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3553B - 一种新风机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风机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13553B CN108413553B CN201810360963.0A CN201810360963A CN108413553B CN 108413553 B CN108413553 B CN 108413553B CN 201810360963 A CN201810360963 A CN 201810360963A CN 108413553 B CN108413553 B CN 10841355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
- fresh air
- handling unit
- exchange core
- fil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712 air sac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00 install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2/00—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 F24F12/001—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 F24F12/006—Use of energy recovery systems in air 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or screening with heat-exchange between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using an air-to-air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风机组,包括:壳体(1)、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壳体(1)上设有开口,壳体(1)包括用于封闭开口的基板(11),基板(11)与壳体(1)可分离,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设在基板(11)的内壁上,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能够整体向壳体(1)外侧移动。在需要对新风机组内部进行检修时,将基板向壳体外侧移动使热交换芯体或过滤器露出壳体外,以直接对热交换芯体或过滤器进行检修、更换,无需对新风机组内的其它零部件进行拆卸,可提高新风机组的维护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机组。
背景技术
新风除霾装置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绿色建筑、交通枢纽和教育医疗等民用舒适性场合。新风机组内部设有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热交换芯体用于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进行热交换,过滤器用于对进入机组内的新风和回风进行过滤。在现有的新风机组中,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在长期使用后,如果出现性能变劣而影响新风机组的工作性能,就需要打开机组外壳,并将这两个部件拆下进行检查或更换,拆装都较为困难,造成新风机组检修不方便。
另外,目前市场上的新风机组通常采用风阀结构实现风道的打开和关闭,风阀结构是通过电机带动贴合在风口的风门运动,在风阀长期运行后,可能出现合页锈蚀松动的现象,在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卡死。而且,在风阀关闭的状态下,风门与风口之间也难免存在间隙,因而难以达到较优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及新风机组,能够提高新风机组检修时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包括:壳体、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包括用于封闭开口的基板,基板与壳体可分离,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设在基板的内壁上,基板连同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能够整体向壳体外侧移动。
进一步地,基板连同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可整体拆下且与新风机组脱离。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设在壳体内的驱动部件,用于驱动基板连同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整体朝向壳体外侧移动或回到封闭开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基板位于壳体的底部,驱动部件为升降机构。
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动力部件、卷轮和拉线,拉线缠绕在卷轮上,且引出端与基板连接,动力部件用于带动卷轮转动使拉线缠绕或释放,以实现基板的升降。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多个密封件,用于在与壳体内风道的侧壁接触密封时实现风道的关闭,并在与风道的侧壁脱离密封状态时实现风道的打开;而且在各个密封件均脱离密封状态时,基板连同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能够整体向壳体外侧移动。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密封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用于主动调节密封件的密封状态。
