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3297A - 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和电波状况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和电波状况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53297A
CN108353297A CN201680064480.5A CN201680064480A CN108353297A CN 108353297 A CN108353297 A CN 108353297A CN 201680064480 A CN201680064480 A CN 201680064480A CN 108353297 A CN108353297 A CN 108353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received
portable terminal
detection
signal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44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久保和训
前泽隆郎
前泽隆一郎
荒川裕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cruit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cruit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521872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911082B1/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05780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078188B1/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ecruit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cruit Holding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353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53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1/00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 G01S11/02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 G01S11/06Systems for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not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using radio waves using intensity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1Services related to particular areas, e.g. point of interest [POI] services, venue services or geof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精度良好地检测从Wifi设备发出的电波的状况。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对包括具备Wifi功能的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探测请求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向管理装置(200)发送。探测请求中包括表示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信息。管理装置(200)将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与便携终端(10)相关联地登记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之后,信息处理装置(300)若从便携终端(10)接收到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则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获取表示该终端的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并将该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便携终端(10)。

Description

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和电波状况检测方法
相关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在2015年11月6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5-218728号和在2016年2月23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6-057808号,在此援引上述2件申请的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掌握规定区域中的无线电波状况的技术。
背景技术
伴随着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设备的普及,正在推进利用从Wifi设备发出的电波来计测接近商店、咖啡店的人群的流动(人流)的研究、进行位置推定的技术开发(参照下记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455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已经指出了如下问题:从Wifi设备发出的电波遍及广阔的范围,因此在想对实际进入店铺的顾客(进店客人)的数量进行推定的情况下,会将在店铺附近路过的路过人员作为进店客人来计数,而且,由于在室内反射电波的墙壁、物品等也多、存在电波到不了的场所等原因,在计测人流等方面推定误差大。
本公开是鉴于以上说明了的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通过精度良好地检测从Wifi设备发出的电波的状况从而能够提高人流等的推定精度的技术。
本公开涉及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其主旨在于,该电波状况检测系统是检测无线的电波状况的系统,具备:第一接收单元,其从便携终端接收探测请求;探测信息生成单元,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探测请求,生成包括表示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和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的探测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便携终端的探测信息;第二接收单元,其从便携终端一起接收该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和电波强度的获取请求;生成单元,其通过将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作为检索关键字在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生成便携终端的电波强度信息;以及回送单元,其将生成的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便携终端。
在此,在上述构成中,也可以是,存储单元存储至少固定期间的便携终端的探测信息,生成单元通过在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基于固定期间的便携终端的探测信息生成便携终端的电波强度信息。
