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96449B -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96449B CN108396449B CN201810478476.4A CN201810478476A CN108396449B CN 108396449 B CN108396449 B CN 108396449B CN 201810478476 A CN201810478476 A CN 201810478476A CN 108396449 B CN108396449 B CN 1083964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edle
- knitting
- stepping motor
- connecting wire
- but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963 fu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9 reboun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5 table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20—Needle bars
- D04B15/22—Driving devic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装置包括:针板,舌针,主控器,挡板,弹簧,连接线,以及与主控器连接的步进电机。挡板固定于针板的位于针踵下部的位置处,弹簧同舌针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于针踵和挡板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步进电机位于针板的下部;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针踵和步进电机连接,连接线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对针踵施加下拉力,下拉力大于或等于0;舌针的顶端的初始水平位置位于形成浮线高度位置的下部。本发明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代替传统三角控制,避免了三角成圈机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等问题,可减少织针成圈时间,提高了电脑横机编织速度,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纬编织物编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背景技术
当编织电脑横机织物时,根据花型工艺的需要,编织三角和移圈三角需经常进行动作切换,同时相应压片也要进行位置的改变。不论是三角的动作还是压片位置的改变,都必须有灵活的辅助机构在电磁铁的控制或其它类似的电控装置配合下才可以完成。这样,最终的整体设计就会相当复杂,同时也会增加制造成本和安装难度。此外,三角装置在运行的时候,由于毛灰、油污、电控失灵或其它因素,也常会导致此类动作三角工作时不灵敏甚至卡死现象,增加了故障率,造成大量织针的损坏,直接影响用户的经济效益。现有技术中的针织横机三角系统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而且稳定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因此,追求一种简单、实用、稳定、经济的成圈系统一直是当今电脑横机发展的研究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包括:针板,舌针,以及主控器;所述针板安装于织机的机架上;所述针板的针槽位于竖直方向,所述舌针设置于所述针槽内,所述针踵安装在舌针尾部,还包括:挡板,弹簧,连接线,以及与所述主控器连接的步进电机;
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针板的位于所述针踵下部的位置处,所述弹簧同所述舌针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于所述针踵和所述挡板上,所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针踵和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所述连接线在所述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对所述针踵施加下拉力,所述下拉力大于或等于0;
所述舌针的顶端的初始水平位置位于形成浮线高度位置的下部预设距离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代替传统三角控制,避免了三角成圈机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等问题,且该装置可减少织针成圈时间,相较现有技术极大高了电脑横机编织速度和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进电机包括转头;
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针踵和所述转头连接,所述连接线在所述转头的正转或反转的带动下,对所述针踵施加所述下拉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成圈装置的成圈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所述步进电机的唯一标识和预设编织程序,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机械带动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第一下拉力,所述第一下拉力等于0,所述舌针在所述弹簧的回弹作用下上升至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
步骤2、所述针钩经喂纱后,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机械带动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第二下拉力,所述第二下拉力大于0,所述舌针在所述连接线的下拉作用下,下降至所述舌针的顶端回到所述初始水平位置,完成一次成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织物编织过程中的成圈,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代替传统三角控制,避免了三角成圈机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等问题,且该方法可减少织针成圈时间,相较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脑横机编织速度和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根据所述步进电机的唯一标识和预设编织程序,确定所述步进电机对应的所述舌针在此时的成圈类型,所述成圈类型包括:浮线、集圈和成圈;
步骤1.2、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头反转所述成圈类型对应的反转预设圈数,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的所述第一下拉力等于0;
步骤1.3、所述连接线从所述转头上脱落,所述舌针在所述弹簧的回弹作用下上升至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