进一步地,密封件包括气囊。
进一步地,密封件还包括安装板,气囊通过安装板固定在风道中。
进一步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充放气机构,用于调整气囊的充气量,以通过控制气囊的膨胀或收缩来实现风道的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控制部件,气囊处于密封状态的充气量,和气囊与风道侧壁之间保持预设空隙时的充气量预先存储在控制部件中。
进一步地,充放气机构还用于根据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的尺寸规格,调整气囊的充气量。
进一步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密封件朝着靠近或远离风道侧壁的方向平移,以分别实现风道的关闭或打开。
进一步地,密封件呈柱形结构且长度与风道的宽度相适配。
进一步地,基板位于壳体的底部,壳体内的左右区域各水平设有一块隔板,热交换芯体设在两块隔板之间,每块隔板下方均设有过滤器。
进一步地,壳体内的左右区域各设有一套升降机构,每套升降机构均设在相应过滤器远离热交换芯体的一侧。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还包括多个密封件,用于在与壳体内风道的侧壁接触密封时实现风道的关闭,并在与风道的侧壁脱离密封状态时实现风道的打开,热交换芯体呈六边形,且六边形的左右顶点分别与对应隔板的端部正对,密封件至少设在以下位置之一:
六边形顶边与壳体的内壁之间、六边形的左右顶点与对应隔板的端部之间以及隔板与过滤器之间。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新风机组,壳体上设有开口,并采用基板将开口封闭,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设在基板的内壁上,基板连同热交换芯体和过滤器能够整体向壳体外侧移动。在需要对新风机组内部进行检修时,将基板向壳体外侧移动使热交换芯体或过滤器露出壳体外,以直接对热交换芯体或过滤器进行检修、更换,无需对新风机组内的其它零部件进行拆卸,可提高新风机组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热交换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新风机组的一个实施例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分别为本发明新风机组中密封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基板;2、热交换芯体;3、升降机构;31、动力部件;32、卷轮;33、吊挂件;34、拉线;4、新风风机;5、排风风机;6、隔板;7、密封件;71、气囊;72、安装板;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在以下段落中,更为详细地限定了实施例的不同方面。如此限定的各方面可与任何其他的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除非明确指出不可组合。尤其是,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任何特征可与其他一个或多个被认为是优选的或有利的特征组合。
本发明中出现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是为了方便描述,以区分具有相同名称的不同组成部件,并不表示先后或主次关系。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采用了“上”、“下”、“顶”、“底”、“前”、“后”、“内”和“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3B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风机组,在一个示意性的实施例中,包括:壳体1、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热交换芯体2用于供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进行换热,过滤器8用于对进入壳体1内的新风和回风进行过滤。壳体1上设有开口,壳体1包括用于封闭开口且相对于壳体1可分离的基板11,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设在基板11的内壁上,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能够整体向壳体1外侧移动。
该实施例将基板11、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设计为整体式结构,在需要对新风机组内部进行检修时,将基板11向壳体1外侧移动使热交换芯体2或过滤器8露出壳体1外,以直接对热交换芯体2或过滤器8检修、更换,之后再将基板11恢复至初始位置,无需对新风机组内的其它零部件进行拆卸,可提高新风机组的维护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可整体拆下并脱离新风机组。例如,基板11与壳体1开口的边缘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在需要检修时,可以将固定基板11的紧固件拆下,以将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整体向外移出。该实施例结构简单,拆卸方便,而且能够将基板11组件整体灵活地携带至任意位置进行检测维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基板11向壳体1外侧移动,新风机组还包括设在壳体1内的驱动部件,用于在各个密封件7与风道侧壁脱离的状态下,驱动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朝向壳体1外侧移动或回到封闭开口的初始位置。例如,驱动部件可以是电动推杆、气缸、直线电机或者能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构。该实施例能够根据需要自动将基板11移出至壳体1外的预定位置,或回到初始位置,无需额外增加用于固定基板11的紧固件,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风机组检修的便捷性和效率。
