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1721A - 笔记本电脑 - Google Patents

笔记本电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1721A
CN108431721A CN201680076649.9A CN201680076649A CN108431721A CN 108431721 A CN108431721 A CN 108431721A CN 201680076649 A CN201680076649 A CN 201680076649A CN 108431721 A CN108431721 A CN 108431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pcb
antenna
dielectric layer
laptop
cent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66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1721B (zh
Inventor
金益洙
金炳悦
金相弼
赵炳勋
李多涓
丘璜燮
金铉济
郑熙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GigaLa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 Jia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31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1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1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06F1/16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the display being foldable up to the back of the other housing with a single degree of freedom, e.g. by 360° rotation over the axis defined by the rear edge of the base enclosu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Saccharide Compound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部,其包括主板、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板的同轴电缆;以及显示部,其具备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结合,且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本体部铰链结合。

Description

笔记本电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通常,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无线终端包括本体部和显示部。
图1是示出便携式无线终端中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如图1和图2所图示,笔记本电脑包括本体部1和显示部2。此时,本体部1包括键盘1a、触控面板1b以及主板(未图标)等,显示部2包括由液晶等构成的显示器2a和在这样的显示器2a周边形成轮廓的边框2b,本体部1和显示部2铰链结合。
另一方面,近来,为改善笔记本电脑设计,正在展开用于缩小边框2b面积来加宽显示器2a面积的技术开发。
然而,从天线向主板传输Wi-Fi、LTE等RF信号的同轴电缆3位于边框2b。因此,以往的笔记本电脑因同轴电缆3和用于固定这样的同轴电缆3的固定物4等,存在难以缩小边框2b的面积的问题。
本发明人认识到上述以往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无线终端的问题,着眼于若在显示部2设置柔性电路板,而不是同轴电缆3,则既能够使边框2b的面积最小化的同时,使显示器2a的面积最大化,由此导出对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无线终端最优化的柔性电路板。
上述作为背景技术说明的事项仅用于增进对本发明的理解,不应视为认可其相当于已公知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本体部适用同轴电缆,在显示部背面适用柔性电路板来实现显示器面积的扩大和较薄的厚度的笔记本电脑,并为此适用了使多个信号线并排地平面排列来实现较薄厚度的同时,使信号干扰和信号损失最小化的柔性电路板的笔记本电脑。
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这样的目的的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包括:(2)本体部,其包括(1)主板、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板的同轴电缆;以及(3)显示部,其具备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结合,且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本体部铰链结合。
所述显示部可以包括:(1)显示器;(2)下部边框,其位于所述显示器下部,供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和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结合;以及(3)上部边框,其位于所述显示器上部,供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和天线连接。
所述同轴电缆和所述柔性电路板可以通过选自连接器或焊锡中的任一个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可以形成为“T”字形状。
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末端沿左右方向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笔记本电脑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末端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可以是,在所述显示部背面设置有一对所述柔性电路板而分别各具有一对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一对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近距离通信信号,所述一对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移动通信信号,且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天线之间。
