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5949A -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45949A
CN108445949A CN201810319676.5A CN201810319676A CN108445949A CN 108445949 A CN108445949 A CN 108445949A CN 201810319676 A CN201810319676 A CN 201810319676A CN 108445949 A CN108445949 A CN 1084459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signal
amplitude
outpu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19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正昊
王飞
蒋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Microelectronics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Microelectronics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Microelectronics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Microelectronics China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1967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459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45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459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4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 G05F1/5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575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dc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back circui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1/1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ac
    • G05F1/4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ac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 G05F1/44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ac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G05F1/45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actually regulated by the final control device is ac using dischar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being controlled rectifiers in series with the load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3/00Non-retroactive 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variables by using an uncontrolled element, or an uncontrolled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such element or such combination having self-regulating properties
    • G05F3/02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 G05F3/08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 G05F3/1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 G05F3/16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05F3/20Regulating voltage or current wherein the variable is dc using uncontrolled devices with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diode- transistor combinations
    • G05F3/26Current mirr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ontinuous-Control Power Sources That Use Transistors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具有相反类型晶体管(P型和N型)的两个输入对,以提供软启动功能用于从零或者低于N型晶体管的阈值的电压逐渐增加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到操作电压。电压调节器操作在软启动模式,其中可变电压信号逐渐爬升以允许输出电压达到操作电压,以及正常操作模式,其中操作电压得到保持。

