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8879A -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98879A
CN108398879A CN201810099223.6A CN201810099223A CN108398879A CN 108398879 A CN108398879 A CN 108398879A CN 201810099223 A CN201810099223 A CN 201810099223A CN 108398879 A CN108398879 A CN 108398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iction
error
control method
position servo
compensatio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992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98879B (zh
Inventor
魏琼
李书廷
张永梁
王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0992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98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98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8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98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98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Feedback Control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Or Dire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分析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摩擦力的非线性及不确定性并结合LuGre摩擦模型,之后在LuGre摩擦部分参数不确定的情况下,采用双观测器预估摩擦力状态因子,对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进行摩擦补偿控制。本发明方法改善了起步阶段的动态滞后现象,减少了低速工况下爬行及高速工况下的粘滑振荡现象,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及跟踪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动伺服系统位置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气动技术是以空气压缩机为动力源,以压缩空气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传递和信息传递的工程技术,它具有高速高效、低成本、易维护、清洁安全等诸多优点,是生产过程机械化和自动化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由于气体的可压缩性,使得气动元件的动作速度容易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尤其当气缸进行低速运动时,受摩擦力影响较大,摩擦力会引起伺服系统的动态滞后,降低系统的响应速度,导致系统误差和低速爬行。
目前国内外针对摩擦的研究,一方面,大多数研究者基于具体的研究对象进行摩擦的测试及具体的摩擦模型的辨识和推导,但是摩擦力受影响因素众多,比如温度、气压、密封、负载等等,摩擦的动态参数辨识困难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过于追求模型的完整性反而不利于摩擦补偿,而仅基于非模型的补偿方案,则又会带来纹波效应;另一方面,大多数研究忽略了摩擦和系统控制性能的相互耦合性,摩擦和系统参数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即系统参数如系统阻尼、刚度及执行器两腔压差的变化会影响摩擦力的部分系数变化及大小的改变,而摩擦的参数如静摩擦、动摩擦、动静摩擦之差以及粘滞摩擦系数的改变又会不同程度得影响到系统的爬行、颤振现象。再者,好的摩擦补偿效果需要通过高增益控制来实现,而对于弱阻尼、低刚度系统来说,无疑将加剧系统的颤振甚至发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建立系统状态变量及其导数的表达式
x1=θ
s2选用LuGre摩擦模型表征气动系统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表达式为
其中,式中σ0为摩擦刚性系数;σ1为摩擦阻尼系数;σ2为黏性摩擦因数;fc为库伦摩擦力矩;fs为静摩擦力矩;ωs为Stribeck速度;z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g(ω)为大于0且有界的函数,LuGre摩擦力模型中参数fc,fs,ωs在文献[魏琼.气动伺服加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中通过大量实验和辨识已经得到;σ0,σ1,σ2是大于零而未知的参数,z是未知且不可测的;
s3设计包含σ0,σ1,σ2和z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并证明该函数的一阶导小于零,则系统误差收敛,同时满足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进一步地,步骤s3中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时,对于鬃毛变形状态变量z,设置两个观测器。
更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观测器具体为:
其中,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值。
再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具体为:
其中,e1表示角度误差,e2表示速度误差,e3表示压差的误差, 表示β0的估计误差,表示β1的估计误差,表示β2的估计误差,为其中一观测器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误差,为另一观测器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误差;γ0、γ1、γ2为中间变量;