在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基板部和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平行的第二信号线的第二基板部可以隔着屏蔽部配置于相同的平面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将能够实现如下多种效果。
第一,使边框大小最小化,从而具有能够实现显示器较宽的笔记本电脑的优点。
第二,利用柔性电路板和同轴电缆,具有能够实现容易组装的笔记本电脑的优点。
第三,使柔性电路板的长度最小化,因而具有不仅能够使信号损失最小化,而且还能够节省成本的优点。
第四,天线配置于显示部上部两侧末端,因而具有能稳定地接收信号的优点。
第五,具有能够使显示部的厚度最小化的优点。
第六,具有能够使可能产生于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之间的信号干扰最小化的优点。
第七,具有能够使信号损失最小化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般的笔记本电脑的图。
图2是图1的A-A方向剖视图。
图3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柔性电路板的外观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一实施例的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扩张效果的图。
图6a是示出适用于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柔性电路板的另一外观的图。
图6b是示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扩张效果的图。
图7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8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0是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导通孔的互不相同的实施例的图。
图12a和图12b是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接地孔的互不相同的实施例的图。
图13a至图13d是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形成接地孔的图。
符号说明
100:本体部,110:同轴电缆,200:显示部,210:柔性电路板,212:第一天线,214:第二天线,220:显示器,230:上部边框,240:下部边框,10:第一基板部,20:第二基板部,30:屏蔽部,E1:第一电介质层,E2:第二电介质层,E3:第三电介质层,G1:第一接地层,G2:第二接地层,S1:第一侧面接地,S2:第二侧面接地,C1:第一中心接地,C2:第二中心接地,T1:第一信号线,T2:第二信号线,P:结合部,P1:第一结合部,P2:第二结合部,V1:第一导通孔,V2:第二导通孔,V3:第三导通孔,V4:第四导通孔,L1:第一线,L2:第二线,H:接地孔,C:连接器,M: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一些特定的优点和新的特征将从与所附附图相关的以下详细说明和实施例中变得更清楚。需要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对各图的构成要素附加参照符号时,就相同的构成要素而言,即使标示于不同的图中,也尽量使其具有相同的编号。此外,第一、第二等术语可以使用于说明多样的构成要素,但这些构成要素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定。这些术语仅用作区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的目的。此外,在说明本发明时,当判断为对相关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有可能不必要地使本发明的要旨不清楚时,省略其详细说明。
下面参照所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图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包括本体部100和显示部200。
本体部100包括主板M和一端连接于主板M的同轴电缆110,显示部200包括柔性电路板210。此时,柔性电路板210设置于显示部200背面,其一端与同轴电缆110的另一端结合。
优选本体部和显示部200铰链结合。此时,显示部200可以包括显示器220、下部边框240以及上部边框230。
下部边框240位于显示器220下部,在这样的下部边框240,同轴电缆110和柔性电路板210的一端结合。
上部边框230位于显示器220上部,在这样的上部边框230,柔性电路板210的另一端与天线212、214连接。
如此,在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在显示部200背面配置柔性电路板210,而不是同轴电缆110。因此,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具有能够使位于显示部200侧面的边框区域最小化,并扩大显示器220区域的优点。
即,不同于同轴电缆110,柔性电路板210不需要固定物,因而能够使其厚度最小化,由于能够设置于显示器220背面,因而不仅能够实现更宽的显示器220,而且还能够实现厚度更薄的笔记本电脑。
此外,通常,主板M和天线212、214的连接以同轴电缆110或柔性电路板210中的一个为媒介进行连接,但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同时适用柔性电路板210和同轴电缆110,从而在铰链等狭小的空间容易组装,且使柔性电路板210长度最小化,从而能够减少信号损失,且节省成本。
另一方面,位于本体部100的同轴电缆110和位于显示器220背面的柔性电路板210可以通过选自连接器C或焊锡中的任一个连接。此时,柔性电路板210可以形成为“T”字形状,在两末端可以连接第一天线212和第二天线214。
一对这样的柔性电路板210设置于显示部200背面,且分别各具有一对第一天线212和第二天线214。尤其,优选一对第一天线212发送和接收WIFI等近距离通信信号,一对第二天线214发送和接收3G、4G等无线移动通信信号。
此时,可以是,一对第一天线212分别设置于上部边框230的两末端,一对第二天线214分别相互隔开规定间距而设置于上述一对第一天线21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就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而言,使可能产生于第一天线212与第二天线214之间的信号干扰最小化,因而能够稳定地接收信号。
此外,为了使第一天线212与第二天线214的信号干扰最小化,优选柔性电路板210的两末端的长度中连接第一天线212的末端的长度比与第二天线214连接的末端的长度长。
如图6a和图6b所图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柔性电路板还可以包括在其末端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天线212和第二天线214。此为第一天线212和第二天线214在柔性电路板210末端被一体化的情形,因此,能够使上述上部边框230区域最小化,从而具有显示器220的面积整体上变宽的优点。