如图1所示,基板11位于壳体1底部,基板11可以占据壳体1的部分或全部底面。此种设置方式有利于对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提供稳定的支撑,在安装过程中无需进行托举操作,在装配后安装更牢固;而且在基板11向壳体1下方移动后,能为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提供较佳的检修操作角度。除此之外,基板11也可设在壳体1其它方位的面上。
针对基板11位于壳体1底部的实施例,驱动部件为升降机构3,以驱动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朝向壳体1下方运动以到达检修位置,并在检修完毕后驱动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向上运动以使基板11恢复至封闭开口的初始位置。
仍参考图1,在壳体1内部的左右区域均设有升降机构3,例如在左右区域各设有一套升降机构3,升降机构3可设在相应区域的过滤器8远离热交换芯体2的一侧。该结构能够尽量增加两个升降机构3之间的间距,以便提高基板11升降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3包括动力部件31、卷轮32和拉线34,拉线34缠绕在卷轮32上,且引出端与基板11连接,动力部件31用于带动卷轮32转动使拉线34缠绕或释放,以实现基板11的升降。拉线34的引出端可连接在基板11上位于过滤器8远离热交换芯体2一侧的位置。
其中,动力部件31可以是步进电机,可使基板11稳定升降,拉线34的引出端可通过吊挂件33与基板11连接,可提高连接的牢固性。升降机构3通过采用拉线,可降低对卷轮32安装位置的精度要求,能够使基板11稳定地到达检修位置并恢复至初始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壳体1内设有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新风机组还包括多个密封件7,用于在与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接触密封时实现风道的关闭,使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2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密封件7与热交换芯体2或过滤器8脱离密封状态时实现风道的打开,使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而且,在各个密封件7均脱离密封状态时,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能够整体向壳体1外侧移动。
该实施例能够通过调整各个密封件7与风道侧壁的密封状态,来控制风道的开闭来改变各风道之间的连通关系,从而根据外部环境和用户的需求使新风机组在不同工作模式下切换,灵活地实现不同功能,使新风机组更全面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控制简单方便。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时,热交换芯体2固定在壳体1内无需运动,工作可靠性更高。而且还能使新风机组在工作过程中更节能,降低设备能耗。另外,在各个密封件7均脱离密封状态时,新风机组处于非工作状态,可以将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整体向外侧移动,易于检修,可提高新风机组的维护效率。
如图1所示,基板11位于壳体1的底部,壳体1内的左右区域各水平设有一块隔板6,热交换芯体2设在两块隔板6之间,每个隔板6下方均设有过滤器8。
该实施例可将新风机组的结构相对于热交换芯体2对称布局,空间利用更合理,而且有利于设计风道,气流布局合理。
优选地,热交换芯体2呈六边形,且六边形的左右顶点分别与对应隔板6的端部正对,密封件7至少设在以下位置之一:六边形顶边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六边形的左右顶点与对应隔板6的端部之间以及隔板6与过滤器8之间。
具体地,在六边形顶边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A,在左侧隔板6与左侧过滤器8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B,在六边形左顶点与左隔板6端部之间设置第三密封件C,在六边形右顶点与右隔板6端部之间设置第四密封件D,在右侧隔板6与右侧过滤器8之间设置第五密封件E。
新风机组在工作时,室外新风从新风入口经过过滤器8(图中右侧过滤器)后进入热交换芯体2,室内回风从回风入口经过过滤器8(图中左侧过滤器)后也进入热交换芯体2,新风和回风在热交换芯体2内交叉流动进行热交换,再分别从新风出口和回风出口流出。在壳体1内左侧靠近新风出口的位置还设有新风风机4,在右侧靠近回风出口的位置还设有排风风机5。新风风机4和排风风机5可分别位于相应侧隔板6的外端。
如图1所示,热交换芯体2左右两侧的隔板6、风机和过滤器8可对称布局,更加节省空间,且气流组织合理。
该实施例的风机组件优选地可以是全热新风机组,至少可实现如下功能之一:
热交换模式:当上述五个密封件7全部处于接触密封状态时,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热交换芯体2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
内循环模式:当仅使第三密封件C与热交换芯体2处于脱离密封状态时,气流从回风入口进入壳体1内之后,直接从左侧隔板6与热交换芯体2之间的风道流出,并从新风出口流出。
回风旁通模式:当仅使第一密封件A和第三密封件C与热交换芯体2处于脱离密封状态时,气流从回风入口进入之后,直接从左侧隔板6与热交换芯体2之间的风道、壳体1与热交换芯体2顶部之间的风道从回风出口流出。
非工作状态:当上述五个密封件7全部处于脱离接触密封的状态,气流进入壳体1内之后可自由流通。
