件和第2部件一边进行螺纹紧固,就能够通过容易的作业可靠地实现第1突出部和第2突出部隔着连接部彼此按压的结构。
[应用例5]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固定部具有基部,该基部连接彼此相对的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的一端侧,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在所述第1相对部与所述第2相对部相对的方向上夹持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
根据该结构,当固定部被夹持部夹持时,隔着从贯穿插入孔突出的连接部配置的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按压。由此,使从第1相对部突出的第1突出部和从第2相对部突出的第2突出部可靠地隔着连接部彼此按压。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作业将固定有弹性部的固定部配置在收纳用壳体的规定位置,将贯穿插入有连接部的贯穿插入孔封住。
[应用例6]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角部,该角部具有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外表面和第2外表面,所述贯穿插入孔设于所述角部,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形成。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空间效率高的方式将与配置在收纳用壳体内的角部的电子部件连接的连接部取出到收纳用壳体外部,并且能够将贯穿插入有连接部的贯穿插入孔封住。
[应用例7]在上述应用例的电光装置中,优选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第1壳体,其具有所述第1外表面和在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的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在该第1壳体中配置所述光学部件;以及第2壳体,其具有所述第2外表面,封闭所述开口部,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基部侧固定于所述第2壳体,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第2壳体。
根据该结构,除了固定部容易装卸之外,即使在固定部固定于第2壳体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第1壳体与第2壳体的分解。因此,在不需要更换固定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配置在第1壳体内的光学部件等部件的修理或更换而不用拆下固定部。
[应用例8]本应用例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源,其射出激励光;以及上述记载的电光装置,所述光学部件是波长转换元件,该波长转换元件具有荧光体,利用所述激励光而发出荧光,所述电子部件是使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旋转的驱动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波长转换元件通过光源的激励光来发出荧光,射出包含该荧光在内的光。并且,由于波长转换元件通过驱动部进行旋转,所以,被照射激励光的荧光体的区域发生移动,防止荧光体局部变为高温。由此,能够提供抑制荧光体的热劣化、长时间对被照明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装置。
并且,由于波长转换元件和驱动部配置在收纳用壳体内,所以,防止尘埃附着于荧光体的表面。因此,能够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抑制了激励光或来自荧光体的射出光因尘埃被吸收或发生散射,能够实现提高了光利用效率的光射出,且能够通过容易的作业来更换固定有弹性部的固定部。
[应用例9]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上述记载的照明装置;光调制装置,其对从所述照明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从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以及控制部,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对该投影仪的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由于投影仪具有上述照明装置,所以提高了光源发出的光的效率,能够长时间投射抑制了明亮度降低的图像。
[应用例10]本应用例的投影仪的特征在于,具有:光源;上述记载的电光装置,其入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从所述电光装置射出的光;以及控制部,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对该投影仪的动作进行控制。
根据该结构,由于投影仪具有上述的电光装置,所以,能够维持光学部件具有的光学性能,能够长时间投射画质良好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电光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和封闭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封闭部的壳体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安装有第1实施方式的封闭部的壳体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封闭部和封闭部附近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8是第2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用壳体的一部分以及封闭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2实施方式的固定部以及固定于固定部的弹性部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投影仪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各图中,为了使各构成要素成为能够在附图上识别的程度的大小,使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比例适当地与实际不同。
〔投影仪的主要结构〕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投影仪1具有:光学系统2;控制部3,其对投影仪1的动作进行控制;以及外装壳体4,其构成外装。光学系统2具有:照明装置21;色分离光学系统22;作为光调制装置的液晶光阀23R、23G、23B;作为色合成光学装置的十字分色棱镜24;投射光学装置25;以及光学部件用壳体26。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除了上述的光学系统2和控制部3之外,投影仪1还具有:电源装置,其向照明装置21、控制部3供给电力;以及冷却装置,其对光学系统2、电源装置进行冷却,这些装置配置在外装壳体4内。
