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9885A -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9885A
CN108379885A CN201810210355.1A CN201810210355A CN108379885A CN 108379885 A CN108379885 A CN 108379885A CN 201810210355 A CN201810210355 A CN 201810210355A CN 108379885 A CN108379885 A CN 108379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ludge
packing layer
subregion
pon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103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9885B (zh
Inventor
王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2103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79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79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9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9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9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06Settling tank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and maintenan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39Settling tanks provided with contact surfaces, e.g. baffles, particles
    • B01D21/0045Plurality of essentially parallel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39Settling tanks provided with contact surfaces, e.g. baffles, particles
    • B01D21/0051Plurality of tube like chan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2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由池体、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和出水槽所组成,出水槽和出水堰的下方为斜管或斜板填料层,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呈间隔并排设有三根反洗风管,每根反洗风管的进口端分别设有进气控制阀。方法分常规清理污泥浓缩区的污泥、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初步气‑水联合洗和进行反向水洗。本发明能有效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表面污泥进行复合流式自清理,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清理成本低,速度快,方法简单实用和过流均匀泥水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水处理行业广为使用的沉淀池为斜管或斜板沉淀池,这种沉淀池利用哈真浅池原理进行污水的泥水分离处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污泥经常在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表面附着沉积下来,从而使填料层的过水断面减小,进而导致填料层的出水质量大幅度降低。
特别是用这种沉淀池作为污水处理流程中的二次沉淀池使用时,污泥堵塞填料层的影响尤其明显,堵塞填料层会造成因人工清洗工作量巨大而无法使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平稳运行。尤其是当生化系统受到冲击导致污泥沉降性能不佳时,不但过滤出水水质会严重超标,还造成大量跑泥(堵塞的污泥随过滤水流出沉淀池)而使生化处理系统崩溃,甚至还会造成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填料垮塌的事故,严重影响整个水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从而严重影响了该种沉淀池作为污水生化处理后二次沉淀池的使用。
现在斜管或斜板沉淀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人工清洗,清洗的方式是定期将沉淀池停运,将其内水放掉,然后由工人用高压水枪进行仔细清洗,将污泥与过滤层分离,清洗废水需按污水进行处理。这种清理方法速度慢、清洗过程至少一周,对持续处理污水影响大,费工费力、成本高。解决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积泥及其冲洗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斜管或斜板沉淀池应用的最大问题之一。
另一方面,斜管或斜板沉淀池存在另一问题是,进入沉淀池中的污水,难于均匀流经斜管或斜板填料层,造成出水水质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能有效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表面污泥进行复合流式自清理,具有结构设计合理, 清理成本低,速度快,方法简单实用和过流均匀泥水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发明由池体、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和出水槽所组成,池体的下端侧壁上设带有排泥控制阀的排泥管,分流板分隔池体内上部空间,分流板的外侧池体内空间由配水堰分割形成配水渠和配水区,带有进水控制阀的进水管相通配水渠的内下端,分流板的内侧池体空间的上部为出水槽和出水堰,出水斗相通出水槽,出水总管的一端相通出水斗的内下端,出水总管的另一端并联带有排渣管阀的排渣管和带有出水管阀的出水管,出水槽和出水堰的下方为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分流板的下端延伸至池体的中部,分流板的下端与池体之间的间隙为分离区入口,分离区入口相通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呈间隔并排设有三根反洗风管,每根反洗风管的进口端分别设有进气控制阀,各反洗风管通过各自的进气控制阀相通气泵,反洗风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气孔。