Description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本申请是于2014年12月29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410856920.3、发明名称为“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电压调节器向负载提供稳定的、几乎恒定的(经调节的)电源电压,试图将经调节的电源电压保持在几乎恒定的值,而不管负载的电流需求。电压调节器被使用于复杂的电子系统以在电源电压被提供给其他电路组件之前调节电源电压。电路设计者必须评估的诸多问题之一是首次施加电源时电路设计如何表现。在启动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电容器必须被充电,并且所有的集成电路(IC)从非活跃状态改变到活跃的状态。经常地,几个电压调节器对同一电路提供功率,并且每个电压调节器在启动时必须按照顺序。控制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在启动时的转换速度降低对电路组件的应力,并且允许电路设计者将启动电压速率调整至电路所需要的水平。
负载的电子系统经常需要电压调节器以提供对电压源的软启动控制。在启动时的软启动电路控制电源电压,从而电源电压以受控的转换速度提升到操作电压。软启动电路可以控制电容器中涌入的电流、最小化负载浪涌、以及降低电压源对操作电压过冲的可能性。软启动电子线路可以采取很多形式。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使用包括N沟道晶体管的输入对的误差放大器。N型晶体管使实现软启动功能变得困难,因为N型晶体管不能太慢地摆动。N型输入放大器的输入范围不能接近接地轨,并且调节器使用N型晶体管的反馈环只有在输出电压超过某一阈值电压时才有效。
特定类型的电压调节器,被称为“跟踪调节器”,镜像或者“跟踪”另一电压源的输出电压。换句话说,跟踪调节器产生跟随初级电压调节器输出的电压的次级电压源。跟踪调节器对于产生具有与另一调节器相同的电源电压的第二电压源是有用的。在跟踪调节器启动期间需要软启动功能以限制涌入电流和过冲电压。但是当跟踪调节器的误差放大器使用N沟道晶体管时,实现跟踪调节器的软启动是困难的。此外,N沟道晶体管的输入不能摆动太慢,或者接近接地轨,以便跟踪调节器能够正常操作,因为具有N型晶体管的跟踪调节器的反馈环只有在调节器输出电压超过N沟道晶体管的栅极至源极电压的时候才有效。
发明内容
以简化的形式提供本发明内容以介绍选定的概念,在下文的具体实施例中会进一步描述。本发明部分不是旨在明确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者本质特征。也不是旨在特别地将所有实施例限制为具体的特征。
一个实施例针对配置为操作于软启动模式和正常操作模式的电压调节器。电压调节器包括软启动电路,所述软启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P型晶体管,并且软启动电路被配置以接收可变的斜坡电压信号和软启动反馈信号。电压调节器也包括误差放大器,该误差放大器包括用于接收正常操作反馈信号的至少一个N型晶体管。控制逻辑用于在软启动操作模式的过程中改变可变斜坡电压信号和逐渐增加调节器输出信号,同时在正常操作模式期间保持调节器输出信号。
在另一实施例中,将电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提供给配置以跟踪电压调节器的输出信号的跟踪电压调节器。跟踪调节器可以包括具有N型晶体管输入的第一运算放大器(运放)和具有P型晶体管输入的第二运放,其中,一个N型晶体管输入接收输出电压信号,而P型晶体管输入用于接收第二可变电压信号和跟踪调节器的内部反馈信号。
另一实施例针对用于产生输出电压信号并且配置以操作在软启动模式和正常启动模式下的电压调节器。电压调节器包括放大器,放大器包括一对N型晶体管,其具有配置以接收基于输出电压信号的第一反馈信号的第一N型晶体管。电压调节器也包括软启动电路,软启动电路包括一对P型晶体管,其具有配置为接收可变斜坡电压信号的第一P型晶体管,以及配置为接收第二反馈信号的第二P型晶体管。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改变可变斜坡电压信号并且因此使得输出信号:(1)在软启动模式期间从起始电压逐渐地增加到操作电压,并且(2)在正常操作期间保持操作电压。
另一实施例包括配置以接收参考电压输入信号的放大器的第二P型晶体管。该实施例包括电压反馈电路,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并且在正常操作模式期间一旦输出电压信号达到等于基于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的参考电压一部分的电压水平,控制逻辑保持操作电压。在另一实施例中,电压水平等于参考电压输入信号乘以第一电阻器和第二电阻器之和除以第二电阻器。
另一实施例针对用于产生输出电压信号和配置为操作在软启动模式和正常操作模式下的电压调节器。在该实施例中,电压调节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包括一对N型晶体管并且被配置为接收基于输出电压信号的反馈信号。跟踪调节器还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包括一对P型晶体管,其具有被配置为接收可变斜坡电压信号的第一P型晶体管,以及被配置为接收软启动反馈信号的第二P型晶体管。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改变可变斜坡电压信号并且因此在软启动模式期间使得输出电压信号从起始电压逐渐增加到操作电压。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软启动电路的电压调节器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图示了在具有软启动电路的电压调节器上施加斜坡电压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软启动电路的跟踪调节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采用符合法律要求的具体说明来描述本发明的主题。但是说明书本身不是意图限制本专利的范围。事实上,所请求保护的主题可以也以其它的方式实施或者包括不同的步骤或者类似于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步骤的组合,并与其他现在或将来的技术相结合。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耦合”、“连接”和“基本上”定义如下。术语“连接”用于描述两个电路元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例如借助于根据普通的集成电路制备技术形成的金属线。与此对照,术语“耦合”用于描述两个电路元件之间的直接连接或者间接连接。例如,两个耦合的元件可以借助于金属线直接连接,或者借助于中介电路元件(例如电容器、电阻器、电感器、或者晶体管)间接连接。术语“基本上”在本文中定义为在量化值百分之十以内的范围的值。