照明装置21具有:光源装置211、电光装置5、透镜阵列212、213、偏振转换元件214以及重叠透镜215。
光源装置211具有作为光源的多个发光元件211a和对多个发光元件211a进行保持的保持部211b。发光元件211a是半导体激光器,射出激励光(例如蓝色光)。
电光装置5具有聚光光学系统51、波长转换元件52、作为驱动部的电机53、作为连接部的线缆54、准直光学系统55、收纳用壳体6以及封闭部7。波长转换元件52相当于光学部件,电机53相当于电子部件。
聚光光学系统51具有:多个第1透镜511,它们与多个发光元件211a对应地配置;以及第2透镜512,经由多个第1透镜511后的光共同入射到该第2透镜512,该聚光光学系统51使从光源装置211射出的激励光会聚。
波长转换元件52具有圆板521和在圆板521上的圆周方向设置的荧光体522。
圆板521是使从发光元件211a射出的光透过的部件,例如,由石英玻璃、水晶、蓝宝石等形成。
荧光体522设置在圆板521的与聚光光学系统51相反的一侧,被配置成与由聚光光学系统51会聚的光的焦点位置重叠。荧光体522使从光源装置211射出的光(蓝色光)的一部分透过,并且吸收剩余部分而发出可见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黄色光)。从荧光体522射出的光构成由蓝色光和黄色光合成的白色光。
电机53与圆板521的中心连接,被设置成能够使波长转换元件52以穿过圆板521的中心的法线为旋转轴进行旋转。线缆54具有多条信号线,该线缆54将电机53与控制部3电连接。并且,线缆54具有可装卸地连接于控制部3的连接器(省略图示)。电机53根据控制部3的指示使圆板521旋转。波长转换元件52通过电机53来进行旋转,从而不会对荧光体522的特定位置持续照射激励光,因此能够防止热劣化,实现长寿命化。
准直光学系统55具有:第1透镜551,其抑制从荧光体522发出的光的扩散;以及第2透镜552,其将从第1透镜551入射的光平行化,该准直光学系统55将从荧光体522射出的光平行化。
收纳用壳体6具有壳体主体61和光透过部件62,该收纳用壳体6对光学部件(聚光光学系统51、波长转换元件52、准直光学系统55)和电子部件(电机53)进行收纳。并且,光源装置211中的保持部211b具有未图示的散热器,该保持部211b形成收纳用壳体6的一部分。该散热器朝向收纳用壳体6的外表面侧配置,利用从未图示的风扇吹送的空气进行冷却。
壳体主体61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构成,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但形成有供线缆54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61h(参照图3)。
光透过部件62配置在准直光学系统55的光射出侧,使从准直光学系统55射出的白色光透过。
在后面对封闭部7进行详细说明,封闭部7可装卸地固定于收纳用壳体6,将贯穿插入有线缆54的贯穿插入孔61h封闭。并且,收纳用壳体6通过将封闭部7固定而形成防止尘埃从外部侵入的密闭空间。
透镜阵列212具有小透镜排列成矩阵状的结构,将从准直光学系统55射出的光分割成多个部分光。透镜阵列213具有与透镜阵列212大致同样的结构,与重叠透镜215一起使多个部分光与液晶光阀23R、23G、23B的表面大致重叠。偏振转换元件214将从透镜阵列213射出的非偏振光转换成液晶光阀23R、23G、23B可使用的直线偏振光。
色分离光学系统22具有分色镜221、222、反射镜223、224、225、场透镜226R、226G、226B、以及中继透镜227、228。
分色镜221对从照明装置21射出的光L中的、绿色光(G光)和蓝色光(B光)进行反射,使红色光(R光)透过。分色镜222使被分色镜221反射的光中的G光反射,使B光透过。
透过了分色镜221的R光在被反射镜223反射并被场透镜226R平行化之后,入射到液晶光阀23R。被分色镜222反射的G光在被场透镜226G平行化之后,入射到液晶光阀23G。透过了分色镜222的B光在穿过中继透镜227并被反射镜224反射之后,穿过中继透镜228并被反射镜225反射而入射到场透镜226B。入射到场透镜226B的B光在被平行化之后入射到液晶光阀23B。
液晶光阀23R、23G、23B具有透射型液晶面板以及分别配置在液晶面板的两侧的入射侧偏振板和射出侧偏振板,该液晶光阀23R、23G、23B经由未图示的线缆与控制部3连接。液晶光阀23R、23G、23B根据所供给的图像信号,对从色分离光学系统22射出的各色光进行调制,形成各色的图像光。
十字分色棱镜24由4个直角棱镜粘贴而成,呈俯视时的大致正方形,在使直角棱镜彼此粘贴而成的界面上形成有两个电介质多层膜。十字分色棱镜24对分别被液晶光阀23R、23B调制后的R光和B光进行反射,使被液晶光阀23G调制后的G光透过,对3种颜色的图像光进行合成。
投射光学装置25构成为具有多个透镜(省略图示),将被十字分色棱镜24合成的图像光放大投射在屏幕等投射面SCR上。
光学部件用壳体26收纳光学部件,该光学部件配置在光学系统2的光路上的从电光装置5的光路后级侧到投射光学装置25的光路前级侧。
控制部3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ROM(Read Only Memory)、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该控制部3作为计算机发挥功能,进行投影仪1的动作的控制(例如,与图像的投射相关的控制、电机53的驱动控制等)。
[封闭部的结构]
这里,对封闭部7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示出电光装置5的一部分的立体图,是示出封闭部7和封闭部7附近的壳体主体61的一部分的图。另外,为了容易识别构成要素,图2是用双点划线示意性地示出线缆54的图。图3是壳体主体61和封闭部7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对壳体主体61的贯穿插入孔61h和贯穿插入孔61h附近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壳体主体61的外表面设置有俯视时矩形的凹部611,在该凹部611的底面形成有贯穿插入孔61h。将凹部611的短边方向设为第1方向D1,将长边方向(与第1方向D1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垂直)的方向)设为第2方向D2。
贯穿插入孔61h与凹部611同样,形成为第2方向D2的长度比第1方向D1的长度长。并且,贯穿插入孔61h形成为能够供线缆54的连接器(省略图示)贯穿插入的大小。
在凹部611的底面,在第2方向D2的贯穿插入孔61h的两侧设置有圆筒状的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在该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各自的中央形成有螺纹孔。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具有用于将封闭部7(后述的固定部72)定位的功能,相当于定位部。
接着,对封闭部7进行说明。
封闭部7配置于凹部611,如上述那样,将贯穿插入有线缆54的贯穿插入孔61h封闭。
如图3所示,封闭部7具有:遮光部件71;固定部72,其可装卸地固定于壳体主体61;以及弹性部73,其固定于固定部72。
遮光部件71由遮蔽波长转换元件52所发出的光的片材形成,配置在凹部611内。遮光部件71是为了和弹性部73可靠地防止光从贯穿插入孔61h向收纳用壳体6外部漏出而设置的。在遮光部件71上形成有供线缆54贯穿插入的长孔711以及分别供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贯穿插入的圆孔712、713。长孔711形成得比线缆54的截面形状大,比线缆54的连接器(省略图示)的截面形状小。由于遮光部件71由片材形成,因此,组装作业者使遮光部件71变形而使线缆54的连接器贯穿插入。
