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0809A - 具有可彼此固定的对准构件的挂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彼此固定的对准构件的挂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30809A
CN108430809A CN201680074615.6A CN201680074615A CN108430809A CN 108430809 A CN108430809 A CN 108430809A CN 201680074615 A CN201680074615 A CN 201680074615A CN 108430809 A CN108430809 A CN 108430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or
component
trailer
alignment
alignment memb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46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30809B (zh
Inventor
斯特凡·吉特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filed Critical Jost - Walker German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30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30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30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01Traction couplings or h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02Bolt or shackle-type coup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58Auxiliary devices
    • B60D1/62Auxiliary devices involving supply lines, electric circuit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58Auxiliary devices
    • B60D1/62Auxiliary devices involving supply lines, electric circuits, or the like
    • B60D1/64Couplings or joint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临时将牵引车与挂车连接以形成车列的挂接设备(10),具有:‑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可与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挂接的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型廓(34)作为牵引车侧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传递能量和/或信息,‑可与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可松开地连接的挂车侧的挂接构件(32),所述挂车侧的挂接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型廓(36)作为挂车侧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传递能量和/或信息,‑设置在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上的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承载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构成在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上的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所述挂车侧的对准构件承载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其中对准构件(38,40)的对准型廓(42,44)可彼此形状配合接合,以进行插接构件(30,32)的准备插接连接的对准。根据本发明提出,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38,40)在达到或超过彼此间预定的靠近时是可锁止的,尤其可自动锁止的,以防彼此远离。

Description

具有可彼此固定的对准构件的挂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临时地将牵引车与挂车连接以形成车列的挂接设备,其中所述挂接设备具有:
-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
-挂车侧的挂接构件,其中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能够以可彼此松开的方式挂接以形成临时的挂接连接,其中挂接连接构成用于传递牵引力,车列中的挂车的跟随基于所述牵引力,
-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型廓作为牵引车侧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传递能量和/或信息,
-挂车侧的插接构件,所述挂车侧的插接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型廓作为挂车侧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传递能量和/或信息,其中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能够以可彼此松开的方式连接以形成临时传递能量和/或信息的插接连接,
-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分开地构成的并且设置在该挂接构件上的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承载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
-与挂车侧的挂接构件分开地构成的并且设置在该挂接构件上的挂车侧的对准构件,所述挂车侧的对准构件承载挂车侧的插接构件,
其中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对准构件具有对准型廓并且可相对于承载所述对准构件的挂接构件运动,使得一个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可与相应另一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形状配合地接合,以进行插接构件的准备插接连接的对准。
本发明涉及挂接构件和挂接设备,借助于所述挂接构件和挂接设备在建立挂接连接期间或之后可自动地建立传递能量和/或信息的插接连接。
背景技术
从EP 0 434 472 A1中已知这种挂接设备。
为此,从该文献中已经已知一种解决方案,牵引车和挂车不仅经由其挂接构件彼此机械挂接为车列,而且尽可能自动地在挂接过程中建立插接连接,通过所述插接连接,车列从牵引车和挂车中的一个车辆起的能量供给是可行的,和/或通过所述插接连接,信息能够以信号和/或数据的形式在牵引车和挂车之间传递。术语“能量供给”在此尽可能一般性理解。所述术语包括供给电的、气动的和液压的能量,即尤其在商用车上所使用的能量形式。虽然在车列中通常从牵引车中将能量供给挂车,但是不应排除:也能够从所挂接的挂车中将能量供给牵引车,例如当挂车处的能量储存器仍借助于能量储备器至少部分地填充时,而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总是耗尽牵引车处的相关能量形式的储备。这例如能够在位于牵引车处的车辆电池出现故障或者完全清空时出现,而在挂车处存在至少部分地被充电的电池。
已知的挂接设备包括牵引车侧的、呈方形芯轴形式的对准构件,所述方形芯轴可沿着芯轴纵向方向以通过与芯轴连接的活塞缸装置驱动的方式移出和拉入。芯轴纵向方向平行于牵引车纵向方向伸展,其中芯轴尖端指向挂车。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与作为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芯轴刚性地连接。所述插接构件包括相对于芯轴纵向方向正交地延伸的板,所述板与芯轴通过焊接牢固地并且不可松开地连接。在板中牢固地容纳有插接型廓。
已知的挂接设备的挂车侧的对准构件包括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芯轴侧表面基本上互补的套筒,所述套筒具有朝向牵引车的呈引导漏斗形式的引导辅助件。挂车侧的插接构件刚性地与挂车侧的对准构件连接。该插接构件又包括板,所述板与套筒刚性地焊接并且所述板的直接围绕套筒的板区域与套筒纵向方向正交地延伸。在该挂车侧的板中,牢固地装配挂车侧的插接型廓,更确切地说,在如下部位处,即当芯轴通过移出运动足够深地被引入到套筒中时,所述部位与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处的插接型廓相对应。
挂车侧的插接构件刚性地与挂车或与挂车的牵引杆连接。由此,包括套筒的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也刚性地与挂车的牵引杆连接。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虽然刚性地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连接,但是该插接构件通过球窝节与牵引车或与其挂接构件连接,更确切地说,使得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挂接螺栓的假想延长的纵向中心线包含所提到的球窝节的球中点。
在已知的挂接设备中,在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相对于挂车侧的对准构件的成功的对准运动结束时始终建立插接连接。这需要芯轴的相对长的行程,因为所述行程首先必须使牵引车和挂车的插接构件相对于彼此充分对准,并且在建立这种充分对准之后,必须用于实现插接连接。由此芯轴的必要的长的对准行程和连接行程,一方面在建立机械的挂接连接以形成车列时就已经要求承载对准构件的挂接构件一定程度预先对准,并且另一方面由于大的行程量要求显著的运动自由空间,在所述运动自由空间中能够无碰撞地完成所述行程。
在现代的牵引车中,并非总是提供对于已知的挂接设备的对准构件的长的行程而言所需要的该运动自由空间。主要形成车辆的商用车尽管其来源于批量制造基础商用车的车辆制造商,但是直至其在客户中的最终的常规就绪都是个性化的定制品,其中在所述商用车上应用在此讨论的挂接设备。根据使用目的,批量制造的基础商用车针对各个客户个性化,例如通过使用装载面下方的结构空间来容纳功能组件的方式,例如气动蓄压器、附加油箱、表盘和供油泵,如例如在油罐车中所使用的表盘和供油泵、燃料储备储存器等等。因此,对于挂接设备和其所属的构件而言可用的运动自由空间随着车辆越来越复杂而变得越来越小。
在这种挂接设备中,牵引车侧的芯轴仅通过活塞缸装置移出并且保持在其移出的位置中。因此,即使在车列常规运行期间,在活塞缸装置处的轻微的损伤,例如因在行驶运行期间由于车道不平坦等持续地作用到芯轴和套筒上的振动而引起,就已经能够导致芯轴不期望地从套筒中松开。如果芯轴不期望地从套筒中松开,那么由此在已知的挂接设备中插接连接也会断开,这对于车列具有破坏性的结果,例如因为挂车突然缺少电能供给而不进行照明和/或缺少气动的能量供给而不再提供全部的制动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这种挂接设备,使得与在现有技术中相比,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之间的为了准备插接连接一次性达到的对准更好地被保护以免所不期望的松开。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开始所提到的类型的挂接设备来实现,其中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可彼此固定。
通过这些根据本发明的措施,相对于这种现有技术,即使发生根据本发明的挂接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功能部件的故障时,也能够保持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可靠且持久的对准。
