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61231A - 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61231A
CN108361231A CN201810030640.5A CN201810030640A CN108361231A CN 108361231 A CN108361231 A CN 108361231A CN 201810030640 A CN201810030640 A CN 201810030640A CN 108361231 A CN108361231 A CN 108361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ubricant
container
case part
induction element
low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3064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61231B (zh
Inventor
马库斯·埃利希
克里斯汀·盖尔
安德烈亚斯·内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 Truck and Bus SE
Original Assignee
MAN Truck and Bus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Truck and Bus SE filed Critical MAN Truck and Bus SE
Publication of CN108361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12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61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612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00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with accumulators; 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F15B1/26Supply reservoir or sump assemb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117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arranged for outward flow 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01Filters in combination with devices for the removal of gas, air purge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0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lubricant venting or purifying means, e.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1/00Common features of fluid actuator systems; Fluid-pressure actuato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any other group of this subclass
    • F15B21/04Special measures take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properties of the fluid
    • F15B21/041Removal or measurement of solid or liquid contamination, e.g.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19/00Lubricant containers for use in lubricators or lubrication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9/00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 F16N39/002Arrangements for conditioning of lubricants in the lubricating system by deaer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00Pressure lubrication
    • F01M1/10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lubricant venting or purifying means, e.g. of filters
    • F01M2001/1007Lubricat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vision therein of lubricant venting or purifying means, e.g. of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ification means combined with other fun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包括:容器壳体,其带有壳体下部件和与壳体下部件连接的壳体上部件;设置在容器壳体中的润滑剂过滤器;分别设置在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上的润滑剂进入接管和润滑剂排出接管;设置在容器壳体中的引导元件,引导元件形成了导轨,通过导轨润滑剂在经过所述润滑剂过滤器之后且在经由润滑剂排出接管离开容器壳体之前,为了分离其中含有的气体而被强制进行流动运动。润滑剂容器的特征在于,引导元件从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延伸至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在上端区域中具有排出开口,且被构造为,它使得从润滑剂过滤器排出的润滑剂沿着引导元件朝向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并经由排出开口强制进行流动运动。

Description

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其具有容器壳体和集成到该容器壳体中的润滑剂过滤器。
背景技术
润滑剂容器,下面也称为油容器,例如在机动车工程中用来储备通过润滑剂容器在回路中引导的润滑剂特别是油。但由于为了保护液压系统的组件而从油中滤除掉碎屑或可能的污物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必须设置相应的油过滤器。按照现有技术,带有集成的、设置在油容器内部的油过滤器的油容器已经是公知的。
因此,DE 10 2007 054 901 B4公开了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油容器,它由容器壳体以及设置在该容器壳体中的油过滤器构成,其中容器壳体带有壳体下部件和容器盖件,容器盖件与该壳体下部件材料配合地或形状配合地连接。在容器壳体上构造了油进入接管和至少一个油排出接管,用于使得油容器与液压系统的至少一个回路连接。