固定部72具有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
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由不锈钢等金属板形成,具有共同的形状和尺寸。具体来说,第1部件721具有第1相对部721A和第1孔形成部721B,该第1部件721形成为俯视时的L字状。
第1相对部721A形成得比贯穿插入孔61h的第2方向D2的长度长的长条状,具有:平坦部721Aa,其层叠在遮光部件71的上表面;立起部721Ab,其从平坦部721Aa的短边方向(第1方向D1)的一端立起;以及弯曲部721Ac,其从立起部721Ab的端部向与平坦部721Aa相反的一侧弯曲。这样,第1相对部721A的截面形成为曲柄状。
第1孔形成部721B是与平坦部721Aa一起层叠在遮光部件71的上表面的部位。第1孔形成部721B从平坦部721Aa的第2方向D2的一端,向与弯曲部721Ac相同的一侧,比第1相对部721A的长度短地突出,在中央形成有在与第1方向D1以及第2方向D2交叉(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垂直)的第3方向D3上贯通的贯通孔721Bh。
第2部件722与第1部件721同样,具有第2相对部722A和第2孔形成部722B,第2相对部722A具有平坦部722Aa、立起部722Ab以及弯曲部722Ac,第2孔形成部722B形成有贯通孔722Bh。另外,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不限于金属板,也可以通过金属成型或由包含玻璃纤维等的强度高的合成树脂制成。
弹性部73具有:第1弹性部件731,其固定于第1相对部721A;以及第2弹性部件732,其固定于第2相对部722A。
第1弹性部件731和第2弹性部件732由耐热性高的具有弹性的部件(例如,硅泡沫材料等)形成,具有共同的形状。
如图3所示,第1弹性部件731形成为比第1相对部721A的长度长的长方体状,借助粘接材料固定于立起部721Ab和弯曲部721Ac。并且,第1弹性部件731从弯曲部721Ac向第1孔形成部721B突出的一侧突出而固定于第1相对部721A。
第2弹性部件732与第1弹性部件731同样,从弯曲部722Ac突出而固定于立起部722Ab和弯曲部722Ac。将第1弹性部件731的从弯曲部721Ac突出的部位设为第1突出部731p,将第2弹性部件732的从弯曲部722Ac突出的部位设为第2突出部732p。
在线缆54贯穿插入于贯穿插入孔61h和长孔711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使用螺钉Sc将固定有第1弹性部件731的第1部件721和固定有第2弹性部件732的第2部件722固定于壳体主体61。
图4是安装有封闭部7的壳体主体61的局部剖视图,是穿过螺钉Sc的中心并沿着第1方向D1的平面的剖视图。如图3、图4所示,关于第1部件721,在贯通孔721Bh中贯穿插入第1定位突起612,将从贯通孔721Bh贯穿插入的螺钉Sc插入到第1定位突起612的螺纹孔中而固定在凹部611内。关于第2部件722,在贯通孔722Bh中贯穿插入第2定位突起613,将从贯通孔722Bh贯穿插入的螺钉Sc插入到第2定位突起613的螺纹孔中而固定在凹部611内。
并且,如图2所示,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的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隔着从贯穿插入孔61h(参照图3)突出的线缆54彼此相对地配置。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在第1方向上相对,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沿着第2方向D2延伸。
并且,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被配置成第1孔形成部721B、第1相对部721A、第2孔形成部722B以及第2相对部722A包围线缆54。并且,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各自以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彼此接近的方式被定位,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是分别相对于第1孔形成部721B和第2孔形成部722B从与壳体主体61相反的一侧观察(从螺钉Sc的头侧观察)时,以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各自的螺纹孔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图5是安装有封闭部7的壳体主体61的局部剖视图,是穿过第1突出部731p和第2突出部732p并沿着第1方向D1的平面的剖视图。
如图2、图5所示,第1突出部731p和第2突出部732p被配置成隔着线缆54彼此按压,并且包围线缆54的周围。其结果是,贯穿插入孔61h被固定部72和弹性部73封闭。并且,第1突出部731p和第2突出部732p的突出量、硬度被设定为即使彼此按压也不会使线缆54与第1部件721(第1相对部721A)以及第2部件722(第2相对部722A)接触。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在收纳用壳体6中,通过封闭部7形成防止尘埃从外部侵入的密闭空间,因此,能够防止尘埃附着于收纳用壳体6内的波长转换元件52。因此,能够提供如下的电光装置5:一边从收纳用壳体6的外部对电机53进行控制,一边充分发挥波长转换元件52所具有的光学性能。
并且,在为了将贯穿插入孔61h封住而借助双面带等粘接材料将弹性部件安装于贯穿插入孔61h的周缘的与本实施例不同的结构中,用于确保密闭性的作业、与弹性部件的劣化相伴的更换作业会变得复杂化,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能够通过固定部72的固定、拆下之类的容易的作业来确保密闭性或更换固定有弹性部73的固定部72。
(2)由于波长转换元件52通过电机53进行旋转,所以,被照射激励光的荧光体522的区域发生移动,防止荧光体522局部变为高温。由此,能够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21:抑制荧光体522的热劣化,长时间地对被照明区域进行照明。
并且,由于波长转换元件52配置在收纳用壳体6内,所以,防止尘埃附着于荧光体的表面。因此,能够提供如下的照明装置21:抑制激励光或来自荧光体522的射出光因尘埃而被吸收或发生散射,能够实现提高了光利用效率的光射出,且能够通过容易的作业进行固定有弹性部73的固定部72的更换。
由于投影仪1具有照明装置21,所以,能够长时间地投射抑制了明亮度降低的图像。
(3)收纳用壳体6具有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该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将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定位成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彼此相对地配置。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和简单的作业将固定有弹性部73的固定部72配置在收纳用壳体6的规定位置,将贯穿插入有线缆54的贯穿插入孔61h封住。
