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0446A -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20446A
CN108420446A CN201810206478.8A CN201810206478A CN108420446A CN 108420446 A CN108420446 A CN 108420446A CN 201810206478 A CN201810206478 A CN 201810206478A CN 108420446 A CN108420446 A CN 1084204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worm gear
gears
gear
pin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64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乐志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064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2044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4204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2044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结构包括检测器、拉手、连接板、车轮、X线主机,检测器安装在X线主机上端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拉手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X线主机外表面,X线主机包括外壳、运行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辅助机构、基座翻转机构、手臂翻转机构第五蜗轮杆转动带动了连接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衔接板绕着第五蜗轮杆转动,衔接板带动了手臂翻转机构绕着第五蜗轮杆上下旋转,手臂翻转机构带动检测器翻转,通过第四连动杆起到联动的作用使得第六小齿轮旋转,带动第七小齿轮旋转,带动了翻转齿轮旋转,带动了检测器位移,检测器可以全方位的翻转移动,使得可以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属于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 线机领域。
背景技术
X线,一种高能,有更快的运动速度的电子,又称β粒子比α粒子更有穿透力,X线机是医学上六大成像设备之一,是诊断疾病的常用工具。
但是该现有技术X线机在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器不能翻转,一般都是检测扫描人体的上表面,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效果还不够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以解决现有X线机在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器不能翻转,一般都是检测扫描人体的上表面,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效果还不够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结构包括检测器、拉手、连接板、车轮、X线主机,所述检测器安装在X线主机上端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拉手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X线主机外表面,所述连接板与X线主机下端左侧面相焊接,所述车轮上端与X线主机下表面相焊接,所述X线主机包括外壳、运行机构、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辅助机构、基座翻转机构、手臂翻转机构,所述运行机构安装在外壳内侧底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安装在外壳内部,所述运行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与第二传动机构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与基座翻转机构相配合,所述辅助机构安装在外壳内侧左端表面,所述辅助机构与第一传动机构相啮合,所述辅助机构与基座翻转机构相配合,所述基座翻转机构安装在外壳内侧顶部,所述基座翻转机构左端与手臂翻转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运行机构包括开关、电动机、电机轴、转轴、转轴座、一号齿轮、二号齿轮、第一辊轴、皮带、三号齿轮、第二辊轴。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外壳右侧内部,所述开关与电动机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外壳内侧底部表面,所述电机轴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动机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轴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机轴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转轴一端安装在转轴座上,所述转轴座下端安装在外壳内侧底部表面,所述一号齿轮与转轴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辊轴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二号齿轮上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一辊轴与皮带相连接,所述第二辊轴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三号齿轮上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