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9138B -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9138B
CN108369138B CN201580082102.5A CN201580082102A CN108369138B CN 108369138 B CN108369138 B CN 108369138B CN 201580082102 A CN201580082102 A CN 201580082102A CN 108369138 B CN108369138 B CN 108369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unit
contact sensor
communication line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821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9138A (zh
Inventor
冈崎淳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69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9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9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9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1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using electric radiation det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Abstract

传感器单元具备:非接触型传感器,其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单元壳体,其收纳非接触型传感器;第一驱动源,其向上方驱动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非接触型传感器向单元壳体外突出;第二驱动源,其对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通信线,其将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通信线在单元壳体内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

Description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特别涉及传感器单元的通信线的布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传感器单元中,例如有设置于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的传感器单元(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言,在运转时,非接触型传感器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驱动,在较宽的范围内扫描并检测空调对象区域中的人体的温度、墙壁的温度、地板的温度、家具的位置、人体的活动量、天花板的温度、日照量、以及房间布局等。由此,能够进行省去无用的空气调节的运转、即能够进行降低电力消耗的运转。此外,作为主要的非接触型传感器,有焦电型、热电动势型等热型红外线检测传感器、以及可见光相机等。
另外,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构成为:在停止时,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于室内机的收纳部,能够抑制对外观的影响。另一方面,在运转时,非接触型传感器沿着螺旋状的引导件一边旋转一边逐渐开始从室内机突出,在旋转至引导件的终点后,非接触型传感器暂时停止。此时,非接触型传感器成为从收纳部突出到最大的状态。接着,向反方向旋转至某一定角度,如果旋转至指定的角度,则再次向反方向旋转。通过重复进行该动作,从而在较宽的范围内扫描并检测对象物。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373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专利文献1记载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言,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旋转相应地,安装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通信线也会进行旋转。因此,由于在非接触型传感器旋转时产生的通信线的扭转及弯曲,通信线有时会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并且,存在如下课题:在通信线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时,会在通信线上产生过度的应力,通信线会发生断线而使得非接触型传感器无法再对对象物进行检测。另外,存在如下课题:由于在非接触型传感器旋转时通信线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所以会产生摩擦声音。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通信线的耐久性并抑制摩擦声音的产生的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具备:非接触型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向上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所述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向所述单元壳体外突出;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对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通信线,所述通信线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通信线在所述单元壳体内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传感器单元,由于通信线从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所以可以抑制在非接触型传感器驱动时通信线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其结果是,能够提高通信线的耐久性,并能够抑制摩擦声音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感器突出时的传感器单元周边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时的传感器单元周边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2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3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B-B剖视图。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单元而得到的外观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D向视图。
图8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图9是从背面观察示出了图7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单元而得到的外观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E向视图。