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具有一对N型输入晶体管124和126和用于执行软启动电压爬升的电路的电压调节器100。电压调节器100包括误差放大器104、补偿电路106、软启动电路108、软启动反馈电路110、和正常操作反馈电路112。这些电路电耦合到电压源轨Vsupply1 114和Vsupply2 116,它们代表不同的电压源并且接地到接地(GND)轨118。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可变斜坡电源电压(Vramp)170,Vramp 170是由控制逻辑168从Vsupply1114产生以便为电压调节器100提供软启动功能。
误差放大器104包括两个P型晶体管120和122以及两个输入N型晶体管124和126,并且误差放大器104接收Vsupply1 113、参考电压(Vref)128、和来自电流源(Itail)190的电流。软启动电路108包括两个P型晶体管172和174。驱动器电路148包括两个N型晶体管150和152。软启动反馈电路110和正常操作反馈电路112包括电阻器R0 154、R1 156、R3 158、和R4 160,如图1所示。补偿电路106包括补偿电阻器130和电容器132以稳定误差放大器的输出。
误差放大器104的输出连接到补偿电路106和晶体管134的栅极。晶体管136、138、140、142、144、146、150、和152用作电流镜以向误差放大器104、软启动电路108、和驱动器电路148灌入电流或者从误差放大器104、软启动电路108、和驱动器电路148拉取电流。驱动器电路148接收第二外部电压源(VsuPPly2)116并且连接到两个反馈电路:软启动反馈电路110和正常操作反馈电路112。
输入N型晶体管124和126代表误差放大器104的N沟道晶体管输入对,在它们各自的栅极分别接收反馈信号(Vfb)176和Vref128。在一个实施例中,Vref 128是基于Vsupply1114(其镜像或者一部分)的电压。如前文所讨论的,使用N沟道输入晶体管对使得实现软启动功能变得困难,因为当它们得栅极处的电压太低时,N沟道晶体管124和126将不能正向偏置。
晶体管172在其栅极处接收反馈电压信号(Vfb_ss)178,而晶体管174的栅极从控制逻辑168接收Vramp 170。Ilimit 188被电耦合到晶体管172和174的源极,并且每个晶体管的漏极连到GND 118。
Vref 128被提供到误差放大器的晶体管126。只有当Vref 128和Vfb 176分别超过晶体管126和124的阈值栅极至源极(Vgs)电压的时候,N型晶体管124和126才接通。P型晶体管120和122以电流镜配置布置,将电流从晶体管120镜像到晶体管122。在操作中,电流Itail 190流向晶体管124和126,并且晶体管124的电流通过晶体管120镜像到晶体管122。晶体管134的栅极电压由晶体管126和122的电流差进行控制。
正常操作反馈电路112产生用于误差放大器104的Vfb 176,而软启动反馈电路110产生用于软启动电路108的反馈信号Vfb_ss 178。这些电路使用电阻器R0 154/R1 156将来自晶体管152的电压Vout164分压以用于软启动反馈电路110,以及使用电阻器R3 158/R4160将其分压以用于正常操作电路112。额外的电阻器可以用于产生特定的电压分压。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R0 154由R1 156分压(比率1)并且R3 158由R4 160分压(比率2)的比率是一样的,并且反馈信号178和176组合成一个反馈信号。在该可替换的实施例中,R0 154和R3158可以组合成一个电阻器,而R1 156和R4 160可以组合成一个电阻器。
在操作中,电压调节器100以两种模式之一运行:(1)软启动模式,和(2)正常操作模式。在软启动模式中,电源电压Vsupply1 114和Vsupply2 116最初是关断的,并且电压调节器100不产生输出电压Vout 164。当Vsupply1 114和Vsupply2 116被接通时,电压调节器100进入软启动操作模式,在其过程中控制逻辑168开始逐渐增加提供至晶体管174的Vramp170,从0增加到Vsupply1 114。最初,所有来自电流源Ilimit 188的电流流向晶体管174,但是随着Vramp 170爬升,晶体管172开始汲取越来越多的电流。实际上,Vramp 170的增加逐渐增加了驱动器电路148中的电压和电流,或者更具体地,由晶体管152提供作为Vout 164的电压和电流。
在软启动模式下,Vout 164由包括晶体管172、174、144、146、138、136、134、140、142、150、和152以及电阻器R0 154和R1 156的反馈环进行控制。Vramp被提供至软启动电路108的P型晶体管174。控制逻辑168逐渐增加Vramp 170,从0V或小于晶体管174的阈值电压的电压,增加到Vsupply1。在软启动模式下,Vout 164的电压是0V,或者电压调节器100的一些比正常操作电压更低的其他非操作电压,并且因为Vout 164是低的,Vfb 176的电压因此比Vref 128更低,这使得大部分的电流从Itail 190流向晶体管126,而几乎没有电流流向晶体管124。晶体管124的电流传递给晶体管120,并且然后镜像到晶体管122。换句话说,晶体管126的电流比晶体管124的电流更大,并且该较大的电流通过晶体管120镜像到晶体管122。因此,在软启动模式期间,P型晶体管134的栅极电压被晶体管126的电流拉得更低,导致晶体管134被接通。
为了清楚起见,在这里Vramp 170被论述为“逐渐地”增加,这是指的是Vramp 170的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线性地增加、阶梯式地增加(即增加到中间电压,保持该电压一段时间,增加到第二中间电压等等)、或者以非线性或者抛物线的方式增加。