如图2所示,在需要检修时,使各个密封件7与风道侧壁脱离,包括:第一密封件A与热交换芯体2的顶边脱离、第二密封件B与左侧过滤器8脱离、第三密封件C与热交换芯体2左侧顶点脱离、第四密封件D与热交换芯体2右侧顶点脱离、第五密封件E与右侧过滤器8脱离。若密封件7采用气囊71,将各个气囊71全部进行放气。接着,控制动力部件31带动卷轮32转动使拉线34释放,以使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与过滤器8整体缓慢下降,直至落到支撑平台上,从而对热交换芯体2或过滤器8进行检修或更换。检修完毕后,控制动力部件31带动卷轮32反向转动使拉线34缠绕,以使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与过滤器整体上回到初始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7为柔性的密封件,新风机组还包括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用于主动调节密封件7的状态,以使密封件7在与风道侧壁接触密封时实现风道的关闭,并在与风道侧壁脱离密封状态时实现风道的打开。例如,密封件7可采用气囊71,或由橡胶或海绵等材料制成。
其中,调节密封件7的状态可以是自身体积的膨胀或收缩,也可以是密封件7整体朝向靠近或远离风道侧壁的方向平移。而且,在接触密封的状态下,密封状态调节部件也能够调节密封件7与风道侧壁的接触预紧力,以调整密封件7与风道侧壁的密封程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柔性的密封件7,至少具备如下优点之一:
(1)通过密封状态调节部件能够灵活地实现风道的开闭,控制简单方便。
(2)柔性的密封件在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的控制下,可通过自身变形消除接触间隙,增加接触预紧力,以更紧密地与密封面贴合,优化密封效果。
(3)密封件通过体积膨胀或朝向正对风道侧壁运动的方式实现密封,密封状态调节部件能够在接触密封状态下对密封件施加朝向风道侧壁的触预紧力,预紧力可控,可避免在密封件与风道侧壁之间出现间隙,能够实现较优的密封效果。而现有技术的方案中,风阀的风门在转动至与风道侧壁抵接时实现密封,风门不能朝向正对风道侧壁的方向运动,密封效果主要依靠风门的加工精度来保证,无法在产品工作过程中调整。
(4)此种密封结构与风阀结构相比,结构更加可靠,可避免出现松动或卡死的问题,在长期使用后不易失效,可提高使用寿命。
(5)柔性的密封件还可适应平面和不规则面等各种情况,适应性较强,可降低对风道侧壁加工精度的要求。而且,通过柔性密封件状态的改变,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风道,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热交换芯体和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和3B所示,密封件7包括气囊71。气囊71便于通过控制充气量实现风道的打开或关闭,也能调整气囊71与风道侧壁处于密封接触状态时的预紧力,能够与风道侧壁实现更紧密的接触,对风道侧壁的不同形状适应性较强。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安装气囊71,密封件7还包括安装板72,气囊71通过安装板72固定在风道中。安装板72可连接在气囊71的一侧,且与气囊71的长度一致,通过安装板72将气囊71固定在风道中,能够使气囊71的安装更加牢固可靠,而且还可以在安装板72上设置不同的接口适应不同风道的安装,提高密封件7的适应性。
优选地,密封件7呈柱形结构,且密封件7的长度与风道的宽度相适配,以在整个风道宽度方向上实现可靠密封。
在一种实施例中,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充放气机构,用于调整气囊71的充气量,以实现气囊71的膨胀或收缩,使气囊71在膨胀状态下与风道侧壁接触密封,将风道关闭;并在收缩状态下与风道侧壁脱离密封,将风道打开。由于充放气机构对设置位置无特殊要求,因此该实施例在结构设计时更灵活,可降低对风道周围空间特别是侧部空间的要求。
进一步地,风道组件还包括控制部件,气囊71与风道侧壁密封所需的充气量,和气囊71与风道侧壁之间保持预设空隙所需的充气量预先存储在控制部件中。该实施例能够自动调节气囊充气量来改变气囊自身的状态,以控制风道的关闭、打开及打开程度,可实现新风机组不同的功能,控制简单方便。
而且,如图2所示,充放气机构能够根据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的尺寸规格,相应地调节气囊71的充气量改变密封规格,以在对新风机组进行工程维护时,可更换不同规格的热交换芯体2或过滤器8,替换灵活性更高。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密封件7朝着靠近风道侧壁的方向平移实现接触密封,将风道关闭;或者朝着远离风道侧壁的方向平移脱离密封状态,将风道打开。该实施例通过调节密封件7的位置实现风道的开闭,易于控制。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电动推杆、直线电机或气缸等。为了提高密封件7运动时的平稳性,还可以在密封件7与固定基体之间设置弹性元件,以增加密封件7在运动过程中的阻尼。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风机组及新风机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所述壳体(1)上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包括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基板(11),所述基板(11)与所述壳体(1)可分离,所述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设在所述基板(11)的内壁上,所述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能够整体向壳体(1)外侧移动;所述基板(11)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区域各水平设有一块隔板(6),所述热交换芯体(2)设在两块所述隔板(6)之间,每块所述隔板(6)下方均设有所述过滤器(8);
所述新风机组还包括多个密封件(7),用于在与所述壳体(1)内风道的侧壁接触密封时实现风道的关闭,并在与所述风道的侧壁脱离密封状态时实现风道的打开;而且在各个密封件(7)均脱离密封状态时,所述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能够整体向壳体(1)外侧移动;