二辊轴与皮带相连接,所述三号齿轮与二号齿轮通过皮带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蜗轮杆、第一杆座、四号齿轮、第一销轴、第一连动杆、五号齿轮、第二销轴、转盘,所述第一蜗轮杆一端安装在第一杆座内部,所述第一杆座安装在外壳内侧右表面上,所述四号齿轮与第一蜗轮杆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销轴设在四号齿轮上,所述四号齿轮通过第一销轴与第一连动杆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上端通过第二销轴与五号齿轮相连接,所述四号齿轮通过第一连动杆与五号齿轮机械连接,所述转盘安装在五号齿轮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二皮带、第二转盘、第三辊轴、第三皮带、六号齿轮、第四辊轴、第二蜗轮杆,所述第二皮带一侧表面与转盘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皮带一侧表面与第二转盘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转盘通过第二皮带与转盘机械连接,所述第三辊轴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转盘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三辊轴外表面与第三皮带一侧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皮带一侧表面与第四辊轴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四辊轴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六号齿轮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六号齿轮通过第三皮带与第二转盘机械连接,所述六号齿轮与第二蜗轮杆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第一小齿轮、第二连动杆、第二小齿轮、第三蜗轮杆、第二杆座、第三小齿轮、第三连动杆、第四小齿轮,所述第一小齿轮与第一蜗轮杆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小齿轮与第二连动杆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与第二小齿轮相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通过第二连动杆与第一小齿轮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上端与第三蜗轮杆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蜗轮杆一端安装在第二杆座内部,所述第二杆座安装在外壳内侧左端表面,所述第三小齿轮与第三蜗轮杆相啮合,所述第三小齿轮通过第三连动杆与第四小齿轮机械连接,所述第四小齿轮与第二蜗轮杆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翻转机构包括第四蜗轮杆、第五小齿轮、第三杆座、第五蜗轮杆、连接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衔接板,所述第四蜗轮杆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蜗轮杆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五小齿轮与第四蜗轮杆相啮合,所述第五小齿轮与第五蜗轮杆相啮合,所述第五蜗轮杆一端安装在第三杆座内部,所述第三杆座安装在外壳上端右侧内部,所述连接板中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五蜗轮杆一端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连接板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一旋转板内部,所述连接板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旋转板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板和第二旋转板一端都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衔接板内部,所述衔接板安装在外壳上端左侧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手臂翻转机构包括马达、凸轮轴、移动架、第四连动杆、第六小齿轮、第七小齿轮、翻转齿轮、连接外壁,所述马达安装在连接外壁内部,所述凸轮轴设在马达上,所述凸轮轴与移动架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一端与移动架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一端与第六小齿轮相连接,所述第六小齿轮通过第四连动杆与移动架机械连接,所述第六小齿轮与第七小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七小齿轮与翻转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外壁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衔接板内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按下开关启动电动机,使得电机轴开始转动产生机械能,并将机械能传递给转轴,转轴开始转动,转轴上方的一号齿轮也开始转动,一号齿轮转动带动了二号齿轮转动,二号齿轮转动后传动了皮带,皮带传动,使得三号齿轮转动,三号齿轮转动带动了第一蜗轮杆旋转,第一蜗轮杆旋转带动了四号齿轮和第一小齿轮旋转,四号齿轮通过第一连动杆起到了联动作用,带动了五号齿轮和转盘转动,转盘转动,第二皮带开始传动,皮带传动了第二转盘旋转,第二转盘旋转带动了第三辊轴转动,第三皮带跟着传动起来,第三皮带传动了第四辊轴,第四辊轴带动六号齿轮转动,第一小齿轮旋转通过第二连动杆起到联动作用使得第二小齿轮旋转起来,第二小齿轮旋转带动了第三蜗轮杆转动,第三蜗轮杆转动使得第三小齿轮旋转,第三小齿轮旋转通过第三连动杆起联动作用使得第四小齿轮旋转,第四小齿轮和六号齿轮转动同时使得第二蜗轮杆开始转动,并将机械能传递给第四蜗轮杆,第四蜗轮杆跟