图10是从正面侧观察示出了图8的变形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而得到的右侧面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2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A-A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的纵剖结构图,是图11所示的传感器单元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被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另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构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使理解变得容易,适当地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但这只是用于说明的术语,这些术语并不限定本发明。另外,在从正面观察室内机100及传感器单元200的状态下使用“上”、“下”、“左”、“右”、“前”、“后”。
以下,基于图1,对室内机100的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1的室内机100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循环,从而向室内等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
如图1所示,室内机100具有构成外部轮廓的框体1,在框体1的上部开口形成有吸入口2,所述吸入口2主要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另外,在框体1的前表面侧下部开口形成有吹出口3,所述吹出口3用于向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在吹出口3的形成位置设置有:上下调整空调空气的吹出方向的上下风向板4a、4b、4c。另外,在上下风向板4b设置有左右调整空气的吹出方向的左右风向板5。
另外,在室内机100内部、即框体1内部收纳有:从吸入口2吸入室内空气并从吹出口3吹出空调空气的送风风扇(未图示)、以及配设于从吸入口2起到吹出口3为止的风路并通过利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来形成空调空气的热交换器(未图示)等。
在框体1的右侧下部设置有具有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传感器单元200,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空调对象区域的物体、例如人体、墙壁、地板的温度等。该传感器单元200被设置成其大部分位于框体1的内部,一部分位于框体1的外部。
此外,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例如是焦电型、热电动势型等热型红外线检测传感器、或者是可见光相机、测距传感器、多普勒传感器、亮度传感器、麦克风等。另外,在传感器单元200的下部形成有传感器收纳口6,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能够从该传感器收纳口6收纳到传感器单元200内部、即室内机100内部,且能够向传感器单元200外部、即室内机100外部突出。
此外,上述上下风向板4a、4b、4c由两块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一块或三块、四块等多块构成。另外,左右风向板5设置于上下风向板4b,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于独立的位置,例如设置于上下风向板4a与4b之间。
图2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突出时的传感器单元200周边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2所示,在室内机100运转时,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从形成于传感器单元200的下部的传感器收纳口6向室内机100外部突出。并且,非接触型传感器800通过在水平方向、即左右方向上进行旋转驱动,从而在较宽的范围内扫描并检测空调对象区域中的物体的温度等。
此外,作为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检测对象,例如有人体的温度、墙壁的温度、地板的温度、天花板的温度、日照量、房间的距离、房间布局、以及光量等。
另外,通过也将上下风向板4a、4b、4c定位成不覆盖吹出口3,从而从吹出口3吹出空调空气。
图3是放大图1的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收纳时的传感器单元200周边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另外,如图3所示,在室内机100停止时,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从形成于传感器单元200的下部的传感器收纳口6收纳到室内机100内部,从而抑制对外观的影响。此外,在室内机100运转时,在不使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情况下也同样如此。
另外,通过将上下风向板4a、4b、4c定位成覆盖吹出口3和左右风向板5,并关闭前表面驱动面板10,从而抑制对外观的影响。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200的纵剖结构图,是图2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0的A-A剖视图。此外,图4示出了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突出到传感器单元200外部的图。
以下,对传感器单元200的结构进行说明。
传感器单元200具备:单元壳体300,所述单元壳体300由单元下壳体41和单元上壳体42构成,并构成外部轮廓;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能够从形成于单元下壳体41的下部的传感器收纳口6收纳到单元壳体300内部,且能够向单元壳体300外部突出;圆筒状的传感器壳体35,所述传感器壳体35覆盖并保护非接触型传感器800;驱动装置31,所述驱动装置31在上下方向上对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进行驱动;以及旋转驱动装置30,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0在左右方向上对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进行旋转驱动。另外,在单元壳体300的右侧部形成有能够供通信线43贯通的孔部45。
非接触型传感器800在上部设置有连接器(未图示),具有弹力的多条通信线43与该连接器连接。通信线43也与设置于传感器单元200的外部的室内控制装置50连接,并将由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室内控制装置50。另外,通信线43被设置成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进行上下驱动时及进行旋转驱动时不会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
驱动装置31固定在单元下壳体41内部,并被配置成与齿轮32同轴,以使齿轮32旋转。另外,上下驱动轨道33配置在与齿轮32啮合的位置。
旋转驱动装置30固定在单元上壳体42内部,并被配置在与轴36及齿轮38相同的轴上,以使轴36和齿轮38旋转。另外,齿轮39配置在与齿轮38啮合的位置,并固定于传感器壳体35,以便通过旋转而使非接触型传感器800在左右方向上进行旋转。另外,在齿轮39设置有止动件39a,以防止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旋转一定角度以上。
另外,设置有轨道罩37,以便对齿轮38和齿轮39进行保持,轨道罩37固定于上下驱动轨道33。另外,在轨道罩37分别形成有能够供通信线43贯通的孔、及能够供轴36贯通的孔。另外,在轨道罩37设置有止动件37a,以防止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旋转一定角度以上。