发明的效果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精度良好地检测从Wifi设备发出的电波的状况,从而能够提高人流等的推定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示出Wifi电波检测终端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出探测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4是示出管理服务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示出Wifi电波检测终端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管理服务器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电波强度信息的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11是示出Wifi电波检测终端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12是示出探测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管理服务器的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明Wifi电波检测终端的特定工作的时序图。
图15是表明电波强度的确认工作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A.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1000的概略构成的图。如该图所示,电波状况检测系统1000构成为,包括:具备Wifi功能的便携终端10;与餐馆、酒吧等设施相关联地设置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在区别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设置场所的场所设置的管理装置20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300,该信息处理装置300根据来自便携终端10的请求而回送给由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检测到的表示该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信息(电波强度信息)。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管理装置20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300能够经由通信网络N而相互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假定了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在设施内存在一台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设施内存在多台(参照第二实施方式)。另外,作为设施的一例例示了餐馆、酒吧,但是可以适用于例如综合娱乐系统、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的店铺、医院、表演场地、公园等、不分室内室外的所有设施。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检测包括具备Wifi功能的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探测请求,并将检测结果向管理装置200发送。探测请求中包括表示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信息。管理装置200将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与便携终端10相关联地登记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之后,信息处理装置300,若从便携终端10接收表示本终端的电波强度的信息(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request),则通过在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进行检索从而获取表示该终端的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并使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该便携终端10。由此,使用便携终端10进行设施内的Wifi的电波状况的调查的调查者(例如设施的拥有者等),能够迅速地掌握在设施中的某个场所能够得到何种程度的电波强度,例如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在电波强度为X1dB以上的情况下推定出是店内、在电波强度为为X1dB以下的情况下推定出是在店外这样的推定。
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设置于例如上述的餐饮店等设施,检测处于设施附近的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等。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例如构成为,包括小型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Wifi模块、电源、外部存储装置(SD卡和/或USB存储器)等。
管理装置200是对在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中被检测到的、包括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信息的探测信息(详情在后叙述)进行管理的装置,并构成为,包括管理服务器201和探测信息数据库(DB)202。该管理装置200例如由运算处理能力高的计算机构成,通过在该计算机中执行规定的服务器用程序而构成。
通信网络N包括能够在便携终端10、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管理装置200、以及信息处理装置300之间相互进行信息通信的通信网。通信网络N可以是例如互联网、LAN、专用线路、电话线路、企业内网络、移动通信网、蓝牙、Wifi、其他通信线路、它们的组合等任一网络,是有线还是无线都可以。
信息处理装置300是能够接收各种信息并显示其内容、和/或能够将由用户使用操作部输入的信息向外部发送的装置。作为这样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使用例如一般的个人计算机、或者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便携型终端等。在此作为一例,设为:信息处理装置300是在智能手机中安装了规定的应用软件(所谓的APP)而成的装置。该信息处理装置300用于:根据来自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获取请求(request)来在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进行检索,从而获取表示请求源的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并将该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便携终端10。
便携终端10是例如进行设施内的Wifi的电波状况的调查的调查者所持有的终端,具有用于经由接入点(省略图示)等来进行无线通信的Wifi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假定智能手机为便携终端10,但能够适用于便携电话机、PHS、个人计算器(PC)、笔记本PC、个人数字助理(PDA)、家庭用游戏机等具备Wifi功能的任何终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说明,假定调查者持有便携终端10的情况,但主旨并不是限于此,也能够适用于能够利用本系统的所有用户(即,与设施没有毫无瓜葛的用户等)的便携终端10。
图2是示出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功能构成的框图。如图示那样,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具备控制部111、输入部112、显示部113、存储部114、通信部115以及Wifi通信部116。
控制部111通过在例如具备CPU、ROM、RAM等的计算机系统中使该计算机系统执行规定的工作程序而构成,具有作为功能块的探测请求检测部121和探测信息生成部122。
输入部112是例如连接于控制部111的键盘等输入单元,用于输入各种信息。显示部113是例如连接于控制部111的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单元,显示各种图像显示。存储部114是连接于控制部111的硬盘装置等存储单元,存储由控制部111执行的工作程序和/或各种数据。