(4)封闭部7的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是共同形成的,第1弹性部件731和第2弹性部件732是共同形成的。并且,由于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形成为俯视时的L字状,被配置成包围线缆54,所以,在线缆54的周围紧凑地配置。因此,能够提供制造简单且具有小型的封闭部7的电光装置5。
(5)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各自以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彼此接近的方式被定位,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是分别相对于第1孔形成部721B和第2孔形成部722B从螺钉Sc的头侧观察时,以第1定位突起612和第2定位突起613各自的螺纹孔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由此,能够使用标准的右旋螺钉,通过容易的作业可靠地实现第1突出部731p和第2突出部732p隔着线缆54彼此按压的结构。
(6)由于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的截面形成为曲柄状,所以抑制了挠曲等。因此,即使封闭部7是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各自的一方的端部被螺纹紧固的结构,也能够可靠地封闭贯穿插入有线缆54的贯穿插入孔61h。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的投影仪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要素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或简化其详细的说明。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具有电光装置5和与电光装置5不同的电光装置15。并且,如图6所示,投影仪10具有: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其形状、构成部件与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的光学部件用壳体26不同;以及循环装置(省略图示),其构成在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中不具有的检测部8、封闭部9、冷却装置的一部分。检测部8具有作为电子部件的照度传感器8B、8R。
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对与收纳在第1实施方式的光学部件用壳体26中的光学部件同样的光学部件以及照度传感器8B、8R进行收纳,相当于收纳用壳体。并且,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中形成有分别供作为连接部的线缆154B、154R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120h(参照图8,省略了供线缆154R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的图示)。
封闭部9具有:封闭部9B,其将贯穿插入有线缆154B的贯穿插入孔120h封闭;以及封闭部9R,其将贯穿插入有线缆154R的贯穿插入孔(省略图示)封闭。光学部件用壳体120通过固定封闭部9,形成空气不易从外部流入的密闭空间。即,电光装置15具有光学部件用壳体120、配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内的光学部件、检测部8、线缆154B、154R以及封闭部9。从多个发光元件211a射出并经由波长转换元件52等的光入射到电光装置15。并且,投射光学装置25对从该电光装置15射出的光进行投射。
如图6所示,照度传感器8B配置在与反射镜225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照度传感器8R配置在与反射镜223的反射面相反的一侧。
反射镜225对所入射的B光的大约99%进行反射,使剩下的大约1%透过。照度传感器8B检测透过了反射镜225的B光的照度,将其检测结果经由线缆154B输出到控制部3。同样,反射镜223对所入射的R光的大约99%进行反射,使剩下的大约1%透过。照度传感器8R检测透过了反射镜223的R光的照度,将其检测结果经由线缆154R输出到控制部3。控制部3根据从照度传感器8B、8R输出的检测结果,使未图示的调光装置驱动,对入射到反射镜223、225即液晶光阀23R、23B的光的光量进行调整。
未图示的循环装置具有冷却风扇、热交换部等,该循环装置使空气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内循环,对液晶光阀23R、23G、23B等光学部件进行冷却。虽然省略了详细的说明,但大致如以下那样对光学部件进行冷却。冷却风扇向液晶光阀23R、23G、23B等光学部件吹送冷却空气。热交换部的一部分跨越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内外而形成,使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内的热量传递到配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外部的部位。传递到该部位的热量被未图示的排气风扇等排出到投影仪10外。另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冷却风扇经由线缆与控制部3连接,该线缆贯穿插入形成于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孔。并且,该孔被缓冲材料等封闭。
这里,对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贯穿插入孔120h周围的形状以及封闭部9进行详细说明。
由于供线缆154R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和封闭部9R构成为与贯穿插入孔120h以及封闭部9B同样,所以,这里,着重对贯穿插入孔120h和封闭部9B进行说明。
图7是示出封闭部9B和封闭部9B附近的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另外,线缆154B具有多条信号线,但图7是用1条信号线示出线缆154B的图。图8是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一部分以及封闭部9B的分解立体图。
首先,对贯穿插入孔120h和贯穿插入孔120h附近的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形状进行说明。
如图7、图8所示,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具有形成下侧的第1壳体121和形成上侧的第2壳体122。
第1壳体121形成为箱状,其上方具有开口部,在该第1壳体121中配置有反射镜223、225(参照图6)等光学部件。第2壳体122形成为盖状,封闭第1壳体121的开口部。
如图8所示,贯穿插入孔120h设置在由第1壳体121和第2壳体122形成的角部。具体来说,第1壳体121位于照度传感器8B的与反射镜225(参照图6)相反的一侧,具有立壁121W,该立壁121W具有第1外表面121a。第1壳体121的开口部在沿着第1外表面121a的方向上开口。第2壳体122与第1壳体121的底部相对,具有上表面部122W,该上表面部122W具有第2外表面122a。即,第1外表面121a和第2外表面122a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贯穿插入孔120h设置在由立壁121W和上表面部122W形成的角部。