并且,通过驱动装置31进行旋转驱动,其动力经由齿轮32传递给上下驱动轨道33,上下驱动轨道33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与齿轮38、39及保持齿轮38、39的轨道罩37一起上下移动。另外,通过旋转驱动装置30进行旋转驱动,从而使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经由齿轮38、39进行左右旋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分别具备驱动装置31和旋转驱动装置30,所述驱动装置31是在上下方向上对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进行驱动的驱动源,所述旋转驱动装置30是在左右方向上对非接触型传感器800进行旋转驱动的驱动源,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利用同一驱动源来实现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下方向上的移动以及左右方向上的旋转。
另外,驱动装置31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一驱动源”,旋转驱动装置30相当于本发明的“第二驱动源”。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200的纵剖结构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0的C-C剖视图。此外,图5示出了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突出到单元壳体300外部的图。
如图5所示,通信线43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部中心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也就是说,在通信线43形成有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呈倒U字状折返的第一折返部43a。
并且,通信线43从圆弧的顶部或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向下方延伸,并由捆扎构件60进行捆扎,捆扎构件60固定于固定钩61,所述固定钩61设置在单元下壳体41内部的左侧部。也就是说,通信线43在比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靠下方的位置由捆扎构件60捆扎,并固定于设置在比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靠下方的位置的固定钩61。另外,将比捆扎构件60靠下侧的通信线43从单元壳体300的孔部45向单元壳体300外部引出,并使其与室内控制装置50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5所示,固定钩61设置于单元壳体300内部的左侧部,孔部45也形成于单元壳体300的左侧部,但并不限定于此。固定钩61也可以设置于单元壳体300内部的右侧部或前表面部,而且,孔部45也可以形成于单元壳体300的右侧部或前表面部。
另外,固定钩61相当于本发明的“固定部”。
如上所述,通信线43向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形成第一折返部43a,并从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向下方延伸,由捆扎构件60进行捆扎。
因此,非接触型传感器800不仅能够向左右方向进行旋转驱动,而且也能够向上下方向进行移动,能够抑制通信线43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能够实现与周围部件摩擦的摩擦声音的降低以及通信线43的耐久性的提高。
另外,通过增大通信线43的向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伸长的伸长量,从而能够扩展通信线43的长度调整余度,因此,能够使通信线43的成本变低。
另外,多条通信线43在比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靠下方的位置由捆扎构件60进行捆扎。因此,能够抑制各通信线43的参差不齐。并且,通过抑制各通信线43的参差不齐,从而能够谋求通信线43的摩擦声音的降低、耐久性提高、以及组装作业性的提高。此外,为了抑制各通信线43的参差不齐,也可以将各通信线43彼此扭绞或扭转聚集。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200的纵剖结构图,是图3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0的B-B剖视图。此外,图6示出了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收纳于单元壳体300内部的图。
如图6所示,单元上壳体42配置于单元下壳体41的上部,单元上壳体42具备:收纳通信线43的通信线收纳部40、和收纳上下驱动轨道33的轨道收纳部34。
通过具备通信线收纳部40,不仅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如图4所示突出到单元壳体300外部时,能够抑制通信线43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而且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如图6所示收纳于单元壳体300内部时,也能够抑制通信线43与周围部件发生干涉。另外,通过具备通信线收纳部40,能够谋求通信线43的摩擦声音的降低及耐久性提高。
另外,在通信线43被布置成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描绘出圆弧而形成第一折返部43a的构造中,在非接触型传感器800收纳时,在通信线43的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与通信线收纳部40的上表面、即单元上壳体4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62。由此,即使非接触型传感器800在上下方向上进行移动,也能够防止通信线43与单元上壳体42的接触。通过防止通信线43与单元上壳体42的接触,从而能够防止通信线43被周围部件夹入,能够实现摩擦声音的降低及耐久性提高。
图7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传感器单元200而得到的外观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0的D向视图,图8是从正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而得到的外观立体图。
如图7所示,通信线43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部中心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形成第一折返部43a。并且,从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向下方延伸并由捆扎构件60进行约束。并且,捆扎构件60固定于固定钩61,所述固定钩61设置在单元下壳体41内部的左侧部。
将比捆扎构件60靠下侧的通信线43从形成于单元壳体300的左侧部的孔部45向单元壳体300外部引出,并使其与室内控制装置50连接。此时,如图7所示,为了从捆扎构件60向设置在传感器单元200的左上方的室内控制装置50布置通信线43,将通信线43布置成从捆扎构件60的下方向上方描绘出圆弧。也就是说,在通信线43形成第二折返部43b,所述第二折返部43b在捆扎构件60的下方呈U字状地折返。
图9是从背面观察示出了图7的变形例的传感器单元200而得到的外观图,是图4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0的E向视图,图10是从正面侧观察示出了图8的变形例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而得到的右侧面立体图。此外,图9示出了在与图7相反的位置配置捆扎构件60时的传感器单元200。