通信部115连接于控制部111,并进行和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与管理装置200的信息通信有关的处理。Wifi通信部(第一接收单元)116进行和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与便携终端10的信息通信有关的处理。
探测请求检测部121对各便携终端10为了寻找接入点而定期地广播(broadcast)(同时发送)的探测请求进行检测。该探测请求经由Wifi通信部116而被接收。
探测信息生成部(探测信息生成单元)122生成包括终端地址信息等的探测信息,所述终端地址信息是用于对检测到探测请求的便携终端10进行特定的信息。生成的探测信息经由通信部115而被向管理装置200发送。
图3是示出探测信息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如图3所示,探测信息中包括:对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检测到的便携终端10进行识别的信息即“终端地址信息(MAC地址)”;表示从便携终端10发出的电波的强度的信息即“电波强度信息”;以及表明检测到来自便携终端10的探测请求的时刻的信息即“时刻信息”等。
图4是示出构成管理装置200的管理服务器201的构成的框图。管理服务器201是对被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发送的探测信息进行管理的服务器,构成为包括控制部211、通信部212以及未图示的输入部、显示部等。
控制部211通过在例如具备CPU、ROM、RAM等的计算机系统中使该计算机系统执行规定的工作程序而构成,具有作为功能块的探测信息保存部213。通信部212连接于控制部211,进行和管理装置200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信息通信有关的处理。
探测信息保存部(存储单元)213进行将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发送并经由通信部212接收的探测信息保存于探测信息数据库(存储单元)202(参照图1)的处理。
图5是示出信息处理装置300的构成的框图。信息处理装置300根据便携终端10的请求在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参照图1)进行检索,获取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信息并将该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便携终端10,信息处理装置300构成为包括控制部311、通信部312以及未图示的输入部、显示部等。
控制部311通过在例如具备CPU、ROM、RAM等的计算机系统中使该计算机系统执行规定的工作程序而构成,具有作为功能块的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和电波强度信息发送部314。通信部(第二接收单元)312连接于控制部311,进行和便携终端10与信息处理装置300的信息通信有关的处理。
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生成单元)313根据由便携终端10构成的本终端的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request),在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进行检索。在此,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中包括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通过将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作为检索关键字在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进行检索,从而对与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相关联地登记了的探测信息进行特定(参照图3),并从探测信息中获取电波强度信息。
电波强度信息发送部(回送单元)314使用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等,将由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获取到的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便携终端10。
图6是示出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探测请求检测部121判定来自于邻近存在的便携终端10的探测请求是否被Wifi通信部116接收了(步骤S11)。在到探测请求被接收之前的期间(步骤S11;否),反复进行步骤S11的处理。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10设为为了寻找接入点而定期地广播探测请求。
若接收到探测请求(步骤S11;是),则探测请求检测部121获取探测请求所含的终端地址信息(步骤S12),并且从Wifi通信部116获取表示发送了该探测请求的便携终端10所发出的电波的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步骤S13)。
接着,探测信息生成部122生成包括被检测到的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电波强度信息”、以及表示检测到了来自便携终端10的探测请求的时刻的“时刻信息”的探测信息(步骤S14)。该探测信息被经由通信部115向管理装置200发送(步骤S15)。
图7是示出表示管理服务器201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管理服务器201的探测信息保存部213经由通信部212接收被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发送的探测信息(步骤S21)。
接着,探测信息保存部213将接收到的探测信息保存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步骤S22)。探测信息例如以时间序列保存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
图8是示出根据来自便携终端10的请求而信息处理装置300获取、发送电波强度信息时的工作顺序的流程图。
进行设施内的Wifi的电波状况的调查的调查者,通过适当操作便携终端10,从而进行本终端的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便携终端10在检测到该操作时,使所搭载的规定的软件等起动,并考虑到本终端的终端地址地进行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考虑调查者一边移动一边进行电波强度确认等情形,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数秒钟间隔)来进行。
信息处理装置300的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在经由通信部312从便携终端10接受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时(步骤S31),则从探测信息数据库读出在固定期间之内保存下的探测信息(步骤S32)。在此所谓的固定期间,可以设为例如、接到了获取请求时的最接近的T秒期间。另外,也可以是,例如调查者使用信息处理装置300来指定任意的期间,将该指定的期间设为固定期间。
另外,关于各探测信息的保存时期,既可以基于每个探测信息所含的时刻信息进行判断,也可以是,在探测信息保存部213将各探测信息保存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时附加时刻信息,基于该信息进行判断。
接着,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从读出的探测信息中获取(生成)电波强度信息(步骤S33)。此时,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在存在多个电波强度信息的情况下,例如求出电波强度的平均值并将其设为电波强度信息。不过如果读出了的探测信息为1个,则原样利用该探测信息所含的电波强度信息即可。
电波强度信息发送部314在通过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获取到的电波强度信息上附加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并向便携终端10发送(步骤S34)。需要说明的是,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包含于通过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获取到的各探测信息,因此使用上述的终端地址信息即可。