着转动,第四蜗轮杆带动了第五小齿轮旋转,接着第五蜗轮杆转动,第五蜗轮杆转动带动了连接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衔接板绕着第五蜗轮杆转动,衔接板带动了手臂翻转机构绕着第五蜗轮杆上下旋转,手臂翻转机构带动检测器翻转,开启马达将机械能传递给凸轮轴、移动架,通过第四连动杆起到联动的作用使得第六小齿轮旋转,带动第七小齿轮旋转,带动了翻转齿轮旋转,带动了检测器位移,整个过程使得检测器可以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第五蜗轮杆转动带动了连接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衔接板绕着第五蜗轮杆转动,衔接板带动了手臂翻转机构绕着第五蜗轮杆上下旋转,手臂翻转机构带动检测器翻转,通过第四连动杆起到联动的作用使得第六小齿轮旋转,带动第七小齿轮旋转,带动了翻转齿轮旋转,带动了检测器位移,检测器可以全方位的翻转移动,使得可以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的工作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的基座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的手臂翻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检测器-1、拉手-2、连接板-3、车轮-4、X线主机-5、外壳-501、运行机构-502、第一传动机构-503、第二传动机构-504、辅助机构-505、基座翻转机构-506、手臂翻转机构-507、开关-5021、电动机-5022、电机轴-5023、转轴-5024、转轴座-5025、一号齿轮-5026、二号齿轮-5027、第一辊轴-5028、皮带-5029、三号齿轮-50210、第二辊轴-50211、第一蜗轮杆-5031、第一杆座-5032、四号齿轮-5033、第一销轴-5034、第一连动杆-5035、五号齿轮-5036、第二销轴-5037、转盘-5038、第二皮带-5041、第二转盘-5042、第三辊轴-5043、第三皮带-5044、六号齿轮-5045、第四辊轴-5046、第二蜗轮杆-5047、第一小齿轮-5051、第二连动杆-5052、第二小齿轮-5053、第三蜗轮杆-5054、第二杆座-5055、第三小齿轮-5056、第三连动杆-5057、第四小齿轮-5058、第四蜗轮杆-5061、第五小齿轮-5062、第三杆座-5063、第五蜗轮杆-5064、连接板-5065、第一旋转板-5066、第二旋转板-5067、衔接板-5068、马达-5071、凸轮轴-5072、移动架-5073、第四连动杆-5074、第六小齿轮-5075、第七小齿轮-5076、翻转齿轮-5077、连接外壁-507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检测器1、拉手2、连接板3、车轮4、X线主机5,所述检测器1 安装在X线主机5上端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拉手2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X线主机5外表面,所述连接板3与X线主机5下端左侧面相焊接,所述车轮4上端与X线主机5下表面相焊接,所述X线主机5包括外壳501、运行机构502、第一传动机构503、第二传动机构504、辅助机构505、基座翻转机构506、手臂翻转机构507,所述运行机构502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底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3安装在外壳501内部,所述运行机构502与第一传动机构503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3与第二传动机构 504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4与基座翻转机构506相配合,所述辅助机构505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左端表面,所述辅助机构505与第一传动机构 503相啮合,所述辅助机构505与基座翻转机构506相配合,所述基座翻转机构506安装在外壳501内侧顶部,所述基座翻转机构506左端与手臂翻转机构507相连接,所述运行机构502包括开关5021、电动机5022、电机轴 5023、转轴5024、转轴座5025、一号齿轮5026、二号齿轮5027、第一辊轴 5028、皮带5029、三号齿轮50210、第二辊轴50211,所述开关5021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外壳501右侧内部,所述开关5021与电动机5022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动机5022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底部表面,所述电机轴5023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动机5022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轴5024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机轴5023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转轴5024一端安装在转轴座5025上,所述转轴座5025下端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底部表面,所述一号齿轮5026与转轴5024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一号齿轮5026与二号齿轮5027相啮合,所述第一辊轴5028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二号齿轮 5027上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一辊轴5028与皮带5029相连接,所述第二辊轴 50211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三号齿轮50210上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二辊轴 