如图9所示,通信线43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部中心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非接触型传感器800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形成第一折返部43a。并且,从第一折返部43a的顶部向下方延伸并由捆扎构件60进行约束。并且,捆扎构件60固定于固定钩61,所述固定钩61设置在单元下壳体41内部的右侧部。
将比捆扎构件60靠下侧的通信线43从形成于单元壳体300的右侧部的孔部45向单元壳体300外部引出,并使其与室内控制装置50连接。此时,如图9所示,为了从捆扎构件60向设置在传感器单元200的右上方的室内控制装置50布置通信线43,将通信线43布置成从捆扎构件60的下方向上方描绘出圆弧。也就是说,在通信线43形成第二折返部43b,所述第二折返部43b在捆扎构件60的下方呈U字状地折返。
如上所述,通过在捆扎构件60的下方设置第二折返部43b,从而能够在确定的位置进行通信线43的布置,能够谋求作业人员的作业性的提高,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传感器单元20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例中,从传感器单元200的左右对通信线43进行布置,但布置的方向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根据设置有室内控制装置50的位置而从前方后方等传感器单元200的任意方向进行布置。
另外,虽然将通信线43布置成从捆扎构件60的下方向上方描绘出圆弧而形成第二折返部43b,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第二折返部43b设置在捆扎构件60的上方或左右方向。另外,为了形成第二折返部43b,在图7中记载了钩形件44,但也可以由固定的捆扎构件60形成第二折返部43b。
实施方式2.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但对于与实施方式1重复的内容而言,省略(一部分的)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对于图1及图2而言,在本实施方式2中将传感器单元200置换为传感器单元201也进行使用。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201的纵剖结构图,是图2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1的A-A剖视图,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100所具备的传感器单元201的纵剖结构图,是图11所示的传感器单元201的F-F剖视图。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单元201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传感器单元201的固定钩61分别设置于单元壳体300内部的右侧部及左侧部,孔部45也分别形成于单元壳体300的右侧部及左侧部。因此,从单元壳体300的左侧部及右侧部中的任意一方都能够取出通信线43。此外,也可以是,不仅能够从单元壳体300的左侧部及右侧部取出通信线43,也能够从背面部或其它部位取出通信线43。
如上所述,如图11及图12所示,通过预先设为能够从单元壳体300的多个部位取出通信线43,从而能够增大通信线43的布置自由度,能够谋求作业人员的作业性的提高。因此,能够减少作业人员的作业错误,能够提供可靠性高的传感器单元201。
此外,在实施方式1及2中,作为配置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的传感器单元200、201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地板放置型的除湿器、加湿器等中,也可以通过与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100的安装方向相反地安装传感器单元200、201,并设为非接触型传感器向上方突出的形态,从而确保针对通信线的钩挂的可靠性。另外,由于能够将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除湿器、加湿器等的内部,所以不会影响外观,能够检测室内的对象物、例如人体等的表面的红外线,且在对象物不在时抑制加湿、除湿运转,抑制电力消耗。
附图标记的说明
1框体,2吸入口,3吹出口,4a上下风向板,4b上下风向板,5左右风向板,6传感器收纳口,4c上下风向板,30旋转驱动装置,31驱动装置,32齿轮,33上下驱动轨道,34轨道收纳部,35传感器壳体,36轴,37轨道罩,37a止动件,38齿轮,39齿轮,39a止动件,40通信线收纳部,41单元下壳体,42单元上壳体,43通信线,43a第一折返部,43b第二折返部,44钩形件,45孔部,50室内控制装置,60捆扎构件,61固定钩,62空隙,100室内机,200传感器单元,201传感器单元,300单元壳体,800非接触型传感器。

Claims (7)

1.一种传感器单元,其中,所述传感器单元具备:
非接触型传感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物体的温度;
单元壳体,所述单元壳体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
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向上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收纳在所述单元壳体内,向下方驱动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而使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向所述单元壳体外突出;
第二驱动源,所述第二驱动源对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旋转驱动;以及
通信线,所述通信线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与设置在所述单元壳体的外部的控制装置连接,并将由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通信线在所述单元壳体内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被布置成从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的上方向下方描绘出圆弧,
所述单元壳体具有:
传感器收纳部,所述传感器收纳部收纳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以及
通信线收纳部,所述通信线收纳部在所述传感器收纳部的上方收纳所述通信线,
在将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向所述传感器收纳部收纳时,在所述通信线的圆弧的顶部与所述通信线收纳部的上表面之间具有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单元壳体具备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将所述通信线固定在比所述通信线的圆弧的顶部靠下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单元壳体具备多个所述固定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通信线被布置成从所述固定部的下方向上方描绘出圆弧。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多条所述通信线,
具备对多条所述通信线进行捆扎的捆扎构件,
所述捆扎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感器单元,其中,
所述传感器单元具有多条所述通信线,
具备对多条所述通信线进行捆扎的捆扎构件,
所述捆扎构件固定于所述固定部。
7.一种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其中,所述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具备:
构成外部轮廓的框体;