为了描述本发明的挂接设备,应当借助于参考状态,其中牵引车和挂车处于共同的、平坦的水平地面上,并且沿着车辆纵向方向彼此跟随。由牵引车和挂车构成的这两个车辆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在参考状态中是共面的,使得这两个车辆的车辆纵向方向也一致。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就本发明而言在此是沿着车辆纵向方向伸展的并且与车辆所立于其上的地面(支撑地面)正交的平面。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伸展穿过车辆,使得车辆的车轴的轮相对于所述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具有数量上相同的距离是不能肯定的。牵引车的和挂车的相应的车辆纵向中轴线在相关的车辆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中平行于地面伸展。
如果在本申请中未另做说明,那么对挂接设备的描述基于该参考状态。
在该参考状态中,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为了建立挂接连接可沿着挂接轨迹彼此靠近,而为了断开挂接连接可沿着挂接轨迹彼此远离。挂接轨迹在参考状态中因此平行于地面并且平行于共面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伸展。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理论上理想的初始定向在开始挂接过程以建立挂接连接时因此是如下定向,在所述定向中,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纵向中轴线位于牵引车的与车辆的共同的支撑地面正交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中,并且其中挂车侧的挂接元件的赤道面平行于支撑地面定向,所述赤道平面包含该挂接元件的最大直径。
牵引车就本申请而言优选是马达驱动的、自行驶的牵引机械。然而这并不是必须如此。牵引车就本申请而言能够挂接有挂车的任何车辆。因此,在多节式的车列中,同一车辆相对于在车列中位于该车辆前面的、挂接在其上的车辆能够是挂车,而相对于跟随该车辆的、挂接到该车辆上的车辆是牵引车。这例如涉及具有半挂车的车列,所述半挂车挂接到自行驶的牵引车上而台车挂接到所述半挂车上,所述台车本身又能够挂接到一个半挂车上。在那里,根据本发明的挂接设备尤其能够设置在首次提到的半挂车和台车之间。这例如同样涉及如下车列,在所述车列中,中置轴挂车挂接到自行驶的牵引车上,而刚性牵引杆挂车挂接到该中置轴挂车上。在那里,根据本发明的挂接设备能够设置在牵引车和中置轴挂车之间和/或设置在中置轴挂车和刚性牵引杆挂车之间。
在此,在本申请中,如果构件A与构件B在结构上连接,使得构件B的运动是构件A的运动和构件B相对于构件A的相对运动的总和,那么基本上应当将构件A视为是承载构件B的。
牵引车侧的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在该挂接元件构成为挂接螺栓的情况下通常平行于牵引车的偏航轴线定向。在牵引车侧的挂接元件由于其造型而不具有明确的纵向中轴线的这种情况下,例如在球窝接头的挂接球的情况下,在上文中所描述的参考状态中应当假设穿过挂接元件的、平行于牵引车的偏航轴线的纵向中轴线来作为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技术人员即使在未完成装配的状态中也始终观察牵引车侧的挂接元件的相对于牵引车的定向。
为了使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彼此固定,根据一个优选的结构上的变型形式能够提出,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在达到或者超过彼此间预定的靠近时,尤其在达到或超过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中的一个对准构件的对准突起到相应另一对准构件的对准凹槽中的预定的引入深度时,可彼此锁止以免远离。
也就是说,原则上为了便于这两个对准构件彼此对准,提出: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中的一个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具有朝向其自由的纵向端部渐缩的对准突起,而相应另一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具有与所述对准突起至少部段地互补的、朝向其自由的纵向端部渐宽的对准凹槽作为对准开口,其中对准突起构成用于引导到对准凹槽中。在此,由于至少一个插接构件相对于承载其的对准构件的可相对运动性,能够相对大地选择对准开口的张角和对准突起的渐缩角,例如大于60°或者甚至大于90°。
在结构上,对准突起能够具有锥形的和/或截锥形的和/或四面体形的和/或金字塔形的和/或大体上多面体形的渐缩的造型,而对准凹槽能够具有相应的负锥形的和/或负截锥形的和/或负四面体形的和/或负金字塔形的和/或大体上负多面体形的渐缩的造型。在对准突起的大体上以多面体形渐缩的造型的情况下,该对准突起也能够具有在不同的平面中的多个渐缩角,其中于是优选没有渐缩角小于45°,优选小于60°,以便获得尽可能短的并且尽管如此仍已经借助于短的运动路径起作用的对准突起。
原则上不应当排除,这两个对准构件的防止彼此远离的锁止通过手动的锁止操纵进行。然而,优选地,对准构件可自动地锁止以免彼此远离。
为了实现对准突起和对准凹槽的防止彼此远离的锁止,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中的一个对准构件能够具有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优选地,锁止卡箍跨接如下凹槽,相应另一对准构件的锁定元件能够运动到所述凹槽中以从后方接合锁止卡箍,为了实现尽可能高的稳定性,锁止卡箍在其包含两个纵向端部或者所述纵向端部的纵向端部区域中固定在承载其的对准构件上。出于简单装配的原因,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设置在具有对准突起的对准构件上,更确切地说,优选沿着对准突起靠近对准凹槽的靠近方向设置在对准突起的位于前面的纵向端部上。
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中的相应另一构件于是能够具有锁止螺栓或者锁止钩,所述锁止螺栓或者锁止钩构成和设置用于从后方形状配合地接合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
为了建立与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的锁止接合,锁止钩优选在引入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尤其是可枢转的,在所述引入位置中,锁止卡箍或锁止环可经过锁止钩的钩支腿沿着引入方向引入到钩开口中,在所述锁止位置中,钩支腿从后方接合随后位于钩开口中的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的位于钩开口中的部段,从而以防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反向于引入方向被拉出。在使用锁止环的情况下,该锁止环在其锁止位置中优选由锁止钩穿过,以实现形状配合接合作为有效的防拉出保护。
为了对准突起和对准凹槽简单的、自动的锁止以免彼此远离,锁止钩能够具有触发支腿,所述触发支腿在锁止钩从其引入位置运动到其锁止位置中时将在下文中进一步阐述的锁销从其锁止位置调节到其释放位置中。
如果插接构件本身直接或者间接地经由驱动插接构件进行运动的驱动构件至少在初始位置中是可锁定的以防朝向终止位置运动,那么能够防止插接构件的不期望的、意外的从初始位置进入实现插接连接的终止位置中运动。因为由于其运动耦联,插接构件的初始位置与驱动构件的初始位置相对应,这两个构件的终止位置也如此,所以接下来不区分插接构件和驱动构件的初始位置。相应的内容也适用于所述构件的终止位置。
优选地,驱动构件可直接锁定在其初始位置中。对此,优选设有在上文已经描述的锁销,所述锁销在锁定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是可调节的,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锁销将驱动构件或插接构件锁定在初始位置中以防朝向终止位置的运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锁销释放驱动构件或插接构件以进行朝向终止位置的运动。
为了能够引起驱动构件在初始位置中的尽可能自动的锁定,锁销优选预紧到锁定位置中,使得如果驱动构件或插接构件例如为了断开之前所建立的插接连接而向回运动到初始位置中,那么锁销由于其预紧而达到锁定位置中。优选地,锁销在其锁定位置中接合到驱动构件或插接构件上的凹槽中。这种形状配合的接合随后能够在释放位置中松开。插接件和/或驱动构件在此由可调节地设置有锁止钩的那个对准构件承载。这优选是具有对准凹槽的对准构件。
优选地,触发支腿出于稳定性原因与之前所提到的钩支腿一件式地构成,其中触发支腿、钩支腿和将触发支腿和钩支腿连接的底部在其之间围住之前所提到的钩开口。然而一件式的构成不是必须的。钩支腿和触发支腿甚至能够可相对彼此运动地彼此连接,以形成锁止钩。
为了便于通过触发支腿对锁销的调节,后者从锁止钩的将触发支腿和钩支腿连接的底部起,与从后方接合锁止卡箍或者穿过锁止环的钩支腿相比,能够具有更大的长度延伸。如果钩支腿与触发支腿相比更短地构成,那么锁止环能够以更小的直径构成,或者反向于引入方向位于锁止卡箍后方的、用于钩支腿的容纳腔能够更小地构成,因为更短的钩支腿,尤其也可借助于锁止钩的优选的枢转运动简单且可靠地引入到更小的容纳腔中并且可从这些容纳腔中再次移除。
借助于之前所提到的触发支腿,对准突起进入到对准开口中的引导运动以有利的方式用于释放优选由锁销固定在其锁定位置中的驱动构件。由此,如果牵引车的和挂车的对准构件彼此已经以预定的程度靠近,使得触发这两个对准型廓彼此间的自锁定,那么借助于这种锁定同时能够释放驱动构件或插接构件以从其初始位置中运动到其终止位置中。因此,借助于对准型廓彼此间预定的靠近不仅可实现对这两个对准型廓的稳固以免彼此远离,而且由此也可触发与驱动构件耦联以共同运动的插接构件从初始位置进入终止位置中的移动。
不仅锁止钩的触发支腿能够在锁止钩从其引入位置运动到其锁止位置中期间将锁销调节到其释放位置中,而且在锁销的适当的造型中,锁销能够使锁止钩稳固在其锁止位置中以防向回运动到其引入位置中。对此,锁销的部段能够进入与触发支腿的部段的贴靠接合,使得锁销部段防止触发支腿并且借助于该触发支腿防止整个锁止钩实体地远离其锁止位置朝向其引入位置运动。优选地,锁销在锁止钩的从引入方向进入锁止位置中的调节方向中短地构成,使得触发支腿运动超过锁销的在锁止位置中更靠近所述触发支腿的纵向端部,以至于锁销能够通过在其锁止位置中更靠近触发支腿的纵向端部在其指向相对置的钩支腿的侧面上达到贴靠接合。这种贴靠接合通过锁销在其锁定位置中的优选的预紧来辅助。锁销对此优选可枢转地设置,使得在锁销枢转轴线的两侧各有一个锁销部段,其中位于锁销枢转轴线的一侧上的锁销部段将驱动构件固定在其初始位置中,而位于锁销枢转轴线的另一侧上的锁销部段可通过触发支腿操纵,以将锁销调节到释放位置中,并且当锁销位于锁止位置中时,将触发支腿稳固在锁止钩的锁止位置中以防运动到引入位置中。锁销的枢转轴线优选正交地穿过该锁销。
替选地,触发支腿能够在锁止钩的锁止位置中接合到锁销的凹槽中,使得锁销至少当其位于锁止位置中时也能够以这种方式稳固触发支腿以防从其锁止位置朝向其引入位置运动。
对准构件的在上文中所提到的优选自动的、防止对准构件从形状接合中彼此远离的可锁止性能够以简单但是极为有效的形式如下获得: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锁止卡箍或者锁止环在达到或超过对准构件预定的彼此靠近时引起贴靠到触发构件上,所述触发构件在靠近运动继续进行超过预定的靠近时能够通过与锁止卡箍或锁止环所建立的贴靠接合一起运动从而能够引起锁止元件运动到从后方接合锁止卡箍或者穿过锁止环的位置中。触发构件能够触发式地释放锁止元件的运动或者甚至驱动锁止元件以进行运动,或者将锁止卡箍或锁止环的靠近运动作为驱动运动传递到锁止元件上。如果例如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钩支腿是锁止元件,那么触发支腿能够是触发构件。优选地,于是钩支腿和触发支腿可共同地围绕共同的枢转轴线枢转。
优选地,插接连接可仅通过插接构件彼此间的靠近运动,尤其优选通过直线的靠近运动来建立,而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在建立插接连接时直接彼此锁止或者以类似的方式进行位置稳固。
在建立插接连接时,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的插接型廓直接接触。在建立插接连接时,直接经由插接型廓在牵引车和挂车之间传递能量和/或信息。一个插接型廓能够是阳接触插头,而与其匹配的另一插接型廓能够是阴接触插口。每个插接构件能够具有插接构件支架,插接构件的插接型廓刚性地或者相对于插接构件支架可运动地容纳在所述插接构件支架上。
同样地,每个对准构件能够具有对准支架,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刚性地或者相对于对准支架可运动地容纳在所述对准支架上。
