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5612B -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5612B
CN108385612B CN201810073258.2A CN201810073258A CN108385612B CN 108385612 B CN108385612 B CN 108385612B CN 201810073258 A CN201810073258 A CN 201810073258A CN 108385612 B CN108385612 B CN 108385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layer
pouring
plate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732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5612A (zh
Inventor
偶昌宝
高健
刘学应
陈敏志
金海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Priority to CN2018100732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56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5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5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5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28Coherent linings made on the spot, e.g. cast in situ, extruded on the spo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n-Site Construction Work That Accompanies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护面板的施工缺点,采用先浇筑上顶与下底,在浇筑护面板的方式施工,上顶与下底一方面限定了护面板的施工位置,简化了施工工序;另一方面上顶与下底能够形成一个包围圈,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不会流失,且不需要安装模板,省时省力,简化工序;同时,上顶与下底为支护结构,在护面板初期起到支撑在作用,显著提升护面板的整体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面板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港口航道和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防止波浪、水流等外荷载对岸坡、堤防的冲击和淘刷,通常要对岸坡和堤防边坡进行护面。目前常用的护面结构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混凝土面板以及应用于防波堤的异形人工护面块体等。由于岸坡护面工程常受到水流和波浪的作用,如设计不合理,易出现坍塌、滑移等破坏现象,不仅影响该结构的使用功能,还影响城市的美观。为此,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地在研究和设计一些新型护面结构,以便更好地消除波浪力和水流力的作用,同时也能具有美观的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一些工程开始较多地采用混凝土板作为堤坝护面材料,在大型水库土坝和运河护坡的护面设计中,混凝土护面板更是广泛应用的一种护面形式;混凝土护面板具有可集中预制,工程质量易于控制,平整度高,外形美观,辅筑工效较快,工程造价经济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护面板的施工缺点,采用先浇筑上顶与下底,在浇筑护面板的方式施工,上顶与下底一方面限定了护面板的施工位置,简化了施工工序;另一方面上顶与下底能够形成一个包围圈,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不会流失,且不需要安装模板,省时省力,简化工序;同时,上顶与下底为支护结构,在护面板初期起到支撑在作用,显著提升护面板的整体强度。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首先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测量放线,经校准纠正后分层施工,包括压顶层、中间面板层及固底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固底层浇筑:
a、固底层基底开挖,开挖至坚硬的基岩;
b、基岩面整平,勘察基岩并对基岩作加固处理;
c、在基岩上钻造锚孔,在锚孔内插入锚筋,并用水泥浆填实锚孔;
d、在基坑中安装钢筋;
e、在固底层的边缝位置搭建砂浆垫层,并在垫层上设置垫片,垫片上焊接止水条;
f、模板安装,水平段安装常规模板,斜坡段安装滑模,并将止水条的止水鼻头置于模板内;
g、固底层混凝土浇筑;
h、养护后拆除模板,并在止水条处固定设置一套头;
(2)压顶层施工:
a、通过削坡处理将坡顶降至压顶层的基础位置,然后进行坡顶整平,并在坡顶的斜坡处注入水溶性固化剂,采用匹配的U型压顶板按压12h;
b、按压期间,在压顶层的两端挖取挡板基坑,在挡板基坑中设置临时支护;
c、拆除压顶板,在压顶层中依次安装钢筋与模板;
d、在压顶层的边缝位置搭建砂浆垫层,并在垫层上设置垫片,垫片上焊接止水条;
f、压顶层混凝土浇筑;
g、养护后拆除模板及临时支板,并在止水条处固定设置一套头;
(3)中间面板层浇筑:
a、首先对斜坡面进行平整与削坡;
b、开挖固脚槽,并在固脚槽中插入套管,该套管与垫层厚度一致;
c、在斜坡面上先平铺片石,然后在片石上铺洒粗砂,边铺边加入水溶性固化剂,铺实后借助平面振捣器振捣;
d、浇筑框制作:选定浇筑框的基础参数,并根据该基础参数,在三维制图软件中制图成型,模拟在浇筑框作用下的浇筑作业,纠正模拟中发现的纰漏;然后制作两块浇筑框,并在浇筑框底部的四个角落连接插脚,该插脚与套管相互匹配;
f、在浇筑框上安装临时吊耳,借助吊机将浇筑框安装至施工位置,插脚插入套管中;
g、拆除止水条上的套头,借助浇筑框分块依次浇筑混凝土面板,养护完成后拆除浇筑框;
h、护面板切割分块:切割混凝土面板形成规则的分割块;
i、边缝处理。
优选后,所述步骤(1)b中基岩加固处理的步骤为:对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位置做钻孔处理,剔除脆弱的基岩,制取混凝土浆,借助注浆管注入孔中,拆除注浆管并在表面喷涂酚醛树脂,强光照射10min,养护混凝土,整平修补处。钻孔方式能够彻底剔除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中的脆弱基岩,在将混凝土浆注入孔中,凝结后能够填满孔,构成基岩的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基岩的整体强度;酚醛树脂在强光照射下迅速凝结,进一步增强基岩整体强度,施工极其方便。
优选后,所述步骤(1)c中锚孔的直径大于锚筋的直径3.2cm,在注浆过程中,采用桩机压住锚筋,边注浆边振动锚筋直接注浆结束。桩机能够压紧锚筋,防止锚筋在注浆过程中上浮,振动锚筋能够起到振捣作用,使得浆料分布均匀,且操作方便。
优选后,所述步骤(2)b中设置临时支护的步骤为:先在临时基坑中设置挡板构件,在挡板构件上设立双向开口的槽钢;在槽钢之间装入临时支板,然后在临时支板上部加入盖板,盖板连接临时支板。临时支板采用槽钢连接,并通过盖板及平面连接件固定,十分牢固,拆装方便,能够回收利用。搭建挡板后,压顶层周围形成了一道屏障,方便施工顺利进行,工人的可操作空间较大,兼具有安全保护功能,防止物资、土料及施工人员滑落,提高施工安全性。
优选后,盖板两端设有插块,插块内设有第一螺孔,临时支板两端设有插孔,插块与插孔相互匹配,插孔底部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互匹配;盖板的下端设有限位块,临时支板的上端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匹配;安装时将限位块插入限位槽,插块插入插孔,在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上拧入螺栓即可固定。
优选后,在压顶层施工完成后,用水泥浆对压顶层顶部浇筑一层厚2-3cm 的保护层,将压顶层顶部的连接缝浇筑联结。
优选后,所述步骤(3)的d中需要预先确定浇筑框的基础参数,以测量压顶层与固底层之间的间距M作为浇筑框的长,根据设计要求选取浇筑框的宽度 N,并以中间面板层的厚度H作为浇筑框的厚度,从而确定确定浇筑框的基础参数,长M,宽N,厚H。
优选后,所述步骤(3)g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将混凝土注入浇筑框内,由浇筑框的底部向上部依次摊铺;摊铺完成后,由下而上依次振捣混凝土,每个部位振捣30-50s;取削平板,将削平板架于浇筑框上,沿着浇筑框来回移动直至削平整个混凝土护面板;削平后的混凝土表面刷一层水泥砂浆进行压光抹平,并反复压光抹平2次,最后养护混凝土。
优选后,该削平板的下部设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分别设于左侧与右侧,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等同于浇筑框的宽度。借助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能够将削平板架于浇筑框上,使得削平板沿着浇筑框上下滑动,方便削平作业,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表面光滑,降低了摩擦力,移动顺畅。
优选后,所述步骤(3)i边缝处理过程中,先在混凝土护面板之间的块缝铺设垫层,然后向块缝中注入混凝土浆,抹平混凝土浆后养护混凝土浆,养护后拆除垫层并清理块缝。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为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针对现有护面板的施工缺点,采用先浇筑上顶与下底,在浇筑护面板的方式施工,上顶与下底一方面限定了护面板的施工位置,简化了施工工序;另一方面上顶与下底能够形成一个包围圈,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不会流失,且不需要安装模板,省时省力,简化工序;同时,上顶与下底为支护结构,在护面板初期起到支撑在作用,显著提升护面板的整体强度。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1、固底层连接地基防渗体,是混凝土护面板防渗体系中的重要结构,其上部与混凝土护面板相互连接,下部连接防渗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护面板自然过渡;固底层加固护面板的下部位置,提升整个护面板的结构强度,抗风、抗洪效果更佳。