所述的反洗风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与反洗风管相通的数根翅管,翅管与反洗风管垂直设置,翅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气孔。
所述的池体的下端呈倒梯形。
所述的池体上端面高于配水堰上端面。
所述的池体的出水槽、出水堰及出水斗的上端面低于配水堰的上端面。
所述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的水流从上至下依次分的竖流区、平流区和污泥浓缩区。
所述的三根反洗风管水平并排位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第一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一进气控制阀控制,位于第一分区;第二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二进气控制阀控制,位于第二分区;第三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三进气控制阀控制,位于第三分区,各分区位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同一平面上。
一种对本发明的污水沉淀池进行复合流自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常规清理污泥浓缩区的污泥:使含泥污水从进水管进入配水渠,再通过进水堰进入配水区。在配水区含泥污水竖流缓慢下降到分离区入口处,然后从分离区入口水平流入污泥浓缩区上方的平流区,含泥污水在缓慢的水平流动下进行第一次泥水分离。分离的污泥在此阶段下沉到池体下端的污泥浓缩区中。
上升水流向上进入竖流区,在竖流区,经由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内下部的斜板滑落下降的污泥和污水中顺流上升的残余污泥形成悬浮污泥层,水流中所含污泥絮体与悬浮污泥层发生接触絮凝作用,悬浮污泥下沉至污泥浓缩区,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
经过悬浮污泥层的污水携带少量絮体继续上升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第三次泥水分离。
进入下部污泥浓缩区的污泥进入压缩沉淀过程,经过沉淀挤压作用,污泥层的浓度大于设定值时,启动抽泥泵,打开排泥控制阀将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池体。
(2)监测污水沉淀池的出水斗的过水量及出水质量,若出水质量低于设定值时,进行复合流自清洗。所述的复合流自清洗包括如下步骤:
(a)关闭进水控制阀,停止沉淀池进水。打开排泥控制阀,保持排泥管抽水。待污水沉淀池的池体内水位下降至距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上端面0.25~0.31m时,关闭排泥管上的排泥控制阀。
(b)启动气泵,同时将控制三根反洗风管的各进气控制阀开启。气流从各反洗风管及其翅管上的出气孔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的水中,形成带气泡沸腾状水流,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初步气-水联合洗。持续3~4min。
(c)关闭第一分区的第一反洗风管上的进气控制阀,第一分区为静水区。第二、第三分区的反洗风管继续运行,继续对第二、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位于第二、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一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一分区内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min。
(d)开启第一分区进气控制阀,保持第三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为开启状态,对第一、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关闭第二分区的进气进气阀。第二分区为静水区。位于第一、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二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二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 min。
(E)开启第二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保持第一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为开启状态,对第一、第二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关闭第三分区的进气进气阀,第三分区为静水区。位于第一、第二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三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min。
(F)开启排泥控制阀,启动抽泥泵,将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池体,同时关闭全部进气控制阀和气泵,直到池体内水面下降到反洗风管之下0.04~0.06m时,关闭排泥控制阀。静置12~17min,使池体内泥水界面下降到竖流区的下部时,再开启进水控制阀和出水管阀,使沉淀池重新开始运行;
(3)当池体内水面上富集浮渣需要去除时,进入水面排渣模式:
首先关闭出水管阀,使池体内水面上升至高出出水堰0.054~0.1m的水平。
然后打开排渣管阀,使排渣管处于开启状态,开启全部进气控制阀和气泵,对各反洗风管内注气,使浮渣进入汇集出水斗后再经出水总管、排渣管和排渣管阀,送出池体。
所述的沸腾状水流面的高度高于静水区水流面的高度。
所述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下端面的水平空间面积是依每根反洗风管喷气面积分为并排的数个分区。
上述结构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能有效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表面污泥进行复合流式自清理,具有结构设计合理, 清理成本低,速度快,方法简单实用和过流均匀泥水分离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含有与活性污泥性质相近污泥的污水经过本发明的处理,出水悬浮物,也就是经常说的SS,不超过5mg/L,远远优于传统辐流式二沉淀池的25mg/L。由于充分发挥了斜管或斜板沉淀池高效率的特点,与辐流式二沉淀池相比,使二沉淀池占地缩减到原来的1/4左右。