特别地,当在进行挂接时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沿着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靠近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靠近方向与牵引车侧的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偏移地设置时,但是并非仅在此时,有利的是,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可沿着牵引车的高度轴线或者偏航轴线移动。由此也实现在对准构件和分别承载其的挂接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使得在建立挂接连接时牵引车和挂车的彼此间的俯仰运动是可行的,而牵引车和挂车的同样所建立的插接连接或者处于形状配合接合的对准型廓由此不受损。
为了尽管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可沿着牵引车的偏航轴线移动但是仍能够在建立挂接连接期间建立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型廓之间的形状配合接合,此外有利的是,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对准型廓可克服预紧装置的预紧力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移动,因为预紧装置于是能够在取消挂接连接之后总是将对准型廓复位到所限定的初始位置或静止位置中,挂车侧的对准型廓为了成功建立与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的形状配合接合能够预调节到所述初始位置或静止位置上。
优选地,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的静止位置不位于对准型廓相对于挂接构件的相对运动路径的端部处,使得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从静止位置起能够相对于承载其的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在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相反的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静止位置是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在不受外力和外部力矩影响时——除了预紧装置之外——所占据的位置。
这在构造上能够如下以节省结构空间的方式实现:预紧装置包括两个共轴的、优选至少部段地重叠的弹簧,所述弹簧限定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的静止位置,并且通过所述弹簧,对准型廓在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的两个相反的方向中的一个预紧。弹簧的恰好重叠的设置在小的结构空间应力的情况下提供在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的相反的方向上的有利的预紧力。
为了提供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的尽可能限定的相对运动,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能够沿着多个彼此平行并且间隔开地设置的引导装置被引导,以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运动。优选地,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位于至少两个引导装置之间,以便进一步节省结构空间。作为引导装置,原则上能够使用导轨等。简单地并且极其有效地,引导装置能够包括引导杆,所述引导杆穿过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被引导的部段从而能够整体上提供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或者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尽可能精确的引导。尽管能够设有任意多个引导装置,但是设有两个平行的引导装置,尤其引导杆,就足够了。引导杆优选以与牵引车高度轴线正交的方式并且以同样与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在建立挂接连接时的靠近方向正交的方式彼此间隔开地设置。这意味着:在完成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在牵引车上的装配时,引导装置优选沿着平行于牵引车的俯仰轴线的平行线彼此间隔开地设置。
为了保证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围绕俯仰对准轴线的可枢转性,优选在每个引导装置上各有一个铰链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可移动地被引导,所述铰链允许围绕至少一个与牵引车高度轴线正交的轴线,优选不仅与牵引车高度轴线正交而且与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在建立挂接连接时的靠近方向正交的轴线旋转。
为了避免在引导装置中的夹紧,优选的是,在引导装置上可移动地引导的铰链中的每一个都允许围绕两个不仅彼此正交而且与牵引车高度轴线正交的旋转轴线旋转。在结构上,所述铰链能够尤其简单地以小的结构空间耗费实现为球窝节。优选地,引导装置中的每一个因此都穿过球头,所述球头在引导装置上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可移动地被引导。
替选地或者附加地,至少一个引导装置能够是围绕俯仰对准轴线可枢转的,并且对准型廓在该引导装置上是可平移地,优选仅可平移地移动的。优选地,引导装置可预紧到静止位置中,在所述静止位置中所述引导装置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引导对准型廓。
尽管原则上足以能够将仅一个铰链在仅一个引导装置上通过预紧装置预紧到静止位置中,其中铰链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可移动离开所述静止位置,并且借助于该铰链,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可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移动离开所述静止位置,但是如果在每个引导装置上,通过各一个预紧装置从其静止位置中离开,相应的铰链分别克服预紧力在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的相反的方向上是可移动的,那么实现明显更大从而优选的引导可靠性。
上文中关于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相对可运动性的描述也适用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整体上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相对可运动性,并且同样适用于由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所承载的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虽然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能够相对于承载其的对准构件是可运动的,但是其根据本发明的之前所探讨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在此是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相对运动叠加的相对运动。
如果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相对于其余的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是不可运动的,即例如刚性地与容纳其的对准支架连接,那么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相对可运动性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相对于承载其的挂接构件的相对可运动性是相同的。然而不应排除:为了避免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受损,例如在建立与挂车侧的对准型廓的形状配合接合时,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相对于其余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对准支架可运动地容纳在该对准支架上。
如果此外提及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是可运动的,那么这明确包括下述情况: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部件,例如拖钩开口,是可运动的,所述部件本身又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其它部件是相对可运动的,所述其它部件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在运行方面并且常规地相对于牵引车车架不可运动地安装在该牵引车车架上。相应内容适用于由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所承载的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因为——如上所述——其相对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相对可运动性与对准构件相对于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相对可运动性叠加。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和其有利的改进形式,附图示出:
图1示出在未建立挂接连接时根据本发明的挂接设备的立体视图,
图2在沿着所参与的车辆的俯仰轴线方向的视图中示出图1的挂接连接,
图3在同一视图中示出在建立挂接连接时图2的挂接设备,
图4示出在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相对于彼此最大可能地展开时图3的挂接连接的俯视图,
图5示出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的在部分剖视并且部分分解的视图中所示出的后视图,所述对准构件具有图1至4的挂接设备的由所述对准构件承载的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
图6部分地在剖面中示出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与由其承载的挂车侧的插接构件的立体视图,
图7示出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和插接构件以及根据图5或6的挂车侧的对准构件和插接构件在建立对准构件之间的形状配合接合之前的剖视图,
图8示出牵引车侧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彼此靠近时图7的构件,
图9示出在建立插接连接时图7和8的构件,所述构件具有在形状配合接合中彼此固定的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以及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
图10在立体分解视图中示出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1示出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贯穿挂车侧的挂接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纵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4中以不同的视角并且借助于有关的挂接构件相对于彼此的不同的相对位置示出总体用10表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挂接设备。
在图1中示出牵引车的车架12。该车架包括沿着牵引车纵轴线ZL伸展的纵梁12a和与其正交地沿着牵引车横向方向ZQ伸展的牵引车横梁12b。