这样一来,被从信息处理装置300发送了的电波强度信息,经由通信网络N向便携终端10发送。便携终端10在从信息处理装置300接收电波强度信息时,通过将例如图9所示的画面显示于显示部,从而将设施内的Wifi的电波状况报知给调查者。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使用搭载了Wifi功能的便携终端10实时地精度良好地检测设施附近的Wifi的电波状况。通过预先掌握设施内的Wifi的电波状况,从而能够基于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能够相比以往精度良好地判断持有该便携终端10的用户处在设施内、或是处在设施外。例如、在Wifi的电波状况的调查的结果,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由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检测到的便携终端10的电波强度为E1以上的情况下,持有便携终端10的用户处于设施内的可能性高,另一方面,在电波强度不满E1的情况下,该用户处于设施外的可能性高这样的判断。
另外,也能够基于电波强度的测定结果来使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设置场所最佳化。如上述那样,也预想到如下情况:根据不同的设施而电波会被众多的墙壁、物品遮挡、电波无法到达的位置(所谓的死点)存在很多,但通过利用电波强度的测定结果能够使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设置最佳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以其他的各种形式来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只是单纯的例示,并不限定性地进行解释。例如可以考虑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
B.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1000’的概略构成的图。电波状况检测系统1000’是假定了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在设施内设置有多个的系统,能够判定是通过哪一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检测到的电波强度。在此,图10所示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1000’,如果去除在管理装置200设置有UUID表数据库(DB)203这一点,则与图1所示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1000同样,因此对于对应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UUID表DB203中,相关联地登记有用于识别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第一UUID和第二UUID。
第一UUID是在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背面等贴附的二维码中埋入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识别信息。
另一方面,第二UUID是在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初次起动时(初次电源接通时)由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发布、保存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识别信息。
图11~图13分别是示出变形例涉及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探测信息、管理服务器201’的构成的图,与图2~图4相对应。据此,对于对应的部分标注同一附图标记,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1所示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具备UUID发布部123。UUID发布部123在初次起动时(即制造出厂后的初次电源接通时等)发布、保存用于识别Wifi检测终端100’的第二UUID。在UUID发布部123中被发布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第二UUID,被向管理装置200’发送。
图12所示的探测信息构成为,除了用于识别便携终端10的终端地址信息(MAC地址)、电波强度信息、时刻信息之外,还包括用于识别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第二UUID。在探测信息生成部122生成探测信息时从UUID发布部123获取第二UUID。
图13所示的管理服务器201’具备UUID表登记部214和预激活密钥(pre-activation key)生成部215。UUID表登记部214将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发送的第二UUID、和从便携终端10发送的埋入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二维码的第一UUID相关联地登记于UUID表数据库(DB)203。另一方面,预激活密钥生成部215生成从管理服务器201’向Wifi检测终端100’发送的预激活密钥(例如5个字的英文数字等)。
图14是用于对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进行特定的时序图。需要说明的是,设为在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贴付有埋入了第一UUID的二维码(C0)。
例如,若在初次起动时由调查者首次将电源接入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则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控制部111发布用于识别本终端的第二UUID并保存于存储部114(C1)。发布了的第二UUID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经由通信网络N向管理装置200’发送(C2)。管理装置200’若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接收到第二UUID并将其保存于UUID表数据库203(C3),则生成预激活密钥(例如5个字的英文数字)(C4)并对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发送预激活密钥(C5)。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在接收到预激活密钥时,利用内置扬声器等声音输出预激活密钥(C6)。调查者将耳机连接于设置在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输入部112的耳机用的端口,确认例如5个字的英文数字的预激活密钥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得调查者能够容易地掌握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在什么定时接收到了预激活密钥,也可以设为在接收到预激活密钥的阶段,使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规定的灯点亮(闪烁)等。
之后,调查者起动安装于便携终端10的专用应用程序,进行贴附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二维码的读出(C7)。并且,调查者通过对便携终端10进行操作从而输出通过耳机获取到的预激活密钥(C8)。便携终端10读出的二维码以及被输入于便携终端10的预激活密钥,被向管理装置200’发送(C9)。管理装置200’通过基于接收到的预激活密钥参照UUID表数据库203,从而对第二UUID进行特定(C10)。管理装置200’在对第二UUID进行特定时,将特定的第二UUID与接收到的第一UUID相关联地登记于UUID表数据库203(C11),结束处理。
图15是用于确认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电波强度的时序图。
