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2309A - 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的多侧行链路控制传输 - Google Patents

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的多侧行链路控制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2309A
CN108432309A CN201580083985.1A CN201580083985A CN108432309A CN 108432309 A CN108432309 A CN 108432309A CN 201580083985 A CN201580083985 A CN 201580083985A CN 108432309 A CN108432309 A CN 1084323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link
transmission
processing
periods
user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39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2309B (zh
Inventor
J.勒尔
P.巴苏马利克
王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Patent Trust Inc filed Critical Sun Patent Trust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5307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02912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323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23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23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23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由发送用户设备对无线电资源的分派,以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对于SC时段,SC时段内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获取多个SL许可。在获取的SL许可当中,选择在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经获取的多个SL许可。多个SL处理相关联,使得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所选择的多个SL许可中的不同SL许可相关联。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分派无线电资源。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SL传输包括通过SL接口的至少一个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的多侧行链路控制传输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在侧行链路(sidelink)时段期间通过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侧行链路接口执行多个直接侧行链路传输的无线电资源到发送用户设备的分派机制。在这方面,本公开定义了分派机制的方法以及应用本文描述的分派机制的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
基于WCDMA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第三代移动系统(3G)正在全世界广泛部署。增强或演进此技术的第一步需要引入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和增强的上行链路(也被称为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USPA)),这使得无线电接入技术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为了对进一步增长的用户需求做好准备以及为了使其相对于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具有竞争力,3GPP引入了被称为长期演进(LTE)的新移动通信系统。LTE被设计为满足下个十年的高速数据和媒体传输的载波需要以及大容量语音支持。提供高比特率的能力是LTE的关键措施。
被称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和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的关于长期演进(LTE)的工作项目(WI)规范最终确定为版本8(LTE版本8)。LTE系统表示高效的基于分组的无线电接入和无线电接入网,其提供具有低延迟和低成本的基于全IP的功能。在LTE中,规定了可调整的多个传输带宽,诸如1.4MHz、3.0MHz、5.0MHz、10.0MHz、15.0MHz和20.0MHz,以便使用给定频谱获得灵活的系统部署。在下行链路中,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电接入,这是因为其对于多径干扰(MPI)的固有抗干扰能力,而此抗干扰能力是由于低码元速率、使用循环前缀(CP)以及其与不同传输带宽布置的关联而得到的。
在上行链路中采用基于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无线电接入,这是因为,考虑到用户设备(UE)的有限的传输功率,提供广域覆盖优先于提高峰值数据速率。采用了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信道传输技术在内的许多关键的分组无线电接入技术,并且在LTE版本8/9中实现了高效的控制信令结构。
LTE架构
图1中示出了整体架构。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了向着用户设备(UE)的E-UTRA用户平面(PDCP/RLC/MAC/PHY)和控制平面(RRC)协议端接(termination)。eNodeB(eNB)主管物理(PHY)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和分组数据控制协议(PDCP)层,这些层包括用户平面报头压缩和加密的功能性。eNodeB还提供对应于控制平面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功能性。eNodeB执行许多功能,包括无线电资源管理、准许控制、调度、施加经协商的上行链路服务质量(QoS)、小区信息广播、用户和控制平面数据的加密/解密、以及下行链路/上行链路用户平面分组报头的压缩/解压缩。通过X2接口将eNodeB彼此互连。
eNodeB还通过S1接口连接到EPC(演进的分组核心),更具体地,通过S1-MME(移动性管理实体)连接到MME并通过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S1接口支持MME/服务网关与eNodeB之间的多对多关系。SGW对用户数据分组进行路由并转发,同时还充当eNodeB间的移交期间的用于用户平面的移动性锚点、并充当用于LTE与其它3GPP技术之间的移动性的锚点(端接S4接口并中继2G/3G系统与PDN GW之间的业务)。对于空闲状态的用户设备,在对于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数据到达时,SGW端接下行链路数据路径并触发寻呼。SGW管理和存储用户设备上下文,例如,IP承载服务的参数、网络内部路由信息。在合法拦截的情况下,SGW还执行对用户业务的复制。
MME是用于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MME负责空闲模式用户设备追踪和寻呼过程,包括重传。MME参与承载激活/禁用处理,并且还负责在初始附接时以及在涉及核心网络(CN)节点重定位的LTE内移交时为用户设备选择SGW。MME负责(通过与HSS交互)认证用户。非接入层(NAS)信令在MME处终止,并且MME还负责对用户设备生成和分派临时标识。MME检查对用户设备在服务提供商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上驻留的授权,并施加用户设备漫游限制。MME是网络中用于NAS信令的加密/完整性保护的端点,并处置安全密钥管理。MME还支持信令的合法拦截。MME还利用从SGSN起终接在MME的S3接口,提供用于LTE与2G/3G接入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的控制平面功能。MME还端接朝向对于漫游用户设备的归属HSS的S6a接口。
LTE中的分量载波结构
在所谓的子帧中,在时频域中细分3GPP LTE系统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3GPPLTE中,将每个子帧分为如图2中所示的两个下行链路时隙,第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在第一个OFDM码元内包括控制信道区(PDCCH区)。每个子帧包括时域中的给定数目的OFDM码元(在3GPP LTE(版本8)中为12个或14个OFDM码元),每个OFDM码元横跨分量载波的整个带宽。因此,OFDM码元各自包括在相应的副载波上传输的多个调制码元。在LTE中,每个时隙中所传输的信息由个副载波和个OFDM码元的资源网格描述。是带宽内资源块的数目。数量取决于小区中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带宽,并且应满足其中分别是当前版次的规范所支持的最小和最大的下行链路带宽。是一个资源块内的副载波的数目。对于常规循环前缀子帧结构,并且
假设例如采用OFDM的多载波通信系统(如例如在3GPP长期演进(LTE)中使用的),可以由调度单元分配的资源的最小单位是一个“资源块”。将物理资源块(PRB)定义为时域中连续的OFDM码元(例如,7个OFDM码元)以及如图2中所例示的频域中连续的副载波(例如,用于分量载波的12个副载波)。在3GPP LTE(版本8)中,物理资源块从而包括对应于时域中的一个时隙和频域中的180kHz的资源单元(关于下行链路资源网格的进一步细节,例如参见3GPP TS 36.211,“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Physical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第6.2部分,其可在http://www.3gpp.org获得并且通过引用合并在此)。
一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使得当使用所谓的“常规”CP(循环前缀)时在子帧中存在14个OFDM码元,而当使用所谓的“扩展”CP时在子帧中存在12个OFDM码元。为了术语,以下将相当于跨越完整子帧的相同连续子载波的时间-频率资源称为“资源块对”或等效的“RB对”或“PRB对”。
术语“分量载波”是指频域中的若干个资源块的组合。在LTE中,术语“分量载波”不再被使用;相反,该术语被改变为“小区”,其指下行链路以及可选的上行链路资源的组合。在下行链路资源上传输的系统信息中指示下行链路资源的载频和上行链路资源的载频之间的关联。
分量载波结构的类似假设也将适用于以后的版本。
LTE-A中用于支持更宽带宽的载波聚合
在世界无线电通信会议2007(WRC-07)上决定了用于高级IMT的频谱。虽然决定了用于高级IMT的总体频谱,但根据每个地区或国家,实际可用的频率带宽不同。然而,在决定了可用频谱概要之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开始了无线电接口的标准化。在3GPPTSG RAN#39会议上,批准了关于“用于E-UTRA的进一步发展(高级LTE)”的研究项描述。该研究项覆盖例如为了满足高级IMT的要求而在E-UTRA的演进中要考虑的技术部分。
高级LTE系统能够支持的带宽是100MHz,而LTE系统仅能够支持20MHz。现在,无线电频谱的缺少已成为无线网络发展的瓶颈,因此,难以找到对高级LTE系统而言足够宽的频谱带。因而,急需找到获取更宽无线电频谱带的方法,可能的答案是载波聚合功能性。
在载波聚合中,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被聚合以便支持高达100MHz的更宽的传输带宽。LTE系统中的若干个小区被聚合为高级LET系统中的一个更宽的信道(该信道对100MHz而言足够宽),即使LTE中的这些小区可能在不同的频带中也是如此。
所有分量载波都可以被配置为可兼容LTE版本8/9,至少当分量载波的带宽不超过LTE版本8/9小区所支持的带宽时。并非所有由用户设备聚合的分量载波一定会是可兼容版本8/9的。可以使用现有机制(例如,阻拦(barring))来避免版本8/9用户设备驻留在分量载波上。
用户设备可以根据其能力在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对应于多个服务小区)上同时接收或发送。具有用于载波聚合的接收和/或发送能力的LTE-A版本10用户设备可以在多个服务小区上同时接收和/或发送,而如果分量载波的结构遵循版本8/9规范,LTE版本8/9用户设备就只能在单个服务小区上接收和发送。
对于连续和非连续分量载波都支持载波聚合,其中每个分量载波在频域中限于最多110个资源块(使用3GPP LTE(版本8/9)数字学(numerology))。
可以配置可兼容3GPP LTE-A(版本10)的用户设备以聚合不同数目的分量载波,所述分量载波源自同一eNodeB(基站)并且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带宽。可配置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取决于UE的下行链路聚合能力。相反,可配置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取决于UE的上行链路聚合能力。目前或许不可能配置具有比下行链路分量载波更多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移动终端。在典型的TDD部署中,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分量载波的数目和每个分量载波的带宽相同。源自同一eNodeB的分量载波不需要提供相同覆盖范围。
连续地聚合的分量载波的中心频率之间的间距应当是300kHz的倍数。这是为了可与3GPP LTE(版本8/9)的100kHz频率光栅兼容,同时保持具有15kHz间距的副载波的正交性。根据聚合场景,可以通过在连续的分量载波之间插入少量未使用的副载波来帮助实现n×300kHz间距。
多个载波的聚合的性质仅向上暴露给MAC层。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对于每个聚合的分量载波,MAC中需要一个HARQ实体。(在不存在用于上行链路的SU-MIMO的情况下)每分量载波最多有一个传输块。传输块和其潜在HARQ重传需要映射到同一分量载波上。
当配置载波聚合(CC)时,移动终端仅具有一个与网络的RRC连接。在RRC连接建立/重建时,一个小区提供安全性输入(一个ECGI、一个PCI和一个ARFCN)和非接入层移动性信息(例如,TAI),与LTE版本8/9中类似。在RRC连接建立/重建之后,对应于该小区的分量载波称为下行主要小区(PCell)。在连接状态下,每用户设备总是配置一个且只有一个下行PCell(DL PCell)和一个上行PCell(UL PCell)。在所配置的分量载波的集合内,其它小区称为辅小区(SCell);SCell的载波是下行链路辅助分量载波(DLSCC)和上行链路辅助分量载波(UL SCC)。可以为一个UE配置包括PCell的最多五个服务小区。
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PCell的特点是:
●对于每个SCell,除了下行链路资源之外,UE对上行链路资源的使用也是可配置的(因此所配置的DL SCC的数目总是大于或等于UL SCC的数目,并且没有SCell可被配置为仅使用上行链路资源)
●与SCell不同,下行链路PCell不能被禁用
●在下行链路PCell经历瑞利衰减(RLF)时,而不是在SCell经历RLF时,触发重建
●从下行链路PCell获取非接入层信息
●PCell仅可以随着移交过程(即,随着安全密钥改变和RACH过程)而改变
●PCell被用于传输PUCCH
●上行链路PCell用于传输第1层上行链路控制信息
●从UE的角度来说,每个上行链路资源仅属于一个服务小区
可以由RRC执行分量载波的配置和重配置、以及增加和去除。经由MAC控制单元完成激活和禁用。在LTE内移交时,RRC还可以增加、去除或重配置SCell,用于在目标小区中使用。当增加新SCell时,专用RRC信令被用于发送SCell的系统信息,该信息是发送/接收所需的(与版本8/9中类似地用于移交)。当向一个UE增加每个SCell时,该SCell配置有服务小区索引;PCell始终具有服务小区索引0。
当用户设备被配置有载波聚合时,存在总是活动的至少一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该对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也可被称为“DL锚载波”。这同样适用于上行链路。
当配置载波聚合时,可以同时在多个分量载波上调度用户设备,但任何时候最多应当只有一个随机接入过程在进行。跨载波调度允许分量载波的PDCCH在另一分量载波上调度资源。为此目的,在相应的DCI格式中引入分量载波标识字段,称为CIF。
当没有跨载波调度时,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之间通过RRC信令建立的关联允许标识许可(grant)所适用的上行链路分量载波。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对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关联不一定需要一对一。换言之,超过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关联到同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同时,一个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可以仅关联到一个上行链路分量载波。
LTE的上行链路接入方案
对于上行链路传输,需要高功效的用户终端传输以便最大化覆盖范围(coverage)。已经选择与具有动态带宽分派的FDMA组合的单载波传输来作为演进的UTRA上行链路传输方案。优选单载波传输的主要原因是,与多载波信号(OFDMA)相比较低的峰值与平均功率比(PAPR)、以及对应提高的功率放大器效率和改进的覆盖范围(对于给定终端峰值功率的较高数据速率)。在每个时间间隔期间,节点B向用户分配唯一的时间/频率资源,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由此确保小区内正交性。上行链路中的正交接入通过消除小区内干扰而保证频谱效率提高。通过将循环前缀插入所传输的信号中而帮助在基站(节点B)处置由于多径传播而导致的干扰。
用于数据传输的基本物理资源包括在一个时间间隔(例如,0.5ms的子帧)期间尺寸为BWgrant的频率资源,经编码的信息比特被映射到所述频率资源上。应当注意,子帧(还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是用户数据传输的最小时间间隔。然而,可以通过串接子帧而将比一个TTI长的时间段上的频率资源BWgrant分配给用户。
LTE的UL调度方案
LTE中的上行链路方案支持调度式接入(即,由eNB控制的)、以及基于竞争的接入两者。
在调度式接入的情况下,UE被eNB分派特定时间的特定频率资源(即,时间/频率资源)以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可以分派一些时间/频率资源用于基于竞争的接入,在这些时间/频率资源内,UE不用首先被eNB调度就可以进行传输。UE进行基于竞争的接入的一个场景是例如随机接入,即,当UE执行对小区的初始接入时、或者用于请求上行链路资源时。
对于调度式接入,节点B调度单元向用户分配唯一的时间/频率资源以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更具体地,所述调度单元确定:
●允许哪个(哪些)UE发送,
●哪些物理信道资源,
●移动终端用于发送的传送格式(调制编码方案MCS)。
然后,经由L1/L2控制信道上发送的调度许可将分派信息用信号通知(signal)至UE。为了简明,下面将此信道称为“上行链路许可信道”。因此,调度许可消息包含关于允许UE使用频带的哪部分、许可的有效时段、以及UE必须用于即将到来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传送格式的信息。最短有效时段是一个子帧。根据所选择的方案,还可以将附加信息包括在许可消息中。仅仅使用“每UE”许可来许可在UL-SCH上传输的权利(即,不存在“每UE每RB”许可)。因此,UE需要根据某些规则在无线电承载(bearer)之中分布所分派的资源。与HSUPA中不同,不存在基于UE的传送格式选择。eNB基于一些信息(例如,报告的调度信息和QoS信息)来决定传送格式,并且,UE必须遵循所选择的传送格式。在HSUPA中,节点B分配最大上行链路资源,并且,UE相应地选择实际用于数据传输的传送格式。
由于无线电资源的调度是共享信道接入网络中用于确定服务质量的最重要功能,所以用于LTE的UL调度方案应当满足多个需求以便支持高效QoS管理。
●应当避免低优先级服务的资源不足(starvation)
●调度方案应当支持对于无线电承载/服务的清楚的QoS区别
●UL报告应当允许精细粒度的缓冲单元报告(例如,每无线电承载或者每无线电承载组),以便使eNB调度单元能够标识将发送对于哪个无线电承载/服务的数据
●应当可以在不同用户的服务之间进行清楚的QoS区别
●应当可以提供每无线电承载的最小比特率
从以上列表可见,LTE调度方案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提供运营商可以用来控制在不同QoS等级的无线电承载之间划分其总小区容量的机制。无线电承载的QoS等级由如前所述的从AGW用信号通知至eNB的对应SAE承载的QoS简档来标识。然后,运营商可以将其总小区容量的特定量分派至与特定QoS等级的无线电承载相关联的总业务。采用此基于等级的方法的主要目的是能够根据分组所属的QoS等级而区别对分组的处理。