牵引车纵轴线ZL和牵引车横轴线ZQ平行于牵引车的支撑地面伸展。与这两个所提到的轴线正交的牵引车高度轴线ZH因此与仅在图2和3中示意性示出的支撑地面U正交地伸展。牵引车纵轴线ZL平行于牵引车的侧倾轴线,牵引车横轴线ZQ平行于牵引车的俯仰轴线,并且牵引车高度轴线ZH平行于牵引车的偏航轴线。在本申请中,在此术语“偏航轴线”始终同义地表示车辆高度轴线,术语“俯仰轴线”同义地表示车辆横轴线,并且术语“侧倾轴线”表示车辆纵轴线。
横梁12b能够直接连接在纵梁12a上,或者如在附图中所示,经由垂直护板12c与纵梁12a连接。
在牵引车横梁12b上,在其横向中心中安装有在图1至4中示出的螺栓挂接装置的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
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包括挂接壳体16,图1中未示出的挂接螺栓作为挂接元件沿着牵引车的偏航轴线ZH以本身已知的方式可运动地容纳在所述挂接壳体处。挂接螺栓的平行于偏航轴线的纵向中心线KL在图1至4中示出。
在挂接壳体16处设置有围绕挂接螺栓的纵向中轴线KL可枢转的拖钩开口18,其中挂接螺栓根据其工作位置不同程度地穿过所述挂接壳体的牵引环容纳腔17,所述拖钩开口预紧到在图1中3中所示出的位置中。拖钩开口18以本身已知的方式使挂车侧的牵引环20便于穿入到牵引环容纳腔17中,以通过挂接螺栓进行接合,所述挂车侧的牵引环是挂车侧的挂接元件。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具有Kinetrol执行器22,其尤其用作为用于使挂接螺栓至少运动到从挂接壳体16的牵引环容纳腔17中缩回的位置中的驱动力源。在该位置中,挂接壳体16的牵引环容纳腔17是空的,以将牵引环20引入到牵引环容纳腔17中和/或将牵引环20从牵引环容纳腔17中拉出。
牵引车,通过其车架12表示,在图1和2中所示出的参考位置中,沿着牵引车纵轴线ZL可沿着指向挂车的靠近方向AN靠近挂车的牵引环20,以便将牵引环20引入到挂接壳体16的牵引环容纳腔17中,以建立与挂接螺栓的挂接连接接合从而建立在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挂接连接,在所述参考位置中,牵引车和通过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表示的挂车直接依次以共面的、与共同的地面U正交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设置在一个共同的、平坦的地面上。
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具有牵引杆26,所述牵引杆具有牵引杆体27。牵引杆体27具有距未示出的挂车车身较近的第一牵引杆体构件26a和距牵引环20较近的第二牵引杆体构件26b。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26b的距牵引环20较近的纵向端部处,牵引环构件28牢固地与牵引杆体27连接。
在图1至3中,牵引杆体27以平行于牵引车纵轴线ZL的挂车纵轴线NL伸展,并且借助于所述牵引杆体,整个挂车以平行于牵引车纵轴线ZL的挂车纵轴线NL伸展。同样地,挂车横轴线NQ平行于牵引车横轴线ZQ。最后,挂车高度轴线NH也平行于牵引车高度轴线ZH。这进一步表征上述参考状态,在图1至3中牵引车和挂车处于所述参考状态中。中央地穿过牵引杆体27的牵引杆体纵轴线DL在参考状态中与穿过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的挂接壳体16中的牵引环容纳腔17的、平行于牵引车纵轴线ZL的纵向中轴线BL共线。那么,当挂接螺栓在建立挂接连接时穿过挂接壳体16的牵引环容纳腔17和牵引环20时,所提到的纵轴线BL也穿过挂接螺栓。同样地,牵引杆体纵轴线DL在牵引环20的赤道平面EE中沿直径穿过所述牵引环,所述赤道平面在所示出的参考状态中平行于地面U对准。牵引环20的赤道平面EE在图2中与图2的图平面正交地对准。
为了完整性应提及的是,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在牵引杆体纵轴线DL与地面平行地对准时平行于牵引车和挂车的高度轴线ZH和NH穿过牵引杆26或牵引杆体27。那么同样地,牵引杆体横轴线DQ与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正交并且与牵引杆纵轴线DL正交。
那么,当在建立挂接连接时,如在图3中所示,从而在建立车列时在牵引车和挂车之间产生相对俯仰运动时,例如因为驶过相对弯曲的地面,牵引杆体纵轴线DL以俯仰角相对于牵引车纵轴线ZL扭转。这同样适用于与牵引杆体纵轴线DL正交的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
在所形成的车列转弯时,如在图4中的极端情况下所示,牵引杆体纵轴线DL围绕车列的由挂接纵轴线KL形成的转弯轴线AA相对于牵引车纵轴线ZL成角度。相应内容也适用于与牵引杆体纵轴线DL正交的牵引杆体横轴线DQ。与相应的角度轴线或者说转弯轴线平行的体部轴线——即在俯仰时的横轴线ZQ和DQ以及在转弯时的高度轴线ZH和DH——分别保持彼此平行。当前假定牵引杆26相对于其余挂车是不可运动的,尽管这不是必须的。牵引杆体纵轴线DL因此平行于挂车纵轴线NL,牵引杆体横轴线DQ平行于挂车横轴线NQ并且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平行于挂车高度轴线NH。
挂接构件14和24不仅构成用于建立挂接连接,而且此外以极其有利的方式构成用于自动建立在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之间的传递能量和/或信息的插接连接,其中所述挂接连接提供对于形成车列而言必要的、将牵引力从牵引车传递到挂车上的可传递性。出于概览的原因,在附图中未示出的传递相应的能量的供给线路,用于所述能量供给线路,在由牵引车和挂车组成的相应的车辆处,插接构件30和32形成接口。
经由在建立插接连接时连接的插接构件30和32的能量和/或信息的实际传递经由牵引车侧的插接型廓34和挂车侧的插接型廓36进行,所述两个插接型廓示意性地在图7至9中示出。牵引车和挂车的插接型廓34和36在建立插接连接时彼此接触从而形成如下可行性:在牵引车和挂车之间传递呈电的和/或气动的和/或液压的形式的能量和/或信息。
一个插接型廓,在所示出的示例中例如牵引车侧的插接型廓34,能够构成为插口。相应另一插接型廓,在此即挂车侧的插接型廓36,能够构成为阳插头。
为了便于建立插接连接,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具有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并且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具有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对准构件38和40构成用于建立彼此间的形状配合接合,以便将插接构件32和34带入对于建立插接连接而言有利的初始情况中,即将其对准为准备进行插接连接。
对准构件中的一个,在当前示例中即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有利地具有对准凹槽42作为对准型廓。相应另一对准构件——在此即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具有朝向车列的相应另一车辆渐缩的突起44作为对准型廓。
为了在短的对准运动路径中使准备进行插接连接的对准起作用,至少一个对准构件承载同一车辆的插接构件,使得插接构件相对于承载其的对准构件是可运动的。在当前的示例中,不仅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相对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是可运动的,挂车侧的插接构件23相对于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也是可运动的。
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又优选设置在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的拖钩开口18上,以便其相对于挂接螺栓和相对于挂接体16的相对可运动性也能够用于设置在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上的插接构件32。
在图2和3中可以看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与其插接构件30沿着牵引车纵轴线ZL,更确切地说,优选沿着在建立挂接连接时牵引车的靠近挂车的靠近方向AN偏移地设置。由此,能够获得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非常紧凑的设置,其中尽管如此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和所属的插接构件30仍能够设置在穿过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的纵轴线BL的上方。
在现有技术中,在功能上类似的解决方案中,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和/或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与挂接螺栓的纵向中心线KL对齐地设置。在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和插接构件30根据本发明有利地正交于挂接螺栓的假想延长的纵向中心线KL偏移地设置时,挂接壳体16的螺栓容纳部16a能够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L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和/或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在轴向上重叠地设置,其中如果挂接螺栓从挂接壳体16的牵引环容纳腔17中缩回,那么所述挂接螺栓容纳在所述挂接壳体中。
接下来根据图5阐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与相对于该对准构件可运动地设置的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为了便于对准,在图5中说明牵引车高度轴线ZH和牵引车横轴线ZQ。牵引车纵轴线ZL略微围绕相对于图5的图平面的垂直线向左倾斜。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42在图5中远离观察者指向。
对准构件38与其至少部段地与对准突起44互补的对准凹槽42在两个平行的并且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H伸展的引导杆46和48上可平移运动地被引导。
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引导在两个引导杆45和48上基本上相同地实施。出于概览的原因,因此所述引导仅根据在图5中右侧的引导杆48来阐述。
在引导杆48上,引导罐50沿着引导杆48且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H可运动地被引导,其中引导罐50通过存在于罐50的内部中的从而在图5中不可见的内部的螺旋压力弹簧预紧到其远离拖钩开口的终止位置中。
端侧的封闭螺钉52牢固地与引导杆48在其远离拖钩开口的纵向端部上连接,为了共同运动而与引导罐50连接的凸顶54由于径向内部的螺旋压力弹簧的预紧贴靠在所述封闭螺钉上。因此,引导罐50能够从其在图5中所示出的静止位置起沿着引导杆48仅向下,即朝向拖钩开口18运动。在引导罐50径向外部,铰接球头56可运动地被引导,所述铰接球头通过外部的第二螺旋压力弹簧58朝引导罐50的径向向外突出的环绕的径向突起50a预紧,所述第二螺旋压力弹簧与引导罐的内部中的内部的螺旋压力弹簧共轴地并且重叠地设置。相对于引导罐50,铰接球头56能够在图5中所示出的位置中克服支承在铰接球头56和凸顶54之间的外部的螺旋压力弹簧58的预紧力远离径向突起50a仅向上朝向凸顶54运动。
由此,对准构件38在引导杆46和48上预紧到在图5中所示出的静止位置中,从所述静止位置起,对准构件38沿着引导杆46和48(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H)在两个互相相反的方向上是可转向的。在对准构件38上,每个铰接球头56在反截球状的滑动壳60中被引导,使得对准构件38不仅可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H移动,而且也可围绕平行于牵引车的俯仰轴线ZQ的俯仰对准轴向NA相对于引导杆46和48枢转。
两个平行的引导杆46和48的设置出于尽可能好地利用结构空间的原因来进行,使得在引导杆46和48之间能够容纳接下来将结合图7至9详细描述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用于将对准构件38和40彼此锁定。
在当前示例中,承载构件62借助于螺钉固定在对准构件38上,所述承载构件在所示出的示例中从对准构件38沿着牵引车偏航轴线ZH的方向远离拖钩开口18突出。承载构件62与对准构件38的连接附加地或者替选地也能够借助于不同于螺钉的连接机构来建立。