为了避免油中以气泡形式含有的空气有损于冷却系统,在DE 10 2007 054 901B4中提出,在容器壳体内,固定于容器壳体的至少一个内壁上地设置了至少一个围绕油过滤器布置的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形成了用于油的环形的引导路径,通过引导路径,在经过油过滤器之后且在经由一个或多个油排出接管离开油容器之前,油被强制地进行旋转运动,以便分离其中含有的空气。在此,分离出来的空气经由设置在容器盖件的壁中的或者设置在油充入接管的盖罩上的空气排出开口而离开油容器。由一个或多个引导元件形成了包围柱形油过滤器的空心柱式的腔室,该腔室的内壁形成朝向至少一个油排出接管开口的圆形的引导路径。该圆形的引导路径以螺旋形的走向环绕油过滤器多于完整的一圈。
DE 10 2010 035 054 A1公开了一种油容器,它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壳体,在该壳体内容纳了至少一个引导元件,由此形成至少局部地螺旋形的用于为油脱气的流动通道。在此,该流动通道从大致居中地设置在壳体底部上的输入接头伸展到在底部离开中心地设置的输出接头。壳体和引导元件由金属制成。此外公开了一种液压系统,其带有这种油容器且带有置于输入接头之前的回流过滤器,该回流过滤器优选是引导过滤器。
DE 199 25 635 B4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液压油容器,其带有油过滤器,该油过滤器装入到位于液压油容器中的单独的过滤器壳体内,该过滤器壳体带有用于液压油的至少一个进入开口和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其中,过滤器壳体以封装方式地安置在液压油容器中,从而即使在机动车处于倾斜姿态下,油过滤器也始终都完全置于过滤器壳体的油位以下。
发明内容
下述的本发明基于发明人的如下认知:已知的装置的缺点是,在这种系统中,在壳体容器内在油充入接管与油排出接管之间会出现并非所愿的油短路流。短路流、也就是短路流动路径指的是如下情况:油从油充入接管经由过滤器并从那里必要时经过引导元件直接地、即在最短的路径上流向油排出接管,而并不在润滑剂容器内部产生所希望的旋转运动。由于由此引起在容器内部的有效的气体分离作用路径缩短,所以很少有空气从油中分离出来,进而使得系统的气体分离效率变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善的润滑剂容器,借此能避免传统的润滑剂容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出一种具有简单结构的润滑剂容器,它能实现在润滑剂容器内部的改善的可靠的空气分离。
这些目的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润滑剂容器得以实现。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和应用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并将在下面的说明中部分地参照附图予以详述。
根据本发明,设置了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其包括容器壳体和润滑剂过滤器,润滑剂过滤器设置在容器壳体中、特别是设置在壳体下部件中,容器壳体带有壳体下部件和与该壳体下部件连接的壳体上部件,所述壳体下部件和壳体上部件可以材料配合地、形状配合地和/或力配合地相互连接。润滑剂容器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上的至少一个润滑剂进入接管和至少一个润滑剂排出接管,用于使得润滑剂容器连接到液压系统的至少一个回路上。此外,在容器壳体中设置了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形成了用于润滑剂的导轨,通过该导轨,润滑剂在经过润滑剂过滤器之后且在经由润滑剂排出接管离开容器壳体之前,为了分离其中含有的气体而被强制进行流动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普遍的观点,引导元件从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延伸至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且在上端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在此,引导元件被构造为,它使得从润滑剂过滤器排出的润滑剂沿着引导元件朝向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并经由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强制进行流动运动。
由此以有利的方式实现,在容器壳体中可供使用的空间有效地被用来把润滑剂和气体分离开,并有效地避免短路流。根据本发明不会出现短路流,也就是短路流动路径,在其中,在润滑剂容器的下端区域中,经由进入接管进入的润滑剂流经过滤器并且接下来沿着下面的底部区域通过排出接管的抽吸作用在经过引导元件之后立即到达排出接管,而没有充分利用壳体下部件的上面的区域来延长流动路径。理由是,引导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构造了或者规定了用于从润滑剂过滤器排出的润滑剂的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朝向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并通过至少一个排出开口。由此,过滤后的润滑剂必定始终都经过从壳体下部件的上部区域直到排出接管的至少一个流动路径。由此防止了短路流动路径。
引导元件在此可以围绕润滑剂过滤器的侧面布置,从而在润滑剂过滤器和引导元件之间形成用于润滑剂的第一中间腔,且在引导元件与壳体下部件的外壁部之间形成另一中间腔,润滑剂在流经至少一个排出开口之后才进入到所述另一中间腔中。引导元件可以一体地或多组件式地构造。引导元件可以实施成过滤器封装件或者是过滤器封装件的一部分。引导元件可以固定在润滑剂容器的至少一个内壁上和/或固定在润滑剂过滤器上。
润滑剂容器还可以被设置为,在壳体下部件与壳体上部件之间布置有具有气体贯通开口的阻流挡板。
在容器壳体中安置阻流挡板具有如下优点:汇聚在壳体上部件中的气体与汇聚在壳体下部件中的润滑剂分离开,即使在润滑剂容器的外部的运动影响下、例如因机动车移动所致的力作用影响下,先前被分离的气体与润滑剂也并不会重新出现并非所愿的混合。由于阻流挡板具有气体贯通开口,通过分离过程从润滑剂中释放出来的气体可以朝向阻流挡板的底侧上升,并在那里最好再经由要在阻流挡板上存在的气体贯通开口进一步向上上升到壳体上部件中。平面构造的阻流挡板在润滑剂容器中是本已公知的。当前,同样采用了通常的术语“阻流挡板”,但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其特别是也应涵盖非平面的和非板形的构件。在本文献的公开范畴内,该术语应做广义解释,从而形成阻流防护功能的通常的构件都落入其内。
引导部件从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延伸至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在上端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开口、以及在此被构造为使得该引导元件使从润滑剂过滤器排出的润滑剂沿着引导元件朝向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并经由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强制地进行流动运动,根据本发明的对该引导元件的构型能够通过各种不同的构造上的实施方式予以实现。特别有利的是下述内容:
根据润滑剂容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可以由排出通道形成,该排出通道弯曲地且优选管状地构造,特别地,使得流体流在从排出通道排出时沿着阻流挡板的壳体下部件的内壁进行旋转运动和/或螺旋形的运动。此外,排出通道可以弯曲地且优选管状地构造,从而流体流近乎与壳体下部件的内壁相切地从排出通道排出。
排出通道的特殊优势在于,从排出通道排出的被过滤的流体流沿着壳体下部件的外壁部并围绕引导元件强制地进行向下朝向的螺旋形的旋转运动。由此在润滑剂容器内部产生了润滑剂的特别长的流动路径,该流动路径特别有利于分离出润滑剂中可能含有的空气,因为气体分离的有效路径相比于直接的路径增大了。一方面,流体的沿着容器壳体外壁的内侧所做的螺旋形运动引起了利用离心力把固体物向外带到容器壁上,而气体由于密度较小而汇聚在容器的内部区域中。通过气泡的聚结,这些气泡在容器壳体中很快地向上朝向容器壳体上升。在液体表面有一个区域,气泡暂时汇聚并集结在该区域中,从而形成气体团。后续的气体以有利的方式被该气体团带走,其中,形成比较大的气泡,这些气泡于是基于较大的上浮力而快速地上升到表面。
排出通道可以局部环形地构造,和/或可以在30°至120°的角度范围内、优选在45°至100°的角度范围内延伸。
带有排出通道的实施方式的一种特别有利的变型规定,阻流挡板构成排出通道。例如,阻流挡板可以两件式地构造,其具有上部件和下部件,其中,下部件构成排出通道的下面的通道区段,上部件形成排出通道的上面的通道区段。上部件还形成用作阻流防护件的遮盖元件。
在阻流挡板中的排出通道的这种构型具有如下优点:两种功能汇总在一个装置中。一方面,阻流挡板实现了例如传统的阻流防护件或阻流防护板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阻流挡板来实现排出通道。这样就能减少润滑剂容器的构件数量以及节省成本。排出通道的两件式构型具有如下优点:两个阻流挡板部件可以采用简单的方式例如通过注塑法制得。
另外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存在如下可行性:引导元件具有空心柱体,该空心柱体围绕优选柱形的润滑剂过滤器的外壳面布置。空心柱体在其面向壳体上部件或阻流挡板的端部区域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开口,该排出开口能实现从空心柱体流出流体流。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可以构造成简单的贯通开口,从而润滑剂在径向方向上从空心柱体排出。但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可以构造成弯曲的排出通道,如前所述。
润滑剂过滤器的柱形构型具有如下优点:流体在壳体下部件的上部区域被引导,在那里存在的气泡以较低的流速上升。由于大的液流横截面,产生了流体的缓慢的流速。在沿着引导元件上升之后低流速情况下的径向涡流负责使得在壳体下部件的内部区域中的流体重复地向上运动。这有利于气泡特别是空气泡的重新上升,并改善了容器造型的分离特性。
根据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引导元件包括内部的空心柱体和外部的空心柱体,这些空心柱体彼此同心地构造,且二者包围润滑剂过滤器。在此,内部的空心柱体形成了在润滑剂过滤器和内部的空心柱体之间的第一中间腔,外部的空心柱体形成了在内部的和外部的空心柱体之间的第二中间腔。至少一个排出开口设置在外部的空心柱体的上端区域中。此外,只在内部的空心柱体的下端区域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贯通开口,第一中间腔与第二中间腔通过该贯通开口流体地耦接。换句话说,流体只能在内部的空心柱体的下端区域中、也就是说在壳体下部件的底部转移到第二中间腔中,并从那里向上朝向外部的空心柱体的上端区域被强制到流动路径,因为只有那里才有至少一个排出开口。
内部的和外部的空心柱体的同心布置具有如下优点:流体在它流经贯通开口以便随后进行向上运动之前,向下被朝向壳体下部件的底部方向引导。通过在外部的空心柱体的上端区域中的排出开口,流体可以泄出,而与流体分离的气体在第二中间腔中可以向上逸出。此外,通过构造设计,流体流动路径得到延长。
此外,润滑剂容器可以被构造为:至少一个贯通开口具有转向机构,借助于该转向机构使得从第一中间腔转移到第二中间腔中的流体流处于旋转运动中。
由于该转向机构,可以在贯通开口的下游实现涡旋效果或者在涡旋空间的底侧切向地排出,从而在贯通开口的下游产生向上朝向的、螺旋形的流动轨迹。通过物相分离而产生的含有气体的流体流在中间腔中朝向阻流挡板被引导到壳体下部件的上部区域中,而被清除掉气体的流体则经由在第二空心柱体的外壁上的开口优选径向地泄出。
转向机构可以由多个转向肋和/或涡旋叶片构成,它们优选叶轮形地设置在至少一个贯通开口的区域中。
通过位于贯通开口中的涡旋叶片,流体处于涡旋运动或旋转运动中。此外,由此使得涡旋叶片之间的液压的横截面变窄,从而加速了液体。被施加以涡旋的流体在第二中间腔中螺旋状地向上朝向阻流挡板上升。液压横截面在这里明显比在转向肋或涡旋叶片处大,从而流体略微减压。在该过程中发生了物相分离,因为存在于液压液体中的气体与流体分离并逸出。
例如,至少一个贯通开口和/或转向机构可以具有小于20mm、进一步优选小于15mm的高度。在高度例如为15mm时,发生特别有效的涡旋加载,且流体加速成螺旋形的运动。
如果阻流挡板不用于形成排出通道,则可以把阻流挡板构造成平面的或者板形的构件。但阻流挡板的如下构型是特别有利的:阻流挡板顶盖形地、优选锥形地或者截锥形地构造。顶盖形的、优选锥形的或者截锥形的构型是有利的,因为这种几何造型引起气泡被强制地在阻流挡板的底侧上朝向容器壳体中间游移。沿着阻流挡板形成的大气泡相比于较小的气泡更快速地朝向中间流动。如果大的气泡在其朝向中间的路径上遇到较小的气泡,则小气泡就会与大气泡汇合,这导致大气泡附加地增大体积,并以更快的速度朝向中间流动。截锥形的构型尤其可以视为是有利的,因为锥形的阻流挡板的盖面具有气体贯通开口,大气泡可以经由所述气体贯通开口快速地向上逸出。
另外,阻流挡板的气体贯通开口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其中,在润滑剂过滤器上面或与其邻接地布置的气体贯通开口构造成最大。这具有如下优点:小气泡可以经由小的气体贯通开口逸出,而大的气泡汇聚物可以经由较大的气体贯通开口流出。由于通过逐渐流到一起的小气泡形成了较大的气泡,且这些较大的气泡基于阻流挡板的例如截锥形的构型而朝向润滑剂过滤器上方的位置移动,所以有利的是,在该部位形成最大的气体贯通开口。较大的气体贯通开口可以有利地靠近润滑剂过滤器在阻流挡板中实现。
进一步,润滑剂容器可以被构造为,引导元件具有引导元件盖件,该引导元件盖件遮盖润滑剂过滤器的面向阻流挡板的端部区域,并布置成相对于阻流挡板形成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间隙。
这具有如下优点:沿着气体排出间隙也可以有较大量的气体从壳体下部件朝向壳体上部件逸出。引导元件盖件在当前一方面具备盖件的功能,另一方面具备气体引导元件的功能。这是一种可以实现使得气体能从壳体下部件逸出到壳体上部件中的有效的机构。
根据另一种变型,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间隙可以通过引导元件盖件和阻流挡板的至少部分的径向交叠而形成,其中,阻流挡板靠置在至少一个设于引导元件盖件上的支撑肋上,从而在交叠区域中设置了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间隙,用于排出从润滑剂分离出来的气体。这具有如下优点:除了在阻流挡板中的贯通开口外,气体附加地还可以从壳体下部件逸出到壳体上部件中。因此在径向的交叠区域中,在引导元件盖件与阻流挡板之间形成了阶跃。
