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8300A -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8300A
CN108358300A CN201810378956.3A CN201810378956A CN108358300A CN 108358300 A CN108358300 A CN 108358300A CN 201810378956 A CN201810378956 A CN 201810378956A CN 108358300 A CN108358300 A CN 108358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gas
appendix
support
guid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89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58300B (zh
Inventor
朱国强
韩雪刚
童方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zhou Xin'an water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Jingg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Jingg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Jinggo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789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58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58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8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58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83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78Details relating to ozone treatment devices
    • C02F2201/784Diffusers or nozzles for ozon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固定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供气装置、转动装置、支撑件、输气管、安装板、导气管、喷气头和支撑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固定在池体的底部,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池体的底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接在输气管的外侧,此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通过曝气装置可对池体内的纳滤产水进行高效均匀曝气,改变了传统的曝气方式,降低了臭氧氧化池的建造成本,同时提高了纳滤产水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方法大都为高级氧化和蒸馏浓缩,其高级氧化可分为臭氧氧化及芬顿氧化等。但单一的高级氧化处理工艺不但排放水很难稳定达标,而且处理成本也十分高昂。蒸发浓缩产生的蒸发残渣也需要高昂的处理费用才能有效处理,为此对于大型化工废水其中水反渗透浓水的处理而言,其每吨浓水10-20元的处理成本显然是偏高的,这极大制约了中水处理的发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利。如能找到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组合工艺,其处理成本较低而且运行稳定,那么将极大推动深度中水回用的普及和应用。
根据专利号201410409461.4,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首先反渗透浓水经缓冲加压后进入保安过滤器,去除携带的杂质,然后进入纳滤膜处理系统,纳滤膜产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后排放,纳滤系统浓缩液则进入好氧吸附消化床进一步处理,处理后排水经沉淀泥水分离后进入臭氧氧化系统处理,经臭氧氧化处理后排水满足排放要求后经排放水池外排,该工艺不仅解决了中水回用装置大流量浓水处理的难题,而且该工艺具有运行成本低,并可实现污水厂剩余污泥的减量的优点,对环保达标,水资源综合利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但是由于现有的臭氧氧化池大多是通过其底部排布的输气管对纳滤产水进行曝气,由此造成了大量输气管的使用,还有部分是通过曝气机对纳滤产水进行曝气,也需投入大量的曝气机,增大了污水处理的成本,而且曝气不均匀,不能使臭氧气体对污水内各区域进行充分氧化,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底部固定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供气装置、转动装置、支撑件、输气管、安装板、导气管、喷气头和支撑装置,所述供气装置固定在池体的底部,所述供气装置的输出端与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转动电机固定在池体的底部,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固定套接在输气管的外侧,所述支撑件位于从动齿轮的上方,且输气管通过支撑件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与池体的内壁固定,所述输气管的顶部与导气管固定连通,所述喷气头固定在导气管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装置对称固定在导气管底部的两端,所述支撑装置与安装板的顶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供气装置包括臭氧泵、供气管和连接件,所述臭氧泵和连接件均固定在池体的底部,所述臭氧泵的输出端与供气管连接,所述供气管远离臭氧泵的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输气管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支撑架、套筒、连接管、限位环和O型密封圈,所述供气管远离臭氧泵的一端与连接管固定,所述连接管顶部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底部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通过螺纹与连接管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套接在输气管底部的外侧,且套筒的外侧通过支撑架与池体的底部固定,所述O型密封圈固定套接在输气管的外侧,且O型密封圈与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固定套接在连接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侧与O型密封圈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O 