在承载构件62上,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沿着连接轨迹VT在两个不同的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即在离引导杆46和48的假想延长的纵向中轴线较近的、缩回的连接就绪位置和沿着连接轨迹VT朝向挂车偏移的连接激活位置之间。对此,在插接构件30上和/或在承载构件62上能够设有引导机构64(在图5中引导机构64仅在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上示出)。
通常,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在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上设置成,使得在其横向中心穿过插接构件30的连接轨迹VT,通过在其穿过牵引环的位置中央地穿过牵引环容纳腔17或挂接螺栓的纵向中心线BL位于牵引车的与牵引车的支撑地面U正交的车辆纵向中心平面中,并且在其间成一定角度。假想延长的连接轨迹VT与穿过挂接螺栓的纵向中心线BL的交点优选从挂接螺栓起朝向挂车偏移,这实现了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H在拖钩开口18上方有利的设置。
作为用于使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在所提到的位置,即连接就绪位置和连接激活位置之间移动的运动驱动装置,在优选多件式地构成的承载构件62上设有驱动构件66和力设备68。对此,恰好两个呈引导杆70形式的引导轨以沿着牵引车横轴线ZQ跨接承载构件62的形式设置,驱动构件66以沿着平行于牵引车横轴线ZQ的驱动轨迹AT可运动地被引导的方式容纳在所述承载构件上。力设备68优选包括螺旋压力弹簧72,优选在每个驱动引导杆70上各一个螺旋压力弹簧。不需要外部的能量供给装置的螺旋压力弹簧72设置在沿着牵引车横轴线ZQ的横向端部和驱动构件66的离该端部较近的端部之间。
驱动构件66能够经由机械控制装置与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挂接,使得例如在驱动构件66上能够设有从该驱动构件突出的突起66a,所述突起接合到插接构件30处的滑槽30a中。在图5中示出,驱动构件66在其作为其可能的终止位置之一的初始位置中示出,在所述终止位置中,螺旋压力弹簧72具有其在运行方面最大程度的势能。那么,当驱动构件66位于在其初始位置中时,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由于凸轮66a和滑槽30a的形状配合的接合而位于其连接就绪位置中。
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双臂式锁销74通过其在图5中不可见的锁定支腿74a(参见图7至9)接合到驱动构件66处的锁定凹槽66b中,从而稳固该驱动构件以防移动到沿着图5中的驱动轨迹向右偏移的终止位置(未示出)中。
通过在锁销74的操纵支腿74b上作用的弹簧76,锁销74预紧到其锁定位置中,在所述锁定位置中,一旦锁定凹槽66b位于锁定支腿74a上方,锁销的该锁定支腿74a就自动地压入所述锁定凹槽中。
在对准构件38的远离对准凹槽42指向的一侧上的另一弹簧78使锁止钩80预紧到其引入位置中,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探讨所述锁止钩,在所述引入位置中,所述锁止钩在图7中可见。与锁止钩80可围绕平行于牵引车横向方向ZQ的锁止钩枢转轴线SP枢转一样,锁销74同样可围绕平行于牵引车横轴线ZQ伸展的锁销枢转轴线RS枢转。
根据图6此外连同图4和7,接下来描述例如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的结构上的构造与由该对准构件承载的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
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以可围绕装载枢转轴线VS枢转的方式容纳在容纳构件32上。装载枢转轴线VS在图6中示出的、无外力的自由位置中平行于挂车横轴线NQ。所述装载枢转轴线与插接构件32的和容纳构件82的相对于牵引杆26的可能的相对运动无关地保持平行于地面,其中挂车停放在所述地面上。
插接构件32以围绕装载枢转轴线VS可枢转的方式位于在图6中所示出的装载位置和图9中所示出的远离地面枢转的连接等待位置之间,在所述装载位置中,挂车侧的插接构件的插接型廓36隐藏在具有挂车侧的对准型廓44的覆盖构件84后方并且不影响建立插接连接。容纳构件82具有部分壳体的形状,所述部分壳体从至少三个侧面包围插接构件32,即从下方和在两侧。插接构件的壁部32a将容纳构件82与覆盖构件84一起完整组成紧凑的壳体,除了构件边界处的接缝,所述壁部在装载位置中远离挂车的支撑地面指向。
引导构件86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沿着挂车高度轴线NH设置在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和容纳构件82之间,并且在容纳构件82上可运动地被引导,以用于仅沿着平行于挂车纵轴线NL的引导轨迹FT运动。引导构件86能够经由机械控制装置与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挂接,以传递运动和力,例如通过引导构件86具有引导滑槽86a(参见图7至9)的方式,沿着挂车横轴线NQ从插接构件32突出的凸轮32b接合到所述引导滑槽中。以这种方式,通过引导构件86沿着挂车纵轴线NL的移动,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能够在其图6和7的装载位置之间在图9的连接等待位置调节。通过螺旋压力弹簧88,引导构件能够预紧到其在图7中所示出的开始位置中,由此由于在上文中所描述的机械耦联,插接构件23可间接地预紧到装载位置中。
相反,在图9中,引导构件86位于其最终位置中,在所述最终位置中,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位于连接等待位置中。
容纳构件82与覆盖构件84、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和引导构件36一起容纳在支撑构件90上,所述支撑构件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有利地两件式地构成并且具有第一部段90a,所述第一部段以相对于第二部段90b可平移运动地被引导的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部段上。
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相对于支撑构件90,尤其相对于其第一部段90a,可围绕平行于挂车偏航轴线NH的第一插接旋转轴线SD1转动。该相对可运动性同时是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相对于牵引杆26的相对可运动性。
支撑构件90,尤其其第二部段90b,相对于容纳其的牵引杆26可围绕同样平行于挂车偏航轴线NH的第二插接旋转轴线SD2转动。由此,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相对于牵引杆26可围绕两个彼此平行的并且平行于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伸展的插接旋转轴线SD1和SD2转动。
此外,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相对于牵引杆26可围绕与插接旋转轴线SD1和SD2正交的轨迹ST平移地移动。挂车侧的插接构件相对于牵引杆的可平移移动性的轨迹ST在所示出的示例中围绕第二插接旋转轴线SD2与支撑构件90的第二部段90b一起枢转。
支撑构件90的第一部段90a从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相对于支撑构件90的第二部段90b的可平移移动性通过引导和复位装置92实现,所述引导和复位装置除了使用球窝节之外相应于对准构件38相对于拖钩开口18的平移运动引导装置,如其在图5中所示和所描述。
两个为了共同运动而与支撑构件90的第一部段90a连接的、平行的且沿着轨迹ST的方向伸展的、基本上相同的引导杆94在支撑构件90的第二部段90b上分别在支承部段90中沿着轨迹ST可运动地被引导。罐状的延伸构件98包围每个引导杆94的纵向端部部段,所述延伸构件具有设置在朝向插接构件32a的纵向端部上的径向突起98b,其中每个引导杆94和设置在其上的延伸构件98可相对于彼此沿着轨迹ST运动。在延伸构件98的内部中容纳在其纵向端部和引导杆94的远离插接构件32的纵向端部之间的内部的螺旋压力弹簧100,就将引导杆94从延伸构件98中拉出的拉出运动而言,将引导杆94和延伸构件98相对于彼此张紧。
在径向外部包围延伸构件的外部的螺旋压力弹簧102,就端侧的凸顶104远离支承部段96的运动而言,将延伸构件98相对于支撑构件90的第二部段90b张紧,所述螺旋压力弹簧一端支承在凸顶104上而另一端支承在支撑构件90的第二部段90b的支承部段96上,所述凸顶位置固定地设置在延伸构件98的远离插接构件的纵向端部上。为了与引导杆94共同运动而设有的突起限制引导杆94和延伸构件98相对于彼此的相对可运动性,所述突起例如通过沿直径穿过引导杆94的销106实现,所述销接合到延伸构件98处的长孔108中。长孔108在此沿着轨迹ST的方向伸展,即沿着引导杆94和延伸构件98的相对可运动性的方向伸展。
内部的和外部的螺旋压力弹簧100或102限定支撑构件90的第一部段90a相对于第二部段90b的静止位置,第一部段90a可从所述静止位置中相对于第二部段90b沿着轨迹ST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偏转。一个是:在压缩外部的弹簧102的情况下,插接构件32可朝向牵引车运动,而另一个是:在压缩内部的弹簧100的情况下,插接构件32可沿着轨迹ST远离牵引车运动。所描述的包括引导杆94、延伸构件98、弹簧100和102以及凸顶104的预紧和复位组件对于两个引导杆而言相同地构成。
由于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相对于牵引杆围绕这两个插接旋转轴线SD1和SD2转动并且沿着轨迹ST平移的这种相对可运动性,能够在任意的位置实现插接构件30和32彼此间的插接连接,而与同挂接螺栓的纵向中轴线KL重合的转弯轴线AA的位置无关。由此,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能够以之前所描述的方式正交于转弯轴线AA偏移地设置在拖钩开口18上。
接下来,参照图7至9描述建立在对准构件38和40之间的形状配合接合以及在建立形状配合接合之后所述对准构件彼此间的固定。
在图7中描述了在牵引车借助于自动建立的插接连接沿着靠近方向AN靠近挂车以建立挂接连接期间所存在的情形。牵引车或挂车的对准构件38和40沿着这两个车辆的纵向方向彼此远离。由于牵引车相对于挂车的相对运动,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沿着方向AN靠近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
在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上,在建立挂接连接时朝向牵引车的纵向端部上设有锁止卡箍110,所述锁止卡箍沿着挂车横向方向NQ跨接挂车侧的对准型廓44中的凹槽112。
在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42的底部上,锁止钩80位于引入位置中,在所述引入位置中,锁止卡箍110可引入锁止钩80的钩开口80a中。锁止钩80在其两侧通过钩支腿80b和触发支腿80c限制,所述钩支腿和触发支腿经由钩底部80d连接,所述钩底部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由锁止钩80的枢转轴线SP穿过。
与触发支腿80c相比,钩支腿80b较小程度地远离钩底部80d伸出,所述触发支腿贴靠在通过弹簧76预紧到其锁定位置中的锁销74的操纵支腿74b上。
在图8中,牵引车从而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靠近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直至锁止卡箍110贴靠在触发支腿80c上。
同样地,引导构件86的贴靠部段86b贴靠在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配对贴靠部段38a上。配对贴靠部段在所示出的示例中通过牵引车侧的对准型廓42的下部的引入斜面形成。与牵引车侧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14或24相比,贴靠部段86b在配对贴靠部段36a上的贴靠接合已经在更早的时间点建立,虽然与在图7中所示出的相比程度更大,但是与在图8中所示出的相比程度没那么大。通过牵引车侧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14或24在建立引导构件86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贴靠接合之后的继续靠近运动,引导构件86相对于容纳构件82从而也相对于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沿着挂车纵轴线NL运动,使得进一步由于凸轮32b与引导构件86的侧支腿中的滑槽86a的形状配合接合,开始插接构件32从图7的装载位置朝向图9的连接等待位置的枢转运动。