此时,为了使第一天线212和第二天线214的信号干扰最小化,优选将柔性电路板210形成为“Γ”形状,将第二天线214延伸形成的位置配置得相对于第一天线212延伸形成的位置更远离柔性电路板210的垂直方向中心。
下面对适用于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柔性电路板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以下说明的柔性电路板用于使笔记本电脑的厚度最小化。
图7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如图7所图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基板部10、第二基板部20以及屏蔽部30。
第一基板部10和第二基板部20隔着屏蔽部30配置于相同的平面上。因此,形成于第一基板部10的第一信号线T1和形成于第二基板部20的第二信号线T2相互平行地配置。
如此,由于第一基板部10和第二基板部20配置于相同的平面上,因而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可以以较薄的厚度实现,由于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隔着屏蔽部30配置,因而能够使相互信号干扰导致的信号损失最小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可以包括第一电介质层E1、第二电介质层E2、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第一中心接地C1以及第二中心接地C2。
第一电介质层E1和第二电介质层E2相互沿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配置,且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
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相互隔开规定间距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相互隔开规定间距层叠于第二电介质层E2的平面。
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和第二电介质层E2的平面相互对置,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的底面和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的平面同样相互对置,且沿上下方向相互隔开规定间距而配置。
第一中心接地C1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且位于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之间,第二中心接地C2层叠于第二电介质层E2的平面,且位于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之间。这样的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且沿上下方向隔开规定间距而相互平行地配置。
如上所述,形成有第一信号线T1的第一基板部10和形成有第二信号线T2的第二基板部20隔着屏蔽部30位于相同的平面上。此时,可以以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所在的区域为基准将一侧区域定义为第一基板部10,将另一侧区域定义为第二基板部20。此外,可以将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所在的区域定义为屏蔽部30。
此时,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不仅可以形成于屏蔽部30区域,而且还可以延伸形成至第一基板部10和第二基板部20区域。
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隔着上述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配置,具有能够防止可能产生于第一信号线T1与第二信号线T2之间的信号干扰的优点。
另一方面,虽然图7中图标了第一信号线T1形成于第二电介质层E2的平面,第二信号线T2形成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的情形,但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的配置结构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而被多样地变更。
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和第二电介质层E2的平面、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的相互对置的面、第一侧面接地S1和第二侧面接地S2的相互对置的面、第一信号线T1和第一电介质层E1相互对置的面、第二信号线T2和第二电介质层E2相互对置的面以结合部P为媒介相互结合。
结合部P可以是高温加压结合时变形的电介质层或粘结片等多样的粘接介质,这样的结合部P的结构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而被多样地变形适用。
如图8所图示,就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实施例而言,除了结合部P的设置区域外,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
说明第二实施例时,对于除了结合部P外的其他构成要素的说明将以上述对第一实施例的说明代替,以下,以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结合部P的设置区域为中心进行说明。
结合部P设置为使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能够露出于空气层。即,仅第一侧面接地S1和第二侧面接地S2对置的区域、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对置的区域以结合部P为媒介结合。
第一电介质层E1和第二电介质层E2相互对置的面之间形成空气层,使得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露出于介电常数较低的空气层,从而电容降低,因而能够使信号损失最小化。
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可以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所示适用两层电介质层结构,但也可以如同后述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适用三层电介质层结构。
柔性电路板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同样是第一基板部10和第二基板部20隔着屏蔽部30位于相同的平面上的情形,下面对其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9所图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实施例包括第一电介质层E1、第二电介质层E2、第三电介质层E3、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第一中心接地C1以及第二中心接地C2。