随着Vramp170在软启动模式期间达到Vsupply1 114,所有Ilimit188将流经晶体管172并且传递通过晶体管146、144、138、和136的电流镜。在该情况下,Ilimit 188的所有电流将到达晶体管134,并且晶体管134将被限制到Ilimit 188。因此,调节器100的最大输出电流被Ilimit 188和包括晶体管146、144、138、136、140、142、150、和152的电流镜的镜像比率所限制。这确保电压调节器绝不会超过某一电流阈值,并且因此保护防止电流浪涌和尖峰。此外,Vout 164被由晶体管174、172、146、144、138、136、140、142、150、152、R0 154、和R1 156构成的低增益环所控制。低增益环由Cload 166补偿,并且不需要额外的补偿电路。
晶体管134是P型晶体管,当其在其栅极处接收来自误差放大器104的低电压时被接通。在软启动模式期间,晶体管134是完全接通的,这是由于来自误差放大器104的低电压或者零电压。晶体管146、144、138、136、140、142、150、和152将晶体管172的电流镜像到Vout164。随着来自误差放大器104的电压增加,晶体管134开始降低源于软启动电路108的被提供至Vout 164的电流和电压的量。在一个实施例中,软启动反馈电压Vfb_ss 178由比率(R0+R1)/R1跟随Vramp 170的电压,直到Vout 174达到Vref*(R3+R4)/R4。在一个实施例中,当Vramp 170大于电压Vref*(R3+R4)/R4/((R0+R1)/R1)时,电压调节器100从软启动模式转变到正常操作模式,VramP 170不再增加,并且Vout 164相应地达到Vref*(R3+R4)/R4,其中在正常操作模式期间保持该电压。在另一实施例中,当Vramp170达到Vsupply1114时,电压调节器100转变到正常操作模式,保持Vout 164锁定。
在正常操作模式期间,Vout 164由包括晶体管120、122、124、126、134、140、142、150、和152的反馈环,补偿电路106,以及电阻器R3 158和R4 160进行控制。在正常操作模式下,Vfb 176和Vref分别大于晶体管124和126的阈值电压,因此两晶体管都被接通,并且来自晶体管142的输出信号通过晶体管150和152被传递到Vout164。正常操作反馈电路112包括电压分压器,其为Vfb 176提供分压或部分Vout 164,返回至误差放大器104的输入晶体管124。
控制逻辑168可以包括各种附加的电路以用于将Vramp爬升至Vsupply1 114,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为由实施在存储介质上或者存储器上的可执行指令驱动,所述可执行指令是由处理器或者控制器可执行的,以使得可变电压Vramp 170逐渐增加到Vsupply1114。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逻辑168被编程为在具体的时间框中逐渐从0V到Vsupply1 114增加提供至晶体管174的栅极的Vramp 170,在此期间电压调节器100操作在软启动模式。例如,控制逻辑168可以将Vramp 170在6毫秒内从0增加到6V。在该时间框之后,电压调节器从软启动模式转变到正常操作模式,在正常操作模式期间Vramp 170被保持在Vsupply1 114。
图2图示了示出Vramp 170从第一时刻(t1)的0V线性地增加到第二时刻(t2)的Vsupply1 114的示意图。Vramp 170的线性增加对于几种软启动操作是理想的,但是,并非所有实施例将以线性的方式增加Vramp 170。一些可以应用从0V到Vsupply 114以抛物线或者锯齿形增加Vramp 170。此外,图表示出了Vramp 170在t1时等于0V。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爬升可以开始于t1,当Vramp 170处于0V和晶体管174的阈值电压之间的时候。
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Vramp170可以以特定的“电压爬升速率”(意味着特定的电压升高速率)逐渐增加,直到VramP 170达到VsuPPly1 114。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不需要爬升时间框。实施例可以使用电压传感器来探测VramP 170何时达到VsuPPly1 114,并且其后,控制逻辑168可以在电压调节器100从软启动模式转变到正常操作模式时将VramP 170保持在V suPPly1 114。
图3是根据一个实施例的跟踪调节器300的示意图。跟踪调节器300是镜像参考电压的电压调节器,示为VsuPPly1 314,并且包括用于提供软启动功能的电路以从0V或低值逐渐增加跟踪调节器300的输出电压Vout 364到VsuPPly1 314。VsuPPly1 314可以是另一电压调节器的电压,例如,上文所论述的图1中的电压调节器100。
控制逻辑368可以包括用于将VramP 370爬升到VsuPPly1 314的各种附加的电路,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在存储介质或者存储器上实施的可执行指令进行驱动,所述可执行指令是由处理器或者控制器可执行的以使得可变电压VramP 370逐渐增加到VsuPPly1 314或者一些其他操作电压水平。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跟踪调节器300包括具有相反输入晶体管对类型的两个运算放大器(运放)302和304。运放302在其输入处具有N型晶体管,其中在非反相输入处接收VsuPPly1 314而在反相输入处接受Vout。VsuPPly1 314被直接提供给运放302的非反相输入,而基于VsuPPly1 314的VramP370被提供给运放304的非反相输入。VramP 370是由控制逻辑368从0V逐渐增加到VsuPPly1 314的可变电压。运放304也在反相输入处接收软启动反馈信号Vfb_ss378。
不同类型的输入晶体管(N型和P型),虽未示出,为运放302和304提供不同的功能输入范围。运放302的N型晶体管只有在VsuPPly1 314和Vout 364两者都超过运放302的N型晶体管的阈值栅极至源极电压(Vgs)时才操作。相反,运放304使用处于来自VramP370的低电压和由电压分压器310提供的反馈信号Vfb_ss 378的P型晶体管。