进一步,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所述针钩经喂纱后,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头正转所述成圈类型对应的正转预设圈数,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的第二下拉力大于0;
步骤2.2、所述舌针在所述连接线的下拉作用下下降至所述舌针的顶端回到所述初始水平位置,完成一次成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图1和/或图2所示的成圈装置的成圈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圈方法中步骤210的流程框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成圈方法中步骤220的流程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元件列表如下:
1、针板,11、针槽,2、舌针,21、针钩,22、针踵,3、主控器,4、挡板,5、弹簧,6、连接线,7、步进电机,71、转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100,如图1所示,包括:针板1,舌针2,以及主控器3;针板安装于织机的机架上;舌针设置于针槽内,所述针踵(22)安装在舌针(2)尾部,还包括:挡板4,弹簧5,连接线6,以及与主控器连接的步进电机7。其中,
挡板固定于针板的位于针踵下部的位置处,弹簧同舌针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于针踵和挡板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步进电机位于针板的下部;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针踵和步进电机连接,连接线在步进电机的带动下对针踵施加下拉力,下拉力大于或等于0;舌针的顶端的初始水平位置位于形成浮线高度位置的下部预设距离处。
需要说明的是,形成浮线高度位置的确定可根据现有技术实现。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使得在连接线对针踵的下拉力为0时,弹簧回弹,使得舌针上升到编织程序预设的高度,以进行成圈(形成浮线、形成集圈或成圈)。实际纬编时,一台机器需要2套成圈装置,一个成圈装置可水平方向放置,一个成圈装置可竖直方向放置,但弹簧和舌针的方向可始终一致,连接线最好与所示舌针的方向一致,以减少功耗。
例如,如图2所示,一个针板上有多个针槽,从而可以放置多个舌针,每个舌针对应一套上述成圈装置,即一个舌针对应一个针槽、挡板、弹簧、连接线和步进电机,且所有步进电机均与一台主控器连接。每个步进电机可有一个唯一编码,主控器可根据预设的针对每一个舌针的编织程序,控制每个步进电机动作,从而控制每个舌针成圈,已完成上述编制程序对应的织物编织。
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代替传统三角控制,避免了三角成圈机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等问题,且该装置可减少织针成圈时间,相较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脑横机编织速度和工作效率,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步进电机位于针板的正下部,连接线竖直方向设置。
连接线与舌针的方向相同,均为铅垂方向,结构简单,可以进一步加快成圈时间,减少功耗。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步进电机7包括转头71;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针踵和转头连接,连接线在转头的正转或反转的带动下,对针踵施加下拉力。
通过转头带动连接线的释放和收缩,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成本低。
实施例四
一种基于上述成圈装置的成圈方法200,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210、根据步进电机的唯一标识和预设编织程序,主控器控制步进电机机械带动连接线,使得连接线对针踵施加第一下拉力,第一下拉力等于0,舌针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上升至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
步骤220、针钩经喂纱后,主控器控制步进电机机械带动连接线,使得连接线对针踵施加第二下拉力,第二下拉力大于0,舌针在连接线的下拉作用下,下降至舌针的顶端回到初始水平位置,完成一次成圈。
需要说明的是,喂纱装置和方法是现有技术可实现的,且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的确定可根据现有技术实现。
在织物编织过程中的成圈,通过步进电机控制代替传统三角控制,避免了三角成圈机件之间互相碰撞、摩擦等问题,且该方法可减少织针成圈时间,相较现有技术提高了电脑横机编织速度和工作效率。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步骤210包括:
步骤211、根据步进电机的唯一标识和预设编织程序,确定步进电机对应的舌针在此时的成圈类型,成圈类型包括:浮线、集圈和成圈。
步骤212、主控器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头反转成圈类型对应的反转预设圈数,连接线对针踵施加的第一下拉力等于0。
步骤213、连接线从转头上退绕,舌针在弹簧的回弹作用下上升至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
在预设编织程序中,预设有每根舌针每次成圈时的成圈类型、转头正转或反转的圈数等,其中,转头正转或反转的圈数可由步进电机距离针踵的高度、转头的外直径、预先设定的浮线形成的高度位置参数、预先设定的集圈形成的高度位置参数、预先设定的成圈形成的高度位置参数等进行计算,该计算过程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的。
优选的,如图5所示,步骤220包括:
步骤221、针钩经喂纱后,主控器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头正转所述成圈类型对应的正转预设圈数,连接线对针踵施加的第二下拉力大于0。
步骤222、舌针在连接线的下拉作用下下降至舌针的顶端回到初始水平位置,完成一次成圈。
需要说明的是,步进电机的正转会自发的使得连接线都会针踵施加大于0的下拉力。另外,舌针不管是在预先设定的浮线形成的高度位置、预先设定的集圈形成的高度位置还是预先设定的成圈形成的高度位置,主控器会根据预设的程序参数将舌针下拉至舌针的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包括:针板(1),舌针(2),以及主控器(3);所述针板(1)安装于织机的机架上,所述针板(1)的针槽(11)位于竖直方向;所述舌针(2)设置于所述针槽(11)内,所述舌针(2)尾部具有针踵(2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4),弹簧(5),连接线(6),以及与所述主控器(3)连接的步进电机(7);
所述挡板(4)固定于所述针板(1)的位于所述针踵(22)下部的位置处,所述弹簧(5)同所述舌针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固定于所述针踵(22)和所述挡板(4)上,所述弹簧(5)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步进电机(7)位于所述针板(1)的下部;
所述连接线(6)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针踵(22)和所述步进电机(7)连接,所述连接线(6)在所述步进电机(7)的带动下对所述针踵(22)施加下拉力,所述下拉力大于或等于0;
所述舌针(2)的顶端的初始水平位置位于形成浮线高度位置的下部预设距离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7)包括:转头(71);