型密封圈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喷气头设有多个,且多个喷气头等距固定在导气管上。
优选的,所述喷气头包括喷气管、固定板、密封板和密封弹簧,所述喷气管的底部与导气管固定连通,所述固定板固定在喷气管的顶部,所述密封弹簧位于喷气管的内侧,且密封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和密封板固定,所述密封板的外侧与喷气管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喷气管外侧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筒和固定轴承,所述支撑筒的外侧与安装板固定,所述支撑筒的内壁通过固定轴承与输气管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筒的顶部固定有轴封。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轴、缓冲壳、缓冲板、缓冲弹簧、连接轴、连接板、支撑板和滑轮,所述支撑轴的顶部与导气管固定,所述支撑轴的底部穿过缓冲壳与缓冲板固定,且支撑轴与缓冲板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与缓冲壳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在缓冲板与缓冲壳底部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轴的顶部轴承与缓冲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底部与连接板固定,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且滑轮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滑轮与安装板的顶部滑动连接。
优选的,包括处理工艺:
a.首先,臭氧泵通过供气管将臭氧气体输入到套筒内,通过O型密封圈对输气管与套筒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其次,输气管的顶端与导气管固定连通,使套筒内的臭氧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导气管内;
b.喷气管固定连通在导气管的顶部,使导气管内的臭氧气体向喷气管内扩散,当喷气管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一定时,使密封弹簧受力收缩,密封板在喷气管内向上运动,从而使臭氧气体从通气孔内释放出;
c.通过转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固定套接在输气管的外侧,使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输气管的转动,从而使导气管在水平方向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曝气装置可对池体内的纳滤产水进行高效均匀曝气,改变了传统的曝气方式,降低了臭氧氧化池的建造成本,同时提高了纳滤产水的处理效率,处理时,首先,臭氧泵通过供气管将臭氧气体输入到套筒内,通过O型密封圈对输气管与套筒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其次,输气管的顶端与导气管固定连通,使套筒内的臭氧气体通过输气管进入导气管内,通过喷气头可对臭氧气体的气流进行控制,防止污水回流,喷气管固定连通在导气管的顶部,使导气管内的臭氧气体向喷气管内扩散,当喷气管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一定时,使密封弹簧受力收缩,密封板在喷气管内向上运动,从而使臭氧气体从通气孔内释放出,此时,通过转动电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从动齿轮固定套接在输气管的外侧,使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输气管的转动,从而使导气管在水平方向旋转,通过支撑装置对导气管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导气管的变形,而且通过缓冲弹簧的伸缩对滑轮起到缓冲作用,使滑轮可在高低不平的工作面上滑动。
2、本发明套筒内侧与O型密封圈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滑槽与O型密封圈滑动配合,增强了O型密封圈对输气管与套筒连接处的密封性,喷气头设有多个,且多个喷气头等距固定在导气管上,使臭氧气体在污水中扩散的更加均匀,支撑筒的顶部固定有轴封,通过轴封可防止污水从固定轴承处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喷气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喷气头剖面图;
图6为图2中B区域放大图;
图7为图2中C区域放大图;
图8为图7中D区域放大图。