第1层/第2层控制信令
为了向所调度的用户通知它们的分派状态、传送格式和其它的传输有关的信息(例如,HARQ信息、传输功率控制(TPC)命令),将L1/L2控制信令与数据一起在下行链路上传输。假设用户分派可以随子帧而改变,在子帧中将L1/L2控制信令与下行链路数据复用。应当注意,也可以基于TTI(传输时间间隔)而执行用户分派,TTI长度可以是子帧的倍数。TTI长度可以是对于所有用户在服务区域中固定的,可以是对于不同用户不同的,或者甚至可以是对于每个用户动态的。一般地,每TTI仅需要传输一次L1/L2控制信令。在不失一般性的情况下,以下假设TTI等同于一个子帧。
在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上传输L1/L2控制信令。PDCCH携带作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消息,其在大多数情况下包括资源分配和其它用于移动终端或UE组的控制信息。通常,可以在一个子帧中传输若干个PDCCH。
应注意,在3GPP LTE中,还在PDCCH上传输对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分配(还称为上行链路调度许可或上行链路资源分配)。此外,即使详细的传输方法与PDCCH不同,3GPP版本11也引入了履行与PDCCH基本相同的功能(即,传送L1/L2控制信令)的EPDCCH。进一步的细节可以在3GPP TS36.211和36.213的当前版次(通过引用将其合并在此)中找到。因此,除非具体说明,否则背景技术部分和实施例中概述的大多数项适用于PDCCH以及EPDCCH或其它传送L1/L2控制信号的手段。
通常,用于分配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特别是LTE(-A)版本10)的L1/L2控制信令中传输的信息可以被分类为以下项:
-用户标识,指示被分派的用户。这通常通过用用户标识对CRC进行掩码而包括在校验和中;
-资源分派信息,指示分派用户的资源(例如,资源块RB)。替代地,此信息称为资源块分配(RBA)。注意,分派用户的RB的数目可以是动态的;
-载波指示符,其在第一载波上传输的控制信道分配关于第二载波的资源(即,第二载波上的资源或与第二载波有关的资源)的情况(跨载波调度)下被使用;
-调制和编码方案,其确定所采用的调制方案和编码率;
-HARQ信息,诸如新数据指示符(NDI)和/或冗余版本(RV),其在数据分组或其部分的重传中特别有用;
-功率控制命令,用于调整所分配的上行链路数据或控制信息传输的传输功率;
-参考信号信息,诸如所应用的循环移位和/或正交覆盖码索引,其用于与分配有关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或接收;
-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分配索引,用于标识分配顺序,其在TDD系统中特别有用;
-跳跃(hopping)信息,例如,对是否以及如何应用资源跳跃以便提高频率分集的指示;
-CSI请求,其用于触发在所分配的资源中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以及
-多集群信息,其是用于指示和控制传输是发生在单个集群(RB的连续集合)还是多个集群(连续RB的至少两个非连续集合)中的标志。多群集分派已经由3GPP LTE-(A)版本10引入。
应当注意,上述清单是非穷举的,并且,根据所使用的DCI格式,并非所有提及的信息项都需要存在于每个PDCCH传输中。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以一些格式出现,所述格式在总体尺寸上以及在其字段中包含的信息上不同,如上所述。当前为LTE定义的不同DCI格式如下,并且在3GPP TS 36.212“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第5.3.3.1部分(当前版次v.12.4.0可在http://www.3gpp.org获得并通过引用合并在此)中详细描述。另外,对于有关DCI格式以及DCI中传输的特定信息的进一步的信息,请参见所提及的技术标准、或由Stefanie Sesia、IssamToufik、Matthew Baker编辑的“LTE-The UMTS Long Term Evolution-From Theory toPractice”第9.3章(通过引用被合并在此)。
-格式0:DCI格式0用于使用上行链路传输模式1或2中的单天线端口传输来传输对于PUSCH的资源许可。
-格式1:DCI格式1用于传输对于单码字PDSCH传输的资源分配(下行链路传输模式1、2和7)。
-格式1A:DCI格式1A用于对于单码字PDSCH传输的资源分配的紧凑信令,并且用于将专用前导签名分派给用于无竞争随机访问的移动终端(用于所有传输模式)。
-格式1B:DCI格式1B用于对于使用具有秩-1传输的闭环预编码的PDSCH传输的资源分配的紧凑信令(下行链路传输模式6)。所传输的信息与格式1A中相同,但是增加了应用于PDSCH传输的预编码矢量的指示符。
-格式1C:DCI格式1C用于PDSCH分配的非常紧凑的传输。当使用格式1C时,将PDSCH传输限制为使用QPSK调制。例如,这用于用信号通知寻呼消息和广播系统信息消息。
-格式1D:DCI格式1D用于对于使用多用户MIMO的PDSCH传输的资源分配的紧凑信令。所传输的信息与格式1B中相同,但是,代替预编码矢量指示符的比特之一,存在单个比特来指示是否将功率偏置应用于数据码元。需要此特征来示出是否在两个UE之间共享发送功率。LTE的将来版次可以将此扩展到更大数目的UE之间的功率共享的情况。
-格式2:DCI格式2用于传输对于用于闭环MIMO操作的PDSCH的资源分配(传输模式4)。
-格式2A:DCI格式2A用于传输对于用于开环MIMO操作的PDSCH的资源分配。所传输的信息与格式2相同,除了如下之外:如果eNodeB具有两个发送天线端口,则不存在预编码信息,并且,对于四个天线端口,两个比特用于指示发送秩(传输模式3)。
-格式2B:在版本9中被引入,并且用于传输对于用于双层波束形成的PDSCH的资源分配(传输模式8)。
-格式2C:在版本10中被引入,并且用于传输对于用于具有多达8层的闭环单用户或多用户MIMO操作的PDSCH的资源分配(传输模式9)。
-格式2D:在版本11中被引入,并且用于多达8层的传输;主要用于COMP(协作多点)(传输模式10)。
-格式3和3A:DCI格式3和3A用于传输对于分别具有2比特或1比特功率调整的PUCCH和PUSCH的功率控制命令。这些DCI格式包含对于一组UE的各自的功率控制命令。
-格式4:DCI格式4用于在上行链路传输模式2中使用闭环空间复用传输来调度PUSCH。
-格式5:DCI格式5用于PSCCH(物理侧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调度,并且还包含用于PSSCH(物理侧行链路共享控制信道)的调度的若干个SCI格式0字段。如果映射到给定搜索空间上的DCI格式5中的信息比特的数目小于用于调度相同服务小区的格式0的有效载荷尺寸,则应当将零附加到格式5,直到有效载荷尺寸等于格式0的包括任何附加到格式0的填充比特的有效载荷尺寸为止。
3GPP技术标准TS 35.212(当前版次12.4.0)在第5.4.3小节(通过引用被合并在此)中定义用于侧行链路的控制信息;有关侧行链路的详细信息请见下文。
SCI可以传输对于一个目的地ID的侧行链路调度信息。SCI格式0被定义用于PSSCH的调度。以下信息通过SCI格式0传输:
●跳频标志-1比特
●资源块分配和跳跃资源分配
●时间资源模式-7比特
●调制和编码方案-5比特
●定时提前指示-11比特
●组目的地ID-8比特
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
对于上行链路,UE用来创建MAC PDU以使用所分派的无线电资源进行传输的处理被完全标准化;这被设计为确保UE以在不同UE实施方式之间最优和一致的方式满足每个配置的无线电承载的QoS。基于在PDCCH上用信号通知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许可消息,UE必须决定要包括在新MAC中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数据量,并且如果需要还必须为MAC控制单元分派空间。
在用来自多个逻辑信道的数据构建MAC PDU时,最简单且最直观的方法是基于绝对优先级的方法,其中MAC PDU空间以逻辑信道优先级降序分派给逻辑信道。也就是说,来自最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在MAC PDU中首先被服务,随后是来自下一个次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继续进行直到MAC PDU空间用完为止。虽然基于绝对优先级的方法在UE实施方式方面相当简单,但有时导致来自低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的资源不足;资源不足意味着来自低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不能被传输,因为来自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的数据占用了所有MAC PDU空间。
在LTE中,为每个逻辑信道定义优先比特率(PBR),以便以重要性的顺序传输数据,但是也避免具有较低优先级的数据的资源不足。PBR是为逻辑信道保证的最小数据速率。即使逻辑信道具有低优先级,至少少量的MACPDU空间也被分派以保证PBR。因此,可以通过使用PBR避免资源不足问题。
用PBR构建MAC PDU包括两轮。在第一轮中,以逻辑信道优先级降序服务每个逻辑信道,但是包括在MAC PDU中的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数据量最初被限制为与逻辑信道的所配置的PBR对应的量。在所有逻辑信道已经被服务直至它们的PBR值之后,如果在MAC PDU中留有空间,则执行第二轮。在第二轮中,每个逻辑信道被再次以优先级降序服务。第二轮与第一轮相比的主要区别是,只有所有较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都没有更多的数据要传输,才可以向较低优先级的每个逻辑信道分派MAC PDU空间。
MAC PDU不仅可以包括来自每个配置的逻辑信道的MAC SDU,还可以包括MAC CE。除了填充BSR之外,MAC CE具有比来自逻辑信道的MACSDU更高的优先级,因为MAC CE控制MAC层的操作。因此,当构成MACPDU时,MAC CE(如果存在)是首先被包括的,并且剩余空间用于来自逻辑信道的MAC SDU。然后,如果留有额外的空间并且其足够大以包括BSR,则填充BSR被触发并包括在MAC PDU中。每次执行新的传输时都应用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prioritization)(LCP)过程。
例如在通过引用合并在此的3GPP TS 36.321(当前版次v12.5.0)的第5.4.3.1小节中标准化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
RRC通过用于每个逻辑信道的信令来控制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
●priority,升高的优先级值指示较低的优先级水平,
●prioritisedBitRate,其设置优先比特率(PBR),
●bucketSizeDuration,其设置令牌桶尺寸持续时间(BSD)。
UE应为每个逻辑信道j保持变量Bj。当建立相关逻辑信道时,应将Bj初始化为0,并且对于每个TTI,将Bj递增PBR×TTI持续时间的乘积,其中,PBR是逻辑信道j的优先比特率。然而,Bj的值绝不能超过令牌桶尺寸,并且如果Bj的值大于逻辑信道j的令牌桶尺寸,则应将其设置为令牌桶尺寸。逻辑信道的令牌桶尺寸等于PBR×BSD,其中PBR和BSD由上层配置。
LTE设备到设备(D2D)邻近服务(ProSe)
基于邻近(proximity)的应用和服务表示新兴的社会技术趋势。所确定的领域包括与运营商和用户将感兴趣的商业服务和公共安全有关的服务。在LTE中引入邻近服务(ProSe)能力将使得3GPP行业能够服务于此发展中的市场,并且同时将服务于共同致力于LTE的若干个公共安全团体的迫切需要。
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是LET版本12的技术组成部分。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技术使得D2D作为蜂窝网络的底层可以增加频谱效率。例如,如果蜂窝网络是LTE,则所有携带物理信道的数据使用SC-FDMA用于D2D信令。在D2D通信中,用户设备在使用蜂窝资源的直接链路上、而非通过无线电基站,向彼此传输数据信号。在本发明中,术语“D2D”、“ProSe”和“侧行链路”是可互换的。
LTE中的D2D通信
LTE中的D2D通信关注两个领域:发现和通信。
ProSe(基于邻近的服务)直接发现被定义为由启用ProSe的UE用来经由PC5接口使用E-UTRA直接无线电信号来发现其邻近的其它启用ProSe的UE的过程。图3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设备到设备直接发现的PC5接口。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ProSe直接发现的无线电协议栈(AS)。
在D2D通信中,UE使用蜂窝资源、而非通过基站(BS),通过直接链路向彼此传输数据信号。D2D用户在保持在被BS控制的同时,即,至少当处于eNB的覆盖范围中时,直接进行通信。因此,D2D可以通过重用蜂窝资源来提高系统性能。
假设D2D在上行链路LTE频谱(在FDD的情况下)、或给出覆盖范围的小区的上行链路子帧(在TDD的情况下,除了在于覆盖范围之外时)中操作。此外,D2D发送/接收在给定载波上不使用全双工。从单独的UE的角度来说,在给定载波上,D2D信号接收和LTE上行链路传输不使用全双工,即,同时的D2D信号接收和LTE UL传输是不可能的。
在D2D通信中,当一个特定的UE1具有发送的角色(发送用户设备或发送终端)时,UE1发送数据并且UE2(接收用户设备)接收该数据。UE1和UE2可以改变它们的发送和接收角色。来自UE1的发送可以被如UE2的一个或多个UE接收。
关于用户平面协议,下面给出从D2D通信的角度来说的协定的一部分(也参见3GPPTS 36.843当前版次12.0.1第9.2.2部分,通过引用将其合并在此):
●PDCP:
-1:M D2D广播通信数据(即,IP分组)应当被处置作为常规用户平面数据。
-PDCP中的报头-压缩/解压缩适用于1:M D2D广播通信。
■U-模式用于公共安全的D2D广播操作的PDCP中的报头压缩;
●RLC:
-RLC UM用于1:M D2D广播通信。
-RLC UM在L2上支持分段和重装。
-接收UE需要对于每个发送对等UE维持至少一个RLC UM实体。
-不需要在接收第一RLC UM数据单元之前配置RLC UM接收方实体。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标识对于用于用户平面数据发送的D2D通信的RLC AM或RLCTM的需要。
●MAC:
-对于1:M D2D广播通信不假设HARQ反馈。
-接收UE需要知道源ID,以便标识接收方RLC UM实体。
-MAC报头包括L2目标ID,其使得可以在MAC层滤除分组。
-L2目标ID可以是广播、组播或单播地址。
■L2组播/单播:MAC报头中携带的L2目标ID将使得即使在将接收的RLC UM PDU传递至RLC接收方实体之前也可以丢弃该RLC UM PDU。
■L2广播:接收UE将处理从所有发送单元接收的所有RLC PDU,并且旨在组装(assemble)并传递IP分组至上层。
-MAC子报头包含LCID(以区别多个逻辑信道)。
-至少复用/解复用、优先级处置和填充对于D2D而言是有用的。
ProSe直接通信相关标识
3GPP TS 36.300当前版次12.5.0在第8.3小节中定义了以下标识以用于ProSe直接通信:
SL-RNTI(侧行链路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用于ProSe直接通信调度的唯一标识;
源层-2ID:标识侧行链路ProSe直接通信中的数据的发送方。源层-2ID为24比特长,并且与用于标识接收方中的RLC UM实体和PDCP实体的ProSe层-2目的地ID和LCID一起使用;
目的地层-2ID:标识侧行链路ProSe直接通信中的数据的目标。目的地层-2ID为24比特长,并在MAC层中被划分成两个比特串:
■一个比特串是目的地层-2ID的LSB部分(8比特),并被转发到物理层作为侧行链路侧行链路控制层-1ID。这标识侧行链路控制中的预期数据的目标,并用于在物理层过滤分组。
■第二个比特串是目的地层-2ID的MSB部分(16比特),并且被携带在MAC报头内。这用于在MAC层过滤分组。
对于组形成不需要接入层信令,并且不需要接入层信令来在UE中配置源层-2ID、目的地层-2ID和侧行链路控制L1ID。这些标识由较高层提供或从由较高层提供的标识导出。在组播和广播的情况下,由较高层提供的ProSe UE ID直接用作源层-2ID,并且由较高层提供的ProSe层-2组ID直接用作MAC层中的目的地层-2ID。
用于邻近服务的无线电资源分派
从发送UE的角度来说,启用邻近服务的UE(启用ProSe的UE)可以操作在用于资源分派的两个模式中:
一方面,模式1是指eNB调度的资源分派,其中,UE从eNB(或版本10中继节点)请求发送资源,并且作为回应,eNodeB(或版本10中继节点)调度供UE用于发送直接数据和直接控制信息DCI(例如,调度分配)的资源。UE需要是RRC_CONNECTED的,以便发送数据。具体地,UE以通常方式向eNB发送D2D调度请求(D-SR或随机接入),其后是缓冲状态报告(BSR)(还参见以下章节“用于D2D通信的传输过程”)。基于BSR,eNB可以确定UE具有用于ProSe直接通信传输的数据,并且可以估计传输所需的资源。
另一方面,模式2是指UE自主资源选择,其中UE自己从资源池选择资源(时间和频率)以传输直接数据和直接控制信息(即SA)。一个资源池例如通过SIB18的内容定义,即,通过字段commTxPoolNormalCommon定义,此特定资源池在小区中广播,然后共同地可用于仍处于RRC_Idle状态的小区中的所有UE。实际上,eNB可以定义所述池的多达四个不同的实例,分别为用于传输SA消息和直接数据的四个资源池。然而,UE应始终使用列表中定义的第一个资源池,即使UE配置了多个资源池也是如此。
作为替代,另一资源池可以由eNB定义并在SIB18中用信号通知,即,通过使用字段commTxPoolExceptional,其在例外情况下可由UE使用。
UE将要使用什么资源分派模式可以由eNB配置。此外,UE将要使用什么资源分派模式来用于D2D数据传输也可以取决于RRC状态(即,RRC_IDLE和RRC_CONNECTED)以及UE的覆盖范围状态(即,在覆盖范围中、在覆盖范围外)。如果UE具有服务小区(即,UE是RRC_CONNECTED的、或者在RRC_IDLE中驻留在小区上),则认为UE在覆盖范围中。
关于资源分派模式的以下规则适用于UE:
●如果UE在覆盖范围外,则UE仅可以使用模式2;
●如果UE在覆盖范围中,则UE可以在eNB相应地配置其的情况下使用模式1;
●如果UE在覆盖范围中,则UE可以在eNB相应地配置其的情况下使用模式2;
●当没有例外情况时,UE仅当eNB将其配置为如此做时从模式1改变到模式2、或者从模式2改变到模式1。如果UE在覆盖范围中,则UE将仅使用由eNB配置指示的模式,除非例外情况之一发生;
■UE认为其自身处于例外情况中,例如,同时T311或T301在运行中;
●当例外情况发生时,即使UE被配置为使用模式1,也使得UE可以临时使用模式2。
当在E-UTRA小区的覆盖区域中时,UE将仅在由该小区分配的资源上的UL载波上执行ProSe直接通信传输,即使该载波的资源已经例如在UICC(通用集成电路卡)中被预配置也是如此。
对于RRC_IDLE中的UE,eNB可以选择以下选项中的一个:
●eNB可以在SIB中提供模式2发送资源池。被授权ProSe直接通信的UE在RRC_IDLE中使用这些资源用于ProSe直接通信;
●eNB可以在SIB中指示eNB支持D2D但是不提供用于ProSe直接通信的资源。UE需要进入RRC_CONNECTED以执行ProSe直接通信传输。
对于RRC_CONNECTED中的UE:
●当需要执行ProSe直接通信传输时,RRC_CONNECTED中的被授权执行ProSe直接通信传输的UE向eNB指示该UE想要执行ProSe直接通信传输;
●eNB使用从MME接收的UE上下文,验证RRC_CONNECTED中的UE是否被授权ProSe直接通信传输;
●eNB可以通过专用信令为RRC_CONNECTED中的UE配置在UE在RRC_CONNECTED中时可以被无约束地使用的模式2资源分派发送资源池。替代地,eNB可以通过专用信令为RRC_CONNECTED中的UE配置允许UE仅在例外情况中使用(否则依赖于模式1)的模式2资源分派发送资源池。
当UE在覆盖范围外时,用于调度分配的资源池可以配置如下:
●用于接收的资源池被预配置。
●用于发送的资源池被预配置。
当UE在覆盖范围中时,用于调度分配的资源池可以配置如下:
●用于接收的资源池由eNB经由RRC在专用或广播信令中配置。
●如果使用模式2资源分派,则由eNB经由RRC配置用于发送的资源池。
●如果使用模式1资源分派,则用于发送的SCI(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资源池(也称为调度分配SA资源池)对于UE来说是未知的。
●如果使用模式1资源分派,则eNB调度特定资源以用于侧行链路控制信息(调度分配)发送。由eNB分配的特定资源在用于接收提供给UE的SCI的资源池内。
图5图示了用于覆盖(LTE)和底层(D2D)系统的发送/接收资源的使用。
基本上,eNodeB控制UE是否可以应用模式1或模式2发送。一旦UE知道其可以发送(或接收)D2D通信的其资源,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中,其就使用对应的资源以仅用于对应的发送/接收。例如,在图5中,D2D子帧将仅用于接收或发送D2D信号。因为作为D2D设备的UE将操作在半双工模式中,所以该UE可以在任意时间点接收或发送D2D信号。类似地,图5中所示的其它子帧可用于LTE(覆盖)发送和/或接收。
D2D通信的传输过程
D2D数据传输过程根据资源分派模式而不同。如上面对于模式1所述的,在来自UE的对应请求之后,eNB显式地调度用于调度分配和D2D数据通信的资源。具体地,UE可以被eNB通知通常允许D2D通信、但是未提供模式2资源(即,资源池);这可以例如通过UE的D2D通信兴趣指示和对应的响应(D2D通信响应)的交换来完成,其中上述对应的示例性ProseCommConfig信息元素将不包括commTxPoolNormalCommon,这意味着想要开始涉及传输的直接通信的UE必须请求E-UTRAN为每个单独的传输分配资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UE必须请求用于每个单独传输的资源,并且下面为此模式1资源分派示例性地列出了请求/许可过程的不同步骤:
●步骤1:UE经由PUCCH发送SR(调度请求)到eNB;
●步骤2:eNB经由通过C-RNTI加扰的PDCCH许可UL资源(供UE发送BSR);
●步骤3:UE经由PUSCH发送指示缓冲单元状态的D2D BSR;
●步骤4:eNB经由通过SL-RNTI扰码的PDCCH许可D2D资源(供UE发送数据);