此外,润滑剂容器可以被构造为,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具有用于接纳泄漏润滑剂的泄漏接头,其中,底部区域倾斜地构造,泄漏接头布置在壳体下部件的底部区域的最低部位。
在这种有利的构型中,壳体下部件的最低部位处在泄漏接头的区域内,其中,抽吸接头位于较高的水平上。这具有如下优点:在抽吸接头上不会抽吸污物颗粒和水,因为污物颗粒和水沉积在最低的部位。这样就能例如抑制抽吸管的堵塞。另外,在维护的情况下,倾斜的底部有利于排出润滑剂体积。
此外,润滑剂容器可以被构造为,润滑剂过滤器在面向壳体上部件的端部区域通过弹簧与用来装入和取出润滑剂过滤器的把手耦接,该把手支撑在壳体上部件上,其中,通过弹簧构造了过滤器安全阀门,使得在超过润滑剂过滤器内部中的预定的压力阈值时,润滑剂过滤器克服弹簧抬升,并为流体流动而开放相对于壳体下部件的接触部位,从而形成旁通通道。
过滤器安全阀或旁通阀是有利的,如果在容器壳体中产生过高的流体压力的话。尤其是在润滑剂是冷的进而系统压力上升的情况下就是如此。因而需要一种构造部件,其可以抑制在润滑剂过滤器内部的上升的系统压力。因此,如果例如液压系统内部的流体压力上升,则润滑剂过滤器就克服弹簧而抬升,并为体积流动开放相对于容器下部件的接触部位。因而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用于保护润滑剂过滤器的安全元件。
此外,润滑剂容器可以被构造为:弹簧不受引导。不受引导的弹簧的优点是,弹簧本身接管了在把手与润滑剂过滤器之间的耦接元件的任务。由于弹簧长度短,可以实现稳定的自由状态。另外可以节省成本,因为无需额外的、使得把手与润滑剂过滤器连接的耦接元件。
此外提出一种机动车、特别是商用车,其带有如本文献中记载的润滑剂容器。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详述用于液压系统的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的三个实施例。在相关的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的可能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剖视图;
图2为该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以俯视形式的该第一实施方式的阻流挡板的剖视图;
图4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立体剖视图;
图5为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剖视图;和
图6为该第三实施方式的立体剖视图。
相同的或在功能上等同的元部件,在所有附图中都标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部分地不予单独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100的第一实施方式。该润滑剂容器100具有容器壳体1,容器壳体包括壳体下部件2和壳体上部件3,其中,壳体下部件2和壳体上部件3材料配合地、形状配合地或力配合地相互耦接。这种耦接例如可以通过焊接方法来实现。然而不言而喻的是,代替焊接方法,为此也可以采用其它不可松开的连接比如粘接方法、铆接方法和可松开的连接方式例如钎焊方法或拧紧方法。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100优选由塑料制成,但不局限于塑料材料。当前也可以代替塑料而采用其它材料比如金属。在壳体下部件2上设置了润滑剂进入接管5,用于把润滑剂气体混合物输入到容器中。该润滑剂进入接管5被构造为:它具有多个通至润滑剂过滤器4的内腔的排出开口17,这能实现有效地分布所输入的流体特别是润滑剂比如液压油。但不言而喻的是,润滑剂进入接管5也可以具有其它构型。因而润滑剂进入接管5可以只有一个排出开口17。
容器壳体1还具有抽吸接头或润滑剂排出接管6,用于排出在容器中与气体分离的润滑剂特别是油。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还有用来接纳泄漏润滑剂的泄漏接头16。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是倾斜的,泄漏接头16设置在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的最低部位。通过泄漏接头16的这种结构设计,能够实现使得污物颗粒和水沉积在壳体下部件2的最低部位。另外,倾斜的底部有利于在维护情况下将润滑剂体积连同污物颗粒和水排出。
通过润滑剂进入接管5,从液压系统特别是开放式液压系统向容器壳体1输入润滑剂。开放式液压回路的特征是,油在其又到达压力源之前,从压力源经由负载流至容器。在开放式回路情况下,所采用的容器处于大气压力下。在封闭的回路情况下,容器没有通至大气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容器中的压力由返回压力产生。润滑剂排出接管6被设置用来把与气体分离的润滑剂、特别是油又输送给液压系统。容器壳体底部优选是倾斜的,使得最低部位位于泄漏接头16的区域中,且有助于在维护情况下排出油体积。此外,容器壳体1具有润滑剂充入接管8,该润滑剂充入接管可以用容器壳体盖件7封闭。
容器壳体1包括居中地设置在容器壳体中的柱形的润滑剂过滤器4。该润滑剂过滤器4具有在过滤器外壳中的过滤系统,且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在上面的区域内被过滤器盖件10封闭。在其底侧,润滑剂过滤器4具有圆形的开口,该开口使得润滑剂过滤器4的内部区域与润滑剂过滤器4的外部区域连通。
润滑剂过滤器被引导元件9的空心柱式的区段包围,其中,该引导元件9在底侧固定在壳体下部件2上。在相对侧,引导元件9被引导元件盖件11封闭。引导元件盖件11具有开口,穿过该开口,把手18通过弹簧19与润滑剂过滤器盖件10连接。润滑剂过滤器4因而只通过弹簧19与把手18连接。由于该弹簧的长度短,实现了润滑剂过滤器4的稳定的自由状态。弹簧力作用到其上的把手18支撑在壳体上部件3上。为了维护工作,例如更换润滑剂过滤器4,可以把容器壳体盖件7拧下来,并可以将润滑剂过滤器4连同弹簧19、把手18上的引导元件盖件11从容器壳体1取出,再按相反的顺序装入。弹性地支撑的连接尤其具有如下优点:可以省去在把手18与润滑剂过滤器盖件10之间的刚性的连接元件。
通常,润滑剂过滤器需要旁通阀,以便例如能够降低在冷却的油情况下上升的系统压力。如果在润滑剂过滤器4的内部,润滑剂压力上升超过一定的水平,那么,为了避免过滤系统损坏,克服弹簧19的弹力将润滑剂过滤器4抬升,并且以旁通通道的形式为润滑剂体积流开放相对于壳体下部件2的接触部位。如果润滑剂压力又减小了,则润滑剂过滤器4通过弹簧19形状配合地顶压到壳体下部件2上,从而避免润滑剂在润滑剂过滤器4四周流过。
当前的实施例具有阻流挡板13,该阻流挡板在容器壳体1中安置在壳体下部件2与壳体上部件3之间。阻流挡板13在外侧与壳体下部件2和壳体上部件3连接。阻流挡板13具有如下功能:使得因外部影响、例如因在驾驶机动车时产生的力而处于运动中的流体在其运动中平稳。阻流挡板13具有多个气体贯通开口14,其中,这些气体贯通开口14被设置成穿过阻流挡板13的通孔,且具有不同的尺寸。另外,阻流挡板13在外侧与容器壳体1的内壁连接,并在内侧与引导元件9的空心柱形的区段连接。在阻流挡板13的上面的内部的端部区域上,阻流挡板13具有多个圆环切口形式的开口,其中该阻流挡板邻接引导元件9的柱形的区段。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10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示意性的分解图。阻流挡板13由上部件20和下部件21构成,其中,它们相互连接,从而它们共同地形成排出通道22(下面也简称为通道)。上部件20和下部件21因而形成排出通道22作为引导元件9的一部分,润滑剂在流经引导元件9的空心柱形的区段之后进入到该排出通道22中。