补偿网络306使用电阻器Rc 330和电阻器Cc 332来补偿运放302的输出,并且类似地,补偿网络307使用电阻器Rc 331和电容器Cc333补偿运放304的输出。在各种实施例中,补偿网络306和307提供主导极点或滞后补偿,或者以其他方式稳定运放302和304的输出。
在操作中,跟踪调节器300运行在两种模式之一:(1)软启动模式和(2)正常操作模式。在软启动模式下,运放304控制跟踪调节器300的输出电压Vout 364,并且控制逻辑368将VramP 317从0V或者相对低的电压逐渐增加到VsuPPly1 314。在这种低电压下(即电压低于运放302的N型晶体管的栅极至源极电压),运放304的P型晶体管是操作的,晶体管335被接通,而晶体管334保持关断。VramP 370通过晶体管335、340、342、350、和352的电流镜提供给Vout 364,并且Vout 364被反馈给运放302的反相输入。
更仔细地看,当跟踪调节器在软启动模式期间首先被激活时,Vout 364等于0V,并且被提供给运放302的反相输入。但是运放302的非反相输入被连接到VsuPPly1 314,并且两个输入之间的差别使得运放302不平衡,由此接通晶体管334。在软启动模式期间,Vout364由P型晶体管运放304的负反馈环路控制,并且控制逻辑368将从0V逐渐到VsuPPly1 314增加向运放304的非反相输入提供的VramP368。运放304经补偿的输出被提供至晶体管335。一旦满足其阈值栅极至源极电压,晶体管335就接通。晶体管340和342镜像从晶体管335的漏极到驱动器电路316的电流,驱动器电路316接收第二电压源VsuPPly2并且产生等于晶体管335提供的输出的Vout364。
一旦VramP 370达到VsuPPly1 314,控制逻辑368就停止增加VramP370并且将VramP 370保持在VsuPPly1 314。跟踪调节器300从操作的软启动模式转变到正常操作模式。在正常操作模式下,运放302和304都是操作的,因此晶体管334和335都被接通。因此,跟踪调节器300的Vout 364在软启动模式下从0V爬升到VsuPPly1 314,然后在正常操作模式期间保持在VsuPPly1 314。这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软启动功能,同时消除了启动时的涌入电流和过冲电压。
Vout 364被反馈到运放302的反相输入,并且被电压分压器310用于产生Vfb_ss378。电压分压器310以(R0+R1)/R1的比率作为VramP 370的函数产生Vfb_ss 378,直到Vout364达到VsuPPly1 314的电压。之后,跟踪调节器300从软启动模式切换到正常操作模式,使得运放304的输入不平衡、晶体管335接通以及Vout 364跟踪VsuPPly1 314。Vout 364处经历的电容被图示为Cload 366。
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其中,具体的实施例在各方面旨在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可替换实施例对于本发明从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其范围的情况下将变得显而易见。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很好地适于达到上文叙述的所有的目的和目标,以及对于本系统和方法明显的和固有的其他优点。将要理解某些特征和子组合是实用的,并且可以在不参考其他特征和子组合的情况下实施。这是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计划的并且包括在其中。

Claims (28)

1.一种电压调节器,包括:
第一差分放大器,具有n型输入晶体管,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具有接收从调节器输出信号导出的第一反馈信号的一个输入和接收电源电压的第二输入,所述第一差分放大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一电压信号;
第一晶体管,具有被耦合以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的控制端子;
第二差分放大器,具有p型输入晶体管,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具有接收可变电压信号的一个输入和接收从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导出的第二反馈信号的第二输入,所述第二差分放大器被配置为产生第二电压信号;
第二晶体管,具有被耦合以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的控制端子;
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导通路径串联耦合以生成控制信号;以及
驱动晶体管,具有被耦合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且被配置为生成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为生成所述可变电压信号的控制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由电阻分压器形成的第一反馈电路,所述第一反馈电路被耦合以接收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并且生成所述第一反馈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由电阻分压器形成的第二反馈电路,所述第二反馈电路被耦合以接收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并且生成所述第二反馈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是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电流镜像电路,所述电流镜像电路将串联耦合的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耦合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所述控制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被配置为生成限制电流的电流源,所述电流源耦合到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串联耦合的导电路径。