该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则该系统误差收敛,同时满足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假设条件为:
(1)所用工作介质为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气源压力及温度恒定;
(3)马达中的气体是混合均匀的,每一瞬时腔中每一个点的状态参数相同;
(4)马达与外界以及马达两腔之间没有泄漏;
(5)气体在流过阀口或其它节流孔时的流动状态均视为等熵绝热过程。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利用LuGre动态摩擦模型,较好的表达了摩擦的动态行为,对摩擦模型中不可观测变量,采用状态/参数估计法,并设计性能函数,使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得到了保证,实验证明,使用该发明方法使系统起步阶段和稳定阶段的控制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低速工况下第一个周期的控制结果。
图2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在低速工况下第一个周期的控制结果。
图3采用本发明方法在低速工况下稳定阶段的控制结果。
图4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在低速工况下稳定阶段的控制结果。
图5采用本发明方法在高速工况下第一个周期的控制结果。
图6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在高速工况下第一个周期的控制结果。
图7采用本发明方法在高速工况下稳定阶段的控制结果。
图8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在高速工况下稳定阶段的控制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1、建立气动系统非线性数学模型
为适当简化数学模型,作如下假设:
(1)所用工作介质为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气源压力及温度恒定。
(3)马达中的气体是混合均匀的,每一瞬时腔中每一个点的状态参数相同。
(4)马达与外界以及马达两腔之间没有泄漏。
(5)气体在流过阀口或其它节流孔时的流动状态均视为等熵绝热过程。在气动系统中,气体流过气动元器件的流量特性如式(1)所示
式中,Pd为流经元器件小孔下游气体的压强;Pu为流经元器件小孔上游气体的压强;KG为声速流时气体常数,其值为1.4,T0为上游气体的绝对温度;Pcr为气体流经小孔时的临界压力比,其值为0.528。在阀控缸单元中,气马达两腔的质量流量采用式(2)-(3)描述
其中
气马达两腔的压力状态方程如式(4)所示
式中Pa马达a腔中的压强;Pb为马达b腔中的压强;Va为马达a腔体积;Vb为马达b腔体积;θ为气马达输出轴旋转角度;θa为马达a腔叶片初始位置;θb为马达b腔叶片初始位置;R为理想气体常数。
系统的状态变量如式(5)所示
[X1,X2,X3]T=[θ,ω,ΔP]T (5)
根据式(4),状态变量X3的导数如式(6)所示
式中T为下游气体的绝对温度;Qma为流入a腔气体的质量流量;Qmb为流入b腔气体的质量流量;ΔP表示两腔气体的压差。
则状态变量及其导数的表达式如式(7)所示
X1=θ
式中,fr(t)为摩擦力,D为气马达排量。
本发明采用LuGre摩擦模型表征气动系统的摩擦力,其原因在于气动系统中摩擦力受影响因素众多,模型复杂且各参数随环境和工况发生变化,大多数摩擦力模型为静态模型(如stribeck模型等),无法估计摩擦力的动态行为,而LuGre摩擦力模型是一种动态摩擦力模型,能很好的表征系统摩擦力的复杂动态行为。摩擦力表达式如式(8-10)所示
式中σ0为摩擦刚性系数;σ1为摩擦阻尼系数;σ2为黏性摩擦因数;fc为库伦摩擦力矩;fs为静摩擦力矩;ωs为Stribeck速度;z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g(ω)为大于0且有界的函数。LuGre摩擦力模型中参数fc,fs,ωs在文献[魏琼.气动伺服加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中通过大量实验和辨识已经得到。σ0,σ1,σ2是大于零而未知的参数,而对于参数z是未知且不可测的,对于这四个参数,在摩擦补偿控制方法通过估计得到。
步骤2、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设气动位置伺服系统马达输出端角位移的跟踪误差e1
e1=θ-θ*(t) (11)
其中,θ为气马达输出端角位移,θ*(t)为系统输入,即参考位移曲线,连续有界。
设参考速度曲线可表达为
其中
设速度跟踪误差为
e2=ω-ω*(t) (15)
将式(16)带入中得到:
其中:
对于鬃毛变形状态变量z,设置两个观测器
则估计误差为
其中
其中,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误差,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值。
设压差状态变量x3的误差为
其中,则x3=e32
将x3带入的表达式中得到:
令:
其中表示β0的估计误差;表示β0的估计;表示β1的估计误差,表示β1的估计;表示β2的估计误差,表示β2的估计;
误差e3的导数为
初步设计李雅普诺夫Lyapunov函数为
将e1 e2 的表达式带入式(27)中得到
的具体推导如下:
初步设计α2和u分别为
其中
将式(29)-(32)代入式(27)中得到
系统误差收敛,同时满足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气动位置伺服系统中,设定系统参数如下:气源压强PS为1.0MPa、大气压强P0为0.101MPa、理想气体常数R为287J·(kg·k)-1、马达排量为3.2×10-4m3/rad、伺服阀时间常数为10ms、伺服阀流量为1400l/min、静摩擦力FS为12Nm、库伦摩擦力FC为8Nm、逃逸速度ws为0.02m/s、系统惯量为0.01kg·m2、气马达体积为4L、在MATLAB软件下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屏幕显示控制过程中相关变量的变化曲线。
1、在低速的工况下
图1和图2给出的是在有外界干扰下,频率为0.1Hz,幅值为90。三角波位置伺服跟踪第一个周期的实验曲线图。图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图2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可见,图1中起步阶段的动态滞后以及爬行现象,相较于图2中均得到了改善,误差最大幅值由±10减少到±5°,且爬行的周期数减少。