上部件20由用作阻流防护件的遮盖元件20b以及向下开口的弯曲的半通道区段20a组成,该半通道区段与下部件21的对应的半通道区段21a一起产生排出通道22。下部件21由环形的内区段21b和如图2中所示的半通道区段21a组成,其中该内区段21b插到引导元件9的空心柱形的区段上。在组装润滑剂容器时,在壳体下部件2上插上下部件21,然后插入上部件20。
在油经由润滑剂进入接管5进入到润滑剂过滤器4的内部区域中之后,油流过润滑剂过滤器4,在这里,油例如被清洁掉污物。然后,从润滑剂过滤器4排出的油被强制地沿着引导元件9的空心柱形的区段的内壁朝向壳体下部件的上端区域向上移动,其中,油然后汇入到排出通道22中。从排出通道22排出的润滑剂然后进入到在引导元件9与壳体下部件2的外壁部之间的区域中。
气体分离机制在当前通过油的涡旋式运动起作用,其中,涡旋通过弯曲的排出通道22而产生。排出通道22的曲率经过选择,使得从排出通道22排出的流体流近乎与壳体下部件2的外壁部的内壁相切地从排出通道22排出。由此,流体流,这里为可能含有空气的润滑剂,在从排出通道22排出时,沿着壳体下部件2的外壁部的内壁和阻流挡板13处于旋转运动和/或螺旋运动中。由此,油中的固体物被向外带到容器壳体1的内壁上,而另一方面,气体因密度较小而汇聚在壳体下部件2的内部区域中。通过气泡的聚结,气泡在容器壳体1的内部上升到液体的表面。在液体的表面有一个区域,气泡暂时汇聚并集结在该区域中,从而形成气体团。气体被如此产生的气体团重新带走,其中,形成比较大的气泡,相比于较小的气泡,较大的气泡于是基于较大的上浮力而快速地上升到壳体下部件的上部区域,特别是上升至油的表面。较大的气泡沿着朝向中间上升的阻流挡板13的底侧行进,并优选在润滑剂过滤器4上面的区域中经由在阻流挡板13中开设的气体贯通开口14、15逸出。
图3示意性地以剖视图再次示出排出通道22中的流动路径。在当前实施例中,通道22管形地且弯曲地从引导元件9的、包围润滑剂过滤器的空心柱形部分的外部区域出发朝向容器壳体1的外壁部的内壁伸展,其中,通道22的液流出口在近乎与容器壳体1的内壁相切的方向上延展,从而流经通道22的油尽可能相切地到达壳体下部件1的内壁。油流在从通道22排出时沿着壳体下部件2的外壁部的内壁处于旋转运动和螺旋运动中,并以这种方式在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的方向上流至润滑剂排出接管6。在图3中可清楚地看出,通道22与引导元件9流体地耦接,从而在通道22的方向上引导到达引导元件9的上端区域的油,并使之流入到通道22的进入区域中。
图4示出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200的第二实施方式。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壳体下部件2、壳体上部件3、润滑剂进入接管5、润滑剂排出接管6、泄漏接头16的构型和容器壳体底部的倾斜构型,参见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构型。
在当前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元件9具有空心柱体,该空心柱体围绕柱形的润滑剂过滤器4的外壳面布置,且在其面向阻流挡板13的端部区域具有多个排出开口12,这些排出开口能实现使得油从空心柱体中流出。排出开口12在当前具有矩形的横截面,但这只是示范性的。
引导元件9具有引导元件盖件11,该引导元件盖件覆盖润滑剂过滤器4的面向阻流挡板13的端部区域,并布置成相对于阻流挡板13形成多个气体排出间隙23。这些气体排出间隙23通过引导元件盖件11和阻流挡板13的部分的径向交叠而形成,其中,阻流挡板13靠置在设于引导元件盖件11上的支撑肋26上,从而在交叠区域中设置了气体排出间隙23,用于排出从润滑剂分离出来的气体。通过设置带有支撑肋26和阻流挡板13的引导元件盖件11,形成了用作气体排出间隙11的阶跃。
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穿过引导元件9的外壳面的多个排出开口12在引导元件9的上端区域并排地安置,且安置在如图4中所示的高度上。
在经过润滑剂过滤器之后,油被强制沿着引导元件9的内壁朝向引导元件9的上端区域,因为润滑剂过滤器4与引导元件9内壁之间的中间腔在下边缘区域是封闭的。由于空心柱式的引导元件9在上面用引导元件盖件11遮盖,所以流体只能经由设置在引导元件9的上边缘区域中的排出开口12离开空心柱式的腔室。流体因而被强制经由多个排出开口12流入到空心柱式的引导元件9与壳体下部件2的外壁部的内壁之间的区域中。流体流动特别是在径向方向上朝向壳体下部件2的外壁部进行。
由于相比于在润滑剂过滤器4与引导元件9内壁之间的区域中的液流横截面而言每个单个排出开口12的横截面比较小,因此油的流动速度在经过排出开口12时增大。油流动速度的这种增大具有如下效果:在引导元件9与壳体下部件2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中,油朝向壳体下部件2的内壁且朝向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从每个排出开口12导出。由于引导元件9与壳体下部件2的内壁之间的中间腔比较大,在该区域中,油的流动速度减小。朝向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流动的油在该中间腔中滞留较长的时间,且在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之前朝向空心柱式的引导元件9转向,然后,油从那里起沿着空心柱式的引导元件9的外侧流向空心柱式的引导元件9的上端区域。流体流在空心柱式的引导元件9与壳体下部件2的内壁之间的中间区域中因而处于涡旋运动或旋涡运动中,也就是说,油大致围绕虚拟的水平轴线运动。油因此又被引导回到壳体下部件2的上部区域,在那里,存在的气泡能以较低的流动速度上升。
上升的气泡可以经由在润滑剂过滤器盖件11与阻流挡板13之间的多个气体排出间隙23逸出。此外,在阻流挡板13中有多个气体贯通开口14,该阻流挡板在外侧与壳体下部件2和壳体上部件3连接,气体同样可以经由这些气体贯通开口14穿过阻流挡板13逸出。阻流挡板在此被示为平面构件。然而根据一种未示出的变型,阻流挡板被构造成扁平的截锥形,其中,外壳面由外向中心略微上升。由此,通过气体分离而释放的气泡从阻流挡板13的底侧的外部区域朝向气体排出间隙23游移。与润滑剂分离的气体在容器上部件3的内部中汇聚。
另外例如可行的是,多个排出开口12在引导元件9的外壳面上的上端区域中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且例如具有非矩形的横截面形状。
图5示出本发明的润滑剂容器300的第三实施方式。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壳体下部件2、壳体上部件3、润滑剂进入接管5、润滑剂排出接管6、泄漏接头16、截锥形的阻流挡板13、安置在引导元件盖件11上的支撑肋26以及在阻流挡板13与引导元件盖件11之间的气体排出间隙23的构型参见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构型,其中所述阻流挡板带有多个气体贯通开口14和中央的气体贯通开口15。
当前的第三实施方式与针对图4所述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引导元件9具有彼此同心地构造的内部的空心柱体9a和外部的空心柱体9b。此外,当前的第三实施方式包括引导元件盖件11,其将内部的空心柱体9a在上端区域遮盖。内部的空心柱体9a形成了在润滑剂过滤器4与内部的空心柱体9a之间的第一中间腔。外部的空心柱体9b形成了在内部的和外部的空心柱体9a与9b之间的第二中间腔。在外部的空心柱体9b的上端区域中设置了多个排出开口12。仅仅在内部的空心柱体9a的下端区域中设置了多个贯通开口24,第一中间腔经由这些贯通开口与第二中间腔流体地耦接。因此在当前的实施方式中,引导元件9引起从润滑剂过滤器4排出的润滑剂沿着内部的空心柱体9a朝向其下端区域并经由多个贯通开口24进行流动运动,然后沿着外部的空心柱体9b朝向外部的空心柱体9b的上端区域并经由多个排出开口12进行流动运动。