图中:1-池体;2-曝气装置;3-供气装置;4-转动装置;5-支撑件;6- 输气管;7-安装板;8-导气管;9-喷气头;10-支撑装置;11-转动电机;12- 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臭氧泵;15-供气管;16-连接件;17-支撑架;18-套筒;19-连接管;20-限位环;21-O型密封圈;22-滑槽;23-喷气管;24- 固定板;25-密封板;26-密封弹簧;27-通气孔;28-轴封;29-支撑轴;30- 缓冲壳;31-缓冲板;32-缓冲弹簧;33-连接轴;34-连接板;35-支撑板;36- 滑轮;37-支撑筒;38-固定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底部固定有曝气装置2,所述曝气装置 2包括供气装置3、转动装置4、支撑件5、输气管6、安装板7、导气管8、喷气头9和支撑装置10,所述供气装置3固定在池体1的底部,所述供气装置3的输出端与输气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转动电机11、主动齿轮12和从动齿轮13,所述转动电机11固定在池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2固定,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3固定套接在输气管6的外侧,所述支撑件5位于从动齿轮13的上方,且输气管6通过支撑件5与安装板7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 7与池体1的内壁固定,所述输气管6的顶部与导气管8固定连通,所述喷气头9固定在导气管8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10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装置10 对称固定在导气管8底部的两端,所述支撑装置10与安装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
所述供气装置3包括臭氧泵14、供气管15和连接件16,所述臭氧泵14 和连接件16均固定在池体1的底部,所述臭氧泵14的输出端与供气管15连接,所述供气管15远离臭氧泵1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6与输气管6连接,通过供气装置3对输气管6进行提供臭氧气体。
所述连接件16包括支撑架17、套筒18、连接管19、限位环20和O型密封圈21,所述供气管15远离臭氧泵14的一端与连接管19固定,所述连接管 19顶部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18底部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 18通过螺纹与连接管19活动连接,所述套筒18套接在输气管6底部的外侧,且套筒18的外侧通过支撑架17与池体1的底部固定,所述O型密封圈21固定套接在输气管6的外侧,且O型密封圈21与套筒1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20固定套接在连接管19的外侧,通过连接件16对输气管6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时,也使输气管6可相对于供气管15转动。
所述套筒18内侧与O型密封圈21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 与O型密封圈21滑动配合,增强了O型密封圈21对输气管6与套筒18连接处的密封性。
所述喷气头9设有多个,且多个喷气头9等距固定在导气管8上,使臭氧气体在污水中扩散的更加均匀。
所述喷气头9包括喷气管23、固定板24、密封板25和密封弹簧26,所述喷气管23的底部与导气管8固定连通,所述固定板24固定在喷气管23的顶部,所述密封弹簧26位于喷气管23的内侧,且密封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24和密封板25固定,所述密封板25的外侧与喷气管2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喷气管23外侧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27,通过喷气头9可对臭氧气体的气流进行控制,防止污水回流。
所述支撑件5包括支撑筒37和固定轴承38,所述支撑筒37的外侧与安装板7固定,所述支撑筒37的内壁通过固定轴承38与输气管6转动连接,通过支撑件5可使输气管6相对于安装板7转动。
所述支撑筒37的顶部固定有轴封28,通过轴封28可防止污水从固定轴承38处泄漏。
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轴29、缓冲壳30、缓冲板31、缓冲弹簧32、连接轴33、连接板34、支撑板35和滑轮36,所述支撑轴29的顶部与导气管 8固定,所述支撑轴29的底部穿过缓冲壳30与缓冲板31固定,且支撑轴29 与缓冲板31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31与缓冲壳3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2固定在缓冲板31与缓冲壳30底部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轴33的顶部轴承与缓冲壳3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33的底部与连接板34固定,所述连接板34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35,且滑轮36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5转动连接,所述滑轮36与安装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通过支撑装置10对导气管8起到支撑作用,防止导气管8的变形。
使用方法:a.首先,臭氧泵14通过供气管15将臭氧气体输入到套筒18 内,通过O型密封圈21对输气管6与套筒18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其次,输气管6的顶端与导气管8固定连通,使套筒18内的臭氧气体通过输气管6 进入导气管8内;
b.喷气管23固定连通在导气管8的顶部,使导气管8内的臭氧气体向喷气管23内扩散,当喷气管23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一定时,使密封弹簧26受力收缩,密封板25在喷气管23内向上运动,从而使臭氧气体从通气孔27内释放出;