以第一电介质层E1为中心,向上方隔开规定间距配置有第二电介质层E2,向下方隔开规定间距配置有第三电介质层E3,第一电介质层E1、第二电介质层E2以及第三电介质层E3分别相互平行地形成为相互对应的形状。
此外,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相互隔开规定间距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平面,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相互隔开规定间距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
第一侧面接地S1及第二侧面接地S2可以形成为相同的形状、相同的面积,这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而被多样地变形使用。
第一中心接地C1位于上述一对第一侧面接地S1之间,且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平面,第二中心接地C2位于上述一对第二侧面接地S2之间,且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底面。
如同在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说明,在第三实施例,可以以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所在的区域为基准将一侧区域定义为第一基板部10,将另一侧区域定义为第二基板部20。此外,可以将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所在的区域定义为屏蔽部30。
此时,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不仅可以形成于屏蔽部30区域,而且还可以延伸形成至第一基板部10和第二基板部20区域。
第一信号线T1位于在第一电介质层E1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接地S2与第二中心接地C2之间,第二信号线T2位于在第一电介质层E1的另一侧的第一侧面接地S1与第一中心接地C1之间。即,可以通过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防止可能产生于第一信号线T1与第二信号线T2之间的信号干扰。
此外,在具有三层电介质层结构的情况下,就柔性电路板而言,能够屏蔽可能因位于其上、下的其他部件而产生的信号干扰。
另一方面,根据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实施例,第一电介质层E1和第二电介质层E2对置的面、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电介质层E2对置的面、第一侧面接地S1和第二电介质层E2对置的面、第二信号线T2和第二电介质层E2对置的面分别以第一结合部P1为媒介结合。此外,第一电介质层E1和第三电介质层E3对置的面、第二中心接地C2和第三电介质层E3对置的面、第二侧面接地S2和第三电介质层E3对置的面、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电介质层E2对置的面分别以第二结合部P2为媒介结合。
第一结合部P1和第二结合部P2可以是高温加压结合时变形的电介质层或粘结片等多样的粘接介质,这样的第一结合部P1和第二结合部P2的结构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意图而被多样地变形适用。
如图10所图示,就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四实施例而言,除了第一结合部P1和第二结合部P2的设置区域外,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相同。
说明第四实施例时,对于除了第一结合部P1和第二结合部P2外的其他构成要素的说明将以上述对第三实施例的说明代替,以下,以与第三实施例不同的第一结合部P1和第二结合部P2的设置区域为中心进行说明。
根据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四实施例,以屏蔽部30为中心,第一基板部10位于屏蔽部30的一侧,第二基板部20位于屏蔽部30的另一侧,第二信号线T2位于屏蔽部30区域的第一中心接地C1与第二基板部20区域的第一侧面接地S1之间,第一信号线T1位于第一基板部10区域的第二侧面接地S2与屏蔽部30区域的第二中心接地C2之间。
第一结合部P1位于第一电介质层E1与第二电介质层E2之间而使第一、第二电介质层E1、E2结合,第二结合部P2位于第一电介质层E1与第三电介质层E3之间而使第一、第三电介质层E1、E3结合。
此时,第二结合部P2在第一基板部10的设置有第一信号线T1的区域中被去除,以使第一信号线T1能够露出于空气层。此外,第一结合部P1在第二基板部20的设置有第二信号线T2的区域中被去除,以使第二信号线T2能够露出于空气层。
若对此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则在第一基板部10区域,第一侧面接地S1和第二电介质层E2、第一电介质层E1和第二电介质层E2、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电介质层E2以第一结合部P1为媒介结合,在屏蔽部30区域,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电介质层E2同样以第一结合部P1为媒介结合。此时,在第二基板部20区域,仅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电介质层E2、第一侧面接地S1和第二电介质层E2以第一结合部P1为媒介结合,使得第二信号线T2露出于空气层。
此外,在第二基板部20区域,第二侧面接地S2和第三电介质层E3、第一电介质层E1和第三电介质层E3、第二中心接地C2和第三电介质层E3以第二结合部P2为媒介结合,在屏蔽部30区域,第二中心接地C2和第三电介质层E3同样以第二结合部P2为媒介结合。此时,在第一基板部10区域,仅第二中心接地C2和第三电介质层E3、第二侧面接地S2和第三电介质层E3以第二结合部P2为媒介结合,使得第一信号线T1露出于空气层。
如此,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露出于介电常数较低的空气层,就柔性电路板而言,电容降低,因而能够使信号损失最小化。
另一方面,如图7至图10所图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可以形成有多个导通孔V1、V2、V3、V4。
如图7和图8所图示,在两层电介质层结构的柔性电路板,第一接地层G1层叠于第一电介质层E1的平面,第二接地层G2层叠于第二电介质层E2的底面。因此,在以屏蔽部30为中心位于一侧的第一基板部10区域,沿垂直方向贯通形成第一导通孔V1,在以屏蔽部30为中心位于另一侧的第二基板部20区域,沿垂直方向贯通形成第二导通孔V2。
此外,在屏蔽部30形成有沿垂直方向贯通屏蔽部30且沿宽度方向隔开规定间距形成的第三导通孔V3和第四导通孔V4。
第一导通孔V1和第二导通孔V2贯通第一接地层G1、第一电介质层E1、第一侧面接地S1、结合部P、第二侧面接地S2、第二接地层G2,从而使第一侧面接地S1、第二侧面接地S2、第一接地层G1以及第二接地层G2导通。