经过润滑剂过滤器4的流体在第一中间腔中,由于安置在上端区域的引导元件盖件11,被强制地沿着内部的空心柱体9a向下运动。流体由于引导元件盖件11而不能在上面在润滑剂过滤器4与内部的空心柱体9a之间泄出,从而它被进一步地朝向贯通开口24引导。在图5和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每个贯通开口24内都设置了转向机构25。
转向机构25在当前由多个设置在相应的贯通开口24的区域中的转向肋或涡旋叶片25构成,就像在剖视图6中示范性地示出的那样。多个转向肋大致处于叶轮形的布局中。径向布置的转向肋25使得油流处于涡旋运动中。转向肋25的液流横截面变窄,从而油得到加速。油因此在旋转运动中被引导到第二中间腔中,由此产生了油的向上的、螺旋形的流动轨迹。由于涡旋,油在第二中间腔中螺旋形地上升。液流横截面在第二腔中明显大于贯通开口24中的液流横截面,从而产生了油减压。在该过程中,在双壁式构造的引导元件9a、9b内,气体和油已经至少部分地进行了物相分离,在这种物相分离中,油中存在的气体与油分离,并向上经由多个气体排出间隙23和/或经由多个设置在阻流挡板13中的气体贯通开口14逸出。而油却径向地经由设置在引导元件9b的上部区域中的排出开口12泄出。如已针对第二实施方式所述,在从排出开口12流出之后,油流形成了向下朝向容器底部的流动旋涡或流动涡旋,其有利于气体再次从油中分离。
通过物相分离而产生的、含气体的流体流可以经由气体排出间隙23和/或经由阻流挡板13中的气体贯通开口14在第二中间腔的上侧被导入到容器上部件2中,而净化的油则经由在外部的空心柱体9b上的排出开口12泄出。在随后的静止区域中,有时可以排出残留的气泡。
尽管已参照一定的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是,可以构造出不同的变型,且可以采用等效构型作为替代,而不偏离于本发明的范畴。还可以构造多种变型,而不偏离于相关的范畴。因此,本发明并非要局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要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全部实施例。独立于所引用的权利要求,本发明尤其也要求保护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和特征。
附图标记清单
1 容器壳体
2 壳体下部件
3 壳体上部件
4 润滑剂过滤器
5 润滑剂进入接管
6 润滑剂排出接管
7 容器壳体盖件
8 润滑剂充入接管
9 引导元件
9a 内部的空心柱体
9b 外部的空心柱体
10 润滑剂过滤器盖件
11 引导元件盖件
12 排出开口
13 阻流挡板
14 气体贯通开口
15 中央的气体贯通开口
16 泄漏接头
17 排出开口
18 把手
19 弹簧
20 上部件
20a 半通道区段
20b 遮盖元件
21 下部
21a 半通道区段
21b 环形的内区段
22 通道
23 气体排出间隙
24 贯通开口
25 转向机构
26 支撑肋

Claims (17)

1.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100;200;300),包括:
容器壳体(1),其带有壳体下部件(2)和与该壳体下部件(2)连接的壳体上部件(3);
设置在该容器壳体(1)中的润滑剂过滤器(4);
分别设置在该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上的至少一个润滑剂进入接管(5)和至少一个润滑剂排出接管(6),用于使得润滑剂容器(100;200;300)连接到液压系统的至少一个回路上;
设置在该容器壳体(1)中的引导元件,该引导元件形成了用于润滑剂的导轨,通过该导轨,润滑剂在经过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之后且在经由所述润滑剂排出接管(6)离开所述容器壳体(1)之前、为了分离其中含有的气体而被强制进行流动运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9;22;9a;9b)从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延伸至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上端区域,在上端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排出开口(22;12),且被构造为,它使得从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排出的润滑剂沿着所述引导元件(9;22;9a;9b)朝向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上端区域并经由至少一个排出开口(12;22)强制进行流动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润滑剂容器(100;200;300),其特征在于,在壳体下部件(2)与壳体上部件(3)之间布置有具有气体贯通开口(14;15)的阻流挡板(1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润滑剂容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排出开口由排出通道(22)构成,该排出通道弯曲地且优选管状地构造,
a)使得流体流在从排出通道(22)排出时沿着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和所述阻流挡板(13)的内壁进行旋转运动和/或螺旋形的运动;和/或,
b)使得流体流近乎与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内壁相切地从所述排出通道(22)排出;和/或,
c)所述排出通道(22)在30°至120°的角度范围内、优选在45°至100°的角度范围内延伸。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润滑剂容器(100),其特征在于,
a)所述阻流挡板(13)形成所述排出通道(22);和/或,
b)所述阻流挡板(13)两件式地构造,具有上部件(20)和下部件(21),其中,所述下部件(21)形成下面的通道区段,所述上部件(20)形成所述排出通道(22)的上面的通道区段,以及形成用作阻流防护件的遮盖元件。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剂容器(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9)具有空心柱体,该空心柱体围绕柱形的润滑剂过滤器(4)的外壳面布置,且在其面向所述阻流挡板(13)的端部区域处具有所述至少一个排出开口(12),该排出开口能实现从所述空心柱体、特别是沿径向方向流出流体流。