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下部的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单元;以及
对所述传感器单元的所述非接触型传感器进行控制的所述控制装置。
CN201580082102.5A 2015-08-06 2015-08-06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Active CN1083691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5/072414 WO2017022134A1 (ja) 2015-08-06 2015-08-06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9138A CN108369138A (zh) 2018-08-03
CN108369138B true CN108369138B (zh) 2020-04-03

Family

ID=57942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82102.5A Active CN108369138B (zh) 2015-08-06 2015-08-06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48798B2 (zh)
CN (1) CN108369138B (zh)
WO (1) WO20170221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9443B (zh) * 2015-08-13 2020-07-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传感器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7094658B2 (ja) * 2017-03-24 2022-07-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気機器
JP7231395B2 (ja) * 2018-12-17 2023-03-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センサホルダ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CN111486583B (zh) * 2019-01-25 2022-01-04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面板及空调器
JP6705922B2 (ja) * 2019-02-18 2020-06-03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2019109041A (ja) * 2019-02-18 2019-07-04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6700625B2 (ja) * 2019-02-18 2020-05-27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6566226B2 (ja) * 2019-02-18 2019-08-2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6624409B2 (ja) * 2019-02-18 2019-12-25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14837A (ja) * 1988-06-14 1989-12-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電気機器
JPH0725539Y2 (ja) * 1989-08-29 1995-06-0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人体検知器付機器
JPH04344492A (ja) * 1991-05-21 1992-12-01 Daikin Ind Ltd センサの駆動装置
JP3086406B2 (ja) * 1995-10-04 2000-09-11 オプテックス株式会社 受動型赤外線式人体検知装置
JP4342484B2 (ja) * 2005-07-13 2009-10-1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監視装置
KR101507163B1 (ko) * 2008-11-10 2015-03-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5537333B2 (ja) * 2010-08-23 2014-07-02 株式会社東芝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5721575B2 (ja) * 2011-07-20 2015-05-20 株式会社Lixil 便器洗浄装置及び水洗式便器
JP2013110571A (ja) * 2011-11-21 2013-06-06 Sony Corp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129126B2 (ja) * 2014-08-04 2017-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448798B2 (ja) 2019-01-09
CN108369138A (zh) 2018-08-03
JPWO2017022134A1 (ja) 2018-03-01
WO2017022134A1 (ja) 2017-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9138B (zh)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该传感器单元的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JP453743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8419443B (zh) 传感器单元及具备传感器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US9255717B2 (en) Ceiling mounted air conditioner
JP6129126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EP3009752A1 (en) Air conditioner
KR101507163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실내기
US10365007B2 (en) Ceiling-embedded air conditioner
KR20170061137A (ko) 스탠드형 에어컨
EP2199695A1 (en) Ceiling mounting type air conditioner
US20090100851A1 (en) Indoor unit of air conditioner
WO2019013049A1 (ja) 冷媒検知センサを有する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ユニット
CN106247592A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KR101611327B1 (ko) 스텐드형 공기조화기
JP2012103000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850319B (zh) 空调装置的室内机
JP4950100B2 (ja) 空気調和機
JP4433076B2 (ja) 空調室内機
WO2016121547A1 (ja) 空調室内機
JP2008128572A5 (zh)
JP2014043997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0417005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964549B (zh) 电气盒
JP2006300434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WO2019082406A1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