(2)本发明与普通斜管或斜板沉淀池相比,在分离无机污泥方面,由于增加了竖流段,也就是增加了接触絮凝的过程,使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污泥浓度大幅度减小,从而可大幅度增加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表面负荷,最高可达25m/h,在同等处理效果情况下,可使池体占地节省50%以上。在同等占地面积和处理量的条件下,确保出水SS不超过3mg/L,结合污泥回流技术,可确保出水浊度不超过1NTU。
(3)本发明彻底解决了填料清洗问题,且清洗速度快,清洗效果好,省工省力,整个反洗过程大约45min,对持续处理污水基本无影响,而且在清洗过程中不产生污水,消除了清洗废水的再处理问题。
(4)由于本发明彻底解决了斜管或斜板填料层清洗问题,使得更小管径的斜管或更小板距的斜板使用在泥水分离领域成为可能,进一步提升泥水分离的效率,使出水净化水质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复合流自清沉淀池,由池体22、斜管或斜板填料层10和出水槽13所组成。池体的下端呈倒梯形,以便于污泥沉积集中。池体的下端侧壁上设带有排泥控制阀18的排泥管19。排泥管与抽水泵连通。分流板23分隔池体内上部空间。所述的池体上端面高于配水堰上端面。
分流板的外侧池体内空间由配水堰3分割形成配水渠2和配水区4,带有进水控制阀1的进水管25相通配水渠的内下端。
分流板的内侧池体空间的上部为出水槽和出水堰12。出水斗14相通出水槽,出水总管26的一端相通出水斗的内下端,出水总管的另一端并联带有排渣管阀21的排渣管27和带有出水管阀20的出水管28。出水槽和出水堰的下方为斜管或斜板填料层10。即:斜管或斜板填料层横向水平设于出水槽和出水堰下方的分流板内侧池体空间面。
分流板的下端延伸至池体的中部,分流板的下端与池体之间的间隙为分离区入口5,分离区入口相通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斜板填料过滤层下端的池体内空间的水流流向(为图中箭头所示)从上至下依次分的竖流区8、平流区7和污泥浓缩区6。污水自配水渠经配水区向下,从分离区入口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形成在分离旋流,可保证污水均匀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向上流过该填料层,形成清水,清水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上方的清水区11,清水区内清水再经各出水堰12汇集至出水槽后经出水斗流出沉淀池,再处理。污泥则沉在污泥浓缩区。
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呈间隔并排设有三根反洗风管,所述的三根反洗风管水平并排位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通常反洗风管上端面距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端面10~60cm。
每根反洗风管9的进口端分别设有进气控制阀,各反洗风管通过各自的进气控制阀相通气泵,反洗风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气孔。可依面积大小,将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的水平面积分为三个并排的分区即:第一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一进气控制阀15控制,位于第一分区;第二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二进气控制阀16控制,位于第二分区;第三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三进气控制阀17控制,位于第三分区。各分区位于同一平面上。
所述的各反洗风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与反洗风管相通的数根翅管24,翅管与反洗风管垂直设置,翅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气孔。
所述的池体的出水槽、出水堰及出水斗的上端面低于配水堰的上端面。
所述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的水流从上至下依次分的竖流区、平流区和污泥浓缩区。
一种对本发明的污水沉淀池进行复合流自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常规清理污泥浓缩区的污泥:打开出水管阀20,打开进水控制阀1,使含泥污水从进水管25首先进入配水渠,然后通过进水堰进入配水区。在配水区,含泥污水竖流缓慢下降到分离区入口,然后从分离区入口水平流入污泥浓缩区上方的平流区7,含泥污水在缓慢的水平流动下进行第一次泥水分离,易于分离的污泥在此阶段下沉到池体下端的污泥浓缩区6中。
上升水流向上进入竖流区,在竖流区,经由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内下部的斜板滑落下降的污泥和污水中顺流上升的残余污泥形成悬浮污泥层,水流中所含污泥絮体与悬浮污泥层发生接触絮凝作用,大部分悬浮污泥将被拦截下来,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不易于在平流区沉降的污泥在此阶段得到大幅度的分离,下降穿过平流区进入污泥浓缩区。
经过悬浮污泥层的污水携带少量絮体继续上升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第三次泥水分离,难于沉降的污泥在此得到去除。
进入下部污泥浓缩区的污泥进入压缩沉淀过程,经过沉淀挤压作用,一部分水被挤出,污泥层的浓度大幅度提高,即污泥层的浓度大于设定值时,可启动抽泥泵,打开排泥控制阀18将污泥从排泥管19排出池体。清水则经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上部的清水区进入出水堰,经出水槽13汇集出水斗后再自出水总管、出水管和出水管阀,送出池体。
(2)监测污水沉淀池的出水斗的过水量及出水质量,若出水质量低于设定值时,进行复合流自清洗。所述的复合流自清洗包括如下步骤:
(a)停止沉淀池进水,即:关闭进水控制阀1,打开排泥控制阀,保持排泥管19抽水,待污水沉淀池的池体内水位下降至距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上端面0.25~0.31m时,关闭排泥管上的排泥控制阀。
(b)启动气泵,同时将控制三根反洗风管的各进气控制阀开启,气流从各反洗风管及其翅管上的出气孔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的水中,形成带气泡沸腾状水流,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初步气-水联合洗,持续3~4min。
(c)如前所述,所述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下端面的水平空间面积是依每根反洗风管喷气面积分为并排的数个分区。即:可依面积大小,将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的水平面积分为三个并排的分区即:第一反洗风管位于第一分区;第二反洗风管位于第二分区;第三反洗风管位于第三分区。