6.如权利要求1、2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剂容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9)包括彼此同心地构造的内部的空心柱体(9a)和外部的空心柱体(9b),其中,所述内部的空心柱体(9a)形成了在润滑剂过滤器(4)和所述内部的空心柱体(9a)之间的第一中间腔,以及其中,所述外部的空心柱体(9b)形成了在内部的和外部的空心柱体(9a、9b)之间的第二中间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排出开口(12)设置在所述外部的空心柱体(9b)的上端区域中,其中,仅仅在所述内部的空心柱体(9a)的下端区域中设置了至少一个贯通开口(24),所述第一中间腔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与所述第二中间腔流体地耦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润滑剂容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贯通开口(24)具有转向机构(25),借助于该转向机构使得从所述第一中间腔转移到所述第二中间腔中的流体流处于旋转运动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润滑剂容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25)由多个转向肋和/或涡旋叶片构成,它们优选叶轮形地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贯通开口(24)的区域中。
9.如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剂容器(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贯通开口(24)和/或所述转向机构(25)具有小于20mm、优选小于15mm的高度。
10.如权利要求2或5至9所述的润滑剂容器(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挡板(13)顶盖形地、优选锥形地或者截锥形地被构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润滑剂容器(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流挡板(13)的气体贯通开口(14;15)具有不同的大小,其中,在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上面或与其邻接地布置的气体贯通开口(15)构造成最大。
12.如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剂容器(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9;9a)具有引导元件盖件(11),该引导元件盖件遮盖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的面向所述阻流挡板(13)的端部区域,并布置成相对于所述阻流挡板(13)形成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间隙(23)。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润滑剂容器(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间隙(23)通过所述引导元件盖件(11)和所述阻流挡板(13)的至少部分的径向交叠而形成,其中,所述阻流挡板(13)靠置在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引导元件盖件(11)上的支撑肋(26)上,从而在交叠区域中设置了用于排出从润滑剂分离出来的气体的至少一个气体排出间隙(23)。
1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剂容器(100;200;3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具有用于接纳泄漏润滑剂的泄漏接头(16),其中,所述底部区域倾斜地构造,并且所述泄漏接头(16)布置在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底部区域的最低部位。
1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润滑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在面向所述壳体上部件(3)的端部区域通过弹簧(19)与用来装入和取出所述润滑剂过滤器(8)的把手(18)耦接,该把手支撑在所述壳体上部件上,其中,通过所述弹簧(19)构造了过滤器安全阀门,从而在超过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内部中的预定的压力阈值时,所述润滑剂过滤器(4)克服所述弹簧(19)而抬升,并为流体流开放相对于所述壳体下部件(2)的接触部位,并且由此形成旁通通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润滑剂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19)不受引导。
17.一种机动车,特别是商用车,带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润滑剂容器(1)。
CN201810030640.5A 2017-01-13 2018-01-12 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 Active CN1083612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7000279.7 2017-01-13
DE102017000279.7A DE102017000279A1 (de) 2017-01-13 2017-01-13 Schmiermittelbehälter für ein Hydraulik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61231A true CN108361231A (zh) 2018-08-03
CN108361231B CN108361231B (zh) 2021-12-17

Family

ID=60990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30640.5A Active CN108361231B (zh) 2017-01-13 2018-01-12 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348804B1 (zh)
CN (1) CN108361231B (zh)
BR (1) BR102018000740B1 (zh)
DE (1) DE102017000279A1 (zh)
HU (1) HUE057418T2 (zh)
PL (1) PL3348804T3 (zh)
RU (1) RU2757089C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987A (zh) * 2019-01-11 2021-12-10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运输装置、加工设备、用于运输和/或加工物体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606B (zh) * 2021-01-30 2022-10-18 青岛浩源益友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液压机械设备
CN113565807B (zh) * 2021-07-26 2023-03-21 兰州理工大学 消泡过滤装置及液压油箱
CN115282667B (zh) * 2022-06-27 2023-10-13 湖南金凯循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过滤镍钴锰酸溶液中细微颗粒的精密过滤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1490A (en) * 1960-11-01 1964-12-15 Edmund F Dudek Gas-liquid separator