50211与皮带5029相连接,所述三号齿轮50210与二号齿轮5027通过皮带5029机械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3包括第一蜗轮杆5031、第一杆座5032、四号齿轮5033、第一销轴5034、第一连动杆5035、五号齿轮5036、第二销轴5037、转盘5038,所述第一蜗轮杆5031一端安装在第一杆座5032内部,所述第一杆座5032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右表面上,所述四号齿轮5033与第一蜗轮杆5031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销轴5034设在四号齿轮5033 上,所述四号齿轮5033通过第一销轴5034与第一连动杆5035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5035上端通过第二销轴5037与五号齿轮5036相连接,所述四号齿轮5033通过第一连动杆5035与五号齿轮5036机械连接,所述转盘5038安装在五号齿轮5036外部,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4包括第二皮带 5041、第二转盘5042、第三辊轴5043、第三皮带5044、六号齿轮5045、第四辊轴5046、第二蜗轮杆5047,所述第二皮带5041一侧表面与转盘5038 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皮带5041一侧表面与第二转盘5042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转盘5042通过第二皮带5041与转盘5038机械连接,所述第三辊轴5043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转盘5042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三辊轴 5043外表面与第三皮带5044一侧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皮带5044一侧表面与第四辊轴5046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四辊轴5046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六号齿轮5045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六号齿轮5045通过第三皮带5044与第二转盘5042机械连接,所述六号齿轮5045与第二蜗轮杆5047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辅助机构505包括第一小齿轮5051、第二连动杆5052、第二小齿轮5053、第三蜗轮杆5054、第二杆座5055、第三小齿轮5056、第三连动杆5057、第四小齿轮5058,所述第一小齿轮5051与第一蜗轮杆5031 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小齿轮5051与第二连动杆5052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5052与第二小齿轮5053相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5053通过第二连动杆5052与第一小齿轮5051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5053上端与第三蜗轮杆5054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蜗轮杆5054一端安装在第二杆座5055内部,所述第二杆座5055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左端表面,所述第三小齿轮5056与第三蜗轮杆5054相啮合,所述第三小齿轮5056通过第三连动杆5057与第四小齿轮5058机械连接,所述第四小齿轮5058与第二蜗轮杆5047相啮合,所述基座翻转机构506包括第四蜗轮杆5061、第五小齿轮5062、第三杆座5063、第五蜗轮杆5064、连接板5065、第一旋转板5066、第二旋转板5067、衔接板5068,所述第四蜗轮杆5061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蜗轮杆5047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五小齿轮5062与第四蜗轮杆5061相啮合,所述第五小齿轮5062与第五蜗轮杆5064相啮合,所述第五蜗轮杆5064一端安装在第三杆座5063内部,所述第三杆座5063 安装在外壳501上端右侧内部,所述连接板5065中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五蜗轮杆5064一端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连接板5065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一旋转板5066内部,所述连接板5065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旋转板5067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板5066和第二旋转板5067一端都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衔接板5068内部,所述衔接板5068安装在外壳501上端左侧内部,所述手臂翻转机构507包括马达5071、凸轮轴5072、移动架5073、第四连动杆5074、第六小齿轮5075、第七小齿轮5076、翻转齿轮5077、连接外壁5078,所述马达5071安装在连接外壁5078内部,所述凸轮轴5072 设在马达5071上,所述凸轮轴5072与移动架5073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5074一端与移动架5073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5074一端与第六小齿轮5075相连接,所述第六小齿轮5075通过第四连动杆5074与移动架5073 机械连接,所述第六小齿轮5075与第七小齿轮5076相啮合,所述第七小齿轮5076与翻转齿轮5077相啮合,所述连接外壁5078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衔接板5068内部。