●步骤5:D2D Tx UE根据在步骤4中接收的许可,发送SA/D2D数据。
调度分配(SA)(也称为SCI(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是包含控制信息的紧凑(低有效载荷)消息,该控制信息例如是到用于对应的D2D数据传输的时频资源、调制和编码方案以及组目的地ID的指针。SCI传输用于一个(ProSE)目的地ID的侧行链路调度信息。SA(SCI)的内容基本上依据上述步骤4中接收的许可。D2D许可和SA内容(即,SCI内容)在通过引用而合并在此的3GPP技术标准TS 36.212当前版次12.4.0第5.4.3小节中定义,该小节具体定义了如在此“背景技术”部分中之前提及的SCI格式0。
另一方面,对于模式2资源分派,基本上不需要上述步骤1-4,并且UE从由eNB配置和提供的发送资源池中自主地选择用于SA和D2D数据传输的资源。
图6示例性地图示了用于两个UE(UE-A和UE-B)的调度分配和D2D数据的传输,用于传输调度分配的资源是周期性的,并且用于D2D数据传输的资源由对应的调度分配指示。
图7图示了在一个SA/数据时段(也称为SC时段、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用于模式2(自主调度)的D2D通信定时。图8图示了在一个SA/数据时段期间用于模式1(eNB调度的分派)的D2D通信定时。SC时段是包括由调度分配及其对应的数据的传输的时间段。
如从图7可见的,UE在SA偏移时间之后使用用于模式2的调度分配的发送池资源SA_Mode2_Tx_pool发送调度分配。接在SA的第一次发送之后是同一SA消息的三次重传。然后,在SA资源池的第一子帧(由SA_offset给出)之后,UE以某个配置的偏移(Mode2data_offset)开始D2D数据传输,即,更具体地使用发送时间资源模式(即,T-RPT位图/模式(pattern))。
MAC PDU的一个D2D数据传输包括其第一次发送和几次重传。对于图7(和图8)的图示,假设执行三次重传(即,同一MAC PDU的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发送)。模式2T-RPT位图(发送时间资源模式(T-RPT))基本上定义了MAC PDU发送(第一次发送)及其重传(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发送)的定时。
在一个SA/数据时段期间,UE可以发送多个传输块(每子帧(TTI)仅一个,即,一个接一个),但是仅发送到一个ProSe目的地组。此外,一个传输块的重传必须在下一个传输块的第一次发送开始之前完成,即,只有一个HARQ处理被用于发送多个传输块。
如从图8显而易见的,对于eNB调度的资源分派模式(模式1),D2D数据传输(即,更具体地是T-RPT模式/位图)在SA资源池中的最后一次SA发送重复之后的下一个UL子帧中开始。如已经对于图7所述的,模式1T-RPT位图(发送的时间资源模式(T-RPT))基本上定义了MAC PDU发送(第一次发送)及其重传(第二、第三和第四次发送)的定时。
ProSe网络架构和ProSe实体
图9图示了用于非漫游情况的高级示例性架构,包括各个UE A和B中的不同的ProSe应用、以及网络中的ProSe应用服务器和ProSe功能。图9的示例架构取自于通过引用合并在此的TS 23.303v.12.4.0第4.2章“Architectural Reference Model”。
功能实体在通过引用合并在此的TS 23.303第4.4小节标题为“FunctionalEntities”中详细呈现和说明。ProSe功能是用于ProSe所需的网络相关动作的逻辑功能,并为ProSe的每个功能扮演不同的角色。ProSe功能是3GPP的演进分组核心EPC的一部分,并提供与邻近服务有关的所有相关网络服务,如授权、认证、数据处置等。
对于ProSe直接发现和通信,UE可以通过PC3参考点获得特定的ProSe UE标识、其它配置信息以及来自ProSe功能的授权。虽然为了便于说明而呈现了单个ProSe功能,但是可以在网络中部署多个ProSe功能。ProSe功能包括根据ProSe特征执行不同角色的三个主要子功能:直接提供功能(DPF)、直接发现名称管理功能和EPC级发现功能。DPF用于为UE提供必要的参数,以便使用ProSe直接发现和ProSe直接通信。
在所述连接中使用的术语“UE”是指支持ProSe功能性的启用ProSe的UE,ProSe功能性诸如:
●通过PC3参考点在启用ProSe的UE与ProSe功能之间交换ProSe控制信息。
●用于通过PC5参考点开放其它启用ProSe的UE的ProSe直接发现的过程。
●用于通过PC5参考点的一对多ProSe直接通信的过程。
●用于充当ProSe UE到网络中继单元(relay)的过程。远程UE通过PC5参考点与ProSe UE到网络中继单元通信。ProSe UE到网络中继单元使用层-3分组转发。
●通过PC5参考点在ProSe UE之间交换控制信息,例如用于UE到网络中继单元检测和ProSe直接发现。
●通过PC3参考点在另一个启用ProSe的UE与ProSe功能之间交换ProSe控制信息。在ProSe UE到网络中继单元的情况下,远程UE将通过PC5用户平面发送此控制信息,以便此控制信息通过LTE-Uu接口朝向ProSe功能进行中继。
●参数(例如,包括IP地址、ProSe层-2组ID、组安全资料(material)、无线电资源参数)的配置。这些参数可以在UE中预配置,或者,如果在覆盖范围中,则通过PC3参考点通过信令向网络中的ProSe功能提供这些参数。
ProSe应用服务器支持EPC ProSe用户ID和ProSe功能ID的存储、以及应用层用户ID和EPC ProSe用户ID的映射。ProSe应用服务器(AS)3GPP的范围外的实体。UE中的ProSe应用经由应用层参考点PC1与ProSe AS通信。ProSe AS经由PC2参考点连接到3GPP网络。
D2D的UE覆盖范围状态
如前所述,用于D2D通信的资源分派方法除了取决于RRC状态(即,RRC_IDLE和RRC_CONNECTED),还取决于UE的覆盖范围状态(即,在覆盖范围中、在覆盖范围外)。如果UE具有服务小区(即,UE是RRC_CONNECTED的、或在RRC_IDLE中正驻留在小区上),则UE被认为在覆盖范围中。
到目前为止提及的两个覆盖范围状态(即,在覆盖范围中(IC)和在覆盖范围外(OOC))进一步被区分为用于D2D的子状态。图10示出了D2D UE可以关联的四种不同状态,其可以总结如下:
●状态1:UE1具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范围。在此状态下,网络控制每个D2D通信会话。此外,网络配置UE1应使用资源分派模式1还是模式2。
●状态2:UE2具有下行链路覆盖范围、但没有上行链路覆盖范围,即,只有DL覆盖范围。网络广播(基于竞争的)资源池。在此状态下,发送UE从由网络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用于SA和数据的资源;在这种状态下,只能根据用于D2D通信的模式2进行资源分派。
●状态3:由于UE3没有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范围,因此,UE3被认为是在覆盖范围外(OOC)。然而,UE3处于本身在小区的覆盖范围中的一些UE(例如UE1)的覆盖范围中,即,那些UE也可以称为CP-中继UE。因此,图10中的状态-3UE的区域可以表示为CP UE-中继覆盖区域。在此状态3下的UE也称为OOC-状态-3UE。在此状态下,UE接收由eNB发送并由在小区的覆盖范围中的CP UE-中继UE经由PD2DSCH转发给OOC-状态-3UE的一些小区特定信息(SIB)。(基于竞争的)网络控制的资源池通过PD2DSCH用信号通知。
●状态4:UE4在覆盖范围外,并且未从在小区的覆盖范围中的其它UE接收PD2DSCH。在也称为状态-4OOC的此状态下,发送UE从(基于竞争的)预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用于数据发送的资源。
在状态-3OOC与状态-4OOC之间进行区分的原因主要是为了避免在来自覆盖范围外设备的D2D发送与传统E-UTRA发送之间的潜在的干扰。通常,具有D2D功能的UE将具有用于发送D2D SA和数据的预配置资源池以在覆盖范围外时使用。如果这些覆盖范围外UE在小区边界处在这些预配置的资源池上进行发送,那么在D2D发送与在覆盖范围中的传统发送之间的干扰可能对小区内的通信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覆盖范围内的启用D2D的UE将D2D资源池配置转发给那些在小区边界附近的在覆盖范围外的设备,那么覆盖范围外UE可以将其发送限制到由eNode B指定的资源,因此最小化与覆盖范围中的传统发送的干扰。因此,RAN1引入了如下机制:覆盖范围中UE正将资源池信息和其它D2D相关配置转发到刚好在覆盖区域外的那些设备(状态-3UE)。
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用于将关于覆盖范围中D2D资源池的此信息携带到网络邻近的UE,使得网络邻近的资源池对齐。
D2D的LCP过程、侧行链路逻辑信道
用于D2D的LCP过程将与上述用于“常规”LTE数据的LCP过程不同。以下信息获取自TS 36.321版次12.5.0第5.14.1.3.1小节,其描述用于ProSe的LCP;通过全文引用将其合并在此。
当执行新的发送时,UE应执行以下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过程:
●UE(例如,MAC实体)应根据以下规则向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分派资源:
-如果整个SDU(或部分发送的SDU)适合剩余资源,则UE不应对RLC SDU(或部分发送的SDU)进行分段;
-如果UE对来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RLC SDU分段,则其将使分段的尺寸最大化以尽可能地满足该许可;
-UE应使数据的发送最大化;
-如果UE被赋予等于或大于10字节的侧行链路许可尺寸、同时具有可用于发送的数据,则UE不应仅发送填充。
注意:上面的规则暗示着服务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顺序留给UE实施。
通常,对于一个PDU,MAC实体应仅考虑具有相同源层-2ID—目的地层2ID对的逻辑信道,即,对于一个PDU,UE中的MAC实体应仅考虑同一ProSe目的地组(即,具有同一目的地组ID)的逻辑信道。UE在LCP过程期间选择ProSe目的地组。此外,在版本12中,在一个SA/数据时段期间,D2D发送UE只能向一个ProSe目的地组发送数据。
所有D2D(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例如STCH,即侧行链路业务信道)被分派给同一逻辑信道组(LCG),也就是具有被设置为'11'的LCGID(参见TS 36.321版次12.5.0的第5.14.1.4小节“Buffer Status Reporting”)。在版本12中,没有用于D2D(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组的优先级排序机制。基本上,从UE的角度来说,所有侧行链路逻辑信道具有相同的优先级,即,服务侧行链路逻辑信道的顺序留给UE实施。
对于版本13,考虑更高级的优先级排序机制,其中每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与逻辑信道优先级(也被称为PPPP(每分组优先级的ProSe))相关联。基于这个逻辑信道优先级,UE为给定的侧行链路许可选择ProSe目的地组,即,最高优先级逻辑信道确定ProSe目的地组,并进一步将资源分派给属于所选的ProSe目的地组的逻辑信道(以递减优先级的次序)。
仅为了说明的目的,考虑以下示例性场景,其中三个ProSe逻辑信道LCH#1、LCH#2和LCH#3在用户设备中建立,并且所有三个与同一ProSe LCG(例如,“11”)关联。示例性地假设LCH#1和LCH#2被分配给ProSe目的地组1,并且LCH#3被分配给ProSe目的地组2。这在图12中示出。
ProSe的缓冲单元状态报告
缓冲单元状态报告也适配于ProSe,目前在版本12的TS 36.321中在其版次12.5.0中第5.14.1.4小节“Buffer Status Reporting”(通过引用被合并在此)中定义。
(D2D)侧行链路缓冲单元状态报告过程用于向服务eNB提供关于在UE的侧行链路缓冲单元中可用于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量的信息。RRC通过配置两个定时器Periodic-ProseBSR-Timer和RetxProseBSR-Timer来控制侧行链路BSR报告。每个侧行链路逻辑信道(STCH)被分派给具有被设置为“11”的LCGID的LCG并属于ProSe目的地组。
如在TS36.321第5.14.1.4小节中详细规定的,如果某些特定事件发生,则应触发侧行链路缓冲单元状态报告(BSR)。
此外,TS 36.321在其版次12.5.0中的第6.1.3.1a小节(通过引用被合并在此)定义了ProSe BSR MAC控制单元及其对应内容如下。ProSe缓冲单元状态报告(BSR)MAC控制单元对于每报告的D2D目的地组而包括一个组索引字段、一个LCG ID字段和一个对应的缓冲单元尺寸字段。更详细地,对于每个包括的ProSe目的地组,定义了以下字段:
●组索引:组索引字段标识ProSe目的地组。该字段的长度为4比特。该值被设置为在destinationInfoList中报告的目的地标识的索引;
●LCG ID:逻辑信道组ID字段标识缓冲单元状态正被报告的逻辑信道的组。字段的长度为2比特,并且其被设置为“11”;
●缓冲单元尺寸:缓冲单元尺寸字段标识在已经建立了所有用于TTI的MAC PDU之后在ProSe目的地组的所有逻辑信道中可用的总数据量。数据量以字节的数目指示。
●R:保留位,被设置为“0”。
图11示出了从TS 36.321第6.1.3.1a小节获取的用于偶数N(ProSe目的地组的数目)的ProSe BSR MAC控制单元。
如上所述,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发送方案与常规LTE方案不同,包括使用ProSe目的地组来标识数据的可能内容。一些当前定义的机制是相当低效的。
发明内容
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分派用于发送用户设备通过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直接侧行链路连接执行直接通信发送的无线电资源的改进方法。独立权利要求提供非限制性和示例性实施例。有利的实施例附属于从属权利要求。
根据若干个方面,由发送用户设备执行直接通信发送被改进用于(不仅但是)特别是对于数据可用于发送用户设备中去往多于一个的侧行链路目的地组的发送的场景。
在一个普通的第一方面中,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发送用户设备分配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对于SC时段,在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内无线电资源的分配受到为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发送用户设备的处理器适于获取用于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许可,并且在所获取的SL许可当中选择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被获取的若干SL许可,所选择的SL许可的数量不超过对于所述一个SC时段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另外,处理器适于关联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处理,使得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用于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的所选择的所述若干SL许可中的不同SL许可关联。甚至更进一步,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所选择的SL许可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之一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在一个一般的第二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发送用户设备,用于分配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所述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处理器适于在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的不同子帧中获取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侧行链路SL许可:通过应用关联方案,所获取的SL许可中的每一个SL许可基于在其中获取该SL许可的子帧与最大数量的SL处理当中的一个关联:所述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来自不同子帧的集合的SL许可关联,并且所述集合中的各子帧中的每一个以预定义数量的子帧彼此偏移。另外,处理器适于将将多个所述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在相应的不同子帧的集合中获取并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获取的那一个SL许可关联。更进一步,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SL许可分派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在一个普通的第三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发送用户设备,用于分配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上的多个直接SL传输。发送用户设备的处理器适于从不同的资源池自主地选择用于多个SL传输的SL许可,每个SL许可被配置为且使其可用于所述通信系统内的SL传输。处理器适于对于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SL传输,将SL许可关联到从不同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的不同SL处理。另外,处理器适于对于具有关联的SL许可的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执行单独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该LCP过程仅考虑到不同目的地组ID的逻辑信道。更进一步,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同一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自主地选择的SL许可来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所述多个SL传输。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在一个普通的第四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用于为发送用户设备分配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的方法。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获取用于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许可,并且在所获取的SL许可当中选择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被获取的若干SL许可,所选择的SL许可的数量不超过对于所述一个SC时段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然后,关联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处理,使得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用于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的所选择的所述若干SL许可中的不同SL许可关联。之后,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所选择的SL许可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之一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在一个普通的第五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特征在于用于为发送用户设备分配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的方法。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所述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在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的不同子帧中获取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侧行链路SL许可:通过应用关联方案,所获取的SL许可中的每一个SL许可基于在其中获取该SL许可的子帧与最大数量的SL处理当中的一个关联:所述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来自不同子帧的集合的SL许可关联,并且所述集合中的各子帧中的每一个以预定义数量的子帧彼此偏移。然后,将多个所述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在相应的不同子帧的集合中获取并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获取的那一个SL许可关联。之后,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SL许可分派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在一个普通的第六方面,这里公开的技术的特征在于用于为发送用户设备分配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的方法。从不同的资源池自主地选择用于多个SL传输的SL许可,每个SL许可被配置为且使其可用于所述通信系统内的SL传输。然后,对于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SL传输,将SL许可关联到从不同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的不同SL处理。之后,对于具有关联的SL许可的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执行单独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该LCP过程仅考虑到不同目的地组ID的逻辑信道。最后,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同一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自主地选择的SL许可来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所述多个SL传输。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额外益处和优点将从说明书和附图中显而易见。益处和/或优点可以由说明书和附图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和特征单独提供,并且不需要全部提供以获得其中的一个或多个。