如图8所示,在第2壳体122中形成有从第2外表面122a突出的圆柱部1221、一对突起部1222以及一对夹持部1223。
圆柱部1221设置在与第1外表面121a相反的一侧的贯穿插入孔120h附近,在中央形成有螺纹孔。
一对突起部1222分别具有圆柱形状,与贯穿插入孔120h大致平行地隔着圆柱部1221设置在两侧。一对突起部1222具有用于对封闭部9B(后述的固定部91)进行定位的功能。
一对夹持部1223具有夹持封闭部9B的功能。一对夹持部1223分别呈板状突出,设置在比一对突起部1222靠第1外表面121a的位置,隔着贯穿插入孔120h彼此相对地配设。并且,在一对夹持部1223中,在彼此相对的一侧分别形成有倒角1223c。
接着,对封闭部9B进行说明。
如图7、图8所示,封闭部9B具有固定于第2壳体122的固定部91和固定于固定部91的弹性部92。
固定部91由合成树脂制成,具有第1相对部911、第2相对部912以及基部913。
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隔着从贯穿插入孔120h突出的线缆154B彼此相对地配置,沿着第1外表面121a和第2外表面122a弯曲。
基部913连接彼此相对的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的一端侧,配置在上表面部122W。将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的与基部913相反的一侧的各自的端部设为前端911t、912t。
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在从基部913侧弯曲的部位附近以供螺钉Sc贯穿插入的大小分离,在沿着第1外表面121a的部位,分离的距离形成为越朝向前端911t、912t越逐渐变大。
并且,在基部913形成有分别供一对突起部1222贯穿插入的俯视时的半圆状的一对切口91n。
图9是从光学部件用壳体120侧观察固定部91和固定于固定部91的弹性部92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固定部91形成为光学部件用壳体120侧即内表面侧具有阶差。具体来说,固定部91的内表面具有阶差,以使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从基部913凹陷。
如图9所示,弹性部92具有:第1弹性部件921,其固定于第1相对部911;以及第2弹性部件922,其固定于第2相对部912。
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是耐热性高的具有弹性的部件(例如,硅泡沫材料等),具有共同的形状,形成为俯视时的矩形板状。
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以设于固定部91的内表面侧的阶差为目标,分别借助粘接材料固定于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并且,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被固定成彼此抵接。即,第1弹性部件921具有从第1相对部911向第2相对部912侧(线缆154B侧)突出的第1突出部921p,并且该第1弹性部件921固定于第1相对部911。第2弹性部件922具有从第2相对部912向第1相对部911侧(线缆154B侧)突出的第2突出部922p,并且该第2弹性部件922固定于第2相对部912。
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形成为第1相对部911与第2相对部912之间的分离距离在前端911t、912t侧比在基部913侧长,由此,构成为前端911t、912t侧能够比基部913侧更大地变形。线缆154B从前端911t、912t侧插入到第1突出部921p与第2突出部922p之间。并且,在拆下封闭部9的情况下,线缆154B也从前端911t、912t侧拉出。
并且,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形成为分别从前端911t、912t突出的长度,从该前端911t、912t突出的部位借助粘接材料固定在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各自的外表面侧。这样,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形成为覆盖前端911t、912t,由此,即使在线缆154B从前端911t、912t侧插入到第1弹性部件921与第2弹性部件922之间时,也抑制了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的剥离。另外,也可以将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的长度设定为不从前端911t、912t突出。
线缆154B如上述那样插入到第1突出部921p与第2突出部922p之间,固定有第1弹性部件921和第2弹性部件922的固定部91被一对突起部1222定位而固定于第2壳体122。具体来说,在固定部91被一对突起部1222定位后,被按压到第2外表面122a侧,从基部913附近的第1相对部911与第2相对部912之间贯穿插入的螺钉Sc被贯穿插入到圆柱部1221的螺纹孔中而固定于第2壳体122。
并且,在固定部91被按压到第2外表面122a侧时,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被一对夹持部1223在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夹持。即,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被夹持为在彼此接近的方向上按压。并且,如图7所示,第1突出部921p和第2突出部922p被配置成隔着线缆154B彼此按压,包围线缆154B。其结果是,贯穿插入孔120h被固定部91和弹性部92封闭。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获得以下效果。
(1)作业者通过使一对夹持部1223夹持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能够使分别从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突出的第1突出部921p和第2突出部922p进行按压,将贯穿插入有线缆154B的贯穿插入孔120h封闭。因此,封闭部9成为简单的结构,并且,通过简单的作业将贯穿插入有线缆154B的贯穿插入孔120h封住,能够防止尘埃侵入到光学部件用壳体120(收纳用壳体)内。因此,由于能够防止尘埃附着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内所配置的光学部件上,所以,能够一边从外部对电子部件进行控制,一边充分发挥光学部件具有的光学性能。
(2)由于投影仪10具有循环装置,所以,能够有效地对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内的光学部件进行冷却。
(3)贯穿插入孔120h设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角部,固定部91沿着位于该角部的两侧的第1外表面121a和第2外表面122a弯曲。由此,能够以空间效率高的方式将与配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角部的照度传感器8B连接的线缆154B取出到光学部件用壳体120的外部,并且能够将贯穿插入孔120h封住。