本专利所说的第一销轴是一类标准化的紧固件,既可静态固定连接,亦可与被连接件做相对运动,主要用于两零件的铰接处,构成铰链连接,销轴通常用开口销锁定,工作可靠,拆卸方便。
本专利所说的马达即为电动机、发动机,工作原理为通过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带动起动机转子旋转,转子上的小齿轮带动发动机飞轮旋转,该技术产品于1912首次使用在汽车行业。
在进行使用时按下开关5021启动电动机5022,使得电机轴5023开始转动产生机械能,并将机械能传递给转轴5024,转轴5024开始转动,转轴5024 上方的一号齿轮5026也开始转动,一号齿轮5026转动带动了二号齿轮5027 转动,二号齿轮5027转动后传动了皮带5029,皮带5029传动,使得三号齿轮50210转动,三号齿轮50210转动带动了第一蜗轮杆5031旋转,第一蜗轮杆5031旋转带动了四号齿轮5033和第一小齿轮5051旋转,四号齿轮5033 通过第一连动杆5035起到了联动作用,带动了五号齿轮503和转盘5038转动,转盘5038转动,第二皮带5041开始传动,皮带5041传动了第二转盘 5042旋转,第二转盘5042旋转带动了第三辊轴5043转动,第三皮带5044 跟着传动起来,第三皮带5044传动了第四辊轴5046,第四辊轴5046带动六号齿轮5045转动,第一小齿轮5051旋转通过第二连动杆5052起到联动作用使得第二小齿轮5053旋转起来,第二小齿轮5053旋转带动了第三蜗轮杆 5054转动,第三蜗轮杆5054转动使得第三小齿轮5056旋转,第三小齿轮 5056旋转通过第三连动杆5057起联动作用使得第四小齿轮5058旋转,第四小齿轮5058和六号齿轮5045转动同时使得第二蜗轮杆5047开始转动,并将机械能传递给第四蜗轮杆5061,第四蜗轮杆5061跟着转动,第四蜗轮杆 5061带动了第五小齿轮5062旋转,接着第五蜗轮杆5064转动,第五蜗轮杆 5064转动带动了连接板5065、第一旋转板5066、第二旋转板5067和衔接板 5068绕着第五蜗轮杆5064转动,衔接板5068带动了手臂翻转机构507绕着第五蜗轮杆5064上下旋转,手臂翻转机构507带动检测器1翻转,开启马达5071将机械能传递给凸轮轴5072、移动架5073,通过第四连动杆5074 起到联动的作用使得第六小齿轮5075旋转,带动第七小齿轮5076旋转,带动了翻转齿轮5077旋转,带动了检测器1位移,整个过程使得检测器1可以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
本发明解决了X线机在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时候,检测器不能翻转,一般都是检测扫描人体的上表面,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的效果还不够好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第五蜗轮杆转动带动了连接板、第一旋转板、第二旋转板和衔接板绕着第五蜗轮杆转动,衔接板带动了手臂翻转机构绕着第五蜗轮杆上下旋转,手臂翻转机构带动检测器翻转,通过第四连动杆起到联动的作用使得第六小齿轮旋转,带动第七小齿轮旋转,带动了翻转齿轮旋转,带动了检测器位移,检测器可以全方位的翻转移动,使得可以全方位的对人体进行检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检测器(1)、拉手(2)、连接板(3)、车轮(4)、X线主机(5),所述检测器(1)安装在X线主机(5)上端并且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拉手(2)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X线主机(5)外表面,所述连接板(3)与X线主机(5)下端左侧面相焊接,所述车轮(4)上端与X线主机(5)下表面相焊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X线主机(5)包括外壳(501)、运行机构(502)、第一传动机构(503)、第二传动机构(504)、辅助机构(505)、基座翻转机构(506)、手臂翻转机构(507),所述运行机构(502)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底部,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3)安装在外壳(501)内部,所述运行机构(502)与第一传动机构(503)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3)与第二传动机构(504)相配合,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4)与基座翻转机构(506)相配合,所述辅助机构(505)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左端表面,所述辅助机构(505)与第一传动机构(503)相啮合,所述辅助机构(505)与基座翻转机构(506)相配合,所述基座翻转机构(506)安装在外壳(501)内侧顶部,所述基座翻转机构(506)左端与手臂翻转机构(507)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机构(502)包括开关(5021)、电动机(5022)、电机轴(5023)、转轴(5024)、转轴座(5025)、一号齿轮(5026)、二号齿轮(5027)、第一辊轴(5028)、皮带(5029)、三号齿轮(50210)、第二辊轴(50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5021)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外壳(501)右侧内部,所述开关(5021)与电动机(5022)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电动机(5022)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底部表面,所述电机轴(5023)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动机(5022)内部并且机械连接,所述转轴(5024)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电机轴(5023)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转轴(5024)一端安装在转轴座(5025)上,所述转轴座(5025)下端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底部表面,所述一号齿轮(5026)与转轴