第三导通孔V3和第四导通孔V4贯通第一接地层G1、第一电介质层E1、第一中心接地C1、结合部P、第二中心接地C2、第二电介质层E2、第二接地层G2,从而使第一中心接地C1、第二中心接地C2、第一接地层G1以及第二接地层G2导通。
如图9和图10所图示,在三层电介质层结构的柔性电路板上也可以形成第一导通孔V1、第二导通孔V2、第三导通孔V3以及第四导通孔V4。此时,如上所述,可以是,第一导通孔V1形成于第一基板部10区域,第二导通孔V2形成于第二基板部20区域,第三导通孔V3和第四导通孔V4形成于屏蔽部30区域。
第一导通孔V1和第二导通孔V2贯通第一接地层G1、第二电介质层E2、第一结合部P1、第一侧面接地S1、第一电介质层E1、第二侧面接地S2、第二结合部P2、第三电介质层E3、第二接地层G2,从而使第一侧面接地S1、第二侧面接地S2、第一接地层G1以及第二接地层G2导通。
第三导通孔V3和第四导通孔V4贯通第一接地层G1、第二电介质层E2、第一结合部P1、第一中心接地C1、第一电介质层E1、第二中心接地C2、第二结合部P2、第三电介质层E3、第二接地层G2,从而使第一中心接地C1、第二中心接地C2、第一接地层G1以及第二接地层G2导通。
另一方面,如图11a所图示,第一导通孔V1、第二导通孔V2、第三导通孔V3以及第四导通孔V4可以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位于相同的线上。此外,如图11b所图示,可以是,第一导通孔V1和第三导通孔V3沿宽度方向位于相同的第一线L1上,第二导通孔V2和第四导通孔V4沿宽度方向位于相同的第二线L2上,且第一线L1和第二线L2相互交错地形成。
如此,在形成多个导通孔V1、V2、V3、V4的情况下,能够改善第一中心接地C1和第二中心接地C2的屏蔽效果。因此,在交叉形成多个导通孔V1、V2、V3、V4的情况下,就柔性电路板而言,能够减小位于屏蔽部30的第三导通孔V3与第四导通孔V4之间的间距,从而具有能够使屏蔽效果最大化的优点。
另一方面,如图12a所图示,在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形成于互不相同的层的柔性电路板,优选在存在于沿上下方向接近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的位置的第一接地层G1或第二接地层G2形成四边形状的接地孔H。
如图12b所图示,优选在存在于接近第一信号线T1或第二信号线T2的位置的第一接地层G1或第二接地层G2形成四边形状的接地孔H,在位于相对较远距离的第一接地层G1或第二接地层G2形成圆形的接地孔H。在这种情况下,就柔性电路板而言,第一信号线T1和第二信号线T2的面积增加,因而能使信号损失最小化。
图13a至图13d是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至第四实施例中形成接地孔H的图。
如图13a和图13b所图示,在作为本发明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形成接地孔H的情况下,在第一基板部10区域,在位于与第一信号线T1较近距离的第二接地层G2形成四边形状的接地孔H,在位于与第一信号线T1较远距离的第一接地层G1形成圆形状的接地孔H,在第二基板部20区域,在位于与第二信号线T2较近距离的第一接地层G1形成四边形状的接地孔H,在位于与第二信号线T2较远距离的第二接地层E2形成圆形状的接地孔H。
如图13c和图13d所图示,在作为本发明的一主要部分的柔性电路板的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形成接地孔H的情况下,在第一基板部10区域,在位于与第一信号线T1较近距离的第二接地层G2形成四边形状的接地孔H,在位于与第一信号线T1较远距离的第一接地层G1形成圆形状的接地孔H,在第二基板部20区域,在位于与第二信号线T2较近距离的第一接地层G1形成四边形状的接地孔H,在位于与第二信号线T2较远距离的第二接地层E2形成圆形状的接地孔H。
尽管上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这仅用于具体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显而易见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对本发明实施变形或改良。
本发明的单纯变形乃至变更均属于本发明的领域,本发明的具体保护范围将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书变得清楚。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本体部适用同轴电缆,在显示部背面适用柔性电路板来实现显示器面积的扩大和较薄的厚度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提供一种适用了使多个信号线并排地平面排列来实现较薄厚度的同时,使信号干扰和信号损失最小化的柔性电路板的笔记本电脑,从而具有在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Claims (7)

1.一种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部,其包括主板、一端连接至所述主板的同轴电缆;以及
显示部,其具备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显示部的背面且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与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结合,且所述显示部与所述本体部铰链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包括:
显示器;
下部边框,其位于所述显示器下部,供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和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一端结合;以及
上部边框,其位于所述显示器上部,供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另一端和天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电缆和所述柔性电路板通过选自连接器或焊锡中的任一个连接,
所述柔性电路板形成为“T”字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末端沿左右方向连接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末端沿左右方向延伸形成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部背面设置有一对所述柔性电路板而分别各具有一对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所述一对第一天线发送和接收近距离通信信号,
所述一对第二天线发送和接收无线移动通信信号,且设置于所述一对第一天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柔性电路板,
包括第一信号线的第一基板部和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平行的第二信号线的第二基板部隔着屏蔽部配置于相同的平面上。
CN201680076649.9A 2016-02-26 2016-07-05 笔记本电脑 Active CN1084317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22970 2016-02-26