所述连接线(6)的两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与所述针踵(22)和所述转头(71)连接,所述连接线(6)在所述转头(71)的正转或反转的带动下,对所述针踵(22)施加所述下拉力。
3.一种基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的成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所述步进电机的唯一标识和预设编织程序,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机械带动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第一下拉力,所述第一下拉力等于0,所述舌针在所述弹簧的回弹作用下上升至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
步骤2、所述舌针(2)具有针钩,所述针钩经喂纱后,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机械带动所述连接线,使得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第二下拉力,所述第二下拉力大于0,所述舌针在所述连接线的下拉作用下,下降至所述舌针的顶端回到所述初始水平位置,完成一次成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成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
步骤1.1、根据所述步进电机的唯一标识和预设编织程序,确定所述步进电机对应的所述舌针在此时的成圈类型,所述成圈类型包括:浮线、集圈和成圈;
步骤1.2、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头反转所述成圈类型对应的反转预设圈数,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的所述第一下拉力等于0;
步骤1.3、所述连接线从所述转头上退绕,所述舌针在所述弹簧的回弹作用下上升至浮线形成对应高度、集圈形成对应高度或成圈对应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成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所述针钩经喂纱后,所述主控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转头正转所述成圈类型对应的正转预设圈数,所述连接线对所述针踵施加的第二下拉力大于0;
步骤2.2、所述舌针在所述连接线的下拉作用下下降至所述舌针的顶端回到所述初始水平位置,完成一次成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78476.4A CN108396449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78476.4A CN108396449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96449A CN108396449A (zh) | 2018-08-14 |
CN108396449B true CN108396449B (zh) | 2019-08-09 |
Family
ID=63102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78476.4A Active CN108396449B (zh) | 2018-05-18 | 2018-05-18 |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964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8995A (zh) * | 2020-12-22 | 2021-04-27 | 常熟创富针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单针无机头控制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65119A2 (en) * | 1990-07-04 | 1992-01-08 | Shima Seiki Mfg., Ltd. | Presser control of a carriage i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
CN1886541A (zh) * | 2003-11-25 | 2006-12-27 | 桑托尼股份公司 | 在由raschel织机生产经编织物和管状织物的过程中改变针织密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所获得的产品 |
-
2018
- 2018-05-18 CN CN201810478476.4A patent/CN10839644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65119A2 (en) * | 1990-07-04 | 1992-01-08 | Shima Seiki Mfg., Ltd. | Presser control of a carriage i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
CN1886541A (zh) * | 2003-11-25 | 2006-12-27 | 桑托尼股份公司 | 在由raschel织机生产经编织物和管状织物的过程中改变针织密度的方法和装置以及所获得的产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96449A (zh) | 2018-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41366A (zh) | 一种压纱型贾卡经编机 | |
CN103966756B (zh) | 基于伺服驱动的槽针经编机形成压纱组织的方法 | |
CN108396449B (zh) | 一种纬编织物的成圈装置及其成圈方法 | |
CN202247215U (zh) | 一种横机的喂纱装置 | |
CN103981628A (zh) | 一种多功能调节贾卡梳纱线张力的装置 | |
CN203807686U (zh) | 一种针织横机用纱线张力缓冲装置 | |
CN105483924B (zh) | 一种控制沉降片开合的装置及其全自动电脑横机 | |
CN104328600B (zh) | 浮纹型贾卡经编机浮纹起头控制程序设计实现方法 | |
CN107447354A (zh) | 一种压纱装置 | |
CN201842925U (zh) | 提花机横针控制装置 | |
CN205676609U (zh) | 一种新型的全电脑提花横编织机 | |
CN113512809B (zh) | 一种具有纱线张力调控的横机纱嘴装置及张力调控方法 | |
CN203782349U (zh) | 一种压纱型贾卡经编机 | |
CN101586286B (zh) | 电脑摆线提花编织机 | |
CN206521578U (zh) | 一种电脑横机节约纱线装置 | |
CN206173573U (zh) | 一种全自动电脑横编织机线圈沉降压脚装置 | |
CN201501982U (zh) | 一种立体绣机构 | |
CN215906352U (zh) | 一种新型的织物编织设备 | |
CN102330266A (zh) | 一种电脑横机纺织控制系统 | |
CN113512810B (zh) | 一种纱线张力自调节的横机纱嘴装置 | |
CN202193930U (zh) | 一种电脑横机纺织控制系统 | |
CN204875031U (zh) | 针织机送纱装置 | |
CN203065761U (zh) | 针织横机的起底装置 | |
CN113684602B (zh) | 一种编织超长绒毛面料的圆机及方法 | |
CN203768601U (zh) | 一种针织大圆机送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