(5024)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一号齿轮(5026)与二号齿轮(5027)相啮合,所述第一辊轴(5028)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二号齿轮(5027)上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一辊轴(5028)与皮带(5029)相连接,所述第二辊轴(50211)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三号齿轮(50210)上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二辊轴(50211)与皮带(5029)相连接,所述三号齿轮(50210)与二号齿轮(5027)通过皮带(5029)机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机构(503)包括第一蜗轮杆(5031)、第一杆座(5032)、四号齿轮(5033)、第一销轴(5034)、第一连动杆(5035)、五号齿轮(5036)、第二销轴(5037)、转盘(5038),所述第一蜗轮杆(5031)一端安装在第一杆座(5032)内部,所述第一杆座(5032)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右表面上,所述四号齿轮(5033)与第一蜗轮杆(5031)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销轴(5034)设在四号齿轮(5033)上,所述四号齿轮(5033)通过第一销轴(5034)与第一连动杆(5035)下端相连接,所述第一连动杆(5035)上端通过第二销轴(5037)与五号齿轮(5036)相连接,所述四号齿轮(5033)通过第一连动杆(5035)与五号齿轮(5036)机械连接,所述转盘(5038)安装在五号齿轮(5036)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机构(504)包括第二皮带(5041)、第二转盘(5042)、第三辊轴(5043)、第三皮带(5044)、六号齿轮(5045)、第四辊轴(5046)、第二蜗轮杆(5047),所述第二皮带(5041)一侧表面与转盘(5038)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皮带(5041)一侧表面与第二转盘(5042)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二转盘(5042)通过第二皮带(5041)与转盘(5038)机械连接,所述第三辊轴(5043)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转盘(5042)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三辊轴(5043)外表面与第三皮带(5044)一侧表面相贴合,所述第三皮带(5044)一侧表面与第四辊轴(5046)外表面相贴合,所述第四辊轴(5046)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六号齿轮(5045)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六号齿轮(5045)通过第三皮带(5044)与第二转盘(5042)机械连接,所述六号齿轮(5045)与第二蜗轮杆(5047)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505)包括第一小齿轮(5051)、第二连动杆(5052)、第二小齿轮(5053)、第三蜗轮杆(5054)、第二杆座(5055)、第三小齿轮(5056)、第三连动杆(5057)、第四小齿轮(5058),所述第一小齿轮(5051)与第一蜗轮杆(5031)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小齿轮(5051)与第二连动杆(5052)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动杆(5052)与第二小齿轮(5053)相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5053)通过第二连动杆(5052)与第一小齿轮(5051)机械连接,所述第二小齿轮(5053)上端与第三蜗轮杆(5054)相啮合并且间隙配合,所述第三蜗轮杆(5054)一端安装在第二杆座(5055)内部,所述第二杆座(5055)安装在外壳(501)内侧左端表面,所述第三小齿轮(5056)与第三蜗轮杆(5054)相啮合,所述第三小齿轮(5056)通过第三连动杆(5057)与第四小齿轮(5058)机械连接,所述第四小齿轮(5058)与第二蜗轮杆(5047)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翻转机构(506)包括第四蜗轮杆(5061)、第五小齿轮(5062)、第三杆座(5063)、第五蜗轮杆(5064)、连接板(5065)、第一旋转板(5066)、第二旋转板(5067)、衔接板(5068),所述第四蜗轮杆(5061)下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蜗轮杆(5047)上端并且相焊接,所述第五小齿轮(5062)与第四蜗轮杆(5061)相啮合,所述第五小齿轮(5062)与第五蜗轮杆(5064)相啮合,所述第五蜗轮杆(5064)一端安装在第三杆座(5063)内部,所述第三杆座(5063)安装在外壳(501)上端右侧内部,所述连接板(5065)中部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五蜗轮杆(5064)一端内部并且相焊接,所述连接板(5065)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一旋转板(5066)内部,所述连接板(5065)一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第二旋转板(5067)内部,所述第一旋转板(5066)和第二旋转板(5067)一端都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衔接板(5068)内部,所述衔接板(5068)安装在外壳(501)上端左侧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臂翻转机构(507)包括马达(5071)、凸轮轴(5072)、移动架(5073)、第四连动杆(5074)、第六小齿轮(5075)、第七小齿轮(5076)、翻转齿轮(5077)、连接外壁(5078),所述马达(5071)安装在连接外壁(5078)内部,所述凸轮轴(5072)设在马达(5071)上,所述凸轮轴(5072)与移动架(5073)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5074)一端与移动架(5073)相连接,所述第四连动杆(5074)一端与第六小齿轮(5075)相连接,所述第六小齿轮(5075)通过第四连动杆(5074)与移动架(5073)机械连接,所述第六小齿轮(5075)与第七小齿轮(5076)相啮合,所述第七小齿轮(5076)与翻转齿轮(5077)相啮合,所述连接外壁(5078)上端通过嵌入方式安装在衔接板(5068)内部。