其中,多个密封件(7)用于在与所述热交换芯体(2)和所述过滤器(8)接触密封时实现风道的关闭,使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各自均通过所述热交换芯体(2)实现自身连通,以使所述新风机组工作于热交换模式;并在密封件(7)与所述热交换芯体(2)或所述过滤器(8)脱离密封状态时实现风道的打开,使所述热交换芯体(2)停止工作,以使新风机组处于热交换解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可整体拆下且与所述新风机组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壳体(1)内的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基板(11)连同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整体朝向壳体(1)外侧移动或回到封闭所述开口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驱动部件为升降机构(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3)包括:动力部件(31)、卷轮(32)和拉线(34),所述拉线(34)缠绕在所述卷轮(32)上,且引出端与所述基板(11)连接,所述动力部件(31)用于带动卷轮(32)转动使拉线(34)缠绕或释放,以实现所述基板(11)的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状态调节部件,所述密封件(7)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用于主动调节所述密封件(7)的密封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包括气囊(7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还包括安装板(72),所述气囊(71)通过所述安装板(72)固定在所述风道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充放气机构,用于调整所述气囊(71)的充气量,以通过控制所述气囊(71)的膨胀或收缩来实现所述风道的关闭或打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部件,所述气囊(71)处于密封状态的充气量,和所述气囊(71)与所述风道侧壁之间保持预设空隙时的充气量预先存储在所述控制部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机构还用于根据所述热交换芯体(2)和过滤器(8)的尺寸规格,调整所述气囊(71)的充气量。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状态调节部件包括直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密封件(7)朝着靠近或远离所述风道侧壁的方向平移,以分别实现所述风道的关闭或打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7)呈柱形结构且长度与所述风道的宽度相适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11)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区域各水平设有一块隔板(6),所述热交换芯体(2)设在两块所述隔板(6)之间,每块所述隔板(6)下方均设有所述过滤器(8)。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区域各设有一套升降机构(3),每套所述升降机构(3)均设在相应所述过滤器(8)远离所述热交换芯体(2)的一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新风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体(2)呈六边形,且所述六边形的左右顶点分别与对应所述隔板(6)的端部正对,所述密封件(7)至少设在以下位置之一:
六边形顶边与壳体(1)的内壁之间、六边形的左右顶点与对应所述隔板(6)的端部之间以及所述隔板(6)与所述过滤器(8)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0963.0A CN108413553B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一种新风机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60963.0A CN108413553B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一种新风机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3553A CN108413553A (zh) | 2018-08-17 |
CN108413553B true CN108413553B (zh) | 2023-08-29 |
Family
ID=6313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60963.0A Active CN108413553B (zh) | 2018-04-20 | 2018-04-20 | 一种新风机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13553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0715A (ja) * | 2002-10-31 | 2004-05-27 | Toshiba Kyaria Kk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1182944A (zh) * | 2006-11-16 | 2008-05-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吸顶式空调机 |