对第一分区上部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时,关闭第一分区的第一反洗风管上的进气控制阀,第二、第三分区的反洗风管继续运行,继续对第二、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由于第一分区为静水区,静水区水平面低于第二、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面,第二、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一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从而实现对第一分区内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这时第二、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仍处于气—水联合冲洗状态,即沸腾状水流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端向上端冲洗该填料层,为正向水洗。),持续3~5min。
(d)开启第一分区进气控制阀,保持第三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为开启状态,对第一、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关闭第二分区的进气进气阀。第二分区为静水区。位于第一、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二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二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 min。
(E)开启第二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保持第一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为开启状态,对第一、第二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关闭第三分区的进气进气阀,第三分区为静水区。位于第一、第二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三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min。
(F)开启排泥控制阀,启动抽泥泵,将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池体,同时关闭全部进气控制阀和气泵,直到池体内水面下降到反洗风管之下0.04~0.06m时,关闭排泥控制阀。静置12~17min,使池体内泥水界面下降到竖流区的下部时,再开启进水控制阀1和出水管阀20,使沉淀池重新开始投入运行,整个反洗过程大约45min左右。整个过程中的各段时间可根据调试结果进行现场设定。
(3)当池体内水面上富集浮渣需要去除时,进入水面排渣模式:
首先关闭出水管阀,使池体内水面上升至高出出水堰0.054~0.1m的水平,然后打开排渣管阀21,使排渣管27处于开启状态,需要时可开启全部进气控制阀,对各反洗风管内注气,使浮渣进入汇集出水斗后再经出水总管、排渣管和排渣管阀,送出池体。在一定时间后,浮渣排净后,顺序关闭进气控制阀、关闭排渣管阀、开启出水管阀和出水管,使沉淀池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所述的沸腾状水流面的高度高于静水区水流面的高度。
总之,本发明能有效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表面污泥进行复合流式自清理,具有结构设计合理, 清理成本低,速度快,方法简单实用和过流均匀泥水分离效果好的优点,可推广使用。

Claims (10)

1.一种污水沉淀池,由池体、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和出水槽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池体的下端侧壁上设带有排泥控制阀的排泥管,分流板分隔池体内上部空间,分流板的外侧池体内空间由配水堰分割形成配水渠和配水区,带有进水控制阀的进水管相通配水渠的内下端,分流板的内侧池体空间的上部为出水槽和出水堰,出水斗相通出水槽,出水总管的一端相通出水斗的内下端,出水总管的另一端并联带有排渣管阀的排渣管和带有出水管阀的出水管,出水槽和出水堰的下方为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分流板的下端延伸至池体的中部,分流板的下端与池体之间的间隙为分离区入口,分离区入口相通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呈间隔并排设有三根反洗风管,每根反洗风管的进口端分别设有进气控制阀,各反洗风管通过各自的进气控制阀相通气泵,反洗风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气孔。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洗风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与反洗风管相通的数根翅管,翅管与反洗风管垂直设置,翅管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气孔。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的下端呈倒梯形。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上端面高于配水堰上端面。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池体的出水槽、出水堰及出水斗的上端面低于配水堰的上端面。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的水流从上至下依次分的竖流区、平流区和污泥浓缩区。
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沉淀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根反洗风管水平并排位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第一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一进气控制阀控制,位于第一分区;第二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二进气控制阀控制,位于第二分区;第三反洗风管的进口端由第三进气控制阀控制,位于第三分区,各分区位于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空间同一平面上。
8.一种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沉淀池进行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常规清理污泥浓缩区的污泥,使含泥污水从进水管进入配水渠,再通过进水堰进入配水区,在配水区含泥污水竖流缓慢下降到分离区入口处,然后从分离区入口水平流入污泥浓缩区上方的平流区,含泥污水在缓慢的水平流动下进行第一次泥水分离,分离的污泥在此阶段下沉到池体下端的污泥浓缩区中;