调查者首先起动搭载于便携终端10的专用应用程序,在进行了贴附于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二维码的读出之后(Ca1),对信息处理装置300附加本终端的终端地址(MAC地址)并进行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Ca2)。需要说明的是,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靠调查者一边移动一边进行电波强度的确认等情形,以规定的时间间隔(例如数秒重间隔)来进行。
信息处理装置300的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若接收了读出的二维码(即第一UUID)和包括便携终端10的MAC地址的电波强度信息的获取请求,则参照管理装置2000的UUID表数据库203对与第一UUID相对应的第二UUID进行特定(Ca3)。并且,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在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进行检索,将与在固定期间内保持的第二UUID相对应的探测信息从探测信息数据库202中读出(Ca4)。在此所谓的固定期间例如可以设为接受了获取请求时的最接近的T秒期间。另外,例如,调查者也可以使用信息处理装置300指定任意的期间,将该指定的期间作为固定期间。
接着,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从读出了探测信息获取(生成)电波强度信息(Ca5)。此时,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313在电波强度信息存在多个的情况下,例如求出电波强度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作为电波强度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之后的工作,可以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进行说明,因此省略说明。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设施内等存在多台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的情况下,也能够按每台Wifi电波检测终端100’来检测便携终端10的接收强度,因此能够更为精度良好地检测设施附近的Wifi的电波状况。
C.需要说明的是
在以上说明了的各实施方式中,将管理装置200和信息处理装置300设为分体构成,但是也可以将两装置设为一体构成。当然,也可以将一方的装置(例如管理装置200)的一部分构成搭载于另一方的装置(例如信息处理装置300)。设为何种构成,能够考虑本系统的运营等而适当地设定、变更。另外,用于实现以上说明了的各实施方式的程序也可以存储于存储介质。如果使用该存储介质,则能够将上述程序安装于用于对设施中的预约的顺序等待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在此,存储了上述程序的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临时性存储介质。非临时性存储介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CD-ROM等存储介质。
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通信的一标准例示了Wifi,但是本发明的主旨不限于此,也可以适用于使用了其他通信标准的设备等。而且,也可以适用于利用了电波以外的红外线等的设备等。
10…便携终端、100…Wifi电波检测终端、111…控制部、112…输入部、113…显示部、114…存储部、115…通信部、116…Wifi通信部、121…探测请求检测部、122…探测信息生成部、123…UUID发布部、200、200’…管理装置、201、201’…管理服务器、202…探测信息数据库、211…控制部、212…通信部、213…探测信息保存部、214…UUID表登记部、215…预激活密钥生成部、300…信息处理装置、311…控制部、312…通信部、313…电波强度信息检索部、1000、1000’…电波状况检测系统。

Claims (7)

1.一种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对无线的电波状况进行检测,所述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具备:
第一接收单元,其从便携终端接收探测请求;
探测信息生成单元,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探测请求,生成包括表示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和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在内的探测信息;
存储单元,其存储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其从所述便携终端一起接收该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和电波强度的获取请求;
生成单元,其通过将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作为检索关键字而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生成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以及
回送单元,其将生成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所述便携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其中,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至少固定期间的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
所述生成单元通过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基于所述固定期间的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而生成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
3.一种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具备电波检测终端、管理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对无线的电波状况进行检测,
所述电波检测终端具备:
第一接收单元,其从便携终端接收探测请求;
探测信息生成单元,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探测请求,生成包括表示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和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在内的探测信息;以及
发送单元,其将生成的所述探测信息向所述管理装置发送,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存储单元,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从所述电波检测终端发送的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接收单元,其从所述便携终端一起接收该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和电波强度的获取请求;
生成单元,其通过将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作为检索关键字而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生成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以及
回送单元,其将生成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所述便携终端。
4.一种电波状况检测方法,对无线的电波状况进行检测,包括:
第一接收步骤,从便携终端接收探测请求;
探测信息生成步骤,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探测请求,生成包括表示电波强度的电波强度信息和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在内的探测信息;
存储步骤,将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存储于存储单元;