2、固底层在施工过程中,对其基底的基岩做了一系列的加固处理,包括基底整平、锚筋插入及混凝土加固脆弱基岩等,使得固底层基底无明显脆弱部位,基底的整体强度明显提升,固底层施工方便,整个混凝土护面板更为稳定。
3、压顶层的结构如一顶帽子压在混凝土护面板的顶部,一方面加固了顶层部位,抗洪效果提升,不易受风吹刷;另一方面,压顶层底部的两个斜面用于连接混凝土护面板,与固底层相互配合,加强了混凝土护面板的稳定性,整体结构强度明显提升,并设置有防渗结构,防止水分渗入混凝土护面板内层,与固底层相互配合,保护混凝土护面板的基础。
4、压顶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注入水溶性固化剂及按压方式处理压顶层基底,水溶性固化剂加强了压顶层基底的相互作用;并借助压顶板加压整平与夯实,压顶层基底无脆弱部位,结构牢固,且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
5、本发明采用混凝土模块化浇筑护面板,混凝土块浇筑质量可控,无需占据大面积养护场地,减少工程运输,节约工程造价。本发明的混凝土护面板分块形状可随意设计,切割方式简单。该混凝土护面板与压顶层、固底层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可有效避免局部破坏,防洪效果极佳。
6、本发明通过浇筑框完成浇筑作业,依靠固底层与压顶层限定浇筑框的安装位置,无需设立模板,施工简便,避免了繁琐的装模工序,缩短工期,节约物资及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混凝土护面板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中间面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临时支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槽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临时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浇筑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向的示意图;
图9为削平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测量放线:
首先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测量放线,经校准纠正后分层施工,包括压顶层、中间面板层及固底层,
(2)固底层1浇筑:
a、固底层1基底开挖,开挖面尽量平顺,避免陡坎位置,开挖至坚硬的基岩;然后对基坑内壁进行加固处理。
b、基岩面整平,勘察基岩并对基岩作加固处理:对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位置做钻孔处理,剔除脆弱的基岩,制取混凝土浆,借助注浆管注入孔中,拆除注浆管并在表面喷涂酚醛树脂,强光照射10min,养护混凝土,整平修补处。
钻孔方式能够彻底剔除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中的脆弱基岩,在将混凝土浆注入孔中,凝结后能够填满孔,构成基岩的组成部分,从而增强了基岩的整体强度;酚醛树脂在强光照射下迅速凝结,进一步增强基岩整体强度,施工极其方便。
c、在基岩上钻造锚孔,中锚孔的直径大于锚筋的直径3.2cm,在锚孔内插入锚筋,并用水泥浆填实锚孔;在注浆过程中,采用桩机压住锚筋,边注浆边振动锚筋直接注浆结束。
桩机能够压紧锚筋,防止锚筋在注浆过程中上浮,振动锚筋能够起到振捣作用,使得浆料分布均匀,且操作方便。
d、在基坑中安装钢筋,在安装之前进行测量放样,然后进行架立筋的安装,安装完成进行校验。
e、在固底层1的边缝位置搭建砂浆垫层,并在垫层上设置垫片,垫片上焊接止水条4;
f、模板安装,水平段安装常规模板,斜坡段安装滑模,并将止水条4的止水鼻头置于模板内;
g、固底层1混凝土浇筑;
h、养护后拆除模板,并在止水条4处固定设置一套头;
本发明的固底层1连接地基防渗体,是混凝土护面板5防渗体系中的重要结构,其上部与混凝土护面板5相互连接,下部连接防渗体,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护面板5自然过渡;固底层1加固护面板5的下部位置,提升整个护面板5的结构强度,抗风、抗洪效果更佳。固底层1在施工过程中,对其基底的基岩做了一系列的加固处理,包括基底整平、锚筋插入及混凝土加固脆弱基岩等,使得固底层1基底无明显脆弱部位,基底的整体强度明显提升,固底层1 施工方便,整个混凝土护面板5更为稳定。
(2)压顶层3施工:
a、通过削坡处理将坡顶降至压顶层3的基础位置,然后进行坡顶整平,并在坡顶的斜坡处注入水溶性固化剂,采用匹配的U型压顶板按压12h;
压顶层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注入水溶性固化剂及按压方式处理压顶层3 基底,水溶性固化剂加强了压顶层3基底的相互作用;并借助压顶板加压整平与夯实,压顶层3基底无脆弱部位,结构牢固,且施工方便,施工工期短。
b、按压期间,在压顶层3的两端挖取挡板基坑,在挡板基坑中设置临时支护:首先在施工位置开挖临时基坑,再在临时基坑中设置挡板构件,在挡板构件上设立双向开口的槽钢10;在槽钢10之间装入临时支板8,槽钢10上设有槽孔,临时支板8插入槽孔连接槽钢10,然后在临时支板8上部加入盖板9,盖板9连接临时支板8,各部件均通过螺栓连接。