(4)固定部91的基部913侧固定于第2壳体122,夹持部1223设于第2壳体122。并且,从前端911t、912t侧向第1突出部921p与第2突出部922p之间的插入、拉出线缆154B。由此,除了封闭部9容易装卸之外,即使在封闭部9固定于第2壳体122的状态下,也能够进行第1壳体121与第2壳体122的分解。因此,即使在不需要更换封闭部9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配置在第1壳体121内的光学部件等部件的修理或更换而不用拆下封闭部9。
(5)由于投影仪10具有电光装置15,所以,能够维持光学部件具有的光学性能,能够长时间投射画质良好的图像。
(变形例)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变更。
第1实施方式的第1相对部721A和第2相对部722A的截面形成为曲柄状,但截面也可以是L字状,另外,也可以是不具有弯曲部位的平坦状。
第1实施方式的第1部件721和第2部件722构成为通过对一端侧(第1孔形成部721B、第2孔形成部722B)进行螺纹紧固而固定于收纳用壳体6,但也可以构成为在两端侧设置进行螺纹紧固的部位,通过对该两端侧进行螺纹紧固而固定于收纳用壳体6。
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在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各自的一端侧设置彼此卡合的部位,在另一端侧设置进行螺纹紧固的部位,使一方通过卡合、另一方通过螺钉而一起紧固于收纳用壳体6。
第1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1包含透镜阵列212、213、偏振转换元件214以及重叠透镜215,但也可以将不具有这些部件的光源装置211和电光装置5设为照明装置。
第1实施方式的收纳用壳体6具有光透过部件62,但也可以构成为不具有光透过部件62,构成为通过收纳用壳体6、和光学部件用壳体26的整体或光学部件用壳体26的一部分形成密闭空间。
在第2实施方式中,使用照度传感器8B、8R作为配置在光学部件用壳体120(收纳用壳体)内的电子部件,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将循环装置中的冷却风扇构成为电子部件,构成为具有检测光学部件用壳体120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将该温度传感器构成为电子部件。即,也可以构成为在收纳用壳体内设置供与冷却风扇、温度传感器等电子部件连接的线缆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使用第1实施方式的封闭部7、第2实施方式的封闭部9作为将该贯穿插入孔封闭的部件。并且,也可以构成为将与多个电子部件连接的连接部贯穿插入到1个贯穿插入孔中,具有将该贯穿插入孔封闭的封闭部。
第2实施方式的夹持部1223设于第2壳体122,但也可以构成为设于第1壳体121。即,也可以构成为对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的沿着第1外表面121a的部位进行夹持。
在第2实施方式中,贯穿插入孔120h设于收纳用壳体的角部,第1相对部911和第2相对部912形成为弯曲的形状,但也可以在平坦状的部位设置贯穿插入孔,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形成为沿着该平坦状的部位。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源装置211具有射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211a,但并不限于蓝色光,也可以构成具有发出其他波段的光例如紫外光的发光元件的光源装置。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1具有发出黄色光的荧光体522,但并不限于黄色光,也可以构成具有发出其他可见光的荧光体的照明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21构成为将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但也可以构成为将半导体激光器和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光源。
并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构成为使用放电型的光源来代替光源装置211和电光装置5。
上述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10使用透过型的液晶光阀23R、23G、23B作为光调制装置,但也可以使用反射型的液晶光阀。并且,也可以使用微镜型的光调制装置例如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等作为光调制装置。
上述实施方式的光调制装置采用了使用与R光、G光、B光对应的3个光调制装置的所谓3板方式,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单板方式,或者也可以应用于具有两个或4个以上的光调制装置的投影仪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投影仪中搭载电光装置的例子,但上述的电光装置的技术也可以应用在投影仪以外的设备或装置中。
标号说明
1、10:投影仪;3:控制部;5、15:电光装置;6:收纳用壳体;7、9、9B、9R:封闭部;8B、8R:照度传感器(电子部件);21:照明装置;23B、23G、23R:液晶光阀(光调制装置);25:投射光学装置;52:波长转换元件(光学部件);53:电机(驱动部、电子部件);54、154B、154R:线缆(连接部);61h、120h:贯穿插入孔;72、91:固定部;73、92:弹性部;120:光学部件用壳体(收纳用壳体);121:第1壳体;121a:第1外表面;122:第2壳体;122a:第2外表面;211a:发光元件(光源);522:荧光体;612:第1定位突起;613:第2定位突起;721:第1部件;721A、911:第1相对部;721B:第1孔形成部;721Bh:贯通孔;722:第2部件;722A、912:第2相对部;722B:第2孔形成部;722Bh:贯通孔;731、921:第1弹性部件;731p、921p:第1突出部;732:第2弹性部件;732p、922p:第2突出部;913:基部;1223:夹持部;D1:第1方向;D2:第2方向;D3:第3方向。
Claims (10)
1.一种电光装置,其具有电子部件和光学部件,其特征在于,该电光装置具有:
连接部,其与所述电子部件电连接;
收纳用壳体,其收纳所述电子部件和所述光学部件,具有供所述连接部贯穿插入的贯穿插入孔;
固定部,其可拆装地固定于所述收纳用壳体;以及
弹性部,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所述固定部具有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该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隔着从所述贯穿插入孔突出的所述连接部彼此相对地配置,
所述弹性部具有:第1突出部,其从所述第1相对部向所述连接部侧突出;以及第2突出部,其从所述第2相对部向所述连接部侧突出,
所述第1突出部和所述第2突出部被配置成隔着所述连接部彼此按压并包围所述连接部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第1部件,其具有所述第1相对部;以及第2部件,其具有所述第2相对部,
所述弹性部具有:第1弹性部件,其具有所述第1突出部,被固定在所述第1相对部;以及第2弹性部件,其具有所述第2突出部,被固定在所述第2相对部,