8.一种用于生成调节器输出信号的电压调节器,所述电压调节器包括:
软启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p型输入晶体管,所述软启动电路被配置为接收可变斜坡电压信号和从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导出的软启动反馈信号,并且可操作为生成软启动电流;
误差放大器,包括至少一个n型输入晶体管,所述误差放大器被配置为接收从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导出的正常操作反馈信号,并且可操作为生成控制电压;
晶体管,具有被耦合以接收所述控制电压的控制端子、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软启动电流的第一导电端子、以及被配置为输出控制信号的第二导电端子;以及
驱动晶体管,具有被耦合以接收所述控制信号的控制端子,并且被配置为生成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控制逻辑,所述控制逻辑被配置为改变所述可变斜坡电压信号,以在软启动操作模式期间逐渐增加所述软启动电流的幅度、并且在用于调节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的正常操作模式期间保持所述软启动电流的所述幅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将所述晶体管耦合到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子的电流镜像电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由电阻分压器形成的第一反馈电路,所述第一反馈电路被耦合以接收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并且生成所述软启动反馈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压调节器,进一步包括由电阻分压器形成的第二反馈电路,所述第二反馈电路被耦合以接收所述调节器输出信号并且生成所述正常操作反馈信号。
13.一种用于操作电压调节器的方法,包括:
生成施加到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节点的输出电流;
响应于在所述电压调节器的启动期间电源电压的增加,将第一电流的幅度从起始电流水平增加到由限制电流固定的结束电流水平;以及
对增加幅度的所述第一电流进行镜像,以生成所述输出电流的增加的幅度,直到达到由所述第一电流的所述结束电流水平限制的最大幅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感测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
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生成反馈信号;以及
响应于所述反馈信号而控制所述镜像的幅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确定所述反馈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差;其中控制所述镜像的幅度包括响应于所述差而调整所述镜像的所述幅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感测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以及
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生成反馈信号,
其中将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增加包括:响应于所述反馈信号而调整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加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包括:
确定所述反馈信号与斜坡信号之间的差;以及
响应于所述差而调整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启动结束时固定所述斜坡信号的幅度。
19.一种用于操作电压调节器的方法,包括:
生成施加到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节点的输出电流;
生成限制电流;
响应于在所述电压调节器的启动期间电源电压的增加,将所述输出电流的幅度从起始电流水平增加至达到被限制为不超过所述限制电流的幅度的结束电流水平;
感测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以及
响应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而控制启动之后的所述输出电流的幅度,以便调节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启动期间增加第一电流的幅度;
对增加幅度的所述第一电流进行镜像,以生成所述输出电流的增加的幅度;以及
响应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而控制所述镜像的幅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增加所述幅度包括:
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生成反馈信号;
确定所述反馈信号与斜坡信号之间的差;以及
响应于所述差而调整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启动结束时固定所述斜坡信号的幅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输出电流的幅度包括:
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生成反馈信号;
确定所述反馈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差;以及
响应于所述差而调整所述输出电流的幅度。