CN101755159A (zh) * | 2007-07-24 | 2010-06-23 | Vat控股公司 | 用于控制或调节真空阀的方法 |
FR2963047A1 (fr) * | 2010-07-23 | 2012-01-27 | Somfy Sas |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l'etat d'un panneau mobile d'un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d'un batiment et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d'un tel dispositif |
CN205425286U (zh) * | 2016-02-02 | 2016-08-03 | 北京亚都新风净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吊顶式新风机 |
CN107013701A (zh) * | 2017-05-14 | 2017-08-04 | 四川迈铁龙科技有限公司 | 囊式风阀 |
CN107143963A (zh) * | 2017-05-31 | 2017-09-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交换新风机 |
CN208090889U (zh) * | 2018-04-20 | 2018-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机组 |
-
2018
- 2018-04-20 CN CN201810360963.0A patent/CN10841355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150715A (ja) * | 2002-10-31 | 2004-05-27 | Toshiba Kyaria Kk |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1182944A (zh) * | 2006-11-16 | 2008-05-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吸顶式空调机 |
CN101755159A (zh) * | 2007-07-24 | 2010-06-23 | Vat控股公司 | 用于控制或调节真空阀的方法 |
FR2963047A1 (fr) * | 2010-07-23 | 2012-01-27 | Somfy Sas |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l'etat d'un panneau mobile d'un dispositif de fermeture d'un batiment et procede de fonctionnement d'un tel dispositif |
CN205425286U (zh) * | 2016-02-02 | 2016-08-03 | 北京亚都新风净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吊顶式新风机 |
CN107013701A (zh) * | 2017-05-14 | 2017-08-04 | 四川迈铁龙科技有限公司 | 囊式风阀 |
CN107143963A (zh) * | 2017-05-31 | 2017-09-0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热交换新风机 |
CN208090889U (zh) * | 2018-04-20 | 2018-11-1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风机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3553A (zh) | 2018-08-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61865B (zh) | 风道组件及新风机组 | |
CN108534290B (zh) | 新风机组控制方法和新风机组 | |
CN108534289A (zh) | 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9692220U (zh) | 新型交流金属封闭环网开关柜装置 | |
CN112260081B (zh) | 一种结构可调式电器柜 | |
CN108413553B (zh) | 一种新风机组 | |
CN115224418B (zh) | 一种基于照明、降温于一体的模块化携行储能电源 | |
CN212011833U (zh) | 一种箱式变电站的自散热装置 | |
CN113745985A (zh)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防洪配电柜 | |
CN208090889U (zh) | 一种新风机组 | |
CN208090848U (zh) | 风道组件及新风机组 | |
CN112420333A (zh) | 一种非风扇式均衡降温风冷变压器 | |
CN116899329B (zh) | 一种厂用节能装置 | |
CN208090849U (zh) | 新风机组 | |
CN115031304A (zh) | 风机结构及空调 | |
CN207620341U (zh) | 一种新型室内建筑安装移动式操作平台 | |
CN216282146U (zh) | 一种空调用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112993825B (zh) | 一种电力设备保护装置 | |
CN207095091U (zh) | 一种冷媒和水一体式结构翅管式换热器 | |
CN113381326B (zh) |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散热电器柜 | |
CN208519884U (zh) | 一种中央新风机 | |
CN208690747U (zh) | 一种ggd交流低压配电柜 | |
CN216844999U (zh) | 用于新风机的壳体组件及新风机 | |
CN1211609C (zh) | 可移动小型空调机 | |
JP5457128B2 (ja) | 2台給気ファン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