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以使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彼此相对地配置的方式对所述第1部件和所述第2部件进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沿着与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在所述第1方向上彼此相对,
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孔形成部,该第1孔形成部从所述第1相对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一端突出,形成有在与所述第1方向以及所述第2方向交叉的第3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孔形成部,该第2孔形成部从所述第2相对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一端突出,形成有在所述第3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所述第1弹性部件的所述第1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1相对部的、所述第1孔形成部突出的一侧,
所述第2弹性部件的所述第2突出部设置在所述第2相对部的、所述第2孔形成部突出的一侧,
在所述收纳用壳体上形成有作为所述定位部的第1定位突起和第2定位突起,该第1定位突起和第2定位突起被贯穿插入到所述第1孔形成部和所述第2孔形成部各自的贯通孔中,
所述固定部被配置成使所述第1孔形成部、所述第1相对部、所述第2孔形成部以及所述第2相对部包围所述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定位突起和所述第2定位突起上分别设有螺纹孔,
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各自以通过顺时针方向的旋转而彼此接近的方式被定位,其中,所述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是分别相对于所述第1孔形成部和所述第2孔形成部从与所述收纳用壳体相反的一侧观察时,以所述第1定位突起和所述第2定位突起各自的所述螺纹孔为中心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具有基部,该基部连接彼此相对的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的一端侧,
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夹持部,该夹持部在所述第1相对部与所述第2相对部相对的方向上夹持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角部,该角部具有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第1外表面和第2外表面,
所述贯穿插入孔设于所述角部,
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和所述第2外表面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用壳体具有:第1壳体,其具有所述第1外表面和在沿着所述第1外表面的方向上开口的开口部,在该第1壳体中配置所述光学部件;以及第2壳体,其具有所述第2外表面,封闭所述开口部,
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基部侧固定于所述第2壳体,
所述夹持部设于所述第2壳体。
8.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照明装置具有:
光源,其射出激励光;以及
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
所述光学部件是波长转换元件,该波长转换元件具有荧光体,利用所述激励光而发出荧光,
所述电子部件是使所述波长转换元件旋转的驱动部。
9.一种投影仪,其投射图像,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
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
光调制装置,其对从所述照明装置射出的光进行调制;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从所述光调制装置射出的光;以及
控制部,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对该投影仪的动作进行控制。
10.一种投影仪,其投射图像,其特征在于,该投影仪具有:
光源;
权利要求1~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入射从所述光源射出的光;
投射光学装置,其投射从所述电光装置射出的光;以及
控制部,其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对该投影仪的动作进行控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08517 | 2016-01-20 | ||
JP2016008517A JP6672824B2 (ja) | 2016-01-20 | 2016-01-20 | 電気光学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PCT/JP2017/000637 WO2017126387A1 (ja) | 2016-01-20 | 2017-01-11 | 電気光学装置、照明装置、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タ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75004A true CN108475004A (zh) | 2018-08-31 |
CN108475004B CN108475004B (zh) | 2020-10-30 |
Family
ID=59361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07253.3A Active CN108475004B (zh) | 2016-01-20 | 2017-01-11 |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投影仪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39863B2 (zh) |
JP (1) | JP6672824B2 (zh) |
CN (1) | CN108475004B (zh) |
WO (1) | WO201712638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8471A (zh) * | 2018-11-20 | 2020-05-26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21598A (ja) * | 1998-11-26 | 2000-08-11 | Seiko Epson Corp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2001244657A (ja) * | 2000-03-01 | 2001-09-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防塵用ブッシングおよびこの防塵用ブッシングを使用した電気機器筐体装置 |
JP2002090915A (ja) * | 2000-09-18 | 2002-03-27 | Noritsu Koki Co Ltd | 閉鎖具 |