这些一般和具体方面可以使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以及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的任何组合来实施。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附图更详细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图1示出了3GPP LTE系统的示例性架构,
图2示出了为3GPP LTE(版本8/9)定义的子帧的下行链路时隙的示例性下行链路资源网格,
图3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设备到设备直接发现的PC 5接口,
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用于ProSe直接发现的无线电协议栈,
图5图示了用于覆盖(LTE)和底层(D2D)系统的发送/接收资源的使用,
图6图示了用于两个UE的调度分配和D2D数据的发送,
图7图示了用于UE自主调度模式2的D2D通信定时,
图8图示了用于eNB调度的调度模式1的D2D通信定时,
图9图示了用于非漫游场景的ProSe的示例性架构模型,
图10图示了关于D2D UE可以关联的四个不同状态的小区覆盖范围,
图11图示了标准中定义的ProSe缓冲单元状态报告MAC控制单元,
图12图示了用于示例性场景的在ProSe逻辑信道、ProSe LCG和ProSe目的地组之间的关联,
图13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用于两个eNB调度的D2D传输的D2D通信定时,以及
图14图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的用于两个eNB调度的D2D传输的D2D通信定时。
具体实施方式
用户设备(UE)、移动台、移动节点或用户终端是通信系统内的物理实体。用户设备可以具有若干功能部件,包括使其能够经由通信系统内的介质(例如,与其它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类似地,演进节点B(eNB)、基站、网络节点或网络终端具有若干功能部件,包括使其能够经由通信系统内的相同介质(例如,与用户设备)进行通信的接口。
术语“无线电资源”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被广泛地用于指由用户设备和/或由演进节点B用作通信介质的物理无线电资源,诸如时间-频率资源(例如,资源单元RE或资源块,RB),如上所述。
术语“(直接)侧行链路(SL)传输”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被广泛地用于指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传输,即,不经由演进节点B(eNB)。在交换侧行链路传输的两个用户设备之间建立侧行链路通信。在下文中,术语“(直接)侧行链路通信”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或ProSe通信同义使用。
另外,直接侧行链路传输在“侧行链路(SL)接口”上执行,该术语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被广泛地用于指提供侧行链路传输的用户设备的功能。在3GPP LTE术语中,侧行链路接口是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PC5接口。
术语“侧行链路(SL)处理”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被广泛地用于指在用户设备内配置的可以与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处理。据说这种侧行链路处理被配置为用于以每个SC时段为基础提供将SL许可与它相关联的能力的对应用户设备。在3GPP LTE术语中,侧行链路处理由MAC实体处的侧行链路HARQ实体维持,用于在侧行链路共享信道(SL-SCH)上传输,如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述。
但是,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侧行链路处理在这方面不应受到限制。更确切地说,侧行链路处理可以仅涉及用户设备内存储和维持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或侧行链路许可信息的存储器区域。这种存储器区域由用户设备管理,例如,将存储器区域与新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信息相关联(或存储)或者(重新)初始化(或擦除)存储器区域以便去除先前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信息。
术语“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被广泛地用于指用户设备执行侧行链路传输的时间段。每个侧行链路传输包括至少一个调度分配(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传输和至少一个对应的数据传输。换句话说,“侧行链路控制时段”也可以被看作是侧行链路许可有效的那段时间。在3GPPLTE术语中,“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是SA/数据时段或SC(侧行链路控制)时段。
在整个说明书中使用术语“ProSe目的地组”或“侧行链路目的地组”是指例如在3GPP LTE术语中定义的一个源层2ID-目的地层2ID对。
表述“获取(侧行链路)许可”、“接收(侧行链路)许可”以及类似的表述广泛地指从负责的演进节点B获取/接收(侧行链路)许可(即,模式1功能)的用户设备。相反,表述“自主地选择(侧行链路)许可”以及类似的表述广泛地指自己识别(侧行链路)许可的UE,即,通过从合适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资源池自主地选择用于许可的资源(即,模式2功能)(即,UE在内部接收许可)。
已经在背景技术部分中解释了用于与模式1(即,eNB调度的)和模式2(自主调度)有关相关的D2D通信的当前标准化的传输方案。
目前,每个侧行链路控制时段(SC时段),UE可以只有一个(有效)侧行链路许可(SL许可)。因而,UE目前还配置有仅一个与相同许可相关联的SL处理。即使eNB以模式1向UE发出若干许可,UE也仅将最近(即,最后)接收到的一个认为是SC时段的有效SL许可。具体地,SL处理覆写先前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SL许可,因此SL处理仅与最近接收的SL许可相关联。
相应地,由于每个SC时段只有一个SL许可可用,因此UE每个SC时段只能发送一个调度分配(SA)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进而,发送UE可以分别仅向每个调度分配(SA)或调度控制信息(SCI)中的一个ProSe目的地组的一个或多个接收UE发送数据。
更具体地,对于与一个SCI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MAC报文数据单元((一个或多个)PDU),发送UE应仅考虑具有相同的源层2ID-目的地层2ID对的逻辑信道。这种当前标准化的D2D传输方案会造成若干缺点。
如果UE在其(一个或多个)缓冲单元中具有用于多于一个ProSe目的地组的数据,那么发送UE被限制为每SC时段仅向一个ProSe目的地组发送数据。因而,剩余的(一个或多个)ProSe目的地组的数据被延迟至少一个附加的SC时段。换言之,由于调度分配(SA)或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可以仅指示一个ProSe目的地组,因此对应的数据传输仅限于相同的ProSe目的地组。
取决于配置的SC周期性以及将完整数据发送到一个ProSe目标组所需的SC时段数,延迟可以很大,从而导致不利的侧行链路通信特性。甚至是这种情况:无线电资源允许发送超过首次服务的ProSe目的地组的数据。
另外,发送UE仅可以低效地利用其被分配用于由演进节点B(eNB)进行的数据传输的D2D传输资源。演进节点B(eNB)可以(借助于SL-许可)分配比发送UE需要的更多的D2D传输资源。但是,由于仅限于一个ProSe目的地组,发送UE不能利用所有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例如,如果UE在其缓冲单元中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于一个ProSe目的地组。例如,这可以在发送UE向eNB发信号通知的缓冲单元状态信息不准确或过时时发生。在所述情况下,所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中的一些保持未被使用,因为它们不能用于在相同的SC时段内传输另一个ProSe目的地组的数据。
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由发明人构想以减轻上面解释的问题。
这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一些将在由3GPP标准给出的广泛规范中实现,并且部分地在背景技术部分中进行了解释,其中添加了特定关键特征,如以下关于各种实施例所说明的。应当注意的是,实施例可以有利地用在例如移动通信系统中,诸如以上技术背景部分中所描述的3GPP LTE-A(版本10/11/12/13)通信系统,但是实施例不限于其仅在这个特定示例性通信网络中的使用。
以下解释不应被理解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作为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意识到,如权利要求中阐述的本公开的一般原则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并且以本文未明确描述的方式应用。为了说明的目的,作出若干假设,但是这些假设不限制以下实施例的范围。
相应地,为了解释各种实施例的目的而假设以下场景,并且不应限制其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下面将详细描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一实施例。将结合图13来解释第一实施例的实现。为了说明的目的,作出了一些假设,但是不应限制该实施例的范围。
首先,假设能够执行ProSe通信(启用ProSe的UE)的用户设备,即,直接在各UE之间进行D2D传输,而不经由eNodeB绕行。此外,UE应具有去往多个侧行链路目的地组(即,ProSe目的地组)的数据可用于传输,但是根据该第一实施例的改进的直接侧行链路传输机制也适用于在UE中只有用于单个侧行链路目的地组的数据可用于传输。
第一实施例通过在UE中引入可以以一对一方式向其分配侧行链路许可的(多个)侧行链路处理的概念来改善直接侧行链路传输。换句话说,UE可以通过针对每个侧行链路许可操作对应的侧行链路处理来处置多个侧行链路许可。可以通过使用对应的标识(在下面示例性地被称为侧行链路处理ID)来寻址侧行链路处理。
当前标准化的移动通信系统仅允许UE在每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使用单个有效侧行链路许可(除最新的一个侧行链路许可以外,任何先前接收的(一个或多个)侧行链路许可都被覆写),反之,第一实施例会通过允许UE在每同一个SC时段内具有多于一个的有效侧行链路许可来改进D2D通信。
换句话说,根据第一实施例,允许发送UE对于每侧行链路处理具有一个有效侧行链路许可,使得对于一SC时段配置有多个侧行链路处理的发送UE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有效侧行链路许可。因此,对于UE来说,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限制了其侧行链路通信能力。
其次,假设这个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配置有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SL处理的这个最大数量可以是特定于实现的,因此在用户设备内预先配置。最大数量也可以是特定于UE的,使得UE由该UE处于其覆盖范围中的演进节点B配置。或者该数量甚至可以是特定于网络的,使得同一网络内的每个UE都配置有相同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用于特定于UE的配置或者特定于网络的配置的机制可以涉及RRC信令。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侧行链路传输是从一个(发送)UE到一个或多个(接收)UE的直接传输,也不必要使得这种侧行链路传输中所涉及的所有UE都配置有相同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
更确切地说,发送UE可以配置有比侧行链路传输指向的一个或多个接收UE的最大数量的SL处理更多的最大数量的SL处理。而且,仅必须确保来自发送UE的所有SL传输可以由侧行链路目的地组内的一个或多个接收UE接收。在这方面,不仅发送UE而且接收UE都配置有足够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
尽管如此,对于发送和接收UE的简化配置,假设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是特定于网络的。例如,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可以是m={2,4,8},其中以下示例参考每个UE在通信系统内配置有m=2(两个)侧行链路处理的情况。因而,这种示例性UE能够同时处理两个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因此,UE具有两个有效的侧行链路许可,有时也被称为在SC时段内可用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总体而言,UE在同一SC时段内例如分别根据如背景技术部分中所解释的用于执行D2D传输的已经标准化的概念对具有对应侧行链路许可的每个侧行链路处理执行D2D传输操作。具体地,对于可用于UE的每个侧行链路许可(即,对于每个侧行链路处理),UE确定一个侧行链路目的地组并且生成包含去往所确定的侧行链路目的地组的数据的对应传送块。根据相应的侧行链路许可为D2D传输分派无线电资源。对于可用于UE的每个侧行链路许可(即,对于每个侧行链路处理),UE生成标识用于对应D2D传输的侧行链路目的地组和分派的无线电资源的对应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使用相应的侧行链路许可的分派的无线电资源对用于每个侧行链路许可(处理)的侧行链路控制信息以及对应数据执行D2D传输。
这里省略了用于执行D2D传输的这些步骤的细节,替代地参考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中的对应段落。
基于第一实施例的上述原理带来各种优点。已经建立的过程可以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在所述方面被重新使用。例如,由于不需要携带附加信息,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SCI格式0来传输侧行链路控制信息。此外,由于与当前标准化的D2D传输相比而言用于每个侧行链路处理的D2D传输保持不变,因此接收UE没有(并且实际上不需要)在根据第一实施例对于一个侧行链路处理执行的D2D传输与根据当前标准执行的D2D传输之间进行区分。因此,接收侧的UE行为不需要被适配。
此外,第一实施例允许在SC时段内发送更多数据,因此提高了用于D2D传输的数据速率。
此外,第一实施例通过例如为各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每一个选择不同的侧行链路目的地组来允许在同一SC时段内发送去往一些侧行链路目的地组的数据。因此,可以避免特定的侧行链路目的地组的资源不足。
到目前为止,一般性地假设UE具有一些可用的侧链接许可,而没有关注UE首先如何获取它们。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
第一变型
在第一变型中,发送UE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获取用于为UE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至少一些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多个侧行链路许可由演进节点B用信号通知,并且UE应用标准化的信令方案(例如,经由PDCCH)接收所述多个侧行链路许可。
从这些获取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中,发送UE选择若干侧行链路许可。例如,由UE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的数量可以是n={2,4,8},所示示例示出了UE被配置为选择n=2个侧行链路许可的情况。换句话说,发送UE不存储或维持由演进节点B用信号通知并且随后由UE获取的所有侧行链路许可,而是只有若干侧行链路许可。
具体地,发送UE从所获取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中选择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最近获取的若干侧行链路许可。假设在特定子帧处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发送UE选择在该特定子帧之前最后获取的那些侧行链路许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发送UE只能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时执行对侧行链路许可数量的选择。更确切地说,UE可以通过将多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每一个以交替方式与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进行(重新)关联(例如,通过覆写所涉及的存储器区域)来实现对侧行链路许可的这种选择。
因而,每当获取新的更近的侧行链路许可时,UE可以将该新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分配给多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具有最旧侧行链路许可的侧行链路处理,由此UE也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处选择若干最近的侧行链路许可。在这方面,UE可以在向多个侧行链路处理分配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时交替多个侧行链路处理。
现在参考图13中所示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假设UE被配置为具有要被选择的n=2(二)个数量的侧行链路许可,以及m=2(二)个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UE获取侧行链路许可直到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子帧N处的开始为止(确切地说:直到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即在子帧N-4处为止)。
第一个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例如,在子帧N-13处)与m=2(二)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相关联,并且随后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例如,在子帧N-11处)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换句话说,侧行链路许可与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循环地相关联。
当获取另一个侧行链路许可时,例如,在子帧N-8处,UE知道它被配置为仅选择n=2(二)个数量的侧行链路许可,因此继续(或循环)将新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与m=2(二)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重新)关联。换句话说,在子帧N-13处获得的并且之前(也)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被覆写。