第二接收步骤,从所述便携终端一起接收该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和电波强度的获取请求;
生成步骤,通过将接收到的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作为检索关键字而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生成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以及
回送步骤,将生成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所述便携终端。
5.一种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具备管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和多台电波检测终端,对无线的电波状况进行检测,
所述管理装置具备:
数据库,其将按每台所述检测终端预先设定的第一识别信息和各所述检测终端所设定的第二识别信息相关联地存储;和
存储单元,其存储各所述检测终端生成的探测信息,
各所述检测终端具备:
第一接收单元,其从便携终端接收探测请求;
探测信息生成单元,其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探测请求,生成包括电波强度信息和所述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在内的所述探测信息;以及
设定单元,其发布并设定用于识别本终端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备:
第二接收单元,其从所述便携终端一起接收该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该便携终端获取到的所述检测终端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以及电波强度的获取请求;
特定单元,其参照所述数据库,对与接收到的所述检测终端的所述第一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进行特定;
生成单元,其通过将特定了的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作为检索关键字而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生成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以及
回送单元,其将生成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回送给所述便携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其中,
所述存储单元存储至少固定期间的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
所述生成单元通过在所述存储单元中进行检索,从而基于所述固定期间的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探测信息生成所述便携终端的所述电波强度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识别信息为各所述检测终端在初次起动时发布并设定的识别信息。
CN201680064480.5A 2015-11-06 2016-10-24 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和电波状况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83532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18728A JP5911082B1 (ja) 2015-11-06 2015-11-06 電波状況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検知方法
JP2015-218728 2015-11-06
JP2016057808A JP6078188B1 (ja) 2016-03-23 2016-03-23 電波状況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検知方法
JP2016-057808 2016-03-23
PCT/JP2016/081475 WO2017077897A1 (ja) 2015-11-06 2016-10-24 電波状況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検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53297A true CN108353297A (zh) 2018-07-31

Family

ID=58661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4480.5A Pending CN108353297A (zh) 2015-11-06 2016-10-24 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和电波状况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21366A1 (zh)
EP (1) EP3373634A4 (zh)
CN (1) CN108353297A (zh)
WO (1) WO20170778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0332A1 (ja) * 2019-07-12 2021-01-2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検出システム、無線端末検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する記憶媒体
CN113915942B (zh) * 2021-05-08 2023-04-07 海信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和WiFi模块的工作状态检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6633A1 (en) * 2006-10-02 2009-02-19 Allan Thomson Digitally signing access point measurements for robust location determination
CN103971072A (zh) * 2013-01-30 2014-08-06 江苏怡通智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城市应用的局部范围内的无线定位系统
CN104820935A (zh) * 2015-03-18 2015-08-05 陈远春 室内定位的商场购物引导方法
WO2015148407A1 (en) * 2014-03-26 2015-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for positioning mobile devices using measured receiver gai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8759B2 (en) * 2001-04-13 2007-01-02 Broadcom Corporation Dynamic frequency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8467784B2 (en) * 2006-07-14 2013-06-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system scanning and selection
GB0816319D0 (en) * 2008-09-05 2008-10-15 Palmer Charles G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8649747B1 (en) * 2009-08-11 2014-02-11 Netgear, Inc. Dynamically adjusting antenna polar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25019B2 (en) * 2010-09-13 2012-12-04 Ricoh Company, Ltd. Motion tracking techniques for RFID tags
US8687512B2 (en) * 2011-04-29 2014-04-01 Aruba Networks, Inc. Signal strength aware band steering