CN2556681Y (zh) * | 2002-03-25 | 2003-06-18 | 北京华讯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液晶投影机的空气过滤动态封闭防尘机箱 |
CN102361286A (zh) * | 2010-05-26 | 2012-02-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用于电线引出孔的密封结构和电线引出孔的密封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7215Y2 (ja) * | 1991-01-11 | 1995-04-19 | 日本車輌製造株式会社 | ケーブルクランプ機構 |
TW403854B (en) | 1998-11-10 | 2000-09-01 | Seiko Epson Corp | Projection type display device |
US9134592B2 (en) * | 2012-04-06 | 2015-09-15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Ceiling hanger |
JP2014092599A (ja) | 2012-11-01 | 2014-05-19 | Panasonic Corp | 光変換装置及び光変換装置を備えた投写表示装置 |
CN106200227B (zh) * | 2015-05-26 | 2018-02-27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投影仪 |
-
2016
- 2016-01-20 JP JP2016008517A patent/JP6672824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01-11 US US16/069,068 patent/US10539863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1-11 CN CN201780007253.3A patent/CN10847500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1-11 WO PCT/JP2017/000637 patent/WO201712638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21598A (ja) * | 1998-11-26 | 2000-08-11 | Seiko Epson Corp | 投写型表示装置 |
JP2001244657A (ja) * | 2000-03-01 | 2001-09-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防塵用ブッシングおよびこの防塵用ブッシングを使用した電気機器筐体装置 |
JP2002090915A (ja) * | 2000-09-18 | 2002-03-27 | Noritsu Koki Co Ltd | 閉鎖具 |
CN2556681Y (zh) * | 2002-03-25 | 2003-06-18 | 北京华讯博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液晶投影机的空气过滤动态封闭防尘机箱 |
CN102361286A (zh) * | 2010-05-26 | 2012-02-22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用于电线引出孔的密封结构和电线引出孔的密封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198471A (zh) * | 2018-11-20 | 2020-05-26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装置 |
CN111198471B (zh) * | 2018-11-20 | 2021-06-08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投影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539863B2 (en) | 2020-01-21 |
CN108475004B (zh) | 2020-10-30 |
US20190025682A1 (en) | 2019-01-24 |
JP2017129699A (ja) | 2017-07-27 |
WO2017126387A1 (ja) | 2017-07-27 |
JP6672824B2 (ja) | 2020-03-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37161B (zh) | 光源装置及投影机 | |
JP5105165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TWI448805B (zh) | 光源裝置、投影機及組裝光源裝置的方法 | |
TWI464518B (zh) | 光源裝置及投影機 | |
CN105892208B (zh) | 射出三原色光的光源装置及具有该光源装置的投影装置 | |
KR101298362B1 (ko) | 광원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표시장치 | |
US20090027589A1 (en) |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Such Lighting Device | |
WO2012141094A1 (ja) | 光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CN101063795B (zh) | 光学装置及具备该光学装置的投影机 | |
CN101846250A (zh) | 光源使用了激光的光源装置及投影仪 | |
CN109557755A (zh) | 防尘壳体、光源装置以及投影装置 | |
US9039255B2 (en) | Light source device, projector, and light source device fabrication method | |
CN108475004A (zh) | 电光装置、照明装置以及投影仪 | |
CN100555072C (zh) | 投影机 | |
JP2009237455A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CN100504587C (zh) | 投影机 | |
US10247405B2 (en) | Light source unit, proj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light source unit | |
CN209118037U (zh) | 投影装置 | |
JP5660074B2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WO2010147061A1 (ja) | Rgb光源モジュール | |
CN111198471B (zh) | 投影装置 | |
TW554230B (en) | Machine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device | |
JP6198048B2 (ja) | 導光ユニット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
JP2015072417A (ja) | プロジェクター | |
JP2009081090A (ja) | 光源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