c.通过转动电机1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2的转动,主动齿轮12 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从动齿轮13固定套接在输气管6的外侧,使主动齿轮12的转动带动输气管6的转动,从而使导气管8在水平方向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包括池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固定有曝气装置(2),所述曝气装置(2)包括供气装置(3)、转动装置(4)、支撑件(5)、输气管(6)、安装板(7)、导气管(8)、喷气头(9)和支撑装置(10),所述供气装置(3)固定在池体(1)的底部,所述供气装置(3)的输出端与输气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转动电机(11)、主动齿轮(12)和从动齿轮(13),所述转动电机(11)固定在池体(1)的底部,所述转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2)固定,所述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3)固定套接在输气管(6)的外侧,所述支撑件(5)位于从动齿轮(13)的上方,且输气管(6)通过支撑件(5)与安装板(7)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7)与池体(1)的内壁固定,所述输气管(6)的顶部与导气管(8)固定连通,所述喷气头(9)固定在导气管(8)的顶部,所述支撑装置(10)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装置(10)对称固定在导气管(8)底部的两端,所述支撑装置(10)与安装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3)包括臭氧泵(14)、供气管(15)和连接件(16),所述臭氧泵(14)和连接件(16)均固定在池体(1)的底部,所述臭氧泵(14)的输出端与供气管(15)连接,所述供气管(15)远离臭氧泵(14)的一端通过连接件(16)与输气管(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6)包括支撑架(17)、套筒(18)、连接管(19)、限位环(20)和O型密封圈(21),所述供气管(15)远离臭氧泵(14)的一端与连接管(19)固定,所述连接管(19)顶部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套筒(18)底部的内侧设有内螺纹,所述套筒(18)通过螺纹与连接管(19)活动连接,所述套筒(18)套接在输气管(6)底部的外侧,且套筒(18)的外侧通过支撑架(17)与池体(1)的底部固定,所述O型密封圈(21)固定套接在输气管(6)的外侧,且O型密封圈(21)与套筒(18)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环(20)固定套接在连接管(19)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8)内侧与O型密封圈(21)对应的位置设有滑槽(22),所述滑槽(22)与O型密封圈(21)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头(9)设有多个,且多个喷气头(9)等距固定在导气管(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头(9)包括喷气管(23)、固定板(24)、密封板(25)和密封弹簧(26),所述喷气管(23)的底部与导气管(8)固定连通,所述固定板(24)固定在喷气管(23)的顶部,所述密封弹簧(26)位于喷气管(23)的内侧,且密封弹簧(26)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24)和密封板(25)固定,所述密封板(25)的外侧与喷气管(23)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喷气管(23)外侧的顶部均匀设有多个通气孔(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5)包括支撑筒(37)和固定轴承(38),所述支撑筒(37)的外侧与安装板(7)固定,所述支撑筒(37)的内壁通过固定轴承(38)与输气管(6)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37)的顶部固定有轴封(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轴(29)、缓冲壳(30)、缓冲板(31)、缓冲弹簧(32)、连接轴(33)、连接板(34)、支撑板(35)和滑轮(36),所述支撑轴(29)的顶部与导气管(8)固定,所述支撑轴(29)的底部穿过缓冲壳(30)与缓冲板(31)固定,且支撑轴(29)与缓冲板(31)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板(31)与缓冲壳(30)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缓冲弹簧(32)固定在缓冲板(31)与缓冲壳(30)底部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接轴(33)的顶部轴承与缓冲壳(3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轴(33)的底部与连接板(34)固定,所述连接板(34)的底部对称固定有两个支撑板(35),且滑轮(36)的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支撑板(35)转动连接,所述滑轮(36)与安装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
a.首先,臭氧泵(14)通过供气管(15)将臭氧气体输入到套筒(18)内,通过O型密封圈(21)对输气管(6)与套筒(18)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其次,输气管(6)的顶端与导气管(8)固定连通,使套筒(18)内的臭氧气体通过输气管(6)进入导气管(8)内;
b.喷气管(23)固定连通在导气管(8)的顶部,使导气管(8)内的臭氧气体向喷气管(23)内扩散,当喷气管(23)内气体的压强达到一定时,使密封弹簧(26)受力收缩,密封板(25)在喷气管(23)内向上运动,从而使臭氧气体从通气孔(27)内释放出;
c.通过转动电机(1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主动齿轮(12)的转动,主动齿轮(12)与从动齿轮(13)啮合连接,从动齿轮(13)固定套接在输气管(6)的外侧,使主动齿轮(12)的转动带动输气管(6)的转动,从而使导气管(8)在水平方向旋转。
CN201810378956.3A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Active CN108358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8956.3A CN108358300B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78956.3A CN108358300B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8300A true CN108358300A (zh) 2018-08-03
CN108358300B CN108358300B (zh) 2021-06-01