US9037180B2 (en) * 2011-05-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ements and information gather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326313B2 (en) * 2011-08-01 2016-04-26 Aruba Networks, Inc.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client devices with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861769B2 (ja) * 2012-03-30 2016-02-16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ノードおよび監視ノード
KR102060373B1 (ko) * 2013-02-21 2019-12-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기의 근거리 무선통신 연결방법 및 장치
JP5802716B2 (ja) * 2013-08-13 2015-10-28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照合方法
US9326230B2 (en) * 2013-10-08 2016-04-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dimensional algorithm for roaming
JP6100723B2 (ja) * 2014-03-25 2017-03-22 Kddi株式会社 電波情報収集システム、電波情報収集装置及び測定制御方法
US20150341233A1 (en) * 2014-05-23 2015-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articles for location parameter reporting and processing
GB2529300B (en) * 2014-06-23 2018-02-07 Airties Kablosuz Iletism Sanayi Ve Disticaret A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ng an optimum communication rout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271250B2 (en) * 2014-08-18 2019-04-23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Selecting a subset of access points
US9961628B2 (en) * 2014-12-18 2018-05-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n channel reduction to improve Wi-Fi system power
US10021529B2 (en) * 2015-04-21 2018-07-1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Calibr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s signal strength map database for indoor locating techniques
US10782385B2 (en) * 2015-09-23 2020-09-22 Intel IP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igh accuracy distance and orientation measur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6633A1 (en) * 2006-10-02 2009-02-19 Allan Thomson Digitally signing access point measurements for robust location determination
CN103971072A (zh) * 2013-01-30 2014-08-06 江苏怡通智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智慧城市应用的局部范围内的无线定位系统
WO2015148407A1 (en) * 2014-03-26 2015-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for positioning mobile devices using measured receiver gain
CN104820935A (zh) * 2015-03-18 2015-08-05 陈远春 室内定位的商场购物引导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21366A1 (en) 2018-11-08
EP3373634A4 (en) 2019-06-19
WO2017077897A1 (ja) 2017-05-11
EP3373634A1 (en) 2018-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46315B2 (ja) 近距離情報伝送
CN105900466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05877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ushing information
JP2007132884A (ja) 位置推定装置及び位置推定方法
KR20160062602A (ko) 근접 네트워크 구성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US2015030980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linking a task thereof
CN109726108B (zh) 基于模拟数据的前端代码测试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08291954A (zh) 电波状况地图的创建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21186A (zh) 故障信息传递系统、故障管理服务器、移动对象通信装置、故障信息传递方法
CN115633392A (zh) 基于单元信号的wifi启用
CN108353297A (zh) 电波状况检测系统和电波状况检测方法
JP2011239013A (ja) 無線通信装置管理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20200211094A1 (en) Call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electronic price tag device
CN112910741B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543838B1 (ko) 정보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JP6399549B2 (ja) 電子チケットの誤使用を防止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H0877484A (ja) 検針システム
US2018029547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con Location Verification
JP2017107440A (ja) サーバ装置及び電子チケットシステム
US111219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CN105472554B (zh) 一种室内对象推荐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3581233B (zh) 一种用于近距离通信中管理标签的方法和系统
JP2015149037A (ja) 認証処理システム
CN103974416A (zh) 获取移动终端位置信息方法、装置及系统
JP5911082B1 (ja) 電波状況検知システム及び電波状況検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Re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Recruit Holdings Limited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