盖板9两端设有插块13,插块13内设有第一螺孔,临时支板8的两端设有插孔12,插块13与插孔12相互匹配,插孔12底部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互匹配;盖板9的下端设有限位块14,临时支板8的上端设有限位槽11,限位块14与限位槽11相互匹配;安装时将限位块14插入限位槽11,插块13插入插孔12,在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上拧入螺栓即可固定。
临时支板8采用槽钢10连接,并通过盖板9及平面连接件固定,十分牢固,拆装方便,能够回收利用。搭建挡板后,压顶层3周围形成了一道屏障,方便施工顺利进行,工人的可操作空间较大,兼具有安全保护功能,防止物资、土料及施工人员滑落,提高施工安全性。
c、拆除压顶板,在压顶层3中依次安装钢筋与模板;
d、在压顶层3的边缝位置搭建砂浆垫层,并在垫层上设置垫片,垫片上焊接止水条4;
f、压顶层3混凝土浇筑;
g、养护后拆除模板及临时支板8,并在止水条4处固定设置一套头;
h、压顶层3施工完成后,用水泥浆对压顶层3顶部浇筑一层厚2-3cm的保护层,将压顶层3顶部的连接缝浇筑联结。
压顶层3的结构如一顶帽子压在混凝土护面板5的顶部,一方面加固了顶层部位,抗洪效果提升,不易受风吹刷;另一方面,压顶层3底部的两个斜面用于连接混凝土护面板5,与固底层1相互配合,加强了混凝土护面板5的稳定性,整体结构强度明显提升,并设置有防渗结构,防止水分渗入混凝土护面板5 内层,与固底层1相互配合,保护混凝土护面板5的基础。
(3)中间面板层2浇筑:
a、首先对斜坡面进行平整与削坡;削坡质量直接影响垫层施工,若削坡质量较好,则可适当降低垫层厚度,反之垫层厚度需增加;通常先采用机械设备初步削坡,再人工局部削坡,保证削坡质量。
b、开挖固脚槽,并在固脚槽中插入套管,该套管与垫层厚度一致;
c、在斜坡面上先平铺8cm的片石7,然后在片石7上铺洒5cm的粗砂6,边铺边加入水溶性固化剂,铺实后借助平面振捣器振捣;一般要求垫层材料振捣后的干密度不低于坝体土体的干密度。可用标准贯入法进行检测,通过事先准备好的贯入度与干密度的曲线图得出干密度值。若干密度满足要求,则垫层合格,反之垫层不合格。
d、浇筑框15制作:
需要预先确定浇筑框15的基础参数,以测量压顶层3与固底层1之间的间距M作为浇筑框15的长,根据设计要求选取浇筑框15的宽度N,并以中间面板层2的厚度H作为浇筑框15的厚度,从而确定确定浇筑框15的基础参数,长M,宽N,厚H。
选定浇筑框15的基础参数,并根据该基础参数,在三维制图软件中制图成型,模拟在浇筑框15作用下的浇筑作业,纠正模拟中发现的纰漏;然后制作两块浇筑框15,并在浇筑框15底部的四个角落连接插脚,该插脚与套管相互匹配;
f、在浇筑框15上安装临时吊耳16,借助吊机将浇筑框15安装至施工位置,插脚17插入套管中,安装完成后拆除临时吊耳16;
g、拆除止水条4上的套头,借助浇筑框15分块依次浇筑混凝土面板:首先将混凝土注入浇筑框15内,由浇筑框15的底部向上部依次摊铺;摊铺完成后,由下而上依次振捣混凝土,每个部位振捣30-50s;取削平板18,将削平板 18架于浇筑框15上,沿着浇筑框15来回移动直至削平整个混凝土护面板5;削平后的混凝土表面刷一层水泥砂浆进行压光抹平,并反复压光抹平2次,最后养护混凝土,养护完成后拆除浇筑框15。这一块混凝土护面板5浇筑完成后进行下一块混凝土护面板5的浇筑。
该削平板18的下部设有第一滑板第二滑板21与第二滑板21,第一滑板第二滑板21与第二滑板21分别设于左侧与右侧,第一滑板第二滑板21与第二滑板21之间的间距等同于浇筑框15的宽度。借助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能够将削平板18架于浇筑框15上,使得削平板18沿着浇筑框15上下滑动,方便削平作业,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表面光滑,降低了摩擦力,移动顺畅。
h、护面板5切割分块:切割混凝土面板形成规则的分割块;
i、边缝处理:先在混凝土护面板5之间的块缝铺设垫层,然后向块缝中注入混凝土浆,抹平混凝土浆后养护混凝土浆,养护后拆除垫层并清理块缝。
采用混凝土模块化浇筑护面板5,混凝土块浇筑质量可控,无需占据大面积养护场地,减少工程运输,节约工程造价。本发明的混凝土护面板5分块形状可随意设计,切割方式简单。该混凝土护面板5与压顶层3、固底层1连接形成整体结构,整体性良好,可有效避免局部破坏,防洪效果极佳。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7)

1.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首先根据施工总平面图进行测量放线,经校准纠正后分层施工,包括压顶层、中间面板层及固底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固底层浇筑:
a、固底层基底开挖,开挖至坚硬的基岩;
b、基岩面整平,勘察基岩并对基岩作加固处理;
c、在基岩上钻造锚孔,在锚孔内插入锚筋,并用水泥浆填实锚孔;
d、在基坑中安装钢筋;
e、在固底层的边缝位置搭建砂浆垫层,并在垫层上设置垫片,垫片上焊接止水条;
f、模板安装,水平段安装常规模板,斜坡段安装滑模,并将止水条的止水鼻头置于模板内;
g、固底层混凝土浇筑;
h、养护后拆除模板,并在止水条处固定设置一套头;
(2)压顶层施工:
a、通过削坡处理将坡顶降至压顶层的基础位置,然后进行坡顶整平,并在坡顶的斜坡处注入水溶性固化剂,采用匹配的U型压顶板按压12h;
b、按压期间,在压顶层的两端挖取挡板基坑,在挡板基坑中设置临时支护;
设置临时支护的步骤为:先在临时基坑中设置挡板构件,在挡板构件上设立双向开口的槽钢;在槽钢之间装入临时支板,然后在临时支板上部加入盖板,盖板连接临时支板;