上升水流向上进入竖流区,在竖流区,经由斜管或斜板填料层内下部的斜板滑落下降的污泥和污水中顺流上升的残余污泥形成悬浮污泥层,水流中所含污泥絮体与悬浮污泥层发生接触絮凝作用,悬浮污泥下沉至污泥浓缩区,进行第二次泥水分离;
经过悬浮污泥层的污水携带少量絮体继续上升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第三次泥水分离;
进入下部污泥浓缩区的污泥进入压缩沉淀过程,经过沉淀挤压作用,污泥层的浓度大于设定值时,启动抽泥泵,打开排泥控制阀将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池体;
(2)监测污水沉淀池的出水斗的过水量及出水质量,若出水质量低于设定值时,进行复合流自清洗,所述的复合流自清洗包括如下步骤:
(a)关闭进水控制阀,停止沉淀池进水,打开排泥控制阀,保持排泥管抽水,待污水沉淀池的池体内水位下降至距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上端面0.25~0.31m时,关闭排泥管上的排泥控制阀;
(b)启动气泵,同时将控制三根反洗风管的各进气控制阀开启,气流从各反洗风管及其翅管上的出气孔进入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的池体内的水中,形成带气泡沸腾状水流,对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初步气-水联合洗,持续3~4min;
(c)关闭第一分区的第一反洗风管上的进气控制阀,第一分区为静水区,第二、第三分区的反洗风管继续运行,继续对第二、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位于第二、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一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一分区内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min;
(d)开启第一分区进气控制阀,保持第三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为开启状态,对第一、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关闭第二分区的进气进气阀,第二分区为静水区,位于第一、第三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二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二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 min;
(E)开启第二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保持第一分区的进气控制阀为开启状态,对第一、第二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气-水联合洗,关闭第三分区的进气进气阀,第三分区为静水区,位于第一、第二分区的沸腾状水流会经第三分区由上到下返回斜管或斜板填料层下方,实现对第三分区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进行反向水洗,持续3~5min;
(F)开启排泥控制阀,启动抽泥泵,将污泥从排泥管排出池体,同时关闭全部进气控制阀和气泵,直到池体内水面下降到反洗风管之下0.04~0.06m时,关闭排泥控制阀,静置12~17min,使池体内泥水界面下降到竖流区的下部时,再开启进水控制阀和出水管阀,使沉淀池重新开始运行;
(3)当池体内水面上富集浮渣需要去除时,进入水面排渣模式:
首先关闭出水管阀,使池体内水面上升至高出出水堰0.054~0.1m的水平;
然后打开排渣管阀,使排渣管处于开启状态,开启全部进气控制阀和气泵,对各反洗风管内注气,使浮渣进入汇集出水斗后再经出水总管、排渣管和排渣管阀,送出池体。
9.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沸腾状水流面的高度高于静水区水流面的高度。
10.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管或斜板填料层的下端面的水平空间面积是依每根反洗风管喷气面积分为并排的数个分区。
CN201810210355.1A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Active CN108379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0355.1A CN108379885B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10355.1A CN108379885B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9885A true CN108379885A (zh) 2018-08-10
CN108379885B CN108379885B (zh) 2023-06-02

Family

ID=63067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10355.1A Active CN108379885B (zh) 2018-03-14 2018-03-14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7988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174A (zh) * 2018-12-25 2019-03-15 欧基(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回气洗斜板斜管式沉淀装置
CN109912097A (zh) * 2019-03-31 2019-06-21 吴文泉 一种基于输入管斜盘滑贴的冷冻负压的净水终端功能机
CN110368720A (zh) * 2019-08-30 2019-10-25 北京北排装备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流沉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47774A (zh) * 2020-07-10 2020-10-30 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泥水分离池的应用方法
CN113666566A (zh) * 2021-09-23 2021-11-19 安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介质沉淀池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0360A (ja) * 2000-09-14 2002-03-27 Toshiba Corp 水質監視装置
JP2007229658A (ja) * 2006-03-02 2007-09-13 Ishigaki Co Ltd 繊維ろ材を用いたろ過処理方法とそのろ過装置