值得注意的是,与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这种循环关联取决于要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的数量(n=2),而不取决于UE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m=2)。而且,所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的数量(n=2)不得超过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m=2)(n<=m)。
最后,当UE获取更进一步的侧行链路许可时,例如,在子帧N-6处,这个侧行链路许可再次与m=2(二)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因此,在子帧N-11处获得的并且之前(也)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被覆写。
总之,通过应用上面描述的行为,发送UE已经获取了多个侧行链路许可,并且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处(更精确地是在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处)选择多个侧行链路许可中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获取的若干侧行链路许可。另外,n=2(二)个所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每一个与m=2(二)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不同的一个相关联。
在有利的实现中,在将新的、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关联到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对应的一个之前,发送UE确定这个新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是否与已经与多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不同的一个侧行链路处理相关联的另一个侧行链路许可对应。如果是这种情况,并且如果两个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指示用于多个侧链链路传输的相同无线电资源(即,导致无线电资源冲突),那么丢弃相同的新接收到的侧行链路许可(即,不将新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与对应的侧行链路处理相关联)。由此,维持与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循环关联。
尽管上述机制是简单的,但它们可以有利地利用这种行为来抑制被演进节点B用于向发送UE发信号通知侧行链路许可的介质(即,PDCCH)上的干扰或失真。
按照常规,演进节点B通过多次向发送UE发信号通知相同的侧行链路许可来应对干扰或失真(例如,在PDCCH上)。UE仅获取那些不受干扰或失真影响的侧行链路许可。因此,在每次由演进节点B重复发信号通知相同的侧行链路许可时,在发送UE处成功获取侧行链路许可的概率提高。常规的发送UE在每次成功获取SL许可时都覆写该SL许可。只要涉及相同的侧行链路许可,这种做法就是简单且可靠的。
将这种做法应用于指示用于发送UE与一个或多个接收UE之间的不同侧行链路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的多个不同侧行链路许可不明显。而且,演进节点B不知道发送UE成功获取了多个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哪一个,以及哪些没有被获取。换句话说,演进节点B不能评估在SC时段开始之前是否需要重传多个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一个或另一个。
无论如何,第一变型中的发送UE都假设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的重复信令,并且在成功获取多个侧行链路许可时,在所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中选择在侧行链路时段的开始之前最近已获取的若干侧行链路许可。而且,侧行链路许可由此是在随后SC时段之前由UE获取的。
这种做法由于以下原因是有利的:在UE成功获取由演进节点B用信号通知的所有侧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选择多个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导致向发送UE提供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因此,发送UE能够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UE的多个(不同的)侧行链路传输。
此外,在UE成功获取由演进节点B发信号通知的最后若干侧行链路许可的情况下,最近获取的许可的选择也导致向发送UE提供不同的许可。因而,除最后若干侧行链路许可之外的所有侧行链路许可可以不被成功获取,只要最后发信号通知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被发送UE成功获取即可。
然而,例如,如果由演进节点B发信号通知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最后一个没有被UE成功获取(更好的:根本没有获取),那么UE选择除了未成功发信号通知的最后一个侧行链路许可之外的成功获取的若干侧行链路许可。而且,这种情况导致发送UE获取多个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这从以下考虑将变得显而易见:
假设不同侧行链路许可的重复信令,即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演进节点B的重复信令确保所选择的若干侧行链路许可也不同,因此发送UE成功地获取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因此可以被发送UE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UE的多个(不同的)侧行链路传输。
另外,即使由演进节点B在中间发信号通知的侧行链路许可之一未被UE成功获取(即,未获取),倘若在发送UE成功获取的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内提供了演进节点B发信号通知的过量的不同侧行链路许可(或“备用”侧行链路许可),最近接收到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的选择也可以导致获取不同的侧行链路许可。换句话说,通过相对于由发送UE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的数量提高由演进节点B重复发信号通知不同侧行链路许可的周期性,可以确保至少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被UE成功获取。
总之,由发送UE选择多个最近获取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提供了一种机制,该机制允许UE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UE的多个(不同的)侧行链路传输而不丧失作为常规做法的一部分的更好的干扰或失真抑制的优点。
另外,这种做法的优点在于,它不需要将任何标识信息包括在侧行链路许可中,以将所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关联到为发送UE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一个。因此,通过UE单独地将所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与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对应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发信号通知的每个侧行链路许可的信息以及因此尺寸可以保持在最小值。
由UE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的数量不能超过对于该侧行链路控制时段为UE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由此,可以确保由UE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的全部可以与用于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的所选择的若干侧行链路许可中的不同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对于与所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不同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的每个侧行链路处理,UE根据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UE中的一个的多个侧行链路传输中的相应一个侧行链路传输的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在为其接收该侧行链路许可的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
根据示例性实现,由UE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的数量与对于侧行链路时段期间为UE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对应。由此,所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的全部可以与用于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的所选择的数量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不同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
应用第一变型的上述原理的示例性实现可以涉及对来自其当前版次V12.7.0的TS36.321中的相关3GPP技术标准的以下改变。下面仅出于简洁的原因提供相关的小节,不过,本文档TS 36.321的所有其它部分也仅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5.14 SL-SCH数据传送
5.14.1 SL-SCH数据传输
5.14.1.1SL许可接收和SCI传输
为了在SL-SCH上传输,MAC实体必须具有侧行链路许可。MAC实体可以具有多达x个 侧行链路许可。侧行链路许可的选择如下:
-如果MAC实体被配置为在PDCCH或EPDCCH上动态地接收侧行链路许可并且在STCH中可用的数据多于当前SC时段中可以传输的数据,那么MAC实体应当:
-根据[2]的第14.2.1节,使用所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确定发生SCI的传输和第一传送块的传输的子帧集合;
-将在包括第一可用SC时段的开始子帧之前的4个子帧且到此为止接收的最后x个所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视为 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覆写在同一SC时段中发生的先前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如果可用的话);
-在对应SC时段结束处清除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否则,如果MAC实体由上层配置来使用资源池进行传输,如[8]的第5.10.4节中所指示的,并且在STCH中可用的数据多于当前SC时段中可以传输的数据,并且如果MAC实体没有配置的侧行链路路许可,那么MAC实体应当:
-从由上层配置的资源池中随机地选择侧行链路许可。随机函数应使得每个允许的选择[2]可以以相等的概率被选择;
-根据[2]的第14.2.1节,使用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确定发生SCI的传输和第一传送块的传输的子帧集合;
-将所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视为在第一可用SC时段的起始处开始的那些子帧中发生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所述第一可用SC时段在侧行链路许可被选择的子帧之后至少4个子帧处开始;
-在对应SC时段结束处清除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注意:在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被清除之后,SL-SCH上的重传不会发生。
MAC实体对于每个子帧应当:
-如果MAC实体具有在该子帧中发生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如果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与SCI的传输对应:
-指示物理层传输与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对应的SCI。
-否则,如果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与第一传送块的传输对应:
-将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和相关联的HARQ信息传递到用于该子
帧的侧行链路HARQ实体。
5.14.1.2侧行链路HARQ操作
5.14.1.2.1侧行链路HARQ实体
在MAC实体处存在一个侧行链路HARQ实体用于在SL-SCH上传输,其维持 X个侧行链路处理。
对于SL-SCH的每个子帧,侧行链路HARQ实体应当:
-如果侧行链路许可已被指示用于侧行链路处理并且存在可用于传输的SL数据:
-从“多路复用和组装”实体获得MAC PDU;
-将MAC PDU和侧行链路许可以及HARQ信息传递到侧行链路处理;
-指示侧行链路处理触发新的传输。
-否则,如果该子帧与用于侧行链路处理的重传机会对应:
-指示侧行链路处理触发重传。
注意:重传机会的资源在[2]的子节14.2.1中规定。
根据替代实现,引入与SC时段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接收窗口,其表示其间所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被考虑用于对应SC时段的时间段。与SC时段n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接收窗口从子帧y-3开始并且在SC时段n的开始子帧之前4个子帧结束,而子帧y表示SC时段n-1(前一SC时段)的开始子帧。对于第一变型,UE将在侧行链路许可接收窗口内接收到的最后x个所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如果可用)作为对应SC时段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第二变型
在第二变型中,发送UE在该第一实施例中获取用于为UE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至少一些的多个侧行链路许可。多个侧行链路许可由演进节点B用信号通知,并且UE应用标准化信令方案(例如,经由PDCCH)接收所述多个侧行链路许可。
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对于第二变型,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之前(确切地说:直到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为止)在不同的子帧中获取用信号通知的许可。换句话说,取决于获取侧行链路许可时的子帧,发送UE在将侧行链路许可分配给所配置的最大数量(参见上文,例如,m={2,4,8})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一个时假设(潜在的)不同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如先前的变型一样,这个第二变型不允许UE选择(并且由此关联)与m个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的子集对应的n个侧行链路许可。而且,UE适于从多个侧行链路许可当中将所获取的最大数量m的侧行链路许可与发送UE内最大数量m的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对应。显然,对于这种行为,UE有必要实际获取最大数量m的侧行链路许可。
如上所述,当获取侧行链路时,子帧在发送UE内确定与其相关联的侧行链路处理。更具体地,由于多个侧行链路许可被发信号通知并且由此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之前(确切地说:直到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为止)在不同的子帧中被获取,因此子帧允许明确的分配以用于将所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每一个与所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许可之一相关联。
发送UE应用用于将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与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的之一相关联的关联方案。这种关联方案定义如下: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与来自不同子帧的集合的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并且对应集合中的各子帧中的每一个彼此以预定义数量(例如,o个)的子帧相互偏移。
换句话说,侧行链路许可被获取的各不同子帧的每个集合为这些侧行链路许可定义了其与所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之一的关联。由于这些集合中的每一个涉及不同的子帧,因此子帧的各集合彼此不同。另外,每个集合的各子帧相对于彼此偏移。由此,随后子帧可以将其中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与所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不同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换句话说,与不同的侧行链路处理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以交错方式被传输,并且具有同步定时。
总之,通过在发送UE获取侧行链路许可时对每个子帧应用关联方案,发送UE可以将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之一与最近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重新)关联(例如,通过覆写所涉及的存储器区域)。在这方面,所配置的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每一个与在不同子帧的相应集合中获取并在随后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经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
现在参考图14中图示的示例。在这个示例中,假设UE被配置有m=2(二)个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并且集合内各不同子帧之间的偏移对应于预定义数量o=2(二)个子帧。这个示例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基本概念,因为例如o={2,4,8}的偏移也是可能的,如从以下变得显而易见的。UE获取侧行链路许可直到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子帧N处开始为止(确切地说:直到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N-4)。
如从以上显而易见的,集合内不同子帧之间的偏移(例如,o=2)可以与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例如,m=2)对应,或者可以大于此(由此使中间子帧不分配给最大数量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一个或另一个)。
此外,集合内的不同子帧之间偏移(例如,o=2)和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的最大数量(例如,m=2)的对应定义使得最高效地使用介质(例如,PDCCH)来发信号通知侧行链路许可,而最大数量的较大偏移允许减少由发送UE对同一介质的监视,由此提高其电池效率。
除了所示出的示例之外,关联方案对于最大数量m=2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定义了基于不同子帧的第一集合(包括子帧N-14、N-12、N-10、N-8、N-6、N-4)的关联。对于最大数量m=2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关联方案定义了基于不同子帧的第二集合(包括子帧N-13、N-11、N-9、N-7、N-5)的关联。关于这两个集合,不同的子帧彼此以预定数量o=2(二)个子帧相互偏移。
由UE例如在子帧N-13处获取的第一侧行链路许可与m=2(二)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这是由于应用上述关联方案,UE确定侧行链路许可是在属于不同子帧的第二集合的子帧中获取的,并且由此UE假设这个侧行链路许可与最大数量m=2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