盖板两端设有插块,插块内设有第一螺孔,临时支板两端设有插孔,插块与插孔相互匹配,插孔底部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相互匹配;
盖板的下端设有限位块,临时支板的上端设有限位槽,限位块与限位槽相互匹配;安装时将限位块插入限位槽,插块插入插孔,在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上拧入螺栓即可固定;
c、拆除压顶板,在压顶层中依次安装钢筋与模板;
d、在压顶层的边缝位置搭建砂浆垫层,并在垫层上设置垫片,垫片上焊接止水条;
f、压顶层混凝土浇筑;
g、养护后拆除模板及临时支板,并在止水条处固定设置一套头;
(3)中间面板层浇筑
a、首先对斜坡面进行平整与削坡;
b、开挖固脚槽,并在固脚槽中插入套管,该套管与垫层厚度一致;
c、在斜坡面上先平铺片石,然后在片石上铺散粗砂,边铺边加入水溶性固化剂,铺实后借助平面振捣器振捣;
d、浇筑框制作:选定浇筑框的基础参数,并根据该基础参数,在三维制图软件中制图成型,模拟在浇筑框作用下的浇筑作业,纠正模拟中发现的纰漏;然后制作两块浇筑框,并在浇筑框底部的四个角落连接插脚,该插脚与套管相互匹配;
f、在浇筑框上安装临时吊耳,借助吊机将浇筑框安装至施工位置,插脚插入套管中;
g、拆除止水条上的套头,借助浇筑框分块依次浇筑混凝土面板,养护完成后拆除浇筑框;
h、护面板切割分块:切割混凝土面板形成规则的分割块;
i、边缝处理:先在混凝土护面板之间的块缝铺设垫层,然后向块缝中注入混凝土浆,抹平混凝土浆后养护混凝土浆,养护后拆除垫层并清理块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b中基岩加固处理的步骤为:对断层、破碎带及软弱夹层位置做钻孔处理,剔除脆弱的基岩,制取混凝土浆,借助注浆管注入孔中,拆除注浆管并在表面喷涂酚醛树脂,强光照射10min,养护混凝土,整平修补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c中锚孔的直径大于锚筋的直径3.2cm,在注浆过程中,采用桩机压住锚筋,边注浆边振动锚筋直接注浆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压顶层施工完成后,用水泥浆对压顶层顶部浇筑一层厚2-3cm的保护层,将压顶层顶部的连接缝浇筑联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d中需要预先确定浇筑框的基础参数,以测量压顶层与固底层之间的间距M作为浇筑框的长,根据设计要求选取浇筑框的宽度N,并以中间面板层的厚度H作为浇筑框的厚度,从而确定浇筑框的基础参数,长M,宽N,厚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g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首先将混凝土注入浇筑框内,由浇筑框的底部向上部依次摊铺;摊铺完成后,由下而上依次振捣混凝土,每个部位振捣30-50s;取削平板,将削平板架于浇筑框上,沿着浇筑框来回移动直至削平整个混凝土护面板;削平后的混凝土表面刷一层水泥砂浆进行压光抹平,并反复压光抹平2次,最后养护混凝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削平板的下部设有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分别设于左侧与右侧,第一滑板与第二滑板之间的间距等同于浇筑框的宽度。
CN201810073258.2A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083856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3258.2A CN108385612B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73258.2A CN108385612B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5612A CN108385612A (zh) 2018-08-10
CN108385612B true CN108385612B (zh) 2020-08-18

Family

ID=63077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73258.2A Active CN108385612B (zh) 2018-01-25 2018-01-25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56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1498A (zh) * 2020-07-21 2020-10-30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分层施工方法
CN112663565A (zh) * 2020-12-15 2021-04-16 浙江世润建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现浇薄板素混凝土护坡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059564A (zh) * 2021-11-03 2022-02-18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精控刷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626U (zh) * 1989-11-29 1990-11-14 江苏省昆山市航道管理站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护坡多孔板