图3和图4给出的是在稳定阶段的控制结果图,在低速稳定的工况下,摩擦力对气动位置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爬行现象。图3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图4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可见,采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进行控制后,系统爬行的幅值和周期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2、在高速的工况下
图5和图6给出的是在有外界干扰下,频率为1.25Hz,幅值为90。三角波位置伺服跟踪起步阶段的实验曲线图。图5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图6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图6中,系统起步阶段的动态滞后现象明显,持续时长约为10ms,在换向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动态滞后,另外,系统的弹簧效应较明显,在图5中,动态滞后现象得到较好改善,弹簧效应误差得到了降低。
图7,8是在有外界干扰下,频率为1.25Hz,幅值为90。三角波位置伺服跟踪稳定阶段的实验曲线。在高速稳定工况下,摩擦力对气动位置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弹簧效应,这是摩擦力和气动系统的弱阻尼、低刚度特征相互作用所致。图7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图8采用现有的PID控制方法,通过对比可以得出,图8中位置系统的弹簧效应得到改善,系统跟踪精度得到提高。

Claims (5)

1.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建立系统状态变量及其导数的表达式
x1=θ
s2选用LuGre摩擦模型表征气动系统的摩擦力,该摩擦力表达式为
其中,式中σ0为摩擦刚性系数;σ1为摩擦阻尼系数;σ2为黏性摩擦因数;fc为库伦摩擦力矩;fs为静摩擦力矩;ωs为Stribeck速度;z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g(ω)为大于0且有界的函数,LuGre摩擦力模型中参数fc,fs,ωs在文献[魏琼.气动伺服加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中通过大量实验和辨识已经得到;σ0,σ1,σ2是大于零而未知的参数,z是未知且不可测的;
s3设计包含σ0,σ1,σ2和z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并证明该函数的一阶导小于零,则系统误差收敛,同时满足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设计李雅普诺夫函数时,对于鬃毛变形状态变量z,设置两个观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观测器具体为:
其中,为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具体为:
其中,e1表示角度误差,e2表示速度误差,e3表示压差的误差, 表示β0的估计误差,表示β1的估计误差,表示β2的估计误差,为其中一观测器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误差,为另一观测器接触面鬃毛的平均变形的估计误差;γ0、γ1、γ2为中间变量;
该李雅普诺夫函数的则该系统误差收敛,同时满足稳定性和精度要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假设条件为:
(1)所用工作介质为理想气体,满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气源压力及温度恒定;
(3)马达中的气体是混合均匀的,每一瞬时腔中每一个点的状态参数相同;
(4)马达与外界以及马达两腔之间没有泄漏;
(5)气体在流过阀口或其它节流孔时的流动状态均视为等熵绝热过程。
CN201810099223.6A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Active CN108398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9223.6A CN108398879B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99223.6A CN108398879B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8879A true CN108398879A (zh) 2018-08-14
CN108398879B CN108398879B (zh) 2021-04-02

Family

ID=63095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99223.6A Active CN108398879B (zh) 2018-01-31 2018-01-31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9887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1044A (ko) * 2012-03-30 2013-10-10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쿨롱마찰을 보상하는 무인항공기용 영상 안정화 시스템 및 쿨롱마찰 보상방법
CN104199294A (zh) * 2014-08-14 2014-12-10 浙江工业大学 电机伺服系统双神经网络摩擦补偿和有限时间协同控制方法
CN105045103A (zh) * 2015-07-27 2015-11-11 台州学院 一种基于LuGre摩擦模型伺服机械手摩擦补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27150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伺服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法
CN107561935A (zh) * 2017-08-26 2018-01-09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CN107621783A (zh) * 2017-08-26 2018-01-23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摩擦补偿的发射平台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111044A (ko) * 2012-03-30 2013-10-10 세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쿨롱마찰을 보상하는 무인항공기용 영상 안정화 시스템 및 쿨롱마찰 보상방법