随后,由UE例如在子帧N-11处获取的另一个侧行链路许可也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这也是因为这个侧行链路许可是在属于子帧的第二集合的子帧中获取的。不管任何先前的侧行链路许可,UE将新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例如,在N-11处)与m=2(二)个所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重新)关联。换句话说,在子帧N-13处获得并且之前(也)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二个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被覆写。
此后,由UE例如在子帧N-8处获取的另一个侧行链路许可与m=2(二)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相关联,这是由于应用上述关联方案,UE确定侧行链路许可是在属于不同子帧的第一集合的子帧中获取的,并且由此UE假设这个侧行链路许可与最大数量m=2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相关联。
最后,由UE例如在子帧N-6处获取的另一个侧行链路许可也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相关联,这也是因为这个侧行链路许可是在属于子帧的第一集合的子帧中获取的。在子帧N-8处获得并且先前(也)与两个配置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第一个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被覆写。
总之,通过应用上述行为,发送UE已经获取了多个侧行链路许可,并且在相关联的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处(更确切地说,在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处),多个最大数量m=2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每一个与在不同子帧的相应集合中获取并且在随后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经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相关联。
对于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发送UE根据相应侧行链路处理与其相关联的侧行链路许可在随后的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向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侧行链路传输之一。
根据第一或第二变型的示例性实现,发送UE一直获取用于(即,随后)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侧行链路许可,直到该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为止。由此,当最近的侧行链路许可可以被UE获取时,向演进节点B提供精确的信息。换句话说,演进节点B可以预先规划其适当的侧行链路许可信令。
在第一或第二变型的另一示例性实现中,多个侧行链路处理中的每一个在(即,随后)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被重新初始化(或刷新),以便此后允许其关联到更后面的(即,进一步随后(sub-subsequent))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假设可以获取侧行链路许可直到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开始之前4个子帧,然后尽可能早地重新初始化多个侧行链路处理,即,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的开始之前的3个子帧处。由此,可以确保对于更后面的(即,进一步随后)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所获取的侧行链路许可可以尽可能早地与侧行链路处理相关联,这在第二变型中是特别有利的,但是不限于此。
根据第一和第二变型的又一示例性实现,发送UE在将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中的每一个与侧行链路处理中的不同侧行链路处理相关联之后,对于相关联的侧行链路处理中的每一个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各LCP过程中的每一个标识不同的ProSe目的地组,这可以确保多个侧行链路传输各自被执行到不同的一个或多个接收UE。
应用第二变型的上述原理的示例性实现可以涉及对TS 36.321中的相关3GPP技术标准的当前版次V12.7.0的以下改变。下面仅出于简洁的原因提供相关的小节,不过,本文档TS 36.321的所有其它部分也仅通过引用被结合于此。
5.14 SL-SCH数据传送
5.14.1 SL-SCH数据传输
5.14.1.1 SL许可接收和SCI传输
为了在SL-SCH上传输,MAC实体必须具有侧行链路许可。MAC实体可以具有多达x个 侧行链路许可。侧行链路许可的选择如下:
-如果MAC实体被配置为在PDCCH或EPDCCH上动态地接收侧行链路许可并且在STCH中可用的数据多于当前SC时段中可以传输的数据,那么MAC实体应当:
-根据[2]的第14.2.1节,使用所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确定发生SCI的传输和第一传送块的传输的子帧集合;
-将所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视为在侧行链路许可被接收的子帧之后的至少4个子帧开始的第一可用SC时段的起始处开始的那些子帧中发生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在该侧 行链路许可被接收的子帧之前接收X个子帧,覆写在同一SC时段中发生的先前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如果可用的话);
-在对应SC时段结束处清除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否则,如果MAC实体由上层配置来使用资源池进行传输,如[8]的第5.10.4节中所指示的,并且在STCH中可用的数据多于当前SC时段中可以传输的数据,并且如果MAC实体没有配置的侧行链路路许可,那么MAC实体应当:
-从由上层配置的资源池中随机地选择侧行链路许可。随机函数应使得每个允许的选择[2]可以以相等的概率被选择;
-根据[2]的第14.2.1节,使用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确定发生SCI的传输和第一传送块的传输的子帧集合;
-将所选择的侧行链路许可视为在第一可用SC时段的起始处开始的那些子帧中发生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所述第一可用SC时段在侧行链路许可被选择的子帧之后至少4个子帧处开始;
-在对应SC时段结束处清除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注意:在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被清除之后,SL-SCH上的重传不会发生。MAC实体对于每个子帧应当:
-如果MAC实体具有在该子帧中发生的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
-如果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与SCI的传输对应:
-指示物理层传输与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对应的SCI。
-否则,如果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与第一传送块的传输对应:
-将配置的侧行链路许可和相关联的HARQ信息传递到用于该子帧的侧行链路HARQ实体。
5.14.1.2侧行链路HARQ操作
5.14.1.2.1侧行链路HARQ实体
在MAC实体处存在一个侧行链路HARQ实体用于在SL-SCH上传输,其维持 X个侧行链路处理。
对于SL-SCH的每个子帧,侧行链路HARQ实体应当:
-如果侧行链路许可已被指示用于这个侧行链路处理并且存在可用于传输的SL数据:
-从“多路复用和组装”实体获得MAC PDU;
-将MAC PDU和侧行链路许可以及HARQ信息传递到侧行链路处理;
-指示侧行链路处理触发新的传输。
-否则,如果该子帧与用于侧行链路处理的重传机会对应:
-指示侧行链路处理触发重传。
注意:重传机会的资源在[2]的子节14.2.1中规定。
根据另一种实现,在给定的TTI处,如果在这个TTI中接收到侧行链路许可,那么UE识别侧行链路许可与其相关联的侧行链路处理。在子帧n中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覆盖在子帧n-X中接收的侧行链路许可,而X表示预定义的整数值。
第二实施例
以下将详细描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第二实施例。具体地,这个实施例聚焦于但不限于用于模式2资源分派模式的多个侧行链路传输。而且在这方面,设计了一种机制,该机制允许分派无线电资源以在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内通过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SL接口执行多个直接侧行链路(SL)传输。
更详细地,发送UE从不同资源池为多个SL传输自主地选择SL许可,每个SL许可被配置并且可用于通信系统内的SL传输。另外,对于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UE必须将SL许可关联到从不同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的不同SL处理。
对于具有相关联SL许可的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发送UE执行单独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该LCP过程仅考虑到不同目的地组ID的逻辑信道。因而,对于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UE在同一或重叠的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相关联的自主选择的SL许可来分派无线电资源。
由此,发送UE可以被配置为在同一侧行链路控制时段内执行多个SL传输,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被指向一个或多个接收UE。此外,在同一SC时段或重叠的SC时段内(对于发送UE在不同的传输资源池中执行SL传输的情况)仅允许SL传输到不同的ProSe目的地组的限制有利地不需要任何附加的传送块、TB、MAC层内的重新排序机制。换句话说,由此实施ProSe按序传递。
根据示例性实现,发送UE对于SC时段内的每个子帧还确定所分派的无线电资源是否被布置用于在同一子帧内的多个SL传输。具体地,由于ProSe通信是应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案在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的,因此多个SL传输必须满足单载波特性,这从下面变得明显。
如从SC-FDMA方案显而易见的,发送UE可以仅在每传输时间间隔(TTI)执行单个传送块(TB)的传输。然而,在同一SC时段内为多个SL传输自主选择的无线电资源可能不满足这个特性。换句话说,无线电资源可能没有被分派用于相同的多个SL传输。
如果发送UE确定所分派的无线电资源没有被正确安排,即,不满足上述对于每个传输时间间隔的单载波特性,那么UE可以跳过用于具有SL传输的较低排行的逻辑信道优先级的SL处理的相应SCI和/或数据传输,或者UE可以跳过用于具有与SL处理相关联的较低排行的资源池的SL处理的相应SCI和/或数据传输。
逻辑信道优先级是指SL传输的数据传输部分。另外,资源池排行还为SL传输的数据传输部分建立优先级。另外,由于每个资源池提供如上所述的多次重传,因此跳过单独的传输对于系统性能来说一般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总之,当在同一SC时段内执行多个SL传输时,这种有利实现通过发送UE来实施多个SL传输与SC-FDMA方案的兼容性,SL传输中的每一个指向一个或多个接收UE。由此,可以避免定义从不同资源池自主选择的各SL许可之间的兼容性。
应当注意的是,在由eNB发布的SL许可可能导致在SC时段内所分派的无线电资源被安排用于同一子帧内的多个SL传输的情况下,跳过一些相应的SCI和/或数据传输对于eNB控制的资源分派模式(模式1)可能也是必要的。
本公开的硬件和软件实现
其它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使用硬件、软件或与硬件协作的软件实现上述各种实施例。在这方面,提供了用户终端(移动终端)和eNodeB(基站)。用户终端和基站适于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包括适当地参与方法的对应实体,诸如接收单元、发送单元、处理器。
还要认识到的是,各种实施例可以使用计算装置(处理器)来实现或执行。计算装置或处理器可以例如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等。还可以通过组合这些装置执行或体现各种实施例。具体地,在上述每个实施例的描述中使用的每个功能块可以通过LSI作为集成电路来实现。它们可以被单独地形成为芯片,或者可以形成一个芯片以便包括功能块的部分或全部。它们可以包括与其耦合的数据输入和输出。取决于集成度的差异,这里的LSI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级LSI或超LSI。但是,实现集成电路的技术不限于LSI,并且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此外,可以使用可以在LSI制造之后被编程的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中可以重新配置置于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置的可重配置处理器。
此外,各种实施例还可以通过由处理器执行或直接在硬件中执行的软件模块来实现。软件模块和硬件实现的组合也是可能的。软件模块可以存储在任何种类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例如RAM、EPROM、EEPROM、闪存存储器、寄存器、硬盘、CD-ROM、DVD等。还应当注意的是,不同实施例各个特征就另一个实施例的特征而言可以单独地或任意地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如具体实施例所示,可以对本公开做出许多变化和/或修改。因此,本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要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Claims (19)

1.一种发送用户设备,用于分派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
所述发送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适于获取用于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许可,并且在所获取的SL许可当中选择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被获取的若干SL许可,所选择的SL许可的数量不超过对于所述一个SC时段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关联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处理,使得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用于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的所选择的所述若干SL许可中的不同SL许可关联;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所选择的SL许可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之一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
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选择的SL许可的数量对应于为所述一个SC时段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仅获取直到所述SC时段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为止的SL许可以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SC时段开始之前被重新初始化,以便此后允许它与用于进一步随后SC时段的SL许可关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SC时段开始之前的3个子帧处被重新初始化。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与SL许可关联的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执行多个LCP过程中的每一个包括标识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所述多个SL传输的不同目的地组ID。
8.一种发送用户设备,用于分派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所述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
所述发送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适于在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的不同子帧中获取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侧行链路SL许可:
●通过应用关联方案,所获取的SL许可中的每一个SL许可基于在其中获取该SL许可的子帧与最大数量的SL处理当中的一个关联:
●所述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来自不同子帧的集合的SL许可关联,并且所述集合中的各子帧中的每一个以预定义的数量的子帧彼此偏移;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将所述最大数量的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在相应的不同子帧的集合中获取并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获取的那一个SL许可关联;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SL许可分派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
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子帧的所述预定义的数量对应于为所述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所述最大数量。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仅获取直到所述SC时段开始之前的4个子帧为止的SL许可以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之一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SC时段开始之前被重新初始化,以便此后允许它与用于进一步随后SC时段的SL许可关联。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SC时段开始之前的3个子帧处被重新初始化。
13.如权利要求8至12之一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与SL许可关联的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执行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执行多个LCP过程中的每一个包括标识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所述多个SL传输的不同目的地组ID。
15.一种发送用户设备,用于分派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
所述发送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适于从不同的资源池自主地选择用于多个SL传输的SL许可,每个SL许可被配置为且使其可用于所述通信系统内的SL传输;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SL传输,将SL许可关联到从不同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的不同SL处理;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具有关联的SL许可的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执行单独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该LCP过程仅考虑到不同目的地组ID的逻辑信道;以及