JP2008000697A (ja) * 2006-06-23 2008-01-10 Ngk Insulators Ltd 合流式下水の一次処理方法
CN103848535A (zh) * 2012-10-15 2014-06-11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多介质可再生生物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03964598A (zh) * 2014-05-30 2014-08-06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106039776A (zh) * 2016-08-04 2016-10-26 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式沉淀池
CN206045496U (zh) * 2016-08-31 2017-03-29 安徽泓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CN208065845U (zh) * 2018-03-14 2018-11-09 王金 复合流自清洗斜管或斜板沉淀池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90360A (ja) * 2000-09-14 2002-03-27 Toshiba Corp 水質監視装置
JP2007229658A (ja) * 2006-03-02 2007-09-13 Ishigaki Co Ltd 繊維ろ材を用いたろ過処理方法とそのろ過装置
JP2008000697A (ja) * 2006-06-23 2008-01-10 Ngk Insulators Ltd 合流式下水の一次処理方法
CN103848535A (zh) * 2012-10-15 2014-06-11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多介质可再生生物过滤方法及装置
CN103964598A (zh) * 2014-05-30 2014-08-06 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处理装置
CN106039776A (zh) * 2016-08-04 2016-10-26 安徽华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复合式沉淀池
CN206045496U (zh) * 2016-08-31 2017-03-29 安徽泓济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CN208065845U (zh) * 2018-03-14 2018-11-09 王金 复合流自清洗斜管或斜板沉淀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67174A (zh) * 2018-12-25 2019-03-15 欧基(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回气洗斜板斜管式沉淀装置
CN109912097A (zh) * 2019-03-31 2019-06-21 吴文泉 一种基于输入管斜盘滑贴的冷冻负压的净水终端功能机
CN110368720A (zh) * 2019-08-30 2019-10-25 北京北排装备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平流沉淀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847774A (zh) * 2020-07-10 2020-10-30 珠海九通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泥水分离池的应用方法
CN113666566A (zh) * 2021-09-23 2021-11-19 安乐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介质沉淀池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9885B (zh) 2023-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9885A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及其复合流自清的方法
CN101423284B (zh) 上向流滤池的反冲洗方法及反冲洗配水结构
KR101214553B1 (ko) 합류식 하수 월류수 처리시스템
KR102203152B1 (ko) 비점오염저감시설
JP4766460B2 (ja) 廃水処理装置における固液分離装置
KR101494296B1 (ko) 무동력 자동 역세척형 초기우수 비점오염 저감시설
CN104973711B (zh) 一种污水杂质分离方法
US692682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contaminants from commercial laundry wastewater
CN105645640A (zh) 一种集澄清、膜过滤和污泥处理一体式处理装置
CN217661690U (zh) 一种防板结的过滤净水装置
CN208065845U (zh) 复合流自清洗斜管或斜板沉淀池
CN108285210A (zh) 一体式无动力旋流沉淀膜过滤反应器
CN211445418U (zh) 一种食品废水处理系统
CN108905320A (zh) 一种新型活性砂过滤器
KR20030059010A (ko) 침사분리기
CN105994116B (zh) 一种双排水、可排污鱼缸循环过滤系统
CN213569626U (zh) 一种含油废水油水分离系统
CN209974483U (zh) 水处理系统
CN208632333U (zh) 高效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CN108939624A (zh) 一种陶瓷加工的连续式污水净化结构
CN209204760U (zh) 一种新型活性砂过滤器
CN106237670A (zh) 一种高效升流式异向流斜板沉淀池
CN209010334U (zh) 一种多向流生物过滤装置
JPS6154480B2 (zh)
KR101799745B1 (ko) 원형 침사 유분 제거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5

Address after: Room 407-2828, Shilibao Town Government Office Building, No. 67 Xidaqiao Road, Miyun District, Beijing, China (Shilibao Town Centralized Office Area)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a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00101 507, block C, building 1, Bei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Wang Jin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