Family

ID=6300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8956.3A Active CN108358300B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5830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6106A (zh) * 2020-10-09 2021-01-22 安徽元通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主机破虹吸浓水排放装置
CN114195280A (zh) * 2021-12-11 2022-03-18 山西碧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
CN114426382A (zh) * 2022-02-15 2022-05-03 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油污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工艺
CN114436413A (zh) * 2021-12-22 2022-05-06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196A (zh) * 2009-02-17 2009-07-15 北京世纪华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202279732U (zh) * 2011-10-20 2012-06-20 李卫 一种喷气式曝气搅拌装置
CN104118973A (zh) * 2014-08-20 2014-10-29 威海百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工艺
CN205127190U (zh) * 2015-11-02 2016-04-06 杨云生 一种过滤面罩用导气管
CN106630121A (zh) * 2016-12-09 2017-05-10 亚太水处理(天长)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氧溶解的高效曝气装置
CN107540068A (zh) * 2017-09-28 2018-01-05 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对絮凝物进行清理的高效曝气装置
CN107954512A (zh) * 2017-11-25 2018-04-24 雷晓琴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曝气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1196A (zh) * 2009-02-17 2009-07-15 北京世纪华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反渗透浓水的深度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202279732U (zh) * 2011-10-20 2012-06-20 李卫 一种喷气式曝气搅拌装置
CN104118973A (zh) * 2014-08-20 2014-10-29 威海百克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工艺
CN205127190U (zh) * 2015-11-02 2016-04-06 杨云生 一种过滤面罩用导气管
CN106630121A (zh) * 2016-12-09 2017-05-10 亚太水处理(天长)有限公司 一种促进氧溶解的高效曝气装置
CN107540068A (zh) * 2017-09-28 2018-01-05 天津科创复兴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可对絮凝物进行清理的高效曝气装置
CN107954512A (zh) * 2017-11-25 2018-04-24 雷晓琴 一种防止二次污染的曝气池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6106A (zh) * 2020-10-09 2021-01-22 安徽元通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主机破虹吸浓水排放装置
CN114195280A (zh) * 2021-12-11 2022-03-18 山西碧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
CN114195280B (zh) * 2021-12-11 2023-11-24 山西碧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
CN114436413A (zh) * 2021-12-22 2022-05-06 中科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曝气装置
CN114426382A (zh) * 2022-02-15 2022-05-03 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油污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工艺
CN114426382B (zh) * 2022-02-15 2022-09-20 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油污废水的臭氧氧化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8300B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8300A (zh) 一种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工艺
CN101407363B (zh) 一种处理饮用水中氧化性污染物的装置
CN103043777A (zh) 以二氧化碳为碳源的回流式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
CN106115905A (zh) 一种结合mbr工艺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装置及其应用
CN105936541A (zh) 一种螺旋式mbr膜生物处理罐
CN102897896B (zh) 一种管式膜生物反应器
CN102642982A (zh) 污水处理及污泥浓缩一体化系统
CN103771588B (zh) 以二氧化碳为碳源的回流式水平流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
JP2015217383A (ja) 汚泥濃縮機
CN203715361U (zh) 一种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
CN105948302A (zh) 一种城市污水净化处理系统
CN101054231B (zh) 平板膜污泥同步浓缩消化处理工艺
CN205115132U (zh) 利用曝气作用减少池底污泥沉积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03829730U (zh) 一种污水过滤器
CN203781998U (zh) 一种臭氧-生物消解有机污泥的装置
CN208345968U (zh) 一种新型农村生活污水光催化集成处理装置
CN220677440U (zh) 一体化净水设备
CN108059296B (zh) 一种养鸡场污水处理装置
CN202519135U (zh) 污水处理及污泥浓缩一体化系统
CN112723533A (zh) 一种曝气装置及化工用废水处理设备
CN111977779A (zh) 一种便于清理污泥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5010242B (zh) 一种污水消化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CN214400013U (zh) 一种实验室有机废液处理设备
CN209161595U (zh) 一种高效污水滤膜机
CN221027927U (zh) 一种sbr反应池的自动排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29

Address after: 315100 Zhejiang city of Ningbo province Yinzhou District Xian Xiang Zhen Yu Business No. 333

Applicant after: Qian Zeyuan

Address before: No. 199 B, No. 199 B, Keqiao District,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No. 5

Applicant before: SHAOXING JINGGO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3

Address after: 102200 423, 4 / F, block a, Xinhua future city building, 175 Lita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Li Qiannan

Address before: 315100 Fisheries Industry and Commerce 333, Xianxiang Town,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an Zeyu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5

Address after: 313000 Room 203, block D, No. 899, Huanshan Road,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zhou Xin'an water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423, 4 / F, block a, Xinhua future city building, 175 Litang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Li Qianna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