CN201810206478.8A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Withdrawn CN1084204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6478.8A CN108420446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6478.8A CN108420446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20446A true CN108420446A (zh) 2018-08-21

Family

ID=63157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6478.8A Withdrawn CN108420446A (zh) 2018-03-13 2018-03-13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2044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1847A1 (en) * 2006-03-10 2007-09-13 Rainer Graumann Method for recording projection data sets of an object under examination
CN201548499U (zh) * 2009-11-17 2010-08-11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多用途x射线仪器架车
CN203555745U (zh) * 2013-10-16 2014-04-23 陆春生 一种用于乳房断层扫描的乳腺cbct装置
CN10381592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C型臂x光机用二维运动机构
JP5504705B2 (ja) * 2009-06-22 2014-05-2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CN106691481A (zh) * 2016-12-30 2017-05-24 莱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1847A1 (en) * 2006-03-10 2007-09-13 Rainer Graumann Method for recording projection data sets of an object under examination
JP5504705B2 (ja) * 2009-06-22 2014-05-28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X線撮影装置
CN201548499U (zh) * 2009-11-17 2010-08-11 丹东奥龙射线仪器有限公司 多用途x射线仪器架车
CN103815922A (zh) * 2012-11-16 2014-05-28 飞秒光电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C型臂x光机用二维运动机构
CN203555745U (zh) * 2013-10-16 2014-04-23 陆春生 一种用于乳房断层扫描的乳腺cbct装置
CN106691481A (zh) * 2016-12-30 2017-05-24 莱福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保华; 鞠鹏; 谢艳霞; 姚建义: "基于丝传动技术的乳腺X射线诊断设备的C形臂回转结构设计", 《中国医疗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27045A (zh) 一种配电柜巡检机器人
CN107062774A (zh) 自动开门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冰箱
CN101725753B (zh) 一种可脱位复位的电控阀齿轮传动机构
CN105865678A (zh) 一种电机扭矩测试设备
CN108420446A (zh) 一种采用直流逆变技术的x线机
JP5787568B2 (ja) シャッタ役物装置
CN214012814U (zh) 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操作机构
CN202039200U (zh) 缝纫机的发电机直驱传动装置
CN107053250A (zh) 一种基于旋转平台的五自由度机械手轴臂
CN108593287A (zh) 一种具有不同齿轮比的齿轮箱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6285285B (zh) 一种电动外摆门系统控制器
CN206106894U (zh) 一种客车电动外摆门系统
CN201326313Y (zh) 防盗门锁弧形锁栓驱动机构
CN108172115A (zh) 一种可全方位展示的立式广告展架
CN108405428A (zh) 一种石油管道铺设用施工工具清洗设备
CN201802947U (zh) 一种可脱位复位的电控阀齿轮传动机构
CN207633891U (zh) 旋转式电控碰锁
CN107355138A (zh) 旋转式电控碰锁及使用方法
CN207924803U (zh) 货斗及自动售货机
CN108180106A (zh)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装置
JP2004243167A (ja) 乳鉢を用いる摺り潰し装置
CN209585909U (zh) 电动锁体
CN108199276A (zh) 一种智能家居的新型配电箱
CN218844001U (zh) 电机锁体的离合组件及电机锁体
CN215603849U (zh) 一种屏风同步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