KR1020160022970A KR102444553B1 (ko) 2016-02-26 2016-02-26 노트북 컴퓨터
PCT/KR2016/007256 WO2017146315A1 (ko) 2016-02-26 2016-07-05 노트북 컴퓨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1721A true CN108431721A (zh) 2018-08-21
CN108431721B CN108431721B (zh) 2021-05-07

Family

ID=59686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6649.9A Active CN108431721B (zh) 2016-02-26 2016-07-05 笔记本电脑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365687B2 (zh)
EP (1) EP3422139B1 (zh)
JP (1) JP6652654B2 (zh)
KR (1) KR102444553B1 (zh)
CN (1) CN108431721B (zh)
TW (1) TWM542913U (zh)
WO (1) WO201714631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153A (zh) * 2018-08-29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22767B1 (ko) * 2016-02-11 2024-01-09 주식회사 기가레인 연성회로기판
KR102552614B1 (ko) * 2016-02-26 2023-07-06 주식회사 기가레인 연성회로기판
US11296399B2 (en) * 2017-07-13 2022-04-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ntennas in thin devices
KR102162228B1 (ko) * 2018-07-05 2020-10-06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194290B1 (ko) * 2018-07-23 2020-12-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494259B1 (ko) * 2018-07-23 2023-01-3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05588B1 (ko) 2018-10-19 2023-03-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거치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73817A (ko) * 2019-12-11 2021-06-21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인쇄 회로 기판, 이를 포함하는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US11681327B2 (en) 2020-06-11 2023-06-20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KR20210157226A (ko) * 2020-06-19 2021-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102219157B1 (ko) * 2020-09-23 2021-02-2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안테나 구조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2119409A1 (ko) * 2020-12-04 2022-06-0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30122411A (ko) * 2022-02-14 2023-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473A (zh) * 2000-11-08 2002-06-12 株式会社东芝 天线及含有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KR20030060348A (ko) * 2002-01-08 2003-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CN102761633A (zh) * 2011-04-25 2012-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使用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
CN103986804A (zh) * 2013-02-13 2014-08-13 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具有利用印刷电路板的高频传输线路的终端
US20140240178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with antenna device for display element or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flexible functional region
US20140292588A1 (en) * 2013-04-02 2014-10-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tenna
US20140307380A1 (en) * 2013-04-11 2014-10-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49984Y1 (ko) 2001-07-25 2001-11-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멀티 기능을 갖는 폴더형 휴대 전화 단말기
JP2004201000A (ja) * 2002-12-18 2004-07-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リント配線板および信号伝送装置
JP2006024618A (ja) * 2004-07-06 2006-01-26 Toshiba Corp 配線基板
US7404250B2 (en) 2005-12-02 2008-07-29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having a coaxial via
JP2011061126A (ja) * 2009-09-14 2011-03-24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回路基板
US20100231461A1 (en) * 2009-03-13 2010-09-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selective multi-band antenn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s