24.一种用于操作电压调节器的方法,包括:
生成施加到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节点的输出电流;
响应于在所述电压调节器的启动期间电源电压的增加,将第一电流的幅度从起始电流水平增加到由限制电流固定的结束电流水平;
对增加幅度的所述第一电流进行镜像,以生成所述输出电流的增加的幅度;
感测所述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电压;
从感测的所述输出电压生成反馈信号;
确定所述反馈信号与参考信号之间的差;以及
响应于所述差而控制所述镜像的幅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生成所述输出电流的增加的幅度,直到达到由所述第一电流的所述结束电流电平限制的最大幅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增加包括:响应于所述反馈信号而调整所述第一电流的幅度。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考信号是斜坡信号。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启动结束时固定所述斜坡信号的幅度。
CN201810319676.5A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Pending CN1084459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9676.5A CN108445949A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19676.5A CN108445949A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CN201410856920.3A CN105807834B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6920.3A Division CN105807834B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45949A true CN108445949A (zh) 2018-08-24

Family

ID=561640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6920.3A Active CN105807834B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CN201810319676.5A Pending CN108445949A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6920.3A Active CN105807834B (zh) 2014-12-29 2014-12-29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4) US9651964B2 (zh)
CN (2) CN1058078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16519B2 (en) * 2018-12-06 2021-05-25 Stmicroelectronics International N.V. Process compensated gain boosting voltage regulator
CN110320962B (zh) * 2019-07-10 2024-02-09 深圳市锐能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准电路和集成电路
WO2021102059A1 (en) 2019-11-19 2021-05-27 Inscripta, Inc. Methods for increasing observed editing in bacteria
TWI717261B (zh) * 2020-04-16 2021-01-21 晶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有助於電壓調節器的湧浪電流降低的控制電路以及具有湧浪電流降低的電壓調節設備
CN113110682B (zh) * 2021-03-15 2022-06-07 西安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快速开启功能的ptat电流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33710B2 (en) * 2002-02-19 2005-08-23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oft start techniques for control loops that regulate DC/DC converters
CN101073196B (zh) * 2005-01-28 2012-01-11 半导体元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软启动电路及其方法
US7728574B2 (en) * 2006-02-17 2010-06-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ference circuit with start-up control, generator,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same
US7548128B2 (en) * 2006-12-19 2009-06-16 Nxp B.V.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reduced reference spurs using a crystal oscillator for broadband communications
US7719243B1 (en) * 2007-11-21 2010-05-18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Soft-star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 converter