KR100568120B1 (ko) * 2005-10-21 2006-04-05 씨엠엔지니어링(주) 식재박스를 이용한 옹벽 구조
CN101619558A (zh) * 2009-07-28 2010-01-06 朱奎 引气真空混凝土路面及施工方法
CN101748708A (zh) * 2009-12-23 2010-06-23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4.5或4m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66254A (zh) * 2017-06-27 2017-11-21 吴健 生态景观组合护岸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7410B (zh) * 2017-02-21 2019-07-19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背水坡坡肩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5626U (zh) * 1989-11-29 1990-11-14 江苏省昆山市航道管理站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护坡多孔板
KR100568120B1 (ko) * 2005-10-21 2006-04-05 씨엠엔지니어링(주) 식재박스를 이용한 옹벽 구조
CN101619558A (zh) * 2009-07-28 2010-01-06 朱奎 引气真空混凝土路面及施工方法
CN101748708A (zh) * 2009-12-23 2010-06-23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 4.5或4m型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趾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366254A (zh) * 2017-06-27 2017-11-21 吴健 生态景观组合护岸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松散层注浆加固工艺设计与施工;刘福义;《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40930(第3期);第63-6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5612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5258B (zh) 古建筑物整体顶升方法
CA2806224C (en) Method for forming a retaining wall, and corresponding retaining wall
CN110984999B (zh) 隧道竖井施工方法
CN105804007B (zh) 一种基于滩涂软基的加筋土岸墙结构
CN108385612B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混凝土护面板的施工方法
CN111119128B (zh) 一种堰塞湖天然堆石坝除险加固防渗方法
CN110004991B (zh) 基于外凸式翼脚板的地下结构抗浮体系及构建方法
CN111577334B (zh) 运营隧道仰拱修复方法
CN102071698B (zh) 基础下翻梁、承台垫层的施工方法
CN111705795A (zh) 一种边坡加固的预制锚墩及后浇格构梁装配整体施工方法
CN106760620A (zh) 一种利用沉井在既有建筑物下增建地下空间的施工方法
CN207331740U (zh)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
CN109706952A (zh) 大型沉井施工方法
CN111778941A (zh) 高标准农田渠道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08316344A (zh) 一种地铁站厅层的施工方法
CN207331739U (zh) 一种在役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加高加固结构
CN110106915A (zh) 一种免支撑逆作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及地下工程建筑结构
CN100443673C (zh) 施工方法
CN102535493B (zh) 一种倒置式基础梁的施工方法
CN105484270A (zh) 一种毗邻深基坑高陡老旧毛石挡土墙加固保护施工方法
CN212642730U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隧道穿越人防结构
CN206736957U (zh) 一种高边坡框架式挡土墙
CN110804961A (zh) 一种实腹式石拱桥加固方法及加固结构
CN114622577B (zh) 超高天堑崖壁建造及地貌复原治理施工方法
CN220266625U (zh) 一种注浆片石挡墙墙身注浆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