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同一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自主地选择的SL许可来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所述多个SL传输,
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发送用户设备,所述处理器还适于对于所述SC时段内的每个子帧确定所分派的无线电资源是否被安排用于在同一子帧内的多个SL传输,并且在确定的情况下:
●跳过用于具有SL传输的较低排行逻辑信道优先级的SL处理的相应SCI和/或数据传输,或者
●跳过用于具有与SL处理关联的较低排行资源池的SL处理的相应SCI和/或数据传输。
17.一种用于为发送用户设备分派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的方法,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
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发送用户设备执行的以下步骤:
获取用于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许可,并且在所获取的SL许可当中选择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被获取的若干SL许可,所选择的SL许可的数量不超过对于所述一个SC时段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
关联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SL处理,使得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用于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分派无线电资源的所选择的所述若干SL许可中的不同SL许可关联;以及
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所选择的SL许可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之一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
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18.一种用于为发送用户设备分派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的方法,对于侧行链路控制SC时段,该SC时段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分派受到为所述发送用户设备配置的SL处理的最大数量的限制,
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发送用户设备执行的以下各步骤:
在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的不同子帧中获取用于所述随后SC时段的多个侧行链路SL许可:
●通过应用关联方案,所获取的SL许可中的每一个SL许可基于在其中获取该SL许可的子帧与最大数量的SL处理当中的一个关联:
●所述最大数量的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来自不同子帧的集合的SL许可关联,并且所述集合中的各子帧中的每一个以预定义的数量的子帧彼此偏移;
将所述最大数量的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与在相应的不同子帧的集合中获取并在所述随后SC时段开始之前最近已获取的那一个SL许可关联;以及
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所述随后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SL许可分派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到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所述多个SL传输之一,
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19.一种用于为发送用户设备分派无线电资源以通过侧行链路SL接口执行到通信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接收用户设备的多个直接SL传输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由所述发送用户设备执行的以下步骤:
从不同的资源池自主地选择用于多个SL传输的SL许可,每个SL许可被配置为且使其可用于所述通信系统内的SL传输;
对于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SL传输,将SL许可关联到从不同配置的资源池中选择的不同SL处理;
对于具有关联的SL许可的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执行单独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CP过程,该LCP过程仅考虑到不同目的地组ID的逻辑信道;以及
对于所述多个SL处理中的每一个SL处理,在同一SC时段内根据与相应SL处理关联的自主地选择的SL许可来分派所述无线电资源,以用于执行所述多个SL传输,
所述多个SL传输中的每一个包括通过所述SL接口的至少一个侧行链路控制信息SCI传输和至少一个数据传输。
CN201580083985.1A 2015-11-06 2015-11-06 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的多侧行链路控制传输 Active CN1084323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0722.2A CN115002912A (zh) 2015-11-06 2015-11-06 发送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和集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5/093960 WO2017075798A1 (en) 2015-11-06 2015-11-06 Multiple side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s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0722.2A Division CN115002912A (zh) 2015-11-06 2015-11-06 发送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和集成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2309A true CN108432309A (zh) 2018-08-21
CN108432309B CN108432309B (zh) 2022-06-07

Family

ID=5866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0722.2A Pending CN115002912A (zh) 2015-11-06 2015-11-06 发送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和集成电路
CN201580083985.1A Active CN108432309B (zh) 2015-11-06 2015-11-06 在侧行链路控制时段期间的多侧行链路控制传输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0722.2A Pending CN115002912A (zh) 2015-11-06 2015-11-06 发送用户设备及其方法和集成电路

Country Status (12)

Country Link
US (4) US10764866B2 (zh)
EP (3) EP3920625A1 (zh)
JP (1) JP6628165B2 (zh)
KR (1) KR102527448B1 (zh)
CN (2) CN115002912A (zh)
AU (1) AU2015414030B2 (zh)
CA (1) CA3000752C (zh)
CO (1) CO2018003953A2 (zh)
MX (1) MX2018004855A (zh)
MY (1) MY188890A (zh)
RU (1) RU2683977C1 (zh)
WO (1) WO2017075798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8696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与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控制设备
CN11097135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0135640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TWI713331B (zh) * 2018-09-10 2020-12-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側鏈路傳輸的來源指示的方法和設備
WO2021000306A1 (zh) * 2019-07-03 2021-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行链路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1023177A1 (zh) * 2019-08-05 2021-0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1032008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知装置
CN112771957A (zh) * 2018-09-27 2021-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基于调度的边链路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088638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822778A (zh) * 2019-11-15 2021-05-1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970309A (zh) * 2018-11-02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通信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13316967A (zh) * 2019-01-21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链路传输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543336A (zh) * 2020-04-09 2021-10-2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侧链路混合自动请求的时间间隙的方法和设备
CN113632529A (zh) * 2019-04-02 2021-1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13661674A (zh) * 2019-03-29 2021-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TWI748249B (zh) * 2018-09-25 2021-12-0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在v2x上支持harq方法及裝置
CN114270770A (zh) * 2019-08-30 2022-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mac-ce在侧行链路信道上进行通信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590942B2 (ja) * 2015-04-17 2019-10-1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サイドリンク制御期間中の複数のProSeグループ通信
EP3206452B1 (en) * 2016-02-10 2019-10-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ority-optimized sidelink data transfer in the case of autonomous resource allocation in lte prose communication
WO2017191917A1 (ko) 2016-05-02 2017-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ps 동작을 변경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90160B (zh) * 2016-08-05 2019-01-08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JP6644947B2 (ja) * 2016-09-30 2020-02-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優先順位に基づいて端末自体的にリソースを再選択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140612B2 (en) * 2016-10-21 2021-10-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UE for triggering sidelink resource reselection
CN110140408B (zh) * 2016-11-02 2022-08-26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副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BR112019003501B1 (pt) * 2016-11-03 2024-02-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meiro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segundo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circuito integrado e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WO2018145296A1 (zh) * 2017-02-10 2018-08-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以及系统
CN108632780B (zh) * 2017-03-23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
US11917555B2 (en) * 2017-03-24 2024-02-27 Lg Electronics Inc. Power allocation method of terminal having multiple carriers configured,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CN110120857B (zh) * 2018-02-05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选择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209780A1 (en) * 2018-04-23 2019-10-31 Kyocera Corporation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macrocell to node, mapping data blocks to ue id
EP3628116B1 (en) * 2018-08-03 2021-1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sidelink identification
KR102291675B1 (ko) 2018-08-06 2021-08-20 아서스테크 컴퓨터 인코포레이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다중 디바이스-대-디바이스 전송을 핸들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30920B (zh) 2018-08-08 2020-12-29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8898B (zh) * 2018-08-15 2021-01-26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8899B (zh) * 2018-08-16 2021-12-2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直接通信链路资源分配方法及终端
WO2020061879A1 (en) * 2018-09-27 2020-04-02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nd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n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BR112021005710A8 (pt) * 2018-09-27 2023-04-11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Dispositivo móvel e método
CN115765943A (zh) * 2018-12-13 2023-03-0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200229143A1 (en) * 2019-01-10 2020-07-1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allocating and requesting sidelink resources, base station and user device
KR20200087698A (ko) * 2019-01-11 2020-07-21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물리계층 세션 아이디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246558B (zh) * 2019-01-30 2022-06-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WO2020167033A1 (ko) * 2019-02-14 2020-08-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의 사이드링크 동기 신호 블록의 전송
US20220140956A1 (en) * 2019-03-19 2022-05-05 Lg Electronics Inc. Side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041272A (zh) * 2019-03-28 2022-02-11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多无线电接入技术通信
KR20200116295A (ko) * 2019-04-01 2020-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195867B1 (ko) * 2019-04-05 2020-12-2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사이드링크 harq 피드백 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356212B2 (en) 2019-04-05 2022-06-07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delink HARQ feedback information
US10925039B2 (en) 2019-04-30 2021-02-16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retransmission indication for configured grant in side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127402A (ko) 2019-05-02 2020-11-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직접 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송수신 영역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SG11202113135UA (en) * 2019-05-29 2021-12-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erminal apparatus
US11483802B2 (en) * 2019-07-18 2022-10-25 Ofinno, Ll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in radio systems