JP5523848B2 (ja) * 2010-01-20 2014-06-1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多周波アンテナ
JP2011176653A (ja) 2010-02-25 2011-09-08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アンテナ装置
JP5041108B2 (ja) 2010-12-03 2012-10-03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高周波信号線路
JP5820545B2 (ja) * 2012-11-28 2015-11-24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電子デバイスのヒンジ構成
US20150016041A1 (en) * 2013-07-10 2015-01-1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odule
KR102242319B1 (ko) * 2014-08-22 2021-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커버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자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3473A (zh) * 2000-11-08 2002-06-12 株式会社东芝 天线及含有该天线的电子装置
KR20030060348A (ko) * 2002-01-08 2003-07-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컴퓨터
CN102761633A (zh) * 2011-04-25 2012-10-31 Lg电子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使用该柔性印刷电路板的移动终端
CN103986804A (zh) * 2013-02-13 2014-08-13 株式会社起家来人 具有利用印刷电路板的高频传输线路的终端
US20140240178A1 (en) * 2013-02-25 2014-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ortable terminal with antenna device for display element or display assembly including flexible functional region
US20140292588A1 (en) * 2013-04-02 2014-10-0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tenna
US20140307380A1 (en) * 2013-04-11 2014-10-1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7153A (zh) * 2018-08-29 2019-0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9167153B (zh) * 2018-08-29 2021-03-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天线辐射体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22139A1 (en) 2019-01-02
EP3422139A4 (en) 2019-09-04
KR102444553B1 (ko) 2022-09-20
US10365687B2 (en) 2019-07-30
US20190041907A1 (en) 2019-02-07
CN108431721B (zh) 2021-05-07
JP2019512132A (ja) 2019-05-09
WO2017146315A1 (ko) 2017-08-31
EP3422139B1 (en) 2020-09-16
KR20170100749A (ko) 2017-09-05
JP6652654B2 (ja) 2020-02-26
TWM542913U (zh) 2017-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1721A (zh) 笔记本电脑
CN104079313B (zh) 包括利用导电边框的多频带天线的终端
CN108476586A (zh) 柔性电路板
CN104681929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US10498030B2 (en) Frequency reconfigurable antenna decoup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397390B2 (en) Terminal having HF transmission line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8279611B2 (en) Flexible cable having rectangular waveguide formed therein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US105110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CN106025514A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具有耦合器的天线配置
CN107240765A (zh) 一种wifi天线
CN108496275B (zh) 层叠式天线模块
JP2013198165A (ja) 近距離無線通信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携帯端末
EP2950392A1 (en) Antenna device
CN205488543U (zh) 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
CN109375822B (zh)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移动终端
CN111969303B (zh)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2011013655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f-capable flex cable
US20140361941A1 (en) Multi-type antenna
CN206834323U (zh) 缝隙天线装置和移动终端
CN109286077A (zh) 移动装置
CN105742782A (zh) 混合式近场通信天线和电子装置
CN105024136A (zh) 移动终端
CN105742784A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476587A (zh) 柔性电路板
CN103904412A (zh) 具有nfc天线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