CN104199294A (zh) * 2014-08-14 2014-12-10 浙江工业大学 电机伺服系统双神经网络摩擦补偿和有限时间协同控制方法
CN105045103A (zh) * 2015-07-27 2015-11-11 台州学院 一种基于LuGre摩擦模型伺服机械手摩擦补偿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527150A (zh) * 2016-12-30 2017-03-22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气动伺服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法
CN107561935A (zh) * 2017-08-26 2018-01-09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电机位置伺服系统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CN107621783A (zh) * 2017-08-26 2018-01-23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摩擦补偿的发射平台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琼等: "气动负载模拟器的多余力矩分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98879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a et al. Output feedback control of uncertain hydraulic servo systems
Yao et al. RISE-based adaptive control of hydraulic systems with asymptotic tracking
Yao et al. A practical nonlinear adaptive control of hydraulic servomechanisms with periodic-like disturbances
Kim et al. Robust position control of electro-hydraulic actuator systems using the 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 scheme
CN103233946B (zh)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反步控制方法
CN107121932B (zh) 电机伺服系统误差符号积分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5697463B (zh) 一种液压位置伺服系统输出反馈自适应控制方法
CN103577244B (zh) 负载模拟器的速度同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469734B (zh) 考虑状态约束的电机伺服系统自抗扰控制方法
CN103901776A (zh) 一种工业机械手抗干扰鲁棒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Huang et al. Nonlinear aeroservoelastic analysis of a controlled multiple-actuated-wing model with free-play
CN104678763B (zh)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机电伺服系统摩擦补偿和动态面控制方法
Chen et al. Speed control of vane-type air motor servo system using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based fuzzy neural network
Jiao et al.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outer frame position control of hydraulic flight motion simulator with model compensation
CN108398879B (zh)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自适应反演摩擦补偿控制方法
Salim et al. Position control of pneumatic actuator using an enhancement of NPID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rate variation nonlinear gain
Wang et al. Adaptive robust control of linear electrical loading system with dynamic friction compensation
Gulati et al. Non-linear pressure observer design for pneumatic actuators
CN106194903A (zh) 一种气动位置伺服系统的分数阶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Meng et al. Adaptive robust output force tracking control of pneumatic cylinder while maximizing/minimizing its stiffness
Guo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hydraulic servo system of the rolling mill using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CN106527150A (zh) 一种气动伺服加载系统的非线性复合控制方法
CN112965387B (zh) 考虑状态受限的气动伺服系统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方法
Prabel et al. Model-based control of an electro-pneumatic clutch using a sliding-mode approach
Luo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vane-type air motors with arbitrary N van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