DE3606296C2 (zh) * 1985-03-04 1989-04-06 Aeroquip Corp., Glenolden, Pa., Us
EP0342308B1 (en) * 1988-05-17 1993-12-29 Mitsubishi Oil Co., Ltd Integrated separator for solid and gaseous contaminants in a fluid
WO1997015373A1 (de) * 1995-10-26 1997-05-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behälter, insbesondere für hydraulische lenksysteme von kraftfahrzeugen
DE102007054901A1 (de) * 2007-11-15 2009-05-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behälter mit Ölfil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5594A1 (de) 1969-01-23 1971-08-19 Dr Ing h c F Porsche KG, 7000 Stuttgart Zuffenhausen Vorrichtung zum Entschäumen des Schmiermittels von Brennkraftmaschinen
CS202112B1 (en) * 1978-11-15 1980-12-31 Vaclav Sebor Three-stage liquid separator
JP2563478B2 (ja) * 1988-05-18 1996-12-11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熱間圧延方法及び熱間圧延装置
SU1636023A1 (ru) * 1989-06-19 1991-03-23 Всесоюз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орной Механики Им.М.М.Федорова Маслоотделитель
CA2128968C (en) * 1993-07-30 2000-05-02 Junsuke Yabumoto Bubble separating apparatus
DE19925635B4 (de) 1999-06-04 2005-11-03 ZF Lemförder Metallwaren AG Hydraulikölbehälter
DE10242050A1 (de) * 2002-09-11 2004-03-25 Zf Lenksysteme Gmbh Ölbehälter
DE102010035054A1 (de) 2010-08-21 2012-02-23 Robert Bosch Gmbh Ölbehält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61490A (en) * 1960-11-01 1964-12-15 Edmund F Dudek Gas-liquid separator
DE3606296C2 (zh) * 1985-03-04 1989-04-06 Aeroquip Corp., Glenolden, Pa., Us
EP0342308B1 (en) * 1988-05-17 1993-12-29 Mitsubishi Oil Co., Ltd Integrated separator for solid and gaseous contaminants in a fluid
WO1997015373A1 (de) * 1995-10-26 1997-05-01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behälter, insbesondere für hydraulische lenksysteme von kraftfahrzeugen
DE102007054901A1 (de) * 2007-11-15 2009-05-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Ölbehälter mit Ölfilt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71987A (zh) * 2019-01-11 2021-12-10 杜尔系统股份公司 运输装置、加工设备、用于运输和/或加工物体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UE057418T2 (hu) 2022-05-28
BR102018000740B1 (pt) 2023-03-07
RU2757089C2 (ru) 2021-10-11
BR102018000740A2 (pt) 2018-10-30
PL3348804T3 (pl) 2022-03-07
RU2018100914A (ru) 2019-07-15
RU2018100914A3 (zh) 2021-03-17
DE102017000279A1 (de) 2018-07-19
CN108361231B (zh) 2021-12-17
EP3348804A1 (de) 2018-07-18
EP3348804B1 (de) 202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1231A (zh) 用于液压系统的润滑剂容器
CN104334284B (zh) 分离器和用于将液体微滴从气溶胶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CN104768626B (zh) 具有用于排水的元件的滤芯以及相关过滤器组
US9095807B2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entrifugal separator
JP5124448B2 (ja) 内燃機関の軸方向の中空軸内に組み込まれた遠心式のオイルミストセパレータ
KR100432955B1 (ko) 필터장치
CN105804854A (zh) 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具有离心式空气分离器的除气瓶
CN207307467U (zh) 元件组装体以及过滤器
CN102325986B (zh) 尤其用于机动车中的内燃机的燃料输送系统的脱水器
KR101386499B1 (ko) 필터 장치
CN107206398B (zh) 用于清洁气体的离心分离器
US20130248436A1 (en) Liquid filter assembly
CN110291311A (zh) 具有隔开的流体空间的车辆变速器
CN107405546B (zh) 包括具有预过滤元件和主过滤元件的燃料过滤器插入件的燃料过滤器
KR102456947B1 (ko) 물을 배출하기 위한 수단을 구비한 필터 카트리지 및 관련 필터 그룹
CN102325967A (zh) 具有集成的油分离装置的轴体
EP3479889B1 (en) Device for medium separation
CN102892477A (zh) 一种用于从第二流体流中分离第一流体微粒的分离系统
JP2008267582A (ja) ブリーザ装置
JP4739872B2 (ja) 遠心分離機およびそのロータおよび液体浄化装置
US4427407A (en) Centrifugal bowl separator
CN106401919B (zh) 从注液真空泵或压缩机的气体流中分离液体的装置和方法
JP4983611B2 (ja) 遠心分離式オイルフィルタ
CN203777749U (zh) 滤芯和过滤单元
JP2010536566A (ja) 液体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