US20220294570A1 (en) * 2019-08-14 2022-09-15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harq respon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
WO2021040223A1 (ko) * 2019-08-23 2021-03-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자원 풀을 기반으로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082876B2 (en) 2019-09-27 2021-08-03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evice-to-device channel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41439A (ko) * 2019-10-07 2021-04-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신 또는 수신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EP4000306B1 (en) 2019-10-28 2023-08-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ring retransmission resources based on acknowledgement
US20210136783A1 (en) * 2019-10-30 2021-05-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versed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itiated by receiving user equipment
ES2950724T3 (es) 2019-11-05 2023-10-13 Asustek Comp Inc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el informe de medición del enlace latera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12769532B (zh) * 2019-11-06 2022-12-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1546937B2 (en) * 2019-11-08 2023-01-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rvation and resource selec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4846893A (zh) * 2020-02-06 2022-08-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侧行链路配置授权的配置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133838A4 (en) * 2020-04-08 2024-01-10 Qualcomm Inc SIDELINK PROCEDURE TO AVOID RESOURCE CONFLICT DURING RESOURCE ALLOCATION
KR20230021100A (ko) * 2020-06-09 2023-02-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harq 프로세스를 위한 자원 선택
US11838910B2 (en) 2020-06-22 2023-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ynamic scheduling of reverse sidelink traffic
US11871465B2 (en) * 2020-07-01 2024-01-0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sidelink radio bearer for UE-to-UE relay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19645A1 (ko) * 2020-07-22 2022-01-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2x에서 차량에게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22029943A1 (ja) * 2020-08-05 2022-02-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812426B2 (en) * 2020-08-14 2023-1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CA) and multi-component carrier (CC) grants
CN115550888A (zh) * 2021-06-29 2022-12-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5654A (zh) * 2012-05-31 2015-02-0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启用对直接链路通信的调度和控制的方法
EP2866366A1 (en) * 2012-04-26 2015-04-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partial device contro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5138B2 (en) * 2008-08-25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 architecture framework
CN108322297B (zh) * 2011-12-22 2021-09-21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及无线发射接收方法
US9209945B2 (en) 2012-02-27 2015-12-0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iming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overlaid on a cellular network
KR102058563B1 (ko) * 2013-08-07 2019-12-2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디바이스 대 디바이스 통신을 위한 분산형 스케줄링
WO2015142900A1 (en) * 2014-03-18 2015-09-2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cheduling wireless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EP3120504B1 (en) 2014-03-18 2019-09-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6464553A (zh) 2014-03-18 2017-02-22 夏普株式会社 设备到设备通信装置和方法
EP2922360B1 (en) * 2014-03-21 2019-01-02 Sun Patent Trust Scheduling request procedure for d2d communication
US10070455B2 (en) * 2014-03-28 2018-09-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oritizing D2D transmission and D2D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16465A1 (en) * 2014-10-31 2016-05-0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multiple d2d (device to device) grants in a sa (scheduling assignment) peri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22162A1 (en) * 2015-01-28 2016-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ac pdu on sl-dch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506649B2 (en) * 2015-04-10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carried out by terminal, for transmitting PSB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tilizing the method
JP6590942B2 (ja) 2015-04-17 2019-10-16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サイドリンク制御期間中の複数のProSeグループ通信
US10588124B2 (en) * 2015-09-25 2020-03-10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lving mismatch between sidelink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and available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67286B2 (en) * 2015-10-21 2020-05-2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electing prose destinations or SL grants in a D2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980006B2 (en) * 2015-10-29 2021-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6366A1 (en) * 2012-04-26 2015-04-29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partial device control
CN104335654A (zh) * 2012-05-31 2015-02-04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启用对直接链路通信的调度和控制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NASONIC: "Multiple SA transmissions during one SC period", 《3GPP TSG RAN WG2 MEETING #91 R2-153259》 *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3331B (zh) * 2018-09-10 2020-12-1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側鏈路傳輸的來源指示的方法和設備
US11817951B2 (en) 2018-09-10 2023-11-14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ource indication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46148B2 (en) 2018-09-10 2022-02-08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ource indication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748249B (zh) * 2018-09-25 2021-12-01 美商Idac控股公司 在v2x上支持harq方法及裝置
CN112771957B (zh) * 2018-09-27 2023-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基于调度的边链路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58696A (zh) * 2018-09-27 2020-04-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能力与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控制设备
CN112771957A (zh) * 2018-09-27 2021-05-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配置基于调度的边链路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71356A (zh) * 2018-09-28 2020-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2970309A (zh) * 2018-11-02 2021-06-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通信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US11765746B2 (en) 2018-11-02 2023-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2970309B (zh) * 2018-11-02 2023-04-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通信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35640A1 (zh) * 2018-12-29 2020-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316967A (zh) * 2019-01-21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链路传输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16967B (zh) * 2019-01-21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侧链路传输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61674A (zh) * 2019-03-29 2021-11-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侧行链路反馈信道的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US11936587B2 (en) 2019-03-29 2024-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ignal of sidelink feedbac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632529B (zh) * 2019-04-02 2024-01-0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13632529A (zh) * 2019-04-02 2021-1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WO2021000306A1 (zh) * 2019-07-03 2021-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侧行链路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21023177A1 (zh) * 2019-08-05 2021-02-11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的控制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WO2021032008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知装置
CN114270770A (zh) * 2019-08-30 2022-04-0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mac-ce在侧行链路信道上进行通信
WO2021088638A1 (zh) * 2019-11-07 2021-05-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822778B (zh) * 2019-11-15 2023-12-05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822778A (zh) * 2019-11-15 2021-05-1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侧行链路传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3543336A (zh) * 2020-04-09 2021-10-2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侧链路混合自动请求的时间间隙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80199A (ko) 2018-07-11
WO2017075798A1 (en) 2017-05-11
BR112018007742A2 (pt) 2018-10-23
JP6628165B2 (ja) 2020-01-08
CN108432309B (zh) 2022-06-07
EP3920625A1 (en) 2021-12-08
EP3651523B1 (en) 2021-09-08
CO2018003953A2 (es) 2018-07-10
US20230422249A1 (en) 2023-12-28
EP3372028A1 (en) 2018-09-12
US20200359368A1 (en) 2020-11-12
MY188890A (en) 2022-01-12
AU2015414030A1 (en) 2018-04-19
JP2018533868A (ja) 2018-11-15
US11109362B2 (en) 2021-08-31
US20180263026A1 (en) 2018-09-13
EP3372028A4 (en) 2018-10-31
CA3000752C (en) 2024-01-09
US10764866B2 (en) 2020-09-01
KR102527448B1 (ko) 2023-05-02
CA3000752A1 (en) 2017-05-11
US11792800B2 (en) 2023-10-17
AU2015414030B2 (en) 2020-08-20
MX2018004855A (es) 2018-11-09
RU2683977C1 (ru) 2019-04-03
US20210352647A1 (en) 2021-11-11
CN115002912A (zh) 2022-09-02
EP3372028B1 (en) 2020-02-26
EP3651523A1 (en) 2020-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92800B2 (en) Multiple sidelink control transmissions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US11690046B2 (en) Multiple prose group communication during a sidelink control period
JP7183351B2 (ja) サイドリンク制御期間中の複数のProSeグループ通信
JP7122695B2 (ja) サイドリンク制御期間における複数のサイドリンク制御送信
RU2712434C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и передачами прям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течение период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ям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RU2698668C1 (ru)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ножественными передачами прям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в течение периода управления прям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BR112018007742B1 (pt)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transmissor, e método para alocação de recursos de rádio para um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transmi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