DE102008005868B4 (de) * 2008-01-24 2012-06-14 Texas Instruments Deutschland Gmbh Arbeitsstromgenerator für Schaltkreise mit mehreren Versorgungsspannungen
US8143872B2 (en) * 2008-06-12 2012-03-27 O2Micro, Inc Power regulator
JP5407510B2 (ja) * 2008-08-29 2014-02-05 株式会社リコー 定電圧回路装置
JP5251499B2 (ja) * 2008-12-26 2013-07-31 富士通セミコンダクター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半導体装置の起動制御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1989809B (zh) * 2009-07-29 2014-12-10 立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式调节器的软启动电路及方法
US20130176008A1 (en) * 2012-01-09 2013-07-11 Chih-Chen Li Soft Start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212225B2 (ja) * 2013-12-05 2017-10-11 テキサス 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電力コンバータソフトスタート回路
US9484800B2 (en) * 2014-03-05 2016-11-01 Tower Semiconductor Ltd. Soft-start circuit for switching regulator
CN103929056B (zh) * 2014-05-06 2016-08-24 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单片集成开关变换器及其软启电路和软启方法
CN204695151U (zh) * 2014-12-29 2015-10-07 意法半导体(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电压调节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60759A1 (en) 2017-06-08
US20190317537A1 (en) 2019-10-17
US11435768B2 (en) 2022-09-06
US20200356125A1 (en) 2020-11-12
CN105807834A (zh) 2016-07-27
US20160187903A1 (en) 2016-06-30
CN105807834B (zh) 2018-05-08
US10379555B2 (en) 2019-08-13
US10761551B2 (en) 2020-09-01
US9651964B2 (en) 201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9736B1 (ko) 제어된 스타트 업이 가능한 로우 드랍아웃 회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7498780B2 (en) Linear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with undershoot minimiz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EP2952996B1 (en) A current sink stage for LDO
US8242760B2 (en) Constant-voltage circuit device
CN108445949A (zh) 具有软启动和电流限制电路的n沟道输入对电压调节器
CN108008757B (zh) 具有偏置电流升压的电压调节器
TWI405060B (zh) 用於限制來自一功率控制導通元件之一功率電流的電路及方法
US11239836B2 (en) Low resistive load switch with output current control
JP6785736B2 (ja) 電圧調整器の出力のアンダーシュートを低減する電子回路
TW201327086A (zh) 基準信號產生電路、裝置及方法與電腦可讀媒體
TWI780282B (zh) 過電流限制電路、過電流限制方法及電源電路
US7508174B2 (en) Anti-ringing switching regul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KR101108101B1 (ko) 전원공급장치의 소프트 스타트 회로
US20060097710A1 (en) Current sensing circuitry for DC-DC converters
US8975880B2 (en) Internal capacitor linear regulator with transient dip compensator for internal-switch switching regulator
US9323265B2 (en) Voltage regulator output overvoltage compensation
CN204695151U (zh) 电压调节器
CN112363561A (zh) 线性稳压器以及线性稳压器软启动的方法
US10152071B2 (en) Charge injection for ultra-fast voltage control in voltage regulators
CN114253333B (zh) 稳压装置
CN110446992A (zh) 具有降低的经调节的输出电压尖峰的低压差稳压器
CN116780903B (zh) 一种直流电压转换电路及芯片
JP5009669B2 (ja) 電源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機器
CN113342115A (zh) 一种ldo电路
WO2023084948A1 (ja) 過電流保護回路、電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