通过在图8中示出的锁止卡箍110在锁止钩80的触发支腿80c上的贴靠,在牵引车侧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14或24继续彼此靠近时,锁止钩80通过锁止卡箍10调节到其在图9中所示出的锁止位置中。在此,触发支腿80c的尖端沿着锁销74的操纵支腿74b扫过并且将锁销74调节到释放位置中,在所述释放位置中,锁定支腿74a松开与驱动构件66的锁定凹槽66b的接合,使得驱动构件66以通过螺旋压力弹簧72驱动的方式从其开始位置移动到终止位置中。由此,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沿着连接轨迹从在图7和8中所示出的连接就绪位置被调节到在图9中示出的连接激活位置中。
在锁止钩80的在图9中示出的锁止位置中,触发支腿80c完全地扫过锁销74的操纵支腿74b,使得操纵支腿74b的纵向端部由于锁销74预紧到其锁定位置中而与触发支腿80c的指向挂车的侧面贴靠从而将锁止钩80锁止在其锁止位置中以免从该锁止位置中朝向引入位置移动。
此外,在图9中所示出的位置中,凹槽112由钩支腿80b穿过,使得在锁止钩80的锁止位置中容纳在钩开口80中的锁止卡箍110由钩支腿80b从后方接合。由此使对准构件38和40彼此固定并且以防其形状配合接合松开。
在图9中所示出的位置中,引导构件86到达其最终位置,使得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位于连接等待位置中,在所述连接等待位置中,与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的插接连接可通过其沿着连接轨迹VT移动到连接激活位置中简单地建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形式,插接构件30和32在建立插接连接时不单独彼此进行位置固定,尤其不彼此锁定等。插接构件30和32直接彼此靠近并且相应的插接型廓达到接触接合,必要时推入彼此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形式如下取消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挂接构件14或24在图9中示出的相对位置,其中在所述相对位置中,稳固对准构件38和40的形状配合接合以防形状配合接合分开:
如尤其在图4中所见,为了设计用于使挂接螺栓运动离开牵引环20的Kinetrol执行器22经由鲍登线120也与驱动构件66连接。那么,当Kinetrol执行器22将挂接螺栓从如下位置中抬起以释放所述挂接螺栓时,其中在所述位置中所述挂接螺栓穿过挂车构件的牵引环20,驱动构件66在压力弹簧72张紧的情况下也被向回调节到其开始位置中。驱动构件66的起始斜面66c在该复位运动中压到锁销74的锁定支腿74a上并且将该锁定支腿向下压,使得同一锁销74的操纵支腿74b抬起,其中在所述复位运动中,由于通过凸轮66a和滑槽30a进行的强制引导,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也被向回调节到连接就绪位置中。在该抬起运动中,锁止钩80触发支腿80c被释放,使得该触发支腿以通过弹簧78的预紧力驱动的方式向回朝向引入位置运动或者能够运动。由此,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能够从与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形状配合接合中运动出来,更确切地说,沿着靠近运动AN的方向运动。在该运动中,于是被压向钩支腿80b的锁止卡箍110辅助锁止钩80向回调节到引入位置中。挂接构件14和24于是能够容易地彼此分开,因为在其构件之间不再产生任何锁定或者锁止接合。
在图10和11中示出挂车的尤其有利的牵引杆1026。在图10至11中,如在图1至9的牵引杆26处那样,相同的和功能相同的构件或构件部段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然而增加了数1000。牵引杆1026接下来仅就其与上述牵引杆26的区别来描述,在其它方面具体参见对牵引杆26的描述。
牵引杆1026具有牵引杆体1027,所述牵引杆体具有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所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远离牵引杆1026的离挂车车身较近的车辆纵向端部朝向牵引杆1026的挂接纵向端部,所述挂接纵向端部通过牵引环1020标记且在轴向上关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反向。沿着远离车辆纵向端部的轴向方向,牵引杆体1027的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连接到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上,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在固定部段1130中(参见图11)固定。在该固定部段1130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在径向外部包围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优选在牵引杆体构件1026a和1026b的彼此相对置的壁部段之间具有非常小的间隙尺寸。尤其优选地,第一和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a或1026b的彼此相对置的壁部段的至少一部分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彼此贴靠。
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在沿着与牵引杆体纵轴线DL正交的剖平面观察时具有矩形的闭合的横截面。矩形的横截面的角倒圆地构成。
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的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并且沿着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伸展的侧壁轴向地延长为侧颊板1132,以便将该侧颊板用作用于可偏转到牵引杆1026的内腔1134中的顶盖1136的运动引导的引导部段。
在固定部段1130中,第一和第二牵引杆构件1026a或1026b仅通过紧固机构,在此即螺钉-螺母-组合1138,与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的伸展部彼此连接。紧固机构1138沿着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的方向不仅穿过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而且穿过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
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具有第一构件部段1140,所述第一构件部段在沿着与牵引杆体纵轴线DL正交的剖平面观察时同样具有闭合的横截面,正如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一样。
与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轴向相邻的是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构件部段1142,在所述第二牵引杆体构件的构件部段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具有开放的横截面。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在此离第一牵引杆构件1026a较近,所述构件部段也有助于固定部段1130,而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2离牵引杆1026的挂接纵向端部较近。
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140同样具有矩形的、闭合的横截面,包括牵引杆体顶部1144、沿着牵引杆高度轴线DH与该牵引杆体顶部间隔开地设置的牵引杆体底部1146和两个沿着牵引杆横轴线DQ彼此间隔开地设置的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将牵引杆体顶部1144与牵引杆体底部1146连接。
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中,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仅具有牵引杆体底部1148和两个从牵引杆体底部伸出的平行的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在牵引杆体部段1142中,因此不存在牵引杆体顶部1144。除此之外,与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0中相比,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的从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离牵引环1020最近的纵向端部开始的区域中沿着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更短地构成。由此,在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中,形成从外部可进入的开口1150,穿过所述开口可进入牵引杆1026的内部区域1134。
物体,例如随车工具等,能够穿过该开口1150放入牵引杆1026的内腔1134中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固定。由此,牵引杆1026例如可用作为贮存空间。
在当前的实施例中,开口1150可通过之前已经提及的顶盖1136封闭并且可选地可打开以进行接合。顶盖1136的造型效仿应由其封闭的开口1150。在所述顶盖的侧部上,顶盖1136具有突起1152,所述突起构成在侧部1132中的滑槽引导部1154中,所述侧部形成为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的牵引杆体侧支腿的轴向延长部。顶盖1136由此沿着牵引杆体高度轴线DH以及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可被降低和拉入到牵引杆1026的内部区域1134中。在图11中,顶盖1136通过实线示出在其被拉入牵引杆内腔1134中的非激活位置中,而通过虚线示出在其激活位置中,在所述激活位置中,所述顶盖封闭开口1150。顶盖1136沿着图11中箭头顺序P可从非激活位置移动到激活位置中。
为了在顶盖1136的激活位置中密封开口1150,在开口1150上设有密封件1158,顶盖1136在激活位置中贴靠在所述密封件的朝顶盖内部区域1134指向的一侧上。密封件1158例如能够从橡胶垫或者通常从弹性体垫中切出。
为了在激活位置和非激活位置之间调节顶盖1136,该顶盖能够与手动操纵元件1160耦联,所述手动操纵元件在所示出的示例中沿着牵引杆体横轴线DQ穿过牵引杆1026。对此,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在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构件部段1140中具有在轴向方向上关于牵引杆纵轴线DL伸展的长孔1162,所述长孔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与第一牵引杆体构件1026a的侧支腿中的大致相同形状的长孔1164重叠。
手动操纵元件在牵引杆1026的两侧具有各一个手动干预部段1160a,所述手动干预部段能够从牵引杆1026外部通过操作人员容易地握住。
手动操纵元件1160此外经由连接杆1160b铰接地与连接元件1166连接,所述连接元件一方面如在图11中所见看到的那样与顶盖1136连接,并且所述连接元件另一方面用作为用于预紧螺旋压力弹簧1168的弹簧支座,所述预紧螺旋压力弹簧将顶盖1136预紧到激活位置中。在图10和11中未示出的紧固机构能够设计用于克服弹簧1168的预紧力将顶盖1136暂时固定在非激活位置中。
如此外在图11中所见,螺旋压力弹簧1168的反向的弹簧支座固定在牵引环构件1028上,例如通过旋入到该牵引环构件中的吊环螺钉1170固定。
牵引环构件1028的造型和其在牵引杆体1027上的固定,更确切地说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上的固定,同样是值得注意的:
牵引环构件1028一方面在一个纵向端部上具有牵引环1020并且在其另一纵向端部上具有紧固型廓1172。
牵引环构件1028,尤其其紧固型廓1172,在完成装配的状态中由牵引杆1026的仅从三个侧部,更确切地说,由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再更确切地说,由具有开放的横截面的牵引杆体部段1142,关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在径向外部包围。这意味着,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位于牵引杆1026,更确切地说,位于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牵引杆体底部1148上,并且沿着牵引杆体横轴线DQ在两侧由牵引杆体侧支腿1148围住,所述牵引杆体侧支腿在与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的相关的重叠部段中与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部段1140相比沿着牵引杆体高度方向缩短地构成。
特别地,牵引环构件1028轴向地沿着拉出方向在牵引杆体1027外,即朝向位于牵引杆1026前方的牵引车,没有形状配合地通过牵引杆体部段围绕或者以任何其他方式从后方接合。
如同先前这两个牵引杆体构件1026b和1026a,牵引环构件1028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与其重叠的牵引杆体固定部段1174中也仅借助于紧固机构固定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上,所述紧固机构沿着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的方向穿过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并且同样正交于牵引杆体纵轴线DL穿过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或在该方向上伸入紧固型廓中。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紧固机构1176以螺钉的形式旋入牵引环构件1028的紧固型廓1172中的盲孔1178中。盲孔1178为此设有内螺纹。紧固型廓1172在所示出的示例中U形地构成,其中紧固型廓1172的这两个侧支腿沿着牵引杆体纵轴线DL从紧固型廓1172的连接所述侧支腿的底部突出。牵引环1020优选一件式地材料配合地与所述底部连接。
在相应的牵引杆体构件1026a和1026b中的用于螺钉的贯通孔以及贯通长孔1162和1164是这些构件的细小的穿孔并且不会改变对承载这些构件的部段的评价,所述部段作为具有闭合横截面的部段。
顶盖1136不仅能够封闭开口1150,而且此外能够承载功能组件,例如组件1180,所述组件用于自动地建立与挂接到牵引杆1026上的牵引车的传递能量和/或信息的连接。
在图11中功能组件1180通过实线示出在其不使用位置中,即具有在非激活位置中的顶盖1136。在顶盖1136的激活位置中被引导接近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的功能组件1180,在顶盖1136的非激活位置中以有利的方式容纳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包络线内部,其中牵引环1020可与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挂接,当在第二牵引杆体构件1026b的整个轴向长度上继续设想其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部段1140时,获得所述包络线。通过功能组件1180在其不使用位置中因此获得的小的伸出尺寸,在不使用时显著降低了其受损风险。功能组件1180的一部分在其不使用位置中甚至容纳在牵引杆1026的内部1134中并且在各侧都由具有闭合的横截面的部段1140的牵引杆壁部包围。

Claims (15)

1.一种用于临时将牵引车与挂车连接以形成车列的挂接设备(10),其中所述挂接设备(10)具有:
-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
-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其中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和所述挂车侧的挂接构件(14,24)能够以彼此可松开的方式挂接,以形成临时的挂接连接,其中所述挂接连接构成用于传递牵引力,所述车列中的挂车的跟随基于所述牵引力,
-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型廓(34)作为牵引车侧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传递能量和/或信息,
-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所述挂车侧的插接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插接型廓(36)作为挂车侧的供给线路的接口,以传递能量和/或信息,其中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和所述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0,32)能够以可彼此松开的方式连接,以形成临时的传递能量和/或信息的插接连接,
-与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分开地构成的并且设置在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上的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承载所述牵引车侧的插接构件(30),
-与所述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分开地构成的并且设置在所述挂车侧的挂接构件上的挂车侧的对准构件(40),所述挂车侧的对准构件承载所述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2),
其中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38,40)中的至少一个对准构件(38,40)具有对准型廓(42,44),并且相对于承载该准构件的挂接构件(14,24)是可运动的,使得一个对准构件(38或40)的对准型廓(42或44)能够与相应另一对准构件(40或38)的对准型廓(44或42)形状配合接合,以进行所述插接构件(30,32)彼此间准备插接连接的对准,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38,40)在达到或超过彼此间预定的靠近时,尤其在达到或超过一个对准构件(40)的对准突起(44)到相应另一对准构件(38)的对准凹槽(42)中的预定的引入深度时,是可锁止的,尤其可自动锁止的,以防彼此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38,40)中的一个构件(40),优选具有对准突起(40)的那个构件,具有锁止卡箍(110)或者锁止环,并且相应另一构件(38),优选具有对准凹槽(42)的那个另一构件,具有锁止钩(80),所述锁止钩构成和设置成用于形状配合地从后方接合所述锁止卡箍(110)或所述锁止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钩(80)在引入位置和锁止位置之间是可运动的,优选是可枢转的,在所述引入位置中,所述锁止卡箍(110)或所述锁止环能够沿着引入方向经过钩支腿(80b)引入到钩开口(80a)中,在所述锁止位置中,所述钩支腿(80b)从后方接合所述锁止卡箍(110)或者穿过所述锁止环,从而稳固所述锁止卡箍(110)或所述锁止环以防反向于所述引入方向拉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钩具有触发支腿(80c),所述触发支腿在所述锁止钩(80)从其引入位置运动到其锁止位置期间将锁销(74)从其锁定位置调节到其释放位置中,所述锁销(74)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是可调节的,在所述锁定位置中,所述锁销将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插接构件(30,32)中的一个插接构件(30)间接或直接地锁定在初始位置中以防朝向终止位置运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锁销释放所述插接构件(30)以朝向终止位置运动,其中所述锁销(74)优选预紧到所述锁定位置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74)稳固所述锁止钩(80)以防从其锁止位置运动到其引入位置中,其中为此优选锁销部段(74b)与锁止钩部段(80c)贴靠接合,尤其优选与所述锁止钩部段的触发支腿(80c)贴靠接合。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具有挂接元件,例如挂接螺栓,在建立挂接连接时所述挂车侧的挂接构件(24)能够围绕所述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KL)枢转,其中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对准型廓(42)与所述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KL)间隔开地设置,优选沿着牵引车纵向方向(ZL)与所述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KL)间隔开地设置,尤其优选仅沿着牵引车纵向方向(ZL)与所述挂接元件的纵向中轴线(KL)间隔开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侧的挂接构件(14)包括:
-挂接体(16),所述挂接体具有用于容纳挂车侧的挂接环(20)的容纳腔(17),
-挂接螺栓,所述挂接螺栓能够沿着其纵向中轴线(KL)在挂接位置和松开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挂接位置中,所述挂接螺栓较大程度地伸入所述容纳腔(17)中,在所述松开位置中,所述挂接螺栓较小程度地伸入所述容纳腔(17)中,和
-拖钩开口(18),所述拖钩开口能够相对于所述挂接体(16)围绕所述挂接螺栓的纵向中轴线(KL)枢转,
其中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设置在所述拖钩开口(18)上,以与所述拖钩开口围绕所述挂接螺栓的纵向中轴线(KL)共同枢转运动。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对准型廓(42)围绕俯仰对准轴线(NA)可枢转地设置,所述俯仰对准轴线与挂接元件的,尤其挂接螺栓的纵向中轴线(KL)正交,和/或所述俯仰对准轴线与所述牵引车的俯仰轴线(ZQ)平行。
9.根据包含权利要求6的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对准型廓(42)能够沿着牵引车高度轴线(ZH)相对于所述挂接构件(16),尤其相对于所述拖钩开口(18)移动,优选能够克服预紧装置(58)的预紧力移动,其中尤其优选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对准型廓(42)能够从静止位置中分别克服预紧装置(58)的预紧力沿着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装置(58)包括两个共轴的,至少优选至少部段地重叠的弹簧(58),所述弹簧限定所述对准型廓(42)的静止位置,并且所述弹簧中的每一个将所述对准型廓(42)沿着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中的另一方向上预紧。
11.根据包含权利要求6的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侧的对准构件(38)的对准型廓(42)沿着多个,优选两个,平行的并且彼此间隔开设置的引导装置(46,48)被引导,以沿着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运动,所述引导装置尤其是引导杆(46,4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引导装置(46,48)上,各一个铰链(56,60)沿着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可移动地被引导,所述铰链允许围绕至少一个与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正交的旋转轴线旋转,优选允许围绕两个不仅彼此正交而且与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正交的旋转轴线旋转,其中尤其优选至少一个铰链(56,60)是球窝节(56,60)。
13.根据包含权利要求9的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引导装置(46,48)上,相应的所述铰链(56,60)能够通过各一个预紧装置(58)从静止位置中分别克服预紧力沿着所述牵引车高度轴线(ZH)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牵引车侧的和挂车侧的对准构件(38,40)中的一个对准构件(40)的对准型廓(44)具有朝向其自由的纵向端部渐缩的对准突起(44),而相应另一对准构件(38)的对准型廓(42)具有与所述对准突起(44)至少部段地互补的、朝向其自由的纵向端部渐宽的对准凹槽(42)作为对准开口,其中所述对准突起(44)构成用于引入到所述对准凹槽(42)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挂接设备,
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准突起(44)能够具有锥形的和/或截锥形的和/或四面体形的和/或金字塔形的和/或大体上多面体形的、渐缩的造型,而所述对准凹槽(42)能够具有相应的负锥形的和/或负截锥形的和/或负四面体形的和/或负金字塔形的和/或大体上负多面体形的、渐缩的造型。
CN201680074615.6A 2015-12-18 2016-12-14 具有可彼此固定的对准构件的挂接设备 Active CN1084308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226096.8A DE102015226096A1 (de) 2015-12-18 2015-12-18 Kupplungsvorrichtung mit aneinander festlegbaren Ausrichtbauteilen
DE102015226096.8 2015-12-18
PCT/EP2016/080909 WO2017102801A1 (de) 2015-12-18 2016-12-14 Kupplungsvorrichtung mit aneinander festlegbaren ausrichtbauteil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0809A true CN108430809A (zh) 2018-08-21
CN108430809B CN108430809B (zh) 2021-02-02

Family

ID=57589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4615.6A Active CN108430809B (zh) 2015-12-18 2016-12-14 具有可彼此固定的对准构件的挂接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90119B1 (zh)
CN (1) CN108430809B (zh)
DE (1) DE102015226096A1 (zh)
PL (1) PL3390119T3 (zh)
WO (1) WO201710280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818A (zh) * 2018-08-22 2021-03-19 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连接系统和连接单元
CN112622538A (zh) * 2020-12-29 2021-04-09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线束接插件自动化插拔系统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56880B (zh) * 2018-06-06 2023-11-03 衡阳市利美电瓶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锁拖钩
CN109334360B (zh) * 2018-11-09 2024-05-10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牵引对接机构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6551A (en) * 1977-02-21 1979-05-29 Kunitoshi Doi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pipings and wirings between rolling stocks
EP0677407A1 (de) * 1994-04-08 1995-10-18 Deere & Company Anhängevorrichtung
WO2003035415A1 (de) * 2001-10-20 2003-05-01 Erich Jaeger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ungseinrichtung
CN1761585A (zh) * 2004-01-12 2006-04-19 艾里希·积架双合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插接连接装置
CN1984809A (zh) * 2004-05-14 2007-06-20 约斯特-韦克尔两合公司 插塞连接
CN102407863A (zh) * 2010-09-20 2012-04-11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械地连接两个单元的连接装置的车钩头
WO2013156096A1 (de) * 2012-04-20 2013-10-24 Schaltbau Gmbh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US20130277943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Keith W. Wendte Automatic Tractor Hitch System For Trailing Implem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6258A1 (fr) 1989-12-22 1991-06-28 Pommier & Cie Attelage automatique pour vehicule routier.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56551A (en) * 1977-02-21 1979-05-29 Kunitoshi Doi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pipings and wirings between rolling stocks
EP0677407A1 (de) * 1994-04-08 1995-10-18 Deere & Company Anhängevorrichtung
WO2003035415A1 (de) * 2001-10-20 2003-05-01 Erich Jaeger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ungseinrichtung
CN1761585A (zh) * 2004-01-12 2006-04-19 艾里希·积架双合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插接连接装置
CN1984809A (zh) * 2004-05-14 2007-06-20 约斯特-韦克尔两合公司 插塞连接
CN102407863A (zh) * 2010-09-20 2012-04-11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机械地连接两个单元的连接装置的车钩头
US20130277943A1 (en) * 2012-04-19 2013-10-24 Keith W. Wendte Automatic Tractor Hitch System For Trailing Implements
WO2013156096A1 (de) * 2012-04-20 2013-10-24 Schaltbau Gmbh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3818A (zh) * 2018-08-22 2021-03-19 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连接系统和连接单元
CN112533818B (zh) * 2018-08-22 2024-03-29 塞夫霍兰德有限公司 连接系统和连接单元
CN112622538A (zh) * 2020-12-29 2021-04-09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线束接插件自动化插拔系统及车辆
CN112622538B (zh) * 2020-12-29 2022-08-02 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 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线束接插件自动化插拔系统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30809B (zh) 2021-02-02
EP3390119B1 (de) 2020-02-05
WO2017102801A1 (de) 2017-06-22
PL3390119T3 (pl) 2020-09-07
DE102015226096A1 (de) 2017-06-22
EP3390119A1 (de) 2018-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30809A (zh) 具有可彼此固定的对准构件的挂接设备
US6179319B1 (en) Tractor-trailer
CN108367645A (zh) 具有可自动连接的供给插接构件的挂接设备
JP5290373B2 (ja) 差込接続
US4768803A (en) Jointed tow bar
RU2418690C2 (ru) Соедините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присоединения питающих линий
KR100190206B1 (ko) 레일보기
AU2009321514A1 (en) Fifth wheel coupling
CN112078412A (zh) 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EP0923482B1 (en) Powered road vehicle comprising a replaceable rear body mounting
CN218430824U (zh) 快速换电装置及带快速换电装置的行李牵引车
CN108367646B (zh) 具有用于自动建立插接连接的可相对于挂接构件体运动的插接和对准构件的挂接构件
US20160052563A1 (en) Coupling part
US3099462A (en) Vehicle coupler or hitch
US20180319232A1 (en) Holding Device Mountable on a Tail Region of a Motor Vehicle
US73443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ing or maneuvering a boat onto a boat trailer
EP0434472A1 (fr) Attelage automatique pour véhicule routier
CN212447185U (zh) 电动汽车自动充电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GB2086820A (en) Vehicle especially an automotive utility vehicle
US4284291A (en) Vehicle, particularly motor driven utility vehicle
DE202011050240U1 (de) Heckträger mit Ladestation
US20220281539A1 (en) Adapter arrangement for a semitrailer train arrangement
DE102012203856A1 (de) Fahrzeug
FR2612145A1 (fr) Dispositif d'accrochage adaptable sur des boggies ferroviaires pour l'accouplement entre deux remorques de transport routier
EP3012127B1 (